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信息通知方法、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和移動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過將信息變換為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并進行傳送 來向通信對方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方法、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和移動 臺。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系統的下行方向傳送,即從基站向移動臺的方向的數據 傳送中使用一種被叫作HSDPA的用于高速下栽大量數據的(高速下行 數據包傳送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的技術。3GPP (第 三代合作伙伴項目)中,關于HSDPA,討論了根據移動臺的接收品質來 改變調制方式或Turbo編碼率的情況。此時,需要從基站將使用的調 制方式和Turbo編碼率通知給移動臺。尤其是,在以自適應方式變更 調制方式或Turbo編碼率的AMC(自適應調制編碼)方式中,必須將與 這些調制編碼方式相關的信息頻繁地從基站通知(信號傳輸)給移動
在3GPPTR(技術報告)25. 858V1. 0. 0 "8 Associated Singnaling" (下面稱為文獻l)中,有關于該信號傳輸的記述。首先,作為與有關 上述調制編碼方式的信息相當的信息,可以列舉TFRC(傳輸格式和資 源組合Transport-Format and Resource Combination)。
圖1是表示文獻1記栽的TFRC列表的一個例子的圖。該列表記 載在說明文獻l的上行信號傳輸的場所,但和下行信號傳輸中從基站 向移動臺通知的與調制編碼方式有關的信息實質相同。該列表表示出 調制方式、傳輸塊組(TBS)大小和編碼數的組合。這里,作為調制
方式,使用QPSK(正交移相鍵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和16QAM(正交振幅調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之一的 數字調制方式。TBS大小是將其個數與1幀中包含的傳輸塊(TrBlk) 的數據大小相乘所得到的結果,即,l幀的數據大小本身。該TBS大 小是與Turbo編碼率相關的參數,并且是與調制編碼方式相關的信息 的一種。這里,假定將多個作為擴頻編碼的一種的信道化編碼整體分 配給1個移動臺的多碼方式,列表中的多碼數表示多碼的編碼數(圖 中全部的編碼數為5)。
例如,TFRC(1)的情況下,調制方式-QPSK、 TBS大小-1200bit、 編碼數=5, TFRC(6)的情況下,調制方式-16QAM、 TBS大小-7200bit、 編碼數=5。雖然圖l的列表中未記載,但假—定擴頻率SF(擴頻因子 Spreading Factor)=16、 1幀-2ms的情況下,每1幀的數據量在調制 方式-QPSK時為4800比特,調制方式-16QAM時為9600比特,Turbo 編碼率在TFRC(1)下為1/4、在TFRC(2)下為1/2、在TFRC (3)下為3/4、 在TFRC(4)下為1/2、在TFRC(5)下為5/8、在TFRC (6)下為3/4。
為從基站向移動臺通知關于上述調制編碼方式的信息(文獻l中 為TFRC),并非將該信息數據原樣傳送,而是變換為數據量少的識別 數據來傳輸。該識別數據相當于文獻1的TFRI(與傳輸格式和資源有 關的信息Transport-Format and Resource related Information)。 TFRI的數椐量在文獻1中如下規(guī)定。
信道化編碼組7比特
調制方式1比特
傳輸塊組大小6比特
所謂信道化編碼組,是在多碼方式中分配給1個移動臺的多個信 道化編碼的組合。本來在表示TFRI的圖1中,不僅顯示編碼數,還 應顯示信道化編碼組,但圖1例示出將編碼數固定為5個的特殊情 況,并且僅表示出編碼數。
這樣,通過將與調制編碼方式有關的信息變換為識別數據進行傳 輸的信息通知方法降低基站和移動臺之間的通信業(yè)務量。
由于上述識別數據的數據量越少越能夠降低通信業(yè)務量,所以希 望進 一 步求出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降低識別數據的數據量的信息通知方 法、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和移動臺。
本發(fā)明的信息通知方法是通過將具有相關關系的多種信息變換 為比該信息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進行傳送來向通信對方通知上述信 息的信息通知方法,識別數據由與各信息的種類對應的多種識別碼構 成,通過組合使用多種信息中1種信息用的識別碼和識別其他種類信 息用的識別碼來識別1種信息。
這樣,可降低上述1種信息用的識別碼的數據量。因此,能夠減 少為信息通知而傳送的信號的量?;蛘?,可以通過采用冗余度僅高出 降低的數據量的編碼來提高信息通知的可靠性。
本發(fā)明的信息通知方法使用表示多種信息和識別碼的對應關系 的變換表進行從識別碼向信息的變換。
由此可進行高速變換。
本發(fā)明的信息通知方法使用表示多種信息和識別碼的對應關系 的變換式進行從識別碼向信息的變換。
由此僅通過存儲變換式就可進行向識別數據的變換,并可以減少 存儲容量。
