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型減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減速裝置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改進型減速裝置。
背景技術:
申請人:于2012年5月19日提出了名為“電動腰托系統(tǒng)驅動裝置”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zhí)枮椤?01220252135.3”。該實用新型包括箱體、上蓋、蝸桿、蝸輪、線輪、偏心輪,箱體與上蓋組合成盒體,盒體具有出線槽,箱體內(nèi)具有蝸輪,蝸輪與蝸桿配合,蝸輪軸向驅動有偏心運動的偏心輪,偏心輪軸向驅動線輪。該實用新型采用蝸輪驅動2個偏心運動的偏心輪、2個偏心輪同時驅動線輪的方案,線輪上的各驅動柱在運動時同時受力,以確保線輪運動平衡,偏心輪與定位輪的齒數(shù)相差很小,因而整體的體積較小,驅動效率高,采用層疊式多級傳動,實現(xiàn)大傳動比,整體穩(wěn)定性較好、使用壽命長。在實際研發(fā)過程中,申請人持續(xù)改進,設計出改進型結構,較原來的結構性能更穩(wěn)定、效率更高、噪音更低、成本更低,壽命更長,因此,申請人在原來的技術基礎上提出本發(fā)明專利申請。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改進原來的設計結構,提供一種改進型減速裝置,該改進型減速裝置比原來的設計更加穩(wěn)定、可以進一步縮小體積、提高效率、減少噪音、提高壽命、降低成本。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改進型減速裝置,包括箱體、上蓋,箱體與上蓋的中心之間安裝有定位軸,定位軸上套設有蝸輪、定位差分輪、偏心輪、線輪,所述蝸輪的中部具有層疊的多層偏心軸,各偏心軸以定位軸為中心互成等相位布置,偏心輪的數(shù)量與蝸輪上層疊的偏心軸的數(shù)量一致,各偏心輪的中心孔與蝸輪上層疊的各偏心軸大小相匹配。所述蝸輪的偏心軸從上到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所述偏心輪具有外齒和多個驅動孔,各偏心輪的外齒和驅動孔數(shù)量一致。可以是,所述偏心輪有2個,蝸輪層疊的偏心軸數(shù)量是2層。也可以是,所述偏心輪有3個,蝸輪層疊的偏心軸數(shù)量是3層。具體的,所述2層偏心軸按互成180度相位偏心布置。或者,所述3層偏心軸按互成120度相位偏心布置。所述線輪具有驅動柱,偏心輪具有驅動孔,驅動柱對應插設于各偏心輪的驅動孔內(nèi)。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定位軸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多個偏心輪,各偏心輪在偏心旋轉的時候對定位軸及線輪驅動柱的作用力平衡,因此,可以降低箱體與上蓋的強度要求,使線輪傳動平衡,偏心輪之間相互平衡,提高減速器機械效率,同時,可以降低對外部電機的輸出功率要求,提高減速器壽命,減速器整體受力平衡,對零件的剛性要求下降, 提高使用壽命,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分解示意 圖2為本發(fā)明的部分結構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圖2,本發(fā)明改進型減速裝置包括:箱體11、上蓋12,箱體11與上蓋12的中心之間安裝有定位軸13,定位軸13上套設有蝸輪14、定位差分輪15、偏心輪、線輪18,偏心輪有多個,且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所述蝸輪14的中部具有偏心軸19,偏心軸19具有與偏心輪數(shù)量一致的偏心層,各偏心層分別對應配合I個偏心輪,所述偏心輪具有外齒和驅動孔;偏心輪的中心孔一方面要供定位軸13穿設,另一方面要供蝸輪14的偏心軸19穿設,同時,還要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所以,各偏心輪的中心孔的直徑是不一樣的,本文所說的“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是指:各偏心輪的外齒和驅動孔一致同時各偏心輪的中心孔偏心裝配方向互成等相位。所述偏心軸19的偏心層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梢允?,所述偏心輪有2個:第一偏心輪16、第二偏心輪17,蝸輪14的偏心柱19具有2個偏心層,第一偏心輪16、第二偏心輪17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第一偏心輪16、第二偏心輪17的中心孔的偏心方向等相位角度為180度,本發(fā)明的第一偏心輪16、第二偏心輪17的厚度可以為申請人原專利申請中偏心輪的厚度的一半。如圖2所示,所述線輪18具有驅動柱22,驅動柱22對應插設于第一偏心輪16的第一驅動孔20、第二偏心輪17的第二驅動孔21內(nèi),每一個驅動柱22都同時受到第一驅動孔20、第二驅動孔21的限制,這樣可以使線輪18在旋轉時不會產(chǎn)生擺動,旋轉平穩(wěn)。