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用以于一顯示系統(tǒng)(Displaysystem)中,調整輸入影像(Inputimage)的飽和度(Saturation)。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顯示器中,使用者皆可藉由窗口畫面操作系統(tǒng)(Onscreendisplay,OSD)來調整色彩的飽和度,以增強影像的顯示效果。請參閱圖1至圖2B,圖1示出了已有技術的影像處理裝置1的功能方塊圖。圖2A示出了圖1中亮度增益值對照表160a的示意圖。圖2B示出了圖1中色調增益值對照表160b的示意圖。影像處理裝置1包含第一色彩空間轉換器10、色調轉換器12、第一飽和度轉換器14、處理單元16a、16b、乘法器18a、18b、第二飽和度轉換器20以及第二色彩空間轉換器22。處理單元16a儲存一亮度增益值對照表160a,如圖2A所示,并且處理單元16b儲存一色調增益值對照表160b,如圖2B所示。第一色彩空間轉換器10用以將一輸入影像由RGB色彩空間轉換為Lab色彩空間,其中L為亮度元素,a以及b分別為色彩元素。色調轉換器12用以將該二色彩元素a以及b轉換為輸入影像的色調(Hue,H),其中色調H定義為H=tan-1(b/a)。第一飽和度轉換器14用以將該二色彩元素a以及b轉換為輸入影像的飽和度(Saturation,S),其中飽和度S定義為S=a2+b2.]]>處理單元16a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Lightness,L)以及亮度增益值對照表160a,決定一亮度增益值Gain-L,并且處理單元16b根據輸入影像的色調以及色調增益值對照表160b,決定一色調增益值Gain-H。接著,乘法器18a會將亮度增益值Gain-L乘以色調增益值Gain-H,以產生一飽和度增益值Gain-S。的后,乘法器18b再將飽和度增益值Gain-S乘以輸入影像的飽和度值,以產生一調整后的飽和度。第二飽和度轉換器20用以將調整后的飽和度轉換為該二色彩元素a以及b,并且第二色彩空間轉換器22再將輸入影像由Lab色彩空間轉換為RGB色彩空間。請參閱圖3A以及圖3B,圖3A示出了Lab色彩空間的示意圖。圖3B示出了Lab色彩空間中,不同亮度及其色調的飽和度的示意圖。如圗三A所示,于Lab色彩空間中,亮度L是由高度控制,色調H是由角度控制,且飽和度S是由半徑控制。根據上述,已有技術的影像處理裝置1分別利用亮度增益值Gain-L以及色調增益值Gain-H來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然而,如圖3B所示,當輸入影像的亮度不同時,其色調的飽和度范圍也不同。由于每一亮度的色彩空間切面不同,且不同色調(角度)具有不同的飽和度范圍,依據不同亮度選取亮度增益值Gain-L,并且依據不同色調選取色調增益值Gain-H,會造成飽和度控制不易,進而造成色彩偏離。因此,本發(fā)明的主要范疇在于提供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一范疇在于提供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該影像處理裝置同時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以及色調,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藉此,可得到較佳的影像品質。根據一較佳具體實施例,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裝置(Imageprocessingapparatus)用以調整一輸入影像(Inputimage)的一飽和度(Saturation),輸入影像并且包含一亮度(Lightness)以及一色調(Hue)。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第一處理單元(Processingunit)、一第二處理單元、一第三處理單元以及一第一轉換器(Converter)。第三處理單元分別與第一處理單元以及第二處理單元相耦接。于上述的實施例中,第一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一對照表(Look-uptable),并且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色調以及第一對照表,決定一增益曲線(Gaincurve)。第二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二對照表,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色調以及第二對照表,決定一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Normalizedlimitgain),并且將輸入影像的飽和度值乘以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以產生一規(guī)格化飽和度。第三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三對照表,根據增益曲線以及第三對照表,決定一組增益參數,并且根據規(guī)格化飽和度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一飽和度增益值。的后,第一轉換器會根據飽和度增益值,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因此,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裝置同時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以及色調,限制其最大飽和度的處理,防止在影像增艷的調整過程中,發(fā)生色調偏離的缺陷,可得到較佳的影像品質。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fā)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圖1示出了已有技術的影像處理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2A示出了圖1中亮度增益值對照表的示意圖。圖2B示出了圖1中色調增益值對照表的示意圖。圖3A示出了Lab色彩空間的示意圖。圖3B示出了Lab色彩空間中,不同亮度及其色調的飽和度的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5示出了圖4中第一對照表的示意圖。圖6示出了圖5中增益曲線的示意圖。圖7示出了圖4中第二對照表的示意圖。圖8示出了對應于特定亮度以及特定色調的飽和度極限值。圖9示出了圖4中第三對照表的示意圖。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第三對照表的示意圖。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第三對照表的示意圖。