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送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托盤、第一電機和第一傳送機構,托盤設置在第一傳送機構上,第一電機與第一傳送機構連接,第一電機用于帶動第一傳送機構運動,第一傳送機構用于將托盤從第一傳送機構的一端移動到第一傳送機構的另一端,托盤上設置有定位組件。本發(fā)明通過定位組件來限定加工件在托盤上的位置,使得加工件每次在托盤上的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從而使得抓取機構每次抓取加工件時,能夠準確抓取相同加工件的相同位置,并將加工件按照相同位置放入另一加工區(qū)域進行加工,使得在更換加工區(qū)域時,不需要工作人員再對加工件的位置進行調整,加工區(qū)域能夠對加工件直接進行加工,減少額外操作步驟,如此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輸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工件生產和運送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企業(yè)的焊裝輸送線上,需要通過輸送帶對加工件進行輸送,如此方便加工件從一個加工區(qū)域轉移到另一個加工區(qū)域,再進行后續(xù)的處理和加工。
[0003]現有技術中,是在輸送帶上固定設置支架,然后將加工件任意擺放在支架上。電機驅動輸送帶運動,輸送帶帶動支架移動,從而使得加工件隨支架從輸送帶的起始端移動到另一端,然后通過抓取機構將加工件轉移到另一加工區(qū)域,加工件轉移到另一加工區(qū)域后,由工作人員對加工件方向和位置進行調整,使加工件的擺放符合加工要求后才能進行后續(xù)加工。而支架則隨輸送帶繼續(xù)運動,并返回起始端,安放下一個加工件。
[0004]在實現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0005]現有技術中加工件在通過支架運送時,加工件在支架上是任意擺放的,其方向和位置是不確定的,如此使得當抓取機構執(zhí)行抓取動作時無法準確抓取加工件,使得將加工件轉移到另一加工區(qū)域時,加工件的方向和位置一般都需要人工再次調整,使其擺放符合加工要求以便于后續(xù)加工,使得加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人工調整,從而增加了加工件在生產中的額外操作步驟,造成加工件的加工程序復雜,導致生產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加工件在轉移后仍需人工調整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輸送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0007]提供了一種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托盤、第一電機和第一傳送機構,所述托盤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機構上,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傳送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用于帶動所述第一傳送機構運動,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用于將所述托盤從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一端移動到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另一端,所述托盤上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對所述托盤上加工件的位置和方向進行限制。
[0008]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多個定位塊和至少一個定位銷,所述加工件上設置有加工孔,多個所述定位塊均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且多個所述定位塊設置在所述加工件周緣,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且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加工件上的加工孔配合限位。
[0009]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兩個升降系統(tǒng),所述第一傳送機構包括上層輸送帶和下層輸送帶,所述上層輸送帶的兩端和所述下層輸送帶的兩端在豎直方向對齊設置,且所述上層輸送帶和所述下層輸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反,兩個所述升降系統(tǒng)分別設置在所述上層輸送帶的兩端,所述升降系統(tǒng)用于在所述上層輸送帶和下層輸送帶之間傳遞所述托盤。
[0010]進一步地,每個所述升降系統(tǒng)包括升降框架、導向柱、第二電機、升降組件和驅動件,所述導向柱豎直設置,所述升降框架與所述導向柱活動連接,所述升降組件分別與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升降組件,使所述升降組件帶動所述升降框架沿所述導向柱上下滑動,所述驅動件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移動。
