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公知一種從噴嘴噴出液體進行印刷的噴墨打印機。在這樣的打 印機中存在如下問題在所形成的圖像的輪廓部分,介質未吸收完的墨液滲出到未形成 圖像的區(qū)域,導致無法得到良好的印刷圖像。作為防止這樣的墨液的滲透,提出了下述方法,即,提取圖像的輪廓部分,對 與該輪廓部分在內側相鄰一個像素量的像素進行剔除從而進行印刷的方法(例如專利文 獻1) O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03596號公報根據專利文獻1的方法,能夠防止墨液從形成圖像的區(qū)域向未形成圖像的區(qū)域 滲透。但是,在實際的印刷中,大多數(shù)不是只印刷一個圖像,而是組合多幅圖像來形成 復雜的圖像。并且,在專利文獻1的方法中,未考慮在相鄰地形成多個圖像時在圖像彼 此之間的交界部分防止墨液從一個圖像向另一圖像滲透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在由噴墨打印機印刷的2種圖像的交界部分,墨液從 一個圖像向另一個圖像滲透而引起的圖像劣化。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主要發(fā)明的印刷裝置具備(A)頭部,其噴出墨液;和 (B)控制部,其使所述頭部噴出墨液,并且,在相鄰地形成第一圖像和與第一圖像不同 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對于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 素,使所述頭部以比為了形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量噴 出所述墨液,從而形成第三圖像。關于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根據本說明書及附圖的記載可變得明了。
圖1是表示印刷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的框圖。圖2A是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結構圖。圖2B是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 的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用于說明頭的構造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對某一圖像的輪廓附近的像素進行放大后的例子的圖。圖5A是表示形成在某一圖像的輪廓部附近的介質上的墨液點的圖。圖5B是表 示形成在相鄰兩個圖像的交界部附近的介質上的墨液點的圖。圖5C是表示在相鄰兩個圖 像的交界部墨液點彼此之間混合的情況的圖。圖6是表示對相鄰兩個圖像的交界部附近的像素進行放大后的例子的圖。
3
圖7A是表示在某兩個圖像中墨液從高亮度的墨液形成的圖像流向低亮度的墨液 形成的圖像的情況下的例子的圖。圖7B是表示在某兩個圖像中墨液從低亮度的墨液形成 的圖像流向高亮度的墨液形成的圖像的情況下的例子的圖。圖8是表示形成有第三圖像情況下的墨液流動的樣子的圖。圖9是用于說明形成第三圖像的顏色的影響的圖。圖10是表示形成第三圖像且剔除了相鄰1像素份的情況下的墨液流動的樣子的 圖。圖IlA是表示在相鄰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分剔除了第一圖像側的1像素份的狀態(tài)的 圖像。圖IlB是表示在相鄰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分剔除了第二圖像側的1像素份的狀態(tài)的 圖像。圖12是表示相鄰兩個圖像在1點相互接觸的狀態(tài)下的墨液流動的樣子的圖。圖13是本實施方式的圖像輪廓處理的流程圖。圖14A是表示4鄰域型的拉普拉斯濾波器的一例的圖。圖14B是表示8鄰域型 的拉普拉斯濾波器的一例的圖。圖15是說明輪廓提取處理的圖。圖16是說明輪廓膨脹處理的圖。圖17是說明圖像差分處理的圖。圖18是說明黃色成分相加處理的圖。圖19是說明圖像輪廓處理的圖。符號說明1-打印機,20-搬送單元,21-供紙輥,22-搬送電動機,23-搬送輥,24-壓 印板,25-排紙輥,30-滑架單元,31-滑架,32-滑架電動機,40-頭單元,41-頭, 411-外殼,412-流路單元,412a-流路形成板,412b_彈性板,412C-噴嘴板,412d_壓力 室,412e-噴嘴連通口,412f-共用墨液室,412g-墨液供給路徑,412h_島部,412i_彈性 膜,50-檢測器組,51-線性編碼器,52-旋轉編碼器,53-紙檢測傳感器,54-光學傳感 器,60-控制器,61-接口部,62-CPU,63-存儲器,64-單元控制電路,110-計算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本說明書及附圖的記載,至少可明了以下事項。一種印刷裝置,具備(A)頭部,其噴出墨液;和(B)控制部,其使所述頭部 噴出墨液,并且,在相鄰地形成第一圖像和與第一圖像不同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對于 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使所述頭部以比為了形 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量噴出所述墨液,從而形成第三 圖像。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能夠防止由于墨液從一個圖像向另一個圖像滲透而引起 的圖像劣化。在所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第三圖像形成連續(xù)的區(qū)域。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能夠使從第一圖像側溢出的墨液在第三圖像區(qū)域內較寬 地擴散,從而使墨液不易到達第二圖像。
4
