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11210閱讀:22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工程機械及其他機械分流比負載敏感液壓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
      種具有小負載自動補償?shù)姆至鞅蓉撦d敏感多路閥。
      背景技術(shù)
      在分流比負載敏感系統(tǒng)中,由于最高負載壓力同時控制補償閥和變量泵,一方面, 變量泵幾乎僅輸出系統(tǒng)所需的液壓功率,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功率損失。另一方面,利用補償 閥的負載均衡的作用,所有操作閥兩端的壓差都相等,此時經(jīng)過多路閥的流量僅與操縱閥 桿的行程有關(guān)。當負載所需流量大于變量泵的最大流量時,各閥按比例分配流量,從而保證 各個機構(gòu)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而與負載大小無關(guān)。 然而在傳統(tǒng)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實際應(yīng)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存在相差較大的兩 個負載且大負載壓力接近變量泵的最高工作壓力時,由于分流比負載敏感系統(tǒng)中選用最大 負載壓力信號控制每個補償閥,因此經(jīng)過壓力補償后,每聯(lián)的出口壓力均是一樣的,相應(yīng)的 壓差也是一樣的,致使包括小負載聯(lián)在內(nèi)的每個負載聯(lián)節(jié)流口的壓差均變得很小,相應(yīng)地 每聯(lián)控制的運動速度均變得很低。然而在很多情況下,為了保證機器的運動協(xié)調(diào)性,卻是需 要小負載聯(lián)具有一個相對較高的的速度。為了提高小負載的運動速度,通常工作人員把小 負載聯(lián)閥桿的工作行程調(diào)至最大,然而小負載聯(lián)的工作流量增值并不明顯。因此,在降低閥 桿的靈敏度及增加工作人員的操作難度的同時,也使機械的各個機構(gòu)的工作協(xié)調(diào)性大為降 低。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小負載自動補償?shù)姆至鞅?負載敏感多路閥。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它主 要由大負載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小負載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依次相連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大負載閥片、小負載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均包括閥體、主閥閥芯、 彈簧、單向閥、補償閥閥芯、螺釘、密封圈及兩個堵頭。其中,閥體包括內(nèi)孔、進油口、回油口、 工作油口、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第七流道、第八 流道、第九流道、第十流道。補償閥閥芯內(nèi)有補償閥內(nèi)腔、阻尼孔及徑向內(nèi)孔。閥體有內(nèi)孔, 該內(nèi)孔裝有主閥閥芯,入口容腔通過閥口、第一流道與補償閥下端容腔相連。補償閥下端容 腔經(jīng)過補償閥內(nèi)腔、阻尼孔與徑向內(nèi)孔相通。螺釘通過密封圈與閥體密封連接,并通過彈簧 與補償閥閥芯頂部相連。第二流道通過單向閥與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相連。第三流道通過 主閥閥芯開口與第六流道相連,再經(jīng)過第五流道與工作油口相通。第五通道經(jīng)過主閥閥芯 的開口與第七流道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相連;第四流道通過主閥閥芯的開口與第八流道 相通,再經(jīng)過第九流道與工作油口相連。第九流道經(jīng)過主閥閥芯的開口與第十流道相通,并 最終與回油口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大負載閥片還包括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十一流道和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所述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第十一流道與第一負載敏感腔相連,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均與第一負載壓力油口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小負載閥片還包括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十二流道和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所述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第十二流道與第二負載敏感腔相連。在閥體上有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進一步地,,所述常規(guī)負載閥片還包括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和第十三流道。所述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第十三流道與第三負載敏感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包括閥體,第一換向閥及第二換向閥。閥體包括內(nèi)孔、進油口、回油口、第十四流道、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第十七流道、第十八流道、第一回油腔、第二回油腔、第一中位泄油口、第二中位泄油口、第二環(huán)形凹槽、第三環(huán)形凹槽、第二負載壓力油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換向閥第一進油口、換向閥第二進油口 、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均包括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螺帽、螺母、可調(diào)螺釘、端座、第三彈簧、彈簧座。第二負載壓力信號與大負載閥片的第一負載壓力信號相通。第二負載壓力油口通過第十四流道分別與第一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一進油口、第一換向閥閥芯上腔和第二換向閥閥芯下腔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與小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壓力油口相通。第四負載壓力油口通過第十五流道分別與第二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第二換向閥閥芯上腔和第一換向閥閥芯下腔相連。