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管散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告了一種熱管散熱器,包括U型熱管、底座和鰭片組,U型熱管固定在底座上,鰭片組由若干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交替堆疊形成,每一片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上均設(shè)有若干通孔,每一個通孔的周緣上形成有一凸緣,U型熱管的兩側(cè)通過通孔穿設(shè)在鰭片組上,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在整體上呈四邊形,第一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上部具有第一折彎部,第二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下部具有第二折彎部,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方向均與凸緣的延伸方向相反,交替重疊時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朝向同一個方向,且第一折彎部與第二折彎部交錯排布。本實用新型極大提高了熱管散熱器的散熱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熱管散熱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熱管散熱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為了保證CPU運行的效率,通常會在CPU上方設(shè)置一熱管散熱器,以協(xié)助CPU迅速散熱,熱管散熱器通常包括多個疊層在一起的鰭片(即散熱片)以及多個穿設(shè)在該鰭片上的U型熱管,每一根U型熱管都為中空管體,并設(shè)置有散熱流體,該散熱流體常溫狀態(tài)時為液態(tài),分布于U型熱管中央底部位置,當散熱流體吸熱后會變?yōu)闅鈶B(tài)并上升至U型熱管兩側(cè)的頂部并通過鰭片與空氣熱交換,直到在頂部冷凝成液態(tài)后,再回落到U型熱管的底部。因此,熱管和鰭片均是熱管散熱器散熱效果優(yōu)劣的關(guān)鍵。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能極大提高熱管散熱器的熱效能,增強產(chǎn)品的散熱性能,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熱管散熱器。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5]一種熱管散熱器,包括U型熱管、底座和鰭片組,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鰭片組由若干第一鰭片和若干第二鰭片交替堆疊在一起形成,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上均設(shè)有若干通孔,每一個通孔的周緣上形成有一向所述通孔外延伸的凸緣,所述U型熱管的兩側(cè)通過所述通孔穿設(shè)在所述鰭片組上,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在整體上均呈四邊形,在所述第一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上部分別具有第一折彎部,在所述第二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下部分別具有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方向均與所述凸緣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交替堆疊是: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朝向同一個方向,且所述第一折彎部與所述第二折彎部交錯排布,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的所述第一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一鰭片,每一片所述第二鰭片的所述第二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二鰭片。
[0006]優(yōu)選地:
[0007]所述U型熱管的管徑至少為8mm。
[0008]所述U型熱管的管徑為10mm。
[0009]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角度均為90°。
[0010]所述底座上設(shè)有與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形狀相適應的凹槽,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凹槽內(nèi)。
[0011]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通過拍管的形式固定在所述凹槽內(nèi),使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平整露出所述底座的底面。
[0012]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與兩側(cè)的夾角均為90°。
[0013]所述U型熱管有三條。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熱管散熱器為側(cè)吹型熱管散熱器,鰭片組由具有不同結(jié)構(gòu)的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交替堆疊而成,第一鰭片上的第一折彎部與第二鰭片上的第二折彎部相錯排布,這不僅能防止了風往側(cè)邊發(fā)散,而且可以堆疊更多的鰭片形成鰭片組,以提升散熱性能,進一步的,熱管的直徑可以至少為8_,進一步提高了熱管散熱器的熱效能,增強了產(chǎn)品的散熱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熱管散熱器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的另一個視角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7]圖3是圖1的主視示意圖;
[0018]圖4是圖1的側(cè)視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熱管散熱器中第一鰭片31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6是圖5的俯視示意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熱管散熱器中第二鰭片32的立體示意圖;