在所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中,優(yōu)選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的亮度在形成第二圖像 的墨液的亮度以上。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因形成第三圖像而引起的圖像的邊界(輪廓)部分的變更 不易變得醒目。在所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中,優(yōu)選剔除與所述第三圖像相鄰的像素中的所述第 二圖像側的像素的黃色成分。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在用黃色墨液形成第三圖像的情況下,由于第三圖像和 第二圖像不會接觸,所以通過遮斷墨液的流動路徑,能夠得到更大的防滲效果。在所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中,優(yōu)選在進行了圖像數(shù)據的半色調處理之后,所述 控制部使所述頭部向形成所述第三圖像的像素另外噴出墨液。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即使使用何種半色調技術(抖動法、誤差擴散法等),都 能以100%的灰度值向輪廓外側像素噴出墨液,所以能夠進一步可靠地實現(xiàn)防滲效果。在所涉及的液體噴出裝置中,優(yōu)選在形成所述第一圖像及所述第二圖像之前, 形成所述第三圖像。根據這樣的印刷裝置,通過在開始從第一圖像向第二圖像的墨液流動之前形成 第三圖像,從而能夠防止墨液流入第二圖像側。另外,本發(fā)明的印刷方法包括通過使頭部噴出墨液來形成第一圖像的步驟; 通過使頭部噴出墨液來與所述第一圖像相鄰地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圖像的第二圖像的步 驟;和通過使頭部以比為了形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量 噴出墨液,從而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上形成 第三圖像的步驟。===印刷裝置的基本結構===作為用于實施發(fā)明的印刷裝置的形態(tài),以噴墨打印機(打印機1)為例進行說明。<打印機的結構>圖1是表示打印機1的整體結構的框圖。打印機1是在紙、布、薄膜等介質上記錄(印刷)文字或圖像的液體噴出裝置, 并且與作為外部裝置的計算機110可通信地連接。計算機110安裝了打印機驅動程序。打印機驅動程序是用于使顯示裝置(未圖 示)顯示用戶接口、使由應用程序輸出的圖像數(shù)據變換為印刷數(shù)據的程序。該打印機驅 動程序被記錄于軟盤FD或CD-ROM等記錄介質(計算機可讀取的記錄介質)。另外, 打印機驅動程序也可以經由網絡下載到計算機110。此外,該程序由用于實現(xiàn)各種功能的 代碼構成。計算機110為了使打印機1印刷圖像,將與要印刷的圖像相應的印刷數(shù)據輸出到 打印機1。打印機1具有搬送單元20、滑架單元30、頭單元40、檢測器組50、控制器60。 控制器60基于從外部裝置即計算機110接收到的印刷數(shù)據來控制各單元,在介質上印刷 圖像。打印機1內的狀況通過檢測器組50進行監(jiān)視,檢測器組50將檢測結果輸出到控 制器60。控制器60基于從檢測器組50輸出的檢測結果來控制各單元。
5
<搬送單元20>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的結構的圖。搬送單元20用于沿規(guī)定方向(以下稱為搬送方向)搬送介質(例如紙S等)。 這里,搬送方向是與滑架的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搬送單元20具有供紙輥21、搬送電動 機22、搬送輥23、壓印板(platen) 24、排紙輥25 (圖2A及圖2B)。供紙輥21是用于將插入于紙插入口的紙供給到打印機內的輥。搬送輥23是用 于將由供紙輥21供給的紙S搬送到可印刷的區(qū)域的輥,由搬送電動機22驅動。搬送電 動機22的動作由打印機側的控制器60控制。壓印板24是用于從紙S的背面?zhèn)戎斡∷?中的紙S的構件。排紙輥25是用于將紙S排出到打印機的外部的輥,其相對于可印刷的 區(qū)域設置在搬送方向下游側。<滑架單元30>滑架單元30用于使安裝有頭單元40的滑架31在規(guī)定方向(以下稱為移動方向) 上移動(也稱為“掃描”)?;軉卧?0具有滑架31和滑架電動機32 (也稱為CR電動 機)(圖2A及圖2B)?;?1可沿著移動方向往復移動,由滑架電動機32驅動?;茈妱訖C32的動 作由打印機側的控制器60控制。另外,滑架31以可裝卸的方式保持了收容墨液的墨液
品.ο< 頭單元 40>頭單元40用于對紙S噴出墨液。頭單元40具備頭41,頭41具有多個噴嘴。 該頭41設置在滑架31上,當滑架31在移動方向上移動時,頭41也在移動方向上移動。 此外,通過頭41在移動方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斷續(xù)噴出墨液,從而在紙上形成了沿著移動 方向的點線(掃描線(rasterline))0圖3是表示頭41的構造的剖視圖。頭41具有外殼411、流路單元412、壓電元 件組PZT。外殼411收納壓電元件組PZT,在外殼411的下表面接合有流路單元412。 流路單元412具有流路形成板412a、彈性板412b、噴嘴板412c。在流路形成板412a形 成有成為壓力室412d的槽部、成為噴嘴連通口 412e的貫通口、成為共用墨液室412f的 貫通口、成為墨液供給路徑412g的槽部。彈性板412b具有接合壓電元件PZT的前端的 島部412h。并且,在島部412h的周圍形成有由彈性膜412i形成的彈性區(qū)域。蓄積于墨 液盒的墨液經由共用墨液室412f被供給到與各噴嘴Nz對應的壓力室412d。噴嘴板412c 是形成有噴嘴Nz的薄板。在噴嘴面形成有吐出黃色墨液的黃色噴嘴列Y、吐出品紅色 墨液的品紅色噴嘴列M、吐出藍綠色墨液的藍綠色噴嘴列C、吐出黑色墨液的黑色噴嘴 列K。各噴嘴列通過噴嘴Nz在搬送方向上以規(guī)定間隔D排列而構成。壓電元件組PZT具有梳齒狀的多個壓電元件(驅動元件),且設定了與噴嘴Nz 對應的數(shù)目。通過安裝有頭控制部HC等的布線基板(未圖示)向壓電元件施加驅動信 號COM,壓電元件根據驅動信號COM的電位在上下方向上伸縮。當壓電元件PZT伸縮 時,島部412h或者被壓在壓力室412d側,或者被吸在相反方向。此時,島部412h周邊 的彈性膜412i變形,壓力室412d內的壓力上升或下降,從而從噴嘴噴出墨滴。<檢測器組50>檢測器組50用于監(jiān)視打印機1的狀況。