[0011]進一步地,所述升降組件包括齒輪和齒條,所述齒輪固定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一偵牝且齒輪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齒條豎直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且所述齒條與所述齒輪嚙合。
[0012]進一步地,所述驅動件包括第三電機和第二傳送機構,所述第三電機與所述第二傳送機構連接,且所述第三電機和所述第二傳送機構均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第二傳送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移動。
[0013]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變頻器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二電機的轉速。
[0014]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且所述行程開關與所述第三電機連接,所述行程開關用于固定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的位置。
[0015]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一傳感器和直桿,所述直桿與所述導向柱平行,且所述直桿靠近所述升降框架設置,所述第一傳感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直桿上,所述第一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升降框架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
[0016]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二傳感器,所述第二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機架上。
[0017]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發(fā)明通過在第一傳送機構上設置托盤,通過托盤裝載加工件,并在托盤上安裝定位組件,通過定位組件來限定加工件在托盤上的位置,使得加工件每次在托盤上的位置都是按照加工要求固定的,從而使得抓取機構每次抓取加工件時,能夠準確抓取相同加工件的相同位置,并將加工件按照相同位置放入另一加工區(qū)域進行加工,放入另一加工區(qū)域后的位置滿足加工要求,從而使得加工件在更換加工區(qū)域時,不需要工作人員再對加工件的位置進行調整,加工區(qū)域能夠對加工件直接進行加工,減少了額外的操作步驟,如此提高了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I托盤,
[0023]2第一電機,
[0024]3第一傳送機構,
[0025]31上層輸送帶,[0026]32下層輸送帶,
[0027]4升降系統(tǒng),
[0028]41升降框架,
[0029]42導向柱,
[0030]43 第二 電機,
[0031]44升降組件,
[0032]441 齒輪,
[0033]442 齒條,
[0034]45第三電機,
[0035]46第二傳送機構,
[0036]5第一傳感器,
[0037]6 直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39]實施例一
[0040]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托盤1、第一電機2和第一傳送機構3,托盤I設置在第一傳送機構3上,第一電機2與第一傳送機構3連接,第一電機2用于帶動第一傳送機構3運動,第一傳送機構3用于將托盤I從第一傳送機構3的一端移動到第一傳送機構3的另一端,托盤I上設置有定位組件,定位組件用于對托盤I上的加工件的位置和方向進行限制。
[0041]本發(fā)明通過在第一傳送機構3上設置托盤I,通過托盤I裝載加工件,并在托盤I上安裝定位組件,通過定位組件來限定加工件在托盤I上的位置,使得加工件每次在托盤I上的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從而使得抓取機構每次抓取加工件時,能夠準確抓取相同加工件的相同位置,并將加工件按照相同位置放入另一加工區(qū)域進行加工,使得加工件在更換加工區(qū)域時,不需要工作人員再對加工件的位置進行調整,加工區(qū)域能夠對加工件直接進行加工,如此提高了生產效率。
[0042]實施例二
[0043]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托盤
1、第一電機2和第一傳送機構3,托盤I設置在第一傳送機構3上,第一電機2與第一傳送機構3連接,第一電機2用于帶動第一傳送機構3運動,第一傳送機構3用于將托盤I從第一傳送機構3的一端移動到第一傳送機構3的另一端,托盤I上設置有定位組件,定位組件用于對托盤I上的加工件的位置和方向進行限制。
