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
1.本發(fā)明的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記錄盤,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
2.相關的背景技術例如像數字通用盤(DVDs)的光盤已經變得常用。這樣的盤能長時間、高質量地記錄和再生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這些光盤是一種可再生的專用DVD-ROM、一次性可記錄DVD-R和DVD+R,以及可記錄DVD-RW、DVD+RW、DVD-RAM,或等同物。藍光盤比上述光盤有相對更高的記錄密度。光盤或藍光盤可以是具有第一記錄層,層0(Layer 0),第二記錄層,層1(Layer1)的多層盤,并且通常用于提高記錄在光盤上的可記錄數據的量。
一種盤裝置,例如DVD-記錄器,能在光盤或藍光盤上記錄或再生數據。如圖1所示,DVD記錄器包括光盤10、光拾取器11、主軸馬達12、滑動馬達13、馬達驅動單元14、伺服控制器15、微計算機16、存儲器17和視頻盤記錄(VDR)系統18。微計算機16控制VDR系統18的操作,以使記錄在光盤10上的數據能從光盤10上再生或外面的數據能被記錄到光盤10上。
如圖2所示,當例如DVD+R雙層的多層盤10插入光盤設備并執(zhí)行數據記錄操作時,VDR系統18這樣操作以使得數據從盤10的內周到外周記錄在多層盤10的第一記錄層,層0(Layer0)上。
當分配給位于盤10的內周和在盤10的外周最近的層之間形成的中間區(qū)之間的第一記錄層,層0的所有數據區(qū)裝滿時,微計算機16控制伺服控制器15的操作以使得光拾取器11能執(zhí)行層跳轉以訪問第二記錄層,層1。之后,VDR系統18這樣操作以使得數據能從盤10的外周到內周記錄到第二記錄層,盤10的層1內。
當微計算機16執(zhí)行查找操作以將光拾取器11從第一記錄層,層0的當前位置移動第二記錄層,層1的目標位置時,其控制伺服控制器15的操作以使得光拾取器11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以訪問第二層,層1,然后,水平地移動到目標位置。類似地,如圖4所示,當微計算機16執(zhí)行查找操作以將光拾取器11從接近中間層的第二記錄層,層1的當前位置移動到第一記錄層,層0的目標位置時,其控制伺服控制器15的操作以使得光拾取器11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以訪問第一層,層1,然后水平地移動到目標位置。
分別分配給第一和第二記錄層,層0和層1的中間區(qū)是保護區(qū),以使得數據更好地不被記錄到盤10的最外周區(qū)域。中間區(qū)在當數據記錄在第一記錄層上時,更好地防止光拾取器11從記錄區(qū)的邊界滑出。中間區(qū)的大小和位置在多層盤里是預定的。
基于單個記錄操作盤可以被最后定下來。然而,如果盤沒有最后定下來,在同一個盤上可能分離地執(zhí)行多個記錄操作。這樣,通過單個記錄操作再生的記錄區(qū)被指定為一個對話。因此,在以前的情況中,盤只有一個對話,而在之后的情況中,盤有多個對話。
如圖5所示,當數據以多個對話記錄在多層盤上時,對話通過一個在對話開始時分配的引入區(qū)和在對話結束時分配的終止區(qū)分離開。引入區(qū)不分配給第一個對話,終止區(qū)不分配給最后一個對話。引入區(qū)和終止區(qū)的功能是分離相鄰的對話,且其上不記錄數據。因此,當通過查找操作訪問所需對話時,直接訪問跟隨相應對話的引入區(qū)的數據區(qū)以使得數據能從其上再生。
如圖6(a)和6(b)所示,當以多個對話將數據記錄在光盤上時,兩個相鄰對話可以被記錄在中間區(qū)的周圍以使得之前對話的結束區(qū)或后面對話的引入區(qū)部分都被記錄在第一記錄層和第二記錄層上。在這種情況下的層跳轉操作的例子如圖6(a)所示,其中光拾取器11從第一層的第一、即當前位置移動到第二層的第二、即目標位置。在這個例子中,當前位置位于離第i對話的終止位置最近,第i-對話是第一記錄層的最后對話,并且在第一和第二記錄層上都記錄有終止區(qū)。目標位置位于第二記錄層上并在相對于當前位置向內的水平位置。在這種情形下,當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時,光拾取器11訪問鄰近第二記錄層1的中間區(qū)的第i對話的終止區(qū),或第(i+1)對話的引入區(qū),并且由于光拾取器11在執(zhí)行層跳轉時遇到非數據區(qū),跳轉操作常常失敗。因此,由于在這些非數據區(qū)中缺少定位數據,光拾取器11不能檢測相應的記錄位置。因此,不能得到目標位置或查找目標位置費時間。
類似的情形如圖6(b)所示,在這個例子中,在第一和第二記錄層上均記錄有引入區(qū),當前位置位于最接近第二記錄層的第j對話的引入區(qū),目標位置位于第一記錄層上、從當前位置水平向內的位置。在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時,光拾取器11訪問鄰近第一記錄層的中間區(qū)的第(j-1)對話的終止區(qū)或第j對話的引入區(qū),并且在完成層跳轉時再遇到非數據區(qū),不能訪問目標位置。
另外,由于在盤外周比在盤內周的偏心和表面振動更大,且在外周的記錄材料的分布不均衡,因此典型的光記錄盤在其外周的記錄和再生質量相對低。此外,光記錄盤具有由于不能精確執(zhí)了諸如聚焦、跟蹤、層跳轉等的伺服操作的缺點。
在此上述參考通過參照結合,適于用于增加的或可選的細節(jié)、特征和/或技術背景的有關教導。