第一換向閥的第二環(huán)形凹槽通過第十六流道與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連,第二換向閥的第三環(huán)形凹槽通過第十七流道與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連。第二負載壓力油口經(jīng)過第一回油腔、第一中位泄油口與回油口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經(jīng)過第二回油腔、第二中位泄油口與回油口相連。第一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與第二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通過第十八流道相連,同時第十八流道與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通。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小負載閥片的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十三流道與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敏感腔相通。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各聯(lián)負載壓力范圍是可預(yù)知的,通過比較最大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來決定是否增加最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兩端壓差。當兩負載壓力差值小于設(shè)定值時,說明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足夠大,不需要使其增加;當兩負載壓力差值大于設(shè)定值時,說明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已經(jīng)小到影響了閥桿的靈敏度及整機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此時增大該節(jié)流口的壓差,其壓差的增值恰為大小負載壓力的差值。從而在不同負載聯(lián)壓差較大時,保證了閥桿的靈敏度,提高了整機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圖1是大負載閥片的剖面圖; 圖2是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的剖面圖; 圖3是小負載閥片的剖面圖; 圖4是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剖面 圖5是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目的和效果將變得更加明顯。 如圖所示,本發(fā)明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主要由大負載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
      選擇閥片、小負載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依次相連組成,它們在四個螺栓孔處通過螺栓連接。
      如圖1所示,大負載閥片包括閥體101、主閥閥芯103、第一彈簧114、單向閥121、 補償閥閥芯129、螺釘160及堵頭146、 147。其中,閥體101包括內(nèi)孔104、進油口 105、回油 口 102、第一工作油口 144、第二工作油口 145、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61、第三流道119、 第四流道154、第五流道122、第六流道151、第七流道152、第八流道126、第九流道123、第 十流道153、第十一流道62、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7a、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a。閥體 101有內(nèi)孔104,該內(nèi)孔104裝有主閥閥芯103,入口容腔112通過閥口 118、第一流道111 與補償閥下端容腔110相連。補償閥下端容腔110經(jīng)過補償閥內(nèi)腔115、阻尼孔167與徑 向內(nèi)孔120相通。第一負載敏感腔16a通過第十一流道62與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a相連。螺釘160通過第一密封圈148與閥體101密封連接,并通過第一彈簧114與補償 閥閥芯頂部117相連。第二流道161通過單向閥121與第三流道119、第四流道154相連。 第三流道119上有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7a。第三流道119通過主閥閥芯103開口與第六流道 151相連,再經(jīng)過第五流道122與第一工作油口 144相通。第五通道122經(jīng)過主閥閥芯103 的開口與第七流道152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102相連;第四流道154通過主閥閥芯103的 開口與第八流道126相通,再經(jīng)過第九流道123與工作油口 145相連。第九流道123經(jīng)過 主閥閥芯103的開口與第十流道153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102相連。
      如圖2所示,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包括閥體201,第一換向閥及第二換向 閥。閥體201包括內(nèi)孔70a、內(nèi)孔70b、進油口 205、回油口 202、第十四流道38a、第十五流道 38b、第十六流道63、第十七流道64、第十八流道41、第一回油腔37a、第二回油腔37b、第一 中位泄油口 36a、第二中位泄油口 36b、第二環(huán)形凹槽42a、第三環(huán)形凹槽42b、第二負載壓力 油口 7b、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27b、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b、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 口 28b。第一換向閥包括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a、螺帽35a、螺母34a、可調(diào)螺釘33a、端座 55a、第二彈簧32a、彈簧座43a。第二換向閥包括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b、螺帽35b、螺母 34b、可調(diào)螺釘33b、端座55b、第三彈簧32b、彈簧座43b。第二負載壓力油口 7b通過第十四 流道38a分別與換向閥第一進油口 68a、第一換向閥閥芯上腔40a和第二換向閥閥芯下腔 39b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27b通過第十五流道38b分別與換向閥第二進油口 68b、第二 換向閥閥芯上腔40b和第一換向閥閥芯下腔39a相連。第一換向閥的第二環(huán)形凹槽42a通 過第十六流道63與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b相連,第二換向閥的第三環(huán)形凹槽42b 通過第十七流道64與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28b相連。