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y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始終關乎國計民生,維持國家命脈。隨著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我國的農業(yè)也在飛速發(fā)展,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體現在從人工生產到機械化生產的轉變。然而機械化生產適應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區(qū),而在我國廣大的山區(qū),由于農地分害J、丘陵化較為嚴重,機械化設備無法順利到達,因此不適用機械化操作。
[0003]播種作為非常重要的耕種環(huán)節(jié),能否撥好種與能否有好收成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田間作物的播種方式一般為穴播、撒播和移栽,而現有的播種機械結構復雜、成本高、重量大,不適宜在小型田塊上操作,而且在質地松軟的耕地上播種時容易下陷;同時不能有效呢保證植株間距,提高農作物種植水平,也不能根據待播農作物的生長習性調整播種間距。因此急需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播種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前部的牽引桿、設置在機架前部下方的滾輪、設置在機架后部的地輪,所述機架的后部設置滾軸,所述地輪設置于滾軸的兩端,所述滾軸軸向間隔設置容種穴;所述機架的前部上方橫向間隔設置排種裝置,所述排種裝置包括連接板和套筒,所述連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連接板另一端設置套筒,所述套筒貼合套裝于滾軸的外部,所述套筒上徑向對稱設置落種孔,所述落種孔與滾軸上設置的容種穴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且位于套筒上部的落種孔連接有儲種囊,所述儲種囊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0006]本實用新型先將待播種子放置在儲種囊中,然后通過螺紋連接將儲種囊固定在排種裝置上,播種人員拉動牽引桿,驅動設置在機架下方的滾輪和地輪運動,從而帶動轉軸轉動,當轉軸上設置的容種穴運動到與排種裝置的套筒上部設置的落種孔位于同一中心線時,待播種子從儲種囊中落下,暫時存放于容種穴中,當轉軸上設置的容種穴攜帶種子運動到與排種裝置的套筒下部設置的落種孔位于同一中心線時,種子從容種穴落下,落入土壤中,完成一次播種。本實用新型中的排種裝置的套筒貼合套裝于滾軸外部,有效的確保待播種子準確的進入滾軸上設置的容種穴中;儲種囊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便于播種人員實時觀察儲種囊中的剩余種子量,當某個儲種囊中的種子播完時,及時的停止播種,往儲種囊中補給種子,有效的避免由于儲種囊中沒有種子而出現的漏播現象;同時儲種囊沿機架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效的保證了植株間距,提高了農作物種植水平。
[0007]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適宜在質地松軟的耕地上應用,易于推廣普及。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排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圖2的左視圖;
[001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機架、2-牽引桿、3-滾輪、4-地輪、5-滾軸、6_容種穴、7_排種裝置、8_儲種囊、10-連接板、11-套筒、12-落種孔、13-螺紋連接管、15-支撐件、16-軸承、17-摩擦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4]如圖1-3所不,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I前部的牽引桿2、設置在機架I前部下方的滾輪3、設置在機架I后部的地輪4,所述地輪4上設置有摩擦齒17。所述機架I的后部設置滾軸5,所述地輪4設置于滾軸5的兩端,所述滾軸5軸向間隔設置容種穴6 ;所述機架I的前部上方橫向間隔設置排種裝置7,所述排種裝置7包括連接板10和套筒11,所述連接板10的一端固定在機架I上,所述連接板10另一端設置套筒11,所述套筒11貼合套裝于滾軸5的外部,所述套筒11上徑向對稱設置落種孔12,所述落種孔12與滾軸5上設置的容種穴6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且位于套筒11上部的落種孔12連接有儲種囊8,所述儲種囊8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0015]所述位于套筒11上部的落種孔12連接有螺紋連接管13,所述儲種囊8與螺紋連接管13連接。
[0016]如圖4所示,所述機架I的前部下方還間隔設置有支撐件15,所述支撐件15包括連接桿和軸承16,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設置軸承16,所述軸承16與滾軸5滾動配合,所述支撐件15對滾軸5起到支撐作用,進一步保證播種精度。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
[0018]本實用新型先將待播種子放置在儲種囊8中,然后通過螺紋連接將儲種囊8固定在排種裝置7上,播種人員拉動牽引桿2,驅動設置在機架I下方的滾輪3和地輪4運動,從而帶動轉軸5轉動,當轉軸5上設置的容種穴6運動到與排種裝置7的套筒11上部設置的落種孔12位于同一中心線時,待播種子從儲種囊8中落下,暫時存放于容種穴6中,當轉軸5上設置的容種穴6攜帶種子運動到與排種裝置7的套筒11下部設置的落種孔12位于同一中心線時,種子從容種穴6落下,落入土壤中,完成一次播種。本實用新型中的排種裝置7的套筒11貼合套裝于滾軸5外部,有效的確保待播種子準確的進入滾軸5上設置的容種穴6中,確保播種精度;儲種囊8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也可以直接使用廢棄礦泉水瓶作為儲種囊8,實現廢物利用。透明的儲種囊8便于播種人員實時觀察儲種囊8中的剩余種子量,當某個儲種囊8中的種子播完時,及時的停止播種,往儲種囊8中補給種子,有效的避免由于儲種囊8中沒有種子而出現的漏播現象;同時儲種囊8沿機架I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效的保證了植株間距,提高了農作物種植水平。
[0019]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直徑的地輪4,調整排種裝置7之間的間隔距離以滿足不同待播農作物的株間距要求,適用性非常廣。
[0020]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適宜在質地松軟的耕地上應用,易于推廣普及。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包括機架(I)、設置在機架(I)前部的牽引桿(2)、設置在機架(I)前部下方的滾輪(3)、設置在機架(I)后部的地輪(4),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的后部設置滾軸(5 ),所述地輪(4 )設置于滾軸(5 )的兩端,所述滾軸(5 )軸向間隔設置容種穴(6 );所述機架(I)的前部上方橫向間隔設置排種裝置(7 ),所述排種裝置(7 )包括連接板(10)和套筒(11),所述連接板(10)的一端固定在機架(I)上,所述連接板(10)另一端設置套筒(11),所述套筒(11)貼合套裝于滾軸(5 )的外部,所述套筒(11)上徑向對稱設置落種孔(12),所述落種孔(12)與滾軸(5)上設置的容種穴(6)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且位于套筒(11)上部的落種孔(12 )連接有儲種囊(8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套筒(11)上部的落種孔(12)連接有螺紋連接管(13),所述儲種囊(8)與螺紋連接管(1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種囊(8)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的前部下方還間隔設置有支撐件(15),所述支撐件(15)包括連接桿和軸承(16),所述連接桿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設置軸承(16),所述軸承(16)與滾軸(5)滾動配入口 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輪(4)上設置有摩擦齒(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定位株間距的撒播裝置,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前部的牽引桿、設置在機架前部下方的滾輪、設置在機架后部的地輪,所述機架的后部設置滾軸,所述地輪設置于滾軸的兩端,所述滾軸軸向間隔設置容種穴;所述機架的前部上方橫向間隔設置排種裝置,所述排種裝置包括連接板和套筒,所述連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連接板另一端設置套筒,所述套筒貼合套裝于滾軸的外部,所述套筒上徑向對稱設置落種孔,所述落種孔與滾軸上設置的容種穴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且位于套筒上部的落種孔連接有儲種囊。本實用新型有效的保證了植株間距,提高了農作物種植水平;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適宜在質地松軟的耕地上應用,易于推廣普及。
【IPC分類】A01C7-20, A01C7-08
【公開號】CN204350597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09724
【發(fā)明人】朱紅青
【申請人】祥云泰興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