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植入導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物植入導管,尤其是一種攜帶特定藥物粒子(碘?125籽源及緩釋藥物顆粒如氟尿嘧啶緩釋劑顆粒等)的藥物植入導管,包括用于容納藥物顆粒的導管本體和設于導管本體內的用于將藥物間隔開來的間隔塊,導管本體的內徑為0.9~1.0mm,壁厚為0.08~0.12mm,所述導管本體側壁設置至少一個側孔或者將導管本體側壁開口形成C型管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攜帶藥物粒子的可降解植入導管,可裝入足量的抗腫瘤藥物并攜帶藥物一同植入患者的腫瘤部位,通過使抗腫瘤藥物顆粒得以在腫瘤內達到預定分布、不進入血管而被沖移位置,在瘤體含液及壞死腔隙仍能保持預定分布,導管降解后瘤體縮小時,植入藥物顆??上鄳S腫瘤變化部位而不遺留在治療部位外。
【專利說明】
藥物植入導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藥物植入導管。
【背景技術】
[0002]抗腫瘤藥物局部放置能夠較好地克服傳統(tǒng)實體腫瘤治療方式全身用藥的局部劑量低,效果差,全身毒性大的缺陷,不僅能夠提高腫瘤局部的藥物濃或劑量,而且可以顯著降低全身毒性反應,而藥物直接放置于腫瘤組織處且分布符合計劃不僅操作困難,需要多次的進行植入操作,耗時長、增加創(chuàng)傷和治療風險。
[0003]因此,需要一種攜帶特定藥物粒子(碘-125籽源及緩釋藥物顆粒如氟尿嘧啶緩釋劑顆粒等)的藥物植入導管,在體外按計劃裝載藥物顆粒(間隔距離和劑量),攜帶抗腫瘤藥物一同植入患者需要治療的腫瘤部位,在攜帶藥物粒子的可降解植入導管內裝入計劃量的抗腫瘤藥物并實現藥物粒子的合理分布,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可降解性有助于實現藥物顆粒能隨腫瘤縮小而跟隨腫瘤逐漸聚集,不至于進入周圍組織中,減少對周圍組織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物植入導管,可裝入碘-125籽源及緩釋藥物顆粒如氟尿嘧啶緩釋劑顆粒等的抗腫瘤藥物并通過該藥物植入導管攜帶藥物一同植入患者的腫瘤細胞處,通過抗腫瘤藥物的緩慢釋放實現長期的治療,節(jié)約治療費用。
[0005]本實用新型的藥物植入導管,包括用于容納藥物的導管本體和設于導管本體內的用于將藥物間隔開來的間隔塊;所述導管本體的內徑為0.9?1.0_,壁厚為0.08?0.12_。
[0006]進一步,所述導管本體側壁設置至少一個側孔或者將導管本體側壁開口形成C型管結構。
[0007]進一步,所述側孔沿導管本體長向的間距為10?20mm。
[0008]進一步,所述導管本體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呈喇叭口狀,其封閉端為平頭、尖頭、圓頭或者分叉狀。
[0009]進一步,所述導管本體和間隔塊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
[0010]進一步,所述可降解材料為可生物蝕解或生物降解的金屬、合金或者聚合物。
[0011]進一步,所述可降解材料為鎂、鐵、鎂基合金、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酯酰胺、聚酐、聚原酸酯、聚磷腈、假聚氨基酸、聚甘油-癸二酸酯、聚己內酯、聚己內酯衍生物、基于氨基醇的聚酯酰胺、聚辛烷二醇檸檬酸酯、水凝膠或者可固化的生物可再吸收的彈性體。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藥物植入導管,可裝入碘-125籽源及緩釋藥物顆粒如氟尿嘧啶緩釋劑顆粒等的抗腫瘤藥物并通過該藥物植入導管攜帶藥物一同植入患者的腫瘤細胞處,通過抗腫瘤藥物的緩慢釋放實現長期的治療,節(jié)約治療費用。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藥物植入導管,包括用于容納藥物I的導管本體2和設于導管本體2內的用于將藥物I間隔開來的間隔塊3;所述導管本體2的內徑為0.9?1.0mm,壁厚為0.08?0.12mm;導管本體2為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管狀結構,藥物I可由導管本體2端部的管口釋放出來,也可在導管本體2側壁上加工孔,使藥物I由孔釋放出來,均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根據患病部位合理設置間隔塊3的長度和間隔,進而在導管本體2植入人體后能使藥物I與患病部位相對應,能合理的施用藥物I劑量,并保證治療效果;導管本體2管徑小,壁厚薄,可用于容納直徑約0.8_的碘-125籽源及緩釋藥物顆粒如氟尿嘧啶緩釋劑顆粒等的藥物顆粒,適于經穿刺針植入手術,導管本體2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利于降解吸收;并經穿刺針施放,確保達到治療藥物理想分布狀態(tài)。
