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它包括機架(1)、傳輸裝置、導向裝置和分道裝置,機架(1)的兩端轉軸旋轉安裝有輥筒(2),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均整體呈矩形狀,第一輥道(7)、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的滾筒均處于同一高度,第一輥道(7)的短邊第二輥道(8)對接,第三輥道(9)的滾筒的寬度大于第二輥道(8),皮帶II(10)套在兩個皮帶輪(11)之間,第一輥道(7)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兩個導向裝置,分道裝置由機箱(12)、伺服電機(13)、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組成。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軟袋的合流和分道為一整體、自動化程度高、軟袋運輸平穩(wěn)。
【專利說明】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將軟袋先從多條運輸線合流為一條線后再將軟袋分為需要的運輸線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食品加工行業(yè)中加工出的食品都需要被封裝在軟袋內,封裝后的軟袋需要通過流水生產線進行處理,最終完成裝箱。由于軟袋封裝后從多條線路上同時輸送出,因此需要將多條線上的軟袋先合流為一條線后再分到所需的運輸線上,以便于進行后段的生產及運輸。
[0003]現(xiàn)有的合流分道裝置是采用鏈條作為傳輸動力,鏈條用連桿連接,在連桿上安裝輸送板,通過控制輸送板在連桿上左右滑動來實現(xiàn)分道,但是它只實現(xiàn)了軟袋的分道,合流需要另外的設備實現(xiàn),對軟袋形狀有嚴格要求且穩(wěn)定性差,難滿足高速化生產。也有通過新型輸送鏈板作為輸送,通過橫向摩擦軟袋實現(xiàn)合流分道的,但其成本太高,控制復雜,并且輸送速度慢,達不到高速生產線的要求。此外,還有通過皮帶輸送,靠擋板合流,氣缸分道,這樣做存在合流不穩(wěn)定,不適合軟袋和不規(guī)則的軟袋,且增加了氣動,需要氣源,增加生產成本,氣缸也難實現(xiàn)高速化生產。
[0004]本發(fā)明通過皮帶摩擦輥子作為輸送,并依靠導向裝置上的皮帶實現(xiàn)軟袋的導向合流,能滿足現(xiàn)有軟袋的輸送合流,合流后軟袋通過伺服電機帶動鏈條上的撥板對軟袋進行分道,這樣合流分道就在一個設備上完成了,整個設備結構和控制簡單,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軟袋在滾筒上運動平穩(wěn),皮帶導向可靠,伺服電機和感應電眼控制軟袋的分道,具有控制速度快且動作平穩(wěn)無沖擊。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軟袋的合流和分道為一整體、自動化程度高、軟袋運輸平穩(wěn)的軟袋合流分道裝置。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它包括機架、傳輸裝置、導向裝置和分道裝置,機架的兩端轉軸旋轉安裝有輥筒,兩個輥筒之間套有皮帶I,傳輸裝置由電機、從動鏈輪和主動鏈輪組成,電機與主動鏈輪連接,從動鏈輪安裝在任意一個輥筒上,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連接,機架上且沿皮帶I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輥道、第二輥道和第三輥道,第一輥道整體呈梯形狀,第二輥道和第三輥道均整體呈矩形狀,第一輥道、第二輥道和第三輥道的滾筒均處于同一高度,第一輥道的短邊第二輥道對接,第三輥道的滾筒的寬度大于第二輥道,每個滾筒均設置在皮帶I的上方且與皮帶I接觸,導向裝置由電機、皮帶II和皮帶輪組成,第一輥道的側板的頂部轉軸旋轉安裝有兩個平行于機架的皮帶輪,皮帶II套在兩個皮帶輪之間,電機與任意一個皮帶輪連接,第一輥道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兩個導向裝置,分道裝置由機箱、伺服電機、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組成,機箱設置在第三輥道的頂部,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設置在機箱的底部的前端,機箱內轉軸旋轉安裝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均安裝有鏈輪,主動軸上的鏈輪與從動軸上的鏈輪之間安裝有鏈條,伺服電機與主動軸連接,兩個鏈條之間設置有垂直于鏈條的撥板,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與伺服電機連接。
[0007]所述的第二輥道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均設置有導向裝置。
[0008]所述的皮帶I為草紋皮帶。
[0009]所述的機箱平行于滾筒設置。
