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鏡筒和圖像捕捉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鏡筒和一種圖像捕捉設備。
背景技術:
例如,如由專利文獻I示出地,存在這樣一種光學裝置,其中當未在使用中時鏡筒收縮以實現(xiàn)小的尺寸。進而,如由專利文獻2和3示出地,在鏡筒中,提出了用于將構件壓力焊接到步進馬達從而限制在操作期間引起的照相機震動的技術。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 2000-194046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 H05-288975專利文獻3 :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Hll-311734能夠伸展和收縮鏡筒的大輸出致動器具有大的操作噪聲。因此,當改變放大率和聚焦時,收縮的光學裝置也產生操作噪聲。操作噪聲能夠連同活動圖像一起地被記錄。進而,以上配置的照相機震動限制效果是不足的,并且不能防止余留的照相機震動沿著鏡筒 的表面?zhèn)鞑ァ?br>
發(fā)明內容
根據(jù)與在這里的創(chuàng)新有關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鏡筒,該鏡筒包括在圖像捕捉之前和在圖像捕捉期間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光學部件;在圖像捕捉期間引起第一光學部件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部件;固定有第一驅動部件的、在圖像捕捉之前沿著光軸方向移動并且在圖像捕捉期間被固定在光軸方向上的一定位置處的第二光學部件;和在圖像捕捉之前引起第二光學部件、第一光學部件和第一驅動部件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部件。根據(jù)與在這里的創(chuàng)新有關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捕捉設備,該圖像捕捉設備包括鏡筒和捕捉來自鏡筒的圖像光的圖像捕捉部。根據(jù)與在這里的創(chuàng)新有關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鏡筒,該鏡筒包括保持透鏡的透鏡架;沿著平行于透鏡的光軸的方向驅動透鏡架的驅動軸;向驅動軸施加驅動力的馬達;容納馬達和驅動軸的外殼;和在外殼沿著驅動軸的軸向方向的一端處以懸臂方式支撐外殼的同時沿著光軸的方向與外殼一體地移動的可移動部件。根據(jù)與在這里的創(chuàng)新有關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捕捉設備,該圖像捕捉設備包括上述鏡筒;和捕捉通過鏡筒的光學系統(tǒng)入射于其的圖像光的圖像捕捉元件。
總結條款并不是必要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所有的必要特征。本發(fā)明還可以是上述特征的子組合。
圖I是在收縮狀態(tài)中的圖像捕捉設備1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2是在伸展狀態(tài)中的圖像捕捉設備1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3是收縮的透鏡單元2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4是伸展的透鏡單元2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5是圖像捕捉設備100的框圖。圖6是示出主體CPU 322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 圖7是示出致動器228、238、258和268的操作狀態(tài)的圖表。圖8是圖像捕捉設備4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9是圖像捕捉設備4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10是透鏡單元5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11是移動筒體280的透視圖。圖12是移動筒體280的透視圖。圖13是致動器組件290的透視圖。圖14是致動器組件290的透視圖。圖15是透鏡單元500的內部配置的一個部分的透視圖。圖16是透鏡單元5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描述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實施例并不限制根據(jù)權利要求的發(fā)明,并且在實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的組合對于由本發(fā)明的某些方面提供的裝置而言未必是必須的。圖I和2是圖像捕捉設備1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I示出其中透鏡單元200收縮的收縮狀態(tài),而圖2示出其中透鏡單元200伸展的伸展狀態(tài)。在圖I和2中,相同的元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冗余的說明。圖像捕捉設備100包括透鏡單元200和照相機主體300。透鏡單元200包括固定筒體210、多個透鏡220、230、240、250和260、透鏡側安裝部216、致動器驅動部217,和鏡筒CPU 219。固定筒體210的一端經(jīng)由透鏡側安裝部216而被連接到照相機主體300的主體側安裝部360。能夠通過預定操作釋放在透鏡側安裝部216和主體側安裝部360之間的連接。結果,具有符合相同標準的透鏡側安裝部216的另一透鏡單元200能夠被安裝在照相機主體300 上。致動器驅動部217和鏡筒CPU 219被安裝在被布置于透鏡單元200的后表面的內側上的環(huán)形基板215上。致動器驅動部217根據(jù)從鏡筒CPU 219接收的指令向透鏡單元200的多個致動器供應驅動功率。參考另一附圖描述了致動器。鏡筒CPU 219控制透鏡單元200中的致動器驅動部217等,并且還與照相機主體300通信。結果,被安裝在照相機主體300中的透鏡單元200與照相機主體300 —起地操作。