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供冰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冰箱,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冰箱的供冰系統(tǒng),其具有這樣的結構,該結構可防止由于圍繞冰箱結構的振動和/或其它運動水從冰盤中溢出。
背景技術:
背景技術的以下討論是本發(fā)明人分析背景技術中技術的規(guī)律和特征的結果。冰箱是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食物貯藏室,該貯藏室用于在新鮮狀態(tài)下、長期貯藏食物。食物貯藏室通過制冷循環(huán)總保持低溫,以保持食物新鮮。食物貯藏室分成多個彼此具有不同特點的貯藏室,這樣使用者能夠在考慮單個食物的種類、單一特點以及保質期的情況下,選擇食物的貯藏方法。典型的貯藏室可包括一個冷藏室和一個冷凍室。
冷藏室保持大約3℃-4℃的溫度,用于長時間保持食物和蔬菜的新鮮。冷凍室維持零下溫度(低于0℃),用于長時間保持和貯藏冷凍的肉和魚,而且可制造和貯藏冰。冰箱研制成除可執(zhí)行其的典型的功能外,還可執(zhí)行各種附加功能。例如,至今使用者必須打開冰箱門并取出置于冷藏室內的水瓶,才能飲用冷藏室內保存的冷水。因此,冰箱經(jīng)常具有設置在冰箱門外的水分配器,用于供應由冷藏室內冷空氣冷卻的冷水,而且使用者可在不必打開門的情況下,在冰箱外飲用冷水。而且,還提供了一種包括水分配器的冰箱,其中水分配器具有水凈化功能。
而且,在用于飲用及烹飪目的需要使用冰時,使用者必須打開門并從設置在冷凍室內的冰盤中取出冰。然而,這樣產(chǎn)生的不便是,使用者需要打開門,取出冰盤,然后從冰盤中將冰分離。此外,當打開冰箱門時,冷凍室內的冷空氣向外部泄漏,而且冷凍室內的溫度上升。因此,壓縮機必須工作強度更大、時間更長,為了保持適當?shù)睦鋬鍪覝囟榷牧烁嗟哪芰俊?br>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可克服與背景技術有關的缺點,并可實現(xiàn)通過背景技術未實現(xiàn)的其它優(yōu)點。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供冰系統(tǒng),該供冰系統(tǒng)能夠充分解決由背景技術的局限和缺陷引起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冰箱的供冰系統(tǒng),該供冰系統(tǒng)在不必打開冰箱門的情況下,可從冰箱外部供應冰。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具有改進結構的冰箱供冰系統(tǒng),該供冰系統(tǒng)防止由于冰箱或冷凍室的門搖晃或其它運動,制冰機內的水溢出到制冰機外部。
一個或多個這些及其他目的通過一種用于帶門冰箱的供冰系統(tǒng)實現(xiàn),該供冰系統(tǒng)包括一個設置在冰箱門內或靠近冰箱門的制冰機;制冰機包括一個冰盤、一個排出器、一個電機、一個落板、一個防溢裝置、一個容器以及一個排冰道,其中冰盤用于容納水;排出器接近冰盤設置;電機用于通過為排出器提供旋轉運動,從而排出冰盤內的冰;落板具有傾斜面并設置在冰盤上部,用于通過排出器將冰盤內貯藏的冰排至冰盤上部,并使冰沿著落板的傾斜面向下;以及防溢裝置設置在制冰機一側,該側與在冰盤上部的落板相對,用于防止冰盤內充滿的水從冰盤溢出;容器設置在制冰機下部,而且具有用于排冰的一個敞開頂部和一個出口;以及排冰道用于連接設置在門的分配器與容器出口。
一個或多個這些及其他目的這樣進一步通過一種用于冰箱供冰系統(tǒng)的制冰機實現(xiàn),該制冰機包括一個冰盤、一個排出器、一個落板和一個防溢裝置,其中冰盤用于容納水和制冰;排出器接近冰盤并設置在冰盤內;電機用于通過為排出器提供旋轉運動,從而排出冰盤內的冰;落板具有傾斜面并設置在冰盤上部的,用于通過排出器將冰盤內貯藏的冰排至冰盤上部,并使冰沿著落板傾斜面向下;以及防溢裝置設置在制冰機一側,該側與在冰盤上部的落板相對,用于防止冰盤內充滿的水從冰盤溢出。
制冰機包括一個用于容納水的冰盤、一個排出器、一個落板和一個防溢裝置。在這種情況下,排出器接近冰盤設置并由電機旋轉,從而排出冰盤內的冰。落板設置在冰盤上部,而且具有一個將冰落至其下部的傾斜面,其中冰通過排出器排至冰盤上部。一個防溢裝置設置在冰盤外部的上部,用于防止冰盤內充滿的水溢出。如上所述的制冰機靠近于冰箱門設置或設置在冰箱門內。
容器包括一個敞開頂部和一個設置在制冰機下部的排冰出口。排冰道連接設置在門的分配器和出口。防溢裝置包括一個從冰盤外部上部以預定距離伸出的面板。在這種情況下,面板可以安裝至冰盤或與冰盤分離。然而,面板和冰盤是成一體的。
在本發(fā)明中,面板包括一個朝向冰盤內部的凹面。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冰盤成半圓柱形,而且面板的曲面和冰盤的內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優(yōu)選的是當冰盤中心軸在角頂點或頂端時,面板下端和面板上端之間的角度范圍為30°至60°。
在本發(fā)明中,面板也可與上述說明相反縱向地設置。在這種情況下,面板高度為冰盤半徑的0.7至1.5倍。落板設置成覆蓋冰盤上部和排出器中心軸間的空間的形式,從而防止水溢出。落板設置在冰盤內或與冰盤分離。落板和冰盤成一體。
在本發(fā)明中,落板接近排出器中心軸的一側包括一個傾斜面或一個凸面,從而易于將冰輸送至落板頂面,其中冰從冰盤向上地排出。落板包括至少一個設置在頂板上表面的槽,該槽用于導引排至冰盤上部的冰和落在頂板頂面上的冰。
落板包括頂板和一個緣邊,其中頂板具有傾向于一側的傾斜頂面,因此頂板接近排出器中心軸的一側高于另一側;緣邊由頂板兩側和接近排出器中心軸一側的另一側向下伸出,從而包圍冰盤外部上部。
在本發(fā)明中,落板更詳細地包括從冰盤中心軸以預定距離向其上部偏離設置的頂板。落板設置在從冰盤中心軸以預定距離向其上部偏離的位置。冰盤成半圓柱形,而且排出器的中心軸沿著冰盤的中心軸設置。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落板和冰盤之間的偏移距離小于冰盤半徑的0.2倍。
