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水手表按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腕表的防水按鈕,更具體地涉及用于包含電容式或電阻式開關設備的電子手表的密封按鈕。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一般地包括相對于表殼的中心部件的橫穿頭部,該頭部的下端部靠置在可移動的或可塑性變形的元件上,例如操作設備的葉片等。當壓入按鈕時,該橫穿頭部的端部使得可移動元件發(fā)生移動,并且發(fā)生抵接從而激活機械或電子功能。此外,發(fā)生抵接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按鈕獲得期望功能的實際激活的機械確認。然而,該方案具有關于殼體的內(nèi)部的密封問題。實際上,只有在休息位置時密封才能被保證,但是當在水下激活時,由于越過較淺的深度施加到接合件(通常為O型圈)上的摩擦力,不能完全保證密封。此外,接合件的壓縮也大大增加了按壓按鈕所施加的力的閾值,這使得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此外,電容式操作設備已知被用作接近開關,例如,用于觸摸屏或者數(shù)碼照相設備。這種類型的設備當然理論上可以實現(xiàn)殼體內(nèi)部的物理隔離,因為這種類型的設備不需要類似于手表按鈕的常規(guī)解決方案的橫穿元件,但是這種類型的設備還是具有當與水接觸時自動檢測電容的變化的缺點,這將使得此類型設備不適宜在水中使用,在水中使用此類型設備時,不再可能將用戶的真正的激活與僅僅是由于與水接觸而產(chǎn)生的激活區(qū)分開來。此外,將這種設備調(diào)整為腕表的尺寸將在檢測閾值方面產(chǎn)生大量問題,因為除其它因素以夕卜,電容尤其取決于電樞的表面之間的關系和表面之間的間隔,當接觸面大大減小時并且尤其是當電樞之間的最小間隔較大時,電樞的表面之間的關系和表面之間的間隔將變得很難管理,這就是用于檢測的電容導電元件被設置在密封絕緣板的兩側時的情況。此外,還已知電阻式操作設備,例如用于計算機件鍵盤,其中按壓一個鍵以使得該鍵與導電面抵接,從而能夠閉合電路并且激活電子功能。從文獻US 2262777中也可知一種按鈕,該按鈕形成用于與航空器的操縱桿集成的電阻式電子開關。此按鈕上的壓力使得一個膜片發(fā)生變形,鉚接在此膜片下方的一個可移動的導電元件能夠與設置在按鈕主體上的固定導電元件接觸。然而,這種設備同樣不適于水下使用,因為缺乏密封,并且這種設備不能拷貝以用于腕表,因為為了對檢測電路不停地充電,該設備的耗電量很大,這將對電池的壽命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制表領域中,從文獻FR 2327623中已知一種聯(lián)接到電氣開關的按鈕,該按鈕包括星狀導電彈性元件,該元件的變形使得可以閉合電路并且同時施加回復力以將該元件回復到休息位置。然而,該按鈕的密封僅由根據(jù)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的O型圈類型的密封件來保證,同樣地具有如下的缺點:當浸入水中時,在用于激活的密封的可靠性方面存在問題,并且因為接合件的變形,要施加的最小力的閾值方面也存在問題。因此,存在對不具有已知的缺陷的用于腕表的密封按鈕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特別是基于根據(jù)獨立權利要求的密封的按鈕能夠?qū)崿F(xiàn)這些目的,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了有利的實施例。密封的按鈕包括在休息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間可移動的按鈕頭,第一固定導電元件和第二可移動導電元件。所述按鈕的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包括密封地覆蓋所述第一固定導電元件的可彈性變形的膜片(capsule),其中,所述膜片的上表面與所述按鈕頭的下表面物理接觸,當所述按鈕頭處于休息位置時,所述膜片能夠處于不變形的位置,并且當所述按鈕頭處于工作位置時,所述膜片能夠處于變形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元件形成電容式或電阻式開關設備,其中,當所述按鈕頭處于休息位置時,所述開關處于打開狀態(tài),當所述按鈕頭處于工作位置時,所述開關處于閉合狀態(tài)。