[0044]其中,第一電機2帶動第一傳送機構3運行,使得與第一傳送機構3連接的托盤I能夠進行水平移動,具體地,第一傳送機構3可以設置為鏈輪或皮帶輪等其它傳送帶。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托盤I來盛放加工件,并且在托盤I上設置定位組件,使得能夠通過定位組件固定加工件與托盤I之間的位置關系,不僅能夠起到固定定位組件的作用,而且能夠提高該輸送裝置的定位和輸送精度。從而使得加工件每次在托盤I上的位置都是固定不變的,抓取機構每次抓取加工件時,能夠準確抓取相同加工件的相同位置,并將加工件按照相同位置放入另一加工區(qū)域進行加工,使得加工件在更換加工區(qū)域時,不需要工作人員再對加工件的位置進行調整,并且加工區(qū)域能夠對抓取機構送來的加工件直接進行加工。本發(fā)明實施例針對一條流水線上的同種加工件,不同加工件可根據加工件具體形狀,進行設定,使定位組件與加工件配合,能夠固定加工件并使加工件每次位于托盤I上的相同位置即可,如此能夠便于對各種加工件進行運輸。此外,通過托盤I對加工件進行運輸,使得托盤I與加工件整體的質心變低,使加工件在運輸過程中更加平穩(wěn),并且能夠運輸較大的加工件。具體地,在托盤I上可設置凹槽、定位塊以及定位銷,用于與加工件上的部位進行配合,如此能夠準確定位加工件在托盤I上的位置,使得抓取機構能夠固定每次抓取加工件的位置,并將抓取后的加工件以預設角度放入下一加工區(qū)域直接進行加工。
[0045]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該定位組件包括多個定位塊和至少一個定位銷,加工件上設置有加工孔,多個定位塊均設置在托盤I上,且多個定位塊設置在加工件周緣,定位銷設置在托盤I上,且定位銷與加工件上的加工孔配合限位。
[0046]其中,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將定位組件設置為定位塊和定位銷,通過定位塊和定位銷固定加工件在托盤I上的位置,使得結構簡單、易于生產和加工托盤I。具體地,將多個定位塊設置在加工件四周,使得相同結構加工件均能放入并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只通過多個限位塊即可實現限位和固定加工件的作用,為了使限位效果更好,可在托盤I上設置定位銷,定位銷的位置與加工件上的加工孔對應設置,如此使得加工件在托盤I上的位置更加準確。
[0047]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輸送裝置還包括兩個升降系統(tǒng)4,第一傳送機構3包括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上層輸送帶31的兩端和下層輸送帶32的兩端在豎直方向對齊設置,且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的運動方向相反,兩個升降系統(tǒng)4分別設置在上層輸送帶31的兩端,升降系統(tǒng)4用于在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之間傳遞托盤I。
[0048]其中,將第一傳送機構3設置為兩層即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使得本發(fā)明提供的輸送裝置能夠運輸大型加工件,例如車架、底盤等,為了保證輸送穩(wěn)定性,則需要提高托盤I和第一傳送機構3的剛度要求,使得托盤I重量增加,傳統(tǒng)輸送機構是將支架固定設置在輸送帶上,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支架在返回時是倒掛在輸送帶上,會增加輸送帶的負荷;本發(fā)明中為了運輸較大質量的加工件,在提高托盤I和第一傳送機構3的剛度的同時,將第一傳送機構3分成上下兩層,且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的運動方向相反,從而使得托盤I能夠通過上層輸送帶31運送,通過下層輸送帶32返回,使托盤I始終位于輸送帶上方,從而減小了托盤I對輸送帶的負擔,使輸送帶穩(wěn)定運送托盤I。并且,為了實現托盤I在上下兩層輸送帶上傳遞,將上層輸送帶31的兩端與下層輸送帶32的兩端在豎直方向對齊設置,并分別在上層輸送帶31兩端各設置一個升降系統(tǒng)4,使得托盤I通過上層輸送帶31能夠運送到升降系統(tǒng)4,并通過升降系統(tǒng)4下降至下層輸送帶32,再通過下層輸送帶32將托盤I運送至另一個升降系統(tǒng)4處,通過另一個升降系統(tǒng)4將托盤I上升至上層輸送帶31,如此循環(huán)。
[0049]如圖2所不,進一步地,每個升降系統(tǒng)4包括升降框架41、導向柱42、第二電機43、升降組件44和驅動件,導向柱42豎直設置,升降框架41與導向柱42活動連接,升降組件44分別與升降框架41、第二電機43連接,第二電機43用于驅動升降組件44,使升降組件44帶動升降框架41沿導向柱42上下滑動,驅動件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驅動件用于驅動托盤I在升降框架41上移動。
[0050]其中,兩個升降系統(tǒng)4結構相同,均包括升降框架41、導向柱42、第二電機43和升降組件44,通過升降框架41來盛放托盤1,且升降框架41與導向柱42活動連接,導向柱42豎直設置,使得升降框架41能夠沿導向柱42上下滑動。具體地,可設置4個導向柱42,4個導向柱42分別設置在升降框架41的4個角,并均與升降框架41活動連接,如此使得升降框架41在升降過程中更加平穩(wěn)。第二電機43與升降組件44連接,升降組件44與升降框架41連接,第二電機43帶動升降組件44運行,使升降組件44能夠帶動升降框架41沿導向柱42上下運動。具體地,升降組件44可設置為鏈輪和鏈條,鏈輪通過軸與第二電機43連接,且鏈輪與鏈條連接,升降框架41設置在鏈條上,第二電機43通過帶動鏈輪轉動從而使得鏈條運動,鏈條運動來帶動升降框架41運動;升降組件44也可設置為齒輪和齒條,其設置方式與鏈輪、鏈條相同。并且,可設置多組升降組件44,分別與升降框架41連接,如此能夠實現平穩(wěn)升降。
[0051]如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升降組件44包括齒輪441和齒條442,齒輪441固定設置在升降框架41 一側,且齒輪441與第二電機43連接,齒條442豎直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且齒條442與齒輪441嚙合。
