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計量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量器具技術領域,適于試、化驗室用液體計量中移液、管式加液和滴定技術領域。
現(xiàn)有的常規(guī)吸管、移液管、滴定管是玻璃管上設置洗耳球吸取液體,吸液后自然往下滴,使用時,以量水方法、孔徑大小定容、快慢確定自然規(guī)定下滴的時間。操作人員在使用中極易產(chǎn)生人為失控、殘留、掛壁,視線差,導致系統(tǒng)誤差,通稱半滴之差,微小量值在端面上無法識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服上述缺陷,精確、快速、方便、安全的多功能計量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包括計量管外套,計量管塞,中套管、螺桿、升降導桿,計量管塞4上套有復位彈簧5,且由墊片3定位,螺桿13的下端設有可調(diào)節(jié)定位的離合螺牙7和8,螺桿13上中套管6上平面上設有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
本實用新型還可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說的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包括軸承蓋11和刻度標尺10,軸承蓋11與刻度標尺10的接觸面之間設有軸承9或至少3個滾珠。
本實用新型更好的技術方案是螺桿13上縱向設有長槽,軸承蓋11通過支緊螺釘12固定在螺桿13的長槽內(nèi),升降導桿14設在螺桿13空腔內(nèi)。
本實用新型最佳的技術方案是中套管6與計量管外套1采用螺紋2連接,計量管外套1上設有刻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由于采用由螺桿的螺距控制刻度,所以排滴液精確,可滴量值微小1ml,分度盤直觀0.001ml。
2、由于在計量管塞上設置了復位彈簧,在螺桿下端設置了可調(diào)節(jié)、定位的離合螺牙,螺桿根據(jù)操作的需要可以旋轉(zhuǎn)調(diào)節(jié)刻度盤,又能在長槽內(nèi)上、下運動,所以操作方便、快捷、安全。
3、計量管塞通過精磨密配,吸入液體,擠壓排滴,磨損小。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1是計量管外套、2是連接螺紋、3是墊片、4是計量管塞、5是彈簧、6是中套管、7、8是離合螺牙、9是軸承、10是刻度標尺、11是軸承蓋、12是支緊螺釘、13是螺桿、14是升降導桿。
結(jié)合附圖介紹實施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由計量管外套、計量管塞、中套管、螺桿、升降導桿組成的類似針筒注射器形狀的計量器,在計量管塞4上套有復位彈簧5,且由墊片3檔定位,在螺桿13的下端設置7和8兩個離合螺牙,當不需要上下運動時,但仍可旋轉(zhuǎn),當松開離合螺牙時,此時由于復位彈簧5的作用可帶動升降導桿14和螺桿13向上運動。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設在螺桿13上中套管6的上平面上,螺桿旋轉(zhuǎn)下壓供滴定之用。螺桿任意調(diào)節(jié)定量吸取液體,撳壓導桿起移液、加液功能,中套管上端設有零位線指針、指向刻度盤、操作完畢直觀量值。
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包括軸承蓋11和刻度標尺10,刻度標尺套在軸承外體上,軸承蓋11與刻度標尺10的接觸面上設有軸承9或至少3個滾珠,方便轉(zhuǎn)動。
螺桿13上設有長槽,軸承蓋11通過支緊螺釘12固定在螺桿13的長槽內(nèi),升降導桿14活套在螺桿13中心空腔內(nèi)。中套管6與計量管外套1采用螺紋連接,計量管外套1上設有刻度,刻度量旋一周等于系列刻度計量管的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大分格。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計量器,它包括計量管外套,計量管塞,中套管、螺桿、升降導桿,其特征在于,計量管塞4上套有復位彈簧5,且由墊片3定位,螺桿13的下端設有可調(diào)節(jié)定位的離合螺牙7和8,螺桿13上中套管6上平面上設有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計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包括軸承蓋11和刻度標尺10,軸承蓋11與刻度標尺10的接觸面之間設有軸承9或至少3個滾珠。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說的多功能計量器,其特征在于,螺桿13上縱向設有長槽,軸承蓋11通過支緊螺釘12固定在螺桿13的長槽內(nèi),升降導桿14設在螺桿13空腔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計量器,其特征在于,中套管6與計量管外套1采用螺紋2連接,計量管外套1上設有刻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說的多功能計量器,其特征在于計量管塞4與計量管外套1采用磨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計量器具技術領域,適于試化室用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計量管外套、計量管塞、中套管、螺桿、升降導桿,計量管塞上設有彈簧,螺桿下端設有離合螺牙7和8,套管平面上設有可轉(zhuǎn)動的刻度盤。本實用新型排滴液精確,可滴量值微小,1ml/分度盤直觀0.001ml,操作方便、快捷、安全且磨損小。
文檔編號G01N1/14GK2457573SQ0121713
公開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季克和 申請人:季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