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一個優(yōu)點是,與完全機械按鈕的通常解決方案不同,本解決方案能夠保證相對于手表殼體內(nèi)部的密封,并且還能夠最小化按鈕頭所需的行程,對于普通的腕表而言,該行程必須較長以補償不同部件的設置的公差誤差,并且因此在每次壓入按鈕頭時保證通過機械接合實現(xiàn)有效激活。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保證潛水手表在水下時的接合可靠性,例如,僅僅在按下按鈕后,并且不會在浸沒時由于自動檢測水的存在而被干擾,這與不再能夠檢測到按鈕的實際按壓的傳統(tǒng)的電容型解決方案不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一個附加優(yōu)點是,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提供“咔嗒聲(click)效應”,即,基于用于相對于中心部件的外部密封該設備的膜片的彈性變形,向用戶提供激活期望的功能的機械反饋。一旦膜片的彎曲情況被逆轉,則用戶將知道該功能已經(jīng)激活,無論該膜片是否已經(jīng)與抵接面接觸,特別是對于電容式檢測模式尤其如此。
從以下對多種優(yōu)選實施例和附圖的詳細說明中,其他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圖1A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處于休息位置的按鈕的剖面圖;圖1B是在按鈕主體、密封部件、絕緣部件和第一固定導電元件的裝配區(qū)域的圖1A的放大圖;圖1C是根據(jù)圖1A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按鈕的透視圖,所述按鈕處于在中心部件中的裝配模式并且處于休息位置;圖1D是沿設置在中心部件中的盲孔的軸線A-A截取的剖面圖,其中該盲孔用于接收根據(jù)前述的圖1A和圖1B所示的本發(fā)明的按鈕的優(yōu)選實施例;圖2是根據(jù)前述的圖1A和圖1B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處于壓下位置的按鈕的剖面圖;圖3是根據(jù)替代實施例的處于壓下位置的按鈕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下的圖1A、1B和IC示出了兩個不同的視圖,分別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按鈕的剖面圖和平面圖,其中當按鈕處于休息位置Pr時,按鈕頭I稍稍地突出到手表的中心部件2的外部。根據(jù)該優(yōu)選的實施例,在將按鈕插入到如圖1D所示的中心部件2的通孔20中之前,按鈕能夠以模塊化的形式裝配到中心部件2的外側。圖1B僅是圖1A中的不同部件的裝配區(qū)域的放大圖。由于是為了更加容易辨識而引入了圖1B,以便于為示出的不同的部件添加附圖標記,在以下對于說明書中描述的部件的附圖標記的說明中,將組合地參考這兩個圖。從圖1A所示的剖面圖中可以看出,按鈕頭I包括大致平坦的上表面11,用戶的一根手指可以與該表面接觸以壓入按鈕,并且激活預定的功能諸如啟動計時器、設定鬧鈴等,其中如圖1C所示,該按鈕頭I相對于中心部件2的外表面22突出高度H,該高度H優(yōu)選地小于或等于2_。該高度H使得按鈕頭I稍稍突出到中心部件2的外側,并且因此使得用戶更加容易抓握,然而這種突出并不會因為需要額外的空間以及所形成的與用戶的皮膚接觸的更加突出的邊緣而影響到佩戴舒適度。根據(jù)一個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按鈕頭I包括下部外周環(huán)形抵接面13,其用于與按鈕主體3的類似的環(huán)形外表面33接觸,其中在該按鈕主體3中裝配有按鈕的所有部件。內(nèi)部外周抵接面13在中心部件2的外表面22的位置處對齊,從而使得高度H與按鈕在其外周部分中的厚度也相等,如圖1A所示,所述厚度即按鈕頭I的上表面11和下部外周抵接面13之間的高度差。按鈕頭I的上表面11是具有直徑D的圓盤,優(yōu)選地直徑D處于4mm至5mm的范圍內(nèi),以使得用戶能夠很容易地抓握。這些尺寸與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相同,但是為了形成作為電容型實施例的一部分的電容器的電樞,在表面方面具有限制,對于該電容型實施例而言,電樞的尺寸的數(shù)量級是上述數(shù)量級的大約10倍以上,例如,對于照相設備的按鍵或按鈕而言,按鈕頭具有數(shù)量級為I平方厘米的外部抓握表面。