檢測器組50包括線性編碼器51、旋轉編碼器52、紙檢測傳感器53及光學傳感器54等(圖2A及圖2B)。線性編碼器51檢測滑架31的移動方向的位置。旋轉編碼器52檢測搬送輥23 的旋轉量。紙檢測傳感器53檢測供給中的紙S的前端的位置。光學傳感器54通過安裝 于滑架31的發(fā)光部和受光部來檢測對置位置上有無紙S,例如,能夠一邊移動一邊檢測 紙的端部的位置、檢測紙的寬度。另外,光學傳感器54也能夠根據狀況來檢測紙S的前 端(搬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也稱為上端)·后端(搬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也稱為下 端)。< 控制器 60>控制器60是用于進行打印機控制的控制單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 61、CPU62、存儲器63、單元控制電路64。接口部61在外部裝置即計算機110和打印機1之間進行數(shù)據收發(fā)。CPU62是用 于進行打印機1的整體控制的運算處理裝置。存儲器63用于確保對CPU62的程序進行 存儲的區(qū)域和作業(yè)區(qū)域等,由RAM、EEPROM等存儲元件構成。并且,CPU62按照存 儲器63所存儲的程序,經由單元控制電路64來控制搬送單元20等各單元。<關于基于打印機驅動程序的印刷處理>打印機驅動程序從應用程序接受圖像數(shù)據,并將該數(shù)據變換為打印機1能解釋 的形式的印刷數(shù)據,將印刷數(shù)據輸出到打印機。在通過應用程序將圖像數(shù)據變換為印刷 數(shù)據之際,打印機驅動程序進行分辨率變換處理、顏色變換處理、半色調處理、柵格化 (rasterize)處理、指令附加處理等。以下,對打印機驅動程序進行的各種處理進行說明。分辨率變換處理是將從應用程序輸出的圖像數(shù)據(文本數(shù)據、圖形數(shù)據等)變 換為在介質上進行印刷時的分辨率(印刷分辨率)的處理。例如,在指定印刷分辨率為 720X720dpi的情況下,將從應用程序接受的向量形式的圖像數(shù)據變換為720X720dpi分 辨率的位圖形式的圖像數(shù)據。此外,分辨率變換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的各像素數(shù)據是通過RGB顏色空間表現(xiàn)的 各灰度(例如256灰度)的RGB數(shù)據。這里,像素是指構成圖像的單位要素,通過該像 素的二維排列而形成圖像。像素數(shù)據是指構成圖像的單位要素的印刷數(shù)據,例如意味著 在紙S上形成的點的灰度值等。顏色變換處理是將RGB數(shù)據變換為CMYK顏色空間的數(shù)據的處理。CMYK顏 色空間的圖像數(shù)據是與打印機具有的墨液的顏色相對應的數(shù)據。該顏色變換處理基于使 RGB數(shù)據的灰度值和CMYK數(shù)據的灰度值建立對應的表格(顏色變換查找表LUT)進 行。此外,顏色變換處理后的像素數(shù)據是通過CMYK顏色空間表現(xiàn)的256灰度的8 位CMYK數(shù)據。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該數(shù)據進行圖像處理,防止了墨液在所印刷的兩 個圖像的交界部分發(fā)生滲透。關于圖像處理的詳細見后述。半色調處理是將高灰度級的數(shù)據變換為打印機可形成的灰度級的數(shù)據的處理。 例如,通過半色調處理,表示256灰度的數(shù)據被變換為表示2灰度的1位數(shù)據或表示4灰 度的2位數(shù)據。在半色調處理中,利用抖動法(dithering)、Y修正、誤差擴散法等。半 色調處理過的數(shù)據的分辨率是與印刷分辨率(例如720X720dpi)等同的分辨率。在半色 調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中,每像素對應1位或2位的像素數(shù)據,該像素數(shù)據成為在各像素中
7表示點形成狀況(點的有無、點的大小)的數(shù)據。在柵格化處理中,將矩陣狀排列的像素數(shù)據按照每個像素數(shù)據重新排列成應傳 送到打印機1的數(shù)據順序。例如,按照各噴嘴列的噴嘴的排列順序排列像素數(shù)據。指令附加處理是在柵格化處理過的數(shù)據上附加與印刷方法相應的指令數(shù)據的處 理。作為指令數(shù)據,例如有表示介質的搬送速度的搬送數(shù)據等。經過這些處理而生成的印刷數(shù)據,通過打印機驅動程序被發(fā)送至打印機1。<打印機的印刷動作>對打印機1的印刷動作進行簡單說明。控制器60從計算機110經由接口部61 接收印刷命令來控制各單元,從而進行供紙?zhí)幚?、點形成處理和搬送處理等。供紙?zhí)幚硎菍∷⒌募埞┙o到打印機內并使紙對位于印刷開始位置(提示位 置(cueing position))的處理??刂破?0使供紙輥21旋轉,并將應印刷的紙送至搬送輥 23。接著,使搬送輥23旋轉,將從供紙輥21送來的紙對位于印刷開始位置。點形成處理是從沿著移動方向(掃描方向)移動的頭斷續(xù)噴出墨液,在紙上形成 點的處理。控制器60使滑架31在移動方向上移動,并在滑架31移動的期間,基于印刷 數(shù)據從頭41噴出墨液。當所噴出的墨滴落到紙上時,在紙上形成點,在紙上形成由沿著 移動方向排列的多個點構成的點線。搬送處理是使紙相對于頭沿著搬送方向相對移動的處理??刂破?0使搬送輥23 旋轉,從而沿著搬送方向搬送紙。通過該搬送處理,頭41可在與由剛才的點形成處理形 成的點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形成點??刂破?0交替地反復進行點形成處理和搬送處理直至應印刷的數(shù)據變?yōu)闆]有為 止,從而由點線構成的圖像逐步印刷到紙上。并且,當應印刷的數(shù)據變?yōu)闆]有時,使排 紙輥旋轉,將該紙排出。此外,是否進行排紙的判斷可以基于印刷數(shù)據含有的排紙指令 進行。在下一張紙上進行印刷的情況下,重復進行該處理,在不進行的情況下,結束 印刷動作。===關于墨液的滲透===首先,對墨液的滲透進行說明。通常,在從頭部噴出的墨液落到介質上形成液 滴(墨液點),在液滴向介質浸透或向大氣蒸發(fā)的過程中,落下時的墨液點直徑慢慢擴 大,故發(fā)生墨液的滲透。其中,在本實施方式的墨液的滲透中,與墨液點直徑的擴大相 比,因噴出到介質上的墨液溢出流量擴大帶來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關 于墨液向介質的浸透、或向大氣蒸發(fā)的影響并不做詳細敘述。<關于1個圖像的輪廓部中的滲透>在所形成的圖像的輪廓部,未被介質完全吸收而溢出的墨液擴流到介質上未形 成圖像的區(qū)域,而產生印刷圖像的輪廓部中的墨液的滲透。圖4示出對某一圖像的輪廓 附近的像素進行放大后的樣子的圖。將圖4的水平方向坐標的0與1之間作為圖像的輪 廓,設該輪廓線的左側的區(qū)域涂黑的像素形成有墨液點時,墨液會從印有圖像的左側的 區(qū)域越過該輪廓線流向未印有圖像的右側的區(qū)域。這里,實際上墨液的流動方向并不 一定,雖然認為是放射狀擴散,但是為了說明的簡便,只考慮與輪廓線垂直的方向的流 動。
