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
背景技術:
軸承在各行各業(yè)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球兜軸承保持器應運最多,其在加工鉚合時,一直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技術上的缺陷,軸承加工行業(yè),為將球兜軸承保持器的鋼球鉚合在保持架內(nèi),常用方法是采用沖床對模具的上模進行一次性快速沖擊,來實現(xiàn)沖壓定型的。 其中,所用模具主要有上模和下模及導柱構成。鉚合作業(yè)時,沖床直接撞擊在上模上,進而由上模帶動沖頭快速撞擊在鉚釘上。采用這種模具,雖然也能實現(xiàn)軸承的鉚合,但由于上模帶動沖頭一次性快速撞擊在鉚釘上,易使兩片軸承保持架間錯位,鋼球與保持架的兜孔間和鋼球與套圈溝道瞬間產(chǎn)生的沖擊、震蕩,也回導致這些零件的擦傷。從而,使軸承在使用狀態(tài)下會產(chǎn)生噪音。因此,使用這種模具生產(chǎn)出的軸承質量差、使用壽命短。也有的軸承保持架在鉚合時是由內(nèi)套、外套及中間的保持器組成,保持器用于放置鋼球。保持器是由上、 下二片對應經(jīng)鉚合而成?,F(xiàn)在所用的保持器鉚合模主要由帶有球窩的上模和下模組成,上下模之間設有二根滑柱,用于定位和滑配合。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上下模對位不精確的現(xiàn)象,造成上下模對位不方便,在上下模不平衡時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斷裂現(xiàn)象。同時鉚合模重量大、用料多,組裝費勁,使用笨重?,F(xiàn)有的軸承保持器鉚合模的改進技術是在上模的上表面中間有一盲孔,盲孔底部有通孔,該盲孔及通孔內(nèi)有沖頭。沖頭上套有彈簧,借助于該彈簧沖頭可沿盲孔及通孔上伸或下縮。當沒有壓力時,沖頭上伸且其上端與壓板下面相抵。當給壓板向下施加一個力時,沖頭會在壓板的作用下下縮并使其下端與鉚釘相抵。由于有了壓板,在鉚合工序中,可首先給壓板一個較弱的壓力,使沖頭輕輕抵壓在鉚釘上,把鉚釘扶正。然后,再慢慢給壓板一個強力,進行鉚合成型。因此,加工出的軸承,其兩片保持架不會錯位,鋼球與保持架的兜孔間、鋼球與套圈溝道間不會產(chǎn)生瞬間沖擊、震動,不會出現(xiàn)零件擦傷情況。生產(chǎn)出的軸承在使用狀態(tài)下沒有噪音,質量好、使用壽命長,但這樣的工作流水線,操作人員較多,且在鉚釘裝配時,不是全自動系統(tǒng),需人用鑷子夾鉚釘裝入小孔,容易發(fā)生危險,且釘孔口小,數(shù)量多,工人勞動強度較大,存在危險隱患,且生產(chǎn)效率一般。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針對現(xiàn)有軸承保持器鉚合模有二根滑柱,用于定位和滑配合,其重量大,而且浪費原材料,容易造成保持器初始狀態(tài)與鋼球運動軌跡不一致,而使保持器與鋼球發(fā)生偏心碰撞,從而造成保持器因鉚合不良所產(chǎn)生異音的現(xiàn)象,提供一種新型的軸承保持器鉚合模,采用芯棒與內(nèi)圈內(nèi)孔定位后再鉚合的方式,其外圓跟壓模內(nèi)圓配合的同時,跟套圈內(nèi)圈的內(nèi)徑同時配合,這樣能有減少配合間隙, 使定位更精確,且使用壽命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0006]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包括上芯棒和下芯棒,所述上芯棒的上部設有第一螺絲孔,上芯棒上固定有上模,上模的側面設有第二螺絲孔,上模的下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一球兜,每兩個第一球兜之間設有一個第一鉚釘定位孔,每個第一鉚釘定位孔的上方設有一個與第一鉚釘定位孔相通的頂料釘孔,所述下芯棒的下部設有第三螺絲孔,下芯棒上固定有下模,下模的側面設有第四螺絲孔,下模的上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二球兜,每兩個第二球兜之間設有一個第二鉚釘定位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采用芯棒與內(nèi)圈內(nèi)孔定位后再鉚合的方式,使保持器在鉚合時,其外圓跟壓模內(nèi)圓配合的同時,跟套圈內(nèi)圈的內(nèi)徑同時配合,這樣能有減少配合間隙,保證保持器初始狀態(tài)與鋼球運動軌跡一致,有利于減少保持器與鋼球的偏心碰撞,從而達到降低保持器因鉚合不良所產(chǎn)生的異音,該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定位精確,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具有配合精度高,組裝方便快捷的效果,可有效的提高軸承保持器的生產(chǎn)效率。
