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繼連接器、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放電管和電 ...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繼連接器、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中繼連接器和電源 的組裝結(jié)構(gòu)、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放電管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顯示裝置用照明裝置、顯示裝 置和電視接收機。
背景技術(shù):
專利文獻1公示了一種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源發(fā)揮作用的一例照明裝置。該 照明裝置具備,即將中繼端子安裝于大致平板狀的底座,在該中繼端子的一端部連接多根 細長的放電管而在中繼端子的另一端部與電源連接的結(jié)構(gòu),這樣經(jīng)由該中繼端子從電源向 放電管供給電力。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4-294592號公報在上述現(xiàn)有的技術(shù)中,由于中繼端子以裸露的狀態(tài)直接安裝在底座,因而需要考 慮漏電、觸電等的設(shè)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基于上述那樣的事實而完成的,其涉及一種構(gòu)成從電源向放電管的電路 供給電路的中繼連接器,目的在于不易產(chǎn)生漏電、觸電。作為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裝置,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用于對配置在大致呈平板狀 的底座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供給來自配置于上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其特征在于?包括組裝于上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上述放電管和上述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上 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其中,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上述保持件在上述底座和 上述電源之間的上述間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上述中繼端子的保護壁部。這樣,通過在底座和電源的間隙中設(shè)置保護壁部,不會在該間隙露出中繼端子,能 夠防止或者抑制作業(yè)人員等在該間隙接觸中繼端子。其結(jié)果是,能夠提供不易發(fā)生漏電、觸 電的中繼端子。上述保護壁部以與上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上述中繼端子。這樣,通過將保護壁部和中繼端子分開,能夠在成型時使用充分厚的金屬模,從而 能夠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持件具備將上述放電管側(cè)和上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上 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上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上述放電管。這樣,通過在隔離壁部形成部分地向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放電 管,能夠減小支承放電管的部分的壁厚,使成型性良好。即,當為使放電管側(cè)和電源側(cè)盡可 能大地分開而將隔離壁部整體做成壁厚時,有時發(fā)生該壁厚部分在成型時收縮成研缽狀等 成型上的問題,而通過本發(fā)明則不易產(chǎn)生這樣的情況。另外,由于用突部支承放電管,且隔離壁部位于只與放電管分開突出高度的位置,因而能夠形成使該隔離壁部相對于最傳熱的 部分(突部的頂部)離開放電管。其結(jié)果是,能夠防止發(fā)生隔離壁部因熱引起劣化的現(xiàn)象, 從而還能夠防止在放電管側(cè)和電源側(cè)發(fā)生絕緣破壞。上述保持件貫通所述底座的安裝孔,在上述保持件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彈性撓 曲的彈性防脫片;和與貫通上述安裝孔的方向大致成直角的卡止面,通過在上述彈性防脫 片與上述卡止面之間夾持上述底座,上述保持件被固定于上述底座。該情況下,在將保持件插入安裝孔的過程中使彈性防脫片發(fā)生彈性撓曲,當保持 件到達標準的組裝位置而使卡止面撞在安裝孔的開口緣時,彈性防脫片發(fā)生彈性復(fù)位而卡 止于安裝孔的開口緣。根據(jù)本發(fā)明,只要將保持件插入安裝孔就能夠?qū)⒅欣^連接器組裝于 底座。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的形成有上述彈性防脫 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在上述保持件組裝于上述底座的狀態(tài)下能夠與上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 的游動限制部。由于彈性防脫片能夠向與保持件的外表面接近的方向發(fā)生彈性變形,因而隨著該 彈性防脫片的彈性變形,保持件有可能相對于底座會產(chǎn)生相對移動,但是,在上述構(gòu)成中, 通過使游動限制部與安裝孔的孔緣抵接,來限制保持件與底座間的相對移動。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與上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上述彈 性防脫片的抵接面為相對于上述底座的厚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該情況下,由于與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彈性防脫片的抵接面成為相對于底座的厚 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因而即使底座的厚度存在不均勻,也能夠?qū)⒌鬃煽康貖A持在彈性 防脫片和卡止面之間。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上形成有能夠收容上 述放電管的端部的收容室,在上述收容室內(nèi)配置有上述中繼端子的放電管用連接部,在上 述收容室內(nèi),上述放電管和上述放電管用連接部電連接。該情況下,由于放電管和中繼端子的連接部分被收容在收容室內(nèi),因而能夠防止 夾雜物對該連接部分的干涉。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放電管向上述收容室組裝的方 向為與上述放電管的軸線成直角的方向,且在組裝有放電管的狀態(tài)下,外嵌于上述放電管 的端部的管頭被收容于上述收容室內(nèi),在上述收容室內(nèi)形成有移動限制部,該移動限制部 通過卡止上述管頭而限制上述放電管沿其軸線方向向脫離上述收容室的方向移動。該情況下,即使放電管沿著其軸線方向向脫離收容室的方向移動,也能夠通過將 管頭卡止于移動限制部來限制放電管的移動。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的外表面中與上述保 持件的板面成直角且上述收容室形成開口的外表面,形成有使上述保持件和上述收容室的 開口緣之間的部分沿上述保持件的板面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該情況下,由于通過從保持件的外表面突出伸出部,而使自收容室的內(nèi)部至底座 的沿面距離變長,因而能夠防止從收容室的放電管向保持件外的底座的漏電。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形成有從上述收容室 的開口部的開口緣向上述放電管的組裝方向傾斜的錐狀導(dǎo)向部,該開口部作為上述放電管
8的接收口。該情況下,能夠通過錐狀導(dǎo)向部將放電管導(dǎo)入收容室內(nèi)。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電源為以下形態(tài)在與上述底 座平行的電路基板的與上述底座相反一側(cè)的背面安裝有基板連接器,使上述基板連接器的 嵌合凹部與貫通上述電路基板的嵌合孔對應(yīng),在上述嵌合凹部內(nèi)配置有輸出端子,在上述 保持件上,形成有為向上述底座的背面?zhèn)韧怀龅男螒B(tài)且能夠貫通上述嵌合孔進入上述嵌合 凹部內(nèi)的壁部,在上述中繼端子以沿著上述壁部的方式形成有能夠與上述輸出端子連接的 基板用連接部。該情況下,中繼端子的基板用連接部貫通電路基板的嵌合孔且在嵌合凹部的內(nèi)部 與輸出端子連接。由于在電路基板上形成貫通狀態(tài)的嵌合孔,因而能夠?qū)崿F(xiàn)將基板連接器 配置于電路基板的與底座相反一側(cè)的背面的方式。另外,由于基板用連接部沿著壁部配置, 因而能夠防止因夾雜物的干涉而引起的基板用連接部的變形等。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輸出端子包括相對于上述電 路基板被限制移動的基端部;從上述基端部延伸的彈性撓曲的可撓部;和從上述可撓部延 伸且能夠彈性夾持上述壁部和上述基板用連接部的大致U字形的連接片,在上述嵌合凹部 內(nèi),上述基板用連接部在構(gòu)成上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與上述可撓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的 片部彈性接觸,并且上述壁部與構(gòu)成上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上述可撓部側(cè)的片部彈性 接觸。該情況下,在中繼端子的基板用連接部相對于輸出端子向可撓部側(cè)位置發(fā)生了相 對偏移的情況下,由于使連接片的整體與基板用連接部和壁部形成一體向可撓部側(cè)移動, 因而,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和自由端側(cè)的片部的連接狀態(tài)。在基板用連接部相對于輸出 端子位置向與可撓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發(fā)生了相對偏移的情況下,由于連接片中自由端側(cè)的 片部推壓基板用連接部向自由端側(cè)移動,因而即使該情況也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和自由 端側(cè)的片部處于連接狀態(tài)。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電源以使多個輸出端子與多個 上述中繼端子對應(yīng)的方式并列配置于電路基板上,并且上述輸出端子具有沿與上述中繼端 子和上述輸出端子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細長地延伸的連接片,在上述中繼端子上 形成有寬度比上述連接片寬且與上述中繼端子和上述輸出端子的排列方向平行的呈板狀 的基板用連接部,上述基板用連接部能夠與上述連接片接觸。在多個輸出端子和多個中繼端子并列配置的情況下,有可能由于作為在輸出端子 的安裝母體的電路基板和作為中繼端子的安裝母體的底座之間的熱膨脹率差異等,導(dǎo)致在 輸出端子和中繼端子的排列方向產(chǎn)生位置偏移。可是,在本發(fā)明中,在輸出端子上設(shè)有沿與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細長地延 伸的連接片,在中繼端子上形成有寬度比連接片寬且與排列方向平行的呈板狀的基板用連 接部,而使該寬度寬的基板用連接部和細長的連接片接觸。由于基板用連接部在排列方向 的寬度尺寸較大,因而即使中繼端子和輸出端子在排列方向發(fā)生位置偏移,也能夠保持基 板用連接部和連接片處于連接狀態(tài)。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中,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上形成有允許上述 放電管從與上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進入的放電管用嵌合部;和允許上述電源的
