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高壓電力開關領域,涉及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尤其是一種雙驅(qū)動回路的大功率操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操動裝置的輸出扭矩比較小,不能滿足一些大容量特殊開關設備的要 求。本發(fā)明的輸出扭矩大、短時、體積小巧,且具有自鎖、手搖等操作能力,可適用于大容量、 重型的隔離或接地開關操作,如特高壓級用或發(fā)電廠斷口用的隔離開關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制作出簡單可靠,體積小巧,成本低廉的大功率操動裝置。大功率操動裝置的要求為短時大扭矩輸出,機構要有自鎖功能(即輸出軸不能 帶動減速機及電機進行轉動),能夠進行手動操作。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該裝置 包括左側驅(qū)動裝置、右側驅(qū)動裝置和輸出軸;所述左側驅(qū)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左側電機、左 側一級減速裝置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所述右側驅(qū)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右側電機、右側 一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所述輸出軸設置在左側二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 裝置之間,輸出軸由左側二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同時驅(qū)動。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是由固定在左側電機輸出軸上的齒輪副、與齒輪副相互嚙 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左側二級減速裝置是由與左 側一級減速裝置通過平鍵相連左側蝸桿、與左側蝸桿相互嚙合的左側蝸輪構成。所述右側一級減速裝置是由固定在右側電機輸出軸上的齒輪副、與齒輪副相互嚙 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右側二級減速裝置是由與右 側一級減速裝置通過平鍵相連右側蝸桿、與右側蝸桿相互嚙合的右側蝸輪構成。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之間設置有左側電磁離合器;所述右 側一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之間設置有右側電磁離合器。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 于該大功率操動裝置具有短時、大扭矩的輸出,能夠自鎖、能夠手搖操作;并且簡單可靠, 體積小巧,成本低廉。
圖1為本發(fā)明操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操動裝置的A-A剖 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操動裝置的俯視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操動裝置的B-B剖視圖。其中1為左側驅(qū)動裝置;2為右側驅(qū)動裝置;3為輸出軸;4為左側電機;5為左側 一級減速裝置;6為左側二級減速裝置;7為右側電機;8為右側一級減速裝置;9為右側二 級減速裝置;10為左側電磁離合器;11為右側電磁離合器;12為左側蝸桿;13為左側蝸輪; 14為右側蝸桿;15為右側蝸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參照圖1、2、3、4,該裝置包括左側驅(qū)動裝置1、右側驅(qū)動裝置2和輸出軸3 ;所述左側驅(qū)動裝置1包括依次連接左 側電機4、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 ;所述右側驅(qū)動裝置2包括依次連接 的右側電機7、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 ;所述輸出軸3設置在左側二級 減速裝置6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之間,輸出軸3由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和右側二級減速 裝置9同時驅(qū)動。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是由固定在左側電機4輸出軸3上的齒輪副、與齒輪副相互嚙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 是由與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通過平鍵相連左側蝸桿12、與左側蝸桿12相互嚙合的左側蝸輪 13構成。所述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是由固定在右側電機7輸出軸3上的齒輪副、與齒輪副 相互嚙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 是由與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通過平鍵相連右側蝸桿14、與右側蝸桿14相互嚙合的右側蝸輪 15構成。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之間設置有左側電磁離合器10 ; 所述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之間設置有右側電磁離合器11。本發(fā)明驅(qū)動裝置背部設置有輸出軸3,輸出軸3通過拐臂與相應的待操動開關相 連接。本發(fā)明設置有輔助開關裝置,電動限位裝置,手動閉鎖裝置。電動限位裝置與控制元 器件配合對本發(fā)明輸出轉角進行精確定位。