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驅動,尤其是涉及一種電機控制器、電驅動力總成以及車輛。
背景技術:
1、相關技術中,電機控制器具有電器元件,電機控制器在工作時需要通過換熱組件調節(jié)電器元件的溫度,以避免電器元件過熱。
2、現(xiàn)有的換熱組件與電機控制器為獨立的兩個部件,這種結構形式導致電機控制器的集成度差、占用空間大,從而導致電機控制器的適用范圍小,并且,現(xiàn)有的換熱組件與電機控制器的電器元件之間的間隔距離遠,導致?lián)Q熱組件與電器元件之間的換熱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機控制器,該電機控制器的集成度高、占用空間小,并且,該電機控制器能夠快速調節(jié)控制器組件的溫度。
2、本發(fā)明進一步地提出了一種電驅動力總成。
3、本發(fā)明進一步地提出了一種車輛。
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機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組件和控制器蓋體,所述控制器蓋體適于與所述電驅動力總成的主殼體連接以與所述主殼體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器組件的安裝腔體,所述控制器組件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所述控制器蓋體具有換熱流道以與所述控制器組件換熱。
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機控制器,通過將控制器組件設于控制器蓋體與主殼體共同限定的安裝腔體內,并且將控制器蓋體構造為具有換熱流道的形式,能夠提高電機控制器的集成度、降低電機控制器的占用空間,從而能夠擴大電機控制器的適用范圍,并且,控制器蓋體可以與控制器組件換熱,有利于提高換熱效率,使控制器組件的溫度處于適宜的溫度區(qū)間,延長控制器組件的使用壽命。
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換熱流道位于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和外壁面之間。
7、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換熱流道包括:連通的第一換熱流道和第二換熱流道,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疊置在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和外壁面之間。
8、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蓋體具有連通孔,所述連通孔連通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
9、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蓋體包括:蓋體主體和第一流道蓋體,所述蓋體主體形成有第一槽體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所述第二換熱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槽體和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之間,所述第一槽體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外壁面敞開,所述第一流道蓋體固設于所述蓋體主體且封閉所述第一槽體的敞開端以形成所述第一換熱流道。
10、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換熱流道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敞開設置,所述控制器組件封閉所述第二換熱流道的敞開端。
11、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電機控制器還包括:第二流道蓋體,所述第二換熱流道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敞開設置,所述第二流道蓋體固設于所述蓋體主體且封閉所述第二換熱流道的敞開端。
12、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蓋體具有進口嘴和出口嘴,所述進口嘴和所述出口嘴分別與所述第二換熱流道和所述第一換熱流道連通。
13、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進口嘴設置于所述蓋體主體,所述出口嘴設置于所述第一流道蓋體。
14、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流道蓋體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出口嘴設置于所述安裝孔。
15、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和/或所述第二換熱流道內具有導流筋,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內的所述導流筋適于引導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內的換熱介質向所述出口嘴流動,所述第二換熱流道內的所述導流筋適于引導所述第二換熱流道內的換熱介質向所述連通孔流動。
1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換熱流道內的所述導流筋設于所述第一流道蓋體。
17、在本發(fā)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蓋體的內壁面和/或外壁面設置有加強結構。
1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驅動力總成,包括上述的電機控制器。
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車輛,包括上述的電驅動力總成。
20、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組件(20)和控制器蓋體(30),所述控制器蓋體(30)適于與電驅動力總成(100)的主殼體(101)連接以與所述主殼體(101)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裝所述控制器組件(20)的安裝腔體,所述控制器組件(20)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所述控制器蓋體(30)具有換熱流道(304)以與所述控制器組件(20)換熱。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流道(304)位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和外壁面(302)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流道(304)包括:連通的第一換熱流道(3041)和第二換熱流道(3042),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疊置在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和外壁面(302)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具有連通孔(3043),所述連通孔(3043)連通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包括:蓋體主體(305)和第一流道蓋體(306),所述蓋體主體(305)形成有第一槽體(3051)和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位于所述第一槽體(3051)和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之間,所述第一槽體(3051)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外壁面(302)敞開,所述第一流道蓋體(306)固設于所述蓋體主體(305)且封閉所述第一槽體(3051)的敞開端以形成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敞開設置,所述控制器組件(20)封閉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的敞開端。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流道蓋體,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朝向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敞開設置,所述第二流道蓋體固設于所述蓋體主體(305)且封閉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的敞開端。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具有進口嘴(308)和出口嘴(309),所述進口嘴(308)和所述出口嘴(309)分別與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和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連通。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嘴(308)設置于所述蓋體主體(305),所述出口嘴(309)設置于所述第一流道蓋體(306)。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蓋體(306)設置有安裝孔(3061),所述出口嘴(309)設置于所述安裝孔(3061)。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和/或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內具有導流筋(3010),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內的所述導流筋(3010)適于引導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內的換熱介質向所述出口嘴(309)流動,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內的所述導流筋(3010)適于引導所述第二換熱流道(3042)內的換熱介質向所述連通孔(3043)流動。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流道(3041)內的所述導流筋(3010)設于所述第一流道蓋體(306)。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蓋體(30)的內壁面(301)和/或外壁面(302)設置有加強結構(3011)。
14.一種電驅動力總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控制器(12)。
15.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驅動力總成(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