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平臺管理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背景技術:
工業(yè)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第一代STD總線工業(yè)計算機,90年 代的第二代IPC工業(yè)計算機,到90年代的后半期,第三代CompactPCI (緊湊型PCI)總線工 業(yè)計算機逐步成為主流,并隨著電信的爆炸式發(fā)展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人們對高速、寬 帶的追求和渴望是沒有止境的,隨著下一代的移動通信網(wǎng)絡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帶寬的提升, 符合CompacgtPCI的工業(yè)計算機已不能夠滿足這些應用。國際計算機協(xié)會在 2004年推出了 ATCA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Computing Architecture,先進電信計算架構)(PICMG3. 0)標準,ATCA標準是一種全新的開放規(guī)格,目 標是提供一個開放式平臺標準,以滿足電信基礎設施設備在下一個十年內的需求。ATCA標準計算機特別適合于大型系統(tǒng)的應用,但對于許多對成本及空間有限制的 地方,ATCA也有其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國際計算機協(xié)會在2006年推出 MicroTCA 標準,MicroTCA 標準是一種小型化的 ATCA,ATCA 中的 AMC (Advanced Mezzanine Card,先進夾層卡)可以直接插入MicroTCA機箱,這樣無疑可以減少機箱的尺寸,降低成 本。MicroTCA的緊湊性、低成本、低功耗使其成為ATCA在小型局端系統(tǒng)與室外系統(tǒng)方面的 有效補充。這些應用包括通信領域的無線基站、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網(wǎng) 絡電視)中心、國防領域、醫(yī)用圖像處理系統(tǒng)、光網(wǎng)絡節(jié)點,及企業(yè)中的工作組路由器、域服 務器與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儲區(qū)域網(wǎng)絡)存儲器。為了降低服務器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成本及管理成本,并解決不同服務器與周邊設備 因接口不同而無法溝通的問題,Intel、HP、NEC、Dell共同領導并結合了多家服務器及芯 片制造廠商,為新一代的服務器制定的一項重要的共通規(guī)格,即在MicroTCA系統(tǒng)中提供了 IPMI (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智能平臺管理接口)。IPMI 是一個開 放的標準硬件管理接口設備,它可以使各種不同的個體設備以標準的方式與CPU通信。通 過IPMI這樣的標準接口,系統(tǒng)管理員可輕易地從遠程監(jiān)控到服務器及Client (客戶)端計 算機的各項“健康狀況”,并可依此獲得各項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 息系統(tǒng))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即使當操作系統(tǒng)(Operating System, OS)失效時,IPMI仍可 獨立運作,協(xié)助管理者迅速了解硬件失效的原因,并進一步診斷硬件的各項問題,以使系統(tǒng) 能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恢復運作。在MicroTCA系統(tǒng)中,IPMI扮演著重要的角色。IPMI為迅速推廣基于TCA的解決 方案起到了關鍵作用。根本原因是,IPMI可以使整個系統(tǒng)更健康、更可靠,原則上IPMI可以 適用于任何環(huán)境,但更適合電信應用。通過IPMI,MicroTCA的管理系統(tǒng)可以控制各個AMC 的上電情況,監(jiān)控各個AMC的工作狀態(tài),如環(huán)境溫度、工作電壓、應用軟件的運行狀態(tài)等,并 實時上報給管理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可通過分析AMC的各種信息來判斷其是否工作正常,對工 作異常的AMC進行復位或者關斷電源處理,以防止故障擴散。[0007]目前,在MicroTCA系統(tǒng)中,IPMI系統(tǒng)共分如下幾個部分MCMC(MicroTCA Carrier Management Controller,微型電信計算架構機架管理控制器),位于MicroTCA系統(tǒng)的MCH(MicroTCA Carrier Hub,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 上,MCMC 通過 IPMB-0(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智能平臺管理總線)和 IPMB-L與PM (PowerManger,電源卡)和各個AMC互相通信,其中MCMC通過ΙΡΜΒ-0與電源 卡通信,通過IPMB-L與各個AMC通信,IPMB-O與IPMB-L合稱為I2C接口 ;MCMC可用于在執(zhí) 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MMC (Module Management Controller,模塊管理控制器),是在AMC上的管理單元, 它通過IPMB-L與MCH板卡上的MCMC管理單元進行信息交互,執(zhí)行模塊管理控制;EMMC(Enhanced Module Management Controller,增強型模塊管理控制器),位于 電源卡上,用于執(zhí)行增強型模塊管理控制,即除可以處理完成MMC的功能外,EMMC還增加了 電源管理、系統(tǒng)冷卻單元管理等功能。目前,IPMI的實現(xiàn)方法主要如下1、硬件平臺。在目前的技術中,IPMI的各個單元的硬件平臺主要以單片機和處理 器為主。