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工程機械中的液壓工具領域,尤其涉及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
技術背景液壓破碎錘(破碎器)是隸屬于工程機械的一種液壓工具;它是安裝在工程機械 上(主要裝于挖掘機之上),由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tǒng)驅動的高頻往復沖擊的破壞性工具。破 碎錘本身沒用動力源,是可以獨立安裝、獨立儲存、獨立維修、獨立運輸?shù)膿p耗性工具。近些 年來,隨著勞動效率、勞動強度及勞動安全要求的提高,破碎錘在各種城市建設、工程施工 和礦山開采等項目中的需求日益廣泛,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目前,國內(nèi)外液壓破碎錘的工 作原理基本相同,根據(jù)換向閥的布置情況分為內(nèi)置與外置兩種。市場上主要以日、韓機型為 主。目前,國內(nèi)生產(chǎn)的主要也是這兩系列產(chǎn)品,而以韓國技術為多。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要解決上述兩種結構中存在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零部 件精度難保證的問題。上述內(nèi)置式結構復雜,中缸體偏心嚴重,換向閥部件精度保證難,油 道及油孔眾多且加工難。上述外置式油道眾多,油路分散復雜,密封件要求多,換向閥部件 精度保證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xiàn)的外置換向閥結構,換向閥組合由閥座、 閥芯、閥蓋組成。本設計采用了外置換向閥結構,但與日式的外置式在油道與結構上有本質 的區(qū)別。換向閥組合由閥座、閥芯、閥蓋組成,是目前換向閥中部件最少,結構最簡潔的,三 件均可一次裝夾就磨削完成,其精度較前兩種結構都更容易保證。同時,中缸體上的主油道 (除換向閥孔)只有2個,前面一個,背部一個(未展示)。換向閥與中缸體連接面只有4 個油孔(除8個螺紋孔)相聯(lián)通,密封要求相對小的多。
圖1為本設計的新型中缸結構圖2為韓式內(nèi)置換向閥為主的液壓破碎錘圖3為日式外置換向閥為主的液壓破碎錘圖4為本專利的新型油路及結構(新型中缸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其為液壓破碎錘的主機部分,是主要工作部件體,分氮氣室1、中缸體 總成2、下缸體總成3、釬桿4四個主要部分。中缸體總成是最核心的部分,它主要決定了該 產(chǎn)品的性能與品質,其主要由中缸體、活塞、換向閥組件組合而成,屬于高頻率往復運動、高 沖擊力的部件,對于制造和精度保證的要求是本產(chǎn)品最高的。如圖2(中缸總成),其為內(nèi)置式,以韓國水山為代表,它結構緊湊,進油接口 5和回油接口 6在中缸體2上,主油道有4個,分別為和一號主油道7、二號主油道8、三號主油道 9、四號主油道10,油路聯(lián)通工藝孔眾多(圖中并未全部顯示),且這些孔相對于外表面都多 是傾斜孔,分布比較分散,而空間緊張使多數(shù)工藝孔只能采取焊堵方式來實現(xiàn)密封,從而形 成了盲孔,不便于清理工作。由于結構緊湊,主油道的位置要求相對較高,從而使這些中油 道和油孔大多是不能隨意調(diào)整位置來實現(xiàn)其垂直加工,也導致加工難度加大,對設備要求 較高。由于閥孔11與活塞配合孔均需進過磨削等精密加工,尺寸及形狀要求較高,無論加 工閥孔或活塞配合孔工件都有較大的偏心。由于換向閥分閥套12、閥芯(高頻運動件)13、 閥蓋14三部件,三者精度較高,且閥套12與閥蓋14內(nèi)外均需磨削加工,各自都不能實現(xiàn)一 次裝夾就加工完成,其形位公差就很難保證,加工復雜,周期較長,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由 于閥孔11本身就較難保證精度,與換向閥三件套配合后更難保證精度,易出現(xiàn)工作不正常 的情況。綜上所述,此種系列雖然緊湊,但內(nèi)部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對設備要求高,不能 分開同步加工,加工周期長,產(chǎn)品精度保證的相對難度較大,受人為因素影響也較大,加工 投入大且能耗較高。如圖3 (中缸總成),其為外置式,以日本古河為代表,它通過增加閥座16的方式將 換向閥外置,并使用螺栓連接,多種0形圈密封接合面。與內(nèi)置式相比,它雖然不算緊湊,但 其將閥孔11與活塞15孔分為兩體,各自獨立加工。中缸體由于沒有了閥孔11,活塞15孔 磨削時部件偏心量小的多,比較容易保證精度。