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一種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包括導光板、光源和反射片,所述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背面,所述光源設于導光板對應平行的兩條邊上,所述反射片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設于反射片與導光板的光源邊相交的兩邊的兩端處。屬于電子產品的【技術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LCD在白色顯示畫面下,在靠光源一側出現顯示不均勻的現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亮斑的問題,而且其產品的生產成本也也能夠降低,產品的合格率也是逐步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使得液晶顯示的效果更加完美的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IXD背光顯示結構,特別是一種IX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IXD在白色顯示畫面下,靠光源一側出現顯示不均勻的現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亮斑。具體的說是當將LCD放置在暗室里時,我們不難看到靠光源側邊緣亮邊明顯,其光學原理:導光板具有導光和聚光的作用,越靠光源側光源越亮,LED發(fā)出來的光通過導光板導到四周,當光線到達導光板邊緣時,導光板邊緣再折射一部分光出來,到達膠框的內偵牝膠框的材料為PC白(反射率強),再將折射出來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同時有一部分光線反射到反射片方向,可以看到去掉反射片的導光板四周很亮,靠光源側更亮,當把反射片蓋上時,邊緣射出來的光線又被反射回去,所以就會出現光線強的地方反射片反射回去也強,使得顯示區(qū)域邊緣靠光源角落亮度高(亮斑)。而對于此種問題一直是IXD行業(yè)最為棘手的問題,也是技術難點。
[0003]原因是當拆開IXD內部的反射片時,發(fā)現導光板邊緣聚光特別明顯,而目前生產的時候為了追求顯示畫面的完美均勻,大多采用的方式是:
第一,將導光板的面積加大,使得導光板邊緣遠離顯示區(qū)域,但這樣做的缺陷是:使得液晶顯示屏總體的亮度減弱,導光板面積大了成本也會增加。
[0004]第二,將遮光膠改為黑黑膠,靠黑黑膠吸光,但四周吸光明顯,亮度下降,而采用此種解決方案并不能有效的解決此類問題。
[0005]第三,是通過增大反射片使得其全覆蓋導光板,而采用此種設計如果依然產生有邊緣亮邊,通常采取處理導光板發(fā)光效果來解決,但處理導光板有幾個難點,首先是成本高;其次是處理起來時間久,耽誤產品進入市場的周期,使得其進入市場時便沒有市場競爭力;再者就算是亮邊問題得以解決,其解決的亮邊依然是不夠徹底,還有就是處理好了之后,該亮邊的問題也是不穩(wěn)定,使得其會存在反復惡性循環(huán),最終使得亮邊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0006]綜上所述,現有的解決方案中并沒有一種方案是能夠真正的、明顯的、徹底的解決現有液晶顯示屏或者說是液晶顯示模組在白色顯示畫面下,在靠光源一側出現顯示不均勻的現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亮斑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液晶顯示屏或者說是液晶顯示模組在白色顯示畫面下,在靠光源一側出現顯示不均勻的現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亮斑的問題,而提供一種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
[0008]一種IX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包括導光板、光源和反射片,所述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背面,所述光源設于導光板對應平行的兩條邊上,所述反射片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設于反射片與導光板的光源邊相交的兩邊的兩端處。
[0009]進一步,所述的凹槽為長方形。
[0010]更進一步,所述的長方形的內側邊以導光板邊緣為基準內縮0.3至0.5MM,所述長方形的長度方向為8至16MM,且靠光源一側,長方形的長度方向到顯示區(qū)邊緣的距離為3至6MM。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方案中的技術方案不僅從根本上徹底解決IXD在白色顯示畫面下,在靠光源一側出現顯示不均勻的現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亮斑的問題,而且其產品的生產成本也也能夠降低,產品的合格率也是逐步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使得液晶顯示的效果更加完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優(yōu)化后的反射片結構示意圖;
圖2為IXD背光顯示結構整體示意圖;
圖3為IXD背光顯示結構整體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3]1-導光板、2_光源、3_反射片、4_凹槽、5_顯不區(qū)。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和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內容作進一步地說明。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5]如圖1至圖3中所不,本方案為一種IXD背光顯不效果優(yōu)化結構,包括導光板1、光源2和反射片3,所述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I背面,所述光源2設于導光板I對應平行的兩條邊上,所述反射片3上設有凹槽4,所述凹槽4設于反射片3與導光板I的光源2邊相交的兩邊的兩端處。在本方案中所述的凹槽4為長方形。當然也可以是采用其它能夠達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其它形狀,而在本方案中采用的是長方形。在本方案中,所述的長方形的內側邊以導光板邊緣為基準內縮0.3至0.5MM,所述長方形的長度方向為8至16MM,且靠光源一側,長方形的長度方向到顯示區(qū)邊緣的距離為3至6MM ;而在本方案中所述的長方形的內側邊以導光板邊緣為基準內縮的長度控制在0.4MM時,所述長方形的長度方向為11.09MM,且靠光源一側,長方形的長度方向到顯示區(qū)邊緣的距離控制在4.31MM時,所達到的去亮斑的效果才能達到最佳。因為在具體操作時,如果凹槽的尺寸設計太大了或者太小了都會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尺寸大了,顯示區(qū)域出現暗影,尺寸小了,顯示區(qū)域亮斑無法消除;只有遵循以上的尺寸原則才能實現完美顯示效果。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IX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包括導光板(I)、光源(2)和反射片(3),所述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I)背面,所述光源(2)設于導光板(I)對應平行的兩條邊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3)上設有凹槽(4),所述凹槽(4)設于反射片(3)與導光板(I)的光源(2)邊相交的兩邊的兩端處。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4)為長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LCD背光顯示效果優(yōu)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方形的內側邊以導光板邊緣為基準內縮0.3至0.5MM,所述長方形的長度方向為8至16MM,且靠光源一側,長方形的長度方向到顯示區(qū)邊緣的距離為3至6MM。
【文檔編號】F21V17/00GK104132284SQ201410388450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fā)明者】何云, 解應斌, 黃樹紅 申請人:深圳市國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