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轉軸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5675677閱讀:222來源:國知局
      轉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轉軸裝置,提供一具備有轉動和定位作用的結構;包括一轉軸、設置在轉軸上的轉盤、基體和一具有變動部的軸筒,以及轉盤觸接一彈性器。該轉盤可響應轉軸轉動而產生位移運動,使彈性器和軸筒(變動部)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以及,該彈性器的彈性系數小于該軸筒(變動部)的彈性系數,以建立不同扭力值,來符合使用者操作樞軸或轉軸轉動的模式,改善現有結構初始轉動費力、手感或定位效果不理想等情形。
      【專利說明】轉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軸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包括轉盤、基體和彈性器、軸筒等的組合,以建立不同扭力值配合使用者的操作模式,而產生轉動和定位作用。
      【背景技術】
      [0002]應用因外力可往復轉動自如的樞軸或轉軸,來配裝在電子器物上,例如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PDA、數碼相機、電子書等,使其蓋、顯示屏幕或觀景窗可轉動而具有開、閉作用,已為現有技藝。例如,中國臺灣第97222022號「轉軸結構」、第96217011號「樞軸定位構件」、及第98207366號「轉軸裝置」等專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0003]這類樞軸或轉軸組件通常應用復數個具有通孔的墊片、摩擦片、彈片等組合在轉軸上;轉軸兩端分別以固定件固定,以阻止上述組件產生軸向位移,而形成一軸向迫緊的轉軸結構。
      [0004]一個有關上述實施例在操作和結構設計方面的課題是,它們在彈性夾摯作用或摩擦阻力的力量調整方面,經操作螺帽或固定件的鎖固迫緊程度來獲得的。如果墊片或彈片被迫緊的程度太松,轉軸(或該蓋、顯示屏幕)無法獲得理想的定位效果;如果墊片或彈片被迫緊的程度太緊,容易使該墊片或彈片產生應力和永久變形的情形,也會造成使用者初始(打開顯示屏幕)操作較耗力、手感不理想的情形。
      [0005]特別是,在該轉軸使用后,組件配合之間容易產生磨損,而使轉軸產生不穩(wěn)定或松動的情形。造成上述的情形也包括因為所述的這些多個墊片和彈片組合的彈性變形量較小的緣故,使得定位效果變得不理想。因此,裝配人員在調整螺帽迫緊墊片或彈片以獲得理想的彈性夾摯作用或摩擦阻力的作業(yè),相對變得麻煩和困難;實務上,也經常造成墊片和彈片的變形破壞,不僅使轉軸形成瑕疵產品,也造成了制造成本的提高。
      [0006]現有技藝也已揭示了一種應用彈簧配合墊片等組件,組合在轉軸上的結構;轉軸兩端分別以扣環(huán)或固定件固定。以及,配合彈簧的能量蓄積和釋放,來達到轉軸或樞軸組件轉動和定位的作用?;旧?,這類結構配合彈簧形成的扭力值較小,相對在使用者操作顯示屏幕打開和轉動的過程中,產生定位的作用也較小,使得這類轉軸裝置在支持整個顯示屏幕或機體模塊定位或平衡的能力,變得比較差;而這種情形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0007]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在有關轉軸、定位組件或其相關結合組件在使用和結構設計方面的情形。我們發(fā)覺它應包括下列的課題:
      [0008]1.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轉軸和相關組件結構,以及上述的應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現有者,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形態(tài),而有別于舊法;實質上,不僅可改善現有技藝容易產生應力和變形破壞或組件配合的磨損、增加制造成本等情形,同時也會增加它在操作方面的定位效果。
      [0009]2.或更進一步,使它的結構設計具備有不同的彈性變形量或扭力值,來增加操作方面的手感和敏銳度,將可降低使用者初始(打開顯示屏幕)操作較耗力的情形;或相較于舊法,使這轉軸裝置在操作過程中支持整個顯示屏幕或機體模塊定位、平衡的能力,獲得明顯的改善等手段。
      [0010]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均未被具體教示或揭示。

      【發(fā)明內容】

      [0011]爰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轉軸裝置,提供一具備有轉動和定位作用的結構;包括一轉軸、設置在轉軸上的轉盤、基體和一具有變動部的軸筒,以及轉盤觸接一彈性器。該轉盤可響應轉軸轉動而產生位移運動,使彈性器和軸筒(變動部)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以及,該彈性器的彈性系數小于該軸筒(變動部)的彈性系數,以建立不同扭力值(或K值),來符合使用者操作樞軸或轉軸轉動的模式,改善現有結構初始轉動費力、手感或定位效果不理想等情形。
