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表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鐘表。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控制裝置,這種控制裝置被設計用于從其外殼驅動手表運動的機構。
背景技術:
某些機構,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分鐘打簧表(minuterepeater)”通常都是通過設有扇形齒輪的部件的旋轉運動來驅動,位于手表殼體中部的按鈕(push-piece)的圓形滑動直接致使所述扇形齒輪樞轉。
該構造的一個問題是,由于按鈕的路徑必須為圓形,它只能用在圓形的殼體上,否則就不能直接與扇形齒輪的部件連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使以下情況成為可能,即通過按鈕沿著近似直線的曲線做平移運動而不是圓形滑動來驅動這種機構。當運用在矩形殼體中時,上述平移運動的路徑具有無窮大的曲率半徑,但是當運用在所謂的酒桶形殼體(tonneau case)中時,它的曲率半徑也可以典型地為殼體寬度的兩倍以上。
更詳細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表機構控制裝置,其包括圍繞A軸可旋轉的部件。這種裝置被設計成用于配合手表殼體并包括從殼體外部可驅動的按鈕。
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按鈕可以沿上述殼體的周圍平移,并且該裝置包括容納在上述手表殼體內的·在上述殼體內部圍繞D軸可旋轉地安裝的盤體,且該盤體與所述按鈕動態(tài)連接,和
·圍繞B軸鉸接的臂部,其一端設置在盤體的上方并且圍繞不與D軸重合的C軸自由旋轉,另一端固定在用于驅動上述機構的上述部件上。
上述按鈕在靜止時處在第一末端位置。有利的是,它通過彈性構件起作用來將其移至并保持在該第一位置。彈性構件可以為彈簧,該彈簧作用在可拆卸地連接于上述按鈕的桿上。
上述桿終止在凸輪中,該凸輪被設計成作用在位于上述盤體上的銷上。
在現(xiàn)有的裝置中,還存在著第二個問題。當按鈕的移動大約為25°時,要圍繞如此大的一個扇形齒輪密封上述運動部件和上述按鈕之間的連接部分且同時允許控制裝置運動是非常困難的。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的按鈕型控制裝置。
為此,在上述裝置中,上述桿在由安裝在上述手表殼體上的單個部件形成的外殼內滑動。該單個部件為包括位于其一個端部附近的外殼的帶材,上述桿穿過該外殼且在該外殼中放置有O型圈。
參照附圖閱讀本說明書將會使以下其它細節(jié)更加清楚,其中圖1a和1b為上述機構在其第一和第二末端位置的俯視圖,圖1a還包括細節(jié)的放大圖,以及圖2為具有該裝置的手表殼體的背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附圖示出了一種桶形殼環(huán)10,該殼環(huán)10被設計放置在其中部12為相同形狀的酒桶形手表殼體11內。殼環(huán)10包括用于手表運動部件(未示出)的外殼13,且其外輪廓與上述殼體的內部形狀相匹配。例如,上述運動部件可以包括分鐘打簧機構,其中的報時機件(strikingwork)由圍繞心軸A旋轉的扇形齒輪觸發(fā)。該圖僅示出了上述機構各個心軸垂直于殼體11所限定的平面的投影。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述控制裝置坐落在殼環(huán)10的角落中的空隙14內,并沿著靠近該角落的側邊16延伸,所述側邊16位于被設計在兩半表帶之間的空隙之中。
沿著側邊16的外側邊緣縱向地設置外殼。它可以為例如單個部件18的形式,該單個部件18焊接在中部12上,該中部12橫越這兩部分之間的整個接觸面積。該部件18由帶材組成,所述帶材的端部19,20彎曲且與殼體11的邊緣會合。
端部19設有孔(在圖中看不見)以及圓形外殼22,該圓形外殼22的用途將在下文中說明。
桿24在外殼中滑動并穿過端部19的孔。該桿24包括兩個部分靠空隙14最近的部分24a,還有直徑較大的部分24b。這兩部分具有相似的長度,并在它們的接合處形成大約位于桿中部的制動件。部分24a的直徑與上述部件18的開口直徑精確配合。
上述桿的部分24b可拆卸地與按鈕25相連,該按鈕25被設計成從上述手表殼體突出。該殼體具有能讓上述按鈕25沿其周邊移動的開口。位于空隙14中的凸輪26固定在上述桿的部分24a的端部上。該凸輪26的形狀將在下文詳細描述。
復位彈簧27安裝在上述桿的部分24a上。它在一端上對形成在與部分24b接合處的制動件施加壓力,在另一端上對端部19施加壓力。從而,當驅動按鈕25時,桿24在上述外殼中平行于上述殼環(huán)10的邊緣平移并在該過程中壓縮彈簧27,當松開上述按鈕且彈簧27松弛后,再通過該彈簧27返回其靜止位置。
空隙14延續(xù)入位于表盤面上的開口28中,其中有圍繞殼環(huán)10上的心軸D樞轉的盤體30。開口28和盤體30的背面具有這樣的厚度,即確保凸輪26的平面高于盤體30的平面。
在盤體30的周邊設有位于凸輪26的平面中的銷32。上述裝置還包括鉸接在B軸肘部的臂部34。該臂部34的一端布置在所述盤體上方,并能圍繞不與D軸重合的C軸旋轉。C軸優(yōu)選地位于盤體30的周邊上。臂部34的第二端固定在上述分鐘打簧機構的扇形齒輪上以驅動該齒輪。
鉸接的臂部34和盤體30具有這樣的尺寸,即分鐘打簧機構的扇形齒輪圍繞A軸樞轉大概為25°的角。
