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被構造為通過向記錄介質施加液體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下面的專利文獻1描述了一種噴墨記錄設備,包括作為第一施加器的處理液體涂覆部,其被構造為用處理液體涂覆從紙張供應部供應的記錄介質;作為第二施加器的噴墨頭(噴墨部),其被構造為向已用處理液體涂覆的記錄介質噴墨;以及兩個輥對,其設置為在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上將噴墨頭夾在中間。專利文獻1 JP-A-2010-42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描述的噴墨記錄設備中,如果在兩個輥對之間傳送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或長度小于特定長度(對應于兩個輥對之間的距離)的記錄介質,則記錄介質停在與噴墨頭相對的位置,而沒有被傳送。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記錄介質已由處理液體涂覆部用處理液體涂覆,所以記錄介質逐漸彎曲并開始與噴墨頭的噴射表面接觸,從而涂覆在記錄介質上的處理液體附著到噴墨頭的噴射表面。如果處理液體附著到噴射表面,則處理液體與噴射表面的噴嘴中的墨水反應,引起凝結。結果,通過反應在噴嘴及其附近形成固體物質。因此,噴墨頭發(fā)生從噴嘴的噴墨故障。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其具有被構造為將第一液體施加到記錄介質的第一施加器和被構造為將第二液體施加到記錄介質的第二施加器,其中防止施加到記錄介質的第一液體附著到第二施加器。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可根據本發(fā)明的原理來實現,其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 傳送器,其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上穿過傳送路徑傳送記錄介質;第一施加器,其被構造為將第一液體施加到由傳送器傳送的記錄介質;以及第二施加器,其布置在傳送方向上第一施加器的下游,并被構造為將第二液體施加到由傳送器傳送的記錄介質,其中第一液體和第二液體中的一個作用于第一液體和第二液體中的另一個,引起第一液體和第二液體中的所述另一個的成分發(fā)生凝結和沉淀中的一種,其中所述傳送器包括第一傳送部,其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第二傳送部,其布置在傳送方向上第一傳送部的下游,并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以及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其布置在傳送方向上第一傳送部的上游,并均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其中第二施加器設置在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并且其中第二傳送部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組成設置在第二傳送部的上游的多個上游側傳送部,并且所述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相鄰兩個上游側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如果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包括多個第三傳送部,則上游側傳送部的數量為總共至少三個。在這種情況下,至少三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相鄰兩個之間的距離中的至少一個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根據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在第一傳送部的上游存在由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的相鄰兩個限定并且位于其間的傳送路徑段,該傳送路徑段在傳送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因此,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與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的相鄰兩個之間的距離對應)的記錄介質不會傳送到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因此,即使第一施加器將第一液體施加到記錄介質,第一施加器施加到記錄介質的第一液體也不會附著到第二施加器。在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可包括在傳送方向上布置為與第一傳送部相鄰的第三傳送部,并且第一傳送部與第三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與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根據該圖像形成設備,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第一傳送部和第三傳送部之間的距離)的記錄介質不會傳送到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在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可包括在傳送方向上布置為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三傳送部,所述兩個第三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與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根據該圖像形成設備, 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相鄰兩個第三傳送部之間的距離)的記錄介質不會傳送到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在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第一施加器可設置在第一傳送部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中布置為與第一傳送部相鄰的一個。