事實上,平面電容器的電容值直接與彼此面對的表面的尺寸成比例。因此,這些表面面積在本發(fā)明的框架中將大大減小,這意味著當必須檢測到激活時彼此面對的表面之間的間隔必須減小,或者必須采用電樞的幾何形式,如下文所述。按鈕頭I包括中央部件12,通過弓I導部件7軸向地弓丨導中央部件12以執(zhí)行朝向中心部件2的內(nèi)部的平移運動,其中該引導部件7的第一和第二內(nèi)側面720和724分別與第一外側面123和第二外側面124配合。按鈕頭I的中央部件12的下表面121與膜片的可變形中心件62的上表面621接觸,按鈕頭I的任何朝向內(nèi)部的平移運動都會趨向于使膜片60變形以使得該膜片60與本發(fā)明的開關設備的第一固定接觸元件5靠近,其中該第一固定接觸元件5與電子檢測電路100接觸。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按鈕頭I由諸如塑料等的絕緣材料制成,中央部件的厚度E優(yōu)選地選擇為大于或等于3mm,以使得設置在膜片60的位置處的可移動的導電元件6與中心部件2的外部更好地電絕緣,以便例如用在水中,或者在按鈕頭處于休息位置Pr的情況下當用戶將手指簡單地放置在按鈕頭I的上表面11時,防止任何寄生電容的影響。根據(jù)圖1A和圖1B所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膜片60在其環(huán)形外周部件61處密封地固定在第一固定導體5之上,其中,該環(huán)形外周部件61在其下表面611處被膠粘或者焊接到按鈕主體3,并且在同一外周部件61的上表面612的位置處被壓入到按鈕主體3的引導部件7的下表面73所覆蓋。因為引導部件7在膜片60的外周部件61處被壓入,所以通過防止任何水滲透通過膜片60的外部,能夠改善按鈕的密封性。根據(jù)一種變型,膜片不再具有凸環(huán)(collar),即,環(huán)形外周部分612,并且通過設置在其上表面612上的硅樹脂粘合劑接頭來保證密封。膜片優(yōu)選地是金屬制品,因此該膜片是完全導電的,從而該膜片自身形成第二導電元件6,而不需要將附加的導電元件粘附或者焊接到可塑性變形的中心件62的下表面622或上表面621上。為了防止膜片60的任何腐蝕(膜片60的中心件62將定期地與水接觸),可以選擇諸如鋁等的非氧化材料,或者膜片60可以被層壓塑料片覆蓋。當膜片60是金屬制品時,優(yōu)選地還可以選擇金屬材料用于形成按鈕主體3,以便提高電容器的敏感度,該電容器的外部電樞由導電膜片60和按鈕主體3形成,并且該電容器的內(nèi)部電樞由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形成,該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這里設置為相對于中心部件2的橫穿部件。由于由插入到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和按鈕主體3之間的環(huán)形絕緣部件4形成的電介質(zhì),這種設置提供了介于平面電容器和圓柱形電容器之間的混合結構,相對于只含有由導電兀件的上表面53和膜片60的中心件62形成的第一電樞的電容器而言,這種設置將大大增加所形成的電容器的電容。事實上,根據(jù)所描述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上表面53最大僅等于大約I平方毫米,從而能夠容納按鈕主體3和絕緣部件4。根據(jù)如圖1A和圖1B所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在其側面52之間的直徑d等于大約I毫米,并且用于其裝配的肩部51使得面對第二導電元件的上表面53能夠稍稍增大。如上所指出的,所描述的按鈕的優(yōu)選變型能夠以模塊化的形式在中心部件2的外側安裝在按鈕主體3中,然后將其強制性地壓入到如圖1D所示的通孔20中,該圖1D與沿著圖1A和圖1B的軸線A-A截取的剖面圖相對應。該通孔20與在圖1A中也可見的肩部21對應,在此肩部21上設置有抵接面211,并且按鈕主體的抵接面311與此抵接面211接觸,而按鈕的外側面31優(yōu)選地通過摩擦沿著側壁201被保持在所述通孔中。也可以設想的是,通過將上述的壁(圖1A中的附圖標記201,211)彼此膠粘或者焊接來固定按鈕主體3,或者也可以沿著通孔20的側壁201設置接頭,以便提高組件的密封性。