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離焦狀態(tài)下,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包括步驟:a)建立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場;b)根據(jù)測量環(huán)境景深和距離要求調整待標定相機對焦狀態(tài),并固定相機的成像系統(tǒng),使之無法調焦;c)建立任意對焦狀態(tài)下,場相關的徑向畸變模型;d)在兩個不同距離上標定所述場相關畸變標定參數(shù),即徑向畸變參數(shù),并推導得到任意其他距離上空間點在相機像面上的畸變參數(shù);e)利用步驟d中獲取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計算不同成像半徑上的徑向畸變量。
【專利說明】
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相機的畸變參數(shù)標定的方法,尤其涉及使用多臺工業(yè)相機進行大 尺寸、動態(tài)三維測量時的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伴隨著工業(yè)的不斷進步,工業(yè)同航空航天、軍事、工程建設、新能源開發(fā)之間的關 系越來越緊密,各種大尺寸、高精密、實時動態(tài)甚至是非接觸的測量需求也日益出現(xiàn)并增 加,攝影測量已經在國外相關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嘗試和應用。
[0003]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非線性畸變模型包含了徑向畸變、離心畸變以及多樣的附 加畸變。將這種模型及標定方法直接應用于大尺寸立體測量中,會產生巨大的誤差,根本原 因在于忽略了畸變量同物距以及對焦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錯誤地認為畸變參數(shù)恒定。
[0004] 在這一問題上,傳統(tǒng)的攝影測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由于有規(guī)劃合理、冗余度 高的多站位測量網(wǎng)絡,光束平差可以實現(xiàn)測量期間相機內參數(shù)的自標定,標定結果同被測 距離、測量范圍甚至環(huán)境因素緊密相關。
[0005] 本研究針對前述應用領域中指出的固定對焦狀態(tài)的工業(yè)測量相機,研究物距變化 對成像點畸變參數(shù)的模型,提出在更為普適的離焦狀態(tài)下標定此畸變模型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6]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 步驟為:a)建立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場;b)根據(jù)測量環(huán)境景深和 距離要求調整待標定相機對焦狀態(tài),并固定相機的成像系統(tǒng),使之無法調焦;c)建立任意對 焦狀態(tài)下,場相關的徑向畸變模型;d)在兩個不同距離上標定所述場相關畸變標定參數(shù),即 徑向畸變參數(shù),并推導得到任意其他距離上空間點在相機像面上的畸變參數(shù);e)利用步驟d 中獲取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計算不同成像半徑上的徑向畸變量。
[0007]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a)中建立場相關畸變標定場的步驟為:
[0008] al)展開框架,并用連接桿支撐所述框架的活動關節(jié),保持所述框架穩(wěn)定;
[0009] a2)將直線材料豎直平行固定于所述框架上下兩端,并拉伸所述直線材料,保持所 述直線材料的直線度;
[0010] a3)在所述連接桿上布置所述編碼點,用于測量并調整標定時相機光軸的角度。 [0011]優(yōu)選地,所述框架為拉伸框架,能夠收縮及展開;所述框架展開后尺寸至少為長3 米、尚2米。
[0012] 優(yōu)選地,所述框架的背景布置為黑色吸光絨布,用于減輕環(huán)境光帶來的成像背景 噪聲。
[0013] 優(yōu)選地,所述直線材料設置為具有寬度的回光反射線條,所述回光反射線條的寬 度由標定時相機距離標定場的距離決定。
[0014] 優(yōu)選地,所述回光反射線條的反光材料為玻璃微珠。
[0015] 優(yōu)選地,所述直線材料的拉伸方法為在所述框架的上下兩端布置G字夾,通過所述 G字夾對所述直線材料進行拉伸。
[0016]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c)中建立徑向畸變模型的方法為:
[0017] c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被測點位于距相機&處的物面上,獲取徑向畸變量;
[0018] c2)設相機對焦于Si*距時焦面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為,冬,獲取此對焦狀態(tài) 下像面上徑向距離為戈的任意像點處的徑向畸變量;
[0019] c3)再設相機像面對焦于距離S處,利用離焦畸變量相似性分析獲取Si距離平面上 的物點在相機像面上的畸變量。