9基板連接器從與上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嵌合的電源用嵌合部。該情況下,由于放電管與中繼端子相對的安裝方向和電源與中繼端子相對的安裝 方向都是與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因而能夠在相對于底座層疊有放電管和電源的 狀態(tài)下進行安裝。其次,作為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裝置,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 于將中繼連接器安裝于底座,該中繼連接器用于對配置于大致呈平板狀的上述底座的正面 側(cè)的放電管供給來自配置于上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Γ鲜鲋欣^連接器和底座的組 裝結(jié)構(gòu)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座貫通形成有安裝孔,上述中繼連接器包括組裝于上述底 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上述放電管和上述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上述保持件的中繼端 子,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上述保持件在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之間的上述間 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上述中繼端子的保護壁部。這樣,通過在底座和電源的間隙設(shè)置保護壁部,能夠恰當?shù)胤乐够蛘咭种谱鳂I(yè)人 員在該間隙接觸到中繼端子。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護壁部以與上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上述中繼端子。這樣,通過將保護壁部和中繼端子隔離,能夠在成型時使用足夠的壁厚的金屬模, 從而能夠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持件具備將上述放電管側(cè)和上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 上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上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上述放電管。這樣,通過在隔離壁部形成部分地向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放電 管,而減小支承放電管的部分的壁厚,使能夠成型性良好。即,當為盡可能遠地隔離放電管 側(cè)和電源側(cè)而將隔離壁部整體做成壁厚時,有可能該壁厚部分在成型時發(fā)生收縮成研缽狀 等成型上的問題,而通過本發(fā)明則難以產(chǎn)生這樣的情況。還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彈性撓曲的彈性防脫片;和 與貫通上述安裝孔的方向大致成直角的卡止面,通過用上述彈性防脫片和上述卡止面夾持 上述底座,上述保持件以貫通上述底座的狀態(tài)被固定。根據(jù)這樣的組裝結(jié)構(gòu),在將保持件插入安裝孔的過程使彈性防脫片發(fā)生彈性撓 曲,當保持件到達標準的安裝位置而使卡止面撞擊到安裝孔的開口緣時,彈性防脫片進行 彈性復(fù)位而卡止于安裝孔的開口緣。根據(jù)本發(fā)明,只要將保持件插入安裝孔就能夠?qū)⒅欣^ 連接器安裝在底座。還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的形成有上述彈性防脫片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與 上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游動限制部。由于彈性防脫片能夠在接近保持件的外表面的方向發(fā)生彈性變形,因而隨著該彈 性防脫片的彈性變形保持件有可能相對于底座發(fā)生相對移動,但是,在上述構(gòu)成中,通過使 游動限制部與安裝孔的孔緣抵接,來限制保持件與底座相對的相對移動。還能夠構(gòu)成為與上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上述彈性防脫片的抵接面為相對于上 述底座的厚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該情況下,由于與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彈性防脫片的抵接面成為相對于底座的厚 度方向發(fā)生傾斜的傾斜面,因而即使底座的厚度不均勻,也能夠?qū)⒌鬃煽康貖A持在彈性 防脫片與卡止面之間。
也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上形成有能夠收容上述放電管的端部的收容室,在 上述收容室內(nèi),上述放電管和上述中繼端子電連接,在上述保持件的外表面中與上述底座 的板面成直角且上述收容室開口的外表面,形成有使上述底座和上述收容室的開口緣之間 的部分沿上述底座的板面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該情況下,由于從保持件的外表面突出伸出部,而使從收容室的內(nèi)部至底座的沿 面距離變長,因而能夠防止從收容室內(nèi)的放電管向保持件外的底座的漏電。其次,作為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裝置,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 于向配置于大致呈平板狀的底座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芄┙o來自配置于上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電源的電力,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繼連接器包括組裝于上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 與上述放電管和上述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上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隔 著間隙分開,上述保持件在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之間的上述間隙具備從外側(cè)覆蓋上述中繼 端子的保護壁部。這樣,通過在底座和電源的間隙設(shè)置保護壁部,能夠適當?shù)胤乐够蛘咭种谱鳂I(yè)人 員在該間隙接觸到中繼端子。也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護壁部以與上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上述中繼端子。這樣,通過將保護壁部和中繼端子分開,能夠在成型時使用足夠壁厚的金屬模,從 而能夠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持件具備將上述放電管側(cè)和上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 上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上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上述放電管。這樣,通過在隔離壁部形成部分地向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放電 管,使支承放電管的部分的壁厚變小,從而使能夠成型性良好。即,當為使放電管側(cè)和電源 側(cè)盡可能遠地分開而將隔離壁部整體做成厚壁時,有可能該厚壁部分成型時發(fā)生收縮成研 缽狀等成型上的問題,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則難以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輸出端子包括相對于上述電路基板被限制移動的基端部; 從上述基端部延伸的能夠彈性撓曲的可撓部;和從上述可撓部延伸且能夠彈性夾持與上述 壁部和上述基板用連接部的大致U字形的連接片,在上述嵌合凹部內(nèi),上述基板用連接部 與構(gòu)成上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與上述可撓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并且上 述壁部與構(gòu)成上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上述可撓部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該情況下,在中繼端子的基板用連接部相對于輸出端子向可撓部側(cè)發(fā)生相對位置 偏移的情況下,由于連接片的整體與基板用連接部和壁部成一體地向可撓部側(cè)移動,因而 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和自由端側(cè)的片部的連接狀態(tài)。在基板用連接部相對于輸出端子向 與可撓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發(fā)生相對位置偏移的情況下,由于連接片中自由端側(cè)的片部推壓 基板用連接部而向自由端側(cè)移動,因而,即使該情況下也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和自由端 側(cè)側(cè)片部的連接狀態(tài)。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電源成以使多個上述輸出端子與多個上述中繼端子對應(yīng)的方 式并列配置于上述電路基板上的狀態(tài),上述輸出端子具有沿著與上述中繼端子和上述輸出 端子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細長地延伸的連接片,上述基板用連接部形成為寬度比 上述連接片要寬且與上述中繼端子和上述輸出端子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板狀,上述基板用連 接部與上述連接片接觸。
在多個輸出端子和多個中繼端子并列配置的情況下,有可能在作為輸出端子的安 裝母體的電路基板和作為中繼端子的安裝母體的底座之間,因熱膨脹率差異等引起在輸出 端子和中繼端子的排列方向產(chǎn)生位置偏移??墒牵谏鲜鼋Y(jié)構(gòu)中,在輸出端子上設(shè)有沿與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細長地 延伸的連接片,在中繼端子上形成有寬度比連接片寬且成為與排列方向平行的板狀的基板 用連接部,而使該寬度寬的基板用連接部和細長的連接片接觸。由于基板用連接部在排列 方向的寬度尺寸大,因而即使中繼端子和輸出端子在排列方向發(fā)生位置偏移,也能夠保持 基板用連接部和連接片的連接狀態(tài)。其次,作為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裝置,本發(fā)明的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 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于將放電管和電源連接于中繼連接器,該中繼連接器用于向配置于大致呈 平板狀的底座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芄┙o來自配置于上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上述?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構(gòu)的特征在于上述中繼連接器包括安裝于上述 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上述放電管和上述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上述保持件的中繼 端子,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上述保持件在上述底座和上述電源之間的上述 間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上述中繼端子的保護壁部。這樣,通過在底座和電源的間隙設(shè)置保護壁部,不會在該間隙露出中繼端子,從而 能夠適當?shù)胤乐够蛘咭种谱鳂I(yè)人員在該間隙接觸到中繼端子。其結(jié)果是,能夠提供一種不 易發(fā)生漏電、觸電的中繼連接器。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護壁部以與上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上述中繼端子。這樣,通過將保護壁部和中繼端子分開,能夠在成型時使用足夠的壁厚的金屬模, 進而能夠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還能夠構(gòu)成為上述保持件具備將上述放電管側(cè)和上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 上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向上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上述放電管。這樣,通過在隔離壁部形成部分地向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由該突部支承放電管, 能夠減小支承放電管的部分的壁厚,從而使成型性變得良好。即,當為盡可能大地將放電管 側(cè)和電源側(cè)分開而將隔離壁部整體做成壁厚時,有可能該壁厚部分在成型時產(chǎn)生收縮成研 缽狀等成形上的問題,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則難以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還能夠構(gòu)成為在上述保持件上形成有允許上述放電管從與上述底座的板面大 致成直角的方向進入的放電管用嵌合部;和允許上述電源從與上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 的方向嵌合的電源用嵌合部。