圖12為根據本發(fā)明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影像處理方法的流程圖。附圖符號說明1、3影像處理裝置10、22色彩空間轉換器12色調轉換器14、20飽和度轉換器16a、16b處理單元160a亮度增益值對照表160b色調增益值對照表18a、18b乘法器30、32、34、36、38轉換器40、42、44處理單元400、420、440、440’、440”對照表5輸入影像L亮度H色調S飽和度C1、C2色彩元素S100-S112流程步驟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4,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裝置3的功能方塊圖。于此實施例中,影像處理裝置(Imageprocessingapparatus)3用以調整輸入影像(Inputimage)5的飽和度(Saturation)S,輸入影像5并且具有亮度(Lightness)L以及色調(Hue)H。于此實施例中,輸入影像5符合RGB色彩空間(第一色彩空間)。如圖4所示,影像處理裝置3包含一第一轉換器(Converter)30、一第二轉換器32、一第三轉換器34、一第四轉換器36、一第五轉換器38、一第一處理單元(Processingunit)40、一第二處理單元42以及一第三處理單元44。第三處理單元44分別與第一處理單元40以及第二處理單元42相耦接。第二轉換器32與第一處理單元40相耦接。第三轉換器34分別與第二轉換器32、第一處理單元40以及第二處理單元42相耦接。第四轉換器36分別與第一轉換器30、第二轉換器32以及第二處理單元42相耦接。第五轉換器38分別與第一轉換器30以及第二轉換器32相耦接。請參閱圖5以及圖6,圖5示出了圖4中第一對照表400的示意圖。圖6示出了圖5中增益曲線GC的示意圖。第一處理單元40儲存一第一對照表(Look-uptable)400。如圖5所示,第一對照表400紀錄多個亮度L、多個色調H以及多條增益曲線(Gaincurve)GC,并且每一增益曲線GC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L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H的其中之一。根據每一增益曲線GC,可得到多組增益參數,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第一增益值G1、一第二增益值G2以及一第三增益值G3,如圖6所示。于圖6中,縱坐標以及橫坐標分別代表飽和度的輸出值以及輸入值。請參閱圖7,圖7示出了圖4中第二對照表420的示意圖。第二處理單元42儲存一第二對照表420。如圖7所示,第二對照表420紀錄多個亮度L、多個色調H以及多個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Normalizedlimitgain)LG_nor,并且每一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L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H的其中之一。上述的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是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LG_nor=SVS_limit,]]>其中,SV代表一關于該增益曲線的取樣值(如圖6所示),S_limit代表根據一特定亮度以及一特定色調,計算得到的一飽和度極限值。請參閱圖8,圖8示出了對應于特定亮度以及特定色調的飽和度極限值。需注意的是,該飽和度極限值的計算方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推算出,故在此不再贅述。請參閱圖9,圖9示出了圖4中第三對照表440的示意圖。第三處理單元44儲存一第三對照表440。如圖9所示,第三對照表440紀錄多條增益曲線GC以及多組增益參數,并且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對應于多條增益曲線GC的其中之一。需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對照表400、第二對照表420以及第三對照表440可根據不同的實際應用,而有不同的設定。請再參閱圖4,于上述的實施例中,第二轉換器32用以將輸入影像5由RGB色彩空間(第一色彩空間)轉換為亮度與色彩分離的第二色彩空間,其中,第二色彩空間選自下列群組的其中之一YCbCr、Yuv、YIQ、CIELab以及Luv色彩空間,并且第二色彩空間定義亮度元素Y以及色彩元素C1、C2。第三轉換器34用以將色彩元素C1以及C2轉換為色調H,其中色調H定義為H=tan-1(C1/C2)。第四轉換器36用以將色彩元素C1以及C2轉換為飽和度S,其中飽和度S定義為S=C12+C22.]]>根據輸入影像5的亮度L、色調H以及第一對照表400,第一處理單元40用以決定一增益曲線GC。舉例而言,若輸入影像5的亮度為L2、色調為H1,則第一處理單元40會根據第一對照表400,決定增益曲線為GC12。根據輸入影像5的亮度L、色調H以及第二對照表420,第二處理單元42用以決定一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并且將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值S乘以其所決定的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以產生一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亦即S_nor=S*LG_nor。舉例而言,若輸入影像5的亮度為L2、色調為H1,則第二處理單元42會根據第二對照表420,決定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為LG_nor12,并且將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值S乘以其所決定的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12,以產生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亦即S_nor=S*LG_nor12。根據增益曲線GC以及第三對照表440,第三處理單元44用以決定一組增益參數(G1,G2,G3),并且根據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一飽和度增益值S_gain。舉例而言,若增益曲線為GC12,則第三處理單元44會根據第三對照表440,決定增益參數(G1,G2,G3)為(1.04,1.14,0.78),并且根據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一飽和度增益值S_gain。飽和度增益值S_gain是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S_out=S1*G1+S2*G2+S3*G3,{S_nor≤T1⇒S1=S_norS2=0S3=0T1<S_nor≤T2⇒S1=T1S2=S_nor-T1S3=0S_nor>T2⇒S1=T1S2=T2-T1S3=S_nor-T2,]]>其中,T1代表一第一閾值(Threshold),T2代表一第二閾值。