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手動聚焦功能的透鏡鏡筒及其控制方法、相機主體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攝影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面向高級用戶的單反式等相機具有用戶能夠進行手動調焦的手動聚焦功能。具有該手動聚焦功能的相機具備由用戶操作的操作環(huán)及與操作環(huán)的旋轉量或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驅動部。
專利文獻1、2中所記載的相機在沿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方向的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可移動地安裝有操作環(huán)。關于操作環(huán),當位于第1位置時,能夠無限旋轉,當位于第2位置時,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而且,當操作環(huán)位于第1位置時,在第1手動聚焦模式下進行攝影。在第1手動聚焦模式下,與操作環(huán)的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另一方面,當操作環(huán)位于第2位置時,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進行攝影。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與操作環(huán)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相機中,在操作環(huán)上標有距離刻度,在透鏡鏡筒主體上標有指標。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相機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使聚焦透鏡移動至獲得與指標的位置對齊的距離刻度對應的攝影距離的位置。
專利文獻1、2中所記載的相機中,由于操作環(huán)以可旋轉且沿光軸方向可移動的方式構成,因此在對第1手動聚焦模式及第2手動聚焦模式進行切換時可能會導致誤操作。例如,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設定攝影距離后,為了從該設定值對攝影距離進行微調而欲切換到第1手動聚焦模式的情況下,只要能夠使操作環(huán)不旋轉而沿光軸方向從第2位置移動至第1位置,便能夠從上述設定值對攝影距離進行微調。然而,在使操作環(huán)沿光軸方向移動時,有時操作環(huán)會被誤旋轉。
關于這種誤操作,專利文獻2中公開有如下結構:在使操作環(huán)沿光軸方向移動時,即使操作環(huán)旋轉,也會電禁止對該操作環(huán)的旋轉的處理。具體而言,在從檢測出操作環(huán)的切換到經過規(guī)定期間為止的期間,即使操作環(huán)旋轉,也會禁止針對該旋轉的聚焦透鏡的移動。
以往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028945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7837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課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誤操作對策中,需要另行設置用于電防止誤操作的電路。并且,關于操作環(huán)的切換時間,對每個用戶而言存在偏差,因此若要可靠地防止誤操作,則需要將上述規(guī)定期間在一定程度內設定為較長。但是,若加長上述規(guī)定期間,則進行操作環(huán)的切換操作之后到旋轉操作有效化為止的時間變長,因此會給用戶帶來不適感。相反,若為了消除用戶的不適感而將上述規(guī)定期間設定為較短,則無法可靠地防止誤操作。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防止切換手動聚焦模式時的誤操作的透鏡鏡筒及其控制方法、相機主體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攝影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透鏡鏡筒具備透鏡鏡筒主體、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及切換操作部件。透鏡鏡筒主體容納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聚焦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為中心無限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沿光軸方向在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移動。切換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沿光軸方向移動。切換操作部件能夠在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與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部件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移動。
切換操作部件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與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相比,優(yōu)選更接近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配置在比聚焦操作部件及切換操作部件更靠透鏡鏡筒主體的內徑側,當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優(yōu)選被聚焦操作部件及切換操作部件所覆蓋。旋轉限制部件中,當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優(yōu)選在未被聚焦操作部件覆蓋而暴露的部分標有距離刻度。
透鏡鏡筒優(yōu)選具備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第3傳感器及驅動部。第1傳感器檢測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第2傳感器檢測旋轉限制部件的角度位置。第3傳感器檢測切換操作部件的位置。驅動部根據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及第3傳感器的輸出使聚焦透鏡沿光軸方向移動。
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驅動部優(yōu)選根據第2傳感器的輸出使聚焦透鏡移動。