在透鏡單元200中,透鏡220、230、240、250和260被布置于光軸X上以形成光學系統(tǒng)。應該注意,在圖I所示收縮狀態(tài)中,透鏡單元200沿著光軸X方向的長度收縮。在收縮狀態(tài)中的透鏡單元200中,透鏡220、230、240、250和260全部都是相互靠近的。相應地,透鏡單元200沿著光軸X方向是短的。相反,特別地因為在透鏡230和240之間的間隔增加,在圖2所示伸展狀態(tài)中的透鏡單元200沿著光軸X方向是長的。通過當在這種狀態(tài)中時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一個透鏡230,由透鏡220、230、240、250和260形成的光學系統(tǒng)在照相機主體300內的圖像捕捉元件330的圖像捕捉表面上形成對象圖像。進而,通過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三個透鏡230、250和260,光學系統(tǒng)改變所形成的圖像的放大率。
照相機主體300包括相對于透鏡單元200被布置于主體側安裝部360的后部上的反射鏡單元370。聚焦光學系統(tǒng)380被布置在反射鏡單元370下面。對焦屏352被布置于反射鏡單元370上方。五棱鏡354被布置于對焦屏352上方,并且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356被布置在五棱鏡354后面。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356的后端作為取景器350在照相機主體300的后部中暴露??扉T設備400、低通濾波器332、圖像捕捉元件330、主基板320和顯示部340被順序地布置在反射鏡單元370后面。在照相機主體300的后部上示出由液晶顯示器板等形成的顯示部340。主體CPU 322和圖像處理電路324被安裝在主基板320上。反射鏡單元370包括主反射鏡371和副反射鏡374。主反射鏡371被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支撐,該主反射鏡保持框架被主反射鏡旋轉軸373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副反射鏡374被副反射鏡保持框架375支撐,該副反射鏡保持框架375被支撐在副反射鏡旋轉軸376上。副反射鏡保持框架375相對于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旋轉。由此,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旋轉時,副反射鏡保持框架375連同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 —起地移動。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的前緣降低時,主反射鏡371相對于來自透鏡單元200的入射光傾斜。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372升高時,主反射鏡371從入射光的路徑移開。當主反射鏡371處于入射光的路徑中時,傳播通過透鏡單元200的入射光被主反射鏡371反射并且被引導到對焦屏352。對焦屏352被定位成被耦接到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并且因此由光學系統(tǒng)形成的對象圖像還在對焦屏352上形成。經(jīng)由五棱鏡354和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356從取景器350觀察在對焦屏352上形成的圖像。對象圖像的光傳播通過五棱鏡354,并且因此在取景器350中作為豎立常規(guī)圖像觀察在對焦屏352上的對象圖像。光度傳感器390被布置于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356上方,并且接收被五棱鏡354分光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光度傳感器390檢測對象亮度,并且主體CPU 322計算是圖像捕捉條件的一部分的暴光條件。主反射鏡371包括入射光的一部分傳播通過那里的半反射鏡區(qū)域。副反射鏡374朝向聚焦光學系統(tǒng)380反射來自半反射鏡區(qū)域的入射光的該部分。聚焦光學系統(tǒng)380將入射光的該部分引導到焦點傳感器382。以此方式,當聚焦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時,主體CPU 322確定透鏡230的目標位置。
在上述圖像捕捉設備100中,當輕輕地按下釋放按鈕時,焦點傳感器382和光度傳感器390被致動并且圖像捕捉設備100能夠利用適當?shù)膱D像捕捉條件捕捉對象圖像。接著,當釋放按鈕被完全地按下時,主反射鏡371和副反射鏡374移動到撤退位置并且快門設備400打開。以此方式,來自透鏡單元200的入射光傳播通過低通濾波器332從而入射到圖像捕捉元件330。為了易于解釋,在以下說明中,圖像捕捉設備100的、在其上布置透鏡單元200的一側被稱作“前部”并且在其上布置顯示部340和取景器350的一側被稱作“后部”或者“背部”。當提到透鏡單元200或者照相機主體300中的內部結構時,靠近背側的位置能夠被描述成是“深的”。圖3是收縮的透鏡單元2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與在圖I和2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 位于透鏡單元200的頂端處(繪圖的左側上)的透鏡220被透鏡保持框架222支撐。透鏡保持框架222被固定到移動筒體223的頂端。移動筒體223在其內表面上具有沿著光軸X方向的直凹槽和沿著垂直于光軸X方向的方向的凸輪凹槽。直凹槽與被固定到固定筒體210的外表面的固定凸輪銷224接合。結果,移動筒體223被限制無法在光軸X上旋轉,而被允許沿著光軸X相對于固定筒體210來回地移動。凸輪凹槽與旋轉凸輪銷225接合。旋轉凸輪銷225被緊固到驅動環(huán)227的外表面。驅動環(huán)227被插入固定筒體210中,并且沿著固定筒體210的內表面在光軸X上旋轉。當驅動環(huán)227在光軸X上旋轉時,旋轉凸輪銷225連同驅動環(huán)227的外表面一起地沿著固定筒體210的周邊的方向移動。相應地,當驅動環(huán)227旋轉時,移動筒體223根據(jù)從旋轉凸輪銷225傳遞的驅動力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由