該情況下,由于放電管與相對中繼端子的安裝方向和電源與相對中繼端子的安裝 方向都是相對于底座的板面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因而能夠相對于底座以層疊放電管和電 源的方式進行安裝。另外,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本發(fā)明的中繼連接器、放電管、 電源、和底座。另外,在上述照明裝置中,能夠構(gòu)成為多個上述中繼連接器以沿著上述底座的相 互平行的一對側(cè)緣中的一個上述側(cè)緣排列的方式配置,在細長的支承板上,能夠?qū)ǖ夭?列安裝有多個接地端子的形態(tài)的接地部件,以沿著上述底座的相互平行的上述一對側(cè)緣中 的另一個的上述側(cè)緣并列的方式配置,在與上述一對側(cè)緣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并列配置有細長的多根上述放電管,安裝于上述多根放電管的一端部的管頭單獨與上述中繼連接器的上 述中繼端子連接,安裝于上述多根放電管的另一端部的管頭單獨與上述接地端子連接。該情況下,多根放電管在其另一端部的管頭經(jīng)由接地部件成短路狀態(tài)且一同接 地。由于構(gòu)成接地部件的多個接地端子不需要彼此絕緣,因而不需要以絕緣為目的用于包 圍接地端子或者在接地端子間進行隔離的絕緣部件。根據(jù)本發(fā)明,有助于減少部件個數(shù)。另外,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本發(fā)明的照明裝置;和配置于上 述照明裝置的正面?zhèn)鹊娘@示板。另外,本發(fā)明的電視接收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使構(gòu)成從電源向放電管的電力供給通路的中繼連接器不易產(chǎn)生 漏電、觸電。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電視接收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顯示裝置的水平截面圖;圖3是組裝有中繼連接器、放電管和電源基板的狀態(tài)的底座的立體圖;圖4是安裝有電源基板的狀態(tài)的底座的背面圖;圖5是表示將基板連接器安裝于燈組件的狀態(tài)的水平截面圖;圖6是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7是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8是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的截面圖;圖10是中繼端子的背面圖;圖11是放電管的立體圖;圖12是照明裝置的背面圖;圖13是照明裝置的部分放大正面圖;圖14是基板連接器的立體圖;圖15是基板連接器的正面圖;圖16是表示嵌合中繼連接器的狀態(tài)的基板連接器的正面圖;圖17是基板連接器的水平截面圖;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的截面圖;圖19是第三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0是第三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的側(cè)面圖;圖21是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從正面?zhèn)瓤吹降恼彰餮b置的立體圖;圖22是照明裝置的正面圖;圖23是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24是表示中繼連接器和放電管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部分放大正面圖;圖25是中繼端子的側(cè)面圖;圖26是表示放電管的管頭能夠與限制器卡止的情況的截面圖;圖27是表示中繼連接器和電源基板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截面圖28是放電管的立體圖;圖29是管頭的背面圖;圖30是管頭的平面圖;圖31是管頭的側(cè)面圖;圖32是從背面?zhèn)瓤吹降牡谒膶嵤┓绞降恼彰餮b置的立體圖;圖33是第五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的正面圖;圖34是表示在照明裝置中使放電管露出的狀態(tài)的正面圖;圖35是照明裝置的背面圖;圖36是接地部件的立體圖;圖37是接地部件的立體圖;圖38是表示放電管的管頭能夠與限制器卡止的情況的截面圖;圖39是表示接地端子和放電管的連接結(jié)構(gòu)的部分放大正面圖;圖40是表示管頭的一變形例的立體圖;圖41是圖40的側(cè)面圖;圖42是接地端子的立體圖;圖43是表示使用圖42的接地端子的情況下與管頭的連接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44是表示將第六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安裝于燈組件的狀態(tài)的水平截面圖;圖45是第六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的立體圖;圖46是表示剖開第六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的部分的立體圖;圖47是表示剖開第六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的部分的立體圖;圖48是第七實施方式的管頭的正面?zhèn)攘Ⅲw圖;圖49是第七實施方式的管頭的背面?zhèn)攘Ⅲw圖;圖50是表示安裝有第七實施方式的管頭后的燈的一例的第一立體圖;圖51是圖50的燈的第二立體圖;圖52是表示安裝有第七實施方式的管頭后的燈的一變形例的第一立體圖;圖53是圖52的燈的第二立體圖;圖54是表示安裝有第七實施方式的管頭后的燈的另一變形例的第一立體圖;圖55是圖54的燈的第二立體圖。符號說明10…照明裝置1L···顯示板13…底座13H...安裝孔14、145…中繼連接器15…放電管16…電源基板(電源)17…電路基板17H…嵌合孔18…基板連接器
20.保持件
22.移動限制部
23.收容室(放電管用嵌合部)
24.游動限制部
25.彈性防脫片
26.卡止面
27.壁部(電源用嵌合部)
28.伸出部
29.錐狀導(dǎo)向部
30.中繼端子
31.放電管用連接部
33.基板用連接部
50.管頭
63.嵌合凹部
70.輸出端子
71.基端部
73.可撓部
74.連接片
146 保護壁部
147 隔離壁部
148 突部
149 間隙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1 圖17針對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顯示裝置D概要]圖1是電視接收裝置TV的分解立體圖,其構(gòu)成包括顯示裝置D、以夾持方式收容 顯示裝置D的表里兩殼體Ca、Cb、有別于后述的電源基板16(作為本發(fā)明的構(gòu)成要件的電 源)的主電源P、調(diào)諧器T、臺座S。用于電視接收裝置TV的顯示裝置D作為整體做成橫長 的長方形,其構(gòu)成包括如圖2所示的顯示板11和照明裝置10,被稱為所謂的液晶顯示裝置。 顯示板11配置于照明裝置10的正面?zhèn)?,照明裝置10作為背光源從背面?zhèn)日丈滹@示板11。 此外,由于圖2示意性表示顯示裝置D,因而中繼連接器14和基板連接器18等的形狀部分 與其它附圖的形狀部分不同。顯示板11為在透明的TFT基板和透明的CF基板的間隙密封有液晶的眾所周知 的結(jié)構(gòu),在TFT基板上設(shè)有作為與彼此垂直相交的源極配線和柵極配線連接的開關(guān)元件的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和與該TFT連接的像素電極,在CF基板上設(shè)有將紅(R)、綠 (G)、藍(B)三原色的著色部配置成矩陣狀的彩色濾色片、和共用電極。[照明裝置10概要]
15
如圖2 圖4所示,照明裝置10的構(gòu)成包括燈組件12和電源基板16 (本發(fā)明的 構(gòu)成要件之一的電源)。燈組件12包括作為整體成橫長長方形的板狀且作為燈收容部件 發(fā)揮作用的金屬制底座13、在底座13的正面?zhèn)纫运阶藙莅凑詹⒘杏谏舷路较虻姆绞脚?置的多個放電管15、和以沿著底座13的左右兩側(cè)緣且與各放電管15相對應(yīng)的方式上下并 列配置于的多個中繼連接器14。電源基板16配置于底座13的里面?zhèn)?,通過經(jīng)由中繼連接 器14對放電管15進行電力供給。在底座13上,在與各放電管15相同的高度與放電管15 的端部相對應(yīng)的位置,以在上下方向并列地形成有從正面貫通到背面的方式的大致呈方形 的多個安裝孔13H(參照圖5、圖12、圖13等),在各安裝孔13H內(nèi)分別貫通安裝中繼連接器 14。[中繼連接器14]如圖5 圖8和圖10所示,中繼連接器14由合成樹脂制的保持件20、和收容在保 持件20內(nèi)的金屬制的中繼端子30構(gòu)成。保持件20由作為整體呈塊狀的箱狀部21、和從箱狀部2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的壁 部27構(gòu)成。在保持件20上,形成有沿著箱狀部21的外表面(上面和下面)向后方(與中 繼連接器14相對于底座13的組裝方向相同的方向)懸臂狀延伸的方式的上下一對的彈性 防脫片25。在彈性防脫片25的伸出端部形成有向箱狀部21的相反側(cè)突出大致成直角三角 形狀的止脫突起25a。另外,在箱狀部21的上下兩面形成有沿彈性防脫片25 (與彈性防脫 片25平行)細長地延伸的凸緣狀的游動限制部24。該游動限制部24的前后方向(與中繼 連接器14向底座13的組裝方向相平行的方向)的形成范圍,大致與彈性防脫片25相同的 區(qū)域。另外,在移動限制部24的前端(中繼連接器14與電路基板17相對的組裝方向前端 側(cè))形成有與電路基板17抵接的抵接面(插入限制部)20a,采用通過該抵接面20a使該中 繼端子30的前端或者壁部27的前端不與嵌合凹部63的里端抵接的構(gòu)成。在箱狀部21的 背面形成有位于比壁部27的更靠近右方和位于比壁部27的更靠近左方的一對卡止面26。 該成對的卡止面26與底座13平行,且夾持彈性防脫片25配置于左右兩側(cè)。在箱狀部21,從其正面往右側(cè)面(底座13的側(cè)緣部的相反側(cè)的側(cè)面)形成有開口 的收容室23 (作為本發(fā)明的構(gòu)成要件的放電管用嵌合部)。收容室23的開口部中正面?zhèn)鹊?開口部成為用于從正面?zhèn)惹度敕烹姽?5的端部(管頭50)的接收口 23a,側(cè)面?zhèn)鹊拈_口部 成為用于在將放電管15的端部收容于收容室23的狀態(tài)下避免與玻璃管40的干擾的避讓 口 23b。在該避讓口 23b形成有其開口緣向內(nèi)側(cè)延伸的狀態(tài)的移動限制部22。該移動限制 部22的上下方向的間隔成為比管頭50的主體51的內(nèi)徑小的尺寸。另外,在箱狀部21,形 成有從箱狀部21的避讓口 23b的開口側(cè)面與底座13平行地突出的伸出部28。該伸出部 28成為將底座13的正面和避讓口 23b之間隔開的狀態(tài)。該伸出部28中的與底座13的對 置面成為上述的卡止面26。另外,在伸出部28形成有將與該底座13的對置面(背面)切 開的形狀的壁減薄部。中繼端子30保持于保持件20。中繼端子30為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板材進行 彎曲加工而成,其包括由大致圓弧狀的板片組成的由一對彈性夾持片32構(gòu)成的放電管用 連接部31、和向背面?zhèn)绕桨鍫钔怀龅幕逵眠B接部33。在基板用連接部33的前端形成有 從其上下兩緣部成直角延伸的一對支承片34,從該一對支承片34向正面?zhèn)妊由斐錾鲜龅?一對彈性夾持片32。該彈性夾持片32被收容于收容室23內(nèi)。另一方面,基板用連接部33從箱狀部21的背面向保持件20外露出,且沿著壁部27向后方突出。在壁部27形成有沿 著其上下兩緣延伸的一對凸緣狀保持部27a,基板用連接部33通過將其上下兩緣嵌合于凸 緣狀保持部27a的槽內(nèi)而被固定于壁部27。該壁部27和從基板用連接部33的箱狀部21 的突出方向相對于底座13成直角(與中繼連接器14向底座13的安裝方向相同的方向)。如圖9所示,在將該中繼連接器14組裝于底座13時,從底座13的正面?zhèn)认虬惭b 孔13H插入保持件20的壁部27,使卡止面26抵接于底座13的正面的安裝孔13H的開口緣 部。在插入過程,為使彈性防脫片25的止脫突起25a與安裝孔13H的孔緣抵接,而使彈性 防脫片25向接近箱狀部21的方向發(fā)生彈性變形。而且,當卡止面26抵接于底座13的正 面時,止脫突起25a穿過安裝孔13H而使彈性防脫片25彈性復(fù)位,通過該彈性復(fù)位而將止 脫突起25a卡止于底座13的背面的安裝孔13H的開口緣部。由此,底座13被卡止面26和 止脫突起25a從前后夾持,以此將保持件20固定為相對于底座13限制向安裝方向(安裝 孔13H的貫通方向)的移動的狀態(tài),從而將中繼連接器14安裝于底座13。在將中繼連接器14安裝于底座13的狀態(tài)下,作為保持件20的前端側(cè)的箱狀部21 向底座13的正面突出(露出),且作為保持件20的后端側(cè)的壁部27向底座13的背面?zhèn)?突出(露出)。另外,由于彈性防脫片25能夠在相對接近保持件20的外表面的方向(上 下方向)發(fā)生彈性變形,因而隨著該彈性防脫片25的彈性變形,保持件20有可能相對于底 座13 (安裝孔13H)在上下方向發(fā)生相對移動,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形成于與彈性 防脫片25相同的外表面的游動限制部24抵接于安裝孔13H的孔緣,保持件20相對于底座 13在上下方向的相對移動得到限制。