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業(yè)界普遍采用的一種電連接器,用以電性連接一對接元件至一電路板,其包括一 絕緣本體、多個容設于絕緣本體中的導電端子、多個接地端子及一包覆于電連接器外側的屏 蔽殼體。其中接地端子設有懸臂狀導接部與對接元件的接地部位相配合,且一部分與遮蔽殼 體貼置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電性導接。另外,該接地端子還設有接腳與信號端子一起連接于電路 板,從而將信號接地。
這種連接器的接地端子與遮蔽殼體間接觸部位為兩彈性較差的平面間相接觸,故其接觸 穩(wěn)定性不易保證,且若期間擠壓力不夠則易產生斷路現(xiàn)象。
另,參照美國專利第6315616號,該專利亦揭示了一種用以電性連接一對接元件至一電 路板的電連接器,所述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多個容設于絕緣本體中的導電端子、 一接 地板及一包覆于電連接器外側的屏蔽殼體。所述接地板包括至少一沿縱長方向延伸的連接部, 及由所述連接部橫向垂直延伸形成的接觸基座部分, 一對接觸部分從每一所述接觸基座部分 在平行方向內延伸。
該種連接器的所述接地板與所述遮蔽殼體間接觸部位為所述接觸基座部分及所述遮蔽殼 體的底板內表面間的兩彈性較差的單面接觸,因一對接觸部分從每一所述接觸基座部分在平 行方向內延伸,故所述接觸基座部分的擠壓力易受所述接觸部分的影響,使得接觸部位穩(wěn)定 性不易保證,特別是當所述接觸部分經多次插接而產生彈性疲乏后,所述接觸基座部分的擠 壓力亦相應降低,且若期間擠壓力不夠則亦易產生斷路現(xiàn)象。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電連接器,以解決前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接地板與所述屏蔽殼體之間接觸持久穩(wěn)定、且接地 效果好的電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其上間隔設有多個端子收容孔;多個導電端 子,分別容設于一所述端子收容孔中; 一接地板,其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接地板包 括一連接部;以及一屏蔽殼體,其包覆于絕緣本體及接地板的外側,所述屏蔽殼體包括一底 板,所述底板彎折延伸形成至少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底板形成一夾持結構,所述接 地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夾持結構中。 '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其所述接地板包括一連接部,所述屏蔽殼體包 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彎折延伸形成至少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底板形成一夾持結構, 所述接地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夾持結構中,如此以來,所述接地板至少一表面可以直接接觸 所述屏蔽殼體,從而達到很好的接地效果,且使所述接地板與所述屏蔽殼體之間接觸更持久 穩(wěn)定、接地效果更好,故可保證電連接器良好的使用性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后視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電連接器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3所示電連接器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圖3所示電連接器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圖7為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接地板與屏蔽殼體的立體組合示意圖8為圖7所示電連接器的接地板與屏蔽殼體沿D-D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電連接器l 電路板6 絕緣本體2 導電端子3
4接地板4屏蔽殼體5主體部20舌部21
工作面211非工作面212端子收容孔22收容空間23
固定孔24固定槽孔25導引槽2121通槽26
固持部31接觸部32導接部33連接部41
第一板體411第二板體412彈性片42狹縫43
扣合部44凸塊440固定片45焊接部46
頂板501底板502側板503抵接部51
扣持部(槽孔)52固定部5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l,焊接與一電路板(未圖示)上,以連接一對接元 件(未圖示),該電連接器1包括一絕緣本體2、多個容設于絕緣本體2中的導電端子3、 一 接地板4及一包覆于電連接器1外側的屏蔽殼體5。
請參閱圖1-3,該絕緣本體2為塑料一體成型且略呈L型的框體,該絕緣本體2其設有一 主體部20,所述主體部20的前端面向前延伸設有一舌部21,該舌部21具有一工作面211 及一與工作面相對的非工作面212,所述工作面211上間隔設有多個端子收容孔22,所述工 作面211與所述主體部20的前端面間形成一收容空間23,所述主體部21的后端面間隔凹設 有多個固定孔24。所述主體部20于該舌部21的非工作面212鄰接的一端部間隔設有多個固 定槽孔2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工作面211為所述舌部21的下表面,所述非工作面212為 所述舌部21的上表面,所述收容空間23為所述舌部21的下表面與所述主體部20的前端面 圍成的區(qū)域,多個固定孔24位于所述主體部21的后端面且正對所述收容空間23的一側端, 且所述固定孔24間隔設置于間隔設置的多個所述端子收容孔22的下方,所述主體部20于該 舌部21的非工作面212鄰接的一端部為所述主體部20的頂部,g卩,多個固定槽孔25間隔 設置于所述主體部20的頂部,且在本實施例中,該舌部21的非工作面212上間隔設有多個 導引槽2121,且每一所述導引槽2121對應連通一所述固定槽孔25,所述主體部20自后端沿底面凹設形成至少一通槽26。