[0052]其中,本發(fā)明中將升降組件44設置為齒輪441和齒條442,齒條442與升降框架41連接,且齒條442與齒輪441嚙合,通過齒輪441帶動齒條442運動,從而實現升降框架41的上下移動。具體地,在升降框架41 一側豎直設置齒輪441,齒條442的長度視上層輸送帶31和下層輸送帶32之間的距離而定,齒條442與齒輪441嚙合,升降框架41與齒條442連接,為了使升降框架41升降時穩(wěn)定且保持水平,可設置4組升降組件44,分別設置在升降框架41的4個角,且每個升降組件44內的齒條442與升降框架41連接。通過齒輪441和齒條442實現升降框架41的上下移動,能夠更精確地使升降框架41上升或下降,精確控制升降框架41的運動,從而能夠使得本發(fā)明提供的輸送裝置,在輸送中更加準確,使托盤I在升降框架41上上升和下降的時間以及位移都能準確控制。并且,在升降框架41上設置驅動件,通過驅動件驅動托盤I在升降框架41上移動,使得托盤I能夠從輸送帶運送到升降框架41上預定位置,或從升降框架41上移動到輸送帶上。
[0053]如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驅動件包括第三電機45和第二傳送機構46,第三電機45與第二傳送機構46連接,且第三電機45和第二傳送機構46均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第二傳送機構46用于帶動托盤I在升降框架41上移動。
[0054]其中,驅動件具體包括第三電機45和第二傳送機構46,第三電機45與第二傳送機構46均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當托盤I從第一傳送機構3移動到升降框架41上時,且與第二傳送機構46接觸時,第三電機45帶動第二傳送機構46運轉,使第二傳送機構46帶動托盤I整體運行至升降框架41的預定位置,然后第三電機45停止運行。升降組件44使升降框架41上升或下降,等升降組件44停止運行后,升降框架41停止,第三電機45再次運行,使第二傳送機構46帶動托盤I從升降框架41上移動到第一傳送機構3上。
[0055]進一步地,該輸送裝置還包括變頻器,變頻器與第二電機43連接,變頻器用于調節(jié)第二電機43的轉速。[0056]其中,通過變頻器能夠實時控制第二電機43的運行狀況,使第二電機43與第一電機2、第三電機45配合運行,使得在托盤I剛準備離開第一傳送機構3時,第三電機45帶動第二傳送機構46運行使托盤I進入升降框架41,并當托盤I達到升降框架41的預定位置時,第二電機43能夠運行,使托盤I上升或下降。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在第一傳送機構3上可設置多個托盤1,因此,每個托盤I的運行速度以及位移量都要進行控制,以免發(fā)生兩個托盤I在運行中接觸,或在托盤I未進入升降框架41時,升降框架41就已運行的情況發(fā)生。
[0057]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輸送裝置還包括行程開關,行程開關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且行程開關與第三電機連接45,行程開關用于固定托盤I在升降框架41上的位置。
[0058]其中,行程開關設置在升降框架41上,行程開關與第三電機45連接。具體地,當托盤I通過第二傳送機構46運送到升降框架41的預定位置時,托盤接觸行程開關使行程開關觸發(fā),使得行程開關上的部件彈出與托盤I卡合,使托盤I不會滑動或掉落。然后第二電機43啟動帶動升降框架41升降,當第二電機43停止運行第三電機45運行時,第三電機45通電使行程開關觸發(fā),使行程開關上的部件收回,不對托盤I進行限制,使得托盤I能夠跟隨第二傳送機構46返回輸送帶上。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也可將行程開關替換為電磁閥。
[0059]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一傳感器5和直桿6,直桿6與導向柱42平行設置,且直桿6靠近升降框架41設置,第一傳感器5固定設置在直桿6上,第一傳感器5用于檢測升降框架41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
[0060]其中,在升降框架41 一側設置第一傳感器5和直桿6,且第一傳感器5設置在直桿6上,直桿6可設置在升降系統(tǒng)4內的機架上,通過第一傳感器5感應升降框架41的位置,如此能夠實時監(jiān)測升降框架41的運行情況。此外可將第一傳感器5與預警設備連接,若第一傳感器5檢測到升降框架41的位移超過預設位置時,則啟動預警設備,預警設備可提供聲音或直接停止升降框架41的運行,起到保護升降系統(tǒng)4的功能。具體地,將第一傳感器5設置為光電傳感器,并且將第一傳感器5設置多個,多個第一傳感器5平行設置在直桿6上,當升降框架41到達不同位置時,通過不同位置的第一傳感器5感應,從而采取不同措施,例如位于第一個第一傳感器5感應到升降框架41時,表明升降框架41運行位置正常,當位于下一個第一傳感器5感應到升降框架41時,則表明升降框架41位移異常,則第一傳感器5通過預警裝置向工作人員發(fā)出警告,當位于再下一個位置的傳感器檢測到升降框架41時,則該傳感器通過PLC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電機停止運行。
[0061]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地,該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二傳感器,第二傳感器設置在第一傳送機構3的機架上。
