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Gps天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GPS天線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GPS天線,特別是涉及一種占用空間小且具有高增益的GPS 天線。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市面上的通訊產(chǎn)品有逐漸微小化的趨勢,通訊產(chǎn)品也逐漸與其它電子產(chǎn)品整合。例如,將通訊裝置裝設于筆記本電腦、個人數(shù)字助理等。此一額外的裝置裝設于電子產(chǎn)品時,勢必要將其微小化。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簡稱。在筆記本電腦上裝設GPS模塊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被應用,尤其是軍工筆記本電腦。因此會使用到GPS天線來收發(fā)信號,目前業(yè)界通用的GPS天線多為陶瓷本體圓極化天線。由于陶瓷本體體積較大,重量較重,在現(xiàn)在電子產(chǎn)品要求更加輕薄及高移動需求下,其缺點日漸顯現(xiàn)。同時,采用上述陶瓷本體圓極化天線,亦不能滿足高增益的需求。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fā)一種GPS天線,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GPS天線,更加輕薄,占用空間更小,且具有高增益的優(yōu)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GPS天線,所述GPS天線與GPS模塊相連, 所述GPS天線包括基板,其為絕緣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平面及與所述第一平面相反方向的第二平面;振子,其鍍于所述基板第一平面靠近所述基板側(cè)緣位置;微帶傳輸線,其鍍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一端與所述振子電性連接;第一接地面,其為設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金屬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地面電性連接;信號放大電路,其輸入端與所述振子的一端電性連接,輸出端為饋點;同軸線,其包括由內(nèi)到外的芯線、絕緣層、屏蔽層、保護層,所述同軸線一端的芯線與所述饋點電性連接,所述同軸線一端的屏蔽層與所述第一接地面相連,所述同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GPS模塊相連。可選的,所述振子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由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間具有夾角??蛇x的,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垂直??蛇x的,所述信號放大電路上方設有保護殼。可選的,所述第一接地面上設有保護涂層。[0018]可選的,所述基板上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內(nèi)鍍有金屬,所述基板的第二平面上設有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為金屬面,所述第二接地面與所述第一接地面導通??蛇x的,所述第二接地面上涂有導電膠??蛇x的,所述基板上還具有螺絲孔,所述GPS天線通過所述螺絲孔鎖附于電子產(chǎn)
口 l·
ρπ-Co可選的,所述GPS天線為線性極化天線??蛇x的,所述振子為對應1. 575GHz工作頻段的振子。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shù),利用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由于使用在平面基板上鍍設振子的方式,使得天線更加輕薄,占用空間更小,同時,采用線性極化,且增加了信號放大電路, 使得所述GPS天線具有高增益的優(yōu)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中第二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饋線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共同參閱圖1、圖3,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中第二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饋線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GPS天線,所述GPS天線與GPS模塊相連, 所述GPS天線包括基板1,其為絕緣板,所述基板1具有第一平面10及與所述第一平面10相反方向的第二平面20 ; 振子11,其鍍于所述基板第一平面10靠近所述基板1側(cè)緣位置;微帶傳輸線12,其鍍于所述第一平面10,所述微帶傳輸線12的一端與所述振子11 電性連接;第一接地面13,其為設于所述第一平面10的金屬面,所述微帶傳輸線1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地面13電性連接;信號放大電路14,其輸入端140與所述振子11的一端電性連接,輸出端141為饋占.
^ \\\ 同軸線15,其包括由內(nèi)到外的芯線150、絕緣層151、屏蔽層152、保護層153,所述同軸線15 —端的芯線150與所述饋點電性連接,所述同軸線15 —端的屏蔽層152與所述第一接地面13相連,所述同軸線15的另一端與所述GPS模塊(圖未示)相連。其中,所述振子11包括第一本體110和第二本體111,所述第二本體111由所述第一本體110 —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本體110與所述第二本體111垂直,從而可以節(jié)省空間。 當然,所述第二本體111與所述第一本體110間可以為具有其它角度的夾角。其中,所述基板1上還具有通孔100,所述通孔100內(nèi)鍍有金屬,所述基板1的第二平面20上設有第二接地面21,所述第二接地面21為金屬面,所述第二接地面21與所述第一接地面13導通,從而增加接地面的范圍。其中,所述GPS天線為線性極化天線。其中,所述振子為對應1. 575GHz工作頻段的振子??梢?,利用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由于使用在平面基板上鍍設振子的方式,使得天線更加輕薄,占用空間更小。下表為采用所述第一實施例的GPS天線的增益效果表
頻率(MHZ)總輻射功率(dBm)峰值(dBm)1575一3.627391.27624由表可見,采用線性極化,且增加了信號放大電路14后,所述GPS天線具有高增益的優(yōu)點。當然,所述第一接地面13上還可以設有保護涂層,所述保護涂層用于對所述第一接地面13進行保護。當然,所述第二接地面21上還可以涂有導電膠。所述導電膠一方面用以將所述第二接地面21粘貼于電子產(chǎn)品上;另一方面發(fā)揮其導電特性,將所述第二接地面21連接于電子產(chǎn)品內(nèi)更大的接地區(qū)域。當然,所述基板1上還可以具有螺絲孔,所述GPS天線通過所述螺絲孔鎖附于電子
廣品上。請再共同參閱圖2、圖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GPS天線的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平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于該第二實施例,所述第二平面21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所述第二平面21已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詳述,在此不再贅述。所述第一平面13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于所述信號放大電路14上方還設有保護殼16,所述保護殼16可以達到對所述信號放大電路 14的保護。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GPS天線,所述GPS天線與GPS模塊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天線包括基板,其為絕緣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平面及與所述第一平面相反方向的第二平面;振子,其鍍于所述基板第一平面靠近所述基板側(cè)緣位置;微帶傳輸線,其鍍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一端與所述振子電性連接;第一接地面,其為設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金屬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地面電性連接;信號放大電路,其輸入端與所述振子的一端電性連接,輸出端為饋點;同軸線,其包括由內(nèi)到外的芯線、絕緣層、屏蔽層、保護層,所述同軸線一端的芯線與所述饋點電性連接,所述同軸線一端的屏蔽層與所述第一接地面相連,所述同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GPS模塊相連。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由所述第一本體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間具有夾角。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垂直。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放大電路上方設有保護殼。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面上設有保護涂層。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內(nèi)鍍有金屬,所述基板的第二平面上設有第二接地面,所述第二接地面為金屬面,所述第二接地面與所述第一接地面導通。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面上涂有導電膠。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還具有螺絲孔,所述GPS天線通過所述螺絲孔鎖附于電子產(chǎn)品上。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天線為線性極化天線。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GPS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為對應1.575GHz工作頻段的振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GPS天線,包括基板,其為絕緣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平面及與所述第一平面相反方向的第二平面;振子,其鍍于所述基板第一平面靠近所述基板側(cè)緣位置;微帶傳輸線,其鍍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一端與所述振子電連接;第一接地面,其為設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金屬面,所述微帶傳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地面電連接;信號放大電路,其輸入端與所述振子的一端電連接,輸出端為饋點;同軸線,其包括由內(nèi)到外的芯線、絕緣層、屏蔽層、保護層,所述同軸線一端的芯線與所述饋點電連接,所述同軸線一端的屏蔽層與所述第一接地面相連,所述同軸線的另一端與所述GPS模塊相連。所述天線更加輕薄,占用空間更小,具有高增益。
文檔編號G01S19/35GK201985250SQ20112006047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3月9日
發(fā)明者張秉宸, 李敏敏 申請人:神訊電腦(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