[0020] 優(yōu)選地,所述步驟d)中徑向畸變參數(shù)標定方法為:
[0021] d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利用共面直線陣列場標定兩個距離SjPS2l的徑向 畸變參數(shù),分別為llq,鳥崎,鳥以及本Μ,鳥,:
[0022] d2)設已知鏡頭焦距f,在標定時測量同時記錄下&和&的精確值,求取像距&和心=:
[0023] d3)利用步驟C中的結論,建立離焦狀態(tài)下徑向畸變參數(shù)的標定結果ilA.Sl,奐SSl, 以及矣3,毛《 2,同對焦狀態(tài)下的畸變參數(shù)~^以及&人之間的數(shù)學 關系;
[0024] d4)根據(jù)Brown的模型,由對焦狀態(tài)下兩個距離上的畸變參數(shù),獲取對焦于任意距 離S'處的相機像面畸變量;
[0025]其中,對焦于兩距離上的畸變參數(shù)與相應的離焦畸變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為已知,通 過d3)描述。
[0026] d5)再將畸變量δ"'離焦至相機像面上,主距為Cs;
[0027] d6)計算各徑向畸變參數(shù):
[0028] d7)計算物距在f,并求得像面對焦于S距離時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
[0029] 總結上述方法,本發(fā)明的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解決了以下問題: 克服了相機標定時對于對焦的依賴,簡化了標定過程,不依賴準確的鏡頭焦距和物距測量, 消除離焦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標定相機完畢即可以固定相機主距,在后續(xù)測量中保證測量精 度的穩(wěn)定;模型非常適合于高精度三維測量工業(yè)相機的標定,對于在工業(yè)領域推廣大尺寸 的動態(tài)攝影測量技術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附圖說明】
[0030]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0031 ]圖1為本發(fā)明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的流程圖;
[0032] 圖2a為本發(fā)明的步驟a)中建立的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 場;
[0033] 圖2b為本發(fā)明的步驟a)中建立的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 場中的用G字夾固定直線材料的布置圖。
[0034]圖2c為框架的展開狀態(tài);
[0035]圖3為場相關的徑向畸變模型的建模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通過參考示范性實施例,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實現(xiàn)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 法將得以闡明。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開的示范性實施例,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來 對其加以實現(xiàn)。說明書的實質僅僅是幫助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綜合理解本發(fā)明的具體細節(jié)。
[0037] 本發(fā)明針對固定對焦狀態(tài)的工業(yè)測量相機,研究物距變化對成像點畸變參數(shù)的模 型,提出在更為普適的離焦狀態(tài)下標定此畸變模型的方法。
[0038] 本發(fā)明中的被測對象體積大,相機光軸方向深度范圍大,不同距離上的目標點在 成像面上具有不同的畸變參數(shù),因此需要在特殊的大型標定場中進行標定;用到的工業(yè)相 機不具備自動對焦能力,依靠人工看圖調焦必然存在0.5至1個像素的對焦誤差,仿真分析 指出,這種對焦誤差會給小光圈相機帶來巨大的標定誤差;攝影測量需要保證相機內部參 數(shù)的穩(wěn)定,依靠更改像距(調焦)來獲得焦面位置是不利于保證測量精度的。因此本發(fā)明研 究一種相機定主距、離焦狀態(tài)下,標定同物距相關的畸變參數(shù)的模型和方法。
[0039] 如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的流程圖,包括步驟:
[0040] 步驟101:建立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場;
[0041] 如圖2a所示,為步驟a)中所述的用于場相關畸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 場,包括框架201、直線材料202、編碼點203、黑色吸光絨布204、連接桿205以及G字夾206;
[0042] 圖2b為用G字夾固定直線材料的布置圖;
[0043]圖2c為框架201的展開狀態(tài),其中連接桿205用于支撐框架201。