制冰機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落板一端的傳感器,用于當傳感器與旋轉排出器接觸時,測出排出器的旋轉角度。在這種情況下,從第一位置排出器在第一方向上旋轉直至與傳感器接觸,而且在接觸傳感器后,排出器在第一方向的反向方向逆向旋轉直至到達第一位置。
在本發(fā)明中,落板包括至少一個槽,當排出器旋轉時,一部分排出器穿過槽。在這種情況下,排出器保持在第一方向旋轉。同時,本發(fā)明的防溢裝置包括一個與制冰機格上部鉸鏈結合的蓋,用于覆蓋制冰機格的敞開頂部。
在本發(fā)明中,蓋由于自重覆蓋冰盤上部,并通過排出器被向上推動打開冰盤上部。在這種情況下,用于在一個方向上推動蓋的、與蓋上部連接的彈簧設置在蓋上部,因此蓋覆蓋冰盤上部,并且蓋可覆蓋落板的上表面。
通過電機的力量,蓋可以打開和關閉。由此,為了旋轉蓋的鉸鏈軸,更進一步設置了一個第二齒輪組件,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排出器旋轉打開或關閉蓋或冰盤。排出器與電機直接連接,或通過第一齒輪組件連接。例如,第一齒輪組件包括與電機連接的第一齒輪和與第一齒輪嚙合及與排出器連接的第二齒輪。
本發(fā)明適用性的更多范圍將通過下文給出的詳細說明變得更加明顯。然而,應該理解的是,在指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時,詳細的說明和特定的實例僅是作為圖解給出的,因為通過這些詳細的說明,對于技術人員來講,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化和改變都是顯然的。
本發(fā)明將通過下文給出的詳細說明及僅是作為圖解給出的附圖完全地被理解,而且詳細說明和附圖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其中圖1是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的內部透視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制冰機和冰容器的透視圖;圖3是沿圖2中I-I線的剖視圖;圖4是具有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內部的部分剖視圖,其中供冰系統(tǒng)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改進的結構;圖5是具有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內部的透視圖,其中供冰系統(tǒng)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改進的結構;圖6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7是圖6所示制冰機的剖視圖;圖8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圖9是圖8所示制冰機的剖視圖;圖10A是當從落板之上觀察時,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透視圖;圖10B是當從落板之下觀察時,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透視圖;圖10C是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截面圖;圖11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第三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圖12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設置在圖11所示制冰機內的示例彈簧的橫截面圖;圖12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設置在圖11所示制冰機內的示例彈簧的橫截面圖;圖13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的橫截面圖;圖13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的橫截面圖;以及圖14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和彈簧的橫截面圖;以及圖14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和彈簧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文將參見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圖1是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的內部透視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制冰機和冰容器的透視圖。圖3是沿圖2中I-I線的剖視圖。圖4是具有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的部分剖視圖,其中供冰系統(tǒng)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改進的結構。
在圖1中示出了一種冰箱,該冰箱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供冰系統(tǒng)。該冰箱包括一個冷藏室、一個冷凍室和一個設置在冰箱前部的門1,門1用于打開和關閉冷藏室和冷凍室。根據(jù)本發(fā)明,供冰系統(tǒng)設置在門1和冷凍室內。在下文,將參照圖1至圖4詳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供冰系統(tǒng)的結構。