但是,實際上形成在介質上的墨液點有表面張力的作用,故如圖5A所示,墨液 點不易大致圓形地擴張。因此,也可以說,在1個圖像的輪廓部,不易發(fā)生墨液從形成 有圖像的區(qū)域向未形成圖像的區(qū)域滲透。<關于兩個圖像的交界部中的滲透>對此,如圖5B所示,在相鄰形成兩個圖像的情況下,情況大不相同。此時,在 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各圖像的輪廓部),當墨液點沒有完全被介質吸收而溢出時,通過與 相鄰圖像的墨液點接觸,從而如圖5C所示,混合后成為1個塊。即,當墨液彼此之間接 觸時,以該墨液自身作為媒介,墨液彼此之間混合在一起,越過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后擴流。并且,從每單位像素的墨液的噴出量多的一方的圖像(作為第一圖像)向每單位 像素的墨液的噴出量少的一方的圖像(作為第二圖像)發(fā)生墨液的流動。由此,在兩個 圖像的交界部發(fā)生了墨液從第一圖像向第二圖像的方向滲透。在圖4中,在圖像邊界線的左側的區(qū)域形成第一圖像、右側的區(qū)域形成第二圖 像的情況下,假設從第一圖像的與交界部相鄰的各像素分別發(fā)生2像素份的墨液流動(滲 透)。例如,從圖4的像素(0,b)至像素(2,b)流動2像素份的墨液,同樣從像素(0, e)至像素(2,e)產生2像素份的墨液流動。在圖4中,由與交界線相鄰的第一圖像側 的像素形成墨液點的像素是(0,b)、(0,c)、(0,e)、(0,f)、(0,h)、(0,i)、(0, k)及(0,m)的8像素,所以,共計發(fā)生了 2X8 = 16像素份的墨液流動(滲透)。但是,墨液點并不限定為均勻形成在介質上,有介質上形成有墨液點的像素和 未形成像素混合的情況。圖6是表示在實際印刷時對相鄰形成的兩個圖像的交界部附近 的像素進行放大后的樣子的例子。如圖6所示,在交界部,存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接 觸的像素、以及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未接觸的像素。例如,在圖6的第一圖像側的像素 (0,b)和第二圖像側的像素(1,b)中雖然墨液相互接觸了,但是在第一圖像側的像素 (0,c)和第二圖像側的像素(1,c)之間墨液卻未接觸。如前述,兩個圖像之間的墨液 流動是由于形成的墨液點彼此之間相互接觸而產生的,所以,如像素(0,b)和像素(1, b) 一樣,在墨液相互接觸的像素之間產生墨液從第一圖像向第二圖像流動。對此,如像 素(0,c)和像素(1,c) 一樣,在墨液未相互接觸的像素之間未產生墨液的流動。圖6中,在交界部形成了 5處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中均形成了墨液的部位、即 存在5處兩個圖像的墨液點接觸的像素(0,b)、(0,e)、(0,h)、(0,i)及(0,m)。 此時,從各像素流出更多的墨液,所以產生了 16像素份的墨液流動。例如,雖然沒有發(fā) 生墨液從第一圖像中的像素(0,C)流向第二圖像中的像素(1,C),但是相應地較多的墨 液從與像素(0,c)相鄰的像素(0,b)流入像素(1,b)。并且,沿著形成在第二圖像內 的墨液點浸透到更深處。例如,從(1,b)流入的墨液到達(3,c),從(1,e)流入的墨 液到達(4,f),都流經2像素份以上的距離。通過墨液的傳輸路徑受限,從而與圖4的 情況相比,在較窄且深的范圍內集中發(fā)生了墨液的滲透。另外,在這樣發(fā)生墨液的滲透的情況下,墨液從亮度低的一方流向亮度高的一 方的情況尤其成為問題所在。其原因在于,亮度高的背景中形成的亮度低的圖像非常醒 目,而相反情況下不醒目。例如,圖7A表示墨液從由高亮度墨液(例如黃色)形成的第一圖像流向由低亮
9度墨液(例如黑色)形成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的例子。此時,成為背景的第二圖像的黑 色影響大,從第一圖像流入的黃色不醒目。相對于此,如圖7B所示,在從由低亮度墨液 (例如黑色)形成的第一圖像流向由高亮度墨液(例如黃色)形成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 能夠清楚地識別從第一圖像流入的黑色,墨液滲透直接導致圖像劣化。===防止在兩個圖像的交界產生滲透的方法===<關于第三圖像>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防止在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分發(fā)生墨液滲透,在圖像的交 界部,以第二圖像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以上的噴出量噴出墨液,從而形成了沿交 界線的線狀的區(qū)域。以下,將通過噴出該墨液所形成的區(qū)域作為第三圖像。在第一圖像的輪廓部溢出的墨液,首先流向相鄰形成的第三圖像。通常情況 下,接下來墨液會越過第三圖像而流入第二圖像,結果發(fā)生滲透。但是,在本實施方式 中,從第一圖像流出的墨液幾乎滯留在第三圖像區(qū)域內,到達第二圖像的量極少。圖8示出形成有第三圖像的情況下的墨液流動的樣子的例子。在圖8中,第三圖 像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的像素(1,a) (1,m)處形成連續(xù)的線狀的區(qū)域,在 整體上由13個像素構成。其中,在交界部與第一圖像接觸的像素是(1,b)、(1,C)、 (1,e)、(1,f)、(1,h)、(1,i)、(1,k)及(1,m)8 處。因此,在圖 8 的例子中, 在第一圖像溢出的16像素份的墨液,從前述8處流入第三圖像區(qū)域內,并擴散為13像素 份。此外,剩余的3像素份可能越過第三圖像而流入第二圖像。