      [001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13]一種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4]—轉軸,具有一固定端和一樞接端;
      [0015]設置在轉軸樞接端上的轉盤、基體、一彈性器和一包含變動部的軸筒;該轉盤能夠響應轉軸轉動而產生位移運動,使彈性器和軸筒變動部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以及
      [0016]該彈性器的彈性系數小于該軸筒變動部的彈性系數。
      [0017]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轉軸是一柱狀體和一筒體組合;固定端的斷面積大于樞接端的斷面積;以及
      [0018]筒體是一個具有內部空間和組合孔的筒狀物;
      [0019]該轉盤包括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該基體包括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
      [0020]筒體組合孔組合轉軸樞接端,使第一、二轉盤、第一、二基體、彈性器、基架和碟片裝配在該筒體的內部空間里面;以及
      [0021]使該第二基體壓靠在轉軸固定端上。
      [0022]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轉盤、第二轉盤分別和第一基體、第二基體形成接觸組合形態(tài)。
      [0023]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是一盤狀體的形態(tài),分別具有組合孔,該組合孔組合轉軸樞接端;以及
      [0024]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相同于筒體斷面的幾何形輪廓。
      [0025]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基體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0026]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0027]該轉盤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0028]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分別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0029]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0030]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0031]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脊部和該凹部成相隔45°位置排列配置;以及
      [0032]該主斜面的傾斜度小于副斜面的傾斜度。
      [0033]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轉盤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0034]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0035]該基體形成有至少一凸部。[0036]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0037]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0038]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0039]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具有二個凸部,配置在相隔180。的位置。
      [0040]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包含一樞接孔,樞接轉軸樞接端;以及
      [0041]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的樞接孔的形狀相同于轉軸樞接端的斷面輪廓。
      [0042]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軸筒是一筒狀物,包含:
      [0043]兩個頭端;
      [0044]—組合孔,使軸筒組合在轉軸樞接端上;以及
      [0045]該變動部連接在兩頭端之間。
      [0046]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變動部具有復數個沿平行于軸筒軸線方向排列配置的條狀物和間隔槽。
      [0047]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的形態(tài),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0048]該第一端觸壓在第一轉盤上;第二端觸壓在第二轉盤。