參見圖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供冰系統(tǒng)包括一個制冰機10、一個容器20以及一個排冰道2,其中制冰機10用于制造冰;容器20用于貯藏制冰機10制造的冰;排冰道2用于將容器20內貯藏的冰供應至設置在門1中的分配器(未示出)。如圖1所示,制冰機10設置在冰箱的冷藏室內,而且制冰機10包括一個冰盤11、一個供水器12、一個排出器14以及一個電機13。
如圖2所示,冰盤11具有一個敞開頂部,而且冰盤11內部成半圓柱形,用于貯藏水和冰。多個肋11a設置在冰盤11內,將冰盤11的內部空間分成多個區(qū)域。如圖2所示,多個肋11a由冰盤11內表面凸出。多個肋11a有助于冰盤11制造多個小塊冰。
如圖2所示,供水器12設置在冰盤11的一側,用于向冰盤11供水。如圖2所示,可設置一個托架15,從而將制冰機10固定到冷凍室上。排出器14包括一個軸14a和多個翼片14b。軸14a作為排出器14的中心軸,置于在冰盤11內部上部沿縱向方向穿過中心的位置。多個翼片14b在軸14a的外圓周表面上徑向地伸出。優(yōu)選在沿軸14a的縱向方向上,多個翼片14b以相同的間隔設置。具體是,多個翼片的每一個都設置在由肋11a在冰盤11內設置的每一區(qū)域內。
電機13設置在冰盤11外圓周表面的一點處,以與軸轉動地相連。因此,當軸14a通過電機13旋轉時,多個翼片14b一起旋轉。多個翼片14b中的每一個推動冰盤11內的冰,并使冰落在制冰機10下部。參見圖2和圖3,多個落板設置在冰盤11前部,即設置在設有托架15一側的相對側的上端。
每一個落板16由冰盤11上前部延伸到靠近軸14a的一點。在這種情況下,多個落板16的每兩個之間有小縫隙,當軸14a旋轉時,多個翼片14b穿過上述縫隙。冰盤11內的冰由多個翼片14b推動從冰盤11中分離,而且在完全分離后,冰落在落板16上。落在落板16上的冰再次落到制冰機10的下部,從而將冰貯藏在設置在制冰機10下部的容器20。因此,落板16的上表面伸出,從而使冰盤11內分離的冰落至落板下部。因此,優(yōu)選落板16靠近軸14a的一側向另一側傾斜,并因此落板16靠近軸14a的一側布置在高于冰盤11前側的位置。
本發(fā)明人確定需要一種結構,該結構用于防止從冰盤11中分離的冰落到冰盤11的后側。由此,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優(yōu)選冰盤11的后端高于軸14a設置。然后,冰盤11中分離的冰被多個翼片14b移至冰盤11后側,并被光滑地導引至冰盤11前側,然后落在落板16的上表面上。
如圖3所示,一個加熱器17設置在冰盤11的下表面。加熱器17對冰盤11表面短時間地加熱,并略微融化冰盤11表面上的冰。因此,當軸14a和多個翼片14b旋轉時,冰易于分離。參見圖3和圖4,一個檢測臂18設置在制冰機10內,該檢測臂用于測定容器20內貯藏的冰量。該檢測臂18通過一個控制器(未圖示)的控制以及上下移動,從而測定容器20內貯藏的冰量。例如,檢測臂18周期性地下降,當容器20內貯藏的冰量少時,檢測臂18的下降量相對較大。反之,當容器20內貯藏的冰量大時,檢測臂18很快與冰相撞而且下降量較小。因此,控制器通過檢測檢測臂18的下降量測定冰容器20內的冰量。
如圖1至圖3所示,容器20還設置在制冰機10下部,而且容器具有一個用于容納并貯藏由制冰機10落下的冰的敞開頂部。如圖4所示,一個將冰排出至下部的出口21設置在一個表面上,即設置在容器20的底板上。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傳送設備22設置在冰容器20內,用于將容器20內貯藏的冰輸送至設置有出口21的一側。例如該傳送設備22成之字形或螺旋形,并橫穿容器20的內部設置。傳送設備22與電機23相連,并將容器20內貯藏的冰輸送至設置有出口21的一側。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破碎冰的結構。如圖4所示,一個碎冰機30設置在容器20內出口21的一側。碎冰機30包括一個外殼31、一個軸32、一個支持體33和一個刀片34。外殼31設置在容器20內的出口21上,而且一個表面,即對應于傳送設備22的一側形成為敞開形式。如圖4所示,設置支持體33用于支撐外殼31內的軸32。在預定位置,軸32穿過支持體33設置,而且軸32與外殼31一起旋轉。
刀片34與軸32相連,并破碎由與軸32一起旋轉的傳送設備22輸送的冰。至少設置一個或多個刀片34,而且當設置多個刀片34時,優(yōu)選的是刀片圍繞支持體33設置在兩側。可根據(jù)用戶的選擇,自動地打開或關閉設置在容器內的出口21。由此,一個排冰器40設置在出口21處。如圖4所示,排冰器40包括一個致動器41和一個閘板42。能夠打開出口21的閘板42成板形。致動器41通過一個桿(未圖示)與閘板42相連。在這種情況下,例如使用螺線管型致動器作為致動器41。在如上所述的排冰器40中,致動器41根據(jù)控制器的控制信號操作,而且閘板42根據(jù)致動器41移動,從而控制出口21打開和關閉的量。
一個排冰道2設置在容器底部并靠近于容器,即如圖1所示,設置在出口21的下部。排冰道2穿過門1設置,而且由出口21排出的冰導至門1外部。盡管沒有圖示,一個冰分配器設置在排冰道2的一端。該冰分配器在冰箱門1外側與排冰道相連,而且當使用者想要使用冰時,向使用者供應預定量的冰。
下面將詳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如上述的冰箱供冰系統(tǒng)的操作。首先,當控制器(未圖示)通過檢測臂18的操作確定容器20內的冰量不足時,向制冰機10的供水器12供水。供應至供水器12的水充滿冰盤11的肋11a之間的空間,并通過冷凍室的冷空氣結冰。通過冰盤11內的肋11a制造多塊規(guī)則的、均勻尺寸的冰。當經(jīng)過了預定的時間并已制造出冰時,加熱器17短期操作一段時間,從而使冰盤11內的冰松動。因此,冰盤11的外部被略微加熱,而且當每一塊冰外部略微地融化時,每一塊冰從冰盤11中分離。
電機13開始工作,然后軸14a和多個翼片14b一起旋轉。在冰盤11的圓周方向上,多個翼片14b推動肋11a之間的冰,而且通過多個翼片14b從冰盤11中完全分離的冰落在落板16上,并隨后落到制冰機10下部。落到制冰機10下部的冰貯藏在容器20內。