[放電管15]放電管15由冷陰極射線管構(gòu)成,如圖11所示,其構(gòu)成包含作為整體細長且為圓 形截面的玻璃管40、從玻璃管40的兩端與玻璃管40同軸狀且直線狀突出的、圓形截面的細 長的外引部42、安裝于玻璃管40的兩端部的管頭50。管頭50為通過對表面實施鍍金且對 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制(例如銅合金制)的板材由實施彎曲加工和鍛壓加工而形成的單 一部件,其構(gòu)成具備作為整體大致呈圓筒形的主體51、和從該主體51傾斜地向內(nèi)側(cè)延伸 的導(dǎo)電片57。主體51與玻璃管40的端部外周嵌合,導(dǎo)電片57與外引部42連接。放電管15安裝于中繼連接器14。在安裝時,使放電管15以朝向水平的狀態(tài)接近 底座13的正面,將玻璃管40的兩端部和管頭50相對于中繼連接器14的收容室23從正面 嵌入。此時的放電管15與中繼連接器14相對的安裝方向為相對于底座13的正面大致成 直角。另外,在放電管15進入收容室23內(nèi)的過程,一對彈性夾持片32以向上下張開的方 式發(fā)生彈性撓曲,成為彈性夾持管頭50的主體51的狀態(tài)。由此,放電管15在其兩端部保 持于放電管用連接部31,經(jīng)由中繼端子30和作為該中繼端子30的安裝母體的保持件20安 裝于底座13。在將放電管15組裝于中繼連接器14的狀態(tài)下,放電管15的重量經(jīng)由中繼連接器 14只作用于底座13,對于外引部42放電管15的重量不會作為負荷起作用。另外,一對彈 性夾持片32以彈性夾持的方式與主體51接觸,由此,使外引部42經(jīng)由管頭50能夠電連通 地與中繼端子30連接。另外,外嵌于放電管15的端部的管頭50被收容于收容室23內(nèi),但 是,由于在收容室23的避讓口 23b形成有寬度比管頭50的內(nèi)徑尺寸小的移動限制部22,因 而即使放電管15的端部沿著其軸線與管頭50成一體地向脫離收容室23的方向移動,由于管頭50撞上移動限制部22,因而放電管15的移動得以限制。另外,由于保持件20的外表 面與底座13的板面成直角且在收容室23的避讓口 23b形成開口的外表面,形成有使底座 13和避讓口 23b之間的部分沿底座13的板面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28,因而延長了自收容 室23的內(nèi)部至底座13的正面的沿面距離。因此,能夠防止從收容室23內(nèi)的放電管15向 保持件20外的底座13的漏電。[電源基板16概要]如圖4和圖5所示,電源基板16包括在背面(底座13的相反側(cè)的面)形成電路 的電路基板17、安裝于電路基板17的背面的電子部件19、安裝于電路基板17的背面的多 個基板連接器18。電路基板17作為整體呈縱長的長方形,能夠使用紙基酚醛樹脂銅箔疊積層板(稱 為紙酚醛)。在電路基板17上以從正面?zhèn)认虮趁鎮(zhèn)蓉炌ǖ姆绞叫纬捎谐士v長的長方形的多 個嵌合孔17H。多個嵌合孔17H以與上述的中繼端子30 (中繼連接器14)相對應(yīng)的方式且 以沿著電路基板17的左右兩側(cè)的側(cè)緣部上下并列地配置。如圖14 圖17所示,基板連接器18的構(gòu)成包括合成樹脂制的殼體60、和整體 被收容于殼體60內(nèi)的金屬制的輸出端子70。以與各嵌合孔17H對應(yīng)地沿著電路基板17的 左右兩側(cè)緣進行配置。在殼體60的內(nèi)部形成有在殼體60的外表面(電路基板17的對置 面)開口成縱長的長方形的嵌合凹部63。嵌合凹部63形成于與嵌合孔17H大致對應(yīng)的位 置且大小相當,在該嵌合凹部63內(nèi)嵌入中繼連接器14。輸出端子70為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板材進行彎曲加工而成,其由基端部71、 支承部74、可撓部72和連接片73構(gòu)成,從與電路基板17的對置面?zhèn)劝惭b于殼體60內(nèi)?;?端部71呈板狀,通過壓入到殼體60被固定,且與電路基板17電連接。另外,通過將基端部 71固定于電路基板17而使基板連接器18與電路基板17 —體化。支承部74整體細長從基 端部71大致直角延伸。可撓部72整體細長,從支承部74的伸出端大致直角延伸,能夠在 相對于支承部74呈銳角或者鈍角以傾斜的方式發(fā)生彈性變形。連接片73整體細長且呈口 窄的大致U字形。連接片73由以從可撓部72的伸出端折回地沿離開電路基板17的方向 延伸的第一片部73a、和以從第一片部73a的伸出端折回地向電路基板17延伸的第二片部 73b構(gòu)成。在該連接片73中,兩片部73a、73b的間隔變窄的部分位于嵌合凹部63內(nèi)。該電源基板16在電路基板17與底座13平行的方向從背面?zhèn)冉咏野惭b于底座 13。基板連接器18與該中繼連接器14相對的安裝方向為與放電管15相對于中繼連接器 14的安裝方向正好相反,換言之,放電管15與中繼連接器14相對的安裝方向和基板連接 器18的嵌合方向為彼此平行。在安裝時,中繼連接器14的壁部27和沿著該壁部27配置 的基板用連接部33貫通電路基板17的嵌合孔17H插入到基板連接器18的嵌合凹部63,如 圖5和圖16所示的那樣,以插在第一片部73a和第二片部73b之間的方式進入,使壁部27 抵接于第一片部73a,同時,使基板用連接部33抵接于第二片部73b,連接片73以將第一片 部73a和第二片部73b分開的方式發(fā)生彈性變形。由此,將中繼連接器14和基板連接器18 嵌合,將中繼端子30和輸出端子70能夠?qū)ǖ剡B接,經(jīng)由中繼連接器14將電源基板16和 放電管15連接,從而能夠從電源基板16向放電管15供給電力。而且,在將基板連接器18 對中繼連接器14至標準的嵌合狀態(tài)時,用螺旋夾將電源基板16固定于底座13。在將電源基板16安裝于中繼連接器14的狀態(tài)下,在嵌合凹部63內(nèi),基板用連接部33能夠與構(gòu)成連接片73的兩個片部73a、73b中與可撓部72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的片部73a 發(fā)生彈性接觸,同時,壁部27能夠與構(gòu)成連接片73的兩個片部73a、73b中的可撓部72 — 側(cè)的片部73a發(fā)生彈性接觸。因此,在中繼端子30的基板用連接部33相對于輸出端子70 向可撓部72 —側(cè)發(fā)生相對位置偏移的情況下,由于連接片73的整體與基板用連接部33和 壁部27 —體地向可撓部72 —側(cè)移動,因而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33和自由端側(cè)的片部 73b的連接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基板用連接部33相對于輸出端子70向與可撓部72相反的 自由端側(cè)發(fā)生相對位置偏移的情況下,由于連接片73中自由端側(cè)的片部73b被基板用連接 部33推壓向自由端側(cè)移動,因而,該情況下也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33和自由端側(cè)的片部 73b的連接狀態(tài)。另外,在多個輸出端子70和多個中繼端子30并列配置的情況下,有可能在輸出端 子70的安裝母體的電路基板17和中繼端子30的安裝母體的底座13之間因熱膨脹率的差 異等而引起在輸出端子70和中繼端子30并列方向產(chǎn)生位置偏移。但是,在本發(fā)明中,在與輸出端子70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設(shè)置有細長地 延伸的連接片73,在中繼端子30上形成有寬度比連接片73寬且與排列方向成平行的板狀 的基板用連接部33,而使該寬度大的基板用連接部33和細長的連接片73發(fā)生接觸。由于 基板用連接部33的排列方向的寬度尺寸大,因而即使中繼端子30和輸出端子70在排列方 向發(fā)生位置偏移,也能夠保持基板用連接部33和連接片73的連接狀態(tài)。另外,由于電路基板17上形成有貫通形態(tài)的嵌合孔17H,因而能夠?qū)崿F(xiàn)使基板連 接器18配置于電路基板17中的底座13的相反側(cè)的背面這一方式。另外,中繼端子30以在與嵌合凹部63的內(nèi)表面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tài)嵌入到該嵌 合凹部63內(nèi),且通過該間隙能夠在嵌合凹部63內(nèi)進行位置移動。例如,以能夠進行位置移 動的狀態(tài)嵌入如圖5所示的上下方向即向嵌合凹部63的插入方向。而且,做成假設(shè)在中繼 端子30發(fā)生向其插入方向的位置移動的情況下,也能夠保持與輸出端子70的連接狀態(tài)的 構(gòu)成。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通過將比基板用連接部33和連接片73的接觸部更向嵌合凹 部63的里端突出的接觸范圍設(shè)計成比向上述插入方向的位置移動允許寬度大的尺寸,成 為保持該輸出端子30和輸出端子70的連接的構(gòu)成。此外,以在中繼端子30插入嵌合凹部 63時,使該中繼端子30的前端不與嵌合凹部63的里端抵接的方式設(shè)計其壁部27的長度尺 寸。如上所述,由于本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14成為包括組裝于底座13的絕緣性保 持件20 ;和能夠與放電管15和電源基板16電連接且安裝于保持件20的中繼端子30,因而 使得中繼端子30不與底座13直接接觸。因此,能夠?qū)⒌鬃?3做成金屬制的。另外,保持件20貫通底座13的安裝孔13H,在保持件20的外表面形成有與貫通安 裝孔13H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能夠彈性撓曲的彈性防脫片25、和與貫通安裝孔13H的 方向大致成直角的卡止面26,通過彈性防脫片25和卡止面26夾持底座13,而將保持件20 固定于底座13。因此,只要將保持件20插入安裝孔13H就能夠?qū)⒅欣^連接器14組裝于底 座13。另外,由于在收容室23內(nèi)使放電管15和放電管用連接部31電連接,因而能夠防 止雜物對放電管15和中繼端子30的連接部分的干涉。另外,由于基板用連接部33沿著壁部27配置,因而能夠防止因雜物的干涉而引起的基板用連接部33的變形等。另外,在保持件20上形成有允許放電管15從與底座13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 向進入的收容室23 (放電管用嵌合部);和允許電源基板16的基板連接器18從與底座13 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嵌合的壁部27(電源用嵌合部)。這樣,由于放電管15與中繼連 接器14相對的安裝方向和電源基板16與中繼連接器14相對的安裝方向都是相對于底座 13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因而能夠用層疊放電管15和電源基板16的方式安裝在底座 13?!吹诙嵤┓绞健灯浯?,參照圖18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二實施方式。本第二實施方式將彈性防 脫片25的止脫突起25a做成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構(gòu)成。其它構(gòu)成由于與上述第一實施 方式相同,因而對于相同的構(gòu)成采用同一符號,而省略對結(jié)構(gòu)、作用和效果的說明。在本第二實施方式中,與安裝孔13H的孔緣抵接的彈性防脫片25的止脫突起25a 的抵接面成為相對于底座13的厚度方向(中繼連接器14與底座13相對的安裝方向)呈 傾斜的傾斜面25b。因此,即使底座13的厚度尺寸有不均勻,也能夠在彈性防脫片25和卡 止面26之間能夠靠地夾持底座13?!吹谌龑嵤┓绞健灯浯?,參照圖19和圖20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三實施方式。在本第三實施方 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14中,在保持件20形成有錐狀導(dǎo)向部29。該錐狀導(dǎo)向部 29為收容室23中使作為用于接收放電管15的開口部的接收口 23a的開口緣向前方突出的 形狀,且上下一對設(shè)置。錐狀導(dǎo)向部29具有相對于放電管15的安裝方向傾斜的引導(dǎo)面,該 引導(dǎo)面夾持放電管用連接部31地配置于左右兩側(cè)。通過形成這樣的錐狀導(dǎo)向部29,能夠在安裝放電管15時將其導(dǎo)入收容室23內(nèi)。 另外,在以放電管15由自動機的臂(未圖示)抓持的狀態(tài)安裝于中繼連接器14的情況下, 通過在臂側(cè)形成與錐狀導(dǎo)向部的引導(dǎo)面相同的傾斜角度的被導(dǎo)向面,能夠使放電管15相 對于收容室23內(nèi)的放電管用連接部31進行準確的定位?!吹谒膶嵤┓绞健迪旅?,參照圖21 圖32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四實施方式。本第四實施方式 的照明裝置110的構(gòu)成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其它構(gòu)成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 而對于相同的構(gòu)成采用同一符號,而結(jié)構(gòu)、作用和效果的說明從略。[照明裝置110概要]如圖21和圖22所示,照明裝置110由燈組件112和電源基板116構(gòu)成。燈組件 112包括整體呈橫長方形的板狀且作為反射板發(fā)揮作用的金屬制底座113、以與底座113 的正面?zhèn)瘸伤降淖藙菰谏舷路较虿⒘械嘏渲玫亩鄠€放電管115、以沿著底座113的左右 兩側(cè)緣與各放電管115相對應(yīng)的方式上下并排配置的多個中繼連接器114。電源基板116 配置于底座113的里面?zhèn)?,通過經(jīng)由中繼連接器114對放電管115進行電力供給。在底座113上,以上下方向并排地形成有高度與各放電管115相同且在與放電管 115的端部相對應(yīng)的位置從正面向背面貫通的方式的大致呈長方形的多個安裝孔113H,在 各安裝孔113H上貫通安裝中繼連接器114。[中繼連接器114]