S卩,由于第三圖像連續(xù) 形成為線狀,所以從第一圖像溢出的16像素份的墨液在第三圖像區(qū)域內寬且淺地流動, 而不易到達第二圖像。此外,為了確定第三圖像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能夠使用前述的顏色變 換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對于各像素,該數(shù)據成為表示256灰度的8位數(shù)據。因此,計算 形成有第二圖像的區(qū)域的每單位像素的灰度值,并將形成有第三圖像的區(qū)域的每單位像 素的灰度值設定為該值以上的值。由此,能夠以第二圖像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以 上的墨液噴出量形成第三圖像。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后述第三圖像一定用黃色墨液形成并使灰度值為255,故每 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始終在第二圖像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以上。<關于第三圖像的形成位置>第三圖像需要形成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圖8 的像素(1,a m))。這是為了使來自第一圖像的墨液流動盡可能限定在第三圖像內。假設第三圖像形成在交界部分的第一圖像側的像素(圖8的像素(0,a m))。 由于原本第一圖像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就比第二圖像多,所以,當在第一圖像側 進一步噴出第三圖像的墨液時,在交界部分墨液會過于溢出,反而容易產生墨液流向第 二圖像側,可能會引起滲透。因此,第三圖像如圖8所示,可形成為第一圖像和第二圖 像的邊界的第二圖像側的1像素份。另外,形成第三圖像的區(qū)域,可以具有距交界部2像素份以上的寬度而不是1像 素份的寬度,此時,由于使從第一圖像側流入的墨液擴撒的區(qū)域變寬,故防止墨液流向 第二圖像側的效果也應該變大。另一方面,針對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分,當以2像素份的 寬度形成第三圖像時,圖像的輪廓線會因墨液的顏色或種類而被強調。結果,交界部的變更格外醒目,反而會使圖像劣化。因此,通常第三圖像應以與邊界相鄰的1像素份的 寬度形成。關于用于形成第三圖像的邊界位置的檢測方法(圖像處理方法)見后述。<關于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用于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優(yōu)選亮度盡可能高。其原因在于,第三圖像如前述 形成在亮度高的第二圖像側,若第三圖像的亮度低則第二圖像側的輪廓會被強調,交界 部分的變更容易變得醒目。例如,考慮由2種圖像構成的圖9所示的圖像。圖9A表示 用黑色形成左側的第一圖像、用白色形成右側的第二圖像的圖像,圖9B表示在兩個圖像 的交界部分用藍綠(顏色)形成了第三圖像的圖像,圖9C表示在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分用 黃(顏色)形成了第三圖像的圖像。如圖9B所示,在用亮度低的藍綠色形成第三圖像的情況下,與圖9A進行比 較,交界部分直觀明了,尤其第二圖像側的凸部變形且變窄的情況也直觀明了。另一方 面,如圖9C所示,在用亮度高的黃色形成第三圖像的情況下,與圖9B的情況相比,交 界部的變更不易變得醒目。因此,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應該選擇亮度盡可能高的墨液, 只要在形成第二圖像的墨液的亮度以上,就能得到相應的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作為印刷圖像的墨液而使用CMYK的4顏色的墨液的情況 下,作為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應該使用亮度最高的Y(黃色)墨液,針對后述的圖像處 理,基于用黃色墨液形成第三圖像進行說明。此外,在使用墨液的顏色沒有限制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比黃色的亮度還高的 白色墨液等。另外,也能夠使用透明的墨液形成第三圖像。當使用透明的墨液時,由于 完全看不到交界部的變更,所以如前述也能夠形成具有2像素份的寬度的區(qū)域。其中, 在使用白色墨液或透明墨液的情況中,有在后述的圖像處理時需要另外追加或變更用于 處理該顏色(墨液)的工序的情況。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剔除了與第三圖像相鄰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的黃色成 分。由此,在用黃色形成了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如圖10所示,能夠完全遮斷第三圖像區(qū) 域內的墨液和第二圖像區(qū)域內的墨液的接觸。如果墨液彼此之間未接觸,則墨液因表面 張力的影響而不會流出,在圖8中,也能夠完全遮斷墨液從第三圖像流向第二圖像的微 少成分。為了使圖像交界部的變形不易變得醒目,故優(yōu)選剔除對象的像素為1像素份。另一方面,在用比黃色的亮度低的顏色(例如藍綠色)形成第二圖像的情況下, 如前述,當連續(xù)剔除1像素份時,能夠清楚地識別剔除的地方,反而引起圖像劣化。因 此,這樣的剔除處理應該只針對交界部的變更不易變得醒目的黃色成分進行。此外,作為完全遮斷墨液的滲透的方法,考慮直接剔除處于2圖像的邊界線的1 像素份的方法。在圖像的交界部不形成第三圖像,直接剔除圖像交界部的像素。在圖11 中,作為參考例而表示圖像交界部剔除ι像素份后的狀態(tài)的圖像的例子。圖IlA是表示 剔除了與交界部相鄰的像素的第一圖像側(0,a m)的1像素份的狀態(tài)的圖像,圖IlB 是表示剔除了與交界部相鄰的像素的第二圖像側(1,a m)的1像素份的狀態(tài)的圖像。 在該方法中,由于能夠完全遮斷墨液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之間的流動,故認為能夠可 靠地防滲。但是,在印刷過程中,點的落下位置偏移1像素而在相鄰的圖像之間產生了 墨液點的接觸的情況下,例如,在圖12中,由于像素(1,f)處形成點而使第一圖像和第 二圖像接觸的情況下,大量的墨液會從該接觸點流入第二圖像側,會擴大至第二圖像區(qū)