根據該圖像形成設備,不需要在第一施加器的上游設置在傳送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的傳送路徑段。因此,通過其傳送記錄介質的傳送路徑的總體長度較小,從而減小設備的尺寸。在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中,第一傳送部可包括其間保持記錄介質的作為一對的兩個輥,并且其中所述兩個輥中與將要與第二施加器相對的記錄介質的一個表面接觸的一個輥可用作第一施加器。根據該圖像形成設備,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記錄介質沒有被傳送到第一傳送部,從而第一液體沒有附著到記錄介質。因此,可防止第一液體的浪費。如上所述構造的圖像形成設備還可包括兩個紙張供應器,其均被構造為將記錄介質供應至傳送器,其中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的相鄰兩個上游側傳送部可位于接合部的下游,通過其傳送由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一個供應的記錄介質的傳送路徑的部分與通過其傳送由所述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另一個供應的記錄介質的傳送路徑的部分在所述接合部處接合。根據該圖像形成設備,不需要為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每一個提供由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的相鄰兩個限定并且位于其間的傳送路徑段,該傳送路徑段在傳送方向上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因此,無論從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哪一個供應記錄介質,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記錄介質都沒有傳送到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
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下面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將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yōu)點以及技術和產業(yè)意義,其中
4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作為圖像形成設備的噴墨打印機的總體結構的示意性側視圖;圖2是示出打印機的電氣結構的框圖;圖3是示出在打印機的打印操作中傳送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紙張的狀態(tài)的視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的示意性結構的局部側視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的示意性結構的局部側視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的示意性結構的局部側視圖;圖7是圖6中所示的涂覆機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照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首先參照圖1,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作為圖像形成設備的噴墨打印機 1的總體結構。打印機1包括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lb,每一外殼具有長方體形狀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第一外殼Ia的下表面是打開的,而第二外殼Ib的上表面是打開的。第一外殼Ia疊置在第二外殼Ib上,使得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相應的開口閉合,從而在打印機1內部限定空間。排紙部分31設置在第一外殼Ia的頂板上。在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所限定的空間中形成有紙張傳送路徑,作為記錄介質的紙張P穿過該路徑沿著傳送方向(圖1中由黑色加粗箭頭指示)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或第二紙張供應部Id(均作為紙張供應器)傳送至排紙部分31。下文中,當不需要彼此區(qū)分兩個紙張供應部lc、ld時,第一紙張供應部Ic和第二紙張供應部Id中的每一個將簡稱為“紙張供應部”。第一外殼Ia容納兩個噴墨頭10和11、用于各噴墨頭10和11的兩個墨盒(未示出)、用于控制打印機1的各功能部的操作的控制器100等等。第一外殼Ia還容納傳送機構40的一部分,其被構造為將紙張P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或第二紙張供應部Id傳送至排紙部分31。第二外殼Ib容納第一紙張供應部lc、第二紙張供應部Id的紙張供應輥23、傳送機構40的一部分等等。如圖1中所示,第一外殼Ia能夠繞第一外殼Ia的下端的一側處設置的鉸鏈部Ih 相對于第二外殼Ib樞轉。通過使第一外殼Ia繞鉸鏈部Ih樞轉,第一外殼Ia被選擇性地置于圖1中所示的關閉位置,在該關閉位置,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的各開口閉合,換言之,在該關閉位置,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彼此接觸;或者打開位置,在該打開位置, 第一外殼Ia遠離第二外殼lb。例如,本實施例中的打開位置是第一外殼Ia繞作為樞轉點的鉸鏈部Ih樞轉,使得第一外殼Ia以相對于水平面約35°的傾斜角打開的位置。