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立體停車裝置或稱立體停車架,特別是一種居民小區(qū)路邊用
的簡易可升降的、平時只占一個轎車停車位的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僅僅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省會城市每天汽車的增加量就在幾百輛左右,停車位的問題用不了幾年就將成為我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因此盡快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是擴大內(nèi)需、促進我國汽車工業(yè)快速增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F(xiàn)階段國內(nèi)外生產(chǎn)的簡易、立體停車庫,大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普遍存在著造價偏高、結構復雜的缺陷,特別是不能很好的解決上層停車位與下層停車位相互獨立操作的問題。 中國《發(fā)明專利公報》公開了名稱為"橫向可升降停車架"的專利申請,其申請?zhí)?00610130230. 5、公開號CN 101200981A。該申請是為解決兩層的停車架中上層汽車的出位和入位不影響下層汽車的停放問題的。它由底座、側固定板、曲臂和托板構成平行四邊形四連桿機構;通過驅動曲臂擺動完成上層汽車的出位和入位。結構簡單、上層汽車出位和入位不影響下層,不增加占地面積。存在問題是上層車位升舉后,無鎖定機構,使油缸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tài),消耗能量。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雙層橫向可升降停車架上層車位舉升后不能自鎖、油缸長時間工作
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它的上層停車平臺舉升后能自鎖,避免
驅動部件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tài),且結構十分簡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雙層汽車停車架由兩套四連桿機構組成;兩套四連桿機構均呈平行四邊形,結構尺寸相同,分別位于停車位前后兩側。每套四連桿機構由基座、曲臂1、連桿和曲臂II構成。兩套四連桿機構的連桿分別與上層停車平臺的前后兩端固聯(lián);每套四連桿機構的曲臂I或曲臂II上聯(lián)接有推動四連桿機構舉升上層停車平臺的驅動部件。在曲臂I與曲臂II的垂直位置另一側、即與停車位相反的一側,設有限位件或限位部;當曲臂I或曲臂II上擺與對應的限位件或限位部接觸時,停車架處于自鎖狀態(tài),即曲臂I和曲臂II上擺越過垂直位置后、停止在停車位的另一側,與曲臂I與曲臂II的垂直位置呈一夾角e ,即安全角;此時,上層停車平臺處于由舉升過程中達到最高點后下移一個位移Ah的高度。[0007]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的曲臂I或曲臂II的上擺限位是利用基座的限位部限位。曲臂I或曲臂II的驅動部件采用油缸。下層車位設激光感應泊車儀定位。[000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用簡單的平行四邊形四連桿機構,構成舉升上層停車平臺的雙層立體停車架,達到立體停車、上下層車輛進出互不妨礙停放車輛的目標。占地面積小、簡單實用、造價低廉、安全性高,對材料、機加工要求不高。 ②上層停車平臺舉升后,能自鎖穩(wěn)定,可使油缸等驅動部件擺脫長時間工作狀態(tài),減少能量消耗。而且,實現(xiàn)自鎖的機構極為簡單實用。
圖1是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的上層停車平臺降至地面的結構示意圖。[0013] 圖2是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的上層停車平臺舉升后的結構示意圖。[0014] 圖3是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上層停車平臺舉升自鎖的工作原理圖。[0015] 圖4是上層車位停車平臺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中1-基座、2_曲臂1、3-連桿、4_曲臂11、5-上層停車平臺或上層車位、6-油
缸、7-限位部、e-安全角、Ah-位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1、2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的結構,并分別示出該停車架的上層停車平臺5落地時的狀態(tài)、舉升后的狀態(tài)。該停車架的上層停車平臺5舉升后形成兩個停車位上層車位和下層車位。 該停車架主要由兩套四連桿機構及其油缸6、上層停車平臺5、基座1上的限位部7組成。兩套四連桿機構分別位于停車位的前后兩側,均呈平行四邊形,結構、尺寸相同。每套四連桿機構主要由基座1、曲臂I(2)、連桿3和曲臂I1(4)構成。兩套四連桿機構的連桿3分別與上層停車平臺5的前后兩端固聯(lián),并通過支架加強連接;兩套四連桿機構的基座1最好也聯(lián)為一體。