如圖23 圖26所示,中繼連接器114由合成樹脂制的保持件120和收容于保持 件120內(nèi)的金屬制(例如,不銹鋼制)的中繼端子131構(gòu)成。保持件120由整體呈塊狀的箱狀部121和從箱狀部12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的壁部 122構(gòu)成。在箱狀部121上形成有從其正面貫穿側(cè)面(底座113的側(cè)緣部的相反側(cè)的側(cè)面) 形成開口的收容室123。收容室123的開口部中正面?zhèn)鹊拈_口部成為用于從正面?zhèn)惹度敕?電管115的端部(管頭136)的接收口 124,側(cè)面?zhèn)鹊拈_口部成為在將放電管115的端部收容 于收容室123的狀態(tài)下用于避免與玻璃管134的干涉的避讓口 125。在該避讓口 125形成 有使其開口緣向內(nèi)側(cè)呈板狀延伸的形狀的限制器126(本發(fā)明的構(gòu)成要件的移動限制部), 通過該限制部126使避讓口 125的開口形狀縮小為大致U字形。該大致呈U字形的避讓口 125的上下方向的間隔為,比管頭136主體137的內(nèi)徑小且與放電管115的玻璃管134的外 徑相同或者比其稍大的尺寸。避讓口 125的開口緣中的里端部成為半圓形的凹部127,將 該凹部127的曲率半徑做成與玻璃管134的外周的曲率半徑相同或者比其稍大的尺寸。另 外,避讓口 125的開口緣中的比凹部127靠近正面?zhèn)鹊膮^(qū)域形成有上下成對的導(dǎo)向部128。另外,在箱狀部121形成有箱狀部121中從避讓口 125開口的外表面?zhèn)扰c底座113 平行地突出的伸出部129。該伸出部129成為將底座113的正面和避讓口 125之間隔開的 形狀。在箱狀部121的外表面(上面和下面)形成有上下一對的止脫突起130。中繼端子131保持于保持件120的內(nèi)部。中繼端子131為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 屬板材進行彎曲加工而成,且具備由彎曲的板片構(gòu)成的上下對稱的一對彈性推壓片132、和 向背面?zhèn)绕桨鍫钔怀龅幕逵眠B接部133。一對彈性推壓片132以允許在上下方向彼此分 開的方向的彈性撓曲的狀態(tài)被收容于收容室123內(nèi),一對彈性推壓片132的上下方向的間 隔在比限制器126的凹部127靠近正面?zhèn)鹊奈恢贸蔀樽钚 T趶椥酝茐浩?32不發(fā)生彈性 撓曲的自由狀態(tài)下彈性推壓片132間的最小間隔成為比放電管115的管頭136的主體137 的外徑小的尺寸。另一方面,基板用連接部133從箱狀部121的背面露在保持件120外,且 沿著壁部122向后方突出。在將這樣的中繼連接器114安裝于底座113時,從底座113的正面?zhèn)葘⒈3旨?20 的壁部122插入安裝孔113H,使箱狀部121的外表面抵接于保持件113的正面的安裝孔 113H的開口緣部,且使止脫突起130卡止于底座113的背面的安裝孔113H的開口緣部。由 此,利用卡止面130和止脫突起130從前后夾持底座113,以此,固定為限制保持件120相對 于底座113向安裝方向(安裝孔113H的貫通方向)的移動的狀態(tài),從而將中繼連接器114 安裝底座113。在將中繼連接器114安裝于底座113的狀態(tài)下,構(gòu)成保持件120的前端部 分的箱狀部121向底座113的正面?zhèn)韧怀?露出),且作為保持件120的后端側(cè)的壁部122 向底座113的背面?zhèn)韧怀?露出)。[放電管115]如圖28所示,放電管115由冷陰極射線管構(gòu)成,其構(gòu)成具備整體細長且呈圓形截 面的直線狀的玻璃管134、從玻璃管134的兩端與玻璃管134同軸地且直線狀地突出的呈圓 形截面的細長的金屬制(例如鎳系或者鈷系金屬)的外引部135、和安裝于玻璃管134的兩 端的管頭136。在玻璃管134的內(nèi)部密封有水銀,玻璃管134的兩端部通過加熱熔化而形成 為大致半球狀。而且,外引部135貫通該半球部。
如圖29 圖31所示,管頭136為通過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制(例如,不銹鋼 制)的板材實施彎曲加工和鍛壓加工而形成的單一部件。管頭136具備一個主體137和一 片導(dǎo)電片140。主體137整體呈與玻璃管134同心的圓筒形,主體137的內(nèi)徑被設(shè)定為比玻 璃管134的外徑稍大的尺寸。在主體137上通過將其一部分切成狹縫狀且以在圓周方向按等角度間隔配置的 方式形成有三對彈性保持片138A、138B。成對的彈性保持片138A、138B中一方的第一彈性保持片138A為整體向后方(具 體而言,就是稍微向徑方向內(nèi)傾斜的方向)延伸成懸臂狀的形狀,且形成以其基端(前端) 為支點在徑方向發(fā)生彈性撓曲。在第一彈性保持片138A的伸出端部(后端部)形成有向 徑方向外側(cè)傾斜地彎曲成的彎曲部139,該彎曲部139的彎曲的外側(cè)的面(即,面向內(nèi)側(cè)的 面)成為與玻璃管134的外周面抵接的接點。連接該三條第一彈性保持片138A的接點的 假想圓為與主體137同心的圓形,該假想圓的直徑大小在第一彈性保持片138A不發(fā)生彈性 撓曲的自由狀態(tài)時成為比玻璃管134的外徑小的尺寸。成對的彈性保持片138A、138b中另一第二彈性保持片138B以相對于第一彈性保 持片138A在圓周方向比鄰的方式配置,成為整體與第一彈性保持片138A相反而向前方 (具體而言,就是稍微向徑方向內(nèi)傾斜的方向)延伸成懸臂狀的狀態(tài),且形成以其基端(后 端)為支點在徑方向發(fā)生彈性撓曲。第二彈性保持片138B的伸出端成為與玻璃管134的 外周面相抵接的接點,連接該三片第二彈性保持片138B的接點的假想圓為與主體137同心 的圓形,該假想圓的直徑尺寸在第二彈性保持片138B不發(fā)生彈性撓曲的自由狀態(tài)時成為 比玻璃管134的外徑小的尺寸。在主體137上形成有從其前端緣向前方懸臂狀突出的一對保護片。一對的保護片 隔著間隔配置于圓周方向,相對于主體137呈面拉平狀且直線延伸。而且,在該成對的保護 片之間導(dǎo)電片140向前方懸臂狀延伸。導(dǎo)電片140由與主體137的前端連接的細長部141、 和從細長部141的前端(伸出端)再向前方突出的圓筒部142構(gòu)成。細長部141相對于主體137為面拉平狀,且由從主體137與其軸線平行地延伸的 基端部141a、從基端部141a的伸出端向主體137的軸線且向徑方向內(nèi)延伸的中間部141b、 從中間部141b的伸出端與主體137的軸線平行地延伸的前端部141c構(gòu)成,在前端部141c 的伸出端連接筒狀部142。細長部141的寬度尺寸與細長部141的長度尺寸相比充分小,因 此,細長部141能夠發(fā)生向主體137的徑方向的彈性變形、向與徑方向交叉的方向(與細長 部141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彈性變形、以及以細長部141自身為軸的彈性扭轉(zhuǎn)變形。筒狀部142為將從細長部141的伸出端向橫方向延伸的部分彎曲加工成圓筒狀而 成,軸線大致與主體137同軸狀配置。該筒狀部142能夠一邊使細長部141發(fā)生彈性撓曲 一邊在管頭136的軸系方向和徑方向發(fā)生位移。[管頭136和玻璃管134的組裝]下面,說明將管頭136組裝到玻璃管134的工序。在組裝時,在玻璃管134和管頭136分別由抓持裝置(未圖示)保持的狀態(tài)下,使 管頭136和玻璃管134相對同軸狀地接近,而將主體137外嵌于玻璃管134。當開始外嵌 主體137時,使三對彈性保持片138A、138B的伸出端部的接點彈性抵接于玻璃管134的外 周,隨著組裝的進行將接點滑接在玻璃管134的外周面上。而且,使貫通主體137的外引部135的前端開始進入筒狀部142的中空內(nèi)。其后,當兩個抓持裝置到達規(guī)定的組裝位置時, 將管頭136和玻璃管134在軸線方向定位于標準的組裝位置,使外引部135的前端部成為 被筒狀部142貫穿全周包圍的狀態(tài)。此時,外引部135的前端部不必從筒狀部142的前端 突出很多,而是稍微從筒狀部142突出,或者位于與筒狀部142的前端大致同一位置,或者 位于筒狀部142的內(nèi)部。然后,以使筒狀部142發(fā)生縮徑變形的方式進行緊固,通過焊接將緊固后的筒狀 部142和外引部135能夠電連通地固定,而將管頭136和玻璃管134形成一體。由此,組裝 完畢,完成放電管115。在將管頭136和玻璃管134組裝在一起的狀態(tài)下,利用三對彈性保持片138A、138B 的彈性保持作用而將主體137保持為相對于玻璃管134大致同心狀,在玻璃管134的外周 和主體137的內(nèi)周之間在幾乎整個圓周確保間隙(空氣層)。此外,如圖40和圖41所示,能夠?qū)⑼矤畈?42做成U字形的連接部142a。該情況 下,對管頭136嵌入玻璃管134,之后,通過對U字形的連接部142a沿著外引部135進行彎 曲加工,能夠使這些外引部135和連接部142a電連接。根據(jù)對這樣的U字形的連接部142a 進行彎曲加工的情況,能夠使對外引部135的電連接性更加良好。[與中繼連接器114相對的放電管115的安裝]以上述的方式制造的放電管115被安裝于中繼連接器114。在安裝時,使放電管 115以朝向水平的狀態(tài)接近底座113的正面,將玻璃管134的兩端部和管頭136相對于中繼 連接器114的收容室123從正面嵌入。此時,一對彈性推壓片132以通過管頭136的主體 137以上下擴開地發(fā)生彈性撓曲,使主體137穿過一對彈性推壓片132的最小間隔部分后, 兩彈性推壓片132通過自身的彈性復(fù)原力將主體137引入收容室123的里側(cè),使主體137 抵接于收容室123的底部,由此,完成放電管115的安裝。安裝后的放電管115其兩端部保持于一對彈性推壓片132,經(jīng)由中繼端子131和作 為該中繼端子131的安裝母體的保持件120被安裝于底座113。該狀態(tài)下,放電管115的重 量只是經(jīng)由中繼連接器114作用于底座113,放電管115的重量不會作為負荷作用于外引部 135。另外,使一對彈性推壓片132與主體137的外周面發(fā)生彈性接觸,由此,外引部135 經(jīng)由管頭136與中繼端子131能夠電連通地連接。而且,利用一對彈性推壓片132的彈性 復(fù)原力將玻璃管134保持在與限制器126的凹部127壓緊的狀態(tài),當在放電管115的軸方 向觀察時,使主體137的一部分與限制器126相重疊的位置。S卩,主體137的導(dǎo)電片140的 相反側(cè)的端緣的一部分成為對于限制器126在軸線方向接近地對置的狀態(tài)。另外,由于保持件120的外表面中與底座113的板面成直角且使收容室123的避 讓口 125開口的外表面,形成有使底座113和避讓口 125之間的部分沿著底座113的板面 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129,因而延長了自收容室123的內(nèi)部至底座113的正面的沿面距離。 因此,能夠防止從收容室123內(nèi)的放電管115向保持件120外的底座113的漏電。[電源基板116概要]如圖32所示,電源基板116具備在背面(底座113的相反側(cè)的面)上形成有電 路的電路基板117、安裝于電路基板117的背面的電子部件119、和安裝于電路基板117的 背面的多個基板連接器118。
23
電路基板117整體呈縱長的長方形,能夠使用紙基酚醛樹脂銅箔疊積層板(稱為 紙酚醛)。在電路基板117上以從正面?zhèn)认虮趁鎮(zhèn)蓉炌ǖ匦纬捎谐士v長的長方形的多個嵌 合孔117H。多個嵌合孔117H與上述的中繼端子131 (中繼連接器114)對應(yīng)地沿著電路基 板117的左右兩側(cè)的側(cè)緣部上下并列地配置?;暹B接器118由具備合成樹脂制的殼體和 整體被收容于殼體內(nèi)的金屬制(例如銅鎳鋅合金制)的輸出端子(未圖示)而構(gòu)成,以與 各嵌合孔117H對應(yīng)地沿電路基板117的左右兩側(cè)緣配置。在殼體的外表面形成有與嵌合 孔117H對應(yīng)的嵌合空間(未圖示),輸出端子的一部分面向嵌合空間內(nèi)。電源基板116以電路基板117與底座113相平行地從背面?zhèn)冉咏野惭b于底座 113。在安裝時,將中繼連接器114的壁部122和沿著該壁部122配置的基板用連接部133 貫通電路基板117的嵌合孔117H而插入基板連接器118的嵌合凹部127。由此,將中繼連 接器114和基板連接器118嵌合,使得中繼端子131和輸出端子能夠連通地連接。[第四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本第四實施方式中,由于以將放電管115支承于中繼連接器114的狀態(tài)將管頭 136卡止于限制器126,因而不必擔心放電管115相對于中繼連接器114在軸線方向發(fā)生移 動。即,在對放電管115施加向右方向的移動力的情況下,由于安裝于放電管115的左側(cè)的 端部的管頭136對限制器126從左側(cè)卡住,因而限制放電管115向右方的移動。在對放電 管115施加向左方向的移動力的情況下,由于在放電管115的右側(cè)的端部管頭136對限制 器126從右側(cè)卡住,因而限制放電管115向左方的移動。這樣,放電管115沿著其軸線的左 右向所有方向的移動都受到限制,因而不必擔心外引部135的前端與收容室123的避讓口 125的相反側(cè)的壁部122相沖撞。另外,由于限制器126卡止于管頭136的端緣,因而不必在管頭136的外周形成用 于卡止限制器126的孔,進而能夠降低加工成本,且能夠避免管頭136的強度的降低。另外,在結(jié)構(gòu)為限制器126卡止于管頭136的導(dǎo)電片140側(cè)的端緣的情況下,根據(jù) 管頭136的圓周方向的朝向而由于從管頭136的端緣延伸的導(dǎo)電片140的影響,有可能不 能將管頭136的端緣和限制器126卡止,但是,在本第四實施方式中,由于限制器126卡止 于導(dǎo)電片140的相反側(cè)的端緣,因而不必擔心被導(dǎo)電片140影響而不能將管頭136和限制 器126卡住,從而能夠切實地卡住管頭136和限制器126。另外,由于在導(dǎo)電片140上形成有對外引部135以全園周包圍似地連接的筒狀部 142,因而導(dǎo)電片140不會與外引部135脫離。因此,在緊固筒狀部142時,筒狀部142不會 與外引部135脫離,從而能夠切實地連接導(dǎo)電片140和外引部135。