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用電動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鐘表用電動機,第一課題是減少轉子旋轉時的旋轉聲,第二課題是防止沖擊導致的軸的折彎,第三課題是實現(xiàn)無偏差的起動特性。將用于賦予轉子大的慣性的慣性板(115)配置于比轉子磁鐵(113)更靠上部軸支承部(111)的相反側,并且,下部軸支承部由榫眼(116)形成,榫眼的底邊(116a)以位于比定子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121)更靠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方式形成,并且,至少形成于下部基板的榫眼用軸(41)由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和粗徑旋轉軸(41b)形成,將粗徑旋轉軸41b和轉子的粗徑旋轉孔(116b)或慣性板的內徑(115a)的間隙設定為防止細徑旋轉滑動軸折彎的間隙。進而,將轉子磁鐵(113)的磁極和小齒輪歯形的齒尖(112a)保持在一定角度。
【專利說明】鐘表用電動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鐘表用電動機周圍的構造,尤其是涉及以轉子為主的電動機周圍的構造。
【背景技術】
[0002]鐘表、特別是計時用的鐘表以連續(xù)驅動秒針的所謂連續(xù)運針鐘表為主流。為使這種連續(xù)運針驅動順暢,目前對鐘表用電動機進行了各種研究。作為該研究之一,例如有如下技術,如專利文獻I所示,通過使慣性環(huán)Ia與作為鐘表用電動機的I個零件的轉子一體化,消除轉子的微妙的擺動,將轉子的旋轉速度維持在大致一定。
[0003]其次,圖8是專利文獻I的圖2,參照圖8說明現(xiàn)有技術。
[0004]鐘表用電動機由轉子1、定子2以及未圖示的線圈形成。轉子I由具有齠輪部If和收納部Id的轉子本體lj、環(huán)形磁鐵le、慣性環(huán)la、以及上下的軸部Ig等構成。而且,轉子I在防塵罩3的軸承凹部軸支承上榫軸部lg,在中板4的軸承凹部軸支承下榫軸部Ig并將其旋轉自如地保持。
[0005]2是定子,配置于與轉子I的環(huán)形磁鐵Ie對向的位置。通過由未圖示的線圈產生的磁場,定子2交替地變換N極和S極,由此,轉子旋轉,介由中間輪6、7、8且經過輸出齒輪9使安裝于輸出軸10的未圖示的指針旋轉,顯示時刻。為了使有轉矩變動的電動機的旋轉速度均一,上述慣性環(huán)Ia目前仍在使用。
[0006]但是,該轉子I的軸支構造如上所述采用上下均通過軸部Ig進行旋轉的構造。但是,轉子I的軸方向的旋轉中心處于與定子2的厚度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位置。因此,特別是在下榫的軸支構造中,固定側的中板為凹孔,且可動側的轉子下軸為凸形狀,因此,環(huán)形磁鐵的磁極被定子吸引,以上述凹孔為支點,轉子15向防塵罩3側大幅傾倒(上板組裝之前尤為顯著),由于上述慣性環(huán)較重,所以存在加工、結合誤差帶來的偏心以及平振動帶來的動態(tài)失衡,在轉子旋轉時,上榫產生橫方向的振動,轉子I在擺動的同時進行旋轉,因此,一邊摩擦防塵罩3 —邊旋轉,因此,存在產生被防塵罩3放大的大的旋轉聲的問題。
[0007]另外,現(xiàn)有的下榫軸部Ig的軸由細且相比轉子磁鐵即環(huán)形磁鐵Ie的(1/2)的厚度進一步向中板4方向延伸的軸形成。這是為了相比轉子I的旋轉中心位置使下榫軸部Ig的軸的長度更長,以使轉子I的旋轉順暢。但是,為此而軸較長時,下榫軸部Ig容易折彎而對鐘表施加沖擊,從而存在軸折彎的問題。
[0008]作為榫折彎的對策,作為該轉子的材質只要使用強度高的材料即可。作為該材質,考慮POM(聚縮醛樹脂)。該材質的彎曲強度為88Mpa,強度充分,但由于成本高,而且硬度硬,所以具有旋轉聲增大的課題。因此,使用彎曲強度為37Mpa左右的ABS*PS樹脂。但是,該材質具有不能耐受落下等沖擊的缺點。
[0009]另外,轉子磁鐵Ie雖然使用具有雙極性的磁鐵,但在專利文獻I中沒有記載,與之相對應,通常齠輪部If使用防倒轉齒形。如果該磁極的位置和齠輪部If的齒尖位置的關系不一定,則起動時的旋轉不穩(wěn)定,存在起動特性產生偏差的問題。[0010]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11]專利文獻