本發(fā)明的移動通信系統是這樣的移動通信系統由固定的基站和 邊移動邊與上述基站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的移動臺構成,通過將具有相 關關系的多種信息變換為比該信息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進行傳送,從 而從基站和移動臺之一向另 一個通知上述信息,識別數據由對應于各 信息的種類的多種識別碼構成,通過組合使用多種信息中l(wèi)種信息用 的識別碼和識別其他種類信息用的識別碼來識別1種信息。
這樣,與上述信息通知方法同樣,可降低識別數據的數據量。
本發(fā)明的移動通信系統,作為多種信息,通知與基站和移動臺雙 方使用的調制編碼方式相關的信息。
由此,可實現根據通信環(huán)境等來改變調制編碼方式的系統。尤其 在AMC方式中較有效。
本發(fā)明中的移動通信系統,作為與調制編碼方式相關的信息,通 知調制方式、擴頻編碼和傳輸塊組大小。
由此,可通知關于調制編碼方式的必要充分的信息。
本發(fā)明的移動通信系統是多碼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在單個基站 與單個移動臺之間的通信中,在附加了連續(xù)的識別序號的多個擴頻編 碼中,從附加了規(guī)定的識別序號的擴頻編碼開始按順序使用規(guī)定的編 碼數的擴頻編碼,通過從對前頭的擴頻編碼的識別序號和多碼中包含 的各個擴頻編碼的數進行了組合的信息變換為識別碼來進行從多個 擴頻編碼向識別碼的變換。
由此,可生成關于多個擴頻編碼的必要充分數量的識別碼。
本發(fā)明的基站是與移動臺之間進行無線通信,將具有相關關系的 多種信息變換為比該信息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并進行傳送來向上述 移動臺通知上述信息的基站,識別數據由與各信息的種類對應的多種 識別碼樹成,通過組合使用多種信息中1種信息用的識別碼和識別其 他種類信息用的識別碼來識別1種信息。
由此,與上述信息通知方法和移動通信系統同樣,可降低識別數 據的數據量。
本發(fā)明的移動臺是與基站之間進行無線通信,將具有相關關系的 多種信息變換為比該信息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并進行傳送來從上述 基站接收上述信息的通知的移動臺,識別數據由對應于各信息的種類 的多種識別碼構成,通過組合使用多種信息中l(wèi)種信息用的識別碼和 識別其他種類信息用的識別碼來識別1種信息。
由此,與上述信息通知方法、移動通信系統和基站同樣,可降低 識別數椐的數據量。
圖1是表示文獻1的TFRC的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的框圖;
圖3是表示圖2的基站結構的框圖4是例示圖2的基站中發(fā)送數據的變形過程的圖5是表示圖2的移動臺的結構的框圖6是表示與信道化編碼組有關的變換表(No. 1)的圖7是表示與信道化編碼組有關的變換表(No. 2)的圖8是表示與信道化編碼組有關的變換表(No. 3)的圖9是表示與調制方式有關的變換表的圖IO是表示TBS大小的變換(No. 1 )的圖; 圖11是表示TBS大小的變換(No. 2)的圖; 圖12是表示TBS大小的變換(No. 3)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為更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根據
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形式。
實施例1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的圖。移動 通信系統由移動臺11、基站12和基站控制裝置13構成。移動臺11 由用戶攜帶,是能夠逸移動邊與基站12之間進行無線通信的終端。 基站12是設置在特定場所的裝置,可同時與多個移動臺ll之間進行 無線通信。基站12經有線傳輸路徑連接于作為上位裝置的基站控制 裝置13,基站12承擔將移動臺11連接有線通信線路的作用?;究?制裝置13連接多個基站12,進行關于基站12的各種控制,同時經由 基站12將移動臺11線路連接于公共線路網(未示出)。
圖2的移動通信系統中,從移動臺11發(fā)送的信號按順序經由基 站12、基站控制裝置13和公共線路網傳送到通信對方。相反,從通 信對方發(fā)送的信號按順序經由公共線路網、基站控制裝置13和基站 12傳送到移動臺11。
圖3是表示圖2的基站結構的框圖。圖3僅僅表示出基站中的發(fā) 送側的結構?;景▊鬏攭K合成部21、信道編碼部22、物理信道 分割部23、交織部24、映射部25、擴頻調制部26、乘法器27、多路 復用部28、發(fā)送部29、天線30、資源管理部31和信息通知部32。 其中,信道編碼部22包4舌Turbo編碼部36和速率匹配部37。
接著說明基站的動作。
從基站控制裝置13發(fā)送來的數據作為固定長度的傳輸塊輸入到 基站12的傳輸塊合成部21中。在傳輸塊合成部21中將與資源管理 部31指示的TBS大小對應的數,即TBS大小除以傳輸塊長得到的數 的傳輸塊進行組合來生成TBS。 TBS是信道編碼部22的處理單位。從 傳輸塊合成部21輸出的TBS輸入Turbo編碼部36,實施Turbo編碼 處理,接著,在速率匹配部37中調整為規(guī)定長度的數據。此時,Turbo
編碼部36和速率匹配部37構成的信道編碼部22根據資源管理部31 指示的編碼率進行調整,使得輸出數據為規(guī)定長度。