透鏡鏡筒優(yōu)選具備控制驅動部的控制部。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1手動聚焦模式。在第1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2手動聚焦模式。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
關于本發(fā)明,在具備透鏡鏡筒主體、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切換操作部件、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及第3傳感器的透鏡鏡筒的控制方法中,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執(zhí)行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1手動聚焦模式,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執(zhí)行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2手動聚焦模式。透鏡鏡筒主體容納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聚焦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為中心無限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沿光軸方向在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移動。切換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沿光軸方向移動。切換操作部件能夠在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與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部件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移動。第1傳感器檢測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第2傳感器檢測旋轉限制部件的角度位置。第3傳感器檢測切換操作部件的位置。
權利要求6所述的透鏡鏡筒與本發(fā)明的相機主體裝卸自如地連接。相機主體具備控制透鏡鏡筒的驅動部的控制部。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1手動聚焦模式。在第1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2手動聚焦模式。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
相機主體優(yōu)選具備攝像部及模式切換開關。攝像部對從透鏡鏡筒主體射出的光進行拍攝。模式切換開關為了代替第1手動聚焦模式及第2手動聚焦模式而選擇自動聚焦模式而使用。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了自動聚焦模式時,控制部優(yōu)選根據通過攝像部獲得的攝像信號求出對焦位置,并使聚焦透鏡移動至對焦位置。
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自動聚焦模式且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控制部優(yōu)選通過釋放開關的半按操作使聚焦透鏡移動至對焦位置后,與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
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自動聚焦模式且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控制部優(yōu)選根據第2傳感器的輸出,使聚焦透鏡移動而求出對焦位置。
關于本發(fā)明,在具備透鏡鏡筒主體、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切換操作部件、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及第3傳感器的透鏡鏡筒裝卸自如地與相機主體連接的控制方法中,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執(zhí)行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1手動聚焦模式,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執(zhí)行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而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2手動聚焦模式。透鏡鏡筒主體容納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聚焦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為中心無限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沿光軸方向在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移動。切換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沿光軸方向移動。切換操作部件能夠在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與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部件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移動。第1傳感器檢測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第2傳感器檢測旋轉限制部件的角度位置。第3傳感器檢測切換操作部件的位置。
本發(fā)明的攝影裝置具備透鏡鏡筒主體、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切換操作部件、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第3傳感器及控制部。透鏡鏡筒主體容納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聚焦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為中心無限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沿光軸方向在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移動。切換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沿光軸方向移動。切換操作部件能夠在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與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部件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移動。第1傳感器檢測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第2傳感器檢測旋轉限制部件的角度位置。第3傳感器檢測切換操作部件的位置。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1手動聚焦模式。在第1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控制部執(zhí)行第2手動聚焦模式。在第2手動聚焦模式下,控制部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