[0012]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 - 336931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13]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4]本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是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點,第一課題在于,使轉子旋轉時的旋轉聲減少,第二課題在于,防止沖擊導致的軸折彎,進而,第三課題在于,實現(xiàn)無偏差的起動特性。
[0015]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0016]本發(fā)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鐘表用電動機,其由轉子、定子和線圈形成,所述轉子具備保持于轉子杯的轉子磁鐵和位于該轉子磁鐵的下側的慣性板,所述定子與所述轉子磁鐵的側面對向配置,所述線圈供一體形成于該定子的線圈芯嵌入,其中的轉子由下述部件形成,且使這些部件在同軸上形成,即,上部軸支承部,其被軸支承于上部基板的榫軸眼;小齒輪,其用于傳遞旋轉;轉子磁鐵及慣性板,其被保持于所述轉子杯;下部軸支承部,其通過下部基板的榫眼用軸旋轉自如地支承,所述鐘表用電動機中,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由榫眼形成,所述榫眼形成為其底邊達到比與所述轉子的重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所述定子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更靠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由此,能夠減少轉子旋轉時的旋轉聲。
[0017]另外,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鐘表用電動機中,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的榫眼由細徑旋轉滑動孔和粗徑旋轉孔構成,并且,所述下部基板的榫孔用軸也由細徑旋轉滑動軸和粗徑旋轉軸形成,在以其底邊達到位于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細徑旋轉滑動孔內卡合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另外,在所述粗徑旋轉孔卡合所述粗徑旋轉軸,并且,該粗徑旋轉軸形成為以用于防止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折彎的間隙進行卡合,由此,能夠防止沖擊導致的軸折彎。
[0018]另外,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鐘表用電動機中,在以其底邊成為位于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的方式形成的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的榫眼卡合形成于所述下部基板的榫眼用軸的細徑旋轉滑動軸,所述榫眼用軸的粗徑旋轉軸相對于所述慣性板的內徑以用于防止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折彎的間隙對向配置,由此,能夠防止沖擊導致的軸折彎。
[0019]另外,本發(fā)明第四方面的鐘表用電動機中,所述轉子磁鐵以從所述同軸方向觀察時,穿過其軸心而連結所述轉子磁鐵的磁極的直線和連結形成于所述小齒輪的一對防倒轉齒彼此的直線具有一定的角度地保持于所述轉子杯內,由此,能夠實現(xiàn)無偏差的起動特性。
[0020]另外,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鐘表用電動機中,在所述轉子杯的下面?zhèn)刃纬捎袎喝胨鲛D子磁鐵時的定位導向部,由此,能夠容易且可靠地以一定的角度進行定位。
[0021]發(fā)明效果
[0022]本發(fā)明的鐘表用電動機將用于賦予轉子大的慣性的慣性板配置于比轉子磁鐵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更靠所述下部軸支承部側,具體而言,通過在轉子杯中從上部軸支承部側按順序層疊保持轉子磁鐵和慣性板,能夠大幅降低轉子旋轉時的旋轉聲。