當第一外殼Ia處于打開位置時,紙張傳送路徑曝露于外部,確保使用者在紙張傳送路徑上的工作空間。如此確保的工作空間使使用者能夠移除掉到與噴墨頭10相對的位置(即,如稍后所述,引導件44)的紙張。墨盒分別儲存將被供應至相應噴墨頭10、11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和黑色墨水。在本實施例中,圖像質量增強液體(作為第一液體)從一個墨盒供應至噴墨頭10,而黑色墨水 (作為第二液體)從另一墨盒供應至噴墨頭11。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具有防止墨水擴散和墨水透印的功能、改善墨水的顏色顯影性質和墨水的快干性質的功能等等。通常,對于顏料墨水使用使顏料著色物質凝結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并且對于染料墨水使用使染料著色物質沉淀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作為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材料,適合使用包含陽離子高聚物的液體或包含多價金屬鹽(例如,鎂鹽)的液體。當墨水附著到紙張P的施加有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區(qū)域時,圖像質量增強液體中的多價金屬鹽等作用于染料或顏料作為墨水的著色齊U,以引起不溶或難溶的金屬絡合物等凝結或沉淀。由于噴墨頭10、11側上的負壓,各墨盒中的液體(即,墨水和圖像質量增強液體)自動從墨盒抽吸到對應噴墨頭10、11中。兩個噴墨頭10、11中的每一個為行式,并在主掃描方向上具有長的尺寸。每一噴墨頭10、11具有大致長方體輪廓。這些噴墨頭10、11在副掃描方向上彼此間隔開,并由第一外殼Ia經由框架3支撐。在傳送方向上,噴墨頭10設置在噴墨頭11的上游。換言之, 噴墨頭11設置在噴墨頭10的下游。在每一噴墨頭10、11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連接柔性管 (未示出)的接頭(未示出)。在每一噴墨頭10、11的下表面中開有多個噴射開口,使得下表面用作噴射表面10a、lla。在每一噴墨頭10、11中,形成有流動通道,從對應墨盒經由對應管和接頭供應的液體穿過該流動通道流到噴射開口。第一紙張供應部Ic包括紙張托盤20和紙張供應輥21。紙張托盤20能夠在副掃描方向上附接到第一外殼Ia以及從第一外殼Ia脫離。紙張托盤20是向上打開的盒子,并且能夠容納紙張P疊堆。紙張供應輥21被構造為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旋轉,并供應紙張托盤20中紙張Pd最上面的一個。第二紙張供應部Id包括手動送紙托盤22和紙張供應輥23。第二紙張供應部Id 被構造為紙張可從該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至紙張傳送路徑的介于第一紙張供應部Ic和噴墨頭10之間的部分。手動送紙托盤22是板狀構件,其由第二外殼Ib可樞轉地支撐。通常,換言之,當不使用第二紙張供應部Id時,手動送紙托盤22被容納于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的側壁中形成的開口中。所述開口的尺寸足以容納手動送紙托盤22。S卩,當容納于所述開口中時,手動送紙托盤22構成第一外殼Ia和第二外殼Ib的側壁的一部分。通過如圖1中所示地樞轉和打開手動送紙托盤22,能夠使用第二紙張供應部Id。在這樣打開手動送紙托盤22之后,具有合適尺寸的紙張P被置于其上,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驅動紙張供應輥23,從而手動送紙托盤22上的紙張P的最上面的一個被供應至紙張傳送路徑。傳送機構40包括七個引導件41-47和七個送紙輥對51-57。傳送機構40被構造為傳送紙張P,使得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或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的紙張P經過紙張P與兩個噴墨頭10、11相對的位置(下文中,適當地將該位置稱為“噴墨頭-紙張相對位置”), 隨后紙張P被傳送至排紙部分31。傳送機構40限定紙張傳送路徑。送紙輥對51-57中的每一個具有兩個輥,其布置為彼此相對,以在其間夾持紙張P。每一輥對的兩個輥中的至少一個由控制器100驅動,從而紙張P在被每一輥對的兩個輥夾持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引導件41-43被構造為將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供應的紙張P引導至噴墨頭10。 在引導件43中形成有接合部,通過其傳送從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的紙張P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與通過其傳送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供應的紙張P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在該接合部處接合。從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的紙張P由引導件43引導至噴墨頭10。送紙輥對51設置在兩個引導件41、42之間,并將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供應的紙張P傳送至送紙輥對52。送紙輥對52設置在兩個引導件42、43之間,并將從送紙輥對51送來的紙張P傳送至送紙輥對53。送紙輥對53 (作為第三傳送部)設置在兩個引導件43、44之間,并將從送紙輥對52或第二紙張供應部Id送來的紙張P傳送至送紙輥對M。引導件44設置在與噴墨頭10的噴射表面IOa相對的位置,并被構造為從紙張P 的下側支撐由送紙輥對53傳送的紙張P。引導件45設置在與噴墨頭11的噴射表面Ila相對的位置,并被構造為從紙張P的下側支撐由送紙輥對M送來的紙張P。引導件46、47被構造為將已經過各如上所述的噴墨頭-紙張相對位置的紙張P引導至排紙部分31。送紙輥對M (作為第一傳送部)在副掃描方向上設置在兩個引導件44、45之間以及噴墨頭10、11之間。送紙輥對M被構造為將由送紙輥對53送來的紙張P傳送至送紙輥對55。在傳送方向(副掃描方向)上,送紙輥對M被設置在使噴墨頭10介于送紙輥對M 和送紙輥對53之間的位置。