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外殼軋輥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總的涉及軋機,具體涉及一種在所謂“無外殼”軋輥架設計方面的改進。
在傳統(tǒng)的無外殼軋輥架中,兩個工作軋輥的輥頸由容置于成對的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支承,該軋輥軸承座位于軋機中心線相對側。每對軋輥軸承座均由兩個螺旋座相互連接。四個螺旋座(軋鋼機中心線每側兩個)在軋制過程中吸收軋輥分離力。
螺旋座具有可與由軋輥軸承座承載的螺母嚙合的反向螺紋部。并通過同步轉動該四個螺旋座實現對稱的軋輥分離調節(jié)。
這種結構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工作軋輥及其相應的軋輥軸承座要求對配合部件進行復雜而精確的校準,并需要使用昂貴的專門設計的自動機裝置。
而且,許多對螺紋座和齒輪傳動都要求實現同步轉動,這又大大增加了軋機的初始成本。
因此,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只需要兩個螺旋座來實現對稱的軋輥分離調節(jié)的、具有一簡化的緊湊結構的無外殼軋輥架。
本發(fā)明的附帶目的在于簡化卸下和插入工作軋輥、軋輥軸承座及相應的調節(jié)機構的工作,從而無須使用專門設計的昂貴的自動機裝置。
本發(fā)明的的軋輥架包括一適于沿軋機中心線固定在一所選擇位置處的支承結構;設計和配置成用以對在其間加以引導的產品進行軋制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軋輥,該第一工作軋輥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一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中轉動的輥頸,同樣地,該第二工作軋輥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二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中轉動的輥頸,該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被成對配置在該軋機中心線的相對側。
每一軋輥對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均與支承結構連接以分別圍繞平行的第一和第二連接軸線作樞轉運動,該第一和第二連接軸線與軋輥軸線成平行關系延伸且與軋機中心線正交。一調節(jié)機構使每對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沿相反方向圍繞其相應的連接軸線同步樞轉以對稱地調節(jié)軋輥分離。
較佳地,該調節(jié)機構包括每對均由該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支承的螺母件,一對螺紋座,一與每一軋輥軸承座對相連并具有可與軋輥軸承座螺母接合的反向螺紋部的座,以及一用于對兩個螺紋座機械連接和同步轉動的可遙控的齒輪傳動裝置。
有利地,該軋輥的旋轉軸線位于一第一平面中,該軋輥軸承座連接軸線位于一平行于該第一平面并在該平面一側的第二平面中,該螺紋座容置在一平行于該第一平面并在一與被該第二參考平面所在側相對側的第三平面中。
較佳地,該支承結構包括一對分別與一底座連接的連接件,每對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通過與該連接件中的一個可樞轉地連接而相互連接,且該軋輥、軋輥軸承座、連接件和機械地相互連接的螺紋座可作為一整體組件與該底座分開。
本發(fā)明的這些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參照附圖加以具體描述。
附圖簡單說明
圖1為按照本發(fā)明的臥式無外殼軋輥架的側視圖;圖2為圖1所示軋輥架的俯視圖;圖3為圖2中沿3-3線的截面圖;圖4為圖1中沿4-4線的截面圖;圖5為一連接件及其相連的預應力件的放大圖;圖6為表示軋輥架卸下狀態(tài)的與圖1類似的圖。
參照圖1-3,一按照本發(fā)明的臥式無外殼軋輥架總的用標號10表示。該軋輥架包括一總的用標號12表示的支承結構,該支承結構適于沿軋機中心線“CL”固定在一所選擇位置處。該支承結構具有一底座,該底座包括一矩形平臺,該平臺具有由端件16a、16b相互連接的側件14a、14b以及直立壁18a、18b。壁18a的上緣固定有一對T形蓋20。該蓋在21處開槽。
在26處開槽的連接件24相對配置在蓋20上,而其橫向延伸臂27通過轉動螺栓28可拆卸地裝在壁18b的上緣。
第一和第二工作軋輥30a、30b位于支承結構壁18a、18b之間。這些工作軋輥設計并配置成沿軋機中心線CL對導入其間的產品(未圖示)進行軋制。第一軋輥30a具有其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一軋輥軸承座36a中的軸承34a的輥頸32a,同樣地,第二軋輥30b具有其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二軋輥軸承座36b中的軸承34b的輥頸32b。由圖3可見,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36a、36b成對配置在軋機中心線CL的相對側。
軋輥軸承座36a、36b具有被裝設在連接件24的槽26中的橫向延伸的凸緣38。加強銷40穿過軋輥軸承座凸緣38和連接件24中的對準開孔而將軋輥軸承座36a、36b與支承結構12連接以圍繞平行的連接軸線A2樞轉,該軸線A2相對于工作軋輥30a、30b的旋轉軸線A1平行延伸、與軋機中心線CL正交。
如圖5所示,連接件24另外還支承有可旋轉的曲拐42,該曲拐42具有可在軋輥軸承座凸緣38上與接觸襯墊44接合的第一杠桿臂42a以及由彈簧柱塞46作用的第二杠桿臂42b。柱塞46通過曲拐42作用以彈性地擴展軋輥軸承座凸緣38,并因此而將它們以及連接件24與銷40之間存在的任何間隙張緊。
軋輥軸承座36a、36b的相對側開有凹槽以限定橫向隔開的頰板48,該頰板之間裝有螺母50,并由蓋52鎖位。螺母50具有橫向突出穿過由頰板48和蓋52中的半圓形凹槽限定的開口的樞銷54。
設有一對螺旋座56,在軋機中心線CL上每一側設一個,以用于相應的一對軋輥軸承座36a、36b。如圖4所示,每個螺旋座都具有分別與由一給定對中的每個軋輥軸承座支承的螺母50中的一個相接合的反向螺紋部58a、58b。該螺旋座的下端通過軸臺60支承在底座平臺上、并在其上端設有齒輪62。