[0023]另外,以轉子的軸支承部為榫眼,該榫眼由細徑旋轉滑動孔和粗徑旋轉孔形成,與形成于下部基板的細徑旋轉滑動軸和粗徑旋轉軸分別卡合,可防止沖擊帶來的軸的折彎。[0024]另外,通過將轉子磁鐵的磁極和小齒輪歯形的齒尖保持在一定角度,能夠實現(xiàn)無偏差的起動特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轉子的構造的圖,是轉子的側面剖視圖。
[0026]圖2是表示鐘表機芯的電動機周圍的側面剖視圖。
[0027]圖3是表示轉子的軸支構造的側面剖視圖,(a)表示通常的旋轉狀態(tài),(b)表示從側面施加了沖擊時的狀態(tài)。
[0028]圖4是表示顯示轉子的軸支構造的其它實施例的側面剖視圖,(a)表示通常的旋轉狀態(tài),(b)表示從側面施加了沖擊時的狀態(tài)。
[0029]圖5是表示沒有慣性板時的轉子的軸支構造的側面剖視圖,(a)表示通常的旋轉狀態(tài),(b)表示從側面施加了沖擊時的狀態(tài)。
[0030]圖6是表示相對于轉子磁鐵的極和小齒輪的齒尖的位置關系的圖,(a)是上面圖,(b)是側面剖視圖,(C)是下面圖。
[0031]圖7是表示組裝轉子磁鐵時的組裝方法的側面剖視圖。
[0032]圖8是現(xiàn)有技術的鐘表用電動機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本發(fā)明的轉子構造由上部軸支承部、用于傳遞旋轉的小齒輪、轉子磁鐵和下部軸支承部形成,并且具有賦予轉子慣性力的慣性板。慣性板配置于比上述轉子磁鐵更靠上部軸支承部的相反側,下部軸支承部由榫眼形成。該榫眼的底邊具有以位于比定子的厚度中心位置更靠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方式形成的結構,另外,轉子的榫眼由細徑旋轉滑動孔和粗徑旋轉孔形成,與下部基板的細徑旋轉滑動軸和粗徑旋轉軸分別卡合,或者,榫眼與下部基板的細徑旋轉滑動軸卡合并旋轉,并且,粗徑旋轉軸與保持于轉子杯內的慣性板保持一定間隙而對向配置,而且,將轉子磁鐵的磁極和小齒輪齒形的齒頂保持為具有一定角度。
[0034]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首先,使用圖2說明鐘表機芯的電動機周圍的構造。20為鐘表機芯,具有如下的結構。30是作為上部基板的上板,40是作為下部基板的中板,50是底板,在上板30和底板50之間收納有包含中板40的鐘表機芯20的各零件。而且,包含后述的轉子的各輪列主要由上板30和中板40軸支承。另外,上板30和底板50兼作上下的防塵罩(所謂外殼)。
[0035]100是鐘表用電動機,由轉子110和定子120以及線圈130形成。定子120和轉子130的構造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定子120與穿過線圈130的中心孔的線圈芯形成為一體。轉子110由作為上部軸支承部的上榫軸111、小齒輪112、轉子磁鐵113、轉子杯114、慣性板115以及作為下部軸支承部的下榫眼116形成。就轉子110而言,下榫孔111被上板30的榫軸用孔31軸支承,下榫眼116被中板40的榫孔用軸41軸支承,從而轉子110進行旋轉。而且,如果對線圈130賦予電子信號,則定子120中產生磁場,使轉子110旋轉,經由小齒輪112驅動下一段的第7齒輪以下的輪列60,使鐘表用指針旋轉并顯示時刻。此時,本申請實施例中,秒針被設定為連續(xù)運針。
[0036]下面,對本實施例的轉子的構造進行說明。本轉子的構造改變了慣性板115的位置、以下部軸支承部為下榫眼116的形狀、下榫眼116的位置。S卩,參照圖1,從上部側起,上榫軸111、小齒輪112、轉子杯114以及下榫眼116由塑料部件形成為一體。轉子磁鐵113和慣性板115均形成為環(huán)狀,轉子磁鐵113和慣性板115從上榫軸111側按順序被保持于轉子杯114的內周。為了使轉子磁鐵113和慣性板的組裝容易,將轉子杯114的內周設為兩段。即,轉子磁鐵113被保持固定于小徑的內周114a,另外慣性板115被保持固定于大徑的內周114b。下面,對該保持構造進行說明。
[0037]如圖1中所見,轉子110的重心位置IlOa和定子120的中心位置121以配置于大致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為使該轉子的重心位置IlOa與定子的中心位置121 —致,將用于賦予大的慣性的慣性板115相對于轉子磁鐵113在上榫軸111的相反側,鄰接地保持于轉子杯114的內周114a,使其比轉子磁鐵113靠下側。