[0010]所述的第一輥道上的兩個導向裝置對稱設置。
[0011]所述的兩個鏈條之間間隔設置有四個撥板,每個撥板相互平行設置。
[0012]所述的伺服電機垂直于機箱的外側壁設置且固定安裝在機箱的外部。
[0013]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I)本發(fā)明的第一輥道、第二輥道和第三輥道的滾筒均處于同一高度,第一輥道的短邊第二輥道對接,每個滾筒均設置在皮帶I的上方且與皮帶I接觸,因此,當皮帶I被帶動后,所有的滾筒同時做旋轉運動,從而使?jié)L筒帶動軟袋往機箱方向運動,簡化了結構、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而且軟袋在滾筒上運動非常平穩(wěn)。(2)本發(fā)明的第一輥道的側板的頂部轉軸旋轉安裝有兩個平行于機架的皮帶輪,皮帶II套在兩個皮帶輪之間,電機與任意一個皮帶輪連接,第一輥道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兩個導向裝置,因此,皮帶II防止了撞擊在其上的軟袋的方向發(fā)生變化,影響軟袋的輸送,因此,皮帶II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使軟袋平穩(wěn)的進入第三輥道上,完成了軟袋的合流。(3)本發(fā)明的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設置在機箱的底部的前端,機箱內轉軸旋轉安裝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主動軸和從動軸上均安裝有鏈輪,主動軸上的鏈輪與從動軸上的鏈輪之間安裝有鏈條,伺服電機與主動軸連接,兩個鏈條之間設置有垂直于鏈條的撥板,軟袋進入第三輥道后,當一個軟袋遮住感應電眼I時,感應電眼I發(fā)出電信號給感應電眼II,感應電眼II檢測該軟袋與下一個軟袋之間的距離,當間距較大時,感應電眼II發(fā)出電信號控制伺服電機轉動,伺服電機驅動主動軸轉動,鏈輪帶動鏈條轉動,撥板旋轉將該軟袋刮入一個條運輸線上;當感應電眼II檢測到間距較小時,感應電眼II不發(fā)出任何電信號,該軟袋順利進入另一條后續(xù)的運輸線上,從而實現(xiàn)了軟袋的分道,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且集軟袋的合流和分道為一整體便于整機的調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導向裝置、傳輸裝置、第一輥道、第二輥道和第三輥道的安裝結構示意
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1的A向視圖;
圖5為圖4的B-B剖視圖;
圖中,1-機架,2-輥筒,3-皮帶I,4-電機,5-從動鏈輪,6-主動鏈輪,7-第一輥道,8-第二棍道,9-第二棍道,10-皮帶11,11-皮帶輪,12-機箱,13-伺服電機,14-主動軸,15-從動軸,16-鏈輪,17-鏈條,18-撥板。
【具體實施方式】[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5所示,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它包括機架1、傳輸裝置、導向裝置和分道裝
置,機架I的兩端轉軸旋轉安裝有輥筒2,兩個輥筒2之間套有皮帶13,傳輸裝置由電機4、從動鏈輪5和主動鏈輪6組成,電機4與主動鏈輪6連接,從動鏈輪安裝在任意一個輥筒2上,主動鏈輪6與從動鏈輪5連接,機架I上且沿皮帶13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輥道7、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第一輥道7整體呈梯形狀,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均整體呈矩形狀,第一輥道7、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的滾筒均處于同一高度,第一輥道7的短邊第二輥道8對接,第三輥道9的滾筒的寬度大于第二輥道8,每個滾筒均設置在皮帶13的上方且與皮帶13接觸,導向裝置由電機4、皮帶IIlO和皮帶輪11組成,第一輥道7的側板的頂部轉軸旋轉安裝有兩個平行于機架I的皮帶輪11,皮帶IIlO套在兩個皮帶輪11之間,電機4與任意一個皮帶輪11連接,第一輥道7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兩個導向裝置,分道裝置由機箱12、伺服電機13、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組成,機箱12設置在第三輥道9的頂部,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設置在機箱12的底部的前端,機箱12內轉軸旋轉安裝有主動軸14和從動軸15,主動軸14和從動軸15上均安裝有鏈輪16,主動軸14上的鏈輪16與從動軸15上的鏈輪16之間安裝有鏈條17,伺服電機13與主動軸14連接,兩個鏈條17之間設置有垂直于鏈條17的撥板18,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與伺服電機13連接,感應電眼I用于檢測是否有軟袋通過,感應電眼II用于檢測通過感應電眼I的軟袋距下一個軟袋之間的距離,間距較大時,感應電眼II發(fā)出電信號給伺服電機13,間距較小時,感應電眼II不發(fā)出任何電信號。