下面根據(jù)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軸承保持器鉚合模的上模下端平面視圖。圖中1、上芯棒;2、下芯棒;3、第一螺絲孔;4、第三螺絲孔;5、第二螺絲孔;6、第四螺絲孔;7、第一鉚釘定位孔;8、第一球兜;9、第二鉚釘定位孔;10、第二球兜;11、上模;12、下模;13、頂料釘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包括上芯棒1和下芯棒2,所述上芯棒1的上部設有第一螺絲孔3,上芯棒1上固定有上模11,上模11的側面設有第二螺絲孔5,上模11的下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一球兜8,每兩個第一球兜8之間設有一個第一鉚釘定位孔7,每個第一鉚釘定位孔7的上方設有一個與第一鉚釘定位孔7相通的頂料釘孔13,所述下芯棒2的下部設有第三螺絲孔4,下芯棒2上固定有下模12,下模12 的側面設有第四螺絲孔6,下模12的上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二球兜10,每兩個第二球兜10之間設有一個第二鉚釘定位孔9。使用時,軸承保持器鉚合時,通過對該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的操作系統(tǒng),使上芯棒 1與下芯棒2對正,其外圓跟壓模內(nèi)圓配合的同時,跟套圈內(nèi)圈的內(nèi)徑同時配合,這樣能有減少配合間隙,然后調節(jié)上模11和下模12,使第一鉚釘定位孔7與第二鉚釘定位孔9對接,第一球兜8與第二球兜10對接,將軸承保持器的保持架夾住,使其上下方向能夠保持平穩(wěn),克服以往的由于對軸承保持器的保持架在鉚合時,出現(xiàn)的上下或水平方向出現(xiàn)的固定不穩(wěn),使得加工出的軸承保持器在使用時出現(xiàn)保持器的保持架與鋼球發(fā)生偏心碰撞,保持架上的釘孔與上、第二鉚釘定位孔9對正,在頂料釘孔13內(nèi)放入鉚釘,鉚釘穿透軸承保持架的釘孔,從而將軸承保持器鉚合,保證保持器初始狀態(tài)與鋼球運動軌跡一致,有利于減少保持器與鋼球的偏心碰撞,加工出的軸承,其兩片保持架不會錯位,鋼球與保持架的兜孔間、 鋼球與套圈溝道間不會產(chǎn)生瞬間沖擊、震動,不會出現(xiàn)零件擦傷情況。生產(chǎn)出的軸承在使用狀態(tài)下沒有噪音,質量好、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 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包括上芯棒(1)和下芯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棒(1) 的上部設有第一螺絲孔(3),上芯棒(1)上固定有上模(11),上模(11)的側面設有第二螺絲孔(5),上模(11)的下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一球兜(8),每兩個第一球兜(8)之間設有一個第一鉚釘定位孔(7 ),每個第一鉚釘定位孔(7 )的上方設有一個與第一鉚釘定位孔(7 )相通的頂料釘孔(13),所述下芯棒(2)的下部設有第三螺絲孔(4),下芯棒(2)上固定有下模(12), 下模(12)的側面設有第四螺絲孔(6),下模(12)的上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二球兜(10),每兩個第二球兜(10)之間設有一個第二鉚釘定位孔(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包括上芯棒和下芯棒,所述上芯棒的上部設有第一螺絲孔,上芯棒上固定有上模,上模的側面設有第二螺絲孔,上模的下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一球兜,每兩個第一球兜之間設有一個第一鉚釘定位孔,每個第一鉚釘定位孔的上方設有一個與第一鉚釘定位孔相通的頂料釘孔,所述下芯棒的下部設有第三螺絲孔,下芯棒上固定有下模,下模的側面設有第四螺絲孔,下模的上端均勻設有若干第二球兜,每兩個第二球兜之間設有一個第二鉚釘定位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軸承保持器鉚合模定位精確,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具有配合精度高,組裝方便快捷的效果,可有效的提高軸承保持器的生產(chǎn)效率。
文檔編號F16C43/06GK201973119SQ20102058692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柳郁濱, 黃興偉 申請人:吳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