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揭示一種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尤其是指一種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型態(tài)的改變,人們越來越注重休閑生活的質量,鄉(xiāng)村、郊外等大自然的環(huán)境成了人們的新寵,在郊外騎乘自行車成了現代人的新時尚,縱使在都市叢林里騎乘自行車也能夠享受著微風輕撫、運動健身的美好。騎乘自行車時,容易攜帶的打氣筒即為不可或缺的配備。市面上常見的打氣筒主要分成有三類,置地式打氣筒、手持式打氣筒與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置地式打氣筒體積大而具有大汽缸且能夠灌充大氣量,且置地式打氣筒能夠讓使用者腳踏踏板,而利用握持的握把進行灌氣作業(yè)。手持式打氣筒體積小而容易攜帶,但是因為進行灌氣作業(yè)時需要兩手一前一后分別握持著打氣筒的汽缸與風嘴頭,讓打氣筒產生灌氣,這樣的作業(yè)方式存在著無支點而使施力不易且氣量小的缺點。因此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則有將上述的打氣筒去蕪存菁之意,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兼具上述二者的優(yōu)點,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具有踏板與握把,使用者能夠借助踩踏踏板與雙手操作握把而進行不費力的灌氣作業(yè),且借助體積小的優(yōu)勢而容易攜帶。但是,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因為體積小而軟管較短。讓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使用時存有不便利。申請人:致力于打氣筒領域多年,深感打氣筒還存在著一個缺點亟待改良。打氣筒進行灌氣作業(yè)時,打氣筒的風嘴頭會結合于待充氣物的氣嘴,以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而言, 風嘴頭與汽缸之間連接有軟管,傳統的軟管為單截式,而使得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進行灌氣作業(yè)時,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與待充氣物之間的距離受到軟管長度的限制,讓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必須受限于軟管而無法遠離待充氣物。再以手持式打氣筒而言,手持式打氣筒的風嘴頭位于汽缸的一端,當風嘴頭結合于待充氣物的氣嘴時,汽缸緊鄰著待充氣物,讓使用者需要握持著手持式打氣筒并緊鄰著待充氣物才能夠完成灌氣作業(yè)。參照中國專利申請?zhí)柕?00420068511號《迷你打氣筒》,其揭露了一種手持式打氣筒,其包括一大汽缸10、一小汽缸20、一連桿30、一握持裝置40與一灌充頭部50。灌充頭部50連接一軟管59,軟管59能夠伸入連桿30中。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一手握持著握持裝置40,另手握持著大汽缸10,借助大汽缸10相對握持裝置40移動,達到灌氣效果。迷你打氣筒的灌充頭部50利用軟管59而能夠伸出于連桿,讓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手部能夠避免緊貼著待充氣物,但這種單截式的軟管59提供的延長效果有限,僅僅是解決了使用者的手部避免緊貼待充氣物的缺點,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因為迷你打氣筒的整體長度有限,握持裝置40與待充氣物之間的距離還是太近,讓使用者的身體必須緊緊靠近待充氣物,讓使用者無法靈活的操作迷你打氣筒。再者,這種迷你打氣筒僅提供手部握持進行灌氣作業(yè),當使用在自行車的輪胎進行灌氣時,因為輪胎的高度大約在人體腰部以下的高度,當使用者握持著迷你打氣筒時,使用者的身體必須呈半蹲狀或彎腰狀,才能夠讓手部的位置對應在輪胎的位置,這樣的操作方式相當不符合人體工學,使用者受限于這樣別扭的姿勢而僅能夠短暫的進行灌氣作業(yè), 以這種迷你打氣筒而言,太短的軟管讓迷你打氣筒無法提供一個舒適的且便利的灌氣環(huán)
^Mi ο參照美國專利第6464477 號《RETAINING DEVICE FOR APIVOTABLE HANDLE OF A HAND PUMP》,其揭露了一種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包括一汽缸10、一連桿18、一握把30、 一踏板13、一軟管14與一風嘴頭16。軟管14連接風嘴頭16與汽缸10,軟管14為單截式的設計,而具有一定長度,當風嘴頭16結合待充氣物時,借助軟管14的設計,令汽缸10與待充氣物之間能夠保有一段距離,使得進行灌氣作業(yè)時能夠避免汽缸20緊鄰待充氣物。但是這種單截式的軟管14提供的延長效果有限,以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而言,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身體必須靠近打氣筒,而使用者的腳必須踩踏在踏板13,而使用者的手必須握持于握把30,換言之,使用者的身體與打氣筒是緊鄰的,當單截式的軟管 14長度太短時,使用者的身體、手部與腳會與自行車產生干涉。因此以可足踏的打氣筒而言,打氣筒的操作空間需要更大,才能夠避免使用者的身體、手部、腳與自行車干涉,這種無法加長使用者與自行車之間距離的打氣筒,會讓使用者無法靈活的操作打氣筒而進行灌氣作業(yè)。