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的系統(tǒng)和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的系統(tǒng)和方法。具有可調(diào)整的平坦部通道的擠壓模具能由模具本體形成,模具本體包括第一模具本體部和第二模具本體部、第一唇部本體、第二唇部本體和平坦部通道本體。擠壓模具能具有包括終止于出口孔的平坦部通道的流動通道。流動通道可在一側(cè)通過第一模具本體部、平坦部通道本體和第一唇部本體界定。流動通道可在相對側(cè)通過第二模具本體部和第二唇部本體界定。在一些示例中,通過將平坦部通道本體和/或第一唇部本體構(gòu)造成橫跨流動通道的寬度移動,可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
【專利說明】
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的系統(tǒng)和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公開涉及擠壓模具,且更特別地,涉及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的系統(tǒng)和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擠壓模具用于將熔融的熱塑性材料擠壓成相對薄的膜或板材。常規(guī)的擠壓模具具有帶有通常衣架形狀的模具型腔。這些擠壓模具已通常稱為衣架模具。典型的衣架模具包括入口、入口歧管、通常三角形形狀的預(yù)平坦部通道、最終平坦部通道和模具出口或間隙。在操作中,熔融的聚合物從入口到模具出口流經(jīng)擠壓模具。不同的通道的尺寸和形狀被選擇以促進均勻的聚合物流遍模具的表面并且產(chǎn)生具有期望的厚度的薄板材或膜。
[0003]在實踐中,板材制造商經(jīng)常被要求生產(chǎn)不同厚度的板材以滿足各種客戶需求。為此,擠壓模具可能具有可調(diào)整的唇部間隙間隔。在擠壓模具的唇部之間的距離可通過制造商調(diào)整以控制模具出口的尺寸。這進而控制了離開模具的板材的厚度。
[0004]雖然可調(diào)整的唇部間隙間隔有助于為制造商提供加工靈活性,但在擠壓模具上擴寬或縮窄唇部間隙間隔時可能出現(xiàn)其他加工挑戰(zhàn)。流經(jīng)擠壓模具的熔融的聚合物的流變特性不僅取決于模具出口處的唇部間隙間隔,而且取決于通向模具出口的流動通路的構(gòu)造。例如,通向模具出口的流動通路(包括最終平坦部通道)通常針對特定的模具出口尺寸定尺寸。這保證了通過擠壓模具的良好的背壓和流動特性。通過可調(diào)整的唇部間隙間隔,制造商能針對最小和最大可調(diào)整開口尺寸之間的中間模具出口尺寸最優(yōu)地定流動通路的尺寸。但在以較小或較大的模具出口尺寸操作時這損害加工特性,潛在地導致產(chǎn)品定向和回縮收縮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般地,此公開針對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的系統(tǒng)和方法。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術(shù)語“平坦部通道”指擠壓模具內(nèi)的聚合物流動通道的在聚合物流動的方向上直接處于擠壓模具的出口或出口孔前的段區(qū)。在一些擠壓模具設(shè)計中,該平坦部通道稱為最終平坦部通道。平坦部通道的尺寸有助于控制流經(jīng)擠壓模具的聚合物的背壓,這影響了擠壓物的形狀且提供對于被擠壓的板材的尺寸厚度的控制。
[0006]—般地,平坦部通道的期望長度取決于被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的厚度。較長的平坦部通道長度能有益于較厚的產(chǎn)品,例如對于規(guī)格厚度大于0.1英寸(2.5mm)的板材,使用大于2英寸(51mm)的平坦部通道長度。相對比地,較短的平坦部通道長度能有益于較薄的產(chǎn)品,例如對于規(guī)格厚度小于0.03英寸(0.75mm)的板材,使用小于0.5英寸(13mm)的平坦部通道長度。平坦部通道長度影響橫跨模具的聚合物流動的均勻性,有助于保證在模具出口處的均勻的聚合物流動。
[0007]本公開描述用于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上的平坦部通道長度例如以便平坦部通道長度能隨著被生產(chǎn)的特定的板材的厚度改變而改變的系統(tǒng)和方法。在一個構(gòu)造中,擠壓模具由一對模具本體部形成,所述模具本體部具有連接到其上的相應(yīng)的一對唇部本體部。擠壓模具在相反的成對的模具體本體部和唇部本體部之間提供聚合物流動通道。聚合物流動通道從接收熔融聚合物的入口延伸到出口孔,通過所述出口孔排出被擠壓的板材。通向出口孔的流動通道的端部形成擠壓模具的平坦部通道。
[0008]為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擠壓模具在一些構(gòu)造中包括位于模具本體部和唇部本體部之間的一個或多個可移動的流動通道壁段區(qū)??煞Q為平坦部通道本體的可移動的流動通道壁段區(qū)可移動橫跨流動通道的寬度的至少一部分。作為結(jié)果,流動通道的寬度在可移動的流動通道壁段區(qū)前進到流動通道內(nèi)或從流動通道回縮時縮窄或擴寬。最初,平坦部通道可延伸超過可移動的壁段區(qū)的上游邊沿,使得可移動的壁段區(qū)界定平坦部通道的側(cè)面。使可移動的壁段區(qū)前進到流動通道內(nèi)縮窄了流動通道,從而重新限定平坦部通道的位置,使得平坦部通道在可移動的壁段區(qū)的上游邊沿處(在聚合物流動的方向上)終止。在其中唇部本體部也可移動的情況中,唇部本體部能前進更遠地橫跨流動通道的寬度,從而縮窄出口孔。這進一步重新限定平坦部通道的位置,使得平坦部通道在可移動的壁段區(qū)的下游邊沿處終止。以此方式,添加一個或多個可移動的流動通道壁段區(qū)允許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上游邊沿,因此改變了平坦部通道的長度。
[0009]如上所述,在一些構(gòu)造中,擠壓模具被構(gòu)造有可移動的模具唇部以提供可調(diào)整的唇部間隙間隔。在操作中,操作員能基于被生產(chǎn)的板材的厚度將擠壓模具的模具唇部移動到期望位置。操作員也可調(diào)整擠壓模具中的平坦部通道的長度,以便平坦部通道的長度適合于被使用的特定的模具唇部間隔。在一個構(gòu)造中,擠壓模具包括被操作地連接到可移動模具唇部和一個或多個可移動的流動通道壁段區(qū)的調(diào)整機構(gòu)。接合調(diào)整機構(gòu)導致模具唇部移動且唇部間隙間隔改變。由于調(diào)整唇部間隙間隔,接合機構(gòu)同時改變平坦部通道的長度。這樣的構(gòu)造可允許操作員進行對他們的擠壓模具的唇部間隙間隔的快速、在線的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長度的同時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了背壓,以為所選擇的特定的唇部間隙間隔提供正確的量的唇部背壓。這可消除在處理者替換其擠壓模具的部件以適應(yīng)新的唇部間隙間隔時的長時間的停機。
[0010]在根據(jù)本公開的一個示例中描述了擠壓模具,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模具本體、第一唇部本體、第二唇部本體、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和流動通道,所述流動通道包括在出口孔內(nèi)終止的平坦部通道。模具體包括具有第一流動通道面的第一模具本體部和具有第二流動通道面的第二模具本體部。第一唇部本體連接到第一模具本體部且具有第一唇部面,且第二唇部本體連接到第二模具本體部且具有第二唇部面。第一唇部本體和第二唇部本體在其間形成出口孔。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具有位于第一流動通道面和第一唇部面之間的平坦部通道面。在擠壓模具中,流動通道在一側(cè)通過至少第一流動通道面、平坦部通道面和第一唇部面界定,且在相對側(cè)通過至少第二流動通道面和第二唇部面界定。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可移動,以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