[0062]其中,在托盤I 一側設置第二傳感器,通過第二傳感器能夠感應托盤I上是否盛放有加工件,具體地,將第二傳感器設置在第一傳送機構的機架上,并且可將第二傳感器與PLC設備連接,當第二傳感器檢測到每個托盤I中都沒有加工件時,PLC設備發(fā)出指令,停止第一電機2、第二電機43和第三電機45的運行;當第二傳感器檢測到每個托盤I上都有加工件時,為了防止整體裝置出現超負荷運行,也可使整體裝置停止運行。如此能夠通過第二傳感器實時檢測托盤I并方便工作人員遠程查看托盤I及加工件的運行情況。[0063]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yōu)劣。
[006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托盤、第一電機和第一傳送機構,所述托盤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機構上,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傳送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用于帶動所述第一傳送機構運動,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用于將所述托盤從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一端移動到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另一端,所述托盤上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對所述托盤上的加工件的位置和方向進行限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多個定位塊和至少一個定位銷,所述加工件上設置有加工孔,多個所述定位塊均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且多個所述定位塊設置在所述加工件周緣,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托盤上,且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加工件上的加工孔配合限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兩個升降系統(tǒng),所述第一傳送機構包括上層輸送帶和下層輸送帶,所述上層輸送帶的兩端和所述下層輸送帶的兩端在豎直方向對齊設置,且所述上層輸送帶和所述下層輸送帶的運動方向相反,兩個所述升降系統(tǒng)分別設置在所述上層輸送帶的兩端,所述升降系統(tǒng)用于在所述上層輸送帶和所述下層輸送帶之間傳遞所述托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升降系統(tǒng)包括升降框架、導向柱、第二電機、升降組件和驅動件,所述導向柱豎直設置,所述升降框架與所述導向柱活動連接,所述升降組件分別與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升降組件,使所述升降組件帶動所述升降框架沿所述導向柱上下滑動,所述驅動件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包括齒輪和齒條,所述齒輪固定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一側,且所述齒輪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齒條豎直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且所述齒條與所述齒輪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包括第三電機和第二傳送機構,所述第三電機與所述第二傳送機構連接,且所述第三電機和所述第二傳送機構均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第二傳送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與所述第二電機連接,所述變頻器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二電機的轉速。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設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且所述行程開關與所述第三電機連接,所述行程開關用于固定所述托盤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5-8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一傳感器和直桿,所述直桿與所述導向柱平行,且所述直桿靠近所述升降框架設置,所述第一傳感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直桿上,所述第一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升降框架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二傳感器,所述第二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送機構的機架上。
【文檔編號】B65G37/00GK103964171SQ20141018224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賁偉, 倪寶, 薛盛智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