[0016]如圖1-5所示,第二輥道8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均設置有導向裝置;皮帶13為草紋皮帶;機箱12平行于滾筒設置。第一輥道7上的兩個導向裝置對稱設置;兩個鏈條17之間間隔設置有四個撥板18,每個撥板相互平行設置;伺服電機13垂直于機箱12的外側壁設置且固定安裝在機箱12的外部。
[0017]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啟動電機4,電機4帶動主動鏈輪轉動,主動鏈輪帶動從動鏈輪5轉動,從動鏈輪5驅動皮帶13轉動,皮帶I帶動第一輥道7、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的所有滾筒轉動,軟袋從第一輥道7的長邊一個接一個的進入第一輥道7的滾筒上,軟袋在皮帶IIlO的導向的作用下經第二輥道8進入第三輥道9,從而實現(xiàn)了軟袋的合流,當一個軟袋遮住感應電眼I時,感應電眼I發(fā)出電信號給感應電眼II,感應電眼II檢測該軟袋與下一個軟袋之間的距離,當間距較大時,感應電眼II發(fā)出電信號控制伺服電機13轉動,伺服電機13驅動主動軸14轉動,主動軸14帶動從動軸15轉動,鏈輪16帶動鏈條17轉動,撥板18旋轉將該軟袋刮入一個條運輸線上;當感應電眼II檢測到間距較小時,感應電眼II不發(fā)出任何電信號,該軟袋順利進入另一條后續(xù)的運輸線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I)、傳輸裝置、導向裝置和分道裝置,機架(I)的兩端轉軸旋轉安裝有輥筒(2),兩個輥筒(2)之間套有皮帶I (3),傳輸裝置由電機(4)、從動鏈輪(5 )和主動鏈輪(6 )組成,電機(4)與主動鏈輪(6 )連接,從動鏈輪安裝在任意一個輥筒(2)上,主動鏈輪(6)與從動鏈輪(5)連接,機架(I)上且沿皮帶I (3)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一輥道(7)、第二輥道(8)和第三輥道(9),第一輥道(7)整體呈梯形狀,第二輥道(8 )和第三輥道(9 )均整體呈矩形狀,第一輥道(7 )、第二輥道(8 )和第三輥道(9 )的滾筒均處于同一高度,第一輥道(7)的短邊第二輥道(8)對接,第三輥道(9)的滾筒的寬度大于第二輥道(8),每個滾筒均設置在皮帶I (3)的上方且與皮帶I (3)接觸,導向裝置由電機(4)、皮帶II (10)和皮帶輪(11)組成,第一輥道(7)的側板的頂部轉軸旋轉安裝有兩個平行于機架(I)的皮帶輪(11),皮帶II (10)套在兩個皮帶輪(11)之間,電機(4)與任意一個皮帶輪(11)連接,第一輥道(7)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分別設置有兩個導向裝置,分道裝置由機箱(12)、伺服電機(13)、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組成,機箱(12)設置在第三輥道(9)的頂部,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設置在機箱(12)的底部的前端,機箱(12)內轉軸旋轉安裝有主動軸(14)和從動軸(15),主動軸(14)和從動軸(15)上均安裝有鏈輪(16),主動軸(14)上的鏈輪(16)與從動軸(15)上的鏈輪(16)之間安裝有鏈條(17),伺服電機(13)與主動軸(14)連接,兩個鏈條(17)之間設置有垂直于鏈條(17)的撥板(18),感應電眼I和感應電眼II均與伺服電機(13)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輥道(8)的兩個側板的頂部均設置有導向裝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帶I(3)為草紋皮帶。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箱(12)平行于滾筒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輥道(7)上的兩個導向裝置對稱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鏈條(17)之間間隔設置有四個撥板(18 ),每個撥板相互平行設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袋合流分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電機(13)垂直于機箱(12)的外側壁設置且固定安裝在機箱(12)的外部。
【文檔編號】B65B35/44GK104030031SQ20141022712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鄧雷, 胡建華, 張黎, 張波, 王云川, 羅昌旭, 張繼紅 申請人:成都中科經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