送紙輥對55(作為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副掃描方向) 上設置在引導件45、46之間,并被設置在使噴墨頭11介于送紙輥對55和送紙輥對M之間的位置。送紙輥對55被構造為將由送紙輥對M送來的紙張P傳送至送紙輥對56。在傳送方向上送紙輥對53與送紙輥對M間隔開,使得送紙輥對53與送紙輥對M 之間的距離S 1大于送紙輥對M與送紙輥對55之間的距離S2。另外,三個送紙輥對51-53 設置為第一紙張供應部Ic與送紙輥對51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1與送紙輥對52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2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紙張供應部Id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小于距離S2。在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延伸至送紙輥對53的紙張傳送路徑的彎曲部分中,使傳送方向上任何兩個相鄰部件之間的距離較小,由此可防止可能由于紙張P的韌性導致的紙張P與引導件的接觸引起的紙張P的卡紙。送紙輥對56設置在引導件46、47之間,并被構造為將由送紙輥對55送來的紙張 P傳送至送紙輥對57。送紙輥對57設置在引導件47與排紙部分31之間,并被構造為將由送紙輥對56送來的紙張P傳送至排紙部分31。在傳送機構40中,引導件43的上部、各送紙輥對53-55中的上輥、兩個送紙輥對 56、57、以及兩個引導件46、47由第一外殼Ia支撐。傳送機構40的剩余部分由第二外殼Ib 支撐。在此結構中,當第一外殼Ia處于打開位置時,與噴墨頭10、11相對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曝露于外部,確保使用者的工作空間。因此,能夠移除在紙張與噴墨頭10相對的位置處向下掉在引導件44上、而沒有被送紙輥對5354夾住并位于其間的紙張。在如此構造的傳送機構40中,當紙張P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或第二紙張供應部 Id供應至紙張P與各噴墨頭10、11相對的各噴墨頭-紙張相對位置時,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驅動噴墨頭10、11。即,從噴射表面IOa的噴射開口向紙張P的表面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隨后從噴射表面Ila的噴射開口向紙張P的已附著有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表面區(qū)域噴射墨水。因此,在紙張P上形成圖像?;趶母鱾鞲衅?2、33輸出的檢測信號,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進行從噴射開口的噴墨操作。隨后,通過傳送機構40將紙張P排出到排紙部分31。連接到控制器100的兩個傳感器32、33設置在第一外殼Ia中。傳感器32設置在送紙輥對52和噴墨頭10之間,并被構造為檢測紙張P并向控制器100輸出檢測信號。傳感器33設置在送紙輥對M和噴墨頭11之間,并被構造為檢測紙張P并向控制器100輸出檢測信號。接下來參照圖2,將說明控制器100??刂破?00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被構造為存儲將由CPU執(zhí)行的程序并可重寫地存儲程序中使用的數據的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以及被構造為在程序執(zhí)行時暫時存儲數據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刂瞥绦虼鎯υ诟饔涗浗橘|中,例如軟盤、CD-ROM和存儲卡??刂瞥绦驈哪切┯涗浗橘|安裝到EEPROM。CPU對控制程序的執(zhí)行實現圖2中所示的構成控制器100的各功能部??刂破?100經由I/F將數據發(fā)送至連接至打印機1的外部裝置(例如,個人計算機(PC))并從其接收數據。控制器100用于整體控制打印機1,并如圖2所示包括傳送控制部130、打印數據存儲部131、噴墨頭控制部132和判斷部133。傳送控制部130被構造為基于存儲在打印數據存儲部131中的打印數據中包含的傳送數據,控制紙張供應輥21、23和七個送紙輥對51-57,從而在傳送方向上傳送紙張P。傳送控制部130和傳送機構40構成傳送器。打印數據存儲部131存儲打印數據,該打印數據包含從外部裝置發(fā)送的與待打印在紙張P上的圖像相關的圖像數據;和傳送數據。圖像數據包括來自噴墨頭10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噴射數據以及來自噴墨頭11的墨水的噴射數據。在本實施例中,噴射數據指示在每一打印周將從各噴射開口噴射的墨水或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量,即,零、少量、中等量、或大量?;趫D像數據確定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噴射數據。更具體地,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噴射數據被確定為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附著到由噴墨頭11基于圖像數據噴射的墨水將附著到的點區(qū)域。即,圖像質量增強液體被噴射到紙張P的將形成圖像的區(qū)域,而不噴射到紙張P的不形成圖像的區(qū)域。噴墨頭控制部132被構造為基于存儲在打印數據存儲部131中的噴射數據控制噴墨頭10、11,使得從各噴墨頭10、11向紙張P噴射所需體積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和墨水。在這種情況下,噴墨頭控制部分132控制噴墨頭10在從傳感器32檢測到紙張P開始過去規(guī)定時間之后,開始向紙張P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這里,通過將傳感器32檢測到紙張時紙張與噴墨頭10的最上游噴射開口之間沿著傳送路徑的距離除以紙張P的傳送速度,來獲得所述規(guī)定時間。另外,噴墨頭控制部132控制噴墨頭11在從傳感器33檢測到紙張P開始過去規(guī)定時間之后,開始向紙張P噴射墨水。類似地,通過將傳感器33檢測到紙張時紙張與噴墨頭11的最上游噴射開口之間沿著傳送路徑的距離除以紙張P的傳送速度,來獲得所述規(guī)定時間。噴墨頭10構成第一施加器,而噴墨頭11構成第二施加器。