攝影裝置優(yōu)選具備攝像部及模式切換開關。攝像部對從透鏡鏡筒主體射出的光進行拍攝。模式切換開關為了代替第1手動聚焦模式及第2手動聚焦模式而選擇自動聚焦模式而使用。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了自動聚焦模式時,控制部優(yōu)選根據通過攝像部獲得的攝像信號求出對焦位置,并使聚焦透鏡移動至對焦位置。
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自動聚焦模式且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控制部優(yōu)選通過釋放開關的半按操作使聚焦透鏡移動至對焦位置后,與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
當通過模式切換開關選擇自動聚焦模式且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控制部優(yōu)選根據第2傳感器的輸出,使聚焦透鏡移動而求出對焦位置。
關于本發(fā)明,在具備透鏡鏡筒主體、聚焦操作部件、旋轉限制部件、切換操作部件、第1傳感器、第2傳感器及第3傳感器的攝影裝置的控制方法中,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執(zhí)行與根據第1傳感器的輸出求出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1手動聚焦模式,當第3傳感器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部件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執(zhí)行與由第2傳感器檢測出的角度位置相應地使聚焦透鏡移動的第2手動聚焦模式。透鏡鏡筒主體容納包括聚焦透鏡的攝像光學系統(tǒng)。聚焦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為中心無限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在以光軸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旋轉限制部件能夠沿光軸方向在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聚焦操作部件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移動。切換操作部件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沿光軸方向移動。切換操作部件能夠在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與使旋轉限制部件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部件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移動。第1傳感器檢測聚焦操作部件的旋轉。第2傳感器檢測旋轉限制部件的角度位置。第3傳感器檢測切換操作部件的位置。
發(fā)明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切換操作部件進行手動聚焦模式的切換,因此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防止切換手動聚焦模式時的誤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鏡頭可換式數碼相機的正面?zhèn)韧庥^立體圖。
圖2是透鏡鏡筒及相機主體的外觀立體圖。
圖3是相機主體的背面?zhèn)韧庥^立體圖。
圖4是透鏡鏡筒的剖視圖。
圖5是第1連結環(huán)及第1傳感器的立體圖。
圖6是第1連結環(huán)及第1傳感器的主視圖。
圖7是位于卡合位置的第2連結環(huán)的剖視圖。
圖8是位于非卡合位置的第2連結環(huán)的剖視圖。
圖9是第2連結環(huán)的立體圖。
圖10是凸輪環(huán)及第2傳感器的立體圖。
圖11是從背面?zhèn)扔^察的凸輪環(huán)及第2傳感器的立體圖。
圖12是切換操作環(huán)及第3傳感器的立體圖。
圖13是表示鏡頭可換式數碼相機的結構的框圖。
圖14是表示mf模式、s-af模式及c-af模式的執(zhí)行條件的流程圖。
圖15是表示第1mf模式及第2mf模式的執(zhí)行條件的流程圖。
圖16是表示第1mf模式時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圖17是表示第2mf模式時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圖18是在s-af模式下,表示第1af模式、第2af模式及第3af模式的執(zhí)行條件的流程圖。
圖19是表示第1af模式時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圖20是表示第2af模式時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圖21是表示第3af模式時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圖22是在c-af模式下,表示第4af模式及第5af模式的聚焦透鏡的移動步驟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及圖2中,鏡頭可換式數碼相機(以下,稱為相機)10具備相機主體11及透鏡鏡筒12。透鏡鏡筒12裝卸自如地與相機主體11連接。相機10為所謂的無反式的數碼相機。
相機主體11在其上面具備電源撥桿13、釋放開關14、曝光校正轉盤15及快門速度轉盤16等。釋放開關14為所謂的能夠“半按”及“全按”的二級行程開關。釋放開關14通過半按輸出s1開啟信號,并進行從半按進一步按壓的全按而輸出s2開啟信號。若從釋放開關14輸出s1開啟信號,則相機10執(zhí)行自動聚焦(af(autofocus)處理)及自動曝光控制等攝影準備處理,若輸出s2開啟信號,則執(zhí)行攝影處理。
在相機主體11的前面設置有卡口17、光學取景窗18及模式切換撥桿19。當將透鏡鏡筒12安裝于相機主體11時,卡口17與設置在透鏡鏡筒12的后端的透鏡卡口20裝卸自如地結合。并且,卡口17的內部設置有機身側信號觸點21及固體成像元件22。當將透鏡鏡筒12安裝于相機主體11時,機身側信號觸點21通過與設置在透鏡鏡筒12的后端的透鏡側信號觸點23電連接,由此電連接透鏡鏡筒12與相機主體11。固體成像元件22為對從透鏡鏡筒12射出的光進行拍攝的攝像部。