11域內。當發(fā)生這樣的墨液流動時,由于圖像顯著劣化,故難以得到防滲的效果。若如本實施方式所述那樣形成第三圖像,則即使墨液點的落下位置偏移而在剔 除對象像素形成了點,如前所述,大量的墨液也不會擴流到第二圖像區(qū)域內??勺钚∠?度地抑制墨液的滲透。<關于形成第三圖像的定時>落于介質上的墨液點,雖然落下當初保持球形,但是逐漸破壞而擴大成圓盤 狀。然后,在圖像交界部,擴大后的墨液點彼此之間接觸,不久就如圖5C所示,通過 相互接觸而混合在一起。即,在形成第一圖像及第二圖像后又經過了某一程度的時間之 后,在兩個圖像的交界部,墨液彼此之間接觸而發(fā)生滲透的可能性大。因此,第三圖像 應該在形成第一圖像及第二圖像之前形成,或者應該在形成第一圖像及第二圖像后不經 過時間而直接形成。尤其,兩個圖像之間的墨液滲透發(fā)生在墨液彼此之間接觸的瞬間, 所以優(yōu)選在印刷時最先形成第三圖像。===關于圖像處理方法===對用于在形成第三圖像的同時進行印刷的圖像輪廓處理的方法進行說明。本 處理在前述的顏色變換處理和半色調處理之間由打印機驅動程序進行。以下,說明用 CMYK的4顏色的墨液進行印刷時用黃色形成第三圖像的情況下的圖像處理方法。圖13示出本實施方式中的圖像輪廓處理的流程圖。在本處理中,經由SlOl S109的工序,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輪廓外側)的像素用黃 色墨液形成第三圖像,此外,生成與第三圖像相鄰的1像素份的黃色成分被剔除后的圖 像數(shù)據。以下,對各工序進行說明。<S101 · S102>將通過對圖像數(shù)據進行顏色變換處理所得到的、針對CMYK的4顏色各1張共 計4張所形成的灰度級形式的圖像數(shù)據,作為原始圖像(S101)。這里,各像素取0 255 的256灰度的值,灰度值為0的像素表示未添加墨液而是白色,灰度值為255的像素表示 按照使以最大直徑形成墨液點的方式添加了墨液。然后,對4張原始圖像進行合計,作成表示作為整體的墨液注入量的圖像數(shù)據 ImgO (S 102)。<S103 輪廓像素提取處理>對墨液注入量圖像ImgO,應用正負符號不同的2種拉普拉斯濾波器,進行第一 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一圖像側(以后也稱為輪廓內側)像素的提取(S103A)、 及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以后也稱為輪廓外側)像素的提取 (S103B)。圖14示出拉普拉斯濾波器(內側用及外側用)的一例。圖14A是在本實施方 式中使用的拉普拉斯濾波器。該拉普拉斯濾波器是由3X3矩陣構成、根據某一輸入像素 (i,j)及其上下左右的像素(i,j_l)、(i,j+1)、(i_l,j)、(i+1,j)進行運算來提取形 成圖像輪廓的像素的4鄰域型的2次微分濾波器。在內側用濾波器和外側用濾波器中, 矩陣系數(shù)的正負為相反的關系,分別能提取輪廓內側和輪廓外側。按照使應用拉普拉斯 濾波器后的像素的灰度值在0 255范圍內的方式進行修整(Clipping)。即,在灰度值為 負的情況下設為0,即作為空白狀態(tài)進行處理,相反,在灰度值在256以上的情況下設為
12255,即作為100%形成點的狀態(tài)進行處理。此外,拉普拉斯濾波器也能夠使用圖14B所示的8鄰域型。此時,利用中心像 素(i,j)及其周圍的8像素進行運算。另外,所使用的濾波器也不一定限定于拉普拉斯 濾波器,只要能夠提取輪廓即可,也可以使用sobel濾波器等。圖15示出通過輪廓(內側·外側)的提取處理(S103A,S103B)而提取出輪廓 的圖像的例子。圖15A表示原始的墨液注入量圖像ImgO,圖15B表示由內側用濾波器提 取了輪廓內側的圖像ImgA,圖15C表示由外側用濾波器提取了輪廓外側的圖像ImgB。在輪廓內側像素提取處理(S103A)中,提取在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大的第 一圖像和與第一圖像相比每單位像素的墨液噴出量小的第二圖像的交界部中、第一圖像 側(第一圖像的輪廓內側)的像素。提取出的輪廓內側像素作為信息而包括由內側用濾 波器計算出的灰度值,且提取出的輪廓內側像素作為第一圖像的灰度值和第二圖像的灰 度值的中間灰度的值被計算出。同樣,在輪廓外側像素提取處理(S103B)中,提取第一 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的第二圖像側(第一圖像的輪廓外側)的像素,該輪廓外側像素 的灰度值作為第一圖像的灰度值和第二圖像的灰度值的中間灰度的值被計算出。<S104 2 值化處理>針對由S103提取出的輪廓圖像(內側·外側),基于規(guī)定閾值進行2值化。 即,對于具有某值以上的灰度值的像素,使其灰度值為255,對于具有該值以下的灰度值 的像素,使其灰度值為0。通過2值化處理,表示在S103A中作為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中間灰度的灰度 值提取出的輪廓部分內側的像素的圖像ImgA,成為表示只有輪廓部分內側像素的灰度值 為255、除此之外的非輪廓部分的像素灰度值為0的白色的圖像ImgA’ (S104A)。同 樣,由S103B提取出了輪廓部分外側的像素的圖像ImgB,成為表示只有輪廓部分外側像 素的灰度值為255的圖像ImgB,(S104B)。<S105:膨脹處理>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0所示,通過剔除輪廓外側像素的更靠外1像素份的外 側的像素的黃色成分,從而提高了防止墨液滲透的效果。為了指定該剔除像素,首先, 使由S104得到的形成內側輪廓圖像ImgA’及外側輪廓圖像ImgB’的像素,沿著與他們 相鄰的像素方向膨脹(S105A、S105B)。這里,所謂膨脹是指在與某一像素相鄰的像 素中只要有一個像素是分配有高濃度的灰度值的像素,則將該像素本身也設為高濃度的 灰度值。圖16示出由膨脹處理(S105A,S105B)對內外的輪廓像素進行膨脹后的圖像的 例子。圖16A表示2值化處理(S104A)后的輪廓內側的圖像ImgA,,圖16B表示由膨 脹處理(S105A)對輪廓內側像素進行膨脹后的圖像ImgA”。同樣,圖16C表示2值化 處理(S104B)后的輪廓外側的圖像ImgB,,圖16D表示由膨脹處理(S105B)對輪廓外側 像素進行膨脹后的圖像ImgB”。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通過S104的2值化處理,表示內外的輪廓圖像的 ImgA,及ImgB,成為灰度值為255的輪廓圖像。因此,通過進行膨脹處理,如圖16B 及圖16D所示,與內外的輪廓像素相鄰的兩側的各1像素的灰度值也為255。 S卩,得到 了具有以輪廓內側像素為中心的3像素份的寬度的圖像ImgA”、及具有以外側輪廓像素 為中心的3像素份的寬度的圖像ImgB”。