[0011]在另一個示例中描述了使用擠壓模具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的方法。擠壓模具具有終止于出口孔的流動通道,使得流動通道在一側(cè)通過至少第一模具本體部、平坦部通道本體和第一模具唇部界定,并且在相對側(cè)通過至少第二模具本體部和第二模具唇部界定。方法涉及使第一模具唇部向第二模具唇部前進并因此調(diào)整出口孔的寬度。方法進一步涉及使平坦部通道本體向第二模具本體部和第二模具唇部中的至少一個前進,并因此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
[0012]一個或多個示例的細節(jié)在附圖和下文描述中陳述。其他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從描述和附圖以及從權(quán)利要求中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包括可用于制造薄板材擠壓物的示例擠壓模具的示例系統(tǒng)的透視圖。
[0014]圖2是圖1的示例擠壓模具的分解透視圖。
[00?5 ]圖3A至圖3D是圖示了可使用圖1的示例擠壓模具創(chuàng)建的示例流動通道構(gòu)造的側(cè)視圖。
[0016]圖4是示出為從擠壓模具移除的圖2的調(diào)整機構(gòu)的透視圖。
[0017]圖5A和圖5B是示例可移動擠壓模具部件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詳細描述本質(zhì)上是示例性的且不意圖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可應(yīng)用性或構(gòu)造。描述提供了實施本發(fā)明的某些優(yōu)選實施例的實際闡述。構(gòu)造、材料、尺寸和制造過程的示例針對所選擇的元件提供;所有其它元件使用了本發(fā)明的領(lǐng)域內(nèi)的一般技術(shù)人員已知的情況。本領(lǐng)域一般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許多給定的示例具有多種合適的替代。
[0019]本公開涉及具有平坦部通道的擠壓模具和用于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擠壓模具具有一對模具本體部,所述一對模具本體部提供了通過它們的聚合物流動通道。模具本體部具有相應(yīng)的一對模具唇部,所述模具唇部形成出口孔到聚合物流動通道。從出口孔向上游延伸的流動通道的終端部分形成了擠壓模具的平坦部通道。例如,當出口孔的寬度改變時,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可調(diào)整。
[0020]為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在一個實施例中,擠壓模具包括可移動的平坦部通道本體??梢苿拥钠教共客ǖ辣倔w在此實施例中形成界定流動通道的壁的段區(qū)??梢苿拥钠教共客ǖ辣倔w橫跨流動通道的寬度前進和回縮,以改變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取決于可移動的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位置,平坦部通道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下游終端邊沿處終止、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游終端邊沿處終止或超過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游終端邊沿終止。在其他實施例中,擠壓模具包括多個可移動的平坦部通道本體以提供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可設(shè)定到的附加的位置。
[0021]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可改變在出口孔處的熔融聚合物流的背壓。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可以隨著出口孔的寬度增大而增大并且隨著出口孔的寬度減小而減小。增大出口孔的寬度具有通過減少出口孔處的約束而降低出口孔處的背壓的趨向。相反地,減小出口孔的寬度具有通過增加出口孔處的約束而增大出口孔處的背壓的趨向。帶有可調(diào)整長度的平坦部通道的擠壓模具是有用的,例如以便平坦部通道的長度能針對為使用所選擇的特定的出口孔調(diào)整到適合的長度。
[0022 ]圖1是系統(tǒng)1的透視圖,系統(tǒng)1包括擠壓模具12和由協(xié)作的輥14和16形成的壓延機。擠壓模具例如從未圖示的上游進給塊接收熔融的熱塑性材料,并且將熱塑性材料擠壓成板材18。如在以下更詳細地描述的,擠壓模具12具有可調(diào)整長度的平坦部通道并且也能具有可調(diào)整的模具唇部以調(diào)整板材18通過其離開的唇部間隙間隔。
[0023]擠壓模具12由攜帶第一唇部本體22A的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攜帶第二唇部本體22B的第二模具本體部20B形成。流動通道形成在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之間。流動通道是熔融的聚合物沿其行進通過擠壓模具的通路。流動通道從模具的上游側(cè)上的入口(在聚合物流動行進的方向上)延伸到模具的下游側(cè)上的出口孔。板材18通過出口孔排出且在協(xié)作的輥14和16之間被壓延,所述輥14和16在其間限定了輥隙。在系統(tǒng)10的其它構(gòu)造中,板材18可被排出到單獨的輥14上而不被壓延,或可根本不被排出到排出輥上。
[0024]擠壓模具12能加工任何期望的類型的熱塑性材料以形成板材18??墒褂脭D壓模具12擠壓的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制于:聚乙烯(例如,高密度,低密度,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乙烯-乙烯醇、聚乙烯醇、聚偏氯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纖維素和它們的組合。另外,在一些應(yīng)用中,兩個或多個不同類型的熱塑性材料被進給到擠壓模具的入口以產(chǎn)生多層板材18。生成的多層膜由相互堆疊并粘合在一起的多個單獨的層組成,在膜內(nèi)存在具有與至少一個其它單獨的層不同的成分的至少一個單獨的層。
[0025]圖2是使用在圖1的系統(tǒng)10內(nèi)的擠壓模具12的示例構(gòu)造的分解透視圖。擠壓模具12的不同的部件圖示為相互分開但相互可連接以提供界定的流動路徑,熔融聚合物可通過所述路徑從入口移動到出口孔。擠壓模具12包括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共同地形成了模具本體20)。擠壓模具12也包括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第一唇部本體22A可連接到第一模具本體部20A以提供界定擠壓模具的出口孔的一側(cè)的第一模具唇部24A。第二唇部本體22B可連接到第二模具本體部20B以提供界定擠壓模具的出口孔的相對側(cè)的第二模具唇部24B。