模式切換撥桿19為用于切換攝影模式的模式切換開關。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模式切換撥桿19,作為攝影模式能夠進行手動聚焦模式與自動聚焦模式之間的切換。
在圖3中,在相機主體11的背面設置有圖像顯示部24、多個操作按鈕25及取景器目鏡部26等。圖像顯示部24例如由lcd(liquidcrystaldisplay)面板構成。圖像顯示部24用于顯示實時取景圖像及播放顯示結束拍攝的圖像等。操作按鈕25用于為了切換靜態(tài)圖像攝影及動態(tài)圖像攝影的設定操作等各種設定操作。取景器目鏡部26能夠切換為光學取景器及電子取景器。光學取景器能夠觀察通過光學取景窗18的光學圖像。電子取景器能夠觀察到由固體成像元件22拍攝的實時取景圖像。當切換為電子取景器時,在取景器目鏡部26的內部所配置的evf(electronicviewfinder)面板27(參考圖13)中顯示由固體成像元件22拍攝的實時取景圖像。evf面板27由lcd等構成。
在圖4中,透鏡鏡筒12具有透鏡鏡筒主體30、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聚焦操作環(huán)32、第1連結環(huán)33、第2連結環(huán)34、凸輪環(huán)35、切換操作環(huán)36、變焦操作環(huán)37及光圈調整環(huán)38。透鏡鏡筒主體30為圓筒形狀,且在內部容納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在透鏡鏡筒主體30的后端設置有透鏡卡口20(參考圖2)。當透鏡鏡筒12連接于相機主體11時,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在固體成像元件22中成像被攝體光。
聚焦操作環(huán)32為用戶用于手動旋轉操作而進行調焦的操作部件。聚焦操作環(huán)32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30以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的光軸l為中心無限旋轉。另外,在此所說的能夠無限旋轉的結構是指,當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30旋轉時,任一旋轉方向均無固定端而能夠無限制地旋轉的結構。
第1連結環(huán)33固定于聚焦操作環(huán)32(參考圖4)。當聚焦操作環(huán)32旋轉時,第1連結環(huán)33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一同旋轉。因此,聚焦操作環(huán)32與第1連結環(huán)33為一體,且構成本發(fā)明的“聚焦操作部件”。
在圖5中,第1連結環(huán)33具有第1卡合凸起40及第1傳感器42。第1卡合凸起40在第1連結環(huán)33的外周面沿第1連結環(huán)33的周向以固定的間距設置。第1卡合凸起40例如為五邊形形狀,且配置成其頂點朝向前方側。
第1傳感器42由梳齒環(huán)43及光電斷路器44a、44b構成。梳齒環(huán)43由設置在第1連結環(huán)33的內周面的多個齒43a構成。齒43a沿第1連結環(huán)33的周向以固定的間距排列。通過梳齒環(huán)43的1個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a、44b的受光元件的光,使光電斷路器44a、44b的檢測信號發(fā)生變化。
光電斷路器44a為將發(fā)光二極管與受光元件設置在相對的位置的光學傳感器。光電斷路器44a將來自受光元件的檢測信號輸入至透鏡控制部91(參考圖13)。并且,光電斷路器44b為與光電斷路器44a相同的結構,將來自受光元件的檢測信號輸入至透鏡控制部91。在透鏡控制部91中,每隔固定時間對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a、44b的受光元件的光的次數進行計數。透鏡控制部91將該計數值經由機身側信號觸點21及透鏡側信號觸點23輸入至相機主體11側的主體控制部100(參考圖13)。
當聚焦操作環(huán)32旋轉時,通過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a、44b的受光元件的光,光電斷路器44a、44b的檢測信號中發(fā)生變化。主體控制部100根據從透鏡控制部91輸入的計數值,檢測第1連結環(huán)33的旋轉,由此檢測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而且,當聚焦操作環(huán)32旋轉時,主體控制部100根據從透鏡控制部91輸入的計數值,求出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量。
在圖6中,光電斷路器44a、44b相對于梳齒環(huán)43的齒43a的間距p以成為相互偏離的相位的方式配置。具體而言,光電斷路器44a、44b配置在其周向上的設置間隔d成為(1/4+n)×p的位置(在此,n為正整數)。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為n=2。由此,當聚焦操作環(huán)32向一方向旋轉時,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a的受光元件的光之后,僅延遲相當于“1/4×p”的距離的時間,而任意的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b的受光元件的光。并且,當聚焦操作環(huán)32向另一方向旋轉時,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b的受光元件的光之后,僅延遲相當于“1/4×p”的距離的時間,而任意的齒43a遮擋入射于光電斷路器44a的受光元件的光。由此,通過主體控制部100求出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
在圖7、8中,第2連結環(huán)34安裝于切換操作環(huán)36。第2連結環(huán)34能夠以光軸l為中心旋轉。而且,第2連結環(huán)34能夠在與第1連結環(huán)33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與第1連結環(huán)33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之間沿光軸l方向移動。圖7表示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的情況。圖8表示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非卡合位置的情況。第2連結環(huán)34配置在比聚焦操作環(huán)32及切換操作環(huán)36更靠透鏡鏡筒主體30的內徑側。
在圖9中,在第2連結環(huán)34的外周面標有距離刻度46。距離刻度46沿第2連結環(huán)34的周向排列有表示“near、0.5、0.8、1、3、5、∞”等距離的標記(文字、數值或記號)。另外,“near”表示最短可攝影距離。“∞”表示無限遠。其他數值表示米單位的攝影距離。攝影距離為從相機10到所對焦的被攝體為止的距離,且與焦點距離聯(lián)動。
