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生態(tài)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污染也隨之出現,特別是河道、湖泊等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污染,使得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在逐漸減少,因此出現了很多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的技術,而生態(tài)浮島技術是其中最重要的治理技術之一。這種生態(tài)浮島技術對于水體的凈化機理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0003]1.浮島植物吸收和吸附水體中氮磷鉀等植物生長所需營養(yǎng)物質:浮島植物通過根系吸附并吸收水體中氮磷等營養(yǎng)鹽供給自身生長,從而改善水質;
[0004]2.植物根系增大水體生物接觸氧化降解污染物的表面積,并能分泌大量的酶,加速污染物質的分解;
[0005]3.浮島植物的克藻作用:一些植物能分泌微量活性物抑制藻類生長即所謂的化感作用,如蘆葦對形成水華的銅綠微囊藻、小球藻都有克制效應;
[0006]4.浮島植物與微生物形成互生協同效應:浮島植物輸送氧氣至根區(qū),在根區(qū)形成好氧、兼性和厭氧的不同微環(huán)境,為多種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強化了水體自凈的能力,同時微生物可以把一些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的有機物降解為植物能吸收的營養(yǎng)鹽類,降低水體的有機污染和營養(yǎng)水平;
[0007]5.浮島的日光遮蔽作用:浮島要占據一定的水面,在富營養(yǎng)化的水體能減弱藻類的光合作用,有效減少藻類的生物量,控制水華發(fā)生。
[0008]但是目前的人工生態(tài)浮島存在一定的缺點:(I)浮島單元組成框架為固定的,在運輸人工生態(tài)浮島時較困難;(2)浮島面積往往是單一的,在生產時就固定了,但在實際應用時需要改變面積時往往就沒有辦法了 ;(3)浮島結構穩(wěn)定性不強,在水流流速較大的時候容易被沖垮。
【實用新型內容】
[0009]鑒于以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成框架安裝靈活、浮島面積可變、結構穩(wěn)定性強的人工生態(tài)浮島。
[0010]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11]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包括一個浮島框架、安裝在所述浮島框架上的種植基盤,所述種植基盤由保持有貫通空隙的纖維絲粘結塊制成,所述種植基盤下面連接一個吊墜;所述浮島框架包括上、下平面框,所述平面框包括外邊框和承重梁組成,所述外邊框呈正六邊形,由六個等長的外框邊依次首尾相連而成且為可拆卸連接,所述承重梁的數量為三個,分別可拆卸連接各自對應的所述外邊框的兩個相對頂角,所述各承重梁相交于所述平面框的中央,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邊角立柱分別連接所述上、下平面框的外邊框的六個對應頂角,其頂端高于所述上平面框;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角各設置一個防撞裝置,所述防撞裝置包括固定在浮島框架的浮板和固定在所述浮板上的電磁鐵;
[0012]其進一步特征如下:
[0013]所述浮島框架外圍的六個側面各設置一個連接裝置。
[0014]所述連接裝置為卡扣。
[0015]所述浮島框架采用浮水材質制作和/或設有獨立的浮體。
[001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17](I)組成框架可以靈活拆卸,方便了安裝和運輸;(2)浮島整體成正六邊形,方便拼接,從而改變浮島的面積,而且由正六邊形組成的浮島類似蜂巢狀,結構穩(wěn)定,抗水流沖擊能力強。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的正視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2]參閱圖1和圖2,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包括一個浮島框架1、安裝在所述浮島框架上的種植基盤2,所述種植基盤由保持有貫通空隙的纖維絲粘結塊制成,所述種植基盤下面連接一個吊墜3 ;所述浮島框架包括上、下平面框,所述平面框包括外邊框11和承重梁12組成,所述外邊框呈正六邊形,由六個等長的外框邊依次首尾相連而成且為可拆卸連接,所述承重梁的數量為三個,分別可拆卸連接各自對應的所述外邊框的兩個相對頂角,所述各承重梁相交于所述平面框的中央,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邊角立柱13分別連接所述上、下平面框的外邊框的六個對應頂角,其頂端高于所述上平面框;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角各設置一個防撞裝置,所述防撞裝置包括固定在浮島框架的浮板41和固定在所述浮板上的電磁鐵42 ;所述浮島框架外圍的六個側面各設置一個連接裝置5,所述連接裝置為卡扣;所述浮島框架采用浮水材質制作和/或設有獨立的浮體。
[0023]所述保持有貫通空隙的纖維絲粘結塊的制備方式為合成樹脂加熱熔化后,通過噴嘴擠壓出纖維絲并使纖維絲疊置在一起,疊置在一起的纖維絲不壓實,保持疊置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空隙,纖維絲相互接觸的部位相互粘結,冷卻后固化為塊狀物,這種制備方式工藝簡單,粘結效果好,并且空隙率高,能夠保證種植基盤的所需強度,并且空隙的結構合理,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長和向下延伸,有利于水中微生物和雜質的吸附和積聚,形成良好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0024]所述種植基盤可以種植黃花鳶尾、常綠鳶尾、花葉美人蕉、花葉蘆竹、再力花、梭魚草、千屈菜、旱傘草、聚草、香菇草月季、玫瑰、梔子花、杜鵑、茶花、黃楊、女貞等植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梢圆扇⊥龇N植基盤上撒一種或多種上述植物中的種子的方法直接種植。
[0025]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浮島框架、安裝在所述浮島框架上的種植基盤,所述種植基盤由保持有貫通空隙的纖維絲粘結塊制成,所述種植基盤下面連接一個吊墜; 所述浮島框架包括上、下平面框,所述平面框包括外邊框和承重梁組成,所述外邊框呈正六邊形,由六個等長的外框邊依次首尾相連而成且為可拆卸連接,所述承重梁的數量為三個,分別可拆卸連接各自對應的所述外邊框的兩個相對頂角,所述各承重梁相交于所述平面框的中央,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邊角立柱分別連接所述上、下平面框的外邊框的六個對應頂角,其頂端高于所述上平面框; 所述浮島框架的六個角各設置一個防撞裝置,所述防撞裝置包括固定在浮島框架的浮板和固定在所述浮板上的電磁鐵; 所述浮島框架外圍的六個側面各設置一個連接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為卡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島框架采用浮水材質制作和/或設有獨立的浮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工生態(tài)浮島,包括一個浮島框架、安裝在所述浮島框架上的種植基盤,所述種植基盤由保持有貫通空隙的纖維絲粘結塊制成,所述種植基盤下面連接一個吊墜。有益效果:(1)組成框架可以靈活拆卸,方便了安裝和運輸;(2)浮島整體成正六邊形,方便拼接,從而改變浮島的面積,而且由正六邊形組成的浮島類似蜂巢狀,結構穩(wěn)定,抗水流沖擊能力強。
【IPC分類】C02F3/32
【公開號】CN20502395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73423
【發(fā)明人】錢以明, 劉軍, 許盛凱, 武濤
【申請人】江蘇澳洋園林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