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光伏發(fā)電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角度可調的柔性光伏板裝置。
背景技術:
1、近年來,柔性光伏板裝置因其獨特的優(yōu)勢而受到青睞。柔性光伏板裝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抗裂性能好、用鋼量少、承重小、造價低等優(yōu)點。同時,柔性支架對場地基礎要求小,預裝性強,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此外,柔性支架的大跨度和靈活的操作方式可以實現(xiàn)最大化的土地空間利用率,保證通風性能好,從而提高發(fā)電效率。
2、然而,盡管柔性光伏板裝置具有諸多優(yōu)點,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多為固定式支架,即支架不能根據光照變換角度。這種固定式柔性支架在光照條件變化時,無法有效調整光伏組件的角度,導致光資源的浪費,降低了光伏組件的發(fā)電量。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支架不能變換角度的問題。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柔性光伏板裝置,其中,包括支撐件、設置在所述支撐件上的第一支撐繩、相對于所述支撐件固定的調節(jié)盤、設置在所述調節(jié)盤上的連接件、連接于所述連接件的第二支撐繩、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繩和所述第二支撐繩上的光伏板,所述調節(jié)盤上設置有圍繞所述第一支撐繩的弧形滑槽,所述連接件能夠沿所述弧形滑槽移動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撐繩圍繞所述第一支撐繩移動,從而實現(xiàn)所述光伏板的角度調節(jié)。
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jié)盤上設置有位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側部的多個間隔排列的定位槽,所述連接件能夠卡接在所述定位槽中。
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設置在所述弧形滑槽的下側。
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多個所述定位槽等間隔排列。
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jié)盤上設置有與每個所述定位槽對應的刻度值。
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件包括主體板和連接于所述主體板一側的連接管,所述第二支撐繩穿過所述連接管和所述主體板,所述連接管能夠穿過所述弧形滑槽和所述定位槽。
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管的外徑在遠離所述主體板的方向上逐漸減小,所述連接管的外周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連接包括至少兩個周向間隔的管部,所述連接件包括螺接于所述連接管上的螺母,所述螺母能夠通過至少兩個所述管部夾緊所述第二支撐繩。
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調節(jié)盤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支撐繩設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頂端。
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件包括與所述第一立柱間隔的第二立柱,所述調節(jié)盤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立柱。
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連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頂端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頂端的支撐梁,所述第一支撐繩設置在所述支撐梁上,所述調節(jié)盤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支撐梁。
12、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支撐繩支撐光伏板的一端,第二支撐繩通過連接件在調節(jié)盤中移動以調節(jié)光伏板另一端,實現(xiàn)光伏板的角度調節(jié),以控制光伏板與光照夾角,光伏板支架可以隨季節(jié)調節(jié),也可以每月、每周精確調節(jié),提高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發(fā)電效率的作用。
1.一種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件(6)、設置在所述支撐件(6)上的第一支撐繩(1)、相對于所述支撐件(6)固定的調節(jié)盤(2)、設置在所述調節(jié)盤(2)上的連接件(3)、連接于所述連接件(3)的第二支撐繩(4)、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繩(1)和所述第二支撐繩(4)上的光伏板(5),所述調節(jié)盤(2)上設置有圍繞所述第一支撐繩(1)的弧形滑槽(21),所述連接件(3)能夠沿所述弧形滑槽(21)移動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撐繩(4)圍繞所述第一支撐繩(1)移動,從而實現(xiàn)所述光伏板(5)的角度調節(ji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盤(2)上設置有位于所述弧形滑槽(21)的側部的多個間隔排列的定位槽(22),所述連接件(3)能夠卡接在所述定位槽(22)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2)設置在所述弧形滑槽(21)的下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定位槽(22)等間隔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盤(2)上設置有與每個所述定位槽(22)對應的刻度值。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3)包括主體板(31)和連接于所述主體板(31)一側的連接管(32),所述第二支撐繩(4)穿過所述連接管(32)和所述主體板(31),所述連接管(32)能夠穿過所述弧形滑槽(21)和所述定位槽(2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32)的外徑在遠離所述主體板(31)的方向上逐漸減小,所述連接管(32)的外周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連接包括至少兩個周向間隔的管部,所述連接件(3)包括螺接于所述連接管(32)上的螺母(33),所述螺母(33)能夠通過至少兩個所述管部夾緊所述第二支撐繩(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6)包括第一立柱(61),所述調節(jié)盤(2)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立柱(61),所述第一支撐繩(1)設置在所述第一立柱(61)的頂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6)包括與所述第一立柱(61)間隔的第二立柱(62),所述調節(jié)盤(2)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立柱(6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6)包括第一立柱(61)、第二立柱(62)和連接于所述第一立柱(61)的頂端和所述第二立柱(62)的頂端的支撐梁(63),所述第一支撐繩(1)設置在所述支撐梁(63)上,所述調節(jié)盤(2)的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支撐梁(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