另外,管頭136和限制器126的卡止范圍相當于玻璃管134的外徑和管頭136的 外徑的尺寸差的1/2,但是,在本第四實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彈性保持片138A、138B將管頭 136對于玻璃管134保持為同心狀,因而加大管頭136而能夠確保其內(nèi)徑和玻璃管134的外 徑的尺寸差的變大。由此,能夠擴大管頭136和限制器126的卡止范圍,因而能夠切實地限 制放電管115的移動。另外,限制器126上形成有在管頭136卡止于限制器126的狀態(tài)下抵接于玻璃管 134的外圓周的凹部127,在中繼連接器114上設(shè)有能夠向凹部127側(cè)推壓放電管115的一 對彈性推壓片132,而該成對的彈性推壓片132從斜上方和斜下方對稱地向凹部127側(cè)推壓 放電管115,因此,不必擔心玻璃管134從凹部27脫離,進而能夠切實地將管頭136卡止于限制器126。另外,中繼連接器114采用將中繼端子131安裝于合成樹脂制的保持件120內(nèi)的 方式,但是在本第四實施方式中,由于限制器126形成于合成樹脂制的保持件120內(nèi),不必 在中繼端子131上形成限制器,因此,能夠減少制造中繼端子131所需要的材料。通常,鑒 于與金屬相比合成樹脂的材料費廉價,因而根據(jù)本第四實施方式,能夠降低中繼連接器114 的材料成本。<第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33 圖39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五實施方式。本第五實施方式 將用于支承放電管115的裝置做成與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不同的構(gòu)成。其它構(gòu)成由于與上述 第四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對于同一構(gòu)成采用同一符號,而結(jié)構(gòu)、作用和效果的說明從略。[接地部件150概要]在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中,放電管115的兩端部受保持件120和由中繼端子131構(gòu) 成的中繼連接器114支承,而在本第五實施方式中,如圖33和圖34所示,相對于放電管115 的兩端部中的一端部由與第四實施方式相同的中繼連接器114支承,而放電管115的另一 端部由接地部件150支承。如圖36所示,接地部件150由沿著底座113的一側(cè)緣部安裝的細長的支承板151、 和能夠與該支承板151的正面導(dǎo)通地安裝的多個接地端子152構(gòu)成。在支承板151上與各 接地端子152對應(yīng)地貫通形成三個安裝孔151H。此外,支承板151由基板和金屬板構(gòu)成。另一方面,如圖37和圖38所示,接地端子152為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制(例 如,銅鎳鋅合金制)的板材實施彎曲加工而成,其構(gòu)成具備基體部153、從基體部153的上 下兩緣部向正面?zhèn)妊由斓纳舷聦ΨQ的一對彈性推壓片154、從基體部153的一側(cè)緣部向正 面?zhèn)妊由斓南拗破?55(作為本發(fā)明的構(gòu)成要件的移動限制部)。一對彈性推壓片154配置于限制器155的相反側(cè)的側(cè)緣部,呈以向?qū)Ψ絺?cè)的彈性 推壓片154側(cè)膨脹的方式彎曲的形狀。彈性推壓片154以使其間隔擴張地能夠進行彈性撓 曲,將彈性推壓片154不發(fā)生彈性撓曲的狀態(tài)下的一對彈性推壓片154的最小間隔做成比 放電管115的玻璃管134的外徑小的尺寸。限制器155從基體部153與放電管115的軸線成直角地豎立,在限制器155形成 有大致圓弧狀凹進形狀的凹部156。在第四實施方式的中繼連接器114中,在限制器126的 凹部127的上下兩側(cè)豎立著一對導(dǎo)向部128,而在本第五實施方式中,使得從凹部156的上 下兩側(cè)的基體部153的豎立尺寸抑制得較小,而未設(shè)置與第四實施方式的導(dǎo)向部128相當 的裝置,因此,與設(shè)有導(dǎo)向部的情況相比較,減少了接地端子152所需的金屬材料。而且,在基體部153上一體形成有三片腳部157。三片中的兩片腳部157為在彈性 推壓片154和限制器155的之間,且從基體部153的上下兩緣部向彈性推壓片154和限制 器155的相反側(cè)(里面?zhèn)?突出,剩余的一片腳部157從基體部153的限制器155的相反 側(cè)的側(cè)緣的兩彈性推壓片154的中間位置向彈性推壓片154和限制器155的相反側(cè)(里面 側(cè))突出。該接地端子152不是被收容于合成樹脂制的殼體等部件,而是直接以裸露的狀 態(tài),使腳部157貫通安裝孔151H并通過軟釬焊等能夠連通地固定于支承板151 (參照圖 39)。由此,使安裝于一個支承板151的多個接地端子152能夠經(jīng)由支承板151彼此連通地連接。另外,在接地部件150上未連接電源基板,而是使支承板151能夠連通地連接于底座。[放電管115對接地端子152的安裝]在將放電管115安裝于接地端子152時,使放電管115以水平的狀態(tài)接近底座113 的正面,將玻璃管134的端部和管頭136從正面?zhèn)惹度氲缴舷鲁蓪Φ膹椥酝茐浩?54之間。 此時,一對彈性推壓片154通過管頭136的主體137上下擴張地發(fā)生彈性撓曲,在主體137 穿過成對的彈性推壓片154的最小間隔部分之后,兩彈性推壓片154通過其彈性復(fù)原力將 主體137引入基體部153側(cè),使主體137抵接于基體部153,由此,完成放電管115的安裝。 此外,放電管115的另一側(cè)的端部與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一樣被安裝于中繼連接器114。安裝后的放電管115其兩端部由中繼連接器114和接地部件150支承。由于一對 彈性推壓片132、154與管頭136的主體137的外周面彈性地接觸,因而外引部135經(jīng)由管頭 136能夠電連通地連接于中繼端子131和接地端子152。此外,利用一對彈性推壓片154的 彈性復(fù)原力將玻璃管134保持于推壓限制器126、155的凹部127、156的狀態(tài),當沿放電管 115的軸方向觀察時,主體137的一部分處于與限制器126、155重疊的位置。S卩,主體137 的與導(dǎo)電片40對置側(cè)的端緣的一部分成為在軸線方向與限制器126、155接近且對置的狀 態(tài)。此外,如圖42和圖43所示,也可以在接地端子152設(shè)置保護部551。該保護部551 具備彈性推壓片限制部552和支承板抵接部553,在將接地端子152安裝、且固定于支承板 151時,支承板抵接部553為抵接或者接近支承板151的狀態(tài)。而且,在對彈性推壓片154 施加使其擴張的某些外力的情況下,在擴張過程,首先抵接于彈性推壓片限制部553。其后, 在施加比該外力大的負荷的情況下,支承板抵接部553起到以不使其倒下的方式支承保護 部551的作用。此外,保護部551與彈性推壓片154的根上連接,為了發(fā)揮支承板抵接部 553的功能,需要使支承板抵接部553構(gòu)成為比其連接的部分更為外側(cè)。另外,通過將支承 板抵接部553設(shè)置為更外側(cè),能夠進一步發(fā)揮效果。[第五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由中繼連接器114和接地端子150支承放電管115的狀態(tài)下, 由于放電管115兩端的管頭136卡止于保持件120的限制器126和接地端子152的限制器 155,因而不必擔心放電管115相對于中繼連接器114在軸線方向發(fā)生移動。S卩,在對放電管115施加從中繼連接器114側(cè)向接地部件150側(cè)的移動力的情況 下,由于安裝于放電管115的中繼連接器114側(cè)的端部的管頭136卡止于保持件120的限 制器126,因而限制放電管115向接地部件150側(cè)的移動。在對放電管115施加從接地部件 150側(cè)向中繼連接器114側(cè)的移動力的情況下,由于放電管115在接地部件150側(cè)的端部管 頭136卡止于接地端子152的限制器155,因而限制放電管115向中繼連接器114側(cè)的移 動。這樣,由于放電管115向沿其軸線的左右任何方向的移動都受到限制,因而不必擔心外 引部135的前端與收容室123的避讓口 125的相反側(cè)的壁部和底座113的壁部發(fā)生碰撞。另外,在接地端子150的限制器155上,形成有在管頭136卡止于限制器155的狀 態(tài)下使與玻璃管134的外圓周抵接的凹部156,在接地端子152上設(shè)有能夠?qū)⒎烹姽?15向 凹部156側(cè)推壓的一對彈性推壓片154,而由于這一對的彈性推壓片154從斜上方和斜下方 上下對稱地將放電管115向凹部156側(cè)推壓,因而不必擔心玻璃管134從凹部156脫離,從 而能夠?qū)⒐茴^136切實地卡止于限制器155。
另外,在接地部件150上,限制器155與和作為管頭136的連通裝置的接地端子 152形成為一體,因而與設(shè)有除接地端子外的其他的部件限制器的情況相比較,通過本第五 實施方式能夠減少零部件個數(shù)。另外,多個放電管115在其另一端部的管頭136成為經(jīng)由接地部件150短路狀態(tài), 而一同接地。由于構(gòu)成接地部件150的多個接地端子152彼此不需要絕緣,因而不需要以 絕緣為目的用于包圍接地端子152或者將接地端子152間隔離的絕緣部件。即,在本實施 方式中,放電管115的兩端部連接有中繼連接器114與將各放電管115分別接地的結(jié)構(gòu)相 比較,能夠減少零部件個數(shù)。<第六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44 圖47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六實施方式。本第六實施方式對 中繼連接器將保持件20的構(gòu)成做成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構(gòu)成。其它構(gòu)成由于與上 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對于同一構(gòu)成采用同一符號,而結(jié)構(gòu)、作用和效果的說明從略。[中繼連接器145]如圖44 圖47所示,中繼連接器145由合成樹脂制的保持件20和收容于保持件 20內(nèi)的金屬制的中繼端子30構(gòu)成。保持件20由整體呈塊狀的箱狀部21、和從箱狀部2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的壁部27 構(gòu)成。在保持件20上形成有沿著箱狀部21的外表面(上面和下面)向后方(與中繼連接 器14向底座13的安裝方向相同的方向)懸臂狀延伸的形狀的上下成對的防脫片25。在防 脫片25的伸出端形成有向箱狀部21的相反側(cè)突出的大致成直角三角形狀的止脫突起25a。 另外,在箱狀部21的背面形成有夾持壁部27布置的一對卡止面26。該一對的卡止面26與 底座13平行,且夾持防脫片25配置于左右兩側(cè)。而且,在箱狀部21形成有從其正面貫穿 右側(cè)面(底座13的側(cè)緣部的相反側(cè)的側(cè)面)形成開口的收容室23。中繼端子30保持于保持件20,為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板材進行彎曲加工而 成,具備通過由大致圓弧形的板片組成的上下成對的彈性夾持片32構(gòu)成的放電管用連接 部31、和向背面?zhèn)绕桨鍫钔怀龅幕逵眠B接部33,彈性夾持片32被收容于收容室23內(nèi)?;?板用連接部33從箱狀部21的背面向保持件20外露出,且沿著壁部27向后方突出。從該 壁部27和基板用連接部33的箱狀部21的突出方向為相對于底座13成直角(與中繼連接 器14向底座13的安裝方向相同的方向)。如圖44所示,該中繼連接器14以插入底座13的安裝孔13H的狀態(tài)被安裝于底座 13,在該狀態(tài)下,兼具放電管15的安裝功能、放電管15和電源基板16的連接功能。另外, 如圖44所示,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底座13和電源基板16隔著間隙149分開,保持件20具備 在該間隙149從外側(cè)覆蓋中繼端子30 (特別是基板用連接部33)的保護壁部146。另外, 底座13和電源基板16的間隙149的大小在本實施方式設(shè)為7mm以上,設(shè)為人的手指能夠 進入左右的大小。另外,保護壁部146隔著規(guī)定的空間與中繼端子30分開地覆蓋中繼端子 30。另一方面,保持件20具備將放電管15側(cè)和電源基板16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147。 該隔離壁部147具備部分地向放電管15側(cè)突出的突部148,且形成有能夠通過該突部148 支承放電管15的構(gòu)成。即,在部分地從隔離壁部147突出的突部148上能夠載置放電管15 的下端面。
27