第二負載壓力油口 7b經(jīng)過第 一回油腔37a、第一中位泄油口 36a與回油口 202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27b經(jīng)過第二回 油腔37b、第二中位泄油口 36b與回油口 202相連。換向閥第二進油口 69a與換向閥第二進 油口 69b通過第十八流道41相連,同時第十八流道41與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a相通。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a通過小負載閥片的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 信號油口 30b、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c、第十三流道66與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敏感腔16c相通。 如圖3所示,小負載閥片包括閥體301、主閥閥芯303、第一彈簧314、單向閥321、補償閥閥芯329、螺釘360及堵頭346、347。其中,閥體301包括內(nèi)孔304、進油口 305、回油口 302、第一工作油口 344、第二工作油口 345、第一流道311、第二流道361、第三流道319、第四流道354、第五流道322、第六流道351、第七流道352、第八流道326、第九流道323、第十流道353、第十二流道65、第三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28a、第三負載壓力信號油口 27a、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b。閥體301有內(nèi)孔304,該內(nèi)孔304裝有主閥閥芯303,入口容腔312通過閥口 318、第一流道311與補償閥下端容腔310相連。補償閥下端容腔310經(jīng)過補償閥內(nèi)腔315、阻尼孔367與徑向內(nèi)孔320相通。第二負載敏感腔16b通過第十二流道65與第三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28a相連。螺釘360通過第一密封圈348與閥體301密封連接,并通過第一彈簧314與補償閥閥芯頂部317相連。第二流道361通過單向閥321與第三流道319、第四流道354相連。第四流道354上有第三負載壓力油口 27a。第三流道319通過主閥閥芯303開口與第六流道351相連,再經(jīng)過第五流道322與第一工作油口 344相通。第五通道322經(jīng)過主閥閥芯303的開口與第七流道352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302相連;第四流道354通過主閥閥芯303的開口與第八流道326相通,再經(jīng)過第九流道323與工作油口 345相連。第九流道323經(jīng)過主閥閥芯303的開口與第十流道353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302相連。在閥體301上有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b。
      如圖4所示,常規(guī)負載閥片包括閥體401 、主閥閥芯403 、第 一 彈簧414、單向閥121、補償閥閥芯429、螺釘460及堵頭446、447。其中,閥體401包括內(nèi)孔404、進油口 405、回油口 402、第一工作油口 444、第二工作油口 445、第一流道411、第二流道461、第三流道419、第四流道454、第五流道422、第六流道451、第七流道452、第八流道426、第九流道423、第十流道453、第十三流道66、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c。閥體401有內(nèi)孔404,該內(nèi)孔404裝有主閥閥芯403,入口容腔412通過閥口 418、第一流道411與補償閥下端容腔410相連。補償閥下端容腔410經(jīng)過補償閥內(nèi)腔415、阻尼孔467與徑向內(nèi)孔420相通。第三負載敏感腔16c通過第十三流道66與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c相連。螺釘460通過第一密封圈448與閥體401密封連接,并通過第一彈簧414與補償閥閥芯頂部417相連。第二流道461通過單向閥421與第三流道419、第四流道454相連。第三流道419通過主閥閥芯403開口與第六流道451相連,再經(jīng)過第五流道422與第一工作油口 444相通。第五通道422經(jīng)過主閥閥芯403的開口與第七流道452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402相連;第四流道454通過主閥閥芯403的開口與第八流道426相通,再經(jīng)過第九流道423與工作油口 445相連。第九流道423經(jīng)過主閥閥芯403的開口與第十流道453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 402相連。 對于圖l,不論主閥閥芯103處于左位還是處于右位,液壓油均通過進油口 105進入入口容腔112,接著通過閥口 118的節(jié)流控制以后依次進入第一環(huán)形凹槽113、第一流道111及補償閥下端容腔110、第二流道161,單向閥121,再通過第三流道119或者第四流道154。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7a的壓力始終為大負載閥片的負載壓力。同理,在圖3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第三負載壓力信號油口27a的壓力也始終為小負載閥片的負載壓力。
      由于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每聯(lián)負載壓力范圍是可預(yù)知的,我們假設(shè)大負載閥片為大負載聯(lián)、小負載閥片為小負載聯(lián),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再在大負載聯(lián)及大負載聯(lián)之間增加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主要用于根據(jù)大負載閥片的最大壓力與小負載閥片的最小壓力的差值來決定小負載閥片的節(jié)流口壓差是否需要增加。 記大負載閥片的負載壓力為PL1,小負載閥片的負載壓力為PL2,每個換向閥閥芯上端受力面積為A,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的第二彈簧32a及第三彈簧32b的彈簧力均為Fs,每個換向閥閥芯的重量均為G。其中(G+Fs)/A的值應(yīng)大于最大負載壓力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以保證在多路閥達到最終壓力且流量飽和時各聯(lián)流量按閥桿行程比例分配的實現(xiàn)。在大負載閥片中,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7a的壓力為PLl ;在小負載閥片中,第三負載壓力油口 27a的壓力為PL2,則在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中,第二負載壓力油口 7b的壓力為PL1,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27b的壓力為PL2,第二負載壓力油口7b的壓力油同時進入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上腔40a和第二換向閥的閥芯下腔39b,第四負載壓力油口27b的壓力油同時進入第一換向閥的閥芯下腔39a和第二換向閥的閥芯上腔40b。 