[0038]進而,對本發(fā)明的下榫眼116的位置也進行了研究。即,如圖1所示,使下榫眼116的孔的深度達到比轉子110的重心位置IlOa更靠上榫軸111側。即,設定為使下榫眼116的底面116a達到比與轉子的重心位置IlOa大致一致的定子120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121更靠上榫軸111側的深度。當然,形成為使下榫眼116卡合的形成于中板40的榫眼用軸41達到比定子120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121更靠上榫軸111側的高度。
[0039]這樣,由于將慣性板115配置于比轉子磁鐵113更靠上榫軸111的相反側,所以,比轉子的重心位置IlOa更靠上方的上榫軸111側的重量減輕,轉子110的旋轉穩(wěn)定,可以減少上榫軸111的橫振動的擺動。另外,由于將慣性板115壓入固定于轉子杯114的內周,所以能夠減少慣性板115的加工誤差帶來的質量的不均衡量。其結果是,與上板30的摩擦減弱,振動能量減少,被上板30放大產生的聲音的空氣傳播旋轉聲顯著減少,能夠實現(xiàn)接近無聲的狀態(tài)。
[0040]接著,對本實施例的下部軸支構造進行說明。圖3是用于說明本實施例的下部軸支構造的剖視圖,(a)表示通常的旋轉狀態(tài),(b)表示施加了沖擊的狀態(tài)。在(a)圖中,本實施例的下榫眼116由兩段帶臺階孔形成。即,由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和粗徑旋轉孔116c形成。與其相對應地形成于中板40的榫眼用軸41如圖3所示,也由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和粗徑旋轉軸41b這兩段形成。而且,細徑旋轉滑動軸41a與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卡合,另夕卜,粗徑旋轉軸41b與粗徑旋轉孔116c卡合,轉子110進行旋轉。此外,上榫軸111與形成于上板30的榫軸用孔31以極小的余隙卡合而進行旋轉。
[0041]在通常的使用狀態(tài)下,粗徑旋轉軸41b和粗徑旋轉孔116c保持具有某程度的間隙的狀態(tài),通過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和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的卡合而旋轉支承轉子110。在此,使用(b)圖說明鐘表機芯20受到落下等沖擊的情況。當因沖擊而對轉子110施加箭頭F的力時(通常,由于圖3(b)的圖在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了 90°的狀態(tài)下使用,所以在圖的狀態(tài)下說明力F從上方作用的情況),轉子110向力F的相反側稍微傾斜。因該傾斜,下榫眼116的粗徑旋轉孔116c與形成于中板40的榫眼用軸41的粗徑旋轉軸41b碰觸,防止其進一步的傾斜。
[0042]在此,簡單地說明防止榫眼用軸41彎曲時的榫折彎的原理。鐘表機芯20的落下方向以箭頭F為上,向箭頭方向自然落下并撞上底板。此時,轉子110承受100G級的加速度,特別是作用于質量大的轉子磁鐵113和慣性板115的某榫眼用軸41側。榫眼用軸41為了減少滑動摩擦而以細徑形成,因此,當承受來自橫向的沖擊時,轉子110以上榫軸111為支點彎曲,中心移動。于是,轉子的中心也移動,因此,粗徑旋轉軸41b與轉子的粗徑旋轉孔116c接觸,停止在不會折彎的范圍內。
[0043]S卩,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在與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的余隙內傾斜,因此,細徑旋轉滑動軸41a不會折彎。即,粗徑旋轉軸41b和粗徑旋轉孔116c的某程度的間隙是指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在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的余隙內可以傾斜的間隙。當沖擊消失時,如圖(a)圖所示,返回通常位置,因此,能夠充分防止榫折彎。此外,由于轉子及下部基板用塑料制成,所以能夠一體形成,不會帶來成本升高。