請參閱圖1-6,多個導電端子3,分別容設于所述端子收容孔22中,所述多個導電端子 3包括一固持部31,以將所述導電端子3固持于所述絕緣本體2內;所述固持部31向前延 伸形成一接觸部32,以與一對接元件實現(xiàn)電性導接;所述固持部31向后延伸形成一導接部 33,以將所述電連接器1與所述電路板(未圖示)電性導接。
請參閱圖1-8, —接地板4,其包括一連接部41,所述連接部41包括一第一板體411及 一與第一板體411大致垂直連接的第二板體412, g卩,所述連接部41的橫截面呈L型結構, 且該種結構設置,較所述連接部僅為一平面板體,所述接地板4在自身縱向方向上的強度得 到有效增強,所述連接部41于所述第一板體411 一側端向前彎折延伸設有多個彈性片42, 相鄰兩所述彈性片42之間形成一狹縫43,且相鄰兩所述彈性片42對應延伸通過所述絕緣本 體2的一所述通槽26。所述接地板4于所述連接部41的所述第一板體411的兩端部分別向 前延伸設有至少一扣合部4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扣合部44向上凸伸出一凸塊440。所述連 接部42于所述第二板體412的一側端向前延伸設有多個固定片45,所述固定片45分別對應 插入一所述固定孔24中,以將所述接地板4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上2。所述接地板4于所述 連接部41的所述第二板體412的兩端部分別向后延伸設有至少一焊接部46。
請參閱圖1-8, 一屏蔽殼體5,其大致成一框體,所述屏蔽殼體5包括一頂板501、 一底 板502及兩側板503,所述屏蔽殼體5包覆于所述絕緣本體2及所述接地板41外,且該屏蔽 殼體5包圍所述舌部21與所述收容空間23,所述底板502向內彎折延伸設有至少一彈性抵 接部51,每一所述抵接部51對應穿經一所述狹縫43而彈性抵接于所述連接部41的所述第 一板體411上,以固定所述接地板4和所述屏蔽殼體5,亦,g卩,所述抵接部51與所述屏蔽 殼體5底部形成一上下夾持結構,所述接地板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夾持結構中(請同時參閱 圖4-5及圖8),使得所述接地板4的所述第一板體411的上表面與所述屏蔽殼體5的所述抵 接部51彈性接觸,而下表面與所述屏蔽殼體5的所述底板502的內表面相接觸,且所述屏 蔽殼體5的所述抵接部51僅用于彈性抵接于所述連接部41,故不會經常性的與所述連接部 41進行抵接或解除抵接的作動,故能保持長久可靠的彈性,且即使經長期使用所述抵接部 51喪失了部分彈性,因所述抵接部51與所述屏蔽殼體5底部形成一上下夾持結構,無論所述第一板體411稍向上或稍向下壓合,其中至少一表面仍能接觸所述屏蔽殼體5,而保持良 好的接觸導通效果。所述底板502兩端分別設有至少一扣持部5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扣持 部52為一槽孔52,所述凸塊440扣合于所述槽孔52中,可進一步加強固定所述接地板4和 所述屏蔽殼體5。所述頂板501向內彎折延伸設有至少一固定部53,每一所述固定部53選 擇性地插入一所述固定槽孔25,以實現(xiàn)所述屏蔽殼體5于所述絕緣本體2的相互固持。
請參閱圖l,組裝時,先將所述接地板4置于所述絕緣本體2的后方,推動所述接地板 4,使所述固定片45分別對應插入一所述固定孔24中,于是所述接地板4固定于所述絕緣 本體上2,且所述接地板4的所述第二板體412所述貼合于所述絕緣本體2后端,而與所述 第二板體412大致垂直連接的所述第一板體411則貼合于所述絕緣本體2底面,彈性片42 經所述主體部21的所述通槽26延伸于所述收容空間23底部(請同時參閱圖4-6)。
接著,將所述導電端子3,分別容設于所述端子收容孔22中,以將所述導電端子3固持 于所述絕緣本體2內,且所述接觸部32延伸于所述收容空間23頂部(請同時參閱圖4-6)。
最后,將所述屏蔽殼體5置于所述絕緣本體2的前方,推動所述屏蔽殼體5,使每一所 述固定部53經一所述導引槽2121選擇性地插入一所述固定槽孔25,以實現(xiàn)所述屏蔽殼體5 于所述絕緣本體2的相互固持,且每一所述抵接部51對應穿經一所述狹縫43而彈性抵接于 所述連接部41的所述第一板體411上,于是所述接地板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抵接部51與所 述底板502形成的所述上下夾持結構中(請同時參閱圖4-5),使得所述接地板4的所述第一 板體411的上表面與所述屏蔽殼體5的所述抵接部51彈性接觸,而下表面所述屏蔽殼體5 的底板502的內表面相接觸,如此以來,所述接地板可以直接接觸所述屏蔽殼體,從而達到 很好的接地效果,且使所述接地板4與所述屏蔽殼體5之間的接觸更持久穩(wěn)定、接地效果更 好。此外,所述凸塊440扣合于所述槽孔52中,進一步加強固定所述接地板4和所述屏蔽 殼體5。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l具有如下優(yōu)點
l.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l,所述接地板4,其包括一連接部41,所述連接部41包括一第 一板體411及一與第一板體411大致垂直連接的第二板體412,即,所述連接部41的橫截面 呈L型結構,如此以來,較所述連接部僅為一平面板體,所述接地板4的強度得到有效增強;