其中,功能相對較弱的MMC和EMMC單元通過8位單片機或32位低端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先進精簡指令集計算機)微控制器實現(xiàn);功能相對較強的MCMC單元通過32 位處理器系統(tǒng)實現(xiàn),如通過Freescale的MC9S08QE128系列單片機實現(xiàn)MMC模塊的硬件平 臺,通過MPC8xx系列處理器或Coldfire系列32位處理器實現(xiàn)MCMC單元硬件平臺。2、軟件平臺。MMC與EMMC單元的軟件采用無操作系統(tǒng)軟件與有操作系統(tǒng)軟件兩 種,無操作系統(tǒng)方式,軟件順序執(zhí)行,通過中斷響應的方式處理消息;有操作系統(tǒng)的方式, 系統(tǒng)采用ucLinux或ucOS II等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作為軟件平臺。MCMC單元一般采用 Vxfforks或Linux操作系統(tǒng)作為軟件平臺。如圖1所示,目前IPMI主要包括MCH、PM、AMC,通過IPMI總線實現(xiàn)信息交互,其 中MCH包括由單片機或處理器實現(xiàn)的MCMC,PM包括由單片機或處理器實現(xiàn)的EMMC,AMC包 括由單片機或處理器實現(xiàn)的MMC,當然,實現(xiàn)時AMC可以是多個,如圖1中的AMC1、AMC2、 AMC3、……AMCn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目前IPMI實現(xiàn)方式均采用單片機或處理器為平 臺,通過軟件實現(xiàn)其管理功能。發(fā)明人在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如下不足1、運行效率較低。由于采用微處理器或者低端CPU作為IPMI的系統(tǒng)硬件平臺,核 心處理器部分運行速率較低,如MMC單元采用單片機或低端32位微控制器(如ARM7),主頻 為IOMHz 50MHz,指令執(zhí)行效率較低,系統(tǒng)響應時間較長。另外由于軟件的特殊性,軟件指 令都是順序執(zhí)行,無法進行并行操作,從這個技術角度也影響了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速率。2、IPMI系統(tǒng)可靠性較低。從可靠性角度分析,軟件的可靠性級別要低于硬件(硬 件的可靠性要比軟件的可靠性高十倍,即一個數(shù)量級)。并且每增加一顆處理器,系統(tǒng)中就 多了一個故障點,在多顆處理器存在的情況下,系統(tǒng)的可靠性就會有所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用以提高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 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該IPMI包括[0019]第一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第二 FPGA、第三FPGA,其中第一 FPGA,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 FPGA、第三FPGA 相連,用于與第二 FPGA、第三FPGA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 第二 FPGA,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 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 FPGA通信,執(zhí)行 模塊管理控制;第三FPGA,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 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 FPGA通信,執(zhí)行增強 型模塊管理控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用以提高系統(tǒng)的運行效 率,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該IPMI包括第一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第二 CPLD、第三CPLD,其中第一 CPLD,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 CPLD、第三CPLD 相連,用于與第二 CPLD、第三CPLD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 CPLD,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 模塊管理控制;第三CPLD,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增強 型模塊管理控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的各個功能模塊都是由FPGA或 CPLD實現(xiàn),該構架利用FPGA或CPLD硬件邏輯可以并行操作的特點,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運行 效率,并且由于硬件邏輯在可靠性理論上優(yōu)于處理器系統(tǒng),因此在整體上也提高了系統(tǒng)的 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 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IPMI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IPMI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AMC插入、拔出機框的狀態(tài)轉換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FPGA實現(xiàn)MMC的硬件接口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IPMI消息交互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 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為了解決IPMI系統(tǒng)運行效率較低以及可靠性較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通過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或 CPLD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實現(xiàn)IPMI的設計方案。[0037]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FPGA或CPLD分別實現(xiàn)IPMI中MCMC、E匪C、匪C的功能。圖2中,IPMI主要包括MCH、PM、AMC,通過IPMI總線實現(xiàn)信息交互,其中MCH 包括由FPGA或CPLD實現(xiàn)的MCMC,PM包括由FPGA或CPLD實現(xiàn)的E匪C,AMC包括由FPGA或