另,以目前精品自行車而言,自行車的售價動輒數十萬元,這種高單價的自行車對于功能性的要求與外觀上的要求是不相上下的,而與高單價的自行車搭配的打氣筒而言, 打氣筒的售價也由數千元直逼上萬元,相對于自行車而言,打氣筒屬于體積較小的產品,因此使用者已將打氣筒視為精品,打氣筒除了功能上的要求之外,對于外觀設計更加注重打氣筒的簡潔性與時尚感了。因此能夠完全收納軟管的打氣筒,也漸漸受到使用者的注意。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排除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所遭遇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包括一個汽缸組,其包括第一端與第二端,該汽缸組設有一個座體,該座體的一側樞接一個腳踏件,該汽缸組第二端設有一個握把;一個延伸管組為三段式,其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延伸管組包括第一氣管、第二氣管與第三氣管,該第一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一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該第二氣管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二氣管也能夠完全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三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三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三氣管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該第三氣管遠離該第一氣管的一端接設一個風嘴頭,該風嘴頭能夠結合于待充氣物。本發(fā)明主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延伸管組拉出于汽缸組之外時,使用者能夠遠離自行車進行灌氣作業(yè),當三段式的延伸管組完全拉出于汽缸組時,使用者與自行車之間形成一段間距,這段間距約等于該延伸管組伸長的長度,使用者欲進行灌氣作業(yè)時,因為使用者遠離自行車,而能夠讓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手部與身體不會與自行車產生干涉,讓使用者能夠在不受到限制的環(huán)境下進行灌氣作業(yè)。本發(fā)明次要改良的技術手段為,第一氣管與第二氣管為軟管的設計,使該第一氣管能夠相對汽缸組的座體彎折,該第一氣管也能夠相對該第二氣管彎折,該第三氣管能夠相對該風嘴頭彎折,該第三氣管也能夠相對該第二氣管彎折,而能夠有助于該延伸管組承接任何位置或任何高度的待充氣物。本發(fā)明再一改良的技術手段為,第二氣管為硬管的設計而能夠讓該第一氣管與該第三氣管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部,能夠解決該第一氣管與該第三氣管外露且晃動的缺點。本發(fā)明又一改良的技術手段為,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汽缸組能夠完全收納延伸管組,讓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外觀簡潔且充滿時尚感,而提供一種精品的打氣筒。其它目的、優(yōu)點和本發(fā)明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顯明。
圖1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收縮的立體外觀圖。圖2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伸長的立體分解圖。圖3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剖面示意圖。圖4 為本發(fā)明由圖3所取的細部放大圖,表打氣筒一端的示意圖。圖5 為本發(fā)明由圖3所取的細部放大圖,表打氣筒另一端的示意圖。圖6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進氣工作時表示風嘴頭脫離座體的示意圖。圖7 為本發(fā)明由圖6所取的細部放大圖。圖8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延伸管組完全伸出于汽缸組的示意圖。圖9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第二氣管局部伸入汽缸組的示意圖。缸組。
圖10 為本發(fā)明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以手握持使用時表示延伸管組伸出于汽
圖11 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置地使用的示意圖。 圖12 為本發(fā)明風嘴頭結合法式氣嘴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汽缸組 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1座體 111內螺紋部 113容納部114破槽 1141封閉端1142開放端 12腳踏件 121第一端122第二端 13握把 132握持部 14活塞管141外螺紋部
151擋部 20延伸管組 22第二氣管221第一防脫部