第2連結環(huán)34具有第2卡合凸起47及第1嵌合部48。第2卡合凸起47在第2連結環(huán)34的前方側的內周面沿第2連結環(huán)34的周向以固定的間距設置。例如,第2卡合凸起47相對于第1卡合凸起40的間距以1/3的間距排列。另外,第2卡合凸起47的形狀例如為五邊形形狀,且配置成其頂點朝向后方側。
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時,第2卡合凸起47配置在沿周向排列的第1卡合凸起40之間。具體而言,相對于第1連結環(huán)33的第1卡合凸起40的間距以1/3的間距設置有第2卡合凸起47,因此在2個第1卡合凸起40之間存在3個第2卡合凸起47。由此,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時,第2連結環(huán)34與第1連結環(huán)33卡合。因此,若聚焦操作環(huán)32旋轉,則經由第1連結環(huán)33,第2連結環(huán)34旋轉。
另一方面,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非卡合位置時,第2卡合凸起47配置在比第1卡合凸起40更靠前方側,且不與第1連結環(huán)33卡合。因此,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非卡合位置時,即使聚焦操作環(huán)32旋轉,第2連結環(huán)34也不旋轉。
第1嵌合部48形成為從第2連結環(huán)34的后方側的端部向后方側與光軸l平行地延伸的凸狀。第1嵌合部48例如在第2連結環(huán)34的周向上以120°的等角度間隔設置。第1嵌合部48為連結第2連結環(huán)34與凸輪環(huán)35的部件。
凸輪環(huán)35安裝成不向光軸l的方向移動而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30以光軸l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參考圖4)。凸輪環(huán)35配置在比聚焦操作環(huán)32及切換操作環(huán)36更靠透鏡鏡筒主體30的內徑側。
在圖10中,凸輪環(huán)35具有第2嵌合部50及第2傳感器52。第2嵌合部50在凸輪環(huán)35的前方側的端部以凹狀形成,且設置在與第1嵌合部48對置的位置。例如,第2嵌合部50在與第1嵌合部48對置的位置以120°的等角度間隔設置。不管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情況下,第2嵌合部50也與第1嵌合部48嵌合。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時,凸輪環(huán)35與第2連結環(huán)34的旋轉動作聯(lián)動而旋轉。另一方面,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非卡合位置時,凸輪環(huán)35不旋轉。
第2傳感器52具有凸輪筒53及位置傳感器54。凸輪筒53形成為圓筒形狀,且具有凸輪槽56。凸輪槽56沿相對于以光軸l為中心的周向傾斜的方向被切開。
在圖11中,位置傳感器54具有固定框60、凸輪銷62及電阻體基板64。固定框60支撐凸輪銷62及電阻體基板64,且固定于透鏡鏡筒主體30。在固定框60中,在與電阻體基板64相對的位置形成有沿光軸l的導槽66。
凸輪銷62與凸輪槽56卡合,并且插入貫通于導槽66。若凸輪環(huán)35旋轉,則凸輪銷62在導槽66的范圍內沿光軸l的方向直線移動。如此,凸輪銷62與導槽66及凸輪筒53一同構成將凸輪環(huán)35的旋轉動作轉換為直線移動的轉換機構。
凸輪環(huán)35與第2連結環(huán)34的旋轉動作聯(lián)動。第2連結環(huán)34當位于卡合位置時,通過凸輪環(huán)35能夠在以光軸l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由此,當第2連結環(huán)34位于卡合位置時,通過第1連結環(huán)33、第2連結環(huán)34及凸輪環(huán)35連結,聚焦操作環(huán)32能夠在以光軸l為中心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如此,由第2連結環(huán)34及凸輪環(huán)35構成本發(fā)明的“旋轉限制部件”。
電阻體基板64與凸輪銷62接觸,且構成與凸輪銷62的直線移動相應地電阻值發(fā)生變化的可變電阻。電阻體基板64根據電阻值的變化檢測凸輪環(huán)35的角度位置。該電阻體基板64經由透鏡控制部91將表示電阻值的變化的檢測信號輸出至主體控制部100。主體控制部100根據從透鏡控制部91輸入的檢測信號,求出凸輪環(huán)35的角度位置即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角度位置。
切換操作環(huán)36安裝成能夠相對于透鏡鏡筒主體30沿光軸l方向移動(參考圖7、8)。切換操作環(huán)36伴隨向光軸l方向的移動,使第2連結環(huán)34移動至卡合位置或非卡合位置。切換操作環(huán)36為在使第2連結環(huán)34移動至卡合位置而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限制在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限制位置”和使第2連結環(huán)34移動至非卡合位置而允許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無限旋轉的“旋轉允許位置”之間進行切換的切換操作部件。切換操作環(huán)36當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與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相比,更接近聚焦操作環(huán)32。
在圖12中,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外周面設置有從外周面降一段的凹部70及覆蓋該凹部70的透明罩72。在凹部70的底部形成有使第2連結環(huán)34上所標注的距離刻度46露出的露出孔74。如圖7所示,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露出孔74未被聚焦操作環(huán)32覆蓋而暴露距離刻度46。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露出孔74被聚焦操作環(huán)32所覆蓋而不暴露距離刻度46。
并且,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外周面,在露出孔74的附近標有直線狀的標記即指標76。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指標76通過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操作,與距離刻度46中所希望的攝影距離對齊。