CPLD實現(xiàn)的MMC,當然,實現(xiàn)時AMC可以是多個,如圖1中的AMC1、AMC2、AMC3、......AMCn所
示。由圖2可以看出,本實施新型實施例中IPMI采用FPGA或CPLD實現(xiàn),利用FPGA或CPLD 硬件邏輯可以并行操作的特點,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并且由于硬件邏輯在可靠性 理論上優(yōu)于處理器系統(tǒng),因此在整體上也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下面先以采用FPGA實現(xiàn)IPMI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可以包括第一FPGA、第二 FPGA、第三 FPGA,其中第一 FPGA,位于MCH上,分別與第二 FPGA、第三FPGA相連,用于與第二 FPGA、第三 FPGA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 FPGA,位于AMC上,與第一 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 FPGA通信,執(zhí)行模塊管理控 制;第三FPGA,位于PM上,與第一 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 FPGA通信,執(zhí)行增強型模塊
管理控制。由此可見,第一 FPGA可實現(xiàn)MCMC的功能,第二 FPGA可實現(xiàn)MMC的功能,第三FPGA 可實現(xiàn)EMMC的功能,從而利用FPGA硬件邏輯可以并行操作的特點,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運行 效率,并且由于硬件邏輯在可靠性理論上優(yōu)于處理器系統(tǒng),因此在整體上也提高了系統(tǒng)的 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一個實施例中,對于功能相對較強的MCMC,除可以采用第一 FPGA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 控制時,提供I2C接口而外,還可以加上處理器進行一些輔助性的控制。即,上述IPMI還可 以包括處理器,位于MCH上,分別與第二FPGA、第三FPGA相連,用于與第二FPGA、第三FPGA 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收集、處理、上報管理信息,如圖2中所示,MCMC可由FPGA加 處理器實現(xiàn)。實施中,將AMC插入機框(MicroTCA機箱),可以實現(xiàn)相應管理功能,若不需要相應 管理功能時,可以將AMC拔出機框。一個實施例中,為實現(xiàn)AMC插入、拔出機框,上述IPMI 中還可以包括手柄,該手柄位于AMC上,是AMC上的一個機械部件,與第二 FPGA相連,用于 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FPGA發(fā)送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圖3為AMC插入、拔出機框的狀態(tài)轉換圖。這里要說明的是,符合AdvancedTCA標 準的線卡,即AMC,也可稱為FRU (Field Replace Unit,現(xiàn)場可更換單元)。圖3中,AMC插入過程如下1、初始狀態(tài)為狀態(tài)0,當AMC插入機框,則進入狀態(tài)1 ;2、在狀態(tài)1下,閉合手柄后,進入狀態(tài)2,在狀態(tài)2進行一定的延時等待,用于確認 插入動作完成,確認完畢,將AMC設置為有效并進入狀態(tài)3 ;3、在狀態(tài)3如發(fā)生手柄打開事件,則進入狀態(tài)6,如手柄仍保持閉合,則完成激活 AMC的過程,進入狀態(tài)4,從而完成AMC的插入動作。FRU的拔出過程即在狀態(tài)2、3、4中,只要發(fā)生手柄打開,即可將AMC設置為無效,并 進入狀態(tài)6 (其中,如在狀態(tài)4發(fā)生手柄打開事件,需進入狀態(tài)5進行確認,如手柄持續(xù)打開則進入狀態(tài)6,否則返回狀態(tài)4),通過狀態(tài)6完成AMC的失效操作,并轉至狀態(tài)1,拔出AMC。一個實施例中,還可以在AMC上安裝AMC指示燈,與第二 FPGA相連,用于在手柄通 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FPGA發(fā)送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按第二 FPGA的設置點亮。下面以采用FPGA實現(xiàn)MMC為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MMC上電運行的 具體實現(xiàn)過程可以如下在第二 FPGA接收到手柄發(fā)送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后,將該通知轉發(fā)給 第三 FPGA ;第三FPGA向第一 FPGA發(fā)送插入事件請求,并接收第一 FPGA返回的插入事件應 答;第一 FPGA在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請求后,向第二 FPGA發(fā)送掃描消息請求,并接收 第二 FPGA返回的掃描消息應答;第二 FPGA在接收到所述掃描消息請求后,向第一 FPGA發(fā)送手柄關閉請求,并接收 第一 FPGA返回的手柄關閉應答;以及,在手柄完成閉合操作后,向第一 FPGA發(fā)送設置AMC 指示燈請求,在接收到第一 FPGA返回的設置FRU指示燈應答后設置AMC指示燈;第一 FPGA向第三FPGA發(fā)送為第二 FPGA上電的請求,第三FPGA進一步用于為第 二 FPGA打開對應的電源通道,使第二 FPGA上電工作,并向第一 FPGA發(fā)送上電應答。