112擋止部 115凸點 131固定部 15筒身 212第二塞體 231第三塞體30風嘴頭 31頭部
21第一氣管 222第二防脫部 311凹部
142活塞 211第一塞體 23第三氣管 312彈性件
32身部33定位裝置331大徑端 332小徑端 FV法式氣嘴FVl 閥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有關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數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保護范圍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參照圖1與圖2,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與立體分解圖。本發(fā)明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包含有一汽缸組 10、一握把13、一延伸管組20與一風嘴頭30。本發(fā)明打氣筒的汽缸組10能夠完全收納延伸管組20,讓打氣筒的外觀簡潔且充滿時尚感,而提供一種精品的打氣筒。同時參照圖3至圖5,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與細部放大圖。該汽缸組10包括第一端101與第二端102,該汽缸組10第一端 101設有一座體11,該座體11 一側樞接一腳踏件12,該汽缸組10第二端102設有一握把 13。該汽缸組10包括一活塞管14與一筒身15,該活塞管14 一端設有一外螺紋部141,該活塞管14另一端設有一活塞142。該筒身15 —端設有一擋部151,該筒身15另一端結合于該握把13。該筒身15能夠相對該活塞管14往復移動產生灌氣效果。本發(fā)明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置地使用時,該座體11能夠支撐于地面。而當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以手握持使用時,該座體11能夠供使用者手部握持。該座體11呈中空狀, 其縱向設有一內螺紋部111、一擋止部112與一容納部113,該內螺紋部111螺設該外螺紋部141,令該座體11結合于該活塞管14。該座體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破槽114,該腳踏件 12位于該兩破槽114之間。該破槽114連通該容納部113,該破槽114的兩端分別為一封閉端1141與一開放端1142,該封閉端1141呈近似圓形的曲線,該封閉端1141的曲線大于二分之一圓,且小于四分之三圓。該座體11遠離該活塞管14 一端的端部設有數個凸點115。該腳踏件12能夠改變?yōu)槭詹匚恢门c踩踏位置,該腳踏件12包括第一端121與第二端122,該腳踏件12第一端121樞接該座體11,該腳踏件12位于收藏位置時,該腳踏件 12第二端122鄰近該座體11 ;該腳踏件12位于踩踏位置時,該腳踏件12第二端122遠離該座體11。該握把13包括一固定部131與一握持部132。該固定部131固定于該筒身15,該握持部132樞接于該固定部131,該握持部132能夠相對該固定部131樞轉,令該握持部132 能夠改變?yōu)槭詹匚恢门c操作位置,該握持部132位于收藏位置時,該握持部132包覆著該固定部131 ;該握持部132位于操作位置時,該握持部132與該固定部131形成T字形。該延伸管組20為三段式,其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10內,該延伸管組20包括一第一氣管21、一第二氣管22與一第三氣管23,該第一與第三氣管21、23為軟管,該第二氣管22為硬管,借助該第二氣管22為硬管的設計而能夠讓該第一氣管21與該第三氣管23 容易的收藏于該第二氣管22內部,能夠解決該第一氣管21與該第三氣管23外露且晃動的缺點。該第一氣管21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內。該第一氣管21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22,該第一氣管21也能夠伸出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之外。該第二氣管22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內,該第二氣管22也能夠完全伸出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之外。該第三氣管23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內。該第三氣管23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22,該第三氣管23也能夠伸出于該汽缸組10的活塞管14之外。該第一氣管21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塞體211與一第二塞體212。該第二氣管22 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防脫部221與一第二防脫部222。該第三氣管23 —端設有一第三塞體 231。該第一氣管21的第一塞體211位于該活塞管14內,且該第一塞體211被限制于該活塞管14的活塞142與座體11的擋止部112之間,該第一塞體211被擋設于該擋止部 112。該第一氣管21的第二塞體212位于該第二氣管22內,且該第二塞體212被限制于該第一防脫部221與第二防脫部222之間,該第二塞體212被擋設于該第一防脫部221。該第三氣管23的第三塞體231位于該第二氣管22內,且該第三塞體231被限制于該第一防脫部221與第二防脫部222之間,該第三塞體231被擋設于該第二防脫部222。 