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 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導電端子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LVDS連接器通常包括絕緣本體和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為一體式零件,所述若干導電端子插接鉚壓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收容槽中。所述若干導電端子一般通過設計倒刺結構來與所述絕緣本體干涉配合以提供端子保持力,從而使得所述端子收容槽與所述導電端子上倒刺的成型要求精度高,進而導致模具設計復雜、模具加工及成型難度大,同時還導致端子保持力和端子焊錫腳平坦度不易管控。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電連接器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的結構簡單且便于加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模組,其中所述端子模組包括若干導電端子及注塑成型在所述若干導電端子上的塑膠塊,所述絕緣本體包括頂壁、與所述頂壁對應設置的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的兩側壁,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第一扣持塊,所述塑膠塊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所述底壁上還設有朝所述頂壁方向延伸的阻擋塊,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相抵接且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的前端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塑膠塊設有自前端面沿所述端子模組插入的反方向凹陷的開槽,所述第二扣持塊自所述開槽內壁向外突伸,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為豎直設置的豎直面,所述第一扣持塊與所述第二扣持塊上還分別設有與所述豎直面相對且呈傾斜設置的導引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絕緣本體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之間且與所述兩側壁平行的兩個支撐壁,所述頂壁、底壁、兩個支撐壁及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圍設成用以收容所述端子模組的收容槽,所述頂壁、兩側壁及所述阻擋塊的上表面圍設成與所述收容槽相連通并用以收容對接連接器的收容腔,所述收容槽的外側還設有用以固定對接連接器的固定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塑膠塊的頂表面與所述收容槽的頂壁相抵接且所述塑膠塊的底表面與所述收容槽的底壁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上下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塑膠塊設有自頂端沿所述塑膠塊高度方向突伸的凸塊,所述頂壁設有自內表面凹陷以收容所述凸塊的卡槽,所述凸塊的前端面與所述卡槽的內壁面相抵持。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擋塊上設有用以收容所述若干導電端子的端子收容孔,所述端子收容孔前后貫通所述阻擋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電端子包括鑲埋于所述塑膠塊內的插入部、自所述插入部一端延伸的接觸部及自所述插入部另一端延伸的尾部,所述接觸部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孔中。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上分別設有自外表面沿所述端子模組插入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底壁后端還設有用以定位所述導電端子尾部的定位
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壁上的所述凹槽前后貫通所述底壁。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遮蓋所述絕緣本體的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突伸入所述固定孔中并與所述絕緣本體相扣持的扣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勢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一方面通過將所述塑膠塊注塑成型在所述導電端子周圍,可使得所述導電端子的成型精度要求降低,對應模具設計簡單、方便成型且無保持力不足之隱患;另一方面通過在所述絕緣本體的頂壁與底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第一扣持塊,在所述塑膠塊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以及在所述絕緣本體底壁上設有朝所述頂壁方向延伸的阻擋塊,從而使得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相抵接且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的前端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進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固定有導電端子的所述塑膠塊穩(wěn)定固持在所述絕緣本體上,且相互固持結構設計簡單、方便加工成型。
圖I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圖I所示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絕緣本體的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I所示電連接器的塑膠塊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塑膠塊的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圖7是圖I所示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示意圖。圖8是圖I所示電連接器的遮蔽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100為LVDS連接器。所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0、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10內的端子模組20以及遮蓋所述絕緣本體10的遮蔽殼體30。所述端子模組20包括若干導電端子201及注塑成型在所述若干導電端子201上的塑膠塊202。如圖3與圖4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0包括頂壁101、與所述頂壁101對應設置的底壁102以及連接所述頂壁101與所述底壁102的兩側壁103。所述頂壁101與所述底壁102上分別設有若干個第一扣持塊104,且所述頂壁101上的所述第一扣持塊104與所述底壁102上的所述第一扣持塊104沿所述絕緣本體10長度方向錯開設置。所述底壁102上還設有朝所述頂壁101方向延伸的阻擋塊105,所述阻擋塊105上設有用以收容所述若干導電端子201的端子收容孔1051,且所述端子收容孔1051前后貫通所述阻擋塊105。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絕緣本體10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頂壁101與所述底壁102之間且與所述兩側壁103平行的兩個支撐壁106。所述頂壁101、底壁102、兩個支撐壁106及所述阻擋塊105的后端面圍設成用以收容所述端子模組20的收容槽11,所述頂壁101、兩側壁103及所述阻擋塊105的上表面圍設成與所述收容槽11相連通并用以收容對接連接器(未圖示)的收容腔12。所述收容槽11的兩外側還分別設有用以固定所述對接連接器的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中還設有用以與所述遮蔽殼體30相配合的固定槽131。所述頂壁101與所述底壁102上還分別設有自外表面沿所述端子模組20插入方向凹陷的凹槽107,且所述底壁102上的所述凹槽107前后貫通所述底壁102。所述頂壁101上還進一步設有自內表面凹陷的 卡槽108,所述底壁102后端還設有用以定位所述導電端子201的定位槽14。