[0026]圖2中的擠壓模具12也包括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26,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26圖示為單個的平坦部通道本體。平坦部通道本體26位于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一唇部本體22A之間。平坦部通道本體26形成擠壓模具12的內(nèi)壁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內(nèi)壁表面界定熔融的聚合物通過模具的流動路徑。如在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平坦部通道本體26相對于第一模具本體部20A例如在圖2中所指示的正和負X方向上可移動。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移動可調(diào)整延伸通過擠壓模具的流動通道的平坦部通道部分的長度。
[0027]為控制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移動,擠壓模具12也包括調(diào)整機構(gòu)28。調(diào)整機構(gòu)28被操作地連接到平坦部通道本體26(圖4和圖5A),且在圖示的示例中也被操作地連接到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調(diào)整機構(gòu)28能被接合以增大或減小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之間的出口孔的寬度。調(diào)整機構(gòu)28將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在相對的方向上移動以增大或減小出口孔的寬度。這有益于控制使用擠壓模具12生產(chǎn)的板材的厚度。調(diào)整機構(gòu)28也移動平坦部通道本體26。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移動單獨地或與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的移動組合地調(diào)整擠壓模具12中的平坦部通道的長度。這有助于保證平坦部通道的長度適合于所選擇的特定的出口孔寬度(例如,提供合適的量的背壓)。
[0028]圖3A至圖3D是圖示了靠近模具出口的不同的流動通道構(gòu)造的側(cè)視圖,所述模具出口能被使用擠壓模具12建立。在圖3A至圖3D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相同的部件。參照圖3A,擠壓模具12包括其間具有流動通道30的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具有第一流動通道面32A。第二模具本體部20B具有第二流動通道面32B。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和第二流動通道面32B是模具本體部的面向流動通道30且界定流動通道的表面。在操作中,熔融的聚合物流動通過鄰近并接觸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和第二流動通道面32B的流動通道30。
[0029]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能形成衣架型模具歧管、“T”型模具歧管、魚尾模具歧管、衣架型模具歧管的變型或再另外的歧管設(shè)計。與通過模具本體20形成的歧管的具體類型無關(guān),流動通道30能歧管流體連通并且延伸到或通過歧管。在圖3A的圖示的構(gòu)造中,模具本體20包括限制器或節(jié)流條21,所述節(jié)流條21可移動到平坦部通道上游的流動通道30中或從流動通道30移出。這可調(diào)整通過平坦部通道的模具本體上游的聚合物流動。在其它的實施例中,擠壓模具12不包括限制器條。
[0030]擠壓模具12也包括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第一唇部本體22A具有第一唇部面34A。第二唇部本體22B具有第二唇部面34B。平坦部通道本體26具有平坦部通道面36。平坦部通道面36位于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和第一唇部面34A之間。第一唇部面34A、第二唇部面34B和平坦部通道面36提供面向流動通道30且界定流動通道的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和第二流動通道面32B下游的表面。當聚合物流經(jīng)流動通道30時,聚合物能流動鄰近并接觸第一唇部面34A、第二唇部面34B和平坦部通道面36。
[0031]第一唇部本體22A圖示為具有非柔性的唇部本體而第二唇部體22B圖示為柔性的唇部本體。柔性的唇部本體包括鉸鏈23,所述鉸鏈23部分地通過凹部25限定。鉸鏈23允許柔性唇部本體相對于第二模具本體部20B的移動。偏壓構(gòu)件27可推靠柔性唇部本體的懸臂端,以導致唇部在鉸鏈23處彎曲(而唇部本體的上游端不彎曲)。在其他的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也可構(gòu)造為柔性的唇部本體或第二唇部本體22B可構(gòu)造為非柔性的唇部本體。
[0032]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形成了兩個本體之間的流動通道30的出口孔38。熔融的聚合物在流動通道30的入口處被接收,沿流動通道的長度(在圖3A上指示的Z方向上)被運送通過擠壓模具,并經(jīng)由出口孔38從擠壓模具排出。流動通道30在側(cè)面(在圖3A上指示的X方向上)通過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平坦部通道面36和第一唇部面34A界定。流動通道30在相對側(cè)上通過第二流動通道面32B和第二唇部面34B界定。流動通道30界定為使得不同的表面限定形成流動通道的擠壓模具12的內(nèi)側(cè)的型腔。
[0033]流動通道30包括平坦部通道40,所述平坦部通道40如所描述具有可變長度(在圖3A上所指示的Z方向上)。平坦部通道40是從出口孔38上游(在聚合物流動的方向上)延伸的、緊鄰出口孔的流動通道的部分。平坦部通道40與流動通道30的剩余部分的區(qū)別可在于平坦部通道40是通向出口孔38的恒定橫截面寬度(在圖3A上所指示的X方向上)的段區(qū)。例如,平坦部通道40可以是從出口孔38延伸到其處流動通道的寬度改變的上游位置42的流動通道的部分。在圖3A中,流動通道30的剩余部分的寬度圖示為相對于平坦部通道40在上游位置42處縮窄。在其它的情況中(例如,在圖3B的情況中),流動通道30的剩余部分的寬度相對于平坦部通道40在上游位置42處膨脹。在其中流動通道30的上游部分稱為預(yù)平坦部通道的情況中,平坦部通道40可稱為最終平坦部通道。
[0034]平坦部通道40具有在聚合物行進通過擠壓模具12的方向上(在圖3A中所指示的Z方向上)延伸的長度。流動通過擠壓模具12的熔融的聚合物在出口孔38處的背壓至少部分地通過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規(guī)定。將擠壓模具12構(gòu)造為具有可調(diào)整長度的平坦部通道40允許在出口孔38處的背壓被控制,例如當出口孔38的尺寸改變時或其他處理條件改變時控制所述背壓。
[0035]在擠壓模具12的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構(gòu)造成移動以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尺寸,例如調(diào)整在擠壓模具上生產(chǎn)的板材的厚度。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在相對的方向上移動,以增大或減小出口孔38的寬度。第一唇部本體22A在圖3A上所指示的X方向上移動,以從一側(cè)減小出口孔38的寬度,而第二唇部本體22B在圖3A上所指示的負X方向上移動,以從相對側(cè)減小出口孔38的寬度。在一些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被構(gòu)造成移動相等的距離,以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寬度。這樣的構(gòu)造可有益于保持出口孔38大體上相對于流動通道30的中心定心。在其它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或第二唇部本體22B比其它唇部本體移動更大的距離,以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寬度。這可在調(diào)整之后與其中出口孔的中心在調(diào)整之前被定位的情況相比使出口孔38的中心偏離。在其它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的一個或兩個可不是可移動的而是替代地固定的。