從速率匹配部37輸出的TBS在物理信道分割部23中分割為每個 物理信道的規(guī)定長度的數據,接著,在交織部24中接受交織處理, 輸入到映射部25中。在映射部25中,使用資源管理部31指示的數 字調制方式(QPSK或16QAM),調制從交織部24輸出的數據。擴頻 調制部26中,使用與資源管理部31指示的識別序號(1,2,..,M)對 應的信道化編碼,對從映射部25輸出的數據分別實施擴頻調制。乘 法器27中,將增益(G)分別乘到從擴頻調制部26輸出的數據上。 在多路復用部28中,對從乘法器27輸出的數據、作為導航信道之一 幹的CPICH(/f共導航信道Common P〖lot Channel)的數據和其他信 道的數據進行多路復用。從多路復用部28輸出的數據在發(fā)送部29中 變換為無線頻率的信號,接著,從天線30面向相對的移動臺進行無 線發(fā)送。
資源管理部31統一管理與作為通信對方的多個移動臺11之間的 通信中使用的有關調制編碼方式的信息,向各部指示與根據通信環(huán)境 而變化的調制編碼方式對應的信息。資源管理部31管理的與調制編 碼方式有關的信息在信息通知部32中分別變換為數據量少的識別數 據,并通過其他信道傳輸到移動臺11中。識別數椐包含表示信道化 編碼組的第一識別碼、表示調制方式的第二識別碼以及對應TBS大小 的第三識別碼。第一識別碼將信道化編碼組變換為對應碼而得到。第 二識別碼將調制方式變換為對應的碼而得到。第三識別碼將識別多碼 數和調制模式的信息(TFRC)的組合變換為對應的碼而得到。
圖4是圖2的基站中發(fā)送數據的變形過程的示例圖。首先,步驟 Sl中,合成數據長分別為240比特的10個傳輸塊,生成2400比特的 TBS(傳輸塊合成部21)。接著,在步驟S2中,向2400比特的TBS上 附加24比特CRC比特。這是在圖3的信道編碼部22中作為Turbo編 碼的前過程進行的處理。接著,在步驟S3中,實施編碼率R-1/3的 Turbo編碼,數據長變?yōu)?倍的7272比特(Turbo編碼部36)。接著, 在步驟S4中,通過速率匹配處理將數據長調整為4800比特(速率匹 配部37 )。接著,在步驟S5中,對5個物理信道的每一個分割為960 比特的數據(物理信道分割部23)。接著,在步驟S6中,按每個物
理信道實施交織處理,數據長不變化(交織部24 )。該圖4的例子是 碼片速率3. 84Mcps、擴頻率SF=16、每1幀2ms、調制方式-QPSK調 制的情況。此時的編碼率R為R=2424/4800 l/2。
圖5是表示圖2的移動臺的結構的框圖。圖5中僅圖示出移動臺 的接收側的結構。移動臺包括天線41、接收部42、解擴頻部43、去 映射部44、去交織部45、物理信道合成部46、信道解碼部47、傳輸 塊分割部48和變換部49。信道解碼部47包括速率去匹配部51和 Turbo解碼部52。變換部49具有變換表53, 54, 55和變換式56。
接著說明移動臺的動作。
從相對的基站12傳來的無線信號由天線41接收后,在接收部42 中從無線頻率頻率變換為基帶。在解擴部43中,使用對應于變換部 49指示的識別序號的多個信道化編碼,對從接收部42輸出的數據實 施解擴處理。通過該解擴處理,按每個物理信道將符號系列復原。對 從解擴部43輸出的符號系列,在去映射部44中,使用從變換部49 指示的數字調制方式進行解調處理。接著,在去交織部45中實施去 交織處理,在物理信道合成部46中合成各物理信道的數據,對TBS 復原。
接著,在速率去匹配部51中,進行速率去匹配、在Turbo解碼 部52中進行Turbo解碼。此時,速率去匹配部51和Turbo解碼部52 構成的信道解碼部47進行調整,使得輸出數據長為對應于變換部49 指示的編碼率的數據長。傳輸塊分割部48中,從Turbo解碼部52輸 出的TBS分割為變換部49所指示數量的傳輸塊,并發(fā)送到其他處理 塊。
從基站12的信息通知部32傳送來的識別數據經物理信道以外的 其他信道接收,然后輸入到變換部49中。輸入到變換部49的識別數 據通過變換部49保持的變換表53~ 55和變換式56變換為與調制編 碼方式有關的信息,并指示給各部。變換表53是用于從表示信道化 編碼組的識別碼變換為多個信道化編碼的識別序號(1,2,..M)的表。 信道化編碼組是通過相同初始值、相同多碼數附以特征的信道化編碼 的分組。變換表53在圖6~8表示(具體情況詳見后面說明)。變換 表54是用于從表示調制方式(QPSK/16QAM)的識別碼變換為表示QPSK 或16QAM之一的數字調制方式的數據的表,如圖9所示(具體后面說
明)。變換表55是根據表示TBS大小、多碼數和調制方式的識別數 據算出傳輸塊組中包含的傳輸塊數的變換表,在圖10~12的一部分 (圖10~ 12本身并非變換表)中表示。變換式56是根據TBS大小和 調制方式的識別數據算出編碼率的變換式,具體參見后面說明。這 里,說明了從識別數據向信息的變換,但該變換的逆變換在基站12 的信息通知部32中進行。
圖6~8是表示關于信道化編碼組的變換表的圖。這里,假定擴 頻率SF (擴頻因子Spreading Factor) -16,全部編碼數為16個。 SF-16的信道化編碼標記為Cch(16,k) (k-0~15:識別序號),該16 個編碼中,將多個信道化編碼分配給1個移動臺使用的情況下,分配 從前頭的信道化編碼開始按順序連續(xù)的識別序號k的信道化編碼。這 里,識別序號k=0的信道化編碼用于CPICH(公共導航信道)之外,因 此不向移動臺分配。圖6~8中,所謂初始值表示上述前頭的信道化 編碼,所謂多碼數是分配給l個移動臺的信道化編碼數。這樣,圖6~ 8中,通過初始值和多碼數表示信道化編碼組,表示其與識別碼的對 應關系。對應關系如下所示。
初始值Cch(16,1)、多碼數1 ~15識別碼0~14
初始值Cch(16,2)、多碼數1 ~14識別碼15 '- 28
初始值Cch(16,3)、多碼數1 ~13識別碼29 --41
初始值Cch(16,4)、多碼數1 ~12識別碼42 '-53