[004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步驟a)中建立場相關畸變標定場的步驟為:
[0045] al)展開框架201,并用連接桿205支撐所述框架201的活動關節(jié)207,保持所述框架 201穩(wěn)定;
[0046] a2)將直線材料202豎直平行固定于所述框架201上下兩端,并拉伸所述直線材料 202,保持所述直線材料202的直線度;
[0047] a3)在所述連接桿205上布置所述編碼點203,用于測量并調整標定時相機光軸的 角度。
[004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框架為拉伸框架,能夠收縮及展開;所述框架201 展開后尺寸至少為長3米、高2米,如圖2c所示。
[004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框架201的背景布置為黑色吸光絨布204,用于減 輕環(huán)境光帶來的成像背景噪聲。
[005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直線材料202設置為具有寬度的回光反射線條,回 光反射線條的寬度由標定時相機距離標定場的距離決定。
[0051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回光反射線條的反光材料為玻璃微珠。
[005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直線材料202的拉伸方法為在所述框架201的上下 兩端布置G字夾206,可見圖2b所示,為用G字夾固定直線材料的布置圖;通過所述G字夾203 對所述直線材料202進行拉伸。
[0053]步驟102:根據(jù)測量環(huán)境景深和距離要求調整待標定相機對焦狀態(tài),并固定相機的 成像系統(tǒng),使之無法調焦;
[0054] 步驟103:建立任意對焦狀態(tài)下,場相關的徑向畸變模型;
[0055] 如圖3所示,為場相關的徑向畸變模型的建模原理圖:
[0056] 其中:物空間點P位于距離相機S1處的物面上,(:81是其滿足高斯成像公式的焦平 面;Cs是相機實際的像面位置。毛,是焦面上像點處的徑向畸變量,也,是經過光線傳播至實 際像面上的徑向畸變量。我們可以標定(: 81焦面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需要通過相似三角形分 析得到實際Cs像面上對應的畸變參數(shù)和畸變量。關于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兩個像面上徑向 畸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下面的推演可以得到。
[005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步驟103中建立徑向畸變模型的方法為:
[0058] c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被測點位于距相機Si處的物面上,徑向畸變量通過 下述多項式描述:
[0059] 5r = kir3+k2r5+k3r7
[0060] c2)設相機對焦于Si物距時焦面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為\$,,矣Sl,獲取此對焦狀態(tài) 下像面上徑向距離為^的任意像點處的徑向畸變量為:
[0061]
[0062] c3)再設相機像面對焦于距離S處,利用離焦畸變量相似性分析獲取Si距離平面上 的物點在相機像面上的畸變量為:
[0063]
[0064] 其中,
是一比例系數(shù),^與匕分別是對焦于31與3距離上的高斯成像模 型的像距。同時可知道:
[0065] & = 7叫·及
[0066] c4)將步驟c3)中的畸變量公式改寫為:
[0067]
[0068]由此可見,固定主距時,徑向畸變同物距是緊密相關的。
[0069]由于本發(fā)明中的徑向畸變同物距相關,則需要標定兩個距離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 進一步解算其他任意距離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以下為求任意不同距離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的 方法。
[0070] 步驟104:在兩個不同距離上標定所述場相關畸變標定參數(shù),即徑向畸變參數(shù),并 推導得到任意其他距離上空間點在相機像面上的畸變參數(shù);
[0071]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步驟104中徑向畸變參數(shù)標定方法為:
[0072] d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利用共面直線陣列場標定兩個距離S4PS2上的徑向 畸變參數(shù),分別為冬SSl,弋々μ以及,皂
[0073] 步驟c4)中獲取了相機相面對焦于S而物點位于Sdt,像面上的徑向畸變量,同理, 對于相機像面對焦于S而物點位于距離&時,像面上的徑向畸變量模型:
[0074]
[0075]在實驗環(huán)境下,可以通過建立特定的標定場來標定任意距離上相機像面上的徑向 畸變參數(shù),即矣3,々%,盡巧以及矣^,毛巧,冬巧。
[0076] d2)設已知鏡頭焦距f,在標定時測量同時記錄下SjPS2的精確值,利用下述公式求 取^^和:
[0077]
[0078] d3)利用步驟103中的結論,由c4中的公式可以建立離焦狀態(tài)下徑向畸變參數(shù)的標 定結果矣》i,:奐》1:,夂以及矣5?,.為響.:,&&%,..同對焦狀態(tài)下的畸變參數(shù)々 1;?1^,矣, 以及<,λ?2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
[0082] d4)當已知對焦于兩距離上的畸變參數(shù),々叫和^,奐,也&,根據(jù)Brown的模型,由對焦狀態(tài)下兩個距離上的畸變參數(shù),獲取對焦于任意距離f處的相機像面畸變量;[0083] 5rs^ =kis7 rs7 3+k2s7 rs7 5+k3s7 rs7 7[0084] 其中:[0085][0086][0087]
[0079]
[0080]
[0081]
[0088]
[0089] <V為可計算量。
[0090] 其中,對焦于兩距離上的畸變參數(shù)與相應的離焦畸變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為已知,通 過d3)描述。
[0091] d5)再將畸變量'離焦至相機像面上(主距為Cs),得到:
[0092] 3rss' - 丫 ss' kls'iTs + 丫 ss' k2s'iTs + 丫 ss' k3s'iTs
[0093] =kiss, rs3+k2ss, rs5+k3ss7 rs7
[0094] 其中:
[0095]
[0096] Cs'為可計算量;[0097] d6)計算各徑向畸變參數(shù):
[0098]
[0099]
[0100] S' .S'[0101] d7)計算物距在f,并求得像面對焦于S距離時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
[0102]
[0103]
[0104]
[0105]步驟d7)表明,可以通過任意兩距離51和52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標定結果,計算其他 距離S'上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還表明,這種方法甚至不需要測量相機像面的對焦距離S或者 cs,進一步減少了標定工作量。
[0106] 步驟105:利用步驟104中獲取的徑向畸變參數(shù)計算不同成像半徑上的徑向畸變 量。
[0107]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本發(fā)明所述的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畸變標定方法。
[0108] 如圖2所示為畸變參數(shù)標定場,其中布置若干共面回光反射直線。由于畸變的存 在,直線陣列成像為具有一定規(guī)則的彎曲曲線陣列。通過復雜的非線性最小二乘平差方法, 將曲線校正為直線的畸變參數(shù)就是成像系統(tǒng)的畸變參數(shù)。
[0109] 首先,研究徑向及偏心畸變隨物距變化情況。
[0110] 本實驗采用的工業(yè)相機為AVT GE4900,它具有1600萬像素分辨率的全畫幅傳感 器,用于實驗的有焦距為50mm及35mm的兩只定焦全畫幅鏡頭,而且分別對焦于某一未知距 離。在不同距離上標定徑向和偏心畸變參數(shù),同時計算不同成像半徑上的徑向及偏心畸變 量,結果如表1和表2所不。
[0111] 表1不同距離、半徑上,50mm鏡頭徑向畸變和偏心畸變的變化
[0112]
[0114]
[0113] 表2不同距離、半徑上,35mm鏡頭徑向畸變和偏心畸變的變化
[0115]
[0116] 從兩只鏡頭的標定結果可以看出,徑向畸變量隨物距變化發(fā)生了不可忽視的改變 量,而偏心畸變量卻保持穩(wěn)定,驗證了對于兩種畸變的理論分析。
[0117] 然后,對上述兩種畸變進行標定和計算方法驗證
[0118] 利用兩個距離上的標定結果計算其他距離上的畸變量,然后與本距離上畸變量的 標定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
[0119] 表3利用50mm鏡頭第2,3次的標定結果計算其他距離上的徑向畸變量
[0120]
[0121 ]表4利用35mm鏡頭第2,5次的標定結果計算其他距離上的徑向畸變量
[0122]
[0123] 計算結果同標定結果之間的偏差絕大部分小于1微米,尤其對于35mm鏡頭的標定, 從而驗證了徑向畸變標定方法的理論模型。作為比較,不考慮徑向畸變量同物距之間的關 系,直接利用某個距離上的標定結果計算其他距離的畸變量,同樣與標定結果進行比較,結 果如表5和表6所不。
[0124] 表5 50_鏡頭不考慮物距影響時的徑向畸變量及誤差
[0125]
[0126] 表6 35_鏡頭不考慮物距影響時的徑向畸變量及誤差
[0127]
[0128] 表5和表6的對比數(shù)據(jù)說明,當不考慮物距帶來的徑向畸變變化時,會產生較大的 系統(tǒng)誤差??紤]本發(fā)明中的物距-畸變模型后,此系統(tǒng)誤差被極大減小。
[0129] 通過以上實驗證明,本發(fā)明提出的離焦狀態(tài)畸變模型中,徑向畸變量隨物距發(fā)生 明顯變化,偏心畸變量不發(fā)生改變;
[0130] 本發(fā)明提出的離焦狀態(tài)下的標定模型和方法可以標定任意對焦距離的工業(yè)相機。 這種方法適合于定主距的工業(yè)測量用相機,克服了對焦誤差帶來的影響,甚至不需要知道 相機的對焦距尚,極大提尚了標定效率和后續(xù)測量精度;