[0036]平坦部通道本體26被構(gòu)造成相對于第一模具本體20A和/或第一唇部本體22A移動,以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平坦部通道本體26選擇性地(通過圖1中的調(diào)整機構(gòu)28的控制)朝向界定流動通道30的相對的壁移動和從所述相對的壁移開(在圖3A是所指示的X方向上),由此調(diào)整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區(qū)域中的流動通道的寬度。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通過改變其處流動通道30的寬度改變的上游位置42而被調(diào)整。當其處流動通道30的寬度改變的上游位置42移動時,限定了平坦部通道40的上游范圍的位置移動。這可能最好地參考圖3B至圖3D圖示。
[0037]在圖3A中所示的位置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完全地回縮以提供最大橫截面寬度的出口孔38。另外,平坦部通道本體26回縮,以便平坦部通道40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游延伸。特別地,在圖3A的位置中,平坦部通道本體26回縮,以便平坦部通道面36與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和第一唇部面34A齊平。這將其處流動通道30的寬度改變的上游位置42定位在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之間。作為結(jié)果,平坦部通道本體40具有沿第一唇部面34A、沿平坦部通道面36和沿第一流動通道面32A的部分延伸的長度。
[0038]圖3B圖示了替代的位置,在所述位置處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已相對于在圖3A中所示的位置相互相向地移動,以縮窄出口孔38的寬度,以例如生產(chǎn)具有更窄的厚度的板材。另外,平坦部通道本體26已被移動到流動通道30中,以改變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在此位置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相對于保持固定的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前進相等的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第二唇部本體22B從相對的方向前進相等的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而第二模具本體部20B保持固定。在其它構(gòu)造中,第二唇部本體22B能前進不同的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或保持固定。
[0039]當如在圖3B中所示定位時,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使得第一唇部面34A與平坦部通道面36齊平。第一唇部面34A和平坦部通道面36偏離第一流動通道面32A,使得其處流動通道30的寬度改變的上游位置42向下移動到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游邊沿。作為結(jié)果,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被縮短,使得長度沿第一唇部面34A和沿平坦部通道面36延伸但不沿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延伸。換言之,在圖3B中通過使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進入流動通道30中,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被縮短,因此平坦部通道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游邊沿處終止,而非向上游延伸超過平坦部通道本體。
[0040]在一些構(gòu)造中,出口孔38的寬度也能在不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的情況下被調(diào)整(在給定的范圍內(nèi)調(diào)整)。在這些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能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或從流動通道30回縮,以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寬度而不改變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圖3C圖示了這樣的替代位置。如在圖3C中所示,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相對于在圖3B中所示的位置朝向彼此移動以進一步縮窄出口孔38的寬度。另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與第一唇部本體22A相同的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使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相等的距離可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寬度而不改變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在特定的平坦部通道長度在不同的出口孔寬度的范圍內(nèi)提供合適的性能的情況中,這可以是有用的。
[0041]取決于擠壓模具12的構(gòu)造,第一唇部本體22A可以或可以不構(gòu)造成比平坦部通道本體26更遠地移動進入流動通道30中以進一步縮窄出口孔38和進一步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圖3D圖示了擠壓模具12的構(gòu)造,其中第一唇部本體22A被構(gòu)造成比平坦部通道本體26更遠地移動進入流動通道30中。
[0042]如在圖3D中所示,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已相對于在圖3C中所示的位置朝向彼此移動以進一步縮窄出口孔38的寬度,例如以生產(chǎn)具有更窄的厚度的板材。平坦部通道本體26已保持固定,使得第一唇部本體24A比平坦部通道本體26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更大的距離。
[0043]當如在圖3D中所示定位時,平坦部通道本體26橫跨流動通道30的寬度前進第一距離,并且第一唇部本體22A橫跨流動通道的寬度前進比第一距離大的第二距離。平坦部通道面36偏離第一唇部面34A和第一流動通道面32。作為結(jié)果,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被縮短,使得長度沿第一唇部面34A延伸而不沿平坦部通道面36或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延伸。換言之,在圖3D中通過使第一唇部本體22移動進入流動通道30中比平坦部通道本體26更大的距離,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被縮短,使得平坦部通道在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下游邊沿處終止而非沿平坦部通道本體延伸。以此方式,平坦部通道本體26相對于第一唇部本體22A和/或第一模具本體部20A的移動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雖然圖3D圖示了平坦部通道本體26偏離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一唇部本體22A,但在其它應(yīng)用中,平坦部通道本體可回縮,直至平坦部通道面36與第一流動通道面32A齊平。