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內周面,在前方側設置有前方槽78,在后方側設置有后方槽79。前方槽78及后方槽79沿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周向延伸。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安裝于透鏡鏡筒主體30時,在前方槽78及后方槽79中收容球80。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球80收容于前方槽78(參考圖7),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收容于后方槽79(參考圖8)。球80被固定在透鏡鏡筒主體30中的板簧81推向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內周面?zhèn)取0寤?1為對球80施力且向與光軸l垂直的方向彎曲的彈性部件。
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從旋轉限制位置向旋轉允許位置移動時,球80沿前方槽78的傾斜朝向內徑側移動而推回板簧81。由此,通過板簧81向內徑側彎曲,球80從前方槽78離開。然后,若切換操作環(huán)36轉至旋轉允許位置,則球80進入后方槽79而被板簧81推壓。切換操作環(huán)36從旋轉允許位置向旋轉限制位置移動時也相同,球80推回板簧81而從后方槽79離開,若切換操作環(huán)36到達旋轉限制位置,則球80進入前方槽78而被板簧81推壓。如此,切換操作環(huán)36能夠在旋轉允許位置與旋轉限制位置之間進行切換。
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位置由第3傳感器82檢測(參考圖12)。第3傳感器82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后方側固定于透鏡鏡筒主體30。第3傳感器82為將發(fā)光二極管與受光元件設置在相對的位置的光學傳感器。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來自發(fā)光二極管的光被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后方側的端部所遮擋。另一方面,當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來自發(fā)光二極管的光不被遮擋而入射于受光元件。受光元件的檢測信號經由透鏡控制部91輸出至主體控制部100(參考圖13)。主體控制部100根據從透鏡控制部91輸入的檢測信號,求出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位置。
如圖13所示,透鏡鏡筒12除了具有上述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聚焦操作環(huán)32、第1連結環(huán)33、第2連結環(huán)34、凸輪環(huán)35、切換操作環(huán)36、第1傳感器42、第2傳感器52及第3傳感器82以外,還具有透鏡控制部91、馬達驅動器92及變焦機構93。
透鏡控制部91由具備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存儲有該cpu中所使用的程序及參數的rom(readonlymemory)、及作為cpu的工作存儲器來使用的ram(randomaccessmemory)(均未圖示)的微型計算機構成,并控制透鏡鏡筒12的各部。在透鏡控制部91中連接有馬達驅動器92。
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具備變倍透鏡94、包括聚焦透鏡95的多個透鏡及光圈單元96等。變焦機構93為將變焦操作環(huán)37的旋轉動作轉換為直線移動而使變倍透鏡94移動的手動變焦機構。變倍透鏡94通過變焦機構93的驅動沿光軸l方向移動并變更視角。
聚焦透鏡95通過馬達98的驅動沿光軸l方向移動并調節(jié)攝影距離。光圈單元96通過馬達99的驅動使多片光圈葉片(未圖示)移動并改變向固體成像元件22的入射光量。馬達98、99為步進馬達或伺服馬達。馬達驅動器92根據透鏡控制部91的控制對馬達98、99的驅動進行控制。在本實施方式中,馬達98及馬達驅動器92構成使聚焦透鏡95向光軸l方向移動的驅動部。
透鏡側信號觸點23為用于在透鏡鏡筒12與相機主體11之間進行電信號的授受的多個觸點。在透鏡側信號觸點23中設置有用于從相機主體11側對透鏡控制部91傳送信號的觸點、用于從透鏡控制部91側對相機主體11傳送信號的觸點、及用于從相機主體11接受電力供給并向透鏡鏡筒12的各部供給電力的觸點(未圖示)等。
并且,在透鏡鏡筒12中設置有檢測光圈調整環(huán)38的角度位置或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的傳感器(未圖示),且與第1~第3傳感器42、52、82同樣地向相機主體11傳送檢測信號。
相機主體11除了具有上述釋放開關14、模式切換撥桿19、固體成像元件22、圖像顯示部24、操作按鈕25及evf面板27以外,還具有主體控制部100(控制部)、快門單元101、馬達驅動器102、圖像存儲器103、圖像數據處理部104、af處理部105、lcd驅動器106及卡i/f(inter/face)107等。這些通過匯流線108連接。
主體控制部100具備cpu、存儲該cpu中所使用的程序及參數的rom、及作為cpu的工作存儲器來使用的ram等。主體控制部100控制相機主體11及與相機主體11連接的透鏡鏡筒12的各部。從釋放開關14對主體控制部100輸入s1開啟信號及s2開啟信號。并且,在主體控制部100中連接有機身側信號觸點21。
并且,主體控制部100與檢測光圈調整環(huán)38的旋轉操作的傳感器的輸出相應地使光圈單元96動作,并將可改變光圈直徑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透鏡控制部91。透鏡控制部91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馬達驅動器92并改變光圈直徑。
快門單元101為所謂的焦平面快門,配置在卡口17與固體成像元件22之間??扉T單元101設置成能夠遮擋攝像光學系統(tǒng)31與固體成像元件22之間的光路,且能夠選擇開口狀態(tài)及閉口狀態(tài)??扉T單元101在實時取景圖像及動態(tài)圖像攝影時被設為開口狀態(tài),在靜態(tài)圖像攝影時臨時成為閉口狀態(tài)。該快門單元101由快門馬達109驅動。馬達驅動器102控制快門馬達109的驅動。
固體成像元件22由主體控制部100驅動控制。固體成像元件22例如為具有r(red)、g(green)、b(blue)濾色器的彩色單板攝像方式的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式圖像傳感器。固體成像元件22具有由以二維矩陣狀排列的多個像素(未圖示)構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括光電轉換元件,并對通過透鏡鏡筒12成像于受光面的被攝體像進行光電轉換而生成攝像信號。
并且,固體成像元件22具有干擾消除電路、自動增益控制器,a/d(analog/digital)轉換電路等信號處理電路(均未圖示)。干擾消除電路對攝像信號實施干擾消除處理。自動增益控制器將攝像信號的電平放大至最佳值。a/d轉換電路將攝像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而從固體成像元件22向匯流線108輸出。固體成像元件22的輸出信號為每個像素具有1個顏色信號的圖像數據。