判斷部133被構造為在傳感器32檢測到紙張P與傳感器33檢測到紙張P之間的檢測時間間隔超過規(guī)定時間的情況下,判斷發(fā)生紙張P的傳送故障。這里,通過將兩個傳感器32、33之間沿著傳送方向的間隔距離除以紙張P的傳送速度,來獲得所述規(guī)定時間。另夕卜,判斷部133被構造為在如上所述做出發(fā)生紙張傳送故障的判斷的情況下,控制蜂鳴器8 發(fā)出聲音。該布置使得能夠通知使用者在與噴墨頭10相對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中發(fā)生紙張P的傳送故障。接下來,將說明打印機1的打印操作。當控制器100接收到從外部裝置發(fā)送來的打印數據時,傳送控制部分130控制紙張供應輥21從紙張托盤20供應紙張P,或者控制紙張供應輥23從手動送紙托盤22供應紙張P。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從紙張托盤20供應紙張 P,則傳送控制部分130控制七個送紙輥對51-57以驅動送紙輥對51-57。另一方面,如果從手動送紙托盤22供應紙張P,則傳送控制部分130控制五個送紙輥對53-57以驅動送紙輥對53-57。因此,從紙張托盤20或手動送紙托盤22供應的紙張P被傳送至紙張P與各噴墨頭10、11相對的噴墨頭-紙張相對位置。隨后,噴墨頭控制部132控制噴墨頭10在從傳感器32檢測到紙張P開始過去規(guī)定時間之后向紙張P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因此,在紙張P表面的所需位置通過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形成與待形成圖像對應的透明圖像。隨后,噴墨頭控制部分132控制噴墨頭11 在從傳感器33檢測到紙張P開始過去規(guī)定時間之后向已形成在紙張P的表面上的透明圖像噴射墨水。因此,在已噴射有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紙張P上形成圖像。隨后,形成圖像的紙張P通過送紙輥對55-57排出到排紙部分31。因此,打印機1 的打印操作完成。在容納于紙張托盤20和手動送紙托盤22中的每一紙張P具有允許紙張P在送紙輥對5354之間傳送的特定尺寸(S卩,紙張尺寸)的情況下,可傳送紙張P并可在紙張P上形成圖像,其中送紙輥對5354沿著傳送方向的距離比其他送紙輥對之間的距離均長。然而,在一些情況下,紙張Pl被錯誤地容納在紙張托盤20或手動送紙托盤22中,該紙張Pl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2并大于以下距離,即,第一紙張供應部Ic與送紙輥對51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1與送紙輥對52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2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紙張供應部Id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送紙輥對51-53可將紙張Pl從紙張托盤20或手動送紙托盤22傳送至送紙輥對M的上游位置,并且從噴墨頭10向紙張Pl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然而, 由于送紙輥對5354之間的距離S 1大于紙張Pl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所以紙張Pl掉到引導件44上。換言之,通過在噴墨頭11的上游設置的送紙輥對討的上游側上提供由彼此間隔開的距離Sl大于距離S2的送紙輥對53、54限定并且位于其間的紙張傳送路徑段,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l的紙張Pl沒有被傳送至紙張Pl與噴墨頭11相對的位置。 換言之,紙張Pl沒有被傳送到送紙輥對M、55之間。因此,已由噴墨頭10施加到紙張Pl 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沒有附著到噴墨頭U。在紙張Pl掉到引導件44上的情況下,傳感器33在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檢測到紙張 P1。因此,判斷部133控制蜂鳴器8發(fā)出聲音,從而向使用者通知錯誤。在錯誤通知之后, 當使用者使第一外殼Ia樞轉以將其置于打開位置時,可移除引導件44上的紙張P1。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在使用者移除紙張Pl之前過去了一些時間,因此紙張P由于施加于其上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而彎曲,從而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附著到噴射表面10a。在這種情況下, 由于從噴射表面IOa的噴射開口噴射的液體是相同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所以即使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附著到噴射表面IOa也不會發(fā)生反應。因此,在噴射開口及其附近不會形成在其他情況下由于反應而形成的固體物質。因此,不會發(fā)生從噴墨頭10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噴射故障。與上述紙張Pl類似,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l并大于距離S2的紙張類似地掉到引導件44上。因此,可獲得如上所述的相同優(yōu)點。如果紙張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以下距離中的至少一個,即,第一紙張供應部Ic與送紙輥對51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1 與送紙輥對52之間的距離、送紙輥對52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紙張供應部Id 與送紙輥對53之間的距離,則該紙張不會被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紙張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的任何兩個部件夾持并且位于其間。在這種情況下,紙張P沒有被傳送到或者沒有到達紙張P與噴墨頭10相對的位置。