[0131] 本發(fā)明提出利用任意兩個距離上的徑向畸變標定結果,可計算任意其他距離上的 徑向畸變參數(shù),利用任意一個距離上的偏心畸變標定結果,可以計算任意其他距離上的偏 心畸變參數(shù),計算結果誤差非常小。
[0132] 本發(fā)明克服了相機標定時對于對焦的依賴,簡化了標定過程,不依賴準確的鏡頭 焦距和物距測量,消除離焦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標定相機完畢即可以固定相機主距,在后續(xù)測 量中保證測量精度的穩(wěn)定;模型非常適合于高精度三維測量工業(yè)相機的標定,對于在工業(yè) 領域推廣大尺寸的動態(tài)攝影測量技術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0133]以上只是本發(fā)明較佳的實例,并非來限制本發(fā)明實施范圍,故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 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 內。
【主權項】
1. 一種攝影測量相機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 建立用于場相關崎變標定的回光反射共面直線陣列場; b) 根據(jù)測量環(huán)境景深和距離要求調整待標定相機對焦狀態(tài),并固定相機的成像系統(tǒng), 使之無法調焦; C)建立任意對焦狀態(tài)下,場相關的徑向崎變模型; d) 在兩個不同距離上標定場相關崎變標定參數(shù),即徑向崎變參數(shù),獲得任意其他距離 上空間點在相機像面上的崎變參數(shù); e) 利用步驟d中獲取的徑向崎變參數(shù)計算不同成像半徑上的徑向崎變量。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建立場相關崎 變標定場的步驟為: al)展開框架,并用連接桿支撐所述框架的活動關節(jié),保持所述框架穩(wěn)定; a2)將直線材料豎直平行固定于所述框架上下兩端,并拉伸所述直線材料,保持所述直 線材料的直線度; a3)在所述連接桿上布置所述編碼點,用于測量并調整標定時相機光軸的角度。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為拉伸框架,能夠 收縮及展開;所述框架展開后尺寸至少為長3米、高2米。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背景布置為黑色 吸光絨布,用于減輕環(huán)境光帶來的成像背景噪聲。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材料設置為具有寬 度的回光反射線條,所述回光反射線條的寬度由標定時相機距離標定場的距離決定。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光反射線條的反光材 料為玻璃微珠。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材料的拉伸方法為 在所述框架的上下兩端布置G字夾,通過所述G字夾對所述直線材料進行拉伸。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建立徑向崎變 模型的方法為: c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被測點位于距相機S1處的物面上,獲取徑向崎變量; c2)設相機對焦于Si物距時焦面的徑向崎變參數(shù)為鳥也9,獲取此對焦狀態(tài)下像 面上徑向距離為馬的任意像點處的徑向崎變量; c3)再設相機像面對焦于距離S處,利用離焦崎變量相似性分析獲取Si距離平面上的物 點在相機實際像面上的崎變量。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場相關崎變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徑向崎變參數(shù) 標定方法為: dl)設相機相面對焦于S距離,利用共面直線陣列場標定兩個距離Si和S2上的徑向崎變 參數(shù),分別為兩巧,克2巧,W及左1巧' 4碼'與巧; d2)設已知鏡頭焦距f,在標定時測量同時記錄下距離Si和沒的精確值,求取像距和; d3)利用步驟C中的結論,建立離焦狀態(tài)下徑向崎變參數(shù)的標定結果與、、,與。,,與 及,A扣,同對焦狀態(tài)下的崎變參數(shù)旬5,,與>1,鳥9 W及^1,心:人:之間的數(shù)學關 系; d4)根據(jù)化own的模型,由對焦狀態(tài)下兩個距離上的崎變參數(shù),獲取對焦于任意距離少 處的相機像面崎變量Srs'; 其中,對焦于兩距離上的崎變參數(shù)與相應的離焦崎變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為已知,通過d3) 描述。 d5)再將崎變量Srs'離焦至相機像面上; d6)計算各徑向崎變參數(shù): d7)計算物距在S/,并求得像面對焦于S距離時的徑向崎變參數(shù)。
【文檔編號】G06T7/00GK105976374SQ201610297127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fā)明人】董明利, 孫鵬, 呂乃光, 王君, 燕必希, 莊煒
【申請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