舉例而言,若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為100,T1設定為64,且T2設定為96,則S1=64,S2=32,且S3=4。另外,(G1,G2,G3)為(1.04,1.14,0.78),則S_out=64*1.04+32*1.14+4*0.78,亦即S_out=106.16。因此,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為1.0616。接著,第一轉換器30先將飽和度S轉換為色彩元素C1以及C2,并且將色彩元素C1以及C2分別乘以飽和度增益值S_gain。于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轉換器30亦可先將飽和度S乘以飽和度增益值S_gain,再將調整后的飽和度轉換為色彩元素C1以及C2。藉此,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即調整完成。最后,第五轉換器38將輸入影像5由第二色彩空間(如YCbCr、Yuv、YIQ、CIELab或Luv色彩空間)轉換為第一色彩空間(如RGB色彩空間)。由于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S是同時根據輸入影像5的亮度L以及色調H而調整,輸入影像5的色彩飽和度可明顯獲得提升,進而得到較佳的影像品質。請參閱圖10,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第三對照表440’的示意圖。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為第二實施例的每一條增益曲線分別為一多項式函數(Polynomialfunction),并且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n+1個系數(Coefficient)G0~Gn,如圖10所示。于此實施例中,飽和度增益值S_gain是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S_out=G0+G1*S+G2*S2+…+Gn*Sn(增益曲線的多項式函數),其中,S_nor代表規(guī)格化飽和度,S代表輸入影像的飽和度。舉例而言,若增益曲線為GC10,則第三處理單元44會根據第三對照表440’,決定增益參數(G0,G1,G2,...,Gn)為(1,1.18,0.82,...,0.78),進而決定增益曲線的多項式函數為S_out=1+1.18*S+0.82*S2+…+0.78*Sn。請參閱圖11,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第三對照表440”的示意圖。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為第三實施例的每一條增益曲線分別為一指數函數(Exponentialfunction),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底數a以及一指數G0,如圖11所示。于此實施例中,飽和度增益值S_gain是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S_out=aG0]]>(增益曲線的指數函數),其中,S_nor代表規(guī)格化飽和度。舉例而言,若增益曲線為GC21,則第三處理單元44會根據第三對照表440”,決定增益參數(a,G0)為(1.08,1.08),進而決定增益曲線的指數函數為S_Out=(1.08)1.08。換言之,本發(fā)明的增益曲線可由設計者設計為查對照表、線性函數、多項式函數、指數函數、其它關系函數或以上函數的組合應用。請參閱圖12,圖12為根據本發(fā)明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影像處理方法的流程圖。請一并參閱圖4至圖11,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方法用以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輸入影像并且具有亮度以及色調。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100將輸入影像5由第一色彩空間(如RGB色彩空間)轉換為第二色彩空間(如YCbCr、Yuv、YIQ、CIELab或Luv色彩空間);步驟S102根據輸入影像5的亮度L、色調H以及第一對照表400,決定增益曲線GC;步驟S104根據輸入影像5的亮度L、色調H以及第二對照表420,決定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并且將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值S乘以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以產生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步驟S106根據增益曲線GC以及第三對照表440,決定一組增益參數,并且根據規(guī)格化飽和度S_nor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飽和度增益值S_gain;步驟S108將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S轉換為色彩元素C1以及C2;步驟S110將色彩元素C1以及C2分別乘以飽和度增益值S_gain;步驟S112將輸入影像5由第二色彩空間轉換為第一色彩空間。于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亦可先將輸入影像5的飽和度S乘以飽和度增益值S_gain,再將調整后的飽和度轉換為色彩元素C1以及C2。相較于已有技術,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是同時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以及色調,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進而提升輸入影像的色彩飽和度。藉此,可得到較佳的影像品質。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影像處理裝置及其方法,亦可進一步避免在影像調整過程中,發(fā)生色調偏離的現象,使影像品質更加提升。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詳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fā)明的特征與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的范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的范疇內。