在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打印機1中,即使傳送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特定尺寸的紙張,該紙張也不會被傳送至紙張P與噴墨頭11相對的位置。因此,能夠防止可能由于已經由噴墨頭10噴射到紙張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附著到噴墨頭11引起的噴墨頭11 的噴射故障。在圖示實施例中,彼此間隔開的距離Sl大于距離S2的兩個輥對由以下部件構成 送紙輥對M,其與送紙輥對55 —起限定距離S2 ;和送紙輥對53,其設置在送紙輥對M上游以與其相鄰。另外,送紙輥對5354設置為將噴墨頭10夾在其間。因此,不需要在噴墨頭10 (或送紙輥對53)的上游提供由彼此間隔開距離Sl的兩個送紙輥對限定并且位于其間的紙張傳送路徑段。因此,能夠使紙張傳送路徑相對短,從而減小設備的尺寸。在圖示實施例中,彼此間隔開距離Sl (S卩,提供距離Si)的兩個送紙輥對5354設置在通過其傳送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供應的紙張P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與通過其傳送從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的紙張P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接合的接合部的下游。因此,不需要為兩個紙張供應部lc、ld中的每一個設置提供距離Sl的兩個輥對。因此,無論從第一紙張供應部Ic還是第二紙張供應部Id供應紙張,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特定尺寸的紙張均不會被傳送至送紙輥對M的下游側。接下來參照圖4,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201。如圖4中所示,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201具有傳送機構M0,該傳送機構240的結構部分地不同于圖示的第一實施例的傳送機構40。更具體地,傳送機構MO的結構基本上與傳送機構40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傳送機構MO包括四個送紙輥對252-255和三個引導件M3-M5,以代替圖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的三個送紙輥對53-55和兩個引導件44、45。在第二實施例中,將使用與第一實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標識對應部件并省略其說明。送紙輥對252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圖4中箭頭所指示)上傳送從紙張供應部供應的紙張P。送紙輥對253-255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上傳送送來的紙張P。送紙輥對252 (作為第三傳送部之一)設置為與送紙輥對253在傳送方向上間隔開,使得送紙輥對252與送紙輥對253之間的距離Sl大于送紙輥對254(作為第一傳送部)與送紙輥對255(作為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S2。送紙輥對253(作為第三傳送部之一)設置為與送紙輥對254 在傳送方向上間隔開,使得送紙輥對253與送紙輥對2M之間的距離S3不大于距離S2。在第二實施例中,提供比其間布置有噴墨頭11的兩個送紙輥對254、255之間的距離S2大的距離Sl的兩個送紙輥對252、253設置在噴墨頭10的上游,以在傳送方向上彼此相鄰。因此,如果從紙張供應部傳送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2、S3的紙張,則該紙張掉到引導件243上。因此,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離Si)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各噴墨頭10、11相對的位置,即,不會被傳送到送紙輥對253、2M之間以及送紙輥對254、255之間。另外,送紙輥對252、253設置在最上游噴墨頭10的上游,從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噴墨頭10相對的位置。因此,圖像質量增強液體不會噴射到有問題的紙張,從而可防止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浪費。接下來參照圖5,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301。如圖5中所示, 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301具有傳送機構340,該傳送機構340的結構部分地不同于圖示的第一實施例的傳送機構40。更具體地,傳送機構340的結構基本上與傳送機構40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傳送機構340包括三個送紙輥對353-255和兩個引導件344-345,來代替圖示
10的第一實施例中的三個送紙輥對53-55和兩個引導件44、45。在打印機301中,兩個噴墨頭10、11之間在傳送方向上的距離小于圖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的距離。另外,僅設置傳感器 3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傳感器32沒有在從紙張供應部開始傳送紙張之后的規(guī)定時間內檢測到紙張,則判斷部133判斷發(fā)生紙張傳送故障,并執(zhí)行與上述類似的控制。在第三實施例中,將使用與第一實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標識對應部件并省略其說明。送紙輥對353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圖5中箭頭所指示)上傳送從紙張供應部供應的紙張P。送紙輥對354、355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上傳送送來的紙張P。