[第六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本第六實施方式中,中繼連接器145的保持件20具備在底座13和電源基板16 之間的間隙149從外側(cè)覆蓋中繼端子30的保護壁部146。這樣,通過在底座13和電源基板 16的間隙149設(shè)置保護壁部146,不會在該間隙149露出中繼端子30,能夠適當?shù)胤乐箤I(yè) 人員等在該間隙149接觸到中繼端子30。其結(jié)果是,在該間隙149不易發(fā)生漏電、觸電。另外,能夠做成保護壁部146以與中繼端子30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中繼端子30的構(gòu) 成。這樣,通過將保護壁部146和中繼端子30分開,可以在成型時使用足夠的壁厚的金屬 模,從而能夠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另外,保持件20具備將放電管15和電源基板16隔開的隔離壁部147,隔離壁部 147具備部分地向放電管15側(cè)突出的突部148,且具有利用該突部148支承放電管15的構(gòu) 成。這樣,通過在隔離壁部147形成部分向放電管15側(cè)突出的突部148,且做成利用該突部 148支承放電管15的構(gòu)成,能夠減小支承放電管15的部分的壁厚,而使成型性良好。即,為 了盡可能大地隔開放電管15側(cè)和電源基板16側(cè)而將隔離壁部147整體做成厚壁時,有可 能產(chǎn)生該厚壁部分在成型時收縮成研缽狀等成型上的問題,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構(gòu) 成突部148,而不易產(chǎn)生這樣的現(xiàn)象。[第七實施方式]下面,參照圖48 圖55說明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第七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 中,使用了如圖28 圖31所示的那樣的放電管115,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如圖48和圖49 所示的裝有管頭236的放電管。如圖48和圖49所示的管頭236與如圖28 圖31所示的管頭136 —樣,也是通 過對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的金屬制(例如,不銹鋼制)的板材實施彎曲加工和鍛壓加工而形成 的單一部件。此外,管頭236除加進圓周方向的切口 249這一點之外,其它都是與管頭136 一樣的構(gòu)成,因而對于該同樣的構(gòu)成其說明從略。管頭236具備一個主體237和一片導(dǎo)電片240。主體237呈整體與玻璃管134(參 照圖50等)同心的圓筒形,主體237的內(nèi)徑被設(shè)定為比玻璃管134的外徑稍大的尺寸。在主體237上通過將其一部分切開且以在圓周方向按等角度間隔配置地形成有 三個彈性保持片238。該三個彈性保持片238與玻璃管134的外圓周面抵接。在主體237上,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管頭136 —樣,從其端緣懸臂狀延伸出導(dǎo)電片 240。導(dǎo)電片240由與主體237的前端連接的細長部241、和從細長部241的前端(伸出端) 再向前方突出的筒狀部242構(gòu)成。另外,在主體237上形成有從用于形成彈性保持片238的切口(沿著主體237的 軸方向延伸的切口)連續(xù)沿圓周方向延伸的切口 249。在做成圓筒的主體237的情況下, 關(guān)于在圓周方向連續(xù)呈圓筒的部分,雖然容易對該圓筒進行成型,但是關(guān)于像形成有彈性 保持片238的部分那樣形成切口的部分,則難以對該圓筒進行成型。因此,通過對圓周方向 的切口 249進行成型,將形成該切口 249的部分成型為與圓筒一致的圓弧,作為主體237整 體可以容易地形成圓筒形狀。此外,特別是在圓周方向相鄰的彈性保持片238和彈性保持 片238之間的距離(圓周方向的距離)越大,越難以形成圓筒形狀,這樣的情況下,利用切 口 249的效果明顯。管頭236通過如圖50 圖55所示的那樣的實施方式適用于放電管。
如圖50和圖51所示的放電管315為將管頭236安裝于直線狀的玻璃管134而成。 如圖52和圖53所示的放電管415為將管頭236安裝于U字狀的玻璃管234而成。如圖54 和圖55所示的放電管515為對于直線狀的玻璃管334a、334b將管頭236、236安裝于一端 部而成。該情況下的放電管515在安裝有管頭236的一側(cè)的端部將外引部135、135和導(dǎo)電 片240、240電連接,同時,在相反側(cè)的端部將兩個玻璃管334a、334b彼此連接,由連接部件 434將外引部335、335間相連接。<其它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并非限于上述記述和參照附圖進行了說明的實施方式,例如下面那樣的實 施方式也包含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范圍。(1)作為放電管不限于冷陰極射線管,也可以使用熱陰極射線管、氙管、熒光燈等。(2)顯示裝置的顯示板不限于開關(guān)元件為TFT的顯示板,也可以使用開關(guān)元件為 MIM(Metal Insulator Metal)等 TFT 以外的顯示板。(3)作為顯示裝置不限于液晶顯示裝置,包含顯示板的背面?zhèn)刃枰彰餮b置的各 種顯示裝置。(4)作為吸收中繼端子和輸出端子的位置偏移的裝置,既可以將中繼端子做成與 基板連接器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細長的形狀,也可以將輸出端子做成與排列方向平行 的板狀。(5)放電管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方向和基板連接器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 方向也可以是不同的方向。例如,既可以將放電管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方向設(shè)為與底 座的板面大致成平行,也可以將基板連接器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方向設(shè)為與底座的板 面大致成直角,與此相反,既可以將放電管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方向設(shè)為與底座的板 面大致成直角,也可以將基板連接器與中繼連接器相對的安裝方向設(shè)為與底座的板面大致 平行。(6)中繼連接器中與電源基板的連接部不限于突出形狀,也可以設(shè)為凹下的形狀。 該情況下,電源基板中與中繼連接器的連接部做成突出的形態(tài)。(7)輸出端子也可以是只是將金屬材料沖切成規(guī)定形狀而不實施彎曲加工。(8)作為電源,不限于電路基板上安裝有電子部件的電源基板,也包含不使用電路 基板而用配線連接電子部件的裝置。(9)作為支承管頭的主體的裝置不限于中繼連接器,而是能夠采用直接將管頭安 裝在直接安裝于電源基板的連接器(例如,轉(zhuǎn)換連接器)的結(jié)構(gòu)(不使用中繼連接器的形 態(tài))、和將管頭安裝在與自電源至外引部的電力供給路徑分開設(shè)置的專用的支承裝置的裝置。(10)也可以不在電路基板上設(shè)置基板連接器,而是經(jīng)由電纜將中繼連接器連接于 電源(電源基板)。(11)保持件也可以不使用彈性防脫片而是利用固定螺釘或壓入固定于底座。(12)彈性防脫片也可以是一片或者三片以上。(13)保持件也可以從背面?zhèn)劝惭b于底座。(14)放電管用連接部也可以不是配置于收容室內(nèi)而是露在保持件的外表面的形 狀。
(15)電源也可以是將基板連接器安裝于電路基板的底座側(cè)的正面的形狀。(16)基板用連接部也可以是凹形(凹下的形狀)。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中繼連接器,用于對配置在大致呈平板狀的底座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埽┙o來自配置于所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其特征在于,包括組裝于所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所述放電管和所述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所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所述保持件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之間的所述間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所述中繼端子的保護壁部。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壁部以與所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具備將所述放電管側(cè)和所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 所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所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所述放電管。
4.如權(quán)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貫通所述底座的安裝孔,在所述保持件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彈性撓曲的彈性防脫片;和與貫通所述安裝孔的 方向大致成直角的卡止面,通過在所述彈性防脫片和所述卡止面之間夾持所述底座,所述保持件被固定于所述底座。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的形成有所述彈性防脫片的外表面,形成有在所述保持件組裝于所述底 座的狀態(tài)下能夠與所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游動限制部。
6.如權(quán)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與所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所述彈性防脫片的抵接面為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 傾斜的傾斜面。
7.如權(quán)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能夠收容所述放電管的端部的收容室, 在所述收容室內(nèi)配置有所述中繼端子的放電管用連接部, 在所述收容室內(nèi),所述放電管和所述放電管用連接部電連接。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電管向所述收容室組裝的方向為與所述放電管的軸線成直角的方向,且在組裝 有放電管的狀態(tài)下,外嵌于所述放電管的端部的管頭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室內(nèi),在所述收容室內(nèi)形成有移動限制部,該移動限制部通過卡止所述管頭而限制所述放電 管沿其軸線方向向脫離所述收容室的方向移動。
9.如權(quán)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的外表面中與所述底座的板面成直角且所述收容室開口的外表面,形成 有使所述底座和所述收容室的開口緣之間的部分沿所述底座的板面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
10.如權(quán)利要求7 9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形成有從所述收容室的開口部的開口緣向所述放電管的組裝方向傾斜 的錐狀導(dǎo)向部,該開口部作為所述放電管的接收口。
11.如權(quán)利要求1 10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以下形態(tài)在與所述底座平行的電路基板的與所述底座相反一側(cè)的背面安 裝有基板連接器,使所述基板連接器的嵌合凹部與貫通所述電路基板的嵌合孔對應(yīng),在所 述嵌合凹部內(nèi)配置有電力輸出用的輸出端子,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為向所述底座的背面?zhèn)韧怀龅男螒B(tài)且能夠貫通所述嵌合孔進 入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的壁部,在所述中繼端子上以沿著所述壁部的方式形成有能夠與所述輸出端子連接的基板用 連接部。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繼端子嵌入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的狀態(tài)下,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連接,所述中繼端子以位置能夠移動的狀態(tài)被嵌入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即使在其位置發(fā)生移動 的情況下,也維持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的連接。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端子以相對于向所述嵌合凹部的插入方向位置能夠移動的狀態(tài)被嵌入在所 述嵌合凹部內(nèi),即使在發(fā)生向所述插入方向的位置移動的情況下,也維持所述中繼端子和 所述輸出端子的連接。
14.如權(quán)利要求11 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端子在向所述嵌合凹部插入時,所述中繼端子的前端或者壁部的前端不與所 述嵌合凹部的里端抵接。
15.如權(quán)利要求11 14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當向所述嵌合凹部插入時,與所述電路基板抵接的插入限制部。
16.如權(quán)利要求11 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端子包括相對于所述電路基板被限制移動的基端部;從所述基端部延伸的 能夠彈性撓曲的可撓部;和從所述可撓部延伸且能夠彈性夾持所述壁部和所述基板用連接 部的大致U字形的連接片,在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所述基板用連接部與構(gòu)成所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與所述可撓 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并且所述壁部與構(gòu)成所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所述 可撓部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