<S106 圖像差分處理>為了指定從原始圖像中剔除的對象的像素,生成在S105B中得到的輪廓外側圖 像ImgB”和在S105A中得到的輪廓內側圖像ImgA”之間的差分圖像ImgC(S106)。圖 17示出由圖像差分處理(S106)得到的圖像的例子。圖17A表示膨脹處理(S105B)后的 輪廓外側的圖像ImgB”,圖17B表示膨脹處理(S105A)后的輪廓外側的圖像ImgA”。 并且,圖17C表示從ImgB”中差分去除ImgA”后的圖像ImgC。為了生成ImgC,從ImgB”的灰度值中減去ImgA”的灰度值即可,但是在灰 度值為負的情況下,通過與前述同樣的修整,能夠使灰度值設為零。因此,如圖17C所 示,ImgC成為表示只有比外側輪廓像素更靠外側(第二圖像側)的1像素份的灰度值為 255的圖像。該像素成為剔除對象的像素。<S107 黃色成分相加處理>接著,為了用黃色墨液形成第三圖像,生成用黃線表示輪廓外側1像素份的圖 像ImgY。圖18示出由黃色成分相加處理(S107)得到的圖像的例子。圖18A表示從原 始圖像中只提取出黃色成分后的圖像,圖18B表示由2值化處理(S104B)得到的表示輪 廓外側的像素的圖像ImgB’,圖18C表示將這些圖像相加后的黃色成分圖像ImgY。在本處理中,相加原始圖像的黃色成分、和通過2值化而外側輪廓部分的1像素 份的灰度值成為255的圖像ImgB’,從而得到外側輪廓部分的1像素份的灰度值為255 的黃色成分圖像(ImgY) (S107)。<S108 生成黃色行剔除圖像>圖19示出對與輪廓外側相鄰的1像素份的黃色成分進行剔除(S108)并最終完 成輪廓處理(S109)后的圖像的例子。圖19A表示黃色成分相加處理(S107)后的圖像 ImgY,圖19B表示圖像差分處理(S106)后的成為剔除對象的圖像ImgC,圖19C表示從 ImgY中差分去除ImgC后的圖像ImgY,,圖19D表示在ImgY,上加上原始圖像的CMK 成分后的圖像ImgE。首先,進行黃色行剔除處理(S108),通過從由S107生成的黃色成分圖像ImgY 中減去剔除對象的圖像ImgC,從而在輪廓外側部用黃色墨液形成了第三圖像,進而生成 對相鄰1像素份的黃色成分進行剔除后的狀態(tài)的圖像ImgY’。由此,得到了圖19C所示 的、形成輪廓外側部的像素的灰度值為255且與輪廓外側部的像素相鄰的1像素份的灰度 值為0的黃色成分圖像ImgY’。<S109 輪廓處理結束>最后,通過在ImgY,上加上原始圖像的黃色以外的成分(KCM成分),從而得 到了對原始圖像實施了輪廓處理(在輪廓外側的1像素份的區(qū)域用黃色墨液形成第三圖 像,進而對與該第三圖像相鄰的外側的1像素份的黃色成分進行剔除的處理)后的狀態(tài)的 圖像 ImgE (S 109)。結束輪廓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接著移行至半色調處理。在被實施了輪廓處理后 的圖像數(shù)據中,在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1像素份,形成有由 灰度值255的黃色成分構成的第三圖像,而且處于一種與第三圖像的外側相鄰的1像素份 的黃色成分被剔除后的狀態(tài)。通過對該數(shù)據進行半色調處理,應該在第三圖像區(qū)域以高 密度添加黃色墨液的點。由此,從第一圖像側溢出的墨液擴撒至第三圖像區(qū)域內,可防止墨液進入(滲透)第二圖像側。此外,由于剔除了與第三圖像相鄰的1像素份的黃色成分,所以能夠在輪廓部 的變更不變得醒目的情況下遮斷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能夠得到更大的防滲效果。另外,也可以進行另外對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相加第三圖像的處理。通過 前述的處理,能夠指定在圖像數(shù)據上形成第三圖像的位置(第一圖像的輪廓外側像素)。 因此,對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的該輪廓外側像素另外施加用最大灰度值(1位時為 1,2位時為4)形成黃色墨液點的處理,進而進行剔除其外側像素的黃色成分的處理。根 據該方法,即使假設在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中存在第三圖像區(qū)域內未形成點的空白 的像素,由于在該空白像素中也重新形成了點,故能夠可靠地形成第三圖像,從而防滲 效果也變得可靠。===總結===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由噴墨打印機所形成的相鄰的兩個圖像(第一圖像及 第二圖像)的交界部的第二圖像側的1像素份,用最大的灰度值(255)印有黃色墨液,從 而形成第三圖像。由此,使從第一圖像溢出的墨液在第三區(qū)域內引導并擴散,能夠防止墨液擴流 至第二圖像側。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圖像形成為沿著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的邊界線的 連續(xù)的區(qū)域。由此,能夠較廣地使墨液從第一圖像向第三圖像擴散,能夠得到更大的防滲效^ ο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CMYK中亮度最高的黃色墨液形成第三圖像。由此,不易使圖像交界部(圖像輪廓)的變更變得醒目。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剔除了與第三圖像相鄰的像素中的第二圖像側的1像 素份的黃色成分。由此,在用黃色形成了第二圖像的情況下,能夠完全遮斷第二圖像和第三圖 像,能夠得到更大的墨液防滲效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可對被實施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上的第三圖像 形成區(qū)域另外實施噴出墨液的處理。由此,即使使用任何的半色調方法,在第三圖像區(qū)域也一定形成墨液點,所以 能夠可靠地得到防滲效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應該在形成第一圖像或第二圖像之前形成第三圖像。由此,由于從第一圖像溢出的墨液在流入第二圖像之前一定流入第三區(qū)域,所 以容易得到防滲效果。===其他實施方式===雖然對作為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等進行了說明,但是上述的實施方式是為了容 易理解本發(fā)明的,并不用于限定解釋本發(fā)明。本發(fā)明在不脫離其宗旨的情況下,可以進 行變更及改良,并且在本發(fā)明中包括其等價物。尤其是下述的實施方式也包括在本發(fā)明 中。<關于印刷裝置>
