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鍍銀反射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在投影機,照相機,顯微鏡,望遠 鏡,復印機,聚光型太陽電池等光電機器上使用的反射鏡技術,更具體的說是針對 有銀層的高反射銀鏡的耐環(huán)境性能的改良技術。
背景技術:
Ag膜作為一種高反射率的反射鏡,在照相機,復印機,顯微鏡,打印機,放映 機,聚光型太陽電池等各種光學機器中被廣泛地使用。然而,用于投影機中、聚光 型太陽能電池上的銀反射鏡,必須在高溫等惡劣條件下長時間使用;在梅雨季節(jié), 則必須長時間暴露在高濕度的狀態(tài)下。因此,廣泛需求一種擁有耐高溫高濕的,耐 環(huán)境特性出色的Ag反射鏡產品。
作為具體的例子,例如,長時間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使用,反射層的Ag膜層和 其上下膜層間不能發(fā)生剝離,浮起,或破裂等的缺陷;而且Ag膜層不能因為自身的 氧化等引起反射率降低。為了得到這樣耐久性出色的銀鏡,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 解決方案。例如,日本特開平2 0 0 3 — 4 9 1 9號公報公布的名稱為高反射鏡 的專利文獻1和日本特開平0 7 — 2 8 1 0 1 3號公報公布的名稱為反射鏡的專 利文獻2,提出了以下的銀反射鏡
專利文獻l提出了由基板,Al 2 0 3膜層,Ag膜層,八1 2 0 3和丁102膜層
構成的Ag反射鏡膜系結構。專利文獻1的銀鏡構造主要是提高基板和Ag膜層間的 附著力,也提高銀鏡的耐腐蝕性。
專利文獻2,在作為緩沖層的S i 0 2膜層或A 1 2 0s膜層與Ag膜層之間,又
3增加了由C r或N i金屬膜層構成的緩沖層,以提高基板和A g膜層之間的附著力。
但是專利文獻l中的銀鏡,Ag膜層的附著力還不充分,象投影機用的反射鏡、 聚光型太陽能電池的反射鏡的器件,由于長時間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使用,Ag膜層 會逐漸氧化發(fā)霧,造成反射率降低。
另外在A 1 2 0 3膜層和丁 i 02膜層之間,會逐漸擴散結晶,出現發(fā)霧現象,從 而造成銀反射鏡的反射率降低。
為解決上述專利文獻1中的問題,專利文獻2是為提高基板和A g膜層間的附 著力,在緩沖層S i 0 2膜層或A 1 2 0 3膜層與Ag膜層之間又增加了由C r和N i 金屬膜層作為粘結層。但這又會出現以下問題
在用Cr膜層作為粘結層時,A g膜層與基板的附著力得以提高,但是在高溫下, 如在10(TC以上使用的時,Ag膜層的反射面會逐漸發(fā)黑,耐環(huán)境特性比用Ni膜層作 粘結層差。反過來若用Ni膜層作粘結層,雖然可以提高耐環(huán)境特性,但是對下層的 附著力與使用Cr膜層相比又差了 。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 能提高Ag膜的附著力,又能防止A 1 2 0 3膜層和丁 i 02膜層之間擴散發(fā)霧,具有 耐環(huán)境腐蝕性能的鍍銀反射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沉積的下緩沖層、在所述下緩沖層上沉積的Ni-Cr合金層 (金屬膜層)、在所述Ni-Cr合金層上沉積的Ag膜層、在所述Ag膜層上沉積的A 1 2 0 3膜層、在所述A 1 2 0 3膜層上面沉積的3 i 02膜層,在所述S i 02膜層上 沉積的T i 02膜層(增反射膜層)。
進一步的,所述下緩沖層為A 1 2 0 3膜層。進一步的,所述下緩沖層為介質膜層和A 1 2 0 3膜層,其中介質膜層沉積于基 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介質膜層為S i 02、 T i 02膜層或S i 0膜層等。 進一步的,所述Ni-Cr合金層中C 1"合金的比率在1% 2 0%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下緩沖層的厚度是2 0 6 0 nm,所述N i —C r合金膜層 (金屬膜層)的厚度是2 0 6 0 nm,所述A g膜層的厚度是l 0 0 1 5 0 n m,所述A 1 2 0 3膜層的厚度是2 0 3 0 nm,所述S i 02膜層的厚度是2 0 4 0 nm,所述T i 0 2膜層(增反射膜層)的厚度是4 0 5 0 n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鍍銀反射鏡在下緩沖層與Ag膜層之間不是單一C r和N i 的金屬膜層,是兩者的合金層形成的金屬膜層,所以調節(jié)兩者合金比率可以容易的 調置出擁有兩者良好特性的金屬膜層。而且,Cr保證Ag膜層的下層良好的附著力, Ni可以保證出色的耐環(huán)境特性,在Ag膜層下可以沉積這樣的合金層,既能防止發(fā) 生金屬膜層、Ag膜層的腐蝕,又能提高基板和Ni-Cr合金層的附著力,而且還能提 高Ag膜層的平滑性。增反射層的T i 02和上緩沖層A 1 2 0 3之間沉積了與兩層都 不容易反應的S i 02膜層,防止反射率高的T i 0 2膜層與上緩沖層A 1 2 0 3膜層
