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活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手動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活扳手。
背景技術:
活扳手是手動工具中最為普遍使用的一種工具之一,操作者可以根據不同規(guī)格尺寸的螺母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節(jié)使用。普通的活扳手采用齒條與蝸輪配合的方式,以這種配合方式制造的活扳手在旋轉不同規(guī)格的螺栓或螺母時需要經常地旋轉蝸輪以調節(jié)扳口開合,調節(jié)速度慢,容易打滑,操作不安全。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活扳手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快速活扳手,這種活扳手不但保留了現有活扳手的所有功能,而且可以通過調節(jié)鍵快速調節(jié)扳口開合,在旋轉螺栓和螺母時活動扳頭不會發(fā)生打滑現象,操作安全可靠。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快速活扳手,所述扳手由扳體、活動扳頭、齒軌、彈簧、調節(jié)鍵、螺釘、銷軸、銷釘組成,扳體的前端是固定扳頭,扳體的后端是手柄,在固定扳頭上有工件夾持面,固定扳頭設有鍵和一開放凹槽,活動扳頭設有工件夾持面、鍵槽和鍵,位于固定扳頭與活動扳頭鍵槽的軸向中心線和鍵的軸向中心線相互平行,活動扳頭鍵插入固定扳頭鍵槽,同時固定扳頭鍵插入活動扳頭鍵槽,實現活動扳頭與固定扳頭間利用凹凸鍵槽方式滑動配合連接,在所述活動扳頭鍵槽開口沿一側向鍵槽內側設有凸出塊,所述凸出塊扣住所述固定扳頭鍵防止活動扳頭從扳體一側脫落,所述活動扳頭鍵槽底部與活動扳頭表面之間設置有一通孔,與該通孔相連一端的活動扳頭表面設有一凹槽,在凹槽和通孔之間設有調節(jié)鍵,調節(jié)鍵通過嵌在通孔之間的銷軸被固定在活動扳頭的凹槽與通孔間,位于所述活動扳頭凹槽部分的調節(jié)鍵與凹槽間設有彈簧,臨近固定扳頭開放凹槽開口底部設有一盲孔,將銷釘一端嵌入該盲孔內以限制活動扳頭向遠離固定扳頭方向滑脫。所述固定扳頭鍵是由固定扳頭凸塊與被固定在所述開放凹槽內的齒軌組成,所述齒軌不帶齒牙的一側與凸塊相接。所述齒軌上設有連接孔,在固定扳頭凹槽底部設有連接通孔與齒軌連接孔相配合,螺釘從固定扳頭外側穿過位于所述固定扳頭凹槽底部的連接孔插入齒軌的連接孔內,將齒軌固定在所述固定扳頭的凹槽內。所述調節(jié)鍵的一端呈齒牙型,其尺寸與位于固定扳頭凹槽上的齒軌齒牙相配合,所述調節(jié)鍵面向活動扳頭凹槽的一端設有彈簧孔,與之相對應,所述凹槽上也設有彈簧孔,彈簧兩端分別嵌入所述調節(jié)鍵與所述活動扳頭凹槽的兩個彈簧孔中,在未按壓調節(jié)鍵時,彈簧自身的張力推動調節(jié)鍵的齒牙嵌入齒軌的齒牙間,此時活動扳頭不會自行移動,在按壓調節(jié)鍵嵌入彈簧的一端時,彈簧被迫收縮,由于杠桿的原理使得調節(jié)鍵的齒牙端被抬起,完全脫離與齒軌齒牙的接觸,此時活動扳頭可以在固定扳頭鍵和鍵槽間移動。、
本發(fā)明快速活扳手與現有的活扳手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調節(jié)開合迅速準確的優(yōu)勢,從根本上解決了活扳手的打滑現象,延長了螺母或螺栓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本發(fā)明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組裝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扳體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扳體結構的示意圖,圖3的A向視圖;圖5為本發(fā)明活動扳頭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活動扳頭結構的透視示意圖,圖5的B向視圖;圖7為本發(fā)明活動扳頭結構的示意圖,圖5的C向視圖;圖8為本發(fā)明活動扳頭結構的示意圖,圖5的D向視圖;圖9為本發(fā)明齒塊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齒塊結構的示意圖,圖9的E向視圖;圖11為本發(fā)明調節(jié)鍵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調節(jié)鍵結構的示意圖,圖11的K向視圖;圖13為本發(fā)明另一種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14為本發(fā)明另一種結構的扳體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種快速活扳手實施例,參見圖I至圖12,如圖I所示所述扳手由扳體I、活動扳頭2、齒軌3、調節(jié)鍵4、彈簧5、銷軸6、銷釘7、螺釘8組成,扳體的前端是固定扳頭101,扳體的后端是手柄102,固定扳頭上有工件夾持面103,活動扳頭上有工件夾持面201,如圖I、圖2、圖3、圖4、圖9、圖10所示,將齒軌3的齒牙面301向外置于固定扳頭的凹槽105內,使其側面與固定扳頭凸塊104相連,將螺釘8從固定扳頭外側穿過連接孔106及齒軌3的連接孔302將所述齒軌固定在固定扳頭的凹槽105內,如圖I、圖5、圖6、圖11、圖12所示,將調節(jié)鍵4置于活動扳頭2的凹槽205間,使其帶有齒牙401 —端位于所述的凹槽內,有彈簧孔403的一端與位于固定扳頭的凹槽209之上,把銷軸6 —端嵌入位于活動扳頭的孔206內、穿過所述調節(jié)鍵的通孔402將調節(jié)鍵4固定在所述通孔和所述活動扳頭的凹槽間,如圖I、圖6、圖12所示,將彈簧5的兩端分別插入所述活動扳頭凹槽的彈簧孔207和所述調節(jié)鍵的彈簧孔間,按壓所述調節(jié)鍵使彈簧壓縮后,如圖I、圖2、圖3、圖7、圖8所示,將所述活動扳頭的鍵202和204插入所述固定扳頭凸塊104、齒軌3和鍵槽105,由于位于固定扳頭與活動扳頭鍵槽的軸向中心線和鍵的軸向中心線相互平行,實現所述活動扳頭與所述固定扳頭相互利用凹凸鍵槽方式滑動配合連接,同時所述活動扳頭的凸出塊203扣住所述固定扳頭凸塊104防止所述活動扳頭從所述固定扳頭一側脫落,如圖I、圖2、圖3、圖4所示,將銷釘7嵌入位于固定扳頭鍵槽105內的銷釘孔107內,如圖2、圖6、圖8所示,所述銷釘通過與位于所述活動扳頭上的凹槽208的配合,使活動扳頭在擴大了移動范圍的同時,不會從扳體I沿遠離固定扳頭101的夾持面103方向滑脫。當未施壓于所述調節(jié)鍵帶有彈簧孔403的一端時,由于彈簧的張力使得所述調節(jié)鍵的齒牙401完全咬合在所述齒軌的齒牙301間,此時所述活動扳頭不能自由移動,當按壓所述調節(jié)鍵帶有彈簧孔403的一端時,彈簧被迫收縮,通過杠桿的原理,使得調節(jié)鍵的齒牙端401完全脫離與所述齒牙的接觸,同時撥動調節(jié)鍵,可以使活動扳頭2在所述銷釘及所述固定扳頭工件夾持面間自由移動。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齒軌齒牙301相鄰的兩個齒牙牙面形成的角度F為50度。實施例2 一種快速活扳手的另一實施例,參見圖13、圖14,如圖13所示,所述活扳手由扳體
I、活動扳頭2、調節(jié)鍵3、彈簧4、銷軸5、銷釘6組成,如圖4所示,齒牙109被直接加工在固定扳頭鍵108的表面,這種組合方式減少了如本發(fā)明實施例I中所述的齒軌、螺釘,降低了裝配成本,但此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當位于固定扳頭鍵108表面的齒牙109磨損過度時,整個扳手將無法使用。
權利要求
1.快速活扳手,所述扳手由扳體、活動扳頭、齒軌、彈簧、調節(jié)鍵、螺釘、銷軸、銷釘組成,扳體的前端是固定扳頭,扳體的后端是手柄,在固定扳頭上有工件夾持面,固定扳頭設有鍵和開放凹槽,固定扳頭鍵與開放凹槽底面平行一面的表面設有齒牙,活動扳頭設有工件夾持面、鍵槽和鍵,位于固定扳頭與活動扳頭鍵槽的軸向中心線和鍵的軸向中心線相互平行,活動扳頭鍵插入固定扳頭鍵槽,同時固定扳頭鍵插入活動扳頭鍵槽,實現活動扳頭與固定扳頭間利用凹凸鍵槽方式滑動配合連接,在所述活動扳頭鍵槽開口沿一側向鍵槽內側設有凸出塊,所述凸出塊扣住所述固定扳頭鍵防止活動扳頭從扳體一側脫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扳頭鍵槽底部與活動扳頭表面之間設置有一通孔,與該通孔相連一端的活動扳頭表面設有一凹槽,在凹槽和通孔之間設有調節(jié)鍵,調節(jié)鍵通過嵌在通孔之間的銷軸被固定在活動扳頭的凹槽與通孔間,位于所述活動扳頭凹槽部分的調節(jié)鍵與凹槽間設有彈簧,臨近固定扳頭開放凹槽開口底部設有一盲孔,將銷釘一端嵌入該盲孔內以限制活動扳頭向遠離固定扳頭方向滑脫。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快速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鍵的一端呈齒牙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快速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鍵的一端設有彈簧孔。
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快速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扳頭鍵表面的齒牙,相鄰的兩個齒牙牙面形成的角度> 40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快速活扳手,所述扳手由扳體、活動扳頭、齒軌、調節(jié)鍵、彈簧、銷軸、銷釘、螺釘組成,固定扳頭凹槽中設有齒軌,活動扳頭上設有調節(jié)鍵和彈簧,調節(jié)鍵通過銷軸被固定在活動扳頭的通孔和凹槽中,調節(jié)鍵的一端呈齒牙狀與位于固定扳頭凹槽內的齒軌齒牙相互配合,按壓調節(jié)鍵的另一端,彈簧被收縮,由于杠桿的原理,可以使調節(jié)鍵的齒牙狀一端完全脫離與齒軌齒牙的咬合,此時撥動調節(jié)鍵可以使活動扳頭在固定扳頭上自由移動,釋放調節(jié)鍵,調節(jié)鍵的齒牙狀一端在彈簧張力的作用下自適應地嵌入齒軌齒牙中,限制活動扳頭的移動。
文檔編號B25B13/12GK102632473SQ20111003791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5日
發(fā)明者黃旭東 申請人:黃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