由圖1可見,工作軋輥的軸線A1位于第一參考平面P1中。連接軸線A2位于第一參考平面P1一側的第二參考平面P2中,而螺旋座56位于第一參考平面P1上與第二參考平面P2所在的相反側的一第三參考平面P3中。
齒輪62與支承在一由電動機68驅動的十字主軸66上的蝸桿64嚙合。電動機68可加以遙控以使螺旋座56同步旋轉,隨即通過軋輥軸承座螺母50又使每對軋輥軸承座36a、36b沿相反方向同步樞轉,從而對稱調節(jié)軋輥30a、30b之間的分離。
實現這種調節(jié)只需要兩個具有最少連接的螺旋座。分別包含軋輥軸線A1、連接軸線A2的第一、第二、第三平面P1、P2、P3與螺旋座56緊密配置成其間間隔為最小,從而提供一緊湊的組件。
如圖6所示,通過簡單地松開并去除旋轉螺栓28,即可將一包括有軋輥30a,30b、軋輥軸承座36a,36b、連接件24和帶有相應連接裝置和驅動件的螺旋座56的整體組件從支承結構12上移開并快速而容易地用一替換組件代替。這可用通常的起吊裝置來進行,而不必采用專門設計的自動機裝置。
軋輥軸承座設計緊湊,樞轉連接結構的可樞轉連接結構在軋制載荷下也不會變形。
可以理解,熟悉本領域的人員還可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以結構或功能方面的等同件來替代圖中所示的,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例如,可采用其它類型的調節(jié)機構包括液壓驅動油缸之類來可樞轉地調節(jié)軋輥軸承座。軋輥架可以是所示的臥式,或者是立式。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軋機的軋輥架,包括一適于沿軋機中心線固定在一所選擇位置處的支承結構;設計和配置成用以對在其間加以引導的產品進行軋制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軋輥,所述第一工作軋輥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一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中轉動的輥頸,同樣地,所述第二工作軋輥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二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中轉動的輥頸,所述工作軋輥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被成對配置在軋機中心線的相對側;用于樞轉地連接每個所述對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與支承結構以分別圍繞平行的第一和第二連接軸線作樞轉運動的裝置,該第一和第二連接軸線與所述軋輥軸線成平行關系延伸且與軋機中心線正交;以及使每對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沿相反方向圍繞所述連接軸線同步樞轉以在所述工作軋輥之間對稱地調節(jié)分離的調節(jié)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軋輥的旋轉軸線位于一第一參考平面,所述連接軸線位于所述第一參考平面一側的第二平面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裝置包括由每個所述對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支承的螺母件,一與所述對的每一個相連并具有旋穿所述螺母件的反向螺紋部的主軸,以及用于同步轉動所述主軸的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配置在一平行于所述第一參考平面的第三參考平面中、并配置在一與所述第二參考平面所在相對的側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軋輥、軋輥軸承座和調節(jié)裝置可作為一整體組件從所述支承結構卸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可卸下地固定到底座上的連接件,每個所述對的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相互連接并可樞轉地與所述連接件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軋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軋輥、軋輥軸承座、連接件和調節(jié)裝置可作為一整體組件從所述底座卸下。
8.一種無外殼軋輥架,所述軋輥架配置在一軋機中心線上,并具有帶有由容置在軋輥軸承座中的軸承可旋轉地支承的輥頸的工作軋輥,一對所述軋輥軸承座位于軋機中心線相對側,其特征在于,每對軋輥軸承座可樞轉地與一位于一包含軋輥軸線的平面的一側的連接件連接、并通過該連接件相互連接,還通過一位于所述平面相對側的螺旋座相互連接,并具有與由所述軋輥軸承座支承的螺母接合的反向螺紋部,以及用于使所述螺旋座機械連接和同步轉動以可樞轉地和對稱地調節(jié)每對軋輥軸承座的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軋機的軋輥架包括一適于沿軋機中心線固定在一所選擇位置處的支承結構。第一和第二工作軋輥用以對在其間加以引導的產品進行軋制。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被成對配置在軋機中心線的相對側,每對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均與支承結構連接以分別圍繞平行的第一和第二連接軸線作樞轉運動。并設置一調節(jié)機構使每對第一和第二軋輥軸承座沿相反方向圍繞其相應的連接軸線同步樞轉以在工作軋輥之間對稱地調節(jié)分離。
文檔編號B21B31/02GK1308997SQ0110457
公開日2001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2月16日
發(fā)明者T·M·肖爾, 沈小嵐 申請人:摩根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