為了方便組裝操作,不僅設在中心部件2中的孔口、而且第一接觸元件5和絕緣部件4都可以具有彼此裝配的肩部,如圖1B所示。第一導電元件5的肩部51具有與絕緣部件4的第二抵接面421接觸的第一下部抵接面511,而該肩部的外側面510與第一內(nèi)部側向裝配面420接觸,并且第一導電元件的側面52與絕緣部件的第二內(nèi)部側向裝配面422接觸。類似地,絕緣部件4包括肩部41,該肩部41包括與按鈕主體的第二內(nèi)部裝配面322接觸的外側面410 (按鈕主體的第一內(nèi)部裝配面320用于引導部件7的裝配),并且包括與按鈕主體3的第三抵接面323接觸的第一下部抵接面411 (第一和第二抵接面311和321分別用于在通孔20的肩部21上的裝配和膜片60的外周部件61的裝配)。絕緣部件的側面45與按鈕主體3的第三內(nèi)部側向裝配面324接觸。由于在圖1A中可見的并且在圖1B中更加詳細地示出的這些不同的肩部,不同部件的相對的軸向定位(即,第一導電元件5、絕緣部件4、按鈕主體3相對于中心部件2的內(nèi)部)變得容易,同時通過沿著不同的裝配面強制性地壓入而完成裝配也是很容易的。雖然這些不同的部件之間的裝配面是豎直的,但是也可以設想稍稍傾斜的裝配面,以便于通過摩擦實現(xiàn)裝配操作。從圖1A和圖1B中可以看出,第一導電元件的上表面53、絕緣元件的上表面43和按鈕主體的第二抵接面321在相同的水平高度對齊。這種水平對齊使得能夠很有效地管理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和第二可移動導電元件6之間的間隔e,該間隔e確定了簡單地作為膜片60的曲率(即,膜片60的與按鈕頭I的中心部件12的第一下表面121接觸的頂部和外周部件61之間的豎直距離)的函數(shù)的形成在這兩個導體之間的電容器的額定電容。類似地,按鈕主體的下表面34與絕緣部件的內(nèi)表面44和中心部件的內(nèi)表面23在同一個水平高度對齊,而第一導電元件的內(nèi)表面54位于更朝向中心部件2的內(nèi)部的位置處,以便隨后連接至檢測電路100,因此需要可能最少量的布線。然而,可以設想第一導電元件的下表面54與絕緣部件的下表面44以及以上提及的其他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高度對齊。根據(jù)示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在其上表面53的高度處帶有肩部51的第一圓柱形導電元件5能夠被安裝到絕緣部件4中,該絕緣部件4具有環(huán)形形狀并且在其上表面43的高度處也具有肩部41以便裝配到按鈕主體3中。一旦裝配好這三個部件,則通過使外周部件61的下表面611位于按鈕主體3的第二抵接面321上,可以將膜片60裝配到按鈕主體3中。然后沿著按鈕主體3的第一內(nèi)部裝配面320能夠?qū)⒁龑Р考?裝配到膜片60的外周部件61的上表面612上。按鈕主體3的內(nèi)部裝配面320與引導部件7的外部裝配面71配合。為了改善引導部件7在按鈕主體3中的固定,可以使用緊固環(huán)8,該緊固環(huán)的剖面形狀設為正方形,并且局部地覆蓋引導部件7。根據(jù)圖1A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緊固環(huán)8具有如下的額外的優(yōu)點:使得上表面81與按鈕主體3的外表面33對齊,從而可以形成與按鈕頭I的下部外周抵接面13面對的延伸的抵接面,并且控制按鈕的行程Cp,其中按鈕的行程Cp與處于休息位置Pr的按鈕頭I的上表面和下文描述的圖2中示出的工作位置Pa的按鈕頭I的上表面之間的豎直距離相對應。根據(jù)所描述的實施例,按鈕的行程Cp也與附圖標記為13和33的兩個表面之間的距離相對應。固定好引導部件7之后,按鈕頭I仍保持待裝配在該部件7中。從圖1A中可以看出,按鈕頭I的中心部件12包括對齊的第一和第二豎直側面123和124,在該兩個豎直側面123和124之間設置有凹陷部122以容納保持凸緣9。類似地,引導部件7包括第一內(nèi)側面720和第二內(nèi)側面724,這兩個側面彼此對齊并且是豎直的,在該兩個內(nèi)側面720和724之間設置有凹陷部721。在裝配位置,保持凸緣9稍稍地從由上部抵接面1221和下部抵接面1222包圍的凹陷部122沿側向突出,在該兩個抵接面之間保持凸緣9借助于其上表面91和下表面92相對于按鈕頭I軸向地定位,并且該保持凸緣9局部地被容納于設置在引導部件7中的凹陷部721中。為了防止保持凸緣9向中心部件2的外側的任何移動以及防止因此移動到按鈕頭I (保持凸緣9與按鈕頭I在軸向上是完整的)的外部,保持凸緣9的上表面91的位于中心部件的凹陷部122之外的突出部分保持為抵接引導部件7的保持面722,該保持面722在頂部包圍引導部件7的凹陷部721。