發(fā)明概要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至少解決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下文中描述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使光拾取器精確地并快速地移動到位于多層盤的多個層之一的目標位置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當光盤裝置移動到位于在另一層的目標位置時,提供一種用于使光拾取器在光盤的內周更好地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的方法。
根據本發(fā)明,通過提供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來達到上述和其他目的,包括檢測從當前位置到第一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方向是從盤內周到外周還是從盤外周到內周,當需要用于查找第一目標位置的層跳轉操作時,根據所檢測的水平移動方向,確定關于在層跳轉操作和水平移動之間首先執(zhí)行哪一個的優(yōu)先順序。
更好地,當水平移動方向是從盤的外周到內周時,水平移動在當前層具有最高優(yōu)先權。這里,當用于第一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的方向從盤內周到外周時,用于第一目標位置所在的層的層跳轉操作具有優(yōu)先順序。同樣,用于在當前層水平移動的第二目標位置的扇區(qū)號對應于第一目標位置的物理扇區(qū)號的2的補碼。
更好地,多層盤是可記錄雙層DVD。
在隨后的描述中將部分地闡明本發(fā)明另外的優(yōu)點、目的和特點,這部分在下面的審查之上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或從本發(fā)明能得到啟示。同樣在所附的權利要求書中顯著地指出能實現和得到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優(yōu)點。
參照隨后的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記代表相同的元件,其中圖1是普通DVD記錄器的示意方框圖;圖2表示用于在多層盤上記錄數據的過程;圖3和圖4表示用于在普通多層盤上移動到目標位置的過程;圖5表示用于基于分離的對話在多層盤上記錄數據的過程;圖6A和圖6B表示用于在多層盤的第一記錄層和第二記錄層上都記錄對話的終止區(qū)或引入區(qū)的過程;圖7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DVD記錄器的示意方框圖;圖8和圖9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用于在普通多層盤上移動到目標位置的過程;以及圖10是用于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描述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圖。
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可用于多種光盤裝置,包括但并不限于DVD記錄器。例如,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采用的DVD記錄器包括光盤20、光拾取器21、主軸馬達22、滑動馬達23、馬達驅動器24、伺服控制器25、微計算機26、存儲器27、VDR系統28和2的補碼計算器29??梢远喾N不同的方式執(zhí)行2的補碼計算器29,包括例如在微計算機26中運行的軟件,或在DVD記錄器中分離的單機模塊。
光盤20例如可以是DVD+R雙層的多層盤,包括第一記錄層,層0和第二記錄層,層1。當第一記錄層,層0在盤20上從內周向外周工作時,連續(xù)地分配導入區(qū)、數據區(qū)和中間區(qū);第二記錄層,層1在盤20上從外周向內周工作時,分配中間區(qū)和數據區(qū)。數據區(qū)以單個對話和多個對話的方式被記錄。當光盤20最終定下時,最后對話之后的所有數據被分配給讀出區(qū)。
如圖8和9所示,為第一記錄層,層0的中間區(qū)分配物理扇區(qū)號(PSN),在這個例子中是22D800h~231C00h。由于為第二記錄層,層1的中間區(qū)分配物理扇區(qū)號的大小與第一記錄層,層0的中間區(qū)的物理扇區(qū)號的大小一樣,第二記錄層的PSN是DD2800h~DCE400h,且位于第一記錄層、層0的數據區(qū)和第二記錄層,層1的數據區(qū)之間的PSN互為2的補碼。
如圖8和9所示,在盤中,最后對話的終止區(qū)或第一對話的引入區(qū)各自均記錄在第一記錄層,層0和第二記錄層,層1上。因此,在兩個對話之間分配引入區(qū)和終止區(qū)以對兩個對話分類,但是沒有數據記錄在引入和終止區(qū)中。因此,光拾取器21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并訪問引入區(qū)或終止區(qū),由于光拾取器的位置在非數據區(qū),查找操作被延遲。
例如,當第二記錄層,層1的目標位置是扇區(qū)號(PSN)E80000h時,2的補碼計算器29將6進制值E80000h轉換為2進制值1110 1000 0000 0000 00000000,之后計算2的補碼,0001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0001 0111 1111 11111111 1111+1)。之后,2的補碼計算器29將2的補碼值轉換為6進制值180000h,從而確定對應于第二記錄層,層1的目標位置的第一記錄層,層0的具體位置。