[0044]接著,對有關該榫折彎的對策的其它實施例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其結構的剖視圖。與圖3不同的結構在于,轉子110的下榫眼116為通常的一段結構,且采用如下結構,即,與榫眼用軸41的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卡合進行旋轉,減小慣性板115a的內徑115b使其與形成于中板40的榫眼用軸41的粗徑旋轉軸41b對向。當受到沖擊而對轉子110施加箭頭F的力時,轉子110向力F的相反側稍微傾斜。此時,慣性板115a的內徑115b碰觸榫眼用軸41的粗徑旋轉軸41b而防止傾斜。圖3中,同樣地,由于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在其與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的余隙內傾斜,所以細徑旋轉滑動軸41a不會折彎。即,所謂粗徑旋轉軸41b和慣性板115a的內徑115b的某程度的間隙,是指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可以在下榫眼116的余隙內傾斜的間隙。
[0045]如上所述,至少將榫眼用軸41作為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和粗徑旋轉軸41b,細徑旋轉滑動軸41a用于旋轉滑動軸,將粗徑旋轉軸41b用作防止榫折彎用的軸,因此,雖然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容易輕微折彎,但由于粗徑旋轉軸41b的存在,從而轉子110在旋轉中,榫不會折彎。
[0046]接著,對與上述圖3及圖4所示的下部軸支構造不同的榫折彎對策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5是用于說明該下部軸支構造的剖視圖,(a)表示通常的旋轉狀態(tài),(b)表示施加了沖擊的狀態(tài)。該下部軸支構造與圖3及圖4所示的下部軸支構造不同之處是,無慣性板的狀態(tài)的下部軸支承部的構造。即,作為圖5的榫折彎對策的構造,例如以圖3的下部軸支構造為基準,在(a)的通常使用狀態(tài)下,粗徑旋轉軸41b和粗徑旋轉孔116c保持具有某程度的間隙的狀態(tài),通過細徑旋轉滑動軸41a和細徑旋轉滑動孔116b的卡合而旋轉支承轉子110。當鐘表機芯20受到落下等沖擊時,如(b)圖所示,當箭頭所示的沖擊的力F施加于轉子110上時,轉子110向力F的相反側稍微傾斜。通過該傾斜,下榫眼116的粗徑旋轉孔116c與形成于中板40的榫眼用軸41的粗徑旋轉軸41b碰觸,因此,防止其進一步的傾斜。該防止榫折彎的原理與圖3的下部軸支構造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0047]接著,對本實施例的轉子的用于提高起動性的構造進行說明。圖6表示轉子的構造,(a)表示上面圖,(b)表示側面剖視圖,(C)表示下面圖,圖6是說明使用夾具將轉子磁鐵推入轉子杯的方法的剖視圖。
[0048]如圖6(a)所示,本實施例的轉子的小齒輪112使用一對防倒轉齒112a。另外,轉子磁鐵113使用具有雙極性的磁鐵。通過對連結該小齒輪的防倒轉齒112a的齒尖位置和轉子110的中心位置IlOa的線IlOb正確地定位轉子磁鐵113的極性位置的相位角度而消除起動特性的偏差。
[0049]S卩,在本實施例中,在圖6(a)中(從同軸方向觀察),形成為連結轉子磁鐵113的磁極的直線相對于穿過轉子的中心(軸心)位置IlOa而連結形成于小齒輪112的一對防倒轉齒112a彼此的直線110b,錯開一定角度Θ的位置110c。為實現(xiàn)該位置,形成兩處成為向轉子杯114的下側推入轉子磁鐵113時的定位部的導向部114c。該導向部114c與小齒輪的防倒轉齒112a的齒尖位置對稱地形成于一定的位置。該位置從防倒轉齒112a的齒尖位置向一側在90°的范圍內形成,在與其對稱的位置形成另一導向部114c。為了容易按壓慣性板115,該導向部114c的內徑形成為比壓入慣性板115的內徑稍大。即,作為轉子杯114的內徑具有最大內徑。
[0050]使用圖7說明將轉子磁鐵113推入轉子杯114的方法。70是推入夾具,由夾具本體71和夾具磁鐵72構成。73是承載夾具,具有對轉子110進行定位的定位孔73a。夾具磁鐵72與轉子磁鐵113的雙極吻合,具有雙極性,例如以N極在圖中下側、S極在上側的方式配置。如果轉子磁鐵113接近該夾具磁鐵72,則轉子磁鐵113和夾具磁鐵72如圖6所示以相反極性貼合。
[0051]由此,夾具磁鐵72的極性處于哪一極性是已知的,因此,如果將該位置相對于轉子杯114的導向部114c的位置在一定方向進行推入且壓入,則相對于小齒輪的防倒轉齒112a的齒尖位置可以將轉子磁鐵113的極性定位于一定的方向即Θ的位置。這樣,通過相對于小齒輪的防倒轉齒112a的齒尖位置將轉子磁鐵113的極性的相位角度規(guī)定為一定,能夠實現(xiàn)起動特性無偏差的鐘表用電動機100。