需要額外注意的是,左側電機4與右側電機7的轉矩、轉速特性應越接近越好。因 為關系到負載分配問題,電機的轉矩、轉速特性越接近,則負載分配越均勻,整個機構的長 期穩(wěn)定性也就越好。在我們的試制過程中,采用了交、直流兩用的電機,效果非常好。電動操作時,首先讓電磁離合器靜端帶電,電磁離合器動端因受到電磁力的作用 將與電磁離合器靜端吸合,左右兩條驅(qū)動回路將與輸出軸3連通。在左右兩條回路中,左側 電機4及右側電機7運轉,電機轉矩通過第一級減速裝置,軸,電磁離合器靜端,電磁離合器 動端,左側蝸桿12或右側蝸桿14,左側蝸輪13或右側蝸輪15傳至輸出軸3。當需要手動操作時,閉鎖裝置中閉鎖板打開,露出手搖操作孔,手搖柄帶動手搖錐 齒輪轉動,與之嚙合的錐齒輪開始轉動,錐齒輪與右側蝸桿14通過平鍵連接,右側蝸桿14 隨錐齒輪一同轉動,帶動與其嚙合的右側蝸輪15開始轉動,右側蝸輪15與輸出軸3通過平 鍵連接,右側蝸輪15轉動帶動輸出軸3轉動將轉矩輸出。手動操作時,電動回路斷開,電 磁離合器動端與靜端分離,手動操作的轉矩將不能傳遞到右側電機7。輸出軸3轉動輸出 轉矩時,同時帶動與之通過平鍵連接的左側蝸輪13轉動,蝸輪反過來帶動與之嚙合的左側 蝸桿12轉動,因為電磁離合器動端與靜端分離,左側電機4將不為之帶動。此發(fā)明的特點 在于,手搖操作時,手搖驅(qū)動回路以外的驅(qū)動回路,蝸輪、蝸桿必須按照可逆制作,即蝸輪可 以帶動蝸桿轉動,但手搖操作回路不受此條件限制。因為機構要滿足自鎖功能(即輸出軸 3不能帶動減速機及電機進行轉動)的要求,所以手搖操作回路蝸輪、蝸桿必須按照不可逆 制作。在本發(fā)明中,電磁離合器為可選裝置,當輸出角度要求精確定位時,可加裝電磁離 合器裝置,當不需要精確定位時,則電磁離合器裝置可以去掉。當加裝電磁離合器裝置,手 搖操作時,僅有左右兩條驅(qū)動回路的左側蝸桿12、左側蝸輪13、驅(qū)動軸、右側蝸桿14、右側蝸輪15及兩側的電磁離合器動端轉動,其余部件不動。當不加裝電磁離合器裝置,手搖操作時,則左右驅(qū)動回路的第一級減速裝置與電機均被第二級減速裝置中的蝸桿帶動。當負 載一定時,不加裝電磁離合器裝置的手搖操作力要大出許多。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限于此,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 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由所 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左側驅(qū)動裝置(1)、右側驅(qū)動裝置(2)和輸出軸(3);所述左側驅(qū)動裝置(1)包括依次連接左側電機(4)、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所述右側驅(qū)動裝置(2)包括依次連接的右側電機(7)、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所述輸出軸(3)設置在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之間,輸出軸(3)由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同時驅(qū)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是由固定在左側電機(4)輸出軸(3)上的齒輪副、與齒輪 副相互嚙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是由與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通過平鍵相連左側蝸桿 (12)、與左側蝸桿(12)相互嚙合的左側蝸輪(13)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是由固定在右側電機(7)輸出軸(3)上的齒輪副、與齒輪 副相互嚙合的減速齒輪、與減速齒輪通過平鍵連接的傳輸軸構成;所述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是由與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通過平鍵相連右側蝸桿 (14)、與右側蝸桿(14)相互嚙合的右側蝸輪(15)構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一級減速裝置(5)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6)之間設置有左側電磁離合器(10);所述右側一級減速裝置(8)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9)之間設置有右側電磁離合器(I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大功率操動裝置,該裝置包括左側驅(qū)動裝置、右側驅(qū)動裝置和輸出軸;所述左側驅(qū)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左側電機、左側一級減速裝置和左側二級減速裝置;所述右側驅(qū)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右側電機、右側一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所述輸出軸設置在左側二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之間,輸出軸由左側二級減速裝置和右側二級減速裝置同時驅(qū)動。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大功率操動裝置具有短時、大扭矩的輸出,能夠自鎖、能夠手搖操作;并且簡單可靠,體積小巧,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H01H3/26GK101807484SQ201010152798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22日
發(fā)明者宋志軍, 張文兵, 楊雯, 王海斌, 竇曉黎, 薛海雷 申請人: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