[0044]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體26被構(gòu)造成移動的距離例如可基于擠壓模具的尺寸和模具的期望的操作參數(shù)而變化。在一個示例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可移動以使出口孔38在0.02英寸和0.4英寸之間變化。當出口孔38設(shè)定在最大開口(圖3A)時,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為4.0英寸。當?shù)谝淮讲勘倔w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時,出口孔38縮窄(圖3B)。同時,平坦部通道本體26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將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減小到1.875英寸。進一步使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導致出口孔38的進一步的縮窄(圖3C)。平坦部通道本體與第一唇部本體22A同時地繼續(xù)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將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保持在1.875英寸。在0.15英寸的出口孔尺寸下,平坦部通道本體26停止移動而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繼續(xù)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圖3D)。這將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減小到1.125英寸。使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進一步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導致出口孔38的進一步縮窄,而不改變平坦部通道的長度。前述尺寸僅是示例,且應(yīng)認識到的是本公開不限制于此方面。
[0045]進一步參考圖3A,界定流動通道30的擠壓模具12的部件能具有各種不同的構(gòu)造。在圖示的構(gòu)造中,第一流動通道面32A平行于第二流動通道面32B且位于流動通道30的與第二流動通道面相對的側(cè)上(在圖3A上的X方向上)。另外,第一唇部面34A和平坦部通道面36平行于第二唇部面34B且位于流動通道30的與第二唇部面相對的側(cè)上。將界定流動通道30的相對的表面構(gòu)造成相互平行允許流動通道30在相對的平行的表面之間具有恒定的橫截面寬度。
[0046]在圖3A至圖3D的構(gòu)造中,擠壓模具12具有單個平坦部通道本體26。在其它構(gòu)造中,擠壓模具12可具有超過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26(例如,兩個、三個、四個或更多的平坦部通道本體)。多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可串聯(lián)地(例如,堆疊布置地)布置在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一唇部本體22A之間。每個平坦部通道能與其它的平坦部通道本體相比橫跨流動通道30的寬度移動不同的距離。
[0047]為擠壓模具12提供以多個平坦部通道本體能有益于提供額外的平坦部通道長度控制。如上所述,通過控制平坦部通道本體26相對于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第一唇部本體22A的位置來改變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使平坦部通道本體26和第一模具本體部20A離開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前進并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將平坦部通道40的上游邊界例如移動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游終端邊沿。進一步使第一模具本體20A離開平坦部通道本體26并前進進入流動通道30中將平坦部通道40的上游邊界移動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下游終端邊沿。因此,當通道的上游邊界從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游邊沿移動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下游邊沿時,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按平坦部通道面36的長度改變。
[0048]通過添加移動不同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的另外的平坦部通道本體,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能以每個相應(yīng)的平坦部通道本體的長度變動。換言之,當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相對于其它固定的平坦部通道本體更遠地移動進入流動通道30中時,平坦部通道40的上游邊界以靜止的平坦部通道本體的長度變動。將另外的平坦部通道本體合并到擠壓模具12中能向?qū)τ谄教共客ǖ浪M行的長度調(diào)整提供更精細的控制。
[0049]在圖3A至圖3D中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相對于第一模具本體部20A移動,以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當平坦部通道本體26和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前進相等的距離進入流動通道30中時(圖3B),流動通過流動通道30的聚合物接觸突出進入流動通道中的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游邊沿。類似地,當?shù)谝荒>弑倔w部20A前進超過平坦部通道本體26進入流動通道30中時,流動通過流動通道30的聚合物接觸突出進入流動通道中的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游邊沿。為幫助防止在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游邊沿上的被阻擋的流動,上游邊沿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朝向出口孔38成角度。
[0050]參考圖3D,第一模具本體部20A具有下(下游)邊沿面41,平坦部通道本體26具有上邊沿面44和下邊沿面46,并且第一唇部本體22A具有上邊沿面48。另外,第二模具本體部20B具有下邊沿面50并且第二唇部本體22B具有上邊沿面52。第一模具本體部20A的下邊沿面42與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邊沿面44接觸。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下邊沿面46與第一唇部本體22A的上邊沿面48接觸。另外,第二模具本體部20B的下邊沿面50與第二唇部本體22B的上邊沿面52接觸。