然而,由于保持凸緣9的傾斜側面93,按鈕頭I的行程朝向中心部件2的內(nèi)部不受下部抵接面723的限制,其中在保持凸緣9被徑向擠壓的同時,保持凸緣9的所述傾斜側面93可以在凹陷部721的邊緣(B卩,由附圖標記為723,724的表面形成的邊緣)上滑動。因為當向按鈕主體3的內(nèi)部壓入按鈕頭I并且按鈕頭I與引導部件的上表面74和同一引導部件7的第一內(nèi)側面720形成的邊緣接觸時,逐漸徑向向內(nèi)地引導保持凸緣9,所以保持凸緣9的這種朝中心定向的外部傾斜側面93的設置也使得該保持凸緣9能夠很容易地插入到引導部件的凹陷部721中。為了能夠進行按鈕頭的這種裝配,應當注意的是,保持凸緣的上表面91的寬度應該必須比形成在按鈕頭I的中心部件12中的凹陷部122的深度更小或者相等,從而使得在釋放足夠的空間以允許按鈕的中心部件的第一外側面123沿著引導部件的第一內(nèi)側面720通過之前,保持凸緣的內(nèi)側面94不與凹陷部122的基部抵接。還應當注意的是,根據(jù)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按鈕的厚度E和引導部件7的保持表面722的軸向定位配置為使得當按鈕頭I處于休息位置Pr時,按鈕頭I的下表面121與膜片60的上表面621接觸,并且在保持凸緣9的上表面91與引導部件7的保持表面722接觸時,膜片60不發(fā)生變形。由此,因為膜片60施加朝向中心部件2的外側的回復力(該回復力趨向于將凸緣的上表面91的突出部分壓向保持表面722),所以按鈕頭I在沒有任何軸向游隙的情況下被保持在休息位置Pr。在圖1A示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在按鈕處于休息位置Pr時,固定接觸面5和可移動接觸面6(8卩,在曲率中心處的膜片的中心件的內(nèi)表面622)之間的間隔e至少等于0.3mm,以便在按鈕的浸沒期間能夠?qū)⒖梢苿拥膶щ娫玫仉娊^緣,在該按鈕的浸沒期間水可能流入到保持元件的內(nèi)部,一直到達膜片60的可變形中心件的上表面621,并且產(chǎn)生寄生電容效應。當按鈕處于休息位置Pr時,在所述第一固定導電兀件5的外表面53和其他任何有必要位于膜片60外部的導電元件之間的最小距離的增加能夠大大地減少這些寄生電容效應。為了防止任何非按時的激活,額外地可以使用諸如申請人的專利EP 0838737中描述的電子相關變化檢測電路100,該電路具有固定在大于5%的檢測閾值,已知與通過接觸的檢測相對應的寄生電容效應一般不超過3%。由經(jīng)驗已經(jīng)可以確定,水進入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按鈕中不會產(chǎn)生超過2%的電容變化,從而相關變化的5%的以上閾值對于不調(diào)和這兩種類型的寄生電容已經(jīng)足夠。根據(jù)圖1A、1B、2和3中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按鈕頭I的休息位置Pr和第一工作位置Pa (圖2)以及第二工作位置Pa’(圖3)之間的按鈕行程Cp小于或等于0.3mm,即,比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小2倍,對于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而言,按鈕的行程一般處于0.5mm至Imm的范圍內(nèi)。對傳統(tǒng)機械按鈕而言,在不對激活的可靠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條件下,不可能減小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的行程,因為傳統(tǒng)的機械按鈕需要克服殼體內(nèi)部的部件定位的公差誤差,特別是那些負責機械連接的部件。公差誤差的累積將使得不可能將行程值降低到0.5mm以下。因為圖1A、2和3之間的不同僅在于按鈕頭I的豎直定位,所以在下文中將僅詳細說明在圖1A和圖2和3之間發(fā)生改變的元件,其他的附圖標記將與圖1A和圖1B中的相同。根據(jù)圖2示出的實施例(該圖示出圖1A中的按鈕不再處于休息位置Pr,而是處于第一工作位置Pa),可以看出第一固定接觸元件5的外表面53和膜片(其在這里是金屬制品并且因此可以導電)的中心件的下表面621之間的間隔e恰好等于按鈕的行程Cp。然而,根據(jù)圖3 (該圖示出按鈕處于第二工作位置Pa’,在該第二工作位置,膜片的中心件的下表面621不再與第一固定接觸元件5的外表面53接觸)中示出的替代實施例,間隔e被選擇為比按鈕的行程Cp稍大,該按鈕的行程Cp這里由按鈕頭的外周下表面13和按鈕主體的上表面33之間的豎直距離確定。