初始值Cch(16,5)、多碼數1 ~11識別碼54 '- 64
初始值Cch(16,6)、多碼數1 ~10識別碼65 '- 74
初始值Cch(16,7)、多碼數1 ~9識別碼75 ~83
初始值Cch(16,8)、多碼數1 ~8 <識別碼84 ~ 91初始值Cch(16,9)、多碼數1 ~7識別碼92 ~98
初始值Cch(16,10)、多碼數l'~ 6識別碼99 ~104
初始值Cch(16,11)、多碼數l'~ 5識別碼105 '- 109
初始值Cch(16,12)、多碼數1 ~ 4>識別碼110--113
初始值Cch(16,13)、多碼數1 ~ 3識別碼114卜11
初始值Cch(16,14)、多碼數l、2識別碼117 '- 118
初始值CchU6,15)、多碼數l識別碼119
這樣,作為信道化編碼組的識別碼,可有120種。但是,這里的
識別碼以IO進制表示。與此不同,圖5記栽的信道化編碼組的識別 碼按2進制表示為7比特的0000000 ~ 1111111。這與文獻1中記栽的 以7比特進行信道化編碼組的信號傳輸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
圖9是表示與調制方式有關的變換表的圖。這里,作為調制方式, 假定使用QPSK和16QAM之一。QPSK的識別碼為0、 16QAM的識別碼為 1。這樣,作為調制方式的識別碼,可有2種(l比特)。這與文獻l 記載的用1比特進行調制方式的信號傳輸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
圖10~ 12是表示TBS大小變換的圖。這些是對文獻1記栽的圖1 的擴展。與圖1相比,圖10~12中,附加了傳輸塊(TrBlk)大小、 傳輸塊(TrBlk)數和識別碼的項目。TrBlk大小是傳輸塊的大小,是 固定長度的240比特。TrBlk數是包含在1個TBS中的TrBlk的數量, 是分割TBS時的分割數。圖1中僅記載了多碼數=5,而圖10~12中 記栽了多碼數=1 15。 TFRC(x,y)表示多碼數-y時的TFRC。例如, TFRC(x, 5)相當于圖l的TFRC(x)。關于識別碼,記載參考例和本實施 例的識別碼。
參考例中,關于全部90的TFRC(圖10~ 12)中的某TFRC,表示識 別碼的IO進制的數字和表示TrBlk數的10進制的數字是一致的。此 時,僅通過乘以TrBlk大小便可得到TBS大小,很方便,但需要1 ~ 90 (7比特)的識別碼,比采用6比特進行TBS大小的信號傳輸的文 獻1的規(guī)定需要更多的數椐量。但是,90種的TFRC中,TrBlk數或 TBS大d、一致,作為識別碼,可有50種(6比特)。因此,如果使用 識別碼1~50,則與文獻l的規(guī)定一致,其中,所述識別碼1~50用 于將參考例的識別碼1 ~ 90進行替換以便對多個或相同TBS大小的組 合必須提供相同識別碼。
本實施例中,對于全部的y,設TFRC(l,y)和TFRC(4,y)的識別碼 為1、設TFRC(2,y)和TFRC(5, y)的識別碼為2、設TFRC(3,y)和 TFRC(6,y)的識別碼為3。這樣的識別碼僅可單獨識別3種,不能全部 識別各種TBS大小,但通過與其他識別碼組合,可進行識別。關于調 制方式,能夠很容易地根據圖9記栽的變換表來掌握2種識別碼。關 于多碼數,可以才艮據圖6~8的變換表掌握15個識別碼。例如,圖6~ 8 的 識 別 碼 中, 特 定 的 識 別 碼 0, 15, 29, 42, 54, 65, 75, 84, 92, 99, 105, 110, 114, 117, 119對應多碼數
1。因此,通過對它們進行組合后的識別碼群,可識別3x2x15-90 種的TFRC。這樣,關于TBS大小的識別碼僅為1 ~ 3 ( 2比特),因此 可大幅度降低識別數據的數據量。按與文獻1的關系說,可將用于TBS 大小的信號傳輸中規(guī)定的6比特減少為2比特?;蛘撸毩⑹褂?比 特以外的4比特,也可傳送圖10~12所示的TBS大小以外的TBS大 小(例如336, 10000等)。另外,整體使用(entirety of 6 bits are used) 6比特的情況下,即,可以將信號傳輸中使用的1 ~ 3以外的值 (0, 4 ~ 63)用于傳輸圖10~ 12所示的TBS大小以外的TBS大小。 接著,說明圖5的變換式56。
首先,當設速率匹配后的1幀的數據長為Lrm、調制方式的識別
碼為Mod時,數據長Lrm表示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
調制方式為QPSK時,Mod為O,因此為Lrm-960,調制方式為16QAM
時,Mod-l,因此Lrm-1920。接著,設TBS大小為St、 TBS大小的壽
命為T、多碼數為MC,則TBS大小St表示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
例如,TFRC(1,5)的情況下,即,T-l、 Mod-O、 MC-5的情況下, St-(1+3*0)*5*240=1200
,TFRC(5,10)的情況下,即T-2、 Mod-l、 MC-10的情況下, St=(2+3*1)*10*240=12000。接著,設編碼率為R時,編碼率R
表示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
將式(1)和式(2)代入式(3),得到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
