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隔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附帶豎向減震功能的水平向負剛度裝置。
背景技術:
基礎隔震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振動控制技術。對于傳統(tǒng)的被動隔震技術要實現(xiàn)低頻隔震,必須減小結構的自振頻率,即減小結構的剛度。但基礎隔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結構的剛度,造成結構的自振頻率增加,加速度響應放大。
采用隔震體系的結構在強震下會產(chǎn)生很大的水平位移,必須加以控制才能保證整個結構的抗震安全性,避免支座進入大變形所引起的硬化和碰撞等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附帶豎向減震功能的水平向負剛度裝置,使得該裝置與隔震支座并聯(lián)應用于隔震結構,用于實現(xiàn)隔震層較低水平剛度和強震下更好的隔震控制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附帶豎向減震功能的水平向負剛度裝置,包括球鉸上連接板,球鉸下連接板,球鉸,拱球面,預壓碟形彈簧,粘滯阻尼器,限位桿,支承底座,螺帽,內(nèi)六角螺栓;所述球鉸上連接板與球鉸下連接板通過內(nèi)六角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球鉸嵌入球鉸下連接板固定,所述球鉸與拱球面承壓接觸;所述預壓碟形彈簧上部與拱球面焊接連接,下部與支承底座焊接連接;所述粘滯阻尼器布置于預壓碟形彈簧內(nèi)徑處,所述粘滯阻尼器上部與拱球面焊接連接,下部與支承底座焊接連接,粘滯阻尼器與預壓碟形彈簧協(xié)同工作,同時產(chǎn)生負剛度和阻尼力;所述限位桿與拱球面和支承底座通過螺帽連接,實現(xiàn)碟形彈簧預壓狀態(tài),所述限位桿對稱布置于拱球面兩側;所述球鉸上連接板和支承底座均設置有通孔,以便其固定在外部結構上。
所述球鉸下連接板設置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為球鉸下連接板上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一曲面與球鉸的半徑一致;所述球鉸下方設置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為球鉸上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二曲面與拱球面曲率半徑一致;所述拱球面上方設置有第三曲面,所述第三曲面為拱球面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三曲面與拱球面曲率半徑一致;所述第二曲面與第三曲面承壓接觸;所述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的配合,能使球鉸在拱球面上滑動;第一曲面和球鉸的配合,能使球鉸在拱球面上滑動的同時也能相對球鉸下連接板轉動;所述球鉸在拱球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垂直于第三曲面的正壓力,以提供負剛度水平恢復力。
所述預壓碟形彈簧按等邊三角形布置于拱球面下部,使得整套裝置穩(wěn)定,預壓碟形彈簧變形只在垂直方向發(fā)生,且預壓碟形彈簧恢復原長,負剛度裝置即失效。
所述第三曲面、球鉸表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突出優(yōu)點:
通過預壓碟形彈簧,當球鉸在拱球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垂直于拱球面的正壓力,提供負剛度水平恢復力。由于碟形彈簧剛度大的特點,微小的變形即能產(chǎn)生較大的水平負剛度,降低隔震層剛度,有效控制隔震層的加速度響應。
通過附加粘滯阻尼器,運動過程中,碟形彈簧與阻尼器協(xié)同工作,同時產(chǎn)生負剛度和阻尼力,解決單一負剛度使得隔震結構位移放大的現(xiàn)象,有效控制隔震結構位移,解決強震下核電結構位移過大的現(xiàn)象。
通過等邊三角形三點布置預壓碟形彈簧,整套裝置結構穩(wěn)定;且通過限位桿的作用,防止結構搖擺,保證預壓碟形彈簧只在垂直方向發(fā)生變形。
當預壓碟形彈簧恢復原長,負剛度裝置即失效,不會產(chǎn)生受拉的狀態(tài),負剛度裝置性能穩(wěn)定。
通過調(diào)整球鉸與曲面的曲率半徑,以及預壓碟形彈簧和粘滯阻尼器的參數(shù),能夠改變負剛度裝置的負剛度,阻尼力及承載力的大小,從而滿足不同的設計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裝置運動示意圖。
圖3是圖一中沿i-i剖線的俯視圖。
圖4是球鉸上連接板示意圖。
圖5是球鉸下連接板示意圖。
圖6是粘滯阻尼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附帶豎向減震功能的水平向負剛度裝置,包括球鉸上連接板1,球鉸下連接板2,球鉸3,拱球面4,預壓碟形彈簧5,粘滯阻尼器6,限位桿7,支承底座8,螺帽9,內(nèi)六角螺栓10;所述球鉸上連接板1與球鉸下連接板2通過內(nèi)六角螺栓10固定連接,所述球鉸3嵌入球鉸下連接板2固定,所述球鉸3與拱球面4承壓接觸;所述預壓碟形彈簧5上部與拱球面4焊接連接,下部與支承底座8焊接連接;所述粘滯阻尼器6布置于預壓碟形彈簧5內(nèi)徑處,所述粘滯阻尼器6上部與拱球面4焊接連接,下部與支承底座8焊接連接,粘滯阻尼器6與預壓碟形彈簧5協(xié)同工作,同時產(chǎn)生負剛度和阻尼力;所述限位桿7與拱球面4和支承底座8通過螺帽9連接,實現(xiàn)碟形彈簧5預壓狀態(tài),所述限位桿7對稱布置于拱球面4兩側;所述球鉸上連接板1和支承底座8均設置有通孔,以便其固定在外部結構上。
所述球鉸下連接板2設置有第一曲面b2,所述第一曲面b2為球鉸下連接板2上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一曲面b2與球鉸3的半徑一致;所述球鉸3下方設置有第二曲面b3,所述第二曲面b3為球鉸3上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二曲面b3與拱球面4曲率半徑一致;所述拱球面4上方設置有第三曲面a4,所述第三曲面a4為拱球面4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三曲面a4與拱球面4曲率半徑一致;所述第二曲面b3與第三曲面a4承壓接觸;所述第二曲面b3和第三曲面a4的配合,能使球鉸3在拱球面4上滑動;第一曲面b2和球鉸3的配合,能使球鉸3在拱球面4上滑動的同時也能相對球鉸下連接板2轉動;所述球鉸3在拱球面4上滑動時,產(chǎn)生垂直于第三曲面a4的正壓力,以提供負剛度水平恢復力。
所述預壓碟形彈簧5按等邊三角形布置于拱球面4下部,使得整套裝置穩(wěn)定,預壓碟形彈簧5變形只在垂直方向發(fā)生,且預壓碟形彈簧5恢復原長,負剛度裝置即失效。
本裝置安裝完成后,將限位桿7上部的螺帽擰松至設定位置,負剛度裝置即進入工作狀態(tài)。在地震作用下,球鉸上連接板1發(fā)生水平運動,球鉸3在拱球面4上承壓滑動,預壓碟形彈簧5隨之發(fā)生垂直向恢復變形,拱球面4與球鉸3產(chǎn)生的正壓力提供與運動方向一致的水平力,從而提供負剛度水平恢復力;粘滯阻尼器6與預壓碟形彈簧5協(xié)同工作,產(chǎn)生阻尼力,增加裝置的耗能能力,且能起到豎向減震功能,吸收地震能量從而降低隔震層的位移。
本負剛度裝置在實際使用時,可與隔震支座并聯(lián)使用于隔震結構,在建筑物底部合理布置本負剛度裝置與隔震支座,可實現(xiàn)隔震層低水平剛度和高阻尼比,有效控制隔震層的動力響應,避免隔震體系在強震下進入大變形所引起的硬化和碰撞等現(xiàn)象,提高隔震體系的抗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