該第三氣管23遠離該第一氣管21的一端接設一風嘴頭30。該風嘴頭30包括一頭部31與一身部32,該風嘴頭30的頭部31能夠結合于待充氣物,該身部32結合于該第三氣管23。該頭部31相鄰于身部32的端面設有數個凹部311, 該凹部311能夠對應該座體11的凸點115。該身部32能夠結合于該第三氣管23,該身部 32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定位裝置33,該定位裝置33能夠通過該開放端1142而定位于該封閉端1141。該定位裝置33呈錐狀,其包括一大徑端331與一小徑端332,該大徑端331對應于該封閉端1141時,該定位裝置33能夠限制于該破槽114。該小徑端332對應于該封閉端 1141時,該定位裝置33能夠脫離該破槽114。參照圖6至圖9,為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第一實施例的動作圖。本發(fā)明打氣筒的風嘴頭30能夠容納于該座體11的容納部113,且該定位裝置33能夠定位于該破槽114,借助按壓該定位裝置33能夠令該風嘴頭30脫離該座體11。使用本發(fā)明的打氣筒時,轉動該握把13于操作位置,令該握持部132相對該固定部131轉動,而使該握把13呈T字形,進一步使該握把13能夠供使用者握持。當該風嘴頭30脫離該汽缸組10的座體11時,該風嘴頭30能夠拉動該延伸管組 20。當拉動該風嘴頭30時,該第三氣管23相對該第二氣管22滑動,且該第三氣管23伸出于該汽缸組10之外;持續(xù)拉動該風嘴頭30,該第二氣管22相對該第一氣管21滑動,且該第二氣管22伸出于該汽缸組10之外;再拉動該風嘴頭30,該第一氣管21相對該活塞管14 滑動,令該第一氣管21的第一塞體211擋設于該座體11的擋止部112,該第一氣管21與該第三氣管23能夠由該第二氣管22的兩端延伸拉出。此時,該延伸管組20呈完全伸長。參照圖10,為本發(fā)明打氣筒以手持打氣的示意圖,表示延伸管組拉出于汽缸組之外的示意圖。使用者能夠依其需求而選擇將延伸管組20拉出于汽缸組10之外或收藏于汽缸組10內。該延伸管組20拉出于汽缸組10之外時,使用者能夠遠離自行車進行灌氣作業(yè),當三段式的延伸管組20完全拉出于汽缸組10時,使用者一手握持該座體11,另手握持該握把13,令該筒身15相對活塞管14往復移動達到灌氣效果。此時,使用者與自行車之間形成一段間距,這段間距約等于該延伸管組20伸長的長度,使用者欲進行灌氣作業(yè)時,因為使用者遠離自行車,而能夠讓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手部與身體不會與自行車產生碰觸,讓使用者能夠在不受到限制的環(huán)境下進行灌氣作業(yè)。
參照圖11,為本發(fā)明打氣筒置地使用的示意圖。本發(fā)明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能夠置地使用進行灌氣作業(yè),該座體11支撐于地面,該腳踏件12位于踩踏位置,該握把13呈 T字形而令該握持部132位于操作位置,該延伸管組20拉出于汽缸組10之外時,且該第一氣管21能夠彎折而由該座體11的破槽114見圖2伸出。使用者能夠遠離自行車進行灌氣作業(yè),當三段式的延伸管組20完全拉出于汽缸組10時,使用者一手握持該座體11,且腳踩該腳踏件12,令該筒身15相對活塞管14往復移動達到灌氣效果。此時,使用者與自行車之間形成一段間距,這段間距約等于該延伸管組20伸長的長度,使用者欲進行灌氣作業(yè)時, 因為使用者遠離自行車,而能夠讓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手、腳與身體不會與自行車產生碰觸,讓使用者能夠在不受到限制的環(huán)境下進行灌氣作業(yè)。參照圖12,為本發(fā)明風嘴頭結合法式氣嘴的示意圖。該風嘴頭30的頭部31內設有一彈性件312,該彈性件312能夠將法式氣嘴FV的閥管FVl頂開,讓輪胎的氣體與打氣筒氣體連通。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fā)明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1.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延伸管組拉出于汽缸組之外時, 使用者能夠遠離自行車進行灌氣作業(yè),當三段式的延伸管組完全拉出于汽缸組時,使用者與自行車之間形成一段間距,這段間距約等于該延伸管組伸長的長度,使用者欲進行灌氣作業(yè)時,因為使用者遠離自行車,而能夠讓使用者進行灌氣作業(yè)時,使用者的手部與身體不會與自行車產生干涉,讓使用者能夠在不受到限制的環(huán)境下進行灌氣作業(yè)。2.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第一氣管與第二氣管為軟管的設計,令該第一氣管能夠相對汽缸組的座體彎折,該第一氣管也能夠相對該第二氣管彎折,該第三氣管能夠相對該風嘴頭彎折,該第三氣管也能夠相對該第二氣管彎折,而能夠有助于該延伸管組承接任何位置或任何高度的待充氣物。3.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第二氣管為硬管的設計而能夠讓該第一氣管與該第三氣管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部,能夠解決該第一氣管與該第三氣管外露且晃動的缺點。4.