[0051]在圖示的構(gòu)造中,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邊沿面44、第一唇部本體22A的上邊沿面48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的上邊沿面52都朝向出口孔38向下傾斜(在圖3D上所指示的Z方向上)。當如此構(gòu)造時,與上邊沿面接觸地流動的聚合物具有朝向出口孔38被引導而非蓄積在邊沿面上的趨向。上邊沿面相對于正交于流動通道30的長的軸線56以角度54傾斜。在各種示例中,角度54可大于10度,例如大于25度,或從25度至75度。此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上邊沿面44、第一唇部本體22A的上邊沿面48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的上邊沿面52中的每一個的角度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0052]如在上文中參考圖2簡要地描述的,擠壓模具12包括調(diào)整機構(gòu)28。調(diào)整機構(gòu)28在實施例中操作地連接到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調(diào)整機構(gòu)28能被接合以將第一唇部本體22A和第二唇部本體22B相對彼此移動,以便增大或減小出口孔38的寬度(圖3B至圖3D)。另外,將調(diào)整機構(gòu)28接合導致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由此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
[0053]圖4是圖2的調(diào)整機構(gòu)28的透視圖示,圖中示出了從擠壓模具12移除的情況以用于圖示的目的。如圖所示,調(diào)整機構(gòu)28包括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第一凸輪臂58具有第一多個狹槽62和第二多個狹槽64。類似地,第二凸輪臂60具有多個狹槽66。為將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連接到調(diào)整機構(gòu)28,模具本體和平坦部通道本體具有相應(yīng)的多個銷,所述銷被插入到由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所攜帶的狹槽中。
[0054]圖5A是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透視圖示。圖5B是第二唇部本體22B的透視圖示。如圖所示,平坦部通道本體26具有多個銷68,所述銷68被構(gòu)造成插入到第一凸輪臂58的第一多個狹槽62中(圖4)。第一唇部本體22A具有多個銷70,所述銷70被構(gòu)造成插入到第一凸輪臂58的第二多個狹槽64中。此外,第二唇部本體22B具有多個銷72,所述銷72被構(gòu)造成插入到由第二凸輪臂60所攜帶的多個狹槽66中。
[0055]當?shù)谝淮讲勘倔w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銷插入到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的相應(yīng)的狹槽中時,在部件之間建立了機械的相互連接。第一凸輪臂58通過相對于模具本體20的平移控制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移動。第二凸輪臂60也通過相對于模具本體20的平移控制第二唇部本體22B的移動。
[0056]例如,進一步參考圖4,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都被構(gòu)造成在通過箭頭74所指示的方向上線性地平移。當?shù)谝煌馆啽?8朝向基板76平移和從基板76平移離開時,由平坦部通道本體26所攜帶的多個銷68在第一多個狹槽62中平移(使得當狹槽移動時銷在圖4上所指示的X-Y平面中保持固定)。同時,由第一唇部本體22A所攜帶的多個銷70在第二多個狹槽64中平移(使得當狹槽移動時銷也在X-Y平面中保持固定)。第一多個狹槽62和第二多個狹槽64被構(gòu)造成(例如,定尺寸成和/或成形成)提供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受控的移動。例如,狹槽的深度(在圖4上所指示的Z方向上)可在其長度上(在圖4上所指示的Y方向上)變化。當?shù)谝煌馆啽?8朝向基板76平移和平移離開基板76時,取決于相應(yīng)的狹槽在給定的平移點處的深度,由平坦部通道本體26所攜帶的多個銷68的位置和由第一唇部本體22A所攜帶的多個銷70的位置在圖4上所指示的Z方向上移動。進而,這導致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在圖2和圖3A至圖3D上所指示的X方向上移動。以此方式,第一凸輪臂58將在圖4上所示的Y方向上的線性運動轉(zhuǎn)換為在圖3A至圖3D上所指示的X方向上的移動。
[0057]第二凸輪臂60也朝向基板76平移和平移離開基板76。在第二凸輪臂60移動時,由第二唇部本體22B所攜帶的多個銷72在多個狹槽66中平移(使得當狹槽移動時銷在圖4上所指示的X-Y平面中保持固定)。狹槽的深度(在圖4上所指示的Z方向上)也可在其長度上(在圖4上所指示的Y方向上)變化。當?shù)诙馆啽?0平移時,取決于相應(yīng)的狹槽在給定的平移點處的深度,由第二唇部本體22B所攜帶的多個銷72的位置移動。進而,這導致第二唇部本體22B在圖2和圖3A至圖3D上所指示的X方向上移動。
[0058]為控制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在圖4中的模具調(diào)整機構(gòu)28包括調(diào)整器。特別地,在圖4的實施例中,調(diào)整機構(gòu)28包括三個調(diào)整器:第一調(diào)整器78、第二調(diào)整器80和第三調(diào)整器82。調(diào)整器圖示為能被轉(zhuǎn)動的螺母,導致將螺母的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換成第一凸輪臂58和/或第二凸輪臂60的線性運動。
[0059]第一調(diào)整器78操作地連接到第一凸輪臂58。在一個方向上轉(zhuǎn)動第一調(diào)整器78導致第一凸輪臂58從模具本體20中出來(圖2),且在相對的方向上轉(zhuǎn)動調(diào)整器導致凸輪臂在相對的方向上回縮進入模具本體中。第二調(diào)整器80操作地連接到第二凸輪臂60。在一個方向上轉(zhuǎn)動第二調(diào)整器80導致第二凸輪臂60從模具本體20中出來(圖2),且在相對的方向上轉(zhuǎn)動調(diào)整器導致凸輪臂在相對的方向上回縮進入模具本體中。第三調(diào)整器82操作地連接到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在一個方向上轉(zhuǎn)動第三調(diào)整器82導致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從模具本體20中出來,且在相對的方向上轉(zhuǎn)動調(diào)整器導致兩個凸輪臂在相對的方向上回縮進入模具本體中。
[0060]當如圖4中所圖示地構(gòu)造時,第一調(diào)整器78和第二調(diào)整器80可用于相互獨立地移動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例如,第一調(diào)整器78可用于平移第一凸輪臂58,由此同時地移動第一唇部本體22A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第二調(diào)整器80可用于單獨地平移第二凸輪臂60,由此移動第二唇部本體22B。這樣的布置在首先設(shè)置擠壓模具12或另外地對于模具進行校準調(diào)整時可能是有益的。