      [0049]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彈性器形成彈簧圈包圍該軸筒的結構。
      [0050]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變動部是一彈性體。
      [0051]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轉盤設置在基體和彈性器之間,觸接該彈性器;
      [0052]軸筒設置在轉盤和一筒體之間;以及
      [0053]基體壓靠在轉軸固定端上。
      [0054]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轉盤設置在彈性器和基體之間;
      [0055]彈性器配置在轉軸固定端和轉盤之間;以及
      [0056]軸筒設置在轉軸固定端和轉盤間;以及
      [0057]基體壓靠在一筒體上。
      [0058]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0059]該第一端觸壓在一筒體上;第二端觸壓該轉盤。
      [0060]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0061]該第一端觸壓在該轉盤上;第二端觸壓該轉軸固定端。
      [0062]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轉盤使彈性器產生一前階段扭力值;
      [0063]轉盤的凸部觸壓基體的脊部,使該軸筒變動部產生一后階段扭力值;以及
      [0064]該前階段扭力值小于該后階段扭力值。
      [0065]在較佳的技術方案中,該第一轉盤、第二轉盤使彈性器產生一前階段扭力值;
      [0066]第一轉盤、第二轉盤的凸部觸壓第一基體、第二基體的脊部,使該軸筒變動部產生一后階段扭力值;以及
      [0067]該前階段扭力值小于該后階段扭力值。
      [0068]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在于:
      [0069]本實用新型的轉軸裝置,包括轉軸、成對應形態(tài)設置在轉軸上的第一轉盤、第一基體和第二轉盤、第二基體。第一、二轉盤之間設置有該彈性器和軸筒;第一、二轉盤可響應轉軸轉動而產生位移運動,使彈性器和軸筒(變動部)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
      [0070]本實用新型的轉軸裝置,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分別設置有脊部和凹部,成45°位置排列配置。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主斜面的傾斜度小于副斜面的傾斜度。對應第一、二基體的脊部和凹部,第一、二轉盤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在第一、二轉盤隨轉軸相對于第一、二基體轉動時,使該凸部和上述的脊部形成推壓干涉定位或使凸部進入凹部形成定位作用。
      [0071]本實用新型的轉軸裝置,該軸筒包括兩頭端和連接兩頭端的變動部。當第一、二轉盤隨轉軸轉動時,第一、二轉盤的凸部沿著主斜面(上升)朝脊部位置轉動,使第一、二轉盤在轉軸的軸線方向上產生位移;第一轉盤(及/或第二轉盤)會先壓迫彈性器蓄積能量,建立一前階段的扭力值。在第一轉盤(及/或第二轉盤)位移到達軸筒位置時,推動軸筒頭端,使變動部擴張變形而蓄積能量,建立一后階段的扭力值。所述前、后階段的不同扭力值,讓使用者初始打開轉動顯示屏幕時,可獲得較現有技藝省力的作用;以及,該后階段扭力值使顯示屏幕獲得轉動后隨即確實定位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7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顯示了轉軸和筒體組合的情形;
      [0073]圖1一 I是本實用新型一可行實施例的結構組合示意圖;描繪了基體、轉盤觸接彈性器和彈性器觸接筒體的結構配合情形;
      [0074]圖1一 2是本實用新型一可行實施例的結構組合示意圖;描繪了基體、轉盤觸接彈性器和彈性器觸接轉軸固定端的結構配合情形;
      [007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描繪了轉軸、第一、二基體、第一、二轉盤、彈性器和軸筒的相關位置;
      [0076]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結構剖視示意圖;顯示轉軸、第一、二基體、第一、二轉盤、彈性器和軸筒的相關組合位置,以及第一、二轉盤的凸部初始位在第一、二基體的凹部的配合情形;
      [007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轉軸帶動第一、二轉盤轉動20°?30°后,第一、二基體、第一、二轉盤和彈性器的相關配合情形;
      [0078]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轉軸帶動第一、二轉盤轉動45°后,第一、二基體、第一、二轉盤和彈性器、軸筒的相關配合情形,及軸筒產生擴張變形,蓄積能量的配合情形。