例如,TRFC(l, 5)的情況下,即,T-l、 Mod-O的情況下為 R=(l+3*0)/4*(0+l) =1/4=0.25 TFRC(5, 10)的情況下,即T-2、 Mod-l的情況下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7</formula>上述式(4 )是根據TBS大小的識別碼T和調制方式的識別碼Mod 算出編碼率R的變換式,與圖5的變換式56相當。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通過組合使用識別碼來識別TBS大小, 其中,該識別碼是通過將變換信道化編碼組得到的識別碼、識別調制
方式的識別碼、以及多碼數和調制模式識別信息(TFRC)的組合變換 為對應的碼得到的。因此,可降低用于識別TBS大小的數據量?;蛘?可以通過采用冗余度僅高出降低的數椐量的編碼來提高信息通知的 可靠性。
上述中表示出使用多碼數和調制方式(TFRC) 二者來減少對應于 TBS大小的識別數據的數據量,但也可使用任一個來減少用于識別TBS 大小的數據量。此外,TBS大小的識別碼與參考例相同,亦可通過將 其與調制方式組合來減少信道化編碼組的識別碼的數據量。
實施例2
上述實施例1中,為從對應TBS大小的識別碼獲知TBS大小而使 用變換表55,但實施例2中,替代變換表55,使用變換式。該變換 式是上述式(2)。式(2)是用于從TBS大小的識別碼T、調制方式 的識別碼Mod和多碼數MC復原TBS大小的變換式。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中,用變換式替代變換表,因此不需要預先 存儲變換表,可節(jié)約存儲容量。在存儲容量有限制的移動臺中尤其有 效。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信息通知方法、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和移動 臺適合于為降低通信業(yè)務量而降低識別數椐的數據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進行通信的碼分多址方式的基站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移動臺發(fā)送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發(fā)送步驟,上述發(fā)送步驟中,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將上述識別碼發(fā)送到上述移動臺,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小群。
2.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進行通信的碼分多址方式的基 站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識別數據的步驟,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的識 別碼;以及向移動臺發(fā)送上述識別數據的發(fā)送步驟,上述發(fā)送步驟中,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 對應的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將上述識別碼發(fā)送到上述移動臺, 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據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和上述信道化編碼數,在上述移動臺中求出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輸塊組大 小。
4. 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道化編碼數為1的情況下,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輸塊組大小按相同量增加。
5. 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之間的關系與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 之間的關系不同。
6. 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配給用于上述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為6比特,通過整體使 用上述比特數表現的連續(xù)的數值為64個。
7. 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按每一個規(guī)定數據量附加CRC的步驟, 上述傳輸塊組大小是上述規(guī)定數據量的大小。