送紙輥對353(作為第三傳送部)設置為與送紙輥對3M在傳送方向上間隔開,使得送紙輥對353與送紙輥對354(作為第一傳送部)之間的距離Sl大于送紙輥對354與送紙輥對355(作為第二傳送部)之間的距離S2。在第三實施例中,提供比其間布置有噴墨頭11的兩個送紙輥對354、355之間的距離S2大的距離Sl的兩個送紙輥對353、3M設置在噴墨頭10的上游,以在傳送方向上彼此相鄰。因此,如果從紙張供應部傳送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2的紙張,則該紙張掉到引導件344上。因此,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離Si)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各噴墨頭10、11相對的位置,即,不會被傳送到送紙輥對354、355之間。另夕卜,兩個送紙輥對353、3M設置在最上游噴墨頭10的上游,從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各噴墨頭10、11相對的位置。因此,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和墨水不會噴射到有問題的紙張上,從而可防止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和墨水的浪費。在圖示的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中,最上游噴墨頭10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設置在噴墨頭10的下游的噴墨頭11噴射墨水。噴墨頭10可被構造為噴射墨水,而噴墨頭11可被構造為噴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換言之,第一液體可以是墨水,而第二液體可以是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在這種情況下,可獲得與上述類似的優(yōu)點。接下來參照圖6和圖7,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401。如圖6中所示,打印機401具有傳送機構440,該傳送機構440的結構部分地不同于圖示的第三實施例的傳送機構340。更具體地,傳送機構440的結構基本上與傳送機構340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傳送機構340具有被構造為用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涂覆紙張P的表面的涂覆機構460 (作為第一施加器),以代替圖示的第三實施例的送紙輥對354中的上輥。由于打印機401具有用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涂覆紙張P的表面的涂覆機構460,所以僅設置噴射墨水的噴墨頭 11。在第四實施例中,將使用與第三實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標識對應部件并省略其說明。如圖6和圖7中所示,涂覆機構460包括涂覆輥461、殼體462和容納于殼體462 中的吸收件463。涂覆輥461設置為與第三實施例的送紙輥對354的下輥35 相對,使得紙張P可被夾在其間。輥35 和涂覆輥461組成送紙輥對4 (作為第一傳送部)。涂覆輥461具有軸461a和覆蓋軸461a的外圍的覆蓋部461b。覆蓋部461b由多孔材料(例如, 海綿)形成。涂覆輥461設置為其覆蓋部461b通過形成在殼體462中的開口 46 與吸收件463接觸。吸收件463也由多孔材料(例如,海綿)形成。在殼體46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附接管的接頭(未示出),所述管連接到儲存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墨盒(未示出)。當吸收件 463所保持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被覆蓋部461b吸收,并且吸收件463所保持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減少時,吸收件463自動吸收儲存在墨盒中的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在此結構中,涂覆機構460將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施加到被夾在涂覆輥461和輥 354a之間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的紙張P的整個表面上。在第四實施例中,提供比其間布置有噴墨頭11的兩個送紙輥對454、355之間的距離S2大的距離Sl的兩個送紙輥對353、妨4設置在噴墨頭11的上游,以在傳送方向上彼此相鄰。因此,如果從紙張供應部傳送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離S2的紙張,則該紙張掉到引導件344上。因此,在傳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離Si)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噴墨頭11相對的位置,即,不會被傳送到送紙輥對454、355之間。另外,具有距離Sl的紙張傳送路徑段設置在送紙輥對4M的上游,從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送紙輥對妨4的位置。因此,涂覆輥461不會將圖像質量增強液體施加到紙張, 使得能夠防止圖像質量增強液體的浪費。作為修改,送紙輥對妨4可由送紙輥對353代替,送紙輥對353可由送紙輥對454 代替。在這種情況下,同樣,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紙張不會被傳送至紙張與噴墨頭11相對的位置,即,不會被傳送到送紙輥對353、355之間。盡管已經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圖示的實施例的細節(jié), 但是,在不脫離權利要求中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各種改變和修改來實施本發(fā)明。盡管每一圖示的實施例中的傳送機構40、240、340、440具有送紙輥對作為傳送部,但是傳送部可由除了輥對之外的部件構成,例如由傳送帶構成。