      [0079]附圖標記說明:10轉軸;11固定端;12樞接端;20筒體;21組合孔;25固定器;30第一轉盤;40第一基體;50第二轉盤;60第二基體;70彈性器;71第一端;72第二端;80軸筒;81頭端;82組合孔;83變動部;84條狀物;85間隔槽;90電子器物;91顯示模塊;92機體模塊;a脊部;b凹部;c主斜面;d副斜面;e凸部;f樞接孔;g組合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80]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轉軸裝置包括一轉軸和一筒體的組合;概分別以參考編號10、20表示的。該轉軸10和筒體20可裝配在一電子器物90上;電子器物90 (例如,平板電腦)包括一顯示模塊91 (例如,蓋或顯示屏幕)和一機體模塊92。具體來說,該轉軸10和筒體20分別配裝在電子器物90的顯示模塊91和機體模塊92上。因此,當使用者操作顯示模塊91轉動打開或閉合在機體模塊92時,該電子器物90的顯示模塊91會帶動轉軸10 (或筒體20)形成相對轉動的情形。
      [0081]圖1 一 1、圖1 一 2或圖2、圖3顯示了該轉軸10是一柱狀體的形態(tài),包含一固定端11和一樞接端12 ;相較于樞接端12的斷面積,固定端11呈一較大斷面積的結構。筒體20是一個具有內部空間和組合孔21 (組合轉軸樞接端12)的筒狀物形態(tài)。轉軸樞接端12設置有至少一轉盤A、基體B和一彈性器70、軸筒80。
      [0082]圖1 一 I顯示了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轉盤A設置在轉軸固定端12(或基體B)和彈性器70之間,觸接該彈性器70。以及,軸筒80設置在轉盤A和筒體20之間。圖1 一 2描繪了轉盤A設置在彈性器70和筒體20 (或基體B)之間;彈性器70配置在轉軸固定端11和轉盤A之間。以及,軸筒80設置在轉軸固定端11和轉盤A之間。轉盤A可響應轉軸10轉動,配合基體B而產生軸向位移運動,使彈性器70和軸筒80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
      [0083]圖2、圖3顯示了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使用了兩個轉盤A和基體B ;分別區(qū)分為第一轉盤30、第一基體40和第二轉盤50、第二基體60。使第一、二轉盤30、50分別和彈性器70觸接。具體來說,該轉軸樞接端12上設置有成對應形態(tài)的第一轉盤30、第一基體40和第二轉盤50、第二基體60 ;第一、二轉盤30、50之間配置該彈性器70和軸筒80。所述組件(配合一固定在轉軸樞接端12的扣環(huán)或固定器25)被裝配在該筒體20的內部空間里面;以及,使該第二基體60壓靠在轉軸固定端11上。 [0084]在所采的實施例中,第一、二轉盤30、50分別和第一、二基體40、60形成接觸組合或干涉組合的形態(tài)。該第一基體40和第二基體60是一盤狀體的形態(tài),具有組合孔g,組合轉軸樞接端12。第一、二基體40、60相同于筒體20斷面的幾何形輪廓;因此,當轉軸10轉動時,第一基體40和第二基體60被限定或固定在筒體20里面,不會轉動。第一、二基體40,60 (端面)分別設置有復數個脊部a和凹部b,成45°位置排列配置。每一脊部a具有主斜面c和副斜面d,形成在脊部a的兩邊;以及,主斜面c的傾斜度小于副斜面d的傾斜度。
      [0085]圖2、圖3也描繪了對應第一、二基體40、60的脊部a和凹部b,第一、二轉盤30、50 (端面)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e ;可了解的是,第一、二轉盤30、50的凸部e和第一、二基體40、60的脊部a、凹部b的結構是可被修正或變換的。圖中顯示了第一轉盤30 (和第二轉盤50)具有二個凸部e,配置在相隔180°的位置。第一轉盤30 (和第二轉盤50)也包含一樞接孔f樞接轉軸樞接端12 ;樞接孔f的形狀相同于轉軸樞接端12的斷面輪廓。因此,當轉軸10轉動時,會帶動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轉動,使第一、二轉盤30、50的凸部e和上述的脊部a形成推壓干涉定位或使凸部e進入凹部b形成定位作用。
      [0086]圖2、圖3顯示了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之間的彈性器70和軸筒80的結構。軸筒80是一筒狀物,包含兩個頭端81、一組合孔82使軸筒80組合在轉軸樞接端12上、以及連接在兩頭端81之間的變動部83。
      [0087]在較佳的實施例中,變動部83具有復數個沿平行于軸筒80軸線方向排列配置的(彎弧)條狀物84和間隔槽85 ;條狀物84和間隔槽85使變動部83被推壓時,可產生(擴張或內縮)變形和蓄積能量的作用(此部分在下文中還會予以敘述)??闪私獾氖牵儎硬?3的變形作用也可應用彈性體或彈性材料、皺折結構…等來達成。[0088]在所采的實施例中,彈性器70選擇一螺旋彈簧的形態(tài),形成彈簧圈包圍該軸筒80的結構。彈性器70具有第一端71和第二端72 ;第一端71觸壓在第一轉盤30上,第二端72觸壓在第二轉盤50。
