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包括管廊和地面系統(tǒng)主機,在所述管廊內設有數據傳輸平臺和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分站,還設有與所述數據采集分站進行數據連接且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所述數據傳輸平臺通過交換機與所述地面系統(tǒng)主機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有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并且設有與識別卡相配合的數據采集分站,可以同時對礦井移動人員、移動膠輪車、移動重要設備和移動危險物質進行跟蹤管理,并且無需對不同監(jiān)控對象建立獨立系統(tǒng),節(jié)約了城市綜合管廊系統(tǒng)的建設成本,而且無需直接連線,從而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與難度,使用穩(wěn)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專利說明】
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承載著一座城市的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廣電等眾多管線,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生命線。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為地下隧道,不具有像地面一樣的通信及定位信號,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危險場所需對進入管廊內的人員、車輛、重要設備、重要物資、危險物資進行跟蹤定位,使地面監(jiān)控中心人員可隨時了解進入管廊的人員、車輛、物資的實時位置和分布情況,隨時了解一些重要設備、危險物資是否被移動過或出限制區(qū)域。
[000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地下隧道場所系統(tǒng)數據傳輸要比地面復雜得多,目前在地下隧道內系統(tǒng)的數據傳輸方面,基本采用的是有線的傳輸方式,建設一個系統(tǒng)就需要拉一根通信線纜,設備需接許多線纜,施工和維護的工作量比較大。
[0004]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還應建設電子巡更系統(tǒng)和門禁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管廊維護人員定期巡查、檢修等自動跟蹤和不同防區(qū)的門禁控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管廊。
[0005]用于隧道或井下跟蹤定位移動人員、車輛、物資的主要為有源識別卡,而影響有源識別卡使用周期的關鍵參數為電池容量,目前市場上有源識別卡電池容量可供使用的周期一般為8—12個月,當識別卡沒電后需更換電池或更換識別卡,造成識別卡維護成本高,易發(fā)生故障,導致有源識別卡電池使用周期不長的主要原因識別卡的工作模式均為主動發(fā)送模式,不斷向外定時發(fā)送信息,但人員不在識別器附近或已經走出隧道了,識別卡應當工作在休眠模式,節(jié)約電池電量,延長電池實用周期。
【發(fā)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穩(wěn)定性好且適用性強的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
[0007]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包括管廊和地面系統(tǒng)主機,在所述管廊內設有數據傳輸平臺和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分站,還設有與所述數據采集分站進行數據連接且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所述數據傳輸平臺通過交換機與所述地面系統(tǒng)主機相連接。
[0008]所述識別卡包括信息發(fā)送器、用于掃描數據采集分站關聯(lián)場強信息的信息掃描器和與所述信息掃描器相連接的休眠喚醒控制器。
[0009]所述數據采集分站包括數據采集器、數據處理器、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和接收識別卡內信息的高頻接收天線,所述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與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高頻接收天線通過數據采集器與所述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
[0010]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為無線中繼數據傳輸平臺。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有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并且設有與識別卡相配合的數據采集分站,可以同時對礦井移動人員、移動膠輪車、移動重要設備和移動危險物質進行跟蹤管理,并且無需對不同監(jiān)控對象建立獨立系統(tǒng),節(jié)約了城市綜合管廊系統(tǒng)的建設成本,而且無需直接連線,從而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與難度,使用穩(wěn)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0015]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0016]見圖1,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包括管廊I和地面系統(tǒng)主機2,在所述管廊I內設有數據傳輸平臺3和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3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分站4,還設有與所述數據采集分站4進行數據連接且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5,所述數據傳輸平臺3通過交換機6與所述地面系統(tǒng)主機2相連接。
[0017]所述識別卡5包括信息發(fā)送器51、用于掃描數據采集分站4關聯(lián)場強信息的信息掃描器52和與所述信息掃描器52相連接的休眠喚醒控制器53。
[0018]所述數據采集分站4包括數據采集器41、數據處理器42、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43和接收識別卡內信息的高頻接收天線44,所述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與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高頻接收天線通過數據采集器與所述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
[0019]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為無線中繼數據傳輸平臺。
[0020]其工作原理簡述如下: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主要用于實時跟蹤進入管廊的人員、車輛、物資、設備等的實時分布位置,并擴展電子巡更和門禁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在城市綜合管廊內每隔一段距離,或是在特殊位置,例如電子巡更點,管廊入口大門位置等布設數據采集分站,在數據采集分站兩端10—40米位置布設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每個數據分站最多可關聯(lián)4個激發(fā)天線。數據采集分站正常工作后,會通過激發(fā)天線不斷向外發(fā)送激發(fā)信號,當攜帶識別卡的人員、設備、車輛、物資等進入激發(fā)天線有小信號范圍時,識別卡將被喚醒并進入發(fā)射狀態(tài),開始向外發(fā)送存儲在識別卡內的ID信息,識別卡發(fā)送出來的ID信息將會被數據采集分站通過高頻天線接收到。低頻激發(fā)天線的有效信號范圍為正負10米,數據采集分站與識別卡之間的數據通信距離為300—500米。數據采集分站對接收到識別卡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根據識別卡ID信息,可計算出識別卡是屬于人員、車輛還是物資等不同移動目標的類別、身份信息,并將信息打包后通過數據傳輸平臺上傳至地面監(jiān)控中心上位機,上位機軟件通過運算后結合數據庫、電子地理信息,實時計算人員、車輛、物資等移動目標的位置,從而實現(xiàn)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
[0021]安裝在人員、車輛、物資、設備等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具有休眠模式,平時工作在低功耗狀態(tài),一旦進入低頻激發(fā)天線的信號范圍時,將會被激發(fā)天線發(fā)送出來的無線信號喚醒,并進入發(fā)送模式,開始不斷向外發(fā)送數據信息。識別卡這一特性大大提高了識別卡電池實用周期。
[002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有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并且設有與識別卡相配合的數據采集分站,可以同時對礦井移動人員、移動膠輪車、移動重要設備和移動危險物質進行跟蹤管理,并且無需對不同監(jiān)控對象建立獨立系統(tǒng),節(jié)約了城市綜合管廊系統(tǒng)的建設成本,而且無需直接連線,從而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與難度,使用穩(wěn)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
[0023]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包括管廊和地面系統(tǒng)主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廊內設有數據傳輸平臺和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的數據采集分站,還設有與所述數據采集分站進行數據連接且放置在移動目標上的識別卡,所述數據傳輸平臺通過交換機與所述地面系統(tǒng)主機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卡包括信息發(fā)送器、用于掃描數據采集分站關聯(lián)場強信息的信息掃描器和與所述信息掃描器相連接的休眠喚醒控制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分站包括數據采集器、數據處理器、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和接收識別卡內信息的高頻接收天線,所述場強信息關聯(lián)低頻激發(fā)天線與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高頻接收天線通過數據采集器與所述數據處理器相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與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綜合管廊移動目標跟蹤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傳輸平臺為無線中繼數據傳輸平臺。
【文檔編號】G06Q10/06GK205721937SQ20162040456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fā)明人】李千楊, 鐘錦華, 李雪平, 李艷星, 林龍海, 劉鳳英, 彭元長, 林亞杰, 陳明建, 黃翀, 王文斌, 李坤煌, 黃長生, 許林英, 陳凱麟, 朱寶久
【申請人】福建北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廈門礦通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政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