[0061 ] 第三調(diào)整器82同時移動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由此同時移動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這提供用于同時調(diào)整出口孔38的寬度并且也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40的長度的單個調(diào)整控制。這能允許快速在線調(diào)整出口孔的寬度和平坦部通道的長度(例如,在聚合物流動通過擠壓模具時)。
[0062]在其中調(diào)整機構(gòu)28同時移動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以同時移動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構(gòu)造中,調(diào)整機構(gòu)可以但不必需地將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相同的距離和/或以相同的速率移動。例如,由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所攜帶的狹槽的形狀和/或深度可以被控制,使得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以不同的速率移動和/或移動相對于彼此不同的距離。
[0063]在一些構(gòu)造中,調(diào)整機構(gòu)28通過平移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將第一唇部本體22A和/或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到多個分立的位置中的一個。在其它的構(gòu)造中,調(diào)整機構(gòu)28通過平移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將第一唇部本體22A和/或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移動通過不同位置的連續(xù)的范圍。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移動行為可通過控制由第一凸輪臂58和第二凸輪臂60所攜帶的狹槽的形狀和/或深度來控制。
[0064]雖然圖4和圖5A至圖5B示出了調(diào)整機構(gòu)28的一個示例構(gòu)造,但其它構(gòu)造也是可能的,并且本公開不限制于此方面。一般地,能將聯(lián)接(例如,機械地、電力地)到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并且能夠提供機械力以移動所述本體的任何特征用作調(diào)整機構(gòu)。另外,雖然調(diào)整機構(gòu)28聯(lián)接到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中的每一個以將所述本體中的每一個一起移動,但在其它構(gòu)造中,第一唇部本體22A、第二唇部本體22B和/或平坦部通道本體26的可連接到分開的調(diào)整機構(gòu)。例如,作為將第一凸輪臂58設(shè)計成具有第一多個狹槽62和第二多個狹槽64的替代,可提供分開的凸輪臂(例如,獨立地可控的凸輪臂)以攜帶每組狹槽。作為另一個示例,在其中第二唇部本體22B不移動的構(gòu)造中,調(diào)整機構(gòu)28能構(gòu)造成不具有第二凸輪臂60。
[0065]已描述了各種示例。這些和其它示例在如下權(quán)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擠壓模具,所述擠壓模具包括模具本體、第一唇部本體、第二唇部本體、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和流動通道,所述流動通道包括終止于出口孔的平坦部通道; 所述模具本體包括:具有第一流動通道面的第一模具本體部,和具有第二流動通道面的第二模具本體部; 所述第一唇部本體連接到所述第一模具本體部并且具有第一唇部面,并且所述第二唇部本體連接到所述第二模具本體部并且具有第二唇部面,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和所述第二唇部本體在其間形成所述出口孔; 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具有平坦部通道面,所述平坦部通道面位于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之間; 所述流動通道在一側(cè)上通過至少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界定,并且在相對側(cè)上通過至少所述第二流動通道面和所述第二唇部面界定;并且 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是能夠移動的以調(diào)整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流動通道具有寬度,所述平坦部通道是所述流動通道的從所述出口孔延伸到所述流動通道的寬度改變的位置的部分, 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被構(gòu)造成選擇性地朝向界定所述流動通道的所述相對側(cè)移動和從所述相對側(cè)移動離開以便調(diào)整所述流動通道的寬度,并且 當所述流動通道的寬度改變的所述位置移動時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被調(diào)整。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和所述第二唇部本體中的至少一個唇部本體是能夠移動的以便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被構(gòu)造成移動到至少三個位置,包括: 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平坦部通道面與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齊平,使得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沿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延伸; 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平坦部通道面與所述第一唇部面齊平,但所述第一唇部面和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偏離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使得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沿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延伸但不沿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延伸;以及 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偏離所述第一唇部面和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使得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沿所述第一唇部面延伸但不沿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和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延伸。