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蜘蛛活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捉器,具體是涉及一種蜘蛛活捕器。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蜘蛛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昆蟲,蜘蛛可以消滅許多害蟲;但是在家居中出現(xiàn)了蜘蛛,會使人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是害怕蜘蛛;如果將蜘蛛弄死的話,除了會引起其他害蟲的增長之外還很臟。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蜘蛛活捕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蜘蛛活捕器,包括捕捉罩體,所述捕捉罩體的背部設有手柄,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開設有凹腔,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邊沿還設有支耳,在支耳上開有螺釘孔,螺釘孔中穿設有螺釘,螺釘上設有一底板,底板上開設有通孔,其通孔與凹腔相對應,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與底板之間設有一捕捉蓋,捕捉蓋通過螺釘與捕捉罩體及底板相鉸接。優(yōu)選的,所述捕捉蓋的大面面積不小于捕捉罩體前端面面積,其厚度不超過1mm。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的厚度不超過1mm。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用傷害蜘蛛。使用時,只需握住手柄,用捕捉罩體的罩口罩住蜘蛛,后撥動捕捉蓋,捕捉蓋繞螺釘轉動,并將捕捉罩體封閉,成功捕獲蜘蛛;將捕捉到蜘蛛的捕捉罩體移到室外,翻轉捕捉罩體,撥動捕捉蓋使之打開,即可簡單地將蜘蛛放走,并且不傷害蜘蛛。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仰視圖;圖中1、捕捉罩體;2、螺釘;3、捕捉蓋;4、底板;11、手柄;12、凹腔;13、支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I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蜘蛛活捕器,包括捕捉罩體1,所述捕捉罩體I的背部設有手柄11,在捕捉罩體I的前端面開設有凹腔12,在捕捉罩體I的前端面邊沿還設有支耳13,在支耳13上開有螺釘孔,螺釘孔中穿設有螺釘2,螺釘2上設有一底板4,底板4上開設有通孔,其通孔與凹腔12相對應,在捕捉罩體I的前端面與底板4之間設有一捕捉蓋3,捕捉蓋3通過螺釘2與捕捉罩體I及底板4相鉸接。所述捕捉蓋3的大面面積不小于捕捉罩體I前端面面積,其厚度為O. 5mm。所述底板4的厚度為O. 5mm。[0013]使用時,只需握住手柄11,用捕捉罩體I的罩口罩住蜘蛛,后撥動捕捉蓋3,捕捉蓋3繞螺釘2轉動,并將捕捉罩體I封閉,成功將蜘蛛封閉在捕捉罩體I的凹腔12中;將捕捉到蜘蛛的捕捉罩體I移到室外,翻轉捕捉罩體I,撥動捕捉蓋3使之打開,即可簡單地將蜘蛛放走,整個過程蜘蛛不會受到傷害。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上述結構作各種變化和改進,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蜘蛛活捕器,包括捕捉罩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罩體的背部設有手柄,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開設有凹腔,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邊沿還設有支耳,在支耳上開有螺釘孔,螺釘孔中穿設有螺釘,螺釘上設有一底板,底板上開設有通孔,其通孔與凹腔相對應,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與底板之間設有一捕捉蓋,捕捉蓋通過螺釘與捕捉罩體及底板相鉸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蜘蛛活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蓋的大面面積不小于捕捉罩體前端面面積,其厚度不超過1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蜘蛛活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不超過1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蜘蛛活捕器,包括捕捉罩體,所述捕捉罩體的背部設有手柄,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開設有凹腔,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邊沿還設有支耳,在支耳上開有螺釘孔,螺釘孔中穿設有螺釘,螺釘上設有一底板,底板上開設有通孔,其通孔與凹腔相對應,在捕捉罩體的前端面與底板之間設有一捕捉蓋,捕捉蓋通過螺釘與捕捉罩體及底板相鉸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用傷害蜘蛛。
文檔編號A01M3/00GK202664067SQ201220219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fā)明者趙傳平 申請人:趙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