因此,在所有的情況下,按鈕的行程受限于間隔e,即,關系Cp ( e,其中圖2示出了 Cp=e的特殊情況,對于此實施例而言,由于固定導電元件5和可移動導電元件6物理接觸,因此可以在電容式或電阻式檢測模式之間選擇。對于按鈕的行程Cp嚴格小于間隔e的情況而言(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只可能選擇電容式檢測模式。根據(jù)示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引導部件7對按鈕頭的中央部件12執(zhí)行朝向中心部件2的內(nèi)部的軸向直線引導。然而,可以設想按鈕頭的行程是曲線的,例如,對于上表面11相對于中心部件的上表面22傾斜并且繞軸線樞轉從而向膜片60施加變形力的按鈕頭I而言,按鈕頭的行程是曲線的。雖然按鈕的行程Cp優(yōu)選地由按鈕頭的外周下表面13和按鈕主體的上表面33之間的配合確定,但是也可以設想該行程由與引導部件7的上表面74抵接的其它表面(諸如按鈕頭的第二下表面14)來確定。
從圖2和圖3中可以看出,膜片60的彎曲是可以逆轉的;當施加的力超過機械激活閾值時,發(fā)生這種彎曲的逆轉。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膜片60的曲度(其對應于膜片的頂部和外周部件之間的豎直距離,并且因此對應于接觸元件之間的間隔e)、膜片60的直徑、膜片60的厚度以及所使用的材料的剛度都構造為確定小于或等于500克的激活閾值,并且優(yōu)選地在400-500克之間。此激活閾值遠遠小于機械按鈕中所用的激活閾值,對于機械按鈕而言,由于存在厚的接合件以保證相對于殼體內(nèi)部的密封,使得激活力實際上高于500克。為了便于膜片的變形并且進一步降低上述的激活閾值,按鈕頭的下部接觸面121可以選擇為盡可能地小,如在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下部接觸面設置在按鈕頭的中央部件12之下的小突出部件的端部,這使得施加到膜片60的頂部的壓力最大化。所提出的方案具有與電子方案相關的優(yōu)點,S卩,當按鈕頭I處于工作位置時(其中膜片60如圖3所示局部地變形,或者如圖2所示完全變形,其中心件的下表面622靠置在第一導電元件5的上表面53上),還傳遞機械激活確認的咔嗒聲。然而,在本發(fā)明的框架中,實際激活的機械反饋不僅針對電阻式檢測(諸如針對按壓鍵)獲得,而且針對純粹的電容式檢測獲得。因此,根據(jù)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按鈕能夠在顯著改善完全機械方案的密封性能的同時,還由于模仿通常的機械激活的咔嗒聲效應,給用戶提供了類似的使用便利性。雖然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使用按鈕主體3,然而應當理解,根據(jù)沒有示出的一個替代的實施例,也可以設想將按鈕直接容納在中心部件2中,這將能夠省略一個部件,但是阻止了在中心部件之外的任何模塊化組件,并且需要直接在中心部件2中機加工適當?shù)难b配面。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腕表的密封的按鈕,所述按鈕包括能夠在休息位置(Pr)和工作位置(Pa,Pa’)之間移動的按鈕頭(1),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和第二可移動導電元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包括密封地覆蓋所述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的可彈性變形的膜片(60),其中,所述膜片(60)的上表面(621)與所述按鈕頭(I)的下表面(121)物理接觸,當所述按鈕頭(I)處于休息位置(Pr)時,所述膜片(60)處于非變形位置,并且當所述按鈕頭(I)處于工作位置(Pa,Pa’)時,所述膜片(60)處于變形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元件(5,6)形成電容式或電阻式開關設備;當所述按鈕頭(I)處于休息位置(Pr)時,所述開關設備處于打開狀態(tài),當所述按鈕頭(I)處于工作位置(Pa,Pa’ )時,所述開關設備處于閉合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頭(I)被軸向地引導,并且所述休息位置(Pr)和所述工作位置(Pa,Pa’)之間的所述按鈕頭的行程(Cp)小于或等于0.3暈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頭(I)包括確定按鈕頭的所述行程(Cp)的下部外周抵接面(13)。