圖像存儲器103儲存輸出到匯流線108的1幀圖像數據。圖像數據處理部104從圖像存儲器103讀出1幀圖像數據,并實施矩陣運算、去馬賽克處理、γ校正、亮度/色差轉換及調整大小處理等公知的圖像處理。af處理部105從1幀圖像數據計算出高頻成分的累計值即af評價值。該af評價值與圖像的對比度相對應。
lcd驅動器106將在圖像數據處理部104中進行圖像處理的1幀圖像數據依次輸入至圖像顯示部24或evf面板27。圖像顯示部24及evf面板27以一定的周期依次顯示實時取景圖像??╥/f107組裝在相機主體11中所設置的卡槽(未圖示)內,且與插入卡槽中的存儲卡110電連接??╥/f107將在圖像數據處理部104中進行圖像處理的圖像數據儲存在存儲卡110中。并且,當播放顯示儲存在存儲卡110中的圖像數據時,卡i/f107從存儲卡110讀出圖像數據。
主體控制部100與攝影模式相應地,將根據第1傳感器42、第2傳感器52及第3傳感器82的輸出使聚焦透鏡95移動的控制信號發(fā)送至透鏡控制部91。透鏡控制部91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馬達驅動器92,并使聚焦透鏡95移動。
主體控制部100根據模式切換撥桿19選擇性地執(zhí)行手動聚焦模式(mf模式)及自動聚焦模式(af模式)。作為mf模式,設置有第1mf模式(第1手動聚焦模式)及第2mf模式(第2手動聚焦模式)。在第1mf模式下,根據用戶進行的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操作變更攝影距離。在第2mf模式下,設定對應于與指標76的位置對齊的距離刻度46的攝影距離。
作為af模式,設置有靜態(tài)圖像攝影時的s-af(single-af)模式及動態(tài)圖像攝影時的c-af(continuous-af)模式。s-af具有第1af模式、第2af模式及第3af模式。在第1af模式下,通過主體控制部100進行af。在第2af模式下,能夠從通過af進行設定的對焦位置根據用戶進行的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操作進行調焦。在第3af模式下,在以對應于與指標76的位置對齊的距離刻度46的攝影距離為中心的特定距離范圍內進行af。另外,第1af模式和第2af模式能夠通過設置在相機主體11的背面的操作按鈕25選擇性地執(zhí)行。
c-af具有第4af模式及第5af模式。在第4af模式下,執(zhí)行動態(tài)圖像攝影期間,重復進行af。在第5af模式下,執(zhí)行動態(tài)圖像攝影期間,重復進行與第3af模式相同的處理。
以下,參考圖14~圖22的流程圖對主體控制部100的工作進行說明。
如圖14所示,主體控制部100檢測靜態(tài)圖像攝影及動態(tài)圖像攝影中選擇哪一個(s1)。當選擇靜態(tài)圖像攝影時(s1中“是”),主體控制部100檢測模式切換撥桿19的設置位置設置在mf模式及af模式中的哪一個(s2)。當模式切換撥桿19位于mf模式的設置位置時(s2中“是”),主體控制部100選擇mf模式。當模式切換撥桿19位于af模式的設置位置時(s2中“否”),主體控制部100選擇s-af模式(s3)。另一方面,當選擇動態(tài)圖像攝影時(s1中“否”),主體控制部100選擇c-af模式(s4)。
如圖15所示,當選擇了mf模式時(s10),主體控制部100判定第3傳感器82的輸出是否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s11)。當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s11中“是”),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1mf模式(s12)。并且,當第3傳感器82的輸出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s11中“否”),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2mf模式(s13)。
如圖16所示,當執(zhí)行了第1mf模式時(s20),主體控制部100根據第1傳感器42的檢測信號,檢測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s21),并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95沿光軸l方向移動(s22)。主體控制部100判定聚焦透鏡95是否到達了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s23)。在到達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為止的期間(s23中“否”),繼續(xù)聚焦透鏡95的移動(s22)。若到達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s23中“是”),則主體控制部100停止聚焦透鏡95的移動(s24)。如此,在第1mf模式下,用戶能夠進行攝影距離的微調。
另外,主體控制部100根據每一固定時間的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量,求出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轉速,并變更與轉速相應地使聚焦透鏡95移動的量。即,主體控制部100進行如下控制:當轉速較小時,減少聚焦透鏡95的移動量,當轉速較大時,加大聚焦透鏡95的移動量。
如圖17所示,當執(zhí)行了第2mf模式時(s30),主體控制部100根據第2傳感器52的檢測信號,計算出獲得對應于與指標76對齊的位置的距離刻度46的攝影距離的聚焦透鏡95的位置(s31)。主體控制部100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所計算出的位置(s32),并停止聚焦透鏡95的移動(s33)。如此,在第2mf模式下,用戶能夠進行通過目測等預先確定攝影距離而進行攝影的所謂的預對焦攝影。
并且,如圖18所示,當選擇了s-af模式時(s40),主體控制部100判定第3傳感器82的輸出是否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s41)。當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s41中“是”),主體控制部100判定是否通過操作按鈕25選擇了第1af模式(s42)。當選擇了第1af模式時(s42中“是”),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1af模式(s43)。并且,當選擇了第2af模式時(s42中“否”),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2af模式(s44)。另一方面,當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s41中“否”),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3af模式(s45)。
如圖19所示,當執(zhí)行了第1af模式時(s50),若通過釋放開關14的半按操作輸入s1開啟信號(s51),則主體控制部100根據在af處理部105中每獲得1幀圖像時所計算出的af評價值,檢測af評價值成為最大值的聚焦透鏡95的位置(對焦位置)(s52)。主體控制部100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所檢測出的對焦位置(s53),并停止聚焦透鏡95的移動(s54)。如此,在第1af模式下,用戶無需進行操作而自動進行調焦。