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和所述第二唇部本體兩者都是能夠移動的以便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 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和所述第二唇部本體被構(gòu)造成當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時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動相等的距離。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被構(gòu)造成與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和所述第二唇部本體同時移動。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流動通道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流動通道面并且與所述第二流動通道面相對,所述第一唇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唇部面并且與所述第二唇部面相對,并且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唇部面并且與所述第二唇部面相對,使得所述平坦部通道面和所述第一唇部面具有與所述第二唇部面的長度相等的組合長度。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本體部具有下邊沿面,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具有上邊沿面和下邊沿面,并且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具有上邊沿面; 所述第一模具本體部的下邊沿面與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邊沿面接觸,并且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下邊沿面與所述第一唇部本體的上邊沿面接觸;并且 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的上邊沿面和所述第一唇部本體的上邊沿面朝向所述出口孔向下傾斜。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模具,進一步包括調(diào)整機構(gòu),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操作地聯(lián)接到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被構(gòu)造成控制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的移動以便調(diào)整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擠壓模具, 其中,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包括具有多個狹槽的凸輪臂,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具有多個銷,并且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的多個銷插入到所述凸輪臂的多個狹槽中,并且 其中,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被構(gòu)造成使所述凸輪臂從所述模具本體中出來和使所述凸輪臂回縮到所述模具本體中,由此導致所述多個銷在所述多個狹槽中平移。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 所述第一唇部本體是能夠移動的以便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 所述第一唇部本體具有多個銷, 所述多個狹槽包括第一多個狹槽并且進一步包括第二多個狹槽,并且 所述第一唇部本體的多個銷插入到所述凸輪臂的第二多個狹槽中。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 所述第二唇部本體也是能夠移動的以便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 所述第二唇部本體具有多個銷, 所述凸輪臂包括第一凸輪臂并且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進一步包括具有多個狹槽的第二凸輪臂,并且 所述第二唇部本體的多個銷插入到所述第二凸輪臂的多個狹槽中。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擠壓模具,其中,所述調(diào)整機構(gòu)進一步包括第一調(diào)整器、第二調(diào)整器和第三調(diào)整器; 所述第一調(diào)整器操作地連接到所述第一凸輪臂并且被構(gòu)造成使所述第一凸輪臂從所述模具本體中出來和使所述第一凸輪臂回縮到所述模具本體中,由此同時地移動所述第一模具唇部和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 所述第二調(diào)整器操作地連接到所述第二凸輪臂并且被構(gòu)造成使所述第二凸輪臂從所述模具本體中出來和使所述第二凸輪臂回縮到所述模具本體中,由此移動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并且所述第三調(diào)整器操作地連接到所述第一凸輪臂和所述第二凸輪臂并且被構(gòu)造成同時地使所述第一凸輪臂和第二凸輪臂從所述模具本體中出來和使所述第一凸輪臂和第二凸輪臂回縮到所述模具本體中,由此同時地移動所述第一模具唇部、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和所述至少一個平坦部通道本體。14.一種使用擠壓模具調(diào)整平坦部通道的長度的方法,所述擠壓模具具有終止于出口孔的流動通道,所述流動通道在一側(cè)通過至少第一模具本體部、平坦部通道本體和第一模具唇部界定并且在相對側(cè)通過至少第二模具本體部和第二模具唇部界定,所述方法包括: 使所述第一模具唇部朝向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前進并且由此調(diào)整所述出口孔的寬度;以及 使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朝向所述第二模具本體部和所述第二模具唇部中的至少一個前進并且由此調(diào)整所述平坦部通道的長度。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第一模具唇部朝向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前進進一步包括:使所述第二模具唇部朝向所述第一模具唇部前進,使得所述第一模具唇部和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動相等的距離。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第一模具唇部前進、使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前進和使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前進包括:同時使所述第一模具唇部前進、使所述第二模具唇部前進和使所述平坦部通道本體前進。
【文檔編號】B29C47/16GK105904697SQ20161009340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9日
【發(fā)明人】薩爾瓦托雷·G·尤利亞諾, 邁克爾·K·特拉斯科特
【申請人】諾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