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兀件(5)的外表面(53)最大為I平方毫米,在按鈕的所述休息位置(Pr),所述第一導電元件(5)的所述外表面(53)和所述可移動接觸元件(6)的表面之間的間隔(e)至少為0.3毫米。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觸表面(5)和所述可移動接觸元件(6)的表面之間的間隔(e)大于或等于所述按鈕的行程(Cp)。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0)設置為確定小于500克的激活閾值,當所述按鈕頭處于工作位置(Pa,Pa’)時,所述膜片(60)在彈性變形期間的曲率逆轉提供了機械激活確認咔嗒聲。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0)的可變形的中心件(62)形成所述可移動導電元件(6)。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外周部件(61)被固定到獨立于手表的中心部件(2)的環(huán)形按鈕主體(3)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0)和所述按鈕主體(3)是導電的。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元件(5)是橫穿的,所述按鈕包括插入到所述第一導電元件(5)和所述按鈕主體(3)之間的環(huán)形絕緣部件(4)。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包括所述按鈕頭(I)的引導部件(7),所述引導部件(7)被壓到所述膜片(60)的外周部件(61)上。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包括所述按鈕頭(I)的保持凸緣(9),所述保持凸緣(9)被局部地容納于所述按鈕頭(I)的中央部件(121)的凹陷部(122)中。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的按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緣(9)具有傾斜的外側面(93)。
14.一種包括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按鈕的腕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連接到基于相關阻抗變化的電子檢測電路(100 )。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腕表,其特征在于,檢測閾值固定在5%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腕表的密封的按鈕,所述按鈕包括可以在休息位置(Pr)和工作位置(Pa,Pa’)之間移動的按鈕頭(1),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和第二可移動導電元件(6)。所述按鈕包括密封地覆蓋第一固定導電元件(5)的可彈性變形的膜片(60),其中,所述膜片的上表面(621)與所述按鈕頭的下表面(121)物理接觸。當所述按鈕頭處于休息位置時,所述膜片處于不變形的位置,并且當所述按鈕頭處于工作位置時,所述膜片處于變形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元件形成電容式或電阻式開關設備,其中,當所述按鈕頭(1)處于休息位置時,所述開關處于打開狀態(tài),當所述按鈕頭(1)處于工作位置時,所述開關處于閉合狀態(tài)。
文檔編號H01H13/06GK103177891SQ2012105669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Y·費里, S·羅塔, J-C·馬丁 申請人:斯沃奇集團研究和開發(f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