圖4為采用FPGA實現(xiàn)匪C的硬件接口示意圖,圖4中MMC的硬件接口包括I2C 接口、指示燈輸出(包括紅燈、藍燈)、復位輸入、復位輸出、板卡信息(包括GA0、GA1、GA2、 Pl)。通過FPGA可以實現(xiàn)一路I2C接口,S卩IPMB-L總線,邏輯實現(xiàn)三部分功能I2C控 制器的功能、I2C數(shù)據(jù)的收發(fā)功能、IPMI消息的處理功能。AMC插入機框后,通過FPGA使管理電路加電,將Pl腳置高,讀取GA0、GA1和GA2三 個管腳的電平并記錄,再將Pl腳置低,再一次讀取GA0、GA1和GA2三個管腳的電平并記錄, 比較兩次讀取的值,如果相同則表明讀取的值就是對應的管腳電平(高或者低),如果不同 則表明該管腳懸空,根據(jù)三個管腳的電平狀態(tài)獲得AMC的地址信息,實現(xiàn)時可以提供管腳 電平狀態(tài)和AMC地址信息的映射關系表,通過查表,根據(jù)三個管腳的電平狀態(tài)獲得AMC板卡 的地址信息,當然也可以有其它的實現(xiàn)方式。然后,通過該地址信息確定該I2C控制器的地 址,若查表無法獲得三個管腳狀態(tài)的組合,表明AMC地址讀取錯誤,點亮紅燈。正確讀取板 卡地址后,按照圖5所示的IPMI消息交互流程和MCH對接成功后,電源模塊打開該槽位的 負載電源為該操作的AMC提供電源供給。圖5為IPMI信息交互流程圖,描述了 AMC插入機框到其上電這個過程中AMC與 MCH,PM之間在IPMB總線上的信息交換流程。通過第一 FPGA、第二 FPGA、第三FPGA分別實 現(xiàn)在MCH上的MCMC、AMC上的MMC、PM上的EMMC,為方便描述,在下面的流程描述中直接以 MCH, AMC, PM進行說明。1、AMC插入機框,通過物理上改變?51#引腳的狀態(tài),將接收到的手柄發(fā)送的AMC已 插入機框的通知轉發(fā)給PM;2、在發(fā)現(xiàn)AMC插入后,PM向MCH發(fā)送插入事件請求;3、MCH向PM返回插入事件應答;4、MCH在收到PM的插入事件請求后,向IPMI總線上的AMC發(fā)送掃描消息請求;[0068]5、AMC收到掃描消息請求后返回掃描消息應答;6、AMC在接收到MCH的掃描消息請求后,向MCH發(fā)送手柄關閉請求;7、MCH向AMC返回手柄關閉應答;8、在完成手柄閉合操作后,AMC向MCH發(fā)送設置AMC指示燈請求;9、MCH向AMC返回設置AMC指示燈應答;AMC設置FRU指示燈;10、當MCH確認AMC完成插入操作后,向PM發(fā)送為AMC上電的請求;IUPM收到上電請求后為AMC打開對應的電源通道,使AMC上電工作,并向MCH發(fā)送上電應答。下面再以采用CPLD實現(xiàn)IPMI進行說明,由于采用CPLD實現(xiàn)IPMI以解決問題的 原理與采用FPGA實現(xiàn)IPMI類似,因此可參見前述采用FPGA實現(xiàn)IPMI的實施方案,對采用 CPLD實現(xiàn)IPMI作簡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可以包括第一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第二 CPLD、第三CPLD,其中第一 CPLD,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 CPLD、第三CPLD 相連,用于與第二 CPLD、第三CPLD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 CPLD,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 模塊管理控制;第三CPLD,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增強 型模塊管理控制。一個實施例中,上述IPMI還可以包括處理器,位于MCH上,分別與第二 CPLD、第三CPLD相連,用于與第二 CPLD、第三 CPLD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收集、處理、上報管理信息。一個實施例中,上述IPMI還可以包括手柄,位于AMC上,與第二 CPLD相連,用于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CPLD發(fā)送AMC已 插入機框的通知。一個實施例中,上述IPMI還可以包括AMC指示燈,位于AMC上,與第二 CPLD相連,用于在手柄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CPLD 發(fā)送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按第二 CPLD的設置點亮。一個實施例中,第二 CPLD進一步用于將接收到的所述通知轉發(fā)給第三CPLD ;第三CPLD進一步用于向第一 CPLD發(fā)送插入事件請求,并接收第一 CPLD返回的插 入事件應答;第一 CPLD進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插入事件請求后,向第二 CPLD發(fā)送掃描消息 請求,并接收第二 CPLD返回的掃描消息應答;第二 CPLD進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掃描消息請求后,向第一 CPLD發(fā)送手柄關閉 請求,并接收第一CPLD返回的手柄關閉應答;以及,在手柄完成閉合操作后,向第一CPLD發(fā) 送設置AMC指示燈請求,在接收到第一 CPLD返回的設置FRU指示燈應答后設置AMC指示 燈;第一 CPLD進一步用于向第三CPLD發(fā)送為第二 CPLD上電的請求,第三CPLD進一 步用于為第二 CPLD打開對應的電源通道,使第二 CPLD上電工作,并向第一 CPLD發(fā)送上電應答。綜上可以得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FPGA或CPLD硬件邏輯實現(xiàn)IPMI管理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效率與響應時間,并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彌補了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 處理器+軟件方式實現(xiàn)IPMI系統(tǒng)功能的不足。