間反應出現白霧,可以防止反射率降低,從而制備出耐久性優(yōu)異的銀反射鏡。
所以本實用新型能提高Ag膜層的附著力,防止A 1 2 0 3膜層和丁 i 02膜層間
的發(fā)霧,能提供出色的耐環(huán)境特性的銀鏡。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銀鏡的膜層剖面圖2為各項試驗后的銀鏡各波長的反射率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并不 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圖i是本實用新型鍍銀反射鏡的膜層剖面圖。如圖i所示的銀鏡io,它由玻璃
組成的基板l、在其上沉積的由A 1 2 0 3膜層組成的下緩沖層2、在下緩沖層2上由 M-Cr合金層沉積的金屬膜層3、在這個合金構成的金屬膜層3上面沉積的作為反射 層的Ag膜層4以及在這個Ag膜層4上面沉積的上緩沖層5和增反射層6組成。上 緩沖層5由與Ag膜層4相接的A 1 2 0 3膜層5 a和在A 1 2 0 3膜層5 a上形成的S i 0 2膜層5b組成。銀鏡10表面沉積的由T i 0 2膜層組成的增反射層6則設置在 上述S i 0 2膜層5b的上面。
本實用新型的鍍銀反射鏡10的特征之一,是下緩沖層2和A g膜層4之間加進 了由N i —C r合金膜層型形成的金屬膜層3。加了由N i —C r合金膜層型形成 的金屬膜層3,在C 1"合金比率不到20%,特別是l % 2 0 %之間時,既擁有C r 和Ag膜層4間的附著性好的特征,又具有N i的良好的耐環(huán)境特性。而且還能提 高Ag膜層4的平滑性。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特征是在由A 1 2 0 3組成的上緩沖層5 a和T i 02組成 的增反射層6之間加入了由S i 02組成的上緩沖層5 b。
現有技術中,A 1 2 0 3膜層5 a和由T i 02膜層形成的增反射層6直接接觸, 特別是在高溫下隨時間的變化,兩層間會發(fā)生反應。出現發(fā)霧現象,從而降低銀鏡 的反射率。
然而,如本實用新型鍍銀反射鏡,在A 1 2 0 3膜層5 a和增反射層6之間加入 S i 02膜層5 b ,防止了A 1 2 0 3膜層5 a禾t]T i 02構成的增反射層6的直接接 觸,可以防止由T i 02膜層形成的增反射層隨時間的變化發(fā)生的白霧現象,有效果 的防止了增反射層6的反射率降低。另外,在下緩沖層2 (基板1和下部緩沖層2形成的A 1 2 0 3膜層間)也可使 用S i 02、 T i 0 2膜層或S i O膜層等其他的介質膜層。
本實用新型提高A g膜層的附著力,防止A 1 2 0 3膜層和1 i 02膜層間的白 霧,提供了耐環(huán)境特性優(yōu)良的銀鏡。
以下是玻璃基板1上各層的膜層厚度。首先基板1的下緩沖層2的A 1 2 O 3膜 層是2 0 6 0 nm, A 1 2 0 3膜層上面由N i —C r合金膜層型形成的金屬膜層 3的厚度是2 0 6 0 nm。金屬膜層3上的Ag膜層4的厚度是1 0 0 1 5 0 nm。在A g膜層4緩沖層5A 1 2 0 3膜層5 a的厚度是2 0 3 0 nm, S i 02 膜層5 b的厚度是2 0 4 0 nm, S i 02膜層5 b上由T i 02形成的增反射層 6的厚度是4 0 5 0 n m 。金屬膜層3和A g膜層4在常溫狀態(tài)下用真空蒸鍍法 制成。其他的膜層使用IAD法在氧氣或氬氣離子的輔助下制備而成。因此,全膜層 2 6可以在常溫狀態(tài)下制成。
如上所示全部膜層都可以在常溫狀態(tài)下制成,因此可以省略掉此前必須有的加 熱和冷卻時間,銀鏡的制備時間大幅度縮短。另外,也可以防止由加熱而引起的各 膜層隨溫度劣化現象。上述用IAD法制造的非結晶介質膜的銀鏡,大大提高了銀鏡 的長期信賴性。
通過以下各項試驗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該工藝制備的銀反射鏡通過了以下的環(huán)境試驗膠帶試驗,先用膠帶粘在Ag 反射膜,然后迅速拉開膠帶,看Ag反射膜的脫膜狀態(tài);高低溫沖擊試驗,將銀鏡 放在—4 5 'C狀態(tài)下30分鐘,再放在8 5 'C的狀態(tài)下30分鐘,反復24次循環(huán)沖擊 試驗。此外還進行了 2 0 0 'C高溫下1512小時的高溫加熱試驗;濕度85%,溫度 85"C狀態(tài)下168小時的高溫、高濕試驗。各項試驗后,再一次測試了Ag反射膜的 脫膜情況和銀鏡的反射率變化。另外還測試了鹽霧試驗(4.5 %的鹽水在3 5 。C的條件下48小時不間斷的噴 射)后的銀鏡的反射率變化。各項結果,沒有發(fā)現Ag反射鏡脫膜的現象。