8.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進行通信的碼分多址方式的基 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移動臺發(fā)送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發(fā)送單元, 上述發(fā)送單元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將上述識別碼發(fā)送到上述移動臺,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9. 一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進行通信的碼分多址方式的基 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識別數據的生成單元,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 的識別碼;以及向移動臺發(fā)送上述識別數據的發(fā)送單元,上述發(fā)送單元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 應的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將上述識別碼發(fā)送到上述移動臺,并 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10.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根據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和上迷信道化編碼數,在上述移動臺中求出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輸塊組大 小。
11. 根據權利要求8~ 10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道化編碼數為l的情況下,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輸塊組大小按相同量增加。
12. 根據權利要求8~11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之間的關系與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 之間的關系不同。
13. 根椐權利要求8~12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分配給用于上述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為6比特,通過整體使用上述比特數表現的連續(xù)的數值為64個。
14. 根據權利要求8~13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包括按每一個規(guī)定數據量附加CRC的CRC附加單元, 上述傳輸塊組大小是上述規(guī)定數據量的大小。
15.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在移動臺和基站之間進行通信 的碼分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基站發(fā)送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步驟; 上述移動臺接收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接收步 驟;以及上述移動臺根據對應于接收的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來識 別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步驟,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 信號傳輸的比特,來表現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16.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在移動臺和基站之間進行通信 的碼分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基站生成識別數據的步驟,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傳輸塊組 大小的識別碼;上述基站發(fā)送上述識別數據的步驟;上述移動臺接收識別數據的接收步驟,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傳 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以及上述移動臺根據對應于接收的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來識 別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步驟,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 信號傳輸的比特,來表現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17. 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識別步驟中,上述移動臺根據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 別碼和上述信道化編碼數求出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輸塊組大小。
18. 根據權利要求15~17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化編碼數為1的情況下,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 含的傳輸塊組大小按相同量增加。