15
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形成圖像的印刷裝置的一例,雖然說明了噴墨打印 機,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彩色濾波器制造裝置、染色裝置、微細加工裝 置、半導體制造裝置、表面加工裝置、三維造型機、液體氣化裝置、有機EL制造裝置 (尤其是高分子EL制造裝置)、顯示器制造裝置、成膜裝置、DNA片制造裝置等應用了 噴墨技術的各種液體噴出裝置中,應用與本實施方式同樣的技術。<關于所使用的墨液>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說明了使用CMYK的4顏色的墨液進行印刷的例 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淡藍綠色、淡品紅色、白色、透明等CMYK 以外顏色的墨液進行印刷。<關于墨液的亮度>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針對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而對亮度差給予的影響進 行了說明,但是給予這樣影響的要素并不只限定于亮度。實際上,墨液的亮度在視覺上 帶來最大的影響,優(yōu)選在考慮例如墨液點直徑、墨液的色差、介質的種類或顏色等可在 視覺辨認上帶來影響的要素后,來確定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關于壓電元件>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進行用于噴出液體的動作的元件,雖然例示了壓電 元件PZT,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元件。例如、也可以使用發(fā)熱元件或靜電促動器。<關于打印機驅動程序>打印機驅動程序的處理也可以在打印機側進行。此時,通過安裝了打印機和驅 動程序的PC來構成印刷裝置。<關于其他裝置>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以頭41與滑架一同移動類型的打印機1為例進行了 說明,但是也可以是打印機的頭被固定的所謂的行式打印機。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A)頭部,其噴出墨液;和(B)控制部,其使所述頭部噴出墨液,并且,在相鄰地形成第一圖像和與第一圖像 不同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對于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 的像素,使所述頭部以比為了形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 量噴出所述墨液,從而形成第三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圖像形成連續(xù)的區(qū)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三圖像的墨液的亮度在形成第二圖像的墨液的亮度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用黃色墨液形成所述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剔除與所述第三圖像相鄰的像素中所述 第二圖像側的像素的黃色成分。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進行了圖像數(shù)據的半色調處理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頭部向形成所述第三圖像 的像素另外噴出墨液。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第一圖像及所述第二圖像之前,形成所述第三圖像。
7.—種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使頭部噴出墨液來形成第一圖像的步驟;通過使頭部噴出墨液來與所述第一圖像相鄰地形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圖像的第二圖像 的步驟;和通過使頭部以比為了形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量噴 出墨液,從而在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上形成第 三圖像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印刷裝置具備(A)頭部,其噴出墨液;和(B)控制部,其使所述頭部噴出墨液,并且,在相鄰形成第一圖像和與第一圖像不同的第二圖像的情況下,對于所述第一圖像和所述第二圖像的交界部分的第二圖像側的像素,控制部使所述頭部以比為了形成所述第二圖像而噴出的每單位像素的墨液量大的噴出量噴出所述墨液,從而形成第三圖像。由此,在由噴墨打印機所印刷的2種圖像的交界部分,防止由于墨液從一個圖像向另一個圖像滲出而引起的圖像劣化。
文檔編號B41J2/205GK102019759SQ2010102699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小阿瀨崇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