如圖20所示,當執(zhí)行了第2af模式時(s60),若通過釋放開關14的半按操作輸入s1開啟信號(s61),則主體控制部100根據af評價值檢測對焦位置(s62),并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該對焦位置(s63)。
而且,在第2af模式下,主體控制部100根據第1傳感器42的檢測信號檢測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s64),并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地使聚焦透鏡95從對焦位置移動(s65)。然后,主體控制部100判定是否到達了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s66)。在到達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為止的期間(s66中“否”),繼續(xù)聚焦透鏡95的移動(s65)。若到達與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旋轉方向及旋轉量相應的位置(s66中“是”),則主體控制部100停止聚焦透鏡95的移動(s67)。如此,在第2af模式下,用戶能夠進行從基于af的對焦位置到攝影距離的微調。
如圖21所示,當執(zhí)行了第3af模式時(s70),主體控制部100根據第2傳感器52的檢測信號,計算出獲得對應于與指標76對齊的位置的距離刻度46的攝影距離的位置(s71)。然后,主體控制部100限定在以計算出的位置為中心來包含的特定距離范圍內檢測對焦位置(s72)。主體控制部100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所檢測出的對焦位置(s73),并停止聚焦透鏡95的移動(s74)。如此,在第3af模式下,僅在用戶通過聚焦操作環(huán)32指定的特定距離范圍內進行af,從而af變得高速化。
如圖22所示,當選擇了c-af模式時(s80),主體控制部100判定第3傳感器82的輸出是否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s81)。當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允許位置時(s81中“是”),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4af模式(s82)。在第4af模式下,主體控制部100根據af評價值檢測對焦位置(s83),并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所檢測出的對焦位置(s84)。然后,主體控制部100判定是否從第4af模式變更為其他模式(s85)。在直到進行模式的變更為止的期間(s85中““否”),繼續(xù)對焦位置的檢測(s83)及聚焦透鏡95的移動(s84)。如此,在第4af模式下,動態(tài)圖像攝影中重復進行af。
另一方面,當表示切換操作環(huán)36位于旋轉限制位置時(s81中“否”),主體控制部100執(zhí)行第5af模式(s86)。在第5af模式下,主體控制部100根據第2傳感器52的檢測信號,計算出獲得對應于與指標76對齊的位置的距離刻度46的攝影距離的位置(s87)。主體控制部100限定在以計算出的位置為中心來包含的特定距離范圍內檢測對焦位置(s88)。主體控制部100使聚焦透鏡95移動至所檢測出的對焦位置(s89)。然后,主體控制部100判定是否從第5af模式變更為其他模式(s90)。在直到進行模式的變更為止的期間(s90中“否”),繼續(xù)與距離刻度46對應的位置的計算(s87)、對焦位置的檢測(s88)及聚焦透鏡95的移動(s89)。如此,在第5af模式下,在用戶通過聚焦操作環(huán)32指定的特定距離范圍內重復進行af。
如上所述,通過切換操作環(huán)36的向光軸方向的移動,選擇性地切換將聚焦操作環(huán)32是設為能夠在進行限制的角度范圍內旋轉還是設為能夠無限旋轉,因此在切換手動模式時,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防止聚焦操作環(huán)32的誤旋轉。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設置在相機主體11中的主體控制部100來控制透鏡鏡筒12的各部,但也可以通過透鏡控制部91來控制透鏡鏡筒12的各部。在這種情況下,透鏡控制部91與攝影模式相應地,根據第1傳感器42、第2傳感器52及第3傳感器82的輸出控制馬達驅動器92,并使聚焦透鏡95移動。另外,當通過透鏡控制部91控制透鏡鏡筒12的各部時,可以禁止基于主體控制部100的透鏡鏡筒12的各部的控制。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第2連結環(huán)34上標有距離刻度46,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上標有指標76,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2連結環(huán)34上標有指標76,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上標有距離刻度46。當在切換操作環(huán)36上標有距離刻度46時,可以在聚焦操作環(huán)32上標有指標76。
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相機10中,采用了以固體成像元件22的圖像信號為基礎,一邊移動聚焦透鏡95,一邊查找對比度較大的位置而對準焦距的對比度af方式,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使用相位差af方式。在相位差af方式中,使用將具有入射于受光面的光的角度的依賴性的相位差檢測像素在受光面內以規(guī)定的圖案來配置多個的固體成像元件。相位差檢測像素包括自右方向的入射靈敏度較高的第1視差像素及自左方向的入射靈敏度較高的第2視差像素??蓮幕诙鄠€第1視差像素的圖像與基于多個第2視差像素的圖像偏移量求出對焦位置。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相機10中,將相機主體11與透鏡鏡筒12設為分體且將兩者設為裝卸自如的結構,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將相機主體11與透鏡鏡筒12設為一體的攝影裝置。并且,以無反式的數碼相機為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能夠適用于單反式的數碼相機等其他透鏡可換式數碼相機。
符號說明
10-鏡頭可換式數碼相機、11-相機主體、12-透鏡鏡筒、22-固體成像元件、30-透鏡鏡筒主體、31-攝像光學系統(tǒng)、32-聚焦操作環(huán)、33-第1連結環(huán)、34-第2連結環(huán)、35-凸輪環(huán)、36-切換操作環(huán)、42-第1傳感器、52-第2傳感器、56-距離刻度、76-指標、82-第3傳感器、100-主體控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