本發(fā)明不僅適用于單色打印機,而且適用于彩色打印機。另外,本發(fā)明適用于行式打印機和串行打印機。本發(fā)明不僅適用于打印機,而且還適用于傳真機、復印機等。每一噴墨頭可被構造為噴射除了圖像質量增強液體和墨水之外的液體。在這種情況下,液體之一需要通過作用于另一液體來使另一液體的成分凝結或沉淀。圖像形成設備的噴墨頭的數量可為至少兩個。記錄介質不限于紙張P,而是可采用任何其他可記錄介質??商峁┑谝患垙埞縄c和第二紙張供應部Id中的任一個??商峁┤齻€或更多紙張供應部。如圖示的實施例中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具有距離Sl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可設置在通過其傳送從各紙張供應部供應的紙張的紙張傳送路徑的部分接合的接合部的下游。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傳送器,所述傳送器被構造為在傳送方向上通過傳送路徑傳送記錄介質;第一施加器,所述第一施加器被構造為將第一液體施加到由所述傳送器傳送的記錄介質;以及第二施加器,所述第二施加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一施加器的下游,并被構造為將第二液體施加到由所述傳送器傳送的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一液體和所述第二液體中的一個作用于所述第一液體和所述第二液體中的另一個,引起所述第一液體和所述第二液體中的所述另一個的成分發(fā)生凝結和沉淀中的一種,其中所述傳送器包括第一傳送部,所述第一傳送部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第二傳送部,所述第二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部的下游,并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以及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所述第三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部的上游,并且均被構造為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其中所述第二施加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部和所述第二傳送部之間,其中所述第二傳送部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組成設置在所述第二傳送部的上游的多個上游側傳送部,并且所述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相鄰兩個上游側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傳送部和所述第二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包括布置為在所述傳送方向上與所述第一傳送部相鄰的第三傳送部,并且所述第一傳送部與該第三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傳送部與所述第二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包括布置為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三傳送部,并且所述兩個第三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傳送部與所述第二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施加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部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中布置為與所述第一傳送部相鄰的一個第三傳送部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傳送部包括作為一對的兩個輥,其中在所述兩個輥之間保持記錄介質,以及其中所述兩個輥中與將要與所述第二施加器相對的記錄介質的一個表面接觸的一個輥用作所述第一施加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設備,還包括兩個紙張供應器,每個紙張供應器被構造為將記錄介質供應至所述傳送器,其中所述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傳送部和所述第二傳送部在所述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的相鄰兩個上游側傳送部位于接合部的下游,其中由所述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一個供應的記錄介質被傳送通過的傳送路徑的一部分與由所述兩個紙張供應器中的另一個供應的記錄介質被傳送通過的傳送路徑的一部分在所述接合部處接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傳送器、第一施加器和第二施加器,其中傳送器包括第一傳送部,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設置在第一傳送部的下游,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設置在第一傳送部的上游,均在保持記錄介質的同時在傳送方向上傳送記錄介質,第二施加器設置在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之間,第二傳送部和至少一個第三傳送部組成設置在第二傳送部的上游的多個上游側傳送部,多個上游側傳送部中相鄰兩個上游側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大于第一傳送部和第二傳送部在傳送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距離。
文檔編號B41J13/00GK102476504SQ2011103056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坂野雄治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