第一偏心輪16順時針向左下方偏心旋轉與定位差分輪15的內(nèi)齒哨合時,其中一半的驅動柱22受到第一偏心輪16的旋轉推力,另一半驅動柱22不受力,與此同時,第二偏心輪17向右上方偏心旋轉與定位差分輪15的內(nèi)齒嚙合,使前述不受力的驅動柱22受到第二偏心輪17的旋轉推力,這樣就使得各驅動柱22同時受力均勻,線輪18受力平衡產(chǎn)生平穩(wěn)旋轉。同樣的,第一偏心輪16與第二偏心輪17在各自偏心旋轉時,對定位軸13所施加的力也由于對稱關系而受到抵銷實現(xiàn)平衡,同時,定位軸13受力平衡后,第一偏心輪16與第二偏心輪17之間相互平衡,更大的提高了減速器的機械效率。所以,箱體11與上蓋12不需要使用較強的材料來固定定位軸13,可以降低箱體11與上蓋12的強度要求;同時,由于線輪18受力平衡平穩(wěn)旋轉,則能夠提高減速器的機械效率,進而可以降低對外部電機的輸出功率要求,可以采用較小功率的外部電機;本發(fā)明整體受力平衡且效率提高,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降低噪音,提升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圖中是以兩個偏心輪為例進行描述介紹的,該兩個偏心輪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理論上,2個及2個以上的偏心輪,只要以定位軸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配合對應結構的偏心柱19,都是可以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基本目的:
(O定位軸13更加穩(wěn)定;
(2)偏心輪之間相互平衡;
(3)線輪18旋轉受力平衡,輸出更穩(wěn)定;
(4)降低對箱體11與上蓋12的強度要求;
(5)降低對外部電機的輸出功率要求;
(6)成本降低;
(7)降低噪音;
(8)提聞廣品的機械效率
(9)延長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當然,偏心輪的數(shù)量越多,裝配越復雜、在定位軸13軸向上的厚度越大。如偏心輪為3個,蝸輪14的偏心柱19具有3個偏心層,各偏心輪以定位桿13為中心互成等相位設置,各偏心輪的中心孔的偏心方向等相位角度為120度。當然,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例而已,并非限制本發(fā)明實施范圍,故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改進型減速裝置,包括箱體、上蓋,箱體與上蓋的中心之間安裝有定位軸,定位軸上套設有蝸輪、定位差分輪、偏心輪、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的中部具有層疊的多層偏心軸,各偏心軸以定位軸為中心互成等相位布置,偏心輪的數(shù)量與蝸輪上層疊的偏心軸的數(shù)量一致,各偏心輪的中心孔與蝸輪上層疊的各偏心軸大小相匹配。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蝸輪的偏心軸從上到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具有外齒和多個驅動孔,各偏心輪的外齒和驅動孔數(shù)量一致。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有2個,蝸輪層疊的偏心軸數(shù)量是2層。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有3個,蝸輪層疊的偏心軸數(shù)量是3層。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層偏心軸按互成180度相位偏心布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層偏心軸按互成120度相位偏心布置。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減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輪具有驅動柱,偏心輪具有驅動孔,驅動柱對應插設于各偏心輪的驅動孔內(nè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減速裝置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改進型減速裝置;它包括箱體、上蓋,箱體與上蓋的中心之間安裝有定位軸,定位軸上套設有蝸輪、定位差分輪、偏心輪、線輪,蝸輪的中部具有層疊的多層偏心軸,各偏心軸以定位軸為中心互成等相位布置,偏心輪的數(shù)量與蝸輪上層疊的偏心軸的數(shù)量一致,各偏心輪的中心孔與蝸輪上層疊的各偏心軸大小相匹配;本發(fā)明的各偏心輪在偏心旋轉時對定位軸及驅動偏心軸的作用力相互平衡,因此,可以降低箱體與上蓋的強度要求,偏心輪之間相互平衡,對減速器效率有很大提高,噪音降低,同時,可以降低對外部電機的輸出功率要求,減速器整體受力平衡,對零件的剛性要求下降,提高減速器的使用壽命,可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B60N2/66GK103158592SQ20131005334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9日
發(fā)明者舒易久, 李躍斌 申請人:東莞市凌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