[0015]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管本體2側壁設置至少一個側孔4或者將導管本體2側壁開口形成C型管結構;即在導管本體2的側壁上開一到數個側孔4或切除導管本體2的部分側壁形成C型管結構,根據藥物I吸收性合理設置側孔4的大小和密度,或者根據藥物I吸收性合理設置C型管側面開口的寬度,其中一個側孔4設于導管本體2底端,使藥物I裝填時排除空氣便于裝填藥物及藥物逐漸釋放出來,作用于患病部位,所述側孔4為喇叭孔結構,即側孔4的孔徑沿導管本體2徑向由內到外逐漸變大,能較好的控制藥物I釋放持續(xù)時間,同時增大作用面積,提高治療效果;導管本體2上對應除最低端以外的其他側孔4設有密封于該部分側孔4外端的膜片,所述膜片與導管本體2—體成型并且膜片與導管本體2的外表面相平,膜片由可生物蝕解或生物降解的金屬、合金或者聚合物制成,通過膜片能將側孔4封住,避免植入前藥物I灑落,因此藥物I可以是粉末或液體,同時設置膜片使導管本體2的外表面變得平滑,便于植入,植入后膜片優(yōu)先被降解,使側孔4打開,實現藥物I的釋放。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側孔4沿導管本體2長向的間距為10?20mm;使藥物I能夠直接作用于病患位置,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用藥的副作用。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管本體2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呈喇叭口狀,其封閉端為平頭、尖頭、圓頭或者分叉狀;當采用分叉狀結構時,分叉的端頭為平頭、尖頭或圓頭,分叉的端部均設有側孔或側壁開口,方便將藥物I裝入導管本體2內,封閉端設為分叉狀能增大藥物I作用面積,同時利用分叉結構對導管本體2進行有效的定位,避免導管本體2發(fā)生移位,保證治療效果。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管本體2和間隔塊3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導管本體2和間隔塊3植入后能逐漸被人體吸收,簡化治療過程,降低對人體的損害。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可降解材料為可生物蝕解或生物降解的金屬、合金或者聚合物;導管本體2植入后能逐漸被人體吸收,簡化治療過程,降低對人體的損害。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可降解材料為鎂、鐵、鎂基合金、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酯酰胺、聚酐、聚原酸酯、聚磷腈、假聚氨基酸、聚甘油-癸二酸酯、聚己內酯、聚己內酯衍生物、基于氨基醇的聚酯酰胺、聚辛烷二醇檸檬酸酯、水凝膠或者可固化的生物可再吸收的彈性體;基于PC的聚合物需要額外的交聯劑諸如賴氨酸二異氰酸酯或2,2_雙(ε-己內酯-4-基)丙烷以獲得彈性體性質,也可以使用以上材料的共聚物、混合物及組合,所述水凝膠的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玉米淀粉4.5 — 4.7、丙烯酸21.4 — 22.5、丙烯酰胺9一9.5、過硫酸銨3.2 — 4.5、碳酸鈣4.5 — 4.7、氫氧化鈉9.5 — 9.9、水余量,即除玉米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過硫酸銨、碳酸鈣、氫氧化鈉以外,其余為水;制備水凝膠時,先將氫氧化鈉溶于水中,并加入丙烯酸進行預處理;再依次加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和碳酸鈣,攪拌加溫反應后,加入引發(fā)劑進行接枝聚合反應;然后將反應后的液體倒入模具中,恒溫干燥即可;有工藝簡單,產品無毒、生物降解速度快和應用廣闊等優(yōu)點。
[0021]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納藥物的導管本體和設于導管本體內的用于將藥物間隔開來的間隔塊;所述導管本體的內徑為0.9?1.0mm,壁厚為0.08?0.12mm;所述導管本體側壁設置至少一個側孔或者將導管本體側壁開口形成C型管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孔沿導管本體長向的間距為10?20mmo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本體的一端封閉,另一端呈喇叭口狀,其封閉端為平頭、尖頭、圓頭或者分叉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本體和間隔塊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為可生物蝕解或生物降解的合金或者聚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藥物植入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材料為鎂、鐵、鎂基合金、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酯酰胺、聚酐、聚原酸酯、聚磷腈、假聚氨基酸、聚甘油-癸二酸酯、聚己內酯、聚己內酯衍生物、基于氨基醇的聚酯酰胺、聚辛烷二醇檸檬酸酯或者水凝膠。
【文檔編號】A61M36/12GK205515980SQ20152111723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
【發(fā)明人】黃學全, 何闖, 楊麗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第附屬醫(y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