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頻電機,具體涉及一種變頻電機弓I出排的結構。
技術背景 目前,變頻異步電機的引出線的數(shù)量最多只有六根,且通過導電排引出機座時,均垂直于機座側壁,導致與之配套設計的出線盒的徑向尺寸非常大,尤其是當導電排的數(shù)量增加至九根時,若采用傳統(tǒng)的設計思路,其既不滿足裝箱要求,又浪費材料,甚至電機端部的操作空間根本不夠用,其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證。當電機的引出線為導電排,且數(shù)量達到九根甚至更多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對其空間布局進行設計,使其在較低的成本下,既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又能滿足運輸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它的布局合理,既方便用戶接線,使電機的橫向尺寸得到控制,又滿足了電機的裝箱要求。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包括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出線盒、四塊導線夾板及九根導電排,所述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以一字形排開的方式安裝在所述變頻電機的定子線圈的引線端的后方,所述出線盒安裝在機座側壁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導線夾板與所述機座側壁靠近并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出線盒的內部一側,該第一導線夾板上呈斜列式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導線夾板分別以與所述機座側壁垂直的方式間隔一致地固定在所述出線盒的內部另一側并位于所述第一導線夾板的前方;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呈陣列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所述第三導線夾板上開設兩排與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第二排穿孔和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六個穿孔;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開設一排與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三個穿孔;所述九根導電排的一端對應地連接在所述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上,該九根導電排分成與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對應的三排導電排,該三排導電排依次垂直地穿過所述機座側壁及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后彎折90°,再一一對應地垂直穿過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并使第一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第二排導電排和第三排導電排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第三導線夾板的兩排穿孔并使第二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導線夾板上,第三排導電排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的一排穿孔并使第三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上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中,所述若干并聯(lián)環(huán)通過一支架安裝在所述電機的引線端的后方。上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中,所述穿孔的形狀與所述導電排的橫截面形狀適配。上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中,所述九根導電排穿過所述機座側壁及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后折彎90°而與所述機座側壁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弓I出排的結構的技術方案,空間布局合理,方便操作,滿足電機絕緣要求;尺寸緊湊,省材料,滿足裝箱要求。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A向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中的出線盒的內部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B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其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包括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11 19、出線盒2、四塊導線夾板31 34及九根導電排,其中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11 19以一字形排開的方式并通過支架I安裝在電機的定子線圈的引線端5的后方;出線盒2安裝在靠近并聯(lián)環(huán)11 19的機座側壁6的外表面上;第一導線夾板31與機座側壁6靠近并平行地固定在出線盒2的內部一側,該第一導線夾板31上呈斜列式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311、312、313 ;第二、第三、第四導線夾板32 34分別以與機座側壁6垂直的方式間隔一致地固定在出線盒2的內部另一側并位于第一導線夾板31的前方;第二導線夾板32上呈陣列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第三導線夾板33上開設兩排與第二導線夾板32上的第二排穿孔和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六個穿孔;第四導線夾板34上開設一排與第二導線夾板32上的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三個穿孔;九根導電排的一端對應地連接在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11 19上,該九根導電排分成與第一導線夾板31上的三排穿孔311、312、313對應的三排導電排41、42、43,該三排導電排41、42、43依次垂直地穿過機座側壁6及第一導線夾板31上的三排穿孔311、312、313后彎折90° ,使九根導電排與機座側壁6平行,再對應地垂直穿過第二導線夾板32上的三排穿孔并使第一排導電排4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導線夾板32上,然后僅使第二排導電排42和第三排導電排43 —一對應地穿過第三導線夾板33的兩排穿孔并使第二排導電排4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導線夾板33上,最后僅使第三排導電排43 —一對應地穿過第四導線夾板34上的一排穿孔并使第三排導電排4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導線夾板34上。所有穿孔的形狀與導電排的橫截面形狀適配。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在九根導電排分成三排時,將分別與排在第一的并聯(lián)環(huán)11、排在第四的并聯(lián)環(huán)14及排在第七的并聯(lián)環(huán)17連接的三根導電排分成第一排導電排41并分別一一對應地引到第一導線夾板31上的第一排穿孔311中,將分別與排在第二的并聯(lián)環(huán)12、排在第五的并聯(lián)環(huán)15及排在第八的并聯(lián)環(huán)18連接的三根導電排分成第二排導電排42并分別一一對應地引到第一導線夾板31上的第二排穿孔312中,將分別與排在第三的并聯(lián)環(huán)13、排在第六的并聯(lián)環(huán)16及排在第九的并聯(lián)環(huán)19連接的三根導電排分成第三排導電排43并分別一一對應地引到第一導線夾板31上的第三排穿孔313中。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還適應以三的倍數(shù)的引出排的布置。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空間布局合理,方便操作,滿足電機絕緣要求;尺寸緊湊,省材料,滿足裝箱要求。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 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包括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出線盒、四塊導線夾板及九根導電排,所述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以一字形排開的方式安裝在所述變頻電機的定子線圈的引線端的后方,所述出線盒安裝在機座側壁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導線夾板與所述機座側壁靠近并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出線盒的內部一側,該第一導線夾板上呈斜列式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 所述第二、第三、第四導線夾板分別以與所述機座側壁垂直的方式間隔一致地固定在所述出線盒的內部另一側并位于所述第一導線夾板的前方;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呈陣列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所述第三導線夾板上開設兩排與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第二排穿孔和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六個穿孔;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開設一排與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第三排穿孔對應的共三個穿孔; 所述九根導電排的一端一一對應地連接在所述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上,該九根導電排分成與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對應的三排導電排,該三排導電排依次垂直地穿過所述機座側壁及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后彎折90°,再一一對應地垂直穿過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并使第一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導線夾板上,第二排導電排和第三排導電排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第三導線夾板的兩排穿孔并使第二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導線夾板上,第三排導電排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的一排穿孔并使第三排導電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導線夾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并聯(lián)環(huán)通過一支架安裝在所述電機的引線端的后方。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形狀與所述導電排的橫截面形狀適配。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九根導電排穿過所述機座側壁及所述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后折彎90°而與所述機座側壁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間布局合理的變頻電機引出排的結構,包括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出線盒、四塊導線夾板及九根導電排。第一導線夾板上呈斜列式布置地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并與機座側壁平行地固定在出線盒的內部一側;第二至第四導線夾板分別以與機座側壁垂直的方式固定在出線盒的內部另一側;第二導線夾板上開設三排共九個穿孔;第三導線夾板上開設兩排共六個穿孔;第四導線夾板上開設一排共三個穿孔;九根導電排的一端連接在九個并聯(lián)環(huán)上并分成三排并依次垂直地穿過機座側壁及第一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后彎折90°,再穿過第二導線夾板上的三排穿孔,僅第二、第三排導電排穿過第三導線夾板的兩排穿孔,僅第三排導電排穿過第四導線夾板上的一排穿孔。
文檔編號H02K5/22GK202798392SQ2012204876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尚朔, 李單龍, 葉志明 申請人: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