因此,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范疇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權利要求1.一種影像處理裝置,用以調整一輸入影像的一飽和度,該輸入影像并且包含一亮度以及一色調,該裝置包含一第一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一對照表,并且根據該輸入影像的該亮度、該色調以及該第一對照表,決定一增益曲線;一第二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二對照表,根據該輸入影像的該亮度、該色調以及該第二對照表,決定一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并且將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值乘以該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以產生一規(guī)格化飽和度;一第三處理單元,分別與該第一處理單元以及該第二處理單元相耦接,該第三處理單元儲存一第三對照表,根據該增益曲線以及該第三對照表,決定一組增益參數,并且根據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一飽和度增益值;以及一第一轉換器,用以根據該飽和度增益值,調整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一對照表紀錄多個亮度、多個色調以及多條增益曲線,并且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的其中之一。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二對照表紀錄多個亮度、多個色調以及多個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并且每一所述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的其中之一。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所述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分別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LG_nor=SVS_limit;]]>其中,SV代表一關于該增益曲線的取樣值,S_limit代表根據一特定亮度以及一特定色調,量測得到的一飽和度極限值。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三對照表紀錄多條增益曲線以及多組增益參數,并且每一該多組增益參數分別對應于所述增益曲線的其中之一。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第一增益值G1、一第二增益值G2以及一第三增益值G3,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S_out=S1*G1+S2*G2+S3*G3;以及S_nor≤T1⇒S1=S_norS2=0S3=0T1<S_nor≤T2⇒S1=T1S2=S_nor-T1S3=0S_nor>T2⇒S1=T1S2=T2-T1S3=S_nor-T2;]]>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T1代表一第一閾值,T2代表一第二閾值。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為一多項式函數,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n+1個系數,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以及S_out=G0+G1*S+G2*S2+…+Gn*Sn;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S代表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G0~Gn代表該n+1個系數。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為一指數函數,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底數以及一指數,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以及S_out=aG0;]]>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a代表該底數,G0代表該指數。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轉換器,與該第一處理單元相耦接,該輸入影像符合一第一色彩空間,該第二轉換器用以將該輸入影像由該第一色彩空間轉換為一第二色彩空間,其中該第二色彩空間定義一亮度元素L以及二色彩元素C1、C2。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一色彩空間為RGB色彩空間。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二色彩空間選自下列群組的其中之一YCbCr、Yuv、YIQ、CIELab以及Luv色彩空間。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三轉換器,分別與該第二轉換器、該第一處理單元以及該第二處理單元相耦接,該第三轉換器用以將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轉換為該色調H,其中該色調H定義如下H=tan-1(C1C2).]]>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四轉換器,分別與該第一轉換器、該第二轉換器以及該第二處理單元相耦接,該第四轉換器用以將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轉換為該飽和度S,其中該飽和度S定義如下S=C12+C22.]]>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中該第一轉換器將該飽和度轉換為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并且將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分別乘以該飽和度增益值。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五轉換器,分別與該第一轉換器以及該第二轉換器相耦接,該第五轉換器用以將該輸入影像由該第二色彩空間轉換為該第一色彩空間。16.