成熟的設計方案實現(xiàn)也可使該FPGA實現(xiàn)的 IPMI管理系統(tǒng)模塊化,成為獨立的銷售產(chǎn)品,帶來產(chǎn)品收益,也可縮短MicroTCA產(chǎn)品的開 發(fā)周期。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 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 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IPMI,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第二FPGA、第三FPGA,其中第一FPGA,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FPGA、第三FPGA相連,用于與第二FPGA、第三FPGA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FPGA,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FPGA通信,執(zhí)行模塊管理控制;第三FPGA,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FPGA通信,執(zhí)行增強型模塊管理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處理器,位于MCH上,分別與第二 FPGA、第三FPGA相連,用于與第二 FPGA、第三FPGA通 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收集、處理、上報管理信息。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柄,位于AMC上,與第二 FPGA相連,用于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FPGA發(fā)送AMC已插入 機框的通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AMC指示燈,位于AMC上,與第二 FPGA相連,用于在手柄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FPGA發(fā)送 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按第二 FPGA的設置點亮。
5.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 IPMI,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第二 CPLD、第三CPLD,其中第一 CPLD,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 CPLD、第三CPLD相連, 用于與第二 CPLD、第三CPLD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 CPLD,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模塊 管理控制;第三CPLD,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 CPLD相連,用于與第一 CPLD通信,執(zhí)行增強型模 塊管理控制。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處理器,位于MCH上,分別與第二 CPLD、第三CPLD相連,用于與第二 CPLD、第三CPLD通 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收集、處理、上報管理信息。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柄,位于AMC上,與第二 CPLD相連,用于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CPLD發(fā)送AMC已插入 機框的通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IPM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AMC指示燈,位于AMC上,與第二 CPLD相連,用于在手柄通過閉合操作向第二 CPLD發(fā)送 AMC已插入機框的通知,按第二 CPLD的設置點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IPMI,該方法包括第一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第二FPGA、第三FPGA,其中第一FPGA,位于微型電信計算架構交換機板MCH上,分別與第二FPGA、第三FPGA相連,用于與第二FPGA、第三FPGA通信,在執(zhí)行機架管理控制時,提供I2C接口;第二FPGA,位于先進夾層卡AMC上,與第一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FPGA通信,執(zhí)行模塊管理控制;第三FPGA,位于電源卡PM上,與第一FPGA相連,用于與第一FPGA通信,執(zhí)行增強型模塊管理控制。本實用新型同時公開一種智能平臺管理接口IPMI,該IPMI采用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實現(xiàn)。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大大提高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
文檔編號H04L12/04GK201576280SQ20092024635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李億博, 牛夫賢 申請人:北京國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