19. 根據權利要求15~18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之間 的關系與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 之間的關系不同。
20. 根據權利要求15~19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配給用于上述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為6比特,通過整體使 用上述比特數表現的連續(xù)的數值為64個。
21. 根據權利要求15~20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基站按向上述移動臺發(fā)送的信息數據的每一個規(guī)定數 據量附加CRC的步驟,上述傳輸塊組大小是上述規(guī)定數據量的大小。
22.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在移動臺和基站之間進行通信 的碼分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站包括發(fā)送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發(fā)送單元, 上述移動臺包括接收對應于發(fā)送的上迷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的接收單元;以及根據對應于接收的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來識別上述傳輸 塊組大小的識別單元,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 信號傳輸的比特來表現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23. —種基于使用多個信道化編碼在移動臺和基站之間進行通信 的碼分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站包括生成識別數據的生成單元,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傳輸塊組大小 的識別碼;以及向上述移動臺發(fā)送上述識別數據的發(fā)送單元, 上述移動臺包括接收識別數據的接收單元,該識別數據包含對應于發(fā)送的上述傳 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以及根據對應于接收的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來識別上述傳輸 塊組大小的識別單元,通過整體使用分配給用于同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對應的識別碼的 信號傳輸的比特來表現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并且上述傳輸塊組大小屬于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或第二傳輸塊組大 小群。
24. 根據權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動臺的上述識別單元根據對應于上述傳輸塊組大小的識別碼和上述信道化編碼數,求出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傳 輸塊組大小。
25. 根據權利要求22 - 24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化編碼數為1的情況下,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 含的傳輸塊組大小按相同量增加。
26. 根據權利要求22~25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之間 的關系與上述第一傳輸塊組大小群中包含的各個傳輸塊組大小彼此 之間的關系不同。
27. 根據權利要求22~26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分配給用于上述識別碼的信號傳輸的比特為6比特,通過整體使 用上述比特數表現的連續(xù)的數值為64個。
28.根據權利要求22~27中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站包括按向上述移動臺發(fā)送的信息數據的每一個規(guī)定數 據量附加CRC的CRC附加單元,上述傳輸塊組大小是上述規(guī)定數據量的大小。
全文摘要
一種信息通知方法、移動通信系統、基站和移動臺,通過將具有相關關系的TBS大小、調制方式、多碼數變換為比這些信息數據量少的識別數據進行傳送來向通信對方通知上述信息,通過組合使用識別碼來識別TBS大小,其中,所述識別碼是通過將識別信道化編碼組的識別碼、識別調制方式的識別碼、多碼數和調制方式識別信息(TFRC)的組合變換為對應的碼而得到的。由此,可減少TBS大小識別用的數據量。
文檔編號H04B1/707GK101179330SQ200710198910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高野道明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