一種影像處理方法,用以調整一輸入影像的一飽和度,該輸入影像并且包含一亮度以及一色調,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根據該輸入影像的該亮度、該色調以及一第一對照表,決定一增益曲線;(b)根據該輸入影像的該亮度、該色調以及一第二對照表,決定一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并且將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值乘以該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以產生一規(guī)格化飽和度;(c)根據該增益曲線以及一第三對照表,決定一組增益參數,并且根據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以及該組增益參數,決定一飽和度增益值;以及(d)根據該飽和度增益值,調整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對照表紀錄多個亮度、多個色調以及多條增益曲線,并且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的其中之一。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二對照表紀錄多個亮度、多個色調以及多個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并且每一所述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分別對應于所述亮度的其中之一以及所述色調的其中之一。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所述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LG_nor分別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LG_nor=SVS_limit;]]>其中,SV代表一關于該增益曲線的取樣值,S_limit代表根據一特定亮度以及一特定色調,量測得到的一飽和度極限值。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三對照表紀錄多條增益曲線以及多組增益參數,并且每一該多組增益參數分別對應于所述增益曲線的其中之一。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第一增益值G1、一第二增益值G2以及一第三增益值G3,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S_out=S1*G1+S2*G2+S3*G3;以及S_nor≤T1⇒S1=S_norS2=0S3=0T1<S_nor≤T2⇒S1=T1S2=S_nor-T1S3=0S_nor>T2⇒S1=T1S2=T2-T1S3=S_nor-T2;]]>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T1代表一第一閾值,T2代表一第二閾值。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為一多項式函數,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n+1個系數,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以及S_out=G0+G1*S+G2*S2+…+Gn*Sn;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S代表該輸入影像的該飽和度,G0-Gn代表該n+1個系數。23.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所述增益曲線分別為一指數函數,每一組增益參數分別包含一底數以及一指數,并且該飽和度增益值S_gain經由下列公式計算而得S_gain=S_outS_nor;]]>以及S_out=aG0;]]>其中,S_nor代表該規(guī)格化飽和度,a代表該底數,G0代表該指數。24.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于步驟(a)的前,先將該輸入影像由一第一色彩空間轉換為一第二色彩空間,其中該第二色彩空間定義一亮度元素L以及二色彩元素C1、C2。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色彩空間為RGB色彩空間。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二色彩空間選自下列群組的其中之一YCbCr、Yuv、YIQ、CIELab以及Luv色彩空間。27.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該色調H定義如下H=tan-1(C1C2).]]>28.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該飽和度S定義如下S=C12+C22.]]>29.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d)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d1)將該飽和度轉換為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以及(d2)將該二色彩元素C1以及C2分別乘以該飽和度增益值。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e)將該輸入影像由該第二色彩空間轉換為該第一色彩空間。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披露了一種影像處理裝置,以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輸入影像另具有亮度及色調。影像處理裝置包含第一處理單元、第二處理單元、第三處理單元及第一轉換器。第一處理單元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色調及第一對照表,決定增益曲線。第二處理單元根據輸入影像的亮度、色調及第二對照表,決定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并將輸入影像的飽和度值乘以規(guī)格化限制增益值,產生規(guī)格化飽和度。第三處理單元根據增益曲線及第三對照表,決定一組增益參數,并根據規(guī)格化飽和度及增益參數,決定飽和度增益值。第一轉換器根據飽和度增益值,調整輸入影像的飽和度。文檔編號G09G5/02GK101072363SQ20061008171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申請日期2006年5月10日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10日發(fā)明者李信宏,柳昀呈,黃煜翔申請人: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