因此,例如,臂部34安裝在上述盤體上的部分有7.2mm長,安裝在驅動分鐘打簧機構的扇形齒輪上的部分有7.8mm長。同時,盤體30的直徑為9.4mm。C軸沿大概直徑方向與銷32相對。上述臂部34的第一部分的長度小于盤體30的直徑,從而在盤體30的周邊上形成了凹口40從而使上述臂部的與盤體30厚度相同的第二部分不會與盤體碰撞。
為了在殼體11中裝配上述機構,要將桿24放置在由部件18形成的外殼中。然后將殼環(huán)10和運動部件安裝在殼體11中,并將按鈕25與桿24相連。最后,如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按照常規(guī)地,一側用玻璃,另一側用殼體11的背面來密封關閉上述殼體。類似地,用密封的方式裝配上條柄軸。
更具體地說,密封件42(從附圖2可見)通常放置在圍繞殼體11的內周形成的凹槽中以安裝上述背面。該密封件42的存在意味著在運動部件和手表外側之間尚未密封的唯一開口是圍繞桿24的,更準確地講,是在其穿過部件18的開口處。
如特別是在圖1a放大部分所示,上述部件18的形狀意味著將O形圈44插入外殼22中以允許上述桿的部分24a穿過是有可能的。由于O形圈44保持在外殼22的兩壁之間,該部分24a可以自由地滑動。
因此,當殼體的背面安裝好后,一般的密封系統(tǒng)(玻璃、上條柄軸和背面)與O形圈44組合,O形圈44安裝在桿24外,該密封系統(tǒng)完全使運動部件與外部因素隔離。
如圖1A所示,在靜止狀態(tài),按鈕25和桿24被彈簧27推至第一末端位置。凸輪26作為制動件設在部件18的端部19的外側。更具體地說,凸輪26具有直角梯形的形狀。銷32位于在凸輪26的長底邊和傾斜側邊之間形成的角上。臂部34由分鐘打簧機構的報時條盒固定,在該位置上它們通過圍繞A軸樞轉而連在一起。
當帶著該手表的人想要操作分鐘打簧機構時,他或她推動按鈕25沿著導軌內部移動桿24。凸輪26推動銷32沿著其傾斜側邊滑動,逆時針轉動盤體30。B軸圍繞著盤體的周邊移動,C軸移動至如圖1b所示的位置并且A軸自轉,轉動分鐘打簧機構的發(fā)條并隨后上緊報時條盒并觸發(fā)所述機構。上述裝置此時位于其第二末端位置。
如上文所見,桿24和按鈕25通過彈簧27自動回到它們的靜止位置。臂部34和盤體30與上述打簧機構在同一時刻移回至它們的第一靜止位置,上述機構的報時條盒也同樣返回靜止位置。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控制裝置,該裝置用于圓形驅動的機構,其適合非圓形手表殼體且能保持其防水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表機構控制裝置,其包括圍繞A軸可旋轉的部件,所述裝置被設計用于配合到手表殼體(11)上并包括從手表外部可驅動的按鈕(25),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可以沿著所述殼體(11)的周邊平移,并且它還包括容納在上述手表殼體(11)內的以下部件·在所述殼體內部圍繞D軸可旋轉地安裝的盤體(30),且該盤體與所述按鈕動態(tài)連接,以及·圍繞B軸鉸接的臂部(34),其一端設置在所述盤體的上方并且圍繞不與D軸重合的C軸自由旋轉,另一端固定在用于驅動上述機構的所述部件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25)在靜止時處于第一位置,所述按鈕(25)通過彈性構件起作用來將其移至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27),該彈簧作用在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按鈕(25)的桿(24)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終止在凸輪(26)中,該凸輪被設計成作用在銷(32)上,該銷(32)偏心設置在所述盤體(30)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桿(24)在外殼內滑動,該外殼由安裝在上述手表殼體(11)上的單個部件(18)形成。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個部件(18)為帶材,該帶材的一個端部(19)具有外殼(22),上述桿(24)穿過該外殼(22)且在該外殼中放置有O型圈(44)。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部件通過殼環(huán)(10)放置在手表殼體(11)中,且所述裝置容裝在所述殼環(huán)(10)的一側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30)位于殼環(huán)(10)或者手表的角落中。
全文摘要
手表機芯用控制裝置包括可旋轉地圍繞A軸運動的部分,其中所述裝置與手表殼體(11)相聯(lián)并包括從手表外部可驅動的鎖(25)。所述鎖可平移地安裝至所述手表殼體(11)的周圍,并且該裝置還包括可移動安裝的盤體(30),其圍繞手表殼體內的D軸可旋轉并與所述鎖影式連接,圍繞軸B可樞轉的臂部(34)的第一端部如此放置在所述盤體上,即它圍繞獨立于D軸的C軸可自由地旋轉,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用于驅動機芯的所述部分上。
文檔編號G04B37/00GK101036088SQ200580034267
公開日2007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8日
發(fā)明者阿蘭·居約 申請人:布魯諾阿弗爾特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