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該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以吳茱萸、黃連、鍛牡蠣、烏梅、胡椒、大棗、蘆根、竹茹、白茅根、半夏、柿蒂、刀豆、海螵蛸、佛手花和雞子殼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發(fā)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xù)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chǎn)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
[0001] (一)【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
[0002] (二)【背景技術】 從醫(yī)學角度來說,胃酸的分泌,既不可過少,也不可以過多。如果過少,則胃中食物消化 不了,如果過多,則破壞胃粘膜,造成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進一步發(fā)展為胃穿孔或癌變; 所以,必須把胃酸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波動。
[0003] 凡酸水皆由胃中上泛,若隨即咽下者,稱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則稱吐酸。一般 地說,吐酸是泛吐酸水的癥狀,鯧魚胃痛兼見,但亦可單獨出現(xiàn)。常見于西醫(yī)的消化性潰瘍 病、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由于西藥無法有效治療吐酸,且長期服用西藥有較多副作用, 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吐酸的中藥存在很大的需求。
[0004] (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燒心吐酸的 中藥。
[0005]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 吳茱萸1-5份、黃連1-3份、煅牡蠣10-20份、烏梅3-9份、胡椒1-3份、大棗9-15份、 蘆根10-20份、竹茹4-10份、白茅根10-20份、半夏3-9份、柿蒂4-10份、刀豆9-15份、海 螵蛸1-3份、佛手花2-6份、雞子殼3-9份。
[0006] 其優(yōu)選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吳茱萸3份、黃連2份、煅牡蠣15份、烏梅6份、胡椒2份、大棗12份、蘆根15份、竹茹 7份、白茅根15份、半夏6份、柿蒂7份、刀豆12份、海螵蛸2份、佛手花4份、雞子殼6份。
[0007] 本發(fā)明所述中藥為散劑或丸劑,將各原料清洗干凈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劑或丸劑, 定量服用。
[0008] 其中,各原料的藥用性能為: 吳茱萸:散寒,溫中,解郁,燥濕。主治脘腹冷痛,厥陰頭痛,疝痛,痛經(jīng),腳氣腫痛,嘔吐 吞酸,寒濕泄瀉; 黃連: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主治濕熱胸痞,泄瀉,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胃熱嘔吐,消 谷善饑,肝火目赤腫痛以及熱度瘡瘍; 牡蠣:平肝潛陽,重鎮(zhèn)安神,軟堅散結(jié),收斂固澀。主治眩暈耳鳴,驚悸失眠,瘰疬癭瘤, 癥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漏,帶下; 烏梅: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止血,生津,安蛔。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久痢,尿血便血,崩 漏,虛熱煩渴,蛔厥腹痛,瘡癰胬肉; 胡椒:溫中散寒,下氣止痛,止瀉,開胃,解毒。主治胃寒疼痛,嘔吐,受寒泄瀉,食欲不 振,中魚蟹毒; 大棗: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diào)營衛(wèi),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 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臟躁; 蘆根:清熱除煩,透疹解毒。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麻疹, 解河豚魚毒; 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安胎涼血。主治肺熱咳嗽,煩熱驚悸,胃熱嘔呃,妊娠惡阻, 胎動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白茅根: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熱病煩渴,肺熱喘咳,胃熱嘔逆,血熱出 血,小便淋浙澀痛,水腫,黃疸;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主治咳喘痰多,嘔吐反胃,胸脘痞滿,頭痛眩暈, 夜臥不安,癭瘤痰核,癰疽腫毒; 柿蒂:降逆下氣。主治呃逆,噫氣,反胃; 刀豆:溫中下氣,益腎補元。主治虛寒呃逆,腹脹,久痢,腎虛腰痛,鼻淵,小兒疝氣; 海螵蛸: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主治吐血,嘔血,崩漏,衄血,創(chuàng)傷出 血,胃痛嘈雜,噯氣泛酸,濕疹潰瘍; 佛手花:疏肝理氣,和胃快膈。主治肝胃氣痛,食欲不振; 雞子殼:制酸,止痛,壯骨,明目。主治胃脘痛,反胃,吐酸,小兒佝僂病,目生翳膜,疳瘡 痘毒。