如圖5與圖6并結合圖3所示,所述塑膠塊202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104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203。所述塑膠塊202設有自前端面沿所述端子模組20插入的反方向凹陷的開槽204,所述第二扣持塊203自所述開槽204內壁向外突伸。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100通過所述第一扣持塊104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203的后端面相抵接及所述阻擋塊105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202的前端面相抵接,從而可限制所述端子模組20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10。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持塊104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203的后端面為豎直設置的豎直面1042、2032,所述第一扣持塊104與所述第二扣持塊203上還分別設有與所述豎直面1042、2032相對且呈傾斜設置的導引面1041、2031。所述塑膠塊202的頂表面與所述收容槽11的頂壁相抵接且所述塑膠塊202的底表面與所述收容槽11的底壁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20沿上下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
10。所述塑膠塊202還設有自頂端沿所述塑膠塊202高度方向突伸的凸塊205,所述凸塊205收容于所述卡槽108中,且所述凸塊205的前端面與所述卡槽108的內壁面相抵持以防止所述塑膠塊202的上端向前傾斜。如圖7并結合圖6所示,所述導電端子201包括鑲埋于所述塑膠塊202內的插入部2011、自所述插入部2011 —端延伸的接觸部2012及自所述插入部2011另一端延伸的尾部2013。所述接觸部2012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孔1051中并向上突伸入所述收容腔12內,所述尾部2013定位于所述定位槽14中,從而可限制所述導電端子201沿所述絕緣本體10長度方向擺動。如圖8并結合圖3所示,所述遮蔽殼體30的頂端301設有向后傾斜延伸的懸臂302,所述懸臂302突伸入所述絕緣本體10頂壁101上的所述凹槽107內并與所述凹槽107的內壁相抵持配合。所述遮蔽殼體30設有自底端303撕破而成以與所述絕緣本體10底壁102上的所述凹槽107相固持的固持臂304。所述遮蔽殼體30的兩端305分別設有突伸入所述固定孔13中并與所述絕緣本體10相扣持的扣臂31,且所述扣臂31收容于所述固定槽131中。借由所述懸臂302與所述頂壁101上凹槽107的配合、所述固持臂304與所述底壁102上凹槽107的配合以及所述扣臂31與所述固定槽131的配合,從而將所述絕緣本體10穩(wěn)固于所述遮蔽殼體30內。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100 —方面通過將所述塑膠塊202注塑成型在所述導電端子201周圍,可使得所述導電端子201的成型精度要求降低,對應模具設計簡單、方便成型且無保持力不足之隱患;另一方面通過在所述絕緣本體10的頂壁101與底壁102上設有分別錯開設置的若干個第一扣持塊104、在所述塑膠塊202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104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203、以及在所述絕緣本體10底壁102上設有朝所述頂壁101方向延伸的阻擋塊105,使得通過所述第一扣持塊104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203的后端面相抵接及所述阻擋塊105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202的前端面相 抵接,從而限制所述端子模組20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10,進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固定有所述導電端子201的所述塑膠塊202穩(wěn)定固持在所述絕緣本體10上,且相互固持結構設計簡單、方便加工成型。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組包括若干導電端子及注塑成型在所述若干導電端子上的塑膠塊,所述絕緣本體包括頂壁、與所述頂壁對應設置的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的兩側壁,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第一扣持塊,所述塑膠塊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所述底壁上還設有朝所述頂壁方向延伸的阻擋塊,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相抵接且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的前端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塊設有自前端面沿所述端子模組插入的反方向凹陷的開槽,所述第二扣持塊自所述開槽內壁向外突伸,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為豎直設置的豎直面,所述第一扣持塊與所述第二扣持塊上還分別設有與所述豎直面相對且呈傾斜設置的導引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之間且與所述兩側壁平行的兩個支撐壁,所述頂壁、底壁、兩個支撐壁及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圍設成用以收容所述端子模組的收容槽,所述頂壁、兩側壁及所述阻擋塊的上表面圍設成與所述收容槽相連通并用以收容對接連接器的收容腔,所述收容槽的外側還設有用以固定對接連接器的固定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塊的頂表面與所述收容槽的頂壁相抵接且所述塑膠塊的底表面與所述收容槽的底壁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上下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塊設有自頂端沿所述塑膠塊高度方向突伸的凸塊,所述頂壁設有自內表面凹陷以收容所述凸塊的卡槽,所述凸塊的前端面與所述卡槽的內壁面相抵持。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塊上設有用以收容所述若干導電端子的端子收容孔,所述端子收容孔前后貫通所述阻擋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包括鑲埋于所述塑膠塊內的插入部、自所述插入部一端延伸的接觸部及自所述插入部另一端延伸的尾部,所述接觸部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上分別設有自外表面沿所述端子模組插入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底壁后端還設有用以定位所述導電端子尾部的定位槽。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的所述凹槽前后貫通所述底壁。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遮蓋所述絕緣本體的遮蔽殼體,所述遮蔽殼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突伸入所述固定孔中并與所述絕緣本體相扣持的扣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的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若干導電端子及注塑成型在所述若干導電端子上的塑膠塊,所述絕緣本體包括頂壁、與所述頂壁對應設置的底壁及連接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的兩側壁,所述頂壁與所述底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第一扣持塊,所述塑膠塊上下兩側分別設有若干個與所述第一扣持塊相扣持的第二扣持塊,所述底壁上還設有朝所述頂壁方向延伸的阻擋塊,所述第一扣持塊的前端面與所述第二扣持塊的后端面相抵接且所述阻擋塊的后端面與所述塑膠塊的前端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端子模組沿前后方向脫離所述絕緣本體。
文檔編號H01R13/506GK202601914SQ2012202132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邰軍, 劉俊賢 申請人:昆山嘉華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