      [0089]請參考圖3,假設初始第一轉盤30 (和第二轉盤50)的凸部e位在第一基體40 (和第二基體60)的凹部b上,并且定義為顯示模塊91位在閉合基體模塊92的位置。當使用者操作顯不模塊91轉動打開時,使轉軸10帶動第一、二轉盤30、50相對于第一、二基體40、60轉動;第一、二轉盤30、50的凸部e分別沿著第一、二基體40、60的主斜面c (上升)朝脊部a的位置相對轉動,使第一、二轉盤30、50同時在轉軸10的軸線方向上產生相對接近的位移運動。因此,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會先壓迫彈性器70蓄積能量,建立一前階段的扭力值;例如,圖4所描繪的情形。
      [0090]請參考圖5,在轉軸10帶動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轉動到45°的位置時,使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的凸部e分別逐漸到達第一基體40和第二基體60的脊部a位置。因此,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軸向位移到軸筒80 (頭端81),并且推動軸筒80 ;使軸筒變動部83 (條狀物84)被壓而擴張變形和蓄積能量,建立一后階段的扭力值。所述前、后階段的不同扭力值,讓使用者初始打開轉動顯示模塊91時,可獲得較現有技藝省力和較佳操作手感的作用;以及,該后階段扭力值使顯示模塊91獲得轉動后隨即確實定位的效果。
      [0091]可了解的是,當使用者繼續(xù)轉動顯示模塊91或轉軸10時,第一、二轉盤30、50的凸部e沿第一、二基體40、60的副斜面d進入凹部b形成定位。此時,彈性器70和軸筒80釋放先前蓄積的能量;顯示模塊91相對于機體模塊92的角度,位在打開90°的位置。圖中顯示了凹部b的配置位置,使顯示模塊91打開到180°或360°的位置,也會形成定位狀態(tài)。以及,配合第一轉盤30 (和第二轉盤50)的凸部e和脊部a區(qū)域或位置的觸壓作用,也使顯示模塊91獲得轉動后隨即確實定位的效果;降低現有技藝晃動或滑動情形。
      [0092]須加以說明的是,上述的操作和結構設計考量了下列的條件和課題:
      [0093]1.該彈性器70的彈性系數小于軸筒80 (變動部83)的彈性系數;以及,使第一轉盤30和第二轉盤50先壓縮彈性器70蓄積能量,形成該前階段扭力值。這有助于提供使用者初始實施較現有技藝小的力量,即可操作顯示模塊91轉動打開的作業(yè)。以及,使第一轉盤30又配合第二轉盤50壓迫該軸筒80變形而蓄積能量,建立該后階段扭力值。
      [0094]2.使該第一、二基體40、60的主斜面c的傾斜度小于副斜面d的傾斜度。這有助于提供使用者比較容易操作顯示模塊91轉動打開的過程,讓第一、二轉盤30、50的凸部e相對觸壓或爬升到脊部a區(qū)域的操作作業(yè)。
      [0095]3.該副斜面d的傾斜度大于主斜面c的傾斜度;有助于顯示模塊91到達定位位置,不會因為疏忽或碰撞情形,使顯示模塊91突然蓋合在機體模塊92上,造成電子器物90或資料的損壞。
      [0096]4.因此,使用者操作顯示模塊91 (或轉軸10)轉動打開(凸部e沿主斜面c位移,壓縮彈性器70)、轉動操作過程、定位(凸部e和脊部a的觸壓配合,軸筒80蓄積能量)和轉動閉合(凸部e越過傾斜度較大的副斜面d )在機體模塊92的操作,共同建立了一個多階段的扭力或作用力的實施作業(yè),來符合使用者操作樞軸或轉軸轉動的模式,改善現有結構初始轉動費力、手感或定位效果不理想等情形。
      [0097]代表性的來說,這轉軸裝置在具備有操作轉動和定位作用的條件下,相較于舊法而言,具有下列的優(yōu)點:
      [0098]1.該轉軸和相關組件結構已被重型設計考量,使其不同于現有者和改變了它的使用、操作形態(tài),而有別于舊法。實質上,也改善了現有技藝容易產生應力和變形破壞或組件配合的磨損、增加制造成本等情形,同時也增加了它在操作方面的定位效果。
      [0099]2.該轉軸裝置的設計具備有不同的彈性變形量或扭力值,來增加操作方面的手感和敏銳度,降低了使用者初始(打開顯示屏幕)操作較耗力的情形。以及相較于舊法,該轉軸10配合筒體20、第一、二轉盤30、50、第一、二基體40、60、彈性器70和軸筒80可變形的結構,在操作過程中,也提供了支持整個顯示模塊91或機體模塊92定位、平衡的能力。
      [0100]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轉軸,具有一固定端和一樞接端; 設置在轉軸樞接端上的轉盤、基體、一彈性器和一包含變動部的軸筒;該轉盤能夠響應轉軸轉動而產生位移運動,使彈性器和軸筒變動部蓄積能量或釋放能量;以及該彈性器的彈性系數小于該軸筒變動部的彈性系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軸是一柱狀體和一筒體組合;固定端的斷面積大于樞接端的斷面積;以及 筒體是一個具有內部空間和組合孔的筒狀物; 該轉盤包括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該基體包括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 筒體組合孔組合轉軸樞接端,使第一、二轉盤、第一、二基體、彈性器、基架和碟片裝配在該筒體的內部空間里面;以及 使該第二基體壓靠在轉軸固定端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盤、第二轉盤分別和第一基體、第二基體形成接觸組合形態(tài)。