[0009] 配方中,選用蘆根、竹茹、白茅根、佛手花,用于疏肝理氣、清熱除煩、透疹止嘔;力口 配吳茱萸、黃連、胡椒、半夏,用于散寒溫中,解郁燥濕、清熱瀉火;又配煅牡蠣、海螵蛸、雞子 殼,用于平肝潛陽、重鎮(zhèn)安神、收斂固澀;再配烏梅、大棗、柿蒂、刀豆,用于斂肺止咳、補脾益 胃、安神和血。
[0010] 本發(fā)明基于中醫(yī)治療燒心吐酸的辨病及辯證相結(jié)合的原則,標本兼治,虛實并治, 內(nèi)外通調(diào),緩急兼收,篩選出燥濕解毒、除煩止嘔、和胃化痰的天然植物藥,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組 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對燒心吐酸有顯著的療效和作用。
[0011] 臨床觀察: (1)臨床資料 本發(fā)明人于2007年至今,對308例燒心吐酸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
[0012] (2)治療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飯后服用,根據(jù)患者病情輕重計算治療時間,輕度患者服 用2_3天,重病患者連服7_10天。
[0013] (3)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癥判斷療效標準》中有關療效標準。
[0014]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
[0015]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接近正常水平。
[0016] 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有所改善,體征有改善。
[0017] 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或加重。
[0018] (4)臨床結(jié)果 臨床治愈250例(81. 17%),顯效32例(10. 39%),有效19例(6. 17%),無效7例(2. 27%), 總有效率為97. 73%。
[0019] 本發(fā)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xù)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 生產(chǎn)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0020](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 取吳茱萸lg、黃連lg、煅牡蠣l〇g、烏梅3g、胡椒lg、大棗9g、蘆根10g、竹茹4g、白茅根 l〇g、半夏3g、柿蒂4g、刀豆9g、海螵蛸lg、佛手花2g、雞子殼3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打粉 混合,制成散劑或丸劑。
[0021 ]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飯后服用。
[0022] 實施例2 : 取吳茱萸5g、黃連3g、煅牡蠣20g、烏梅9g、胡椒3g、大棗15g、蘆根20g、竹茹10g、白茅 根20g、半夏9g、柿蒂10g、刀豆15g、海螵蛸3g、佛手花6g、雞子殼9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 打粉混合,制成散劑或丸劑。
[0023]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飯后服用。
[0024] 實施例3 : 取吳茱萸3g、黃連2g、煅牡蠣15g、烏梅6g、胡椒2g、大棗12g、蘆根15g、竹茹7g、白茅 根15g、半夏6g、柿蒂7g、刀豆12g、海螵蛸2g、佛手花4g、雞子殼6g,將上述原料清洗干凈, 打粉混合,制成散劑或丸劑。
[0025]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飯后服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吳茱萸1-5份、 黃連1-3份、煅牡蠣10-20份、烏梅3-9份、胡椒1-3份、大棗9-15份、蘆根10-20份、竹茹 4_10份、白茅根10-20份、半夏3_9份、柿蒂4_10份、刀? 9_15份、海螺蛸1_3份、佛手花 2-6份、雞子殼3-9份。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其特征為,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 成:吳茱萸3份、黃連2份、煅牡蠣15份、烏梅6份、胡椒2份、大棗12份、蘆根15份、竹茹 7份、白茅根15份、半夏6份、柿蒂7份、刀豆12份、海螵蛸2份、佛手花4份、雞子殼6份。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燒心吐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為散劑或 丸劑。
【文檔編號】A61K35/54GK104208466SQ201410416554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張志偉 申請人:濟南偉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