假設(shè)1 :PL1 > PL2, PL1-PL2 < (G+Fs)/A,由于最大負載壓力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小于設(shè)定值(G+Fs)/A,此時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不需增加。在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中,對于第一換向閥,由于PL1+ (G+Fs) /A > PL2, 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a處于下位,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b與第十八流道41相通;對于第二換向閥,由于PL1< PL2+ (G+Fs) /A, 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b也處于下位,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28b也與第十八流道41相通。此時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b與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28b通過第十八流道41相通。又由于大負載閥片的第一負載敏感壓力油口 6a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的第二負載敏感壓力油口 6b相通,小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敏感壓力油口28a與大負載閥片的第四負載敏感壓力油口28b相通,此時,大負載閥片的第一負載敏感腔16a與小負載閥片的第二負載敏感腔16b是相通的,由于補償閥的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的選擇作用,第一負載敏感腔16a和第二負載敏感腔16b中將充滿最大負載敏感壓力的壓力油液。 假設(shè)2 :PL1 > PL2, PL1-PL2 > (G+Fs)/A,由于最大負載壓力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大于設(shè)定值(G+Fs)/A,此時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需要增加。在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中,對于第一換向閥,由于PL1+ (G+Fs) /A > PL2, 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a處于下位,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6b與第十八流道41相通;對于第二換向閥,由于PL1 >PL2+ (G+Fs) /A, 二位三通換向閥閥芯31b處于上位,第四負載敏感壓力油口 28b不再與第十八流道41相通,而是通過第十五流道38b與自身的第四負載壓力信號27b相通。此時,大負載閥片的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是自身的負載壓力信號,小閥片的負載敏感壓力信號也是自身的負載壓力信號。此時,小負載閥片的節(jié)流口壓差不再與大負載閥片的節(jié)流口壓差一致,而是比大負載閥片的節(jié)流口壓差大了一個差值,此差值恰為最大負載壓力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PL1-PL2。 從以上的假設(shè)中可以知道,第六道通41中壓力始終為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此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可以通過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a、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b、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30c供給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敏感腔16c. 當多路閥閥芯處于中位時,第二負載壓力油口 7b和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27b分別通過第一回油腔37a中的第一泄油口 36a、第二回油腔37b中的第二泄油口 36b泄荷。
      根據(jù)本發(fā)明原理圖4,大負載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小負載閥片及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具體推導(dǎo)關(guān)系為
      補償閥2壓差補償閥3壓差
      假設(shè)1 :PL1 > PL3 > PL2, PL1-PL2 < (G+Fs) s/A此時第一通向閥、第二通向閥均上位通,且PLmax = PL1對于補償閥1 :PM1 = PLmax對于補償閥2 :PM2 = PLmax對于補償閥3 :PM3 = PLmax推出PM1 = PM2 = PM3操縱閥1壓差A(yù)PI = P0-PM1 = P0-PLmax操縱閥2壓差A(yù)P2 = P0-PM2 = P0-PLmax操縱閥3壓差A(yù)P3 = P0-PM3 = PO-PLmax推出API = AP2 = AP3補償閥1壓差A(yù)P = PM1-PL1 = 0
      AP = PM2-PL2 = PL1-PL2AP = PM3-PL3 = PL1-PL3可知補償閥2和補償閥3實現(xiàn)壓力補償假設(shè)2 :PL1 > PL3 > PL2, PL1-PL2 > (G+Fs)/A此時第一通向閥上位通,第二換向閥下位通,且PLmax = PL1對于補償閥1 :PM1 = PLmax對于補償閥2 :PM2 = PL2對于補償閥3 :PM3 = PLmax推出PM1 = PM3 = PLmax, PM2 = PL2操縱閥1壓差A(yù)PI = P0-PM1 = PO-PLmax操縱閥2壓差A(yù)P2 = P0-PM2 = P0-PL2