更顯著地,當執(zhí)行查找操作時,微計算器26檢測當前位置和目標位置并確定光拾取器是否應當從盤20的外周移動到盤20的內周,為了使光拾取器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并從當前位置移動到目標位置。
如果光拾取器從盤的外周移動到內周,如圖8所示,2的補碼計算器29確定相應于目標位置(例如,B)的2的補碼的位置(例如,b),然后光拾取器21在第一層,層0內從第一層,層0上的當前位置(例如,A)水平地移動到第一層,層0內的2的補碼位置(例如,b)。之后,在第一層,層0內的2的補碼位置(例如,b)執(zhí)行跳轉操作,這樣光拾取器21能移動到第二記錄層,層1的目標位置(例如,B)。在這種方式中,由于層跳轉操作,阻止光拾取器21訪問在第一記錄層的最后對話的終止區(qū)或第二記錄的第一對話的引入區(qū),或其他非數據區(qū)。
然而,如果光拾取器從盤20的內周移動到外周以訪問目標位置時,如圖9所示,微計算機26控制伺服控制器25的操作以使得光拾取器21首先從在第二層內的當前位置(例如,C)到第一層內的相應位置(例如,c)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然后,光拾取器21水平地移動到第一記錄層內的目標位置(例如,D)。在這種方式下,當光拾取器21水平地向外周移動到目標位置時,防止光拾取器21訪問對話的終止區(qū)或引入區(qū),或其他非數據區(qū)。下面將詳細地描述光拾取器21的這種操作。
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描述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流程圖。
在步驟S10中當光盤20插入設備中時,微計算機26讀出記錄在光盤讀入區(qū)的導航信息并將信息存儲在存儲器27中。基于導航信息,微計算機26確定光盤是否是多層盤,例如雙層DVD+R,然后控制VDR系統28的操作以執(zhí)行被請求的數據的記錄或再生操作。
當請求查找操作時(步驟11),微計算機26檢測當前位置和目標位置(步驟13),當需要向目標位置移動的層跳轉操作時(步驟13),微計算機26確定從當前位置到目標位置的移動方向是否是從盤外周到內周(步驟14)。
基于這種確定(步驟14),如圖8所示,如果光拾取器從盤20的外周移動到內周,微計算機26控制2的補碼計算器29的操作,計算與第二層內的目標位置(例如,B)對應的在第一層內的2的補碼位置(例如,b)。之后,微計算機26控制伺服控制器25的操作以將光拾取器21水平地從第一層內的當前位置(例如,A)移動到第一層內的2的補碼位置(例如,b)(步驟15),執(zhí)行從第一層內的2的補碼位置(例如,b)到第二層內的相應位置的層跳轉操作(步驟16),然后查找精確的目標位置(例如,B)(步驟19)。
相反地,如圖9所示,如果光拾取器從內周移動到外周,微計算機26控制伺服控制器25的操作以使得光拾取器21能直接執(zhí)行在第二層的當前位置(例如,C)到第一層內的相應位置的層跳轉操作(步驟17),然后從第一層內的相應位置(例如,c)向位于外周最近的第一記錄層內的目標位置(例如,D)水平地移動,(步驟18),查找精確的目標位置(例如,D)(步驟19)。之后,在目標位置執(zhí)行用于再生數據或用于記錄新的數據的操作(步驟20)。
本發(fā)明能適于各種光盤裝置,包括但并不限于DVD記錄器,以及各種多層盤,包括但不限于雙層DVD+R。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當執(zhí)行用于目標位置的查找操作時,在光盤的內周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因為離盤內周最近的區(qū)域比離盤外周最近的區(qū)域有更好的記錄和再生性能,所以能精確地快速地在多層的記錄盤上執(zhí)行請求層跳轉操作的目標位置查找操作。
前述的實施例和優(yōu)點僅僅是示范性的,不解釋為限制本發(fā)明。當前的教導能容易地應用到其他類型的裝置。當前發(fā)明的描述是說明性的,并不限制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多種選擇、修改、變形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顯然的。在權利要求書中,裝置加方法的語句旨在當執(zhí)行所述功能時覆蓋在此描述的結構,以及結構等效和等效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可記錄媒體上設置的多個層的層之間移動的方法,可記錄媒體具有內周和外周,該方法包括確定與當前位置相關的目標位置的位置,其中當前位置位于可記錄媒體的多個層中的第一層,在多個層的第二層上提供目標位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層是非共面的;以及從當前位置移動到目標位置,其中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的轉換總是發(fā)生在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如果當前位置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外周,在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的轉換之前優(yōu)先執(zhí)行水平移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執(zhí)行水平移動包括從最接近外周的當前位置向內周水平地移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如果當前位置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外周,在從當前位置移動到目標位置之前,優(yōu)先確定目標位置的2的補碼。