[0022]圖8是圖7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對照附圖并結(jié)合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熱管散熱器,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該熱管散熱器包括U型熱管、底座和鰭片組,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鰭片組由若干第一鰭片和若干第二鰭片交替堆疊在一起形成,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上均設(shè)有若干通孔,每一個通孔的周緣上形成有一向所述通孔外延伸的凸緣,所述U型熱管的兩側(cè)通過所述通孔穿設(shè)在所述鰭片組上,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在整體上均呈四邊形,在所述第一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上部分別具有第一折彎部,在所述第二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下部分別具有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方向均與所述凸緣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交替堆疊是: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朝向同一個方向,且所述第一折彎部與所述第二折彎部交錯排布,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的所述第一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一鰭片,每一片所述第二鰭片的所述第二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二鰭片。
[0025]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1-4所示,熱管散熱器包括3條U型熱管1、底座2和鰭片組3,底座2上設(shè)有與U型熱管1的底部形狀相適應的凹槽21,每條U型熱管1的管徑為10mm,U型熱管1的底部與兩側(cè)的夾角均為90°,U型熱管1的底部通過拍管的形式固定在凹槽21內(nèi),使U型熱管1的底部平整露出底座2的底面。
[0026]鰭片組3由若干第一鰭片31和若干第二鰭片32交替堆疊在一起形成,如圖5_8所示,每一片第一鰭片31和第二鰭片32上均設(shè)有若干通孔4,每一個通孔4的周緣上形成有一向所述通孔外延伸的凸緣41,U型熱管1的兩側(cè)通過通孔4穿設(shè)在所述鰭片組3上,第一鰭片31和第二鰭片32在整體上均呈四邊形,在第一鰭片31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上部分別具有第一折彎部311,在第二鰭片32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下部分別具有第二折彎部321,第一折彎部311和第二折彎部321的折彎角度均為90°,折彎方向均與凸緣41的延伸方向相反。
[0027]第一鰭片31和第二鰭片32交替堆疊在一起形成鰭片組3是按以下方式交替堆疊的:第一折彎部311和第二折彎部321朝向同一個方向,且第一折彎部311與第二折彎部321交錯排布(即堆疊時,一第一鰭片的第一折彎部對應與該第一鰭片相鄰的第二鰭片的側(cè)邊的上部(未被折彎部分),一第二鰭片的第二折彎部對應與該第二鰭片相鄰的第一鰭片的側(cè)邊的下部(未被折彎部分)),如圖4所示,每一片第一鰭片的第一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第一鰭片,每一片所述第二鰭片的所述第二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二鰭片。這樣的方式能堆疊更多的鰭片,增加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性能,形成的熱管散熱器的兩個側(cè)邊(有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側(cè)邊)是幾乎閉合的,可以防止了風往側(cè)邊發(fā)散,保證了風的方向性,同時,使用的10mm管徑的熱管,增加了鰭片組與熱管的接觸面,使熱管和鰭片組能更緊密的貼合,能進一步提升熱管散熱器的散熱性倉泛。
[0028]以上內(nèi)容是結(jié)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熱管、底座和鰭片組,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鰭片組由若干第一鰭片和若干第二鰭片交替堆疊在一起形成,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上均設(shè)有若干通孔,每一個通孔的周緣上形成有一向所述通孔外延伸的凸緣,所述U型熱管的兩側(cè)通過所述通孔穿設(shè)在所述鰭片組上,所述第一鰭片和第二鰭片在整體上均呈四邊形,在所述第一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上部分別具有第一折彎部,在所述第二鰭片的相對的兩個側(cè)邊的下部分別具有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方向均與所述凸緣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交替堆疊是: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朝向同一個方向,且所述第一折彎部與所述第二折彎部交錯排布,每一片所述第一鰭片的所述第一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一鰭片,每一片所述第二鰭片的所述第二折彎部的高度延伸至靠近相鄰的下一片所述第二鰭片。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熱管的管徑至少為8mm。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熱管的管徑為10_。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的折彎角度均為90°。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shè)有與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形狀相適應的凹槽,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凹槽內(nèi)。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通過拍管的形式固定在所述凹槽內(nèi),使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平整露出所述底座的底面。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熱管的底部與兩側(cè)的夾角均為90。。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熱管有三條。
【文檔編號】H01L23/367GK204069602SQ20142042063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7月28日
【發(fā)明者】張毅, 張禮政, 劉忠 申請人: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