      =P0-PL2 = P0-PL1+PL1-PL2=P0-PL腿x+(PLl-PL2)可知在操縱閥處壓差增加(PL1-PL2),同時實現(xiàn)壓力補償操縱閥3壓差A(yù)P3 = P0-PM3 = PO-PLmax△ P = PM1-PL1 = 0A P = PM2-PL2 = 0AP = PM3-PL3 = PL1-PL3當多路閥達到最終壓力時,由于(G+Fs)/A的值始終大于最大負載壓力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保證了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中的兩個換向閥始終處于下位,大負載閥片與小負載閥片的負載敏感腔直接相連,這也就保持了與經(jīng)典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一致,當流量飽和時,各閥片按照閥桿的行程大小成比例的分配流量,以保證各負載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補償閥l壓差補償閥2壓差補償閥3壓差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大負載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小負載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依次相連組成。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負載閥片、小負載 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均包括閥體、主閥閥芯、彈簧、單向閥、補償閥閥芯、螺釘、密封圈及兩 個堵頭。其中,閥體包括內(nèi)孔、進油口 、回油口 、工作油口 、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 四流道、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第七流道、第八流道、第九流道、第十流道。補償閥閥芯內(nèi)有補 償閥內(nèi)腔、阻尼孔及徑向內(nèi)孔。閥體有內(nèi)孔,該內(nèi)孔裝有主閥閥芯,入口容腔通過閥口、第一 流道與補償閥下端容腔相連。補償閥下端容腔經(jīng)過補償閥內(nèi)腔、阻尼孔與徑向內(nèi)孔相通。螺 釘通過密封圈與閥體密封連接,并通過彈簧與補償閥閥芯頂部相連。第二流道通過單向閥 與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相連。第三流道通過主閥閥芯開口與第六流道相連,再經(jīng)過第五流道 與工作油口相通。第五通道經(jīng)過主閥閥芯的開口與第七流道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相連;第 四流道通過主閥閥芯的開口與第八流道相通,再經(jīng)過第九流道與工作油口相連。第九流道 經(jīng)過主閥閥芯的開口與第十流道相通,并最終與回油口相連。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負載閥片還包括 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第十一流道和第一負載壓力油口 。所述第一負載敏感壓力信 號油口通過第十一流道與第一負載敏感腔相連,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均與第一負載壓力油 口相通。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負載閥片還包括 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第十二流道和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所述第二負 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第十二流道與第二負載敏感腔相連。在閥體上有第二最大負載敏 感壓力信號油口。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規(guī)負載閥片還包 括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和第十三流道。所述第三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通 過第十三流道與第三負載敏感腔相通。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敏感壓力信號 選擇閥片包括閥體,第一換向閥及第二換向閥。閥體包括內(nèi)孔、進油口、回油口、第十四流 道、第十五流道、第十六流道、第十七流道、第十八流道、第一回油腔、第二回油腔、第一中位 泄油口、第二中位泄油口、第二環(huán)形凹槽、第三環(huán)形凹槽、第二負載壓力油口、第四負載壓力 油口 、換向閥第一進油口 、換向閥第二進油口 、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第二負載 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均包括二位三通 換向閥閥芯、螺帽、螺母、可調(diào)螺釘、端座、第三彈簧、彈簧座。第二負載壓力信號與大負載 閥片的第一負載壓力信號相通。第二負載壓力油口通過第十四流道分別與第一換向閥的 換向閥第一進油口、第一換向閥閥芯上腔和第二換向閥閥芯下腔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 與小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壓力油口相通。第四負載壓力油口通過第十五流道分別與第二換 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第二換向閥閥芯上腔和第一換向閥閥芯下腔相連。第一換向閥 的第二環(huán)形凹槽通過第十六流道與第二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連,第二換向閥的第三環(huán) 形凹槽通過第十七流道與第四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連。第二負載壓力油口經(jīng)過第一回 油腔、第一中位泄油口與回油口相連。第四負載壓力油口經(jīng)過第二回油腔、第二中位泄油口 與回油口相連。第一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與第二換向閥的換向閥第二進油口通過第十八流道相連,同時第十八流道與第一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相通。第一最大負載敏 感壓力信號油口通過小負載閥片的第二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 、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 最大負載敏感壓力信號油口、第十三流道與常規(guī)負載閥片的第三負載敏感腔相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它主要由大負載閥片、負載敏感壓力信號選擇閥片、小負載閥片和常規(guī)負載閥片依次相連組成。由于分流比負載敏感多路閥的各聯(lián)負載壓力范圍是可預(yù)知的,通過比較最大與最小負載壓力的差值來決定是否增加最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兩端壓差。當兩負載壓力差值小于設(shè)定值時,說明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足夠大,不需要使其增加;當兩負載壓力差值大于設(shè)定值時,說明小負載聯(lián)的節(jié)流口壓差已經(jīng)小到影響了閥桿的靈敏度及整機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此時增大該節(jié)流口的壓差,其壓差的增值恰為大小負載壓力的差值。從而在不同負載聯(lián)壓差較大時,保證了閥桿的靈敏度,提高了整機工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文檔編號F15B13/00GK101696708SQ200910153398
      公開日2010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武建偉, 管成, 陸姜全 申請人:浙江大學(xué);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