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執(zhí)行2的補碼包括確定用于目標位置的六進制值的物理扇區(qū)號(PSN);將目標位置的六進制值PSN轉換為對應的二進制值;為對應的二進制值計算2的補碼值;基于2的補碼,確定與目標位置對應的第一層中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確定與目標位置對應的第一層內的位置之前,優(yōu)先確定對應的十六進制值。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的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的轉換總是包括從第一層內的數據區(qū)到第二層內的數據區(qū)的轉換。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的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的轉換總是防止偏心誤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的從第一層到第二層的轉換總是防止轉換到第二層上設置的非數據區(qū)。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非數據區(qū)包括第二層上設置的引入或終止區(qū)。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層各自包括被引入和終止區(qū)分離的多個數據對話。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從第一到第二層的轉換發(fā)生在第一和第二層上除了引入和終止區(qū)之外的區(qū)域。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如果當前位置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在從第一層轉換到第二層之后執(zhí)行水平移動。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雙層記錄媒體的第一層包括層0,第二層包括層1。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層0包括最接近內周的導入區(qū)和最接近外周的中間區(qū),并且層1包括最接近外周的中間區(qū)和最接近內周的導出區(qū)。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導入、導出和中間區(qū)各自包含非數據區(qū)。
17.一種用于從多層可記錄媒體讀取或在其上記錄的裝置,改進包括用于執(zhí)行目標位置的2的補碼的裝置,其中目標位置位于多層可記錄媒體的第一層,當前位置位于多層可記錄媒體的第二層,其中第一和第二層包括非共面層。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裝置,其中用于執(zhí)行2的補碼的裝置包括2的補碼計算器,其包含作為在安裝有多層可記錄媒體的數字多功能盤(DVD)設備內嵌入在微計算機部分內的軟件,或作為從安裝有多層可記錄媒體的DVD設備分離的模塊。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裝置,其中2的補碼計算器配置成基于目標位置的2的補碼,確定與第一層內的目標位置對應的在第二層內的位置。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中2的補碼計算器配置成與用于目標位置的物理扇區(qū)號(PSN)對應的六進制值轉換為二進制值并計算相應的2的補碼值,并將相應的2的補碼值轉換為六進制值以確定與目標位置對應的在第一層內的位置。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裝置,其中從當前位置到目標位置的轉換總是發(fā)生在最接近可記錄媒體的內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用于在多層盤上查找目標位置的方法。當目標位置查找操作請求在光盤上層跳轉時,確定用于光拾取器的所需水平移動的方向。如果光拾取器必須從盤的外周水平地移動到內周,在當前層首先執(zhí)行水平移動操作,然后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由于在光盤的內周執(zhí)行層跳轉操作,在該位置光拾取器不可能遇到包括位置信息的數據區(qū),所以能精確地并快速地執(zhí)行在多個層之間請求跳轉的目標位置查找操作。
文檔編號G11B7/00GK1838265SQ20061007395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6日
發(fā)明者柳英秀 申請人:日立-Lg數據存儲韓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