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是一盤狀體的形態(tài),分別具有組合孔,該組合孔組合轉軸樞接端;以及 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相同于筒體斷面的幾何形輪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基體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該轉盤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分別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脊部和該凹部成相隔45°位置排列配置;以及 該主斜面的傾斜度小于副斜面的傾斜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盤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該基體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設置有復數個脊部和凹部; 每一脊部具有主斜面和副斜面,形成在脊部的兩邊;以及 該第一基體和第二基體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凸部。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具有二個凸部,配置在相隔180°的位置。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分別包含一樞接孔,樞接轉軸樞接端;以及 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的樞接孔的形狀相同于轉軸樞接端的斷面輪廓。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軸筒是一筒狀物,包含: 兩個頭端; 一組合孔,使軸筒組合在轉軸樞接端上;以及 該變動部連接在兩頭端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軸筒是一筒狀物,包含: 兩個頭端; 一組合孔,使軸筒組合在轉軸樞接端上;以及 該變動部連接在兩頭端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變動部具有復數個沿平行于軸筒軸線方向排列配置的條狀物和間隔槽。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變動部具有復數個沿平行于軸筒軸線方向排列配置的條狀物和間隔槽。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的形態(tài),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該第一端觸壓在第一轉盤上;第二端觸壓在第二轉盤。
      17.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器形成彈簧圈包圍該軸筒的結構。
      18.根據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器形成彈簧圈包圍該軸筒的結構。
      19.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變動部是一彈性體。
      20.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盤設置在基體和彈性器之間,觸接該彈性器; 軸筒設置在轉盤和一筒體之間;以及 基體壓靠在轉軸固定端上。
      21.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盤設置在彈性器和基體之間; 彈性器配置在轉軸固定端和轉盤之間;以及 軸筒設置在轉軸固定端和轉盤間;以及 基體壓靠在一筒體上。
      22.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該第一端觸壓在一筒體上;第二端觸壓該轉盤。
      23.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器是一螺旋彈簧,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該第一端觸壓 在該轉盤上;第二端觸壓該轉軸固定端。
      24.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轉盤使彈性器產生一前階段扭力值; 轉盤的凸部觸壓基體的脊部,使該軸筒變動部產生一后階段扭力值;以及 該前階段扭力值小于該后階段扭力值。
      2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轉盤、第二轉盤使彈性器產生一前階段扭力值; 第一轉盤、第二轉盤的凸部觸壓第一基體、第二基體的脊部,使該軸筒變動部產生一后階段扭力值;以及 該前階段扭力值小于該后`階段扭力值。
      【文檔編號】F16C11/10GK203516443SQ201320600194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徐安賜, 吳陽中, 劉洋 申請人: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