72.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所述固定片45分別對應插入一所述固定孔24中,于是所述 接地板4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上2,且所述接地板4的所述第二板體412所述貼合于所述絕 緣本體2后端,而與所述第二板體412大致垂直連接的所述第一板體411則貼合于所述絕緣 本體2底面,如此以來,所述接地板4與所述絕緣本體2可以相互抵消因自身縱向長度較長 而易產生的拱翹變形;
3.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每一所述抵接部51對應穿經一所述狹縫43而彈性抵接于所 述連接部41的所述第一板體411上,于是所述接地板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抵接部51與所述 底板502形成的所述上下夾持結構中,使得所述接地板4的所述第一板體411的上表面與所 述屏蔽殼體5的所述抵接部51彈性接觸,而下表面所述屏蔽殼體5的底板502的內表面相接 觸,如此以來,所述接地板可以直接接觸所述屏蔽殼體,從而達到很好的接地效果,且使所 述接地板4與所述屏蔽殼體5之間的接觸更持久穩(wěn)定、接地效果更好。所述凸塊440扣合于 所述槽孔52中,可進一步加強固定所述接地板4和所述屏蔽殼體5;
4.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所述連接部41的橫截面呈L型結構,且每一所述抵接部51 對應穿經一所述狹縫43而彈性抵接于所述連接部41的所述第一板體411上,于是所述接地 板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抵接部51與所述底板502形成的所述上下夾持結構中,且所述凸塊 440扣合于所述槽孔52中,故所述接地板4與所述屏蔽殼體5固持更加穩(wěn)固,且可以相互抵 消因自身縱向長度較長而易產生的拱翹變形。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 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絕緣本體,其上間隔設有多個端子收容孔;多個導電端子,分別容設于一所述端子收容孔中;一接地板,其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接地板包括一連接部;以及一屏蔽殼體,其包覆于絕緣本體及接地板的外側,所述屏蔽殼體設有一底板,所述底板彎折延伸形成至少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底板形成一夾持結構,所述接地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夾持結構中。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一側端向前延伸設有多個 彈性片,相鄰兩所述彈性片之間形成一狹縫,每一所述抵接部對應穿經一所述狹縫而抵 接于所述連接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自后端沿底面凹設形成 至少一通槽,相鄰兩所述彈性片對應延伸通過一所述通槽。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包括一第一板體及與第一 板體垂直連接的一第二板體。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橫截面呈L型結構。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上間隔設有多個固定孔, 所述連接部一側端延伸設有多個固定片,每一所述固定片分別對應插入一所述固定孔 中。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兩端部分別延伸設有至 少一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向上凸伸出一凸塊,所述底板的兩端分別設有至少一槽孔,所 述凸塊扣合于所述槽孔中。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兩端部分別延伸設有至少一焊接部。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上間隔設有多個固定槽 孔,所述屏蔽殼體還設有一頂板,所述頂板彎折延伸設有至少一固定部,每一所述固定 部選擇性地插入一所述固定槽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其上間隔設有多個端子收容孔;多個導電端子,分別容設于一所述端子收容孔中;一接地板,其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接地板包括一連接部;以及一屏蔽殼體,其包覆于絕緣本體及接地板的外側,所述屏蔽殼體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彎折延伸形成至少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底板形成一夾持結構,所述接地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夾持結構中。如此以來,所述接地板至少一表面可以直接接觸所述屏蔽殼體,從而達到很好的接地效果,且使所述接地板與所述屏蔽殼體之間接觸更持久穩(wěn)定、接地效果更好,故可保證電連接器良好的使用性能。
文檔編號H01R12/16GK201278380SQ20082004973
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6月25日
發(fā)明者蔡友華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