通過上述重復的方法,當容器20內充滿預定量的冰時,檢測臂18檢測冰量,同時控制器停止制冰。當然,當通過檢測臂18確定冰量不足時,重復上述過程繼續(xù)制冰并將制造的冰貯藏在容器20內。
同時,當容器20充滿冰時,使用者操作設置在冰箱門10外表面上的控制面板,通過冰分配器可獲得破碎的冰或大尺寸的、未破碎的冰。在下文將描述該過程。
當使用者操作控制面板選擇供冰功能時,電機23旋轉并將容器20內貯藏的大塊冰輸送至破碎器30。送入破碎器30的大塊冰破碎成小塊冰。同時,當通過冰分配器供應破碎冰時,閘板42略微地打開出口21。出口21設置在破碎器30下部,而且破碎的冰通過出口21排出。破碎的冰通過排冰道2并由冰分配器供應給使用者。
當使用者操作控制面板選擇供應大塊未破碎的冰功能時,閘板42完全打開出口21。當電機23工作以及傳送設備22旋轉時,將容器20內貯藏的大塊冰送至破碎器30。此時,在到達破碎器30之前,大塊破碎的冰通過開口21排出,經(jīng)過排冰道2并由冰分配器供應給使用者。
使用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的具有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可有選擇地向使用者供應破碎的冰或未破碎的冰。然而本發(fā)明人確定的是,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還有一些缺點,下面將參見圖4更詳細地描述。
根據(jù)參見圖1至4所述的實施例,制冰機10和容器20設置在冰箱內的冷藏室。因此存在的問題是,冰箱的空間不能有效地利用,因為制冰機10和容器20在其中占據(jù)了許多空間。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制冰機10和容器20可以設置在門1內或靠近于門1。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將發(fā)生第二個問題。具體是,如果將水供應至制冰機10的冰盤11用于制造冰,與此同時當門1打開時,冰盤11內的水由于門1的慣量和擺動轉矩經(jīng)常猛烈的搖晃。因此,當門1開啟和關閉時,水可能溢出。因此,本發(fā)明人創(chuàng)造一種具有改進結構的供冰系統(tǒng),該供冰系統(tǒng)當門如上述打開或關閉時,可防止水溢出。本發(fā)明制冰機的一種改進結構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參見圖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改進結構的供冰系統(tǒng)包括一個制冰機100、一個容器以及一個排冰道300,其中容器設置在制冰機100下部安裝在門1上;排冰道300用于將容器200與分配器(未示出)連通,并將容器20內貯藏的冰送至分配器。具有改進結構的供冰系統(tǒng)設置在門1上,而且具有可利用冰箱冷藏室內空間的優(yōu)點。
為了使用如上述安裝于門1的制冰機,需要防止由于門1的擺動動作而產(chǎn)生的制冰機100內貯藏的水的溢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具有改進結構的供冰系統(tǒng)包括一個防溢裝置和一個落板,其具有用于防止水溢出的改進結構。彼此相對的防溢裝置和落板設置在冰盤上部,從而防止當門1開啟或關閉以及水搖晃時水溢出到冰盤外部。制冰機100的結構將在下文參見附圖更詳細地描述。
作為參考,為方便描述,落板側在下文稱作冰盤前側,防溢裝置側稱作冰盤后側。當描述每一個實施例時,將使用參見圖1至圖4所述實施例中相同的名稱和附圖標記。而且,將省略如參照圖1至圖4所述實施例中相同結構的描述,將只描述防止水溢出的結構。
圖5是具有供冰系統(tǒng)的冰箱的透視圖,其中供冰系統(tǒng)具有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改進的結構。圖6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7是圖6所示制冰機的剖視圖。圖8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圖9是圖8所示制冰機的剖視圖。圖10A是當從落板之上觀察時,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透視圖。圖10B是當從落板之下觀察時,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透視圖。圖10C是圖8所示制冰機內落板的截面圖。
圖6是一個透視圖,示出了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制冰機的第一實施例,而且圖7是圖6所示制冰機的橫截面圖。參見圖6,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制冰機100內的落板160a與參見圖2所述的實例稍有不同。防溢裝置包括一個設置在制冰機上部的面板110a,該面板在落板160a的相對側。因此,根據(jù)第一實施例,制冰機100內的面板110a和落板160a防止由于冰盤11內的水的搖晃動作而溢出。
參見圖6和7,面板110a從冰盤11后上部向上以預定長度伸出。在這種情況下,面板110a朝向冰盤11內部的一側包括一個凹面。當面板110a為凹面時,在冰盤11內傾斜的水從面板110a內側自然地導回冰盤內側。當冰盤11內的冰通過排出器14排至冰盤11上部時,所述的冰被導至落板160a上表面。
參見圖6和圖7,具有一個敞開頂部的冰盤11成半圓柱形。因此,優(yōu)選的是在第一實施例中,面板110a的曲面和冰盤11內部包括相同的曲率。在這種情況下,沿著冰盤11的內部和面板110a的曲面,冰盤11內傾斜的水從內側到面板110a自然地導回冰盤內側。當排出器14排冰時,冰易于沿著冰盤11內部和面板110a的曲面?zhèn)鬏敗?br>