每套四連桿機構的曲臂I1(4)上有銷軸與油缸6的活塞桿鉸接,油缸6的缸體尾端由銷軸鉸接于基座1上。油缸6是推動四連桿機構舉升上層停車平臺5的驅動部件。四連桿機構由油缸推動成為停車架的舉升機構。 基座1上部有曲臂I (2)上擺的限位部7,限位部7有與曲臂I (2)接觸的限位面。限位部7的作用是給曲臂1(2)在舉升上擺時限位,使停車架舉升后處于自鎖狀態(tài)。所謂自鎖狀態(tài),即在不受油缸6驅動時,上層停車平臺5始終穩(wěn)定在舉升后的狀態(tài),不會自行下落。此時,曲臂1(2)停在其垂直位置與停車位相反的一側,與曲臂1(2)的垂直位置呈一夾角9 ,稱安全角;此時上層停車平臺5處于由舉升過程中達到最高點后下移一個位移Ah的高度。 在圖3中示出上層停車平臺5舉升進入自鎖狀態(tài)的工作原理。在上層停車平臺5舉升的過程中,當四連桿機構的曲臂II (4)在油缸6驅動下,上擺達到垂直位置即圖中的B位置時,繼續(xù)向圖中左側擺動一個9角,即擺到圖中的A位置,此時曲臂I(2)就與基座l上的限位部7接觸,由限位部7限位;與此同時,上層停車平臺5達到最高點即圖中的B位置,又下移一個間距Ah。要想讓上層停車平臺5離開這個位置就必須施加一個足夠的向上推力,即首先使其擺動舉升間距Ah。因此就使上層停車平臺5自動鎖定于上層車位,沒有油缸6驅動不會輕易下擺回到地面位置,相當于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因此這個角度e稱為安全角。有了安全角,保障了上層停車平臺5不會因為油壓系統(tǒng)故障、風力或其它外力作用發(fā)生意外下降的安全事故。[0022] 在圖4中示出上層停車平臺5的結構。它是一個矩形平板,其前后兩端分別通過懸臂與兩套四連桿機構的連桿3固聯(lián),并用支架加固,成"凹"字形,向外探出。這樣,當上層停車平臺5逐漸下降到地面的過程中或舉升過程中,就為下層停放的車輛留下更大的空間。 油缸6可采用雙伸縮油缸,以增加伸縮范圍。油缸6的供液回路,可采用多個停車架共用一套液壓系統(tǒng)集中供液的方式。其液壓系統(tǒng)由液壓油泵、馬達、溢流閥、高壓管路等組成。不集中供液時,可采用電液推桿代替油缸。四連桿機構用作舉升機構的驅動部件也可以是用小絞車驅動的牽引鋼絲繩、用鏈輪驅動的牽引鏈等。 上述四連桿機構的驅動,是曲臂11(4)由油缸6驅動,換成曲臂1(2)由油缸6驅動同樣可以。上述的限位部是基座1上的限位部7,被限位的部件是曲臂I (2),如果被限位部件換成曲臂II (4),限位采用其它限位件或限位形式同樣可以。 只有當下層車位上的汽車,停放的位置不妨礙上層停車平臺5升降時,上層停車平臺5才能進行升降作業(yè)?,F(xiàn)在可利用市場上已有的激光感應泊車儀,監(jiān)測汽車是否停放在標準停放位置上。
權利要求一種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包括兩套四連桿機構;兩套四連桿機構均呈平行四邊形,結構尺寸相同,分別位于停車位的前后兩側;每套四連桿機構包括基座、曲臂I(2)、連桿(3)和曲臂II(4);兩套四連桿機構的連桿(3)分別與上層停車平臺(5)的前后兩端固聯(lián);每套四連桿機構的曲臂I(2)或曲臂II(4)上聯(lián)接有推動四連桿機構舉升上層停車平臺(5)的驅動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說的曲臂I(2)與曲臂II(4)的垂直位置另一側,即與停車位相反的一側,有限位件或限位部;當曲臂I(2)或曲臂II(4)上擺與對應的限位件或限位部接觸時,停車架處于自鎖狀態(tài);此時,曲臂I(2)和曲臂II(4)處于垂直位置另一側,即與停車位相反的一側,與曲臂I(2)與曲臂II(4)的垂直位置呈一夾角(θ)即安全角,同時,上層停車平臺(5)處于由舉升過程達到最高點后下移一個位移(Δh)的高度。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限位件或限位部是基座(1)上的限位部(7),限位部(7)有與曲臂1(2)接觸的限位面。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與曲臂I(2)或曲臂II (4)上聯(lián)接的舉升上層停車平臺(5)的驅動部件是油缸;其一端鉸接在曲臂I (2)或曲臂11(4)上,另一端鉸接在基座(1)上。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停車位,其下層車位設有監(jiān)測汽車是否停放在標準位置的激光感應泊車儀。
專利摘要一種雙層簡易汽車停車架,主要由位于停車位前后側的兩套四連桿機構組成。兩套四連桿機構均呈平行四邊形,結構尺寸相同。每套四連桿機構由基座(1)、曲臂I(2)、連桿(3)和曲臂II(4)構成。兩套四連桿機構的連桿(3)與上層停車平臺(5)固聯(lián),其曲臂I或曲臂II與驅動部件聯(lián)接。在兩曲臂垂直位置與停車位相反的一側,設有限位件或限位部。當曲臂I或曲臂II上擺被限位時,停車架處于自鎖狀態(tài),即兩曲臂停留在越過垂直位置一個安全角θ的位置。本停車架在用平行四邊形四連桿機構實現(xiàn)雙層立體停車的基礎上,增加了自鎖功能,不僅結構簡單實用、造價低廉、占地面積小,而且穩(wěn)定可靠,使油缸等驅動部件脫離長時工作狀態(tài),減少動力消耗。
文檔編號E04H6/06GK201443215SQ20092003127
公開日2010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10日
發(fā)明者王辰 申請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