17.如權(quán)利要求1 16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以使多個輸出端子與多個所述中繼端子一對一地對應(yīng)的方式并列配置于電 路基板上,并且所述輸出端子具有沿與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 角的方向細長地延伸的連接片,在所述中繼端子上形成有寬度比所述連接片寬且與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的 排列方向平行的呈板狀的基板用連接部,所述基板用連接部與所述連接片接觸。
18.如權(quán)利要求1 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允許所述放電管從與所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進入 的放電管用嵌合部;和允許所述電源的基板連接器從與所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嵌合的電源用嵌合部。
19.一種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于將中繼連接器組裝于底座,該中繼連接器 用于對配置于大致呈平板狀的所述底座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芄┙o來自配置于所述底座的背 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Γ鲋欣^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貫通形成有安裝孔,所述中繼連接器包括組裝于所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所述放電管和所述 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所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 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所述保持件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之間的所述間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的保護壁部。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護壁部以與所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21.如權(quán)利要求19或者20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備將所述放電管側(cè)和所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所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所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所述放電管。
22.如權(quán)利要求19 21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彈性撓曲的彈性防脫片;和與貫通所述安裝孔的方向大致成直角的卡止面,通過用所述彈性防脫片和所述卡止面夾持所述底座,所述保持件以貫通所述底座的狀 態(tài)被固定。
23.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的形成有所述彈性防脫片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夠與所述安裝孔的孔緣抵 接的游動限制部。
24.如權(quán)利要求22或者23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安裝孔的孔緣抵接的所述彈性防脫片的抵接面為相對于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
25.如權(quán)利要求19 24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底座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能夠收容所述放電管的端部的收容室,在所述收容室內(nèi),所述放電管和所述中繼端子電連接,在所述保持件的外表面中與所述底座的板面成直角且所述收容室開口的外表面,形成 有使所述底座和所述收容室的開口緣之間的部分沿所述底座的板面突出的形態(tài)的伸出部。
26.—種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于向配置于大致呈平板狀的底座的正面?zhèn)?的放電管供給來自配置于所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繼連接器包括組裝于所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所述放電管和所述 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所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 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所述保持件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之間的所述間隙具備從外側(cè)覆蓋所述中繼端子的 保護壁部。
27.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壁部以與所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28.如權(quán)利要求26或者27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備將所述放電管側(cè)和所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所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所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所述放電管。
29.如權(quán)利要求26 28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源為以下形態(tài)在與所述底座平行的電路基板的與所述底座相反一側(cè)的背面安裝有基板連接器,使所述基板連接器的嵌合凹部與貫通所述電路基板的嵌合孔對應(yīng),在所 述嵌合凹部內(nèi)配置有電力輸出用的輸出端子,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為向所述底座的背面?zhèn)韧怀龅男螒B(tài)且能夠貫通所述嵌合孔進 入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的壁部,在所述中繼端子上以沿著所述壁部的方式形成有能夠與所述輸出端子連接的基板用 連接部。
30.如權(quán)利要求29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端子包括相對于所述電路基板的被限制移動的基端部;從所述基端部延伸 的能夠彈性撓曲的可撓部;和從所述可撓部延伸且能夠彈性夾持與所述壁部和所述基板用 連接部的大致U字形的連接片,在所述嵌合凹部內(nèi),所述基板用連接部與構(gòu)成所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與所述可撓 部相反的自由端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并且所述壁部與構(gòu)成所述連接片的兩個片部中的所述 可撓部側(cè)的片部彈性接觸。
31.如權(quán)利要求29或者30所述的中繼連接器和電源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源為以使多個所述輸出端子與多個所述中繼端子對應(yīng)的方式并列配置于所述電路基板上的形態(tài),所述輸出端子具有沿著與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的排列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 向細長地延伸的連接片,所述基板用連接部形成為寬度比所述連接片寬且與所述中繼端子和所述輸出端子的 排列方向平行的板狀,所述基板用連接部與所述連接片接觸。
32.一種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構(gòu),用于將放電管和電源連接于中 繼連接器,該中繼連接器用于向配置于大致呈平板狀的底座的正面?zhèn)鹊乃龇烹姽芄┙o來 自配置于所述底座的背面?zhèn)鹊碾娫吹碾娏?,所述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 構(gòu)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繼連接器包括組裝于所述底座的絕緣性保持件;和能夠與所述放電管和所述 電源電連接且安裝于所述保持件的中繼端子, 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隔著間隙分開,所述保持件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電源之間的所述間隙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的保護壁部。
33.如權(quán)利要求32所述的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護壁部以與所述中繼端子分開的狀態(tài)覆蓋所述中繼端子。
34.如權(quán)利要求32或者33所述的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具備將所述放電管側(cè)和所述電源側(cè)隔開的隔離壁部, 所述隔離壁部具備部分地向所述放電管側(cè)突出的突部,且由該突部支承所述放電管。
35.如權(quán)利要求32 34中任一項所述的放電管和電源相對于中繼連接器的組裝結(jié)構(gòu),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件上形成有允許所述放電管從與所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進入 的放電管用嵌合部;和允許所述電源從與所述底座的板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嵌合的電源用 嵌合部。
36.一種顯示裝置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權(quán)利要求1 18中任一項所述的中繼連接器。
37.如權(quán)利要求36所述的顯示裝置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中繼連接器以沿著所述底座的相互平行的一對側(cè)緣中的一個所述側(cè)緣排列 的方式配置,在細長的支承板上,能夠?qū)ǖ夭⒘邪惭b有多個接地端子的形態(tài)的接地部件,以沿著 所述底座的相互平行的所述一對側(cè)緣中的另一個的所述側(cè)緣的方式配置, 在與所述一對側(cè)緣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并列配置有細長的多根所述放電管, 安裝于所述多根放電管的一個端部的管頭單獨與所述中繼連接器的所述中繼端子連接,安裝于所述多根放電管的另一個端部的管頭單獨與所述接地端子連接。
38.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quán)利要求36或者37所述的顯示裝置用照明裝置;和配置于所述顯示裝置用照明裝置 的光射出側(cè)的顯示面板。
39.一種電視接收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權(quán)利要求38所述的顯示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中繼連接器(145),用于對配置在底座(13)的正面?zhèn)鹊姆烹姽?15)供給來自配置于底座(13)的背面?zhèn)鹊碾娫?電源基板)(16)的電力,其特征在于,包括組裝于底座(13)的絕緣性保持件(20);和能夠與放電管(15)和電源(16)電連接且安裝于保持件(20)的中繼端子(30),其中,底座(13)和電源(16)隔著間隙(149)分開,保持件(20)在底座(13)和電源(16)之間的間隙(149)中具備從外側(cè)覆蓋中繼端子(30)的保護壁部(146)。
文檔編號F21Y103/00GK101911399SQ20088012250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工藤高明, 池永尚史, 鷹田良樹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