同時,面板110a具有一定長度,用于防止水從冰盤11溢出。然而,當面板110a的曲面和冰盤11內部具有相同的曲率時,如圖7所示面板110a的橫截面為一段弧形,而且易于通過角α描述面板110a的長度。由于冰盤11的半徑是確定的,因此當冰盤11的中心軸在角頂點處時,冰盤的長度可通過在面板110a下端和上端之間確定的角度計算。推薦面板110a下端和上端之間的角度范圍為在30°至60°之間。上述數(shù)值是經(jīng)過多次實驗所獲得的。作為參考,圖7示出了一種假設排出器14的軸14a設置在冰盤11中心軸的情況。
面板110a和冰盤11可以成形為一體或分離設置。當面板110a和冰盤11成一體時,使用金屬模使面板110a和冰盤11成形為一體是困難的。另一方面,當面板110a分離成形時,易于使用金屬模使面板110a和冰盤11分離地成形。在參見圖1至圖4所述的實施例中,面板110a與冰盤相連可具有下述優(yōu)點。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冰箱的結構改變,但是廠家仍然可利用一部分冰盤,因此是經(jīng)濟的。而且,當托架設置在冷凍室3和門1時,使用者可以根據(jù)偏好有選擇地將制冰機100安裝在門1或者冷凍室3內。
同時,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落板160a覆蓋冰盤11上前部和軸14a之間的空間,以防止水溢出。落板160a和冰盤11可以成形為一體。當落板160a和冰盤11成一體時,落板160a設置在冰盤11內。
參見圖7,落板160a與軸14a的中心線以預定距離隔開。圖7所示的實施例表明軸14a設置在冰盤11的中心軸。因此,落板160a設置在偏離冰盤11中心軸的位置。
同樣參見圖7,落板160a的一側,例如靠近軸的一側高于冰盤11前側傾斜。通過排出器14排出的冰易于沿著落板160a的前表面滑動,并落入容器200。落板160a的下表面易于使在冰盤11內傾斜的水導回冰盤11內部。同時,優(yōu)選落板傾角的范圍為從10°至45°。
在排出器14的多個翼片14b的推動下,冰盤11內的冰沿著冰盤11內部和面板110a的曲面上升,并由排放到冰盤11的敞開頂部。如圖7所時,通過在面板110a上端和落板160a一端之間的空間排出冰。因此,優(yōu)選在面板110a上端和落板160a末端之間的長度大于在冰盤11內結冰的最大高度。在如上所述的實施例中,在一種情況,落板160a包括一個槽(未示出),在軸14a轉動期間翼片14b穿過該槽,當門1猛烈擺動時,水可經(jīng)過該槽由冰盤11流出。然而,如圖6所示,落板160a也可能不包括槽。在這種情況下,多個翼片14b可能不穿過落板160a,因此軸14a將能夠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旋轉。換句話說,圖7大致示出了當設置了一個可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轉的電機時,多個翼片14b從第一位置旋轉至落板160a的位置排出冰;排冰后向著第一位置逆向旋轉返回初始工作位置。
圖8至圖10c示出了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的第二實施例。參見圖8和圖9,根據(jù)第二實施例,設置面板110b和落板160b以防止冰盤內的水由于搖晃溢出。面板110b和落板160b的設置位置與參見圖6和圖7所述的第一實施例相同,參見圖8將省略重復的描述。設置在第二實施例面板110b和落板160b的結構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參見圖8和圖9,與第一實施例中的面板110a相反,面板110b設置在垂直于冰盤11后部上部的位置。在上設置的面板110b應當具有足夠的高度或間隙,以防止冰盤11內傾斜的水溢出到冰盤11后側。面板110b不需要非常高,例如該高度不至于犧牲用于安裝的有效空間和冰盤11的生產(chǎn)效率。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優(yōu)選面板110b適當?shù)母叨葹楸P11半徑的0.7到1.5倍。
當面板垂直于冰盤11上部設置時,冰盤11內的水被防止溢出到冰盤11后側。通過使用金屬模,冰盤11和面板110b易于成形為一體,因為難以從金屬模分離具有復曲線表面的形狀,而易于分離具有簡單直線的形狀。面板110b和冰盤11成形為一體。然而,單獨地制造這樣的面板110b是容許并可能的,該面板110b既可與冰盤11連接,又可從冰盤11拆下。
設置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落板160b,從而覆蓋冰盤11上部和軸14a附近的空間。落板160b包括一個頂板161b和一個緣邊165b。如圖9至圖10所示,頂板161b具有向一側傾斜的頂面,而且頂板靠近軸14a的一側高于頂板的相對側。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頂面的角度范圍為10°至45°。頂板161b的頂面導引由冰盤11上部排出的冰通過排出器14滑動進入冰盤下部。
同時,圖9示出了具有不同的厚度頂板161b的另一個實施例。然而,在本發(fā)明中,該頂板可設計成具有相同的厚度。在這種情況下,頂板161b的頂面和底面是傾斜的,因此頂板靠近軸14a的一側高于其另一側。因此,沿著頂板161b的底面,冰盤11內傾斜的水從一側到另一側自然地導回冰盤11內部。
除了落至另一位置,所有落在落板160b上表面的冰應當落到容器200內部。由此,如圖8和圖10A所示,在頂板161b頂面上至少設置一個槽163b。優(yōu)選的是,至少一個槽163b形成在靠近軸14a一側的另一側,而且多個槽以預定間隔形成。
頂板161b包括一個與水平平行的底面或者以預定角度傾斜的底面。當頂板161b底面傾斜時,傾斜的角度范圍為-10°至10°。這意味著底面靠近軸14a的一側低于與其另一側,或者靠近軸14a的一側高于與其另一側。
如圖10A和10B所示,緣邊165b從靠近軸14a一側的另一側到其下部,伸至頂板161b兩側。當落板160b設置在冰盤11內時,如上所述的緣邊165b包圍冰盤11的外表面上部。同時,如圖9至圖10B所示,在落板160b的多個側面之中靠近軸的側面是傾斜的,以便易于沿著靠近軸14a的側面將冰輸送至落板160b的頂面,例如,所述冰是由排出器14推動并排至冰盤11上部。在圖9至圖10B中,實例表明靠近軸14a的側面傾斜。然而,所述的側面成曲面并略微地凸起也是可以的。
參見圖10A至圖10C,落板160b還包括一個護罩166b。護罩166b從落板靠近軸14a一側的末端向下伸出。如上述構成的護罩可防止冰盤11內傾斜的水撞擊落板160b下部表面及移向軸14a,而且可將水導回冰盤11內部。如上所述的護罩166b具有相對于垂直線傾斜的預定角度。作為參考,圖9示出的實例表明護罩166b傾斜向一側。
如上所述的落板160b和冰盤11成一體或者分離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冰盤底部是凹形的,而且冰盤11的敞開頂部的一側被覆蓋。因此,難以使用金屬模將冰盤11、面板110b以及落板160b成形為一體。因此,落板160b與冰盤11單獨地成形,并安裝至冰盤。
同時,落板160b還包括一個襯墊167b。該襯墊167b由橡膠材料或者合成樹脂形成,并沿著緣邊165b的內圓周表面設置,用于增強緣邊165b和冰盤11的附著力。當落板160b和冰盤11單獨制造,同時落板設置在冰盤11內而且設置了襯墊167b時,襯墊167b改善了落板160b和冰盤11的連接,并防止水在緣邊165b和冰盤11之間泄漏。同時,如果諸如硅的密封材料粘附于襯墊167b,那么將進一步改善連接以及防水。
根據(jù)第二實施例,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制冰機100中,優(yōu)選的是槽不設置在落板160b內,當排出器旋轉時翼片14b穿過槽,以防止水通過槽泄漏。相對于在落板160b使翼片14b穿過的槽,需要可防止翼片14b和落板160b互相干擾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是,包括用于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旋轉軸14a的電機。通過判斷與電機13連接的軸14a的旋轉角度,一種附加的結構用于控制軸14a的旋轉范圍。
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在制冰機100中,還包括一個用于檢測軸14a旋轉角度的傳感器170。如圖9所示,傳感器170設置在落板160多個表面之中的軸14a的鄰近面上。而且當翼片14b與軸14a接觸時,傳感器170檢測軸14a的旋轉角度。
如圖9所示,如果設置了傳感器170,當翼片14b在第一位置順時針旋轉并與傳感器170接觸時,通過使用逆向地旋轉電機13直到翼片14b至第一位置的方法,控制段排出冰。因此,即使槽不設置在落板160b,也可有效地防止漏水。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制冰機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落板一端的傳感器170,當與軸14a一起旋轉的翼片14b接觸時,該傳感器用于測出軸14a的旋轉角度。在本發(fā)明中,可雙向旋轉的電機13轉動地設置,例如順時針和逆時針。在這種情況下,翼片14b從第一位置直到其接觸傳感器170在第一方向上旋轉;接觸傳感器170后,直到翼片到達第一位置,翼片14b在第二方向上旋轉。
預定距離D可設置在落板160b和冰盤11上表面之間。特別地,如圖9所示,落板160b下端,即頂板161b下端與穿過14a的縱線分離設置,因此當翼片14b旋轉時,翼片14b不與落板160b接觸。
落板160b還可以設置在以預定距離偏離的冰盤11中心軸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冰盤11成半圓柱形,而且軸14a沿著冰盤11的中心軸設置。優(yōu)選的是,在落板160b和冰盤11上部之間的隔開距離或者偏移距離小于冰盤11半徑的0.2倍。
圖11是圖5所示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第三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圖12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設置在圖11所示制冰機內的示例彈簧的橫截面圖。圖12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設置在圖11所示制冰機內的示例彈簧的橫截面圖。圖13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的橫截面圖。圖13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的橫截面圖。圖14A是當蓋處于關閉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和彈簧的橫截面圖。圖14B是當蓋處于打開位置的狀態(tài)時,為旋轉圖11所示制冰機蓋而設的示例齒輪組件和彈簧的橫截面圖。
在圖11至圖14B中示出了圖5中供冰系統(tǒng)內制冰機100的第三實施例。在下文,第三實施例將參見附圖詳細描述。如圖11所示,與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不同,防溢裝置或裝置包括一個蓋180。當然,不但蓋180而且落板160c用于防止由于門1或者制冰機100的搖晃動作使水溢出到外部。
在第三實施例中,落板160c與第二和第三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在下文將省略重復的描述。參見圖11至圖12B,本實施例的蓋180在冰盤11的上部、后部用鉸鏈接合,用于打開或關閉冰盤的敞開頂部。例如,蓋180可成平面形,而且落板160c覆蓋冰盤11敞開頂部一側。因此,如圖12A和圖12B所示,蓋180覆蓋落板160c在冰盤11上部余下的部分。
在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制冰機100中,如圖12A和圖12B所示,優(yōu)選的是,蓋180通過自重覆蓋冰盤11的上部。由此,在蓋180兩端之間的鉸鏈軸181的第一端高于在鉸鏈另一側的第二端。
如果蓋180如上所述設置,當排出器14的翼片14b處于第一位置時,蓋180由于自重關閉冰盤11。如圖12B所示,在排出器的軸14a旋轉并與蓋180底部接觸后,蓋180由翼片14b推動,然后打開冰盤11上部。
參見圖12A和圖12B,蓋180還覆蓋落板160c的上部表面。在這種情況下,密封材料185設置在在鉸鏈軸181另一側的第二端。如果設置了密封材料185,可有效地防止在蓋180和160c之間漏水。
同時,參見圖12A和圖12B,一個彈簧190設置在蓋180的頂面上,用于改善蓋180和落板160c頂面的連接。彈簧190的第一端與蓋180頂面結合,而且彈簧的第二端與冰箱門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彈簧以壓縮形式設置。因此,彈簧190總是將蓋180偏壓連接于落板160c的上表面。
根據(jù)第三實施例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制冰機中,軸100與電機13直接連合,或通過如圖12A和圖12B所示的齒輪組件耦合。作為第一齒輪組件,用于將電機13的旋轉力輸送至軸14a的齒輪組件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如圖12A和圖12B所示,第一齒輪組件包括一個第一齒輪410和一個第二齒輪420。第一齒輪410與電機13結合;第二齒輪420與齒輪410嚙合并與14a結合。因此,如果電機運轉而且第一齒輪旋轉,當軸14a旋轉時,與第一齒輪嚙合的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一起旋轉。
同時,軸14a緩慢地旋轉并排出冰。因此,優(yōu)選的是第一齒輪410的齒數(shù)小于第二齒輪420的齒數(shù)。在這種情況下,盡管電機13以高速旋轉,第二齒輪420和軸14a緩慢地旋轉,同時翼片14b以較大力排出冰。
當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制冰機100具有上述結構時,軸14a和翼片14b根據(jù)電機13的操作一起旋轉,并將冰排至冰盤11上部。在這種情況下,在由翼片14b推動的冰推開蓋180之前,蓋由于具有自重和彈簧190的力而關閉冰盤11。因此,當打開和關閉門時,冰盤11內貯藏的水不會由于搖晃泄漏到外部。
當軸14a保持旋轉而且冰推動蓋180時,蓋180繞著鉸鏈軸181旋轉并打開冰盤11上部。因此,冰通過冰盤11的敞開頂部排出,而且排出的冰沿著落板160c頂面滑動,并貯藏在容器200內。當翼片14b更進一步順時針旋轉時,蓋180由于自重及彈簧190的力順時針旋轉,而且覆蓋冰盤11上部。在第三實施例中,當蓋180覆蓋落板160c上表面時,優(yōu)選的是在落板160c設置槽。當設置槽時,軸14a和翼片14b在相同方向上旋轉。由于不必設置可在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電機和/或傳感器,因此結構簡單而且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如第二實施例所述的與落板160c上表面連接的蓋180和從槽中泄漏的水都不是所關心的。
圖11至圖12B示出了具有一種結構的實施例,例如,在該結構中,蓋180由翼片14b推動或者由翼片14b推動的冰推開。然而,在第三實施例中,在結構中蓋180接收電機電力打開。該結構將在下文簡要描述。
參見圖13A和圖13B,第二齒輪組件設置在第三實施例中,用于將軸14a與蓋180相連。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組件包括一個第三齒輪430、一個第四齒輪440、一個第五齒輪450和一個第六齒輪。如圖13A所示,第三齒輪430設置成與蓋180的鉸鏈軸181一起旋轉。第四齒輪440和第五齒輪450分別與第三齒輪430和第四齒輪440嚙合。第六齒輪460與軸14a一起旋轉設置。
如圖13A和圖13B所示,切開部465設置在第六齒輪460的外圓周面上。因此,在一部份具有切開部465的第六齒輪460的外圓周面上沒有齒。由于切開部465,當軸14a旋轉至預定角度時,第五齒輪450不與第六齒輪460嚙合。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在接觸蓋180直到翼片14b穿過槽之前,切開部465由排出器14推動嚙合。
當設置具有上述結構的第二齒輪組件時,蓋180由電機13的操作打開。在下文提供此結構的簡要說明。當電機13旋轉至圖13A所示位置時,第一組件的第一齒輪410旋轉,從而第二齒輪420和軸14a旋轉。因此,翼片14b在第一位置順時針旋轉。當翼片14b旋轉時,冰盤11內的冰由冰盤11內部分離,并輸送至冰盤11之外。
當軸14a旋轉時,第六齒輪460與軸14a一起旋轉。在旋轉軸14a第一段,即由于切開部465,軸14a不與第五齒輪450和第六齒輪460嚙合切開部。因此,第三齒輪430和樞紐軸181不旋轉。當軸14a保持旋轉時,由于冰沿著冰盤11內表面移動,冰靠近蓋180。在這種情況下,與第六齒輪460和第四齒輪440嚙合的第五齒輪450和第三齒輪430一起旋轉。因此,樞紐軸181旋轉,同時蓋180打開冰盤11上部。當冰盤11上部逐漸打開時,冰通過冰盤11上部排出。冰滑過落板160c頂面,并落入容器200。
當翼片14b穿過落板160c槽時,第五齒輪450不與第六齒輪460嚙合。此時,蓋180由于自重逆向旋轉,以關閉冰盤11上部。當設置第二齒輪組件時,如圖14A和圖14B所示,更進一步在蓋180上部設置一個彈簧190,該彈簧190將蓋180與門相連。在這種情況,由于切開部465,第五齒輪450不與第六齒輪460嚙合,蓋180由于自重逆向旋轉,以關閉冰盤11上部。由于彈簧190將蓋180連接至落板160c,從而改善了托盤11的防水。
當設置第二齒輪組件時,還包括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旋轉的電機。在這種情況下,翼片14b排出冰,翼片旋轉直到與落板160c接觸,并逆向旋轉直至第一位置。因此,由于上述用于肋14b的槽不是必需的,在這種情況下改善的防水也是預期的。
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首先,當設置包括面板的防溢裝置時,可防止由于門打開或關閉引起的搖晃使制冰機內的水溢出到制冰機后部。其次,如果防溢裝置的面板為曲面時,在冰盤內來回流動的水從一側到另一側導回冰盤內部。
此外,如果在防溢裝置內的面板縱向設置時,冰盤和面板成一體。如果設置了落板,當門打開或關閉時,水不會溢流到冰盤前部。如果設置作為防溢裝置的蓋,當門打開或關閉時,因為蓋覆蓋了冰盤敞開頂部,將防止水流向冰盤外部。而且,如果設置了齒輪組件,具有簡單結構的蓋自動地打開或關閉冰盤。
雖然本發(fā)明如此描述,但是很明顯相同點在許多方面可有不同。所述的變化不應認為偏離了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并且對于技術人員是顯然的,所有這樣的改變都由以下權利要求的范圍所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帶門冰箱的供冰系統(tǒng),包括一個制冰機,設置在冰箱門內或靠近冰箱門,該制冰機包括一個用于容納水的冰盤;一個接近冰盤設置的排出器;一個電機,用于通過為排出器提供旋轉運動而排出冰盤內的冰;一個落板,該落板具有傾斜面并設置在冰盤上部,用于通過排出器將冰盤內貯藏的冰排至冰盤上部,并使冰沿著落板傾斜面向下;以及一個防溢裝置,其設置在制冰機一側,該側與在冰盤上部的落板相對,用于防止充滿冰盤的水從冰盤溢出;一個容器,其設置在制冰機下部,而且具有一個敞開頂部和用于排冰的一個出口;以及一個排冰道,用于連接設置在門的分配器與容器出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防溢裝置是一個以預定距離由冰盤上端向上伸出的面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面板包括一個朝向冰盤內部的凹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落板覆蓋冰盤從冰盤上端向上伸出的、靠近排出器中心軸一部分,用于防止水由冰盤溢出。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落板包括一個具有傾斜上表面的頂板,而且落板接近排出器中心軸的一側高于落板的另一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防溢裝置包括一個與冰盤上部鉸鏈連接的蓋,用于覆蓋冰盤的敞開頂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蓋覆蓋冰盤頂部,并通過蓋重量與冰盤頂部密封接合,而且蓋通過被排出器向上推動至打開位置而打開冰盤頂部。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供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與蓋頂部連接的彈簧,所述的彈簧向蓋提供彈力,從而在關閉位置偏壓蓋。
9.一種用于冰箱制冰系統(tǒng)的制冰機,包括一個冰盤,用于容納水和制冰;一個排出器,接近冰盤并設置在冰盤內;一個電機,用于通過為排出器提供旋轉運動排出冰盤內的冰;一個落板,該落板具有傾斜面并設置在冰盤上部,用于通過排出器將冰盤內貯藏的冰排至冰盤上部,并使冰沿著落板傾斜面向下;以及一個防溢裝置,其設置在制冰機一側,該側與在冰盤上部的落板相對,用于防止充滿冰盤的水從冰盤溢出。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防溢裝置包括一個與冰格上部鉸鏈連接的蓋,用于覆蓋冰格的敞開頂部。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蓋覆蓋冰盤頂部,并通過蓋重量與冰盤頂部密封接合,而且蓋通過被排出器向上推動至打開位置而打開冰盤頂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與蓋上部連接的彈簧,所述彈簧向蓋提供彈力,從而在關閉位置偏壓蓋。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機,進一步包括一個第一齒輪組件,它包括一個第一齒輪,與電機連接;以及一個第二齒輪,其與第一齒輪嚙合并與排出器中心旋轉軸可操作地相連。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冰機,還包括一個與排出器和蓋的鉸鏈軸一起旋轉的第二齒輪組件,其特征在于蓋根據(jù)排出器的旋轉打開或覆蓋冰盤。
15.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防溢裝置是一個以預定距離由冰盤上端向上伸出的面板。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面板包括一個朝向冰格內部的凹面。
17.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落板覆蓋冰盤從冰盤上端向上伸出、靠近排出器中心軸的一部分,用于防止水由冰盤溢出。
18.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機,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落板一端的傳感器,用于當排出器與傳感器觸時,檢測排出器的旋轉角度。
19.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機,其特征在于電機有選擇地沿正向或逆向旋轉。
全文摘要
一種供冰系統(tǒng)的制冰機,用于防止由于周圍結構的振動和/或搖晃,水從冰盤溢出,該制冰機包括一個制冰機、一個設置在制冰機下部的容器和一個用于供應容器內貯藏的冰的排冰道。一個在制冰機冰盤內的排出器和一個在冰盤敞開頂部一側具有傾斜上表面的落板裝置,排出器和落板裝置用于使排出器向上排出的冰落下。一個防溢裝置設置在冰盤敞開頂部的另一側,用于防止冰盤內充滿的水溢出。防溢裝置包括一個從冰盤向上伸出的面板和一個與在冰盤上部的鉸鏈相連的蓋。
文檔編號F25C5/04GK1573270SQ20041003137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李旭鏞, 吳承桓, 鄭義燁, 李明烈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