實驗前后的反射率見下表1和圖2所示。表1為本實用新型制備的銀鏡在波長
420nm 680 nm之間的平均反射率。 表1
試驗條件鍍膜后高低溫沖擊高溫暴曬試高溫高濕暴鹽霧試驗后
循環(huán)(-45。C驗后(200曬試驗后(35
85。C,24次。C' 1512小(85°C,4. 5%NaC
循環(huán))時)°C,85%RH, 1 68小時)1, 48小時)
平均反射率(%)99. 0399. 2499. 1699.2798. 21
表l,圖2的所示的各項試驗實施前的銀鏡樣本的平均反射率。 在圖2中,實線是各項試驗進行前的銀鏡反射率,實線是鍍膜后的反射率,〇 是溫度特性試驗(-45'C 85'C,保持30分鐘,24次循環(huán))后的反射率,A是高溫 暴曬試驗(200'C, 1512小時)后的反射率,+是高溫高濕暴曬試驗(85°C, 85% 濕度,168小時)后的反射率,X是鹽霧試驗(35°C, 4.5%NaCl, 48小時)后的反 射率。圖2的橫軸為波長(nm),豎軸是反射率(%)。
如表1和圖2所示,各波長帶域的銀鏡的反射率沒有劣化。 以上結果表明銀鏡10,在下緩沖層2和Ag層4之間加進了由N i — C r合 金膜層型形成的金屬膜層3,提高了下緩沖層和Ag膜層4間的附著力。上緩沖層5 由A 1 2 0 3膜層5 a和A 1 2 0 3膜層5 a上形成的S i 0 2膜層5b構成。抑制了增 反射層6和A 1 2 0 3膜層5 a之間的反應。防止發(fā)霧現象。使銀反射鏡的反射率能 夠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范圍。各項環(huán)境試驗的結果表明,本實用新型提高了銀鏡 的耐高溫,高濕,鹽霧等特性,具有很好的耐環(huán)境穩(wěn)定性。
8
權利要求1、一種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自下而上依次沉積的下緩沖層、Ni-Cr合金層、Ag膜層、Al2O3膜層、SiO2膜層和TiO2膜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緩沖層為A 1 203膜層。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緩沖層為介質膜層 和A 1 2 0 3膜層,其中介質膜層沉積于基板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膜層為S i 02、 T i 0 2膜層或S i O膜層。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Ni-Cr合金層中C r 合金的比率在1 % 2 0 %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鍍銀反射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緩沖層的厚度是2 0 6 0 nm,所述N i —C r合金膜層的厚度是2 0~6 0 nm,所述A g膜層 的厚度是l 0 0 1 5 0 nm,所述A 1 2 0 3膜層的厚度是2 0 3 0 nm,所述 S i 02膜層的厚度是2 0 4 0 nm,所述T i 02膜層的厚度是4 0 5 0 n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鍍銀反射鏡,涉及光學反射鏡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是Ag膜附著力差、銀反射鏡膜層之間擴散發(fā)霧的技術問題;該鍍銀反射鏡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沉積的下緩沖層、在所述下緩沖層上沉積的Ni-Cr合金層(金屬膜層)、在所述Ni-Cr合金層上沉積的Ag膜層、在所述Ag膜層上沉積的Al<sub>2</sub>O<sub>3</sub>膜層、在所述Al<sub>2</sub>O<sub>3</sub>膜層上面沉積的SiO<sub>2</sub>膜層,在所述SiO<sub>2</sub>膜層上沉積的TiO<sub>2</sub>膜層(增反射膜層)。本實用新型的鍍銀反射鏡具有能提高Ag膜的附著力,又能防止Al<sub>2</sub>O<sub>3</sub>膜層和TiO<sub>2</sub>膜層之間擴散發(fā)霧,具有耐環(huán)境腐蝕性能的特點。
文檔編號G02B5/08GK201344978SQ20092006757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健 唐, 濱 范 申請人:光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