[0052]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053]本發(fā)明不限于不僅使計時器,而且使手表的秒針連續(xù)運針時等的鐘表用電動機,也可以作為各種精密設備的電動機而應用。
[0054]符號說明
[0055]20鐘表機芯
[0056]30 上板
[0057]31上榫眼
[0058]40 中板
[0059]41榫眼用軸
[0060]41a細徑旋轉滑動軸
[0061]41b粗徑旋轉軸
[0062]50 底板
[0063]70推入夾具
[0064]72夾具磁鐵
[0065]73承載夾具
[0066]100鐘表用電動機
[0067]110 轉子
[0068]IlOa轉子的重心位置
[0069]111上榫軸
[0070]112小齒輪
[0071]113轉子磁鐵
[0072]114轉子杯
[0073]114c 導向部[0074]115、115a 慣性板
[0075]115b 內徑
[0076]116下榫眼
[0077]116a 底邊
[0078]116b細徑旋轉滑動孔
[0079]116c粗徑旋轉孔
[0080]120 定子
[0081]121定子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
[0082]130 線圈
【權利要求】
1.一種鐘表用電動機,其由轉子、定子和線圈形成,所述轉子具備保持于轉子杯的轉子磁鐵和位于該轉子磁鐵的下側的慣性板,所述定子與所述轉子磁鐵的側面對向配置,所述線圈供一體形成于該定子的線圈芯嵌入,其中的轉子由下述部件形成,且使這些部件在同軸上形成,即,上部軸支承部,其被軸支承于上部基板的榫軸眼;小齒輪,其用于傳遞旋轉;轉子磁鐵及慣性板,其被保持于所述轉子杯;下部軸支承部,其通過下部基板的榫眼用軸旋轉自如地支承,所述鐘表用電動機的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由榫眼形成,所述榫眼形成為其底邊達到比與所述轉子的重心位置大致一致的所述定子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更靠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鐘表用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的榫眼由細徑旋轉滑動孔和粗徑旋轉孔構成,并且,所述下部基板的榫孔用軸也由細徑旋轉滑動軸和粗徑旋轉軸形成,在以其底邊達到位于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的方式形成的所述細徑旋轉滑動孔內卡合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另外,在所述粗徑旋轉孔卡合所述粗徑旋轉軸,并且,該粗徑旋轉軸形成為以用于防止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折彎的間隙進行卡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鐘表用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在以其底邊成為位于所述上部軸支承部側的深度的方式形成的所述下部軸支承部的榫眼卡合形成于所述下部基板的榫眼用軸的細徑旋轉滑動軸,所述榫眼用軸的粗徑旋轉軸相對于所述慣性板的內徑以用于防止所述細徑旋轉滑動軸折彎的間隙對向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鐘表用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磁鐵以從所述同軸方向觀察時,穿過其軸心而連結所述轉子磁鐵的磁極的直線和連結形成于所述小齒輪的一對防倒轉齒彼此的直線具有一定的角度地保持于所述轉子杯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鐘表用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轉子杯的下面?zhèn)刃纬捎袎喝胨鲛D子磁鐵時的定位導向部。
【文檔編號】H02K5/167GK103959181SQ20128005955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鈴木利明 申請人:鈴木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