閥座16獨立加工,偏心量極小,閥孔11精 度易保證。兩者偏心較小,均可進行獨立加工,對設備要求也降低低,效率提高,能耗相對較 低。但是,從圖中顯示,其也有4個主油道,閥座16與缸體連接處面存在7個油孔(除八個 螺紋孔17外)對接。由于換向閥由閥套(高頻運動件)12、閥芯13、閥蓋14三者組成,且 閥套12內(nèi)外均需磨削,其無法實現(xiàn)一次裝夾就加工完成,形位公差很難保證,加工復雜,周 期較長,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由于閥座16、閥套12、閥芯13、閥蓋14四者間內(nèi)外互相配合 關聯(lián)尺寸較多,精度保證難度大,易出現(xiàn)工作不正常的情況。綜上所述,此種外置式雖然解 決了內(nèi)置式中閥孔11和活塞15配合孔加工中的大偏心問題,使活塞孔精度較容易保證;但 是它的外置閥組合比內(nèi)置復雜,閥套12內(nèi)外配合,依然較為難保證,且油道依然眾多,閥座 與中缸體的連接油孔眾多,連接油孔間的密封要求多,加工尺寸眾多,加工也很耗時。同時, 進油與回油接口是通過二號油道8和四號油道10連接到氮氣室(本圖未展示)實現(xiàn)的,連 接處須保證密封效果,整體結構較復雜,保證精度難度還是較大,總體加工復雜,周期較長, 投入也大,耗能較多。如圖4所示,正是本專利的核心,新型油路及結構(新型中缸總成)。從外形上與 日本的外置式有些相似,但其油路、結構與動作原理并不相同,采納了圖2、圖3種兩種結構 的優(yōu)點,避免了兩者的缺點。本結構采用了外置換向閥結構,其優(yōu)點與日式結構相同處不再 提及。但與日式的外置式在油道與結構上有本質的區(qū)別。換向閥組合由閥座16、閥芯13、閥 蓋14組成,是目前換向閥中部件最少,結構最簡潔的,三件均可一次裝夾就磨削完成,其精 度較前兩種結構都更容易保證。同時,中缸體上2的主油道(除換向閥孔)只有二號主油 道8和三號主油道9兩個,前面一個,背部一個(未展示)。換向閥與中缸體連接面只有四 個油孔(除8個螺紋孔)相聯(lián)通,密封要求相對小的多。與日本外置式相比油路比較集中 緊湊,本設計成功的將進油和回油接口設計在閥座上,而不是氮氣室上,省去了過多的油道 和連接密封,結構相對簡單許多。由于閥座相對較小,便于集中加工,生產(chǎn)效率高,能耗低。中缸體油道少,連接油孔少,均可實現(xiàn)油道和油孔的垂直加工,從而使加工更簡便,效率更 高,能耗更低。 總之,本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產(chǎn)品的缺陷,發(fā)揚了它們的優(yōu)點,使部件精度保證更容 易,結構更簡單,油路更少,部件減少,生產(chǎn)效率提高,能耗降低。
權利要求1.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主機部分主要有氮氣室、中缸體總成、下缸體總成、釬 桿四個主要部分,其特征在于,中缸體總成主要由中缸體、活塞、換向閥組件組合而成,外置 換向閥結構,換向閥組合由閥座、閥芯、閥蓋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其特征在于,外置換向閥結構,換 向閥組合由閥座、閥芯、閥蓋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其特征在于,中缸體上的主油道 只有兩個,前面一個,背部一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其特征在于,換向閥與中缸體連 接面只有四個油孔相聯(lián)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其特征在于,將進油和回油接口 設計在閥座上,省去了過多的油道和連接密封。
專利摘要本專利公開了一種液壓破碎錘新型油路及結構,主機部分主要有氮氣室、中缸體總成、下缸體總成、釬桿四個主要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外置換向閥結構,換向閥組合由閥座、閥芯、閥蓋組成,是目前換向閥中部件最少,結構最簡潔的,三件均可一次裝夾就磨削完成,其精度較前兩種結構都更容易保證。同時,中缸體上的主油道(除換向閥孔)只有2個,前面一個,背部一個。換向閥與中缸體連接面只有4個油孔(除8個螺紋孔)相聯(lián)通,密封要求相對小的多。通過本設計可以完全解決上述問題。
文檔編號B02C1/00GK201871390SQ20102055531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張曉葆 申請人:張曉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