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打氣筒的汽缸組能夠完全收納延伸管組,讓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的外觀簡潔且充滿時尚感,而提供一種精品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上所述者,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發(fā)明實施的范圍,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或依本發(fā)明所揭示的內容而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個汽缸組,其包括第一端與第二端,該汽缸組設有一個座體,該座體的一側樞接一個腳踏件,該汽缸組第二端設有一個握把;一個延伸管組為三段式,其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延伸管組包括第一氣管、第二氣管與第三氣管,該第一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一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該第二氣管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二氣管也能夠完全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三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三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三氣管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該第三氣管遠離該第一氣管的一端接設一個風嘴頭,該風嘴頭能夠結合于待充氣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與第三氣管為軟管,該第二氣管為硬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汽缸組包括活塞管與筒身,該筒身套接該活塞管,該延伸管組穿設于該活塞管。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握把包括固定部,該固定部固定該筒身。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氣管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塞體與第二塞體,該第二氣管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防脫部與第二防脫部,該第三氣管一端設有第三塞體,該第一氣管的第一塞體能夠在該活塞管內移動,該第二塞體位于該第二氣管內,且該第二塞體被限制在該第一防脫部與第二防脫部之間,該第二塞體被擋設于該第一防脫部,該第三氣管的第三塞體位于該第二氣管內,且該第三塞體被限制在該第一防脫部與第二防脫部之間,該第三塞體被擋設于該第二防脫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座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破槽,該延伸管組拉出于汽缸組之外時,該第一氣管能夠彎折而由該座體的破槽伸出。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風嘴頭包括頭部與身部,該頭部能夠結合于待充氣物,該身部結合于該第三氣管。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座體縱向設有擋止部與容納部,該第一塞體被擋設于該擋止部,該風嘴頭能夠容納于該座體的容納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破槽連通該容納部,該破槽的兩端分別為一個封閉端與一個開放端,該風嘴頭身部的兩側分別設有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能夠通過該開放端而定位于該封閉端。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封閉端呈近似圓形的曲線,該封閉端的曲線大于二分之一圓,且小于四分之三圓,該定位裝置呈錐狀,其包括一個大徑端與一個小徑端,該大徑端對應于該封閉端時,該定位裝置能夠限制于該破槽,該小徑端對應于該封閉端時,該定位裝置能夠脫離該破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具有延伸管組的可足踏的小型打氣筒,其包含有一汽缸組,其包括第一端與第二端,該汽缸組設有一座體,該座體一側樞接一腳踏件,該汽缸組第二端設有一握把;一延伸管組為三段式,其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延伸管組包括一第一氣管、一第二氣管與一第三氣管,該第一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一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一氣管能夠伸出于該第二氣管,該第二氣管能夠完全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二氣管也能夠完全伸出于該汽缸組,該第三氣管能夠收藏于該第二氣管內,該第三氣管也能夠收藏于該汽缸組內,該第三氣管遠離該第一氣管的一端接設一風嘴頭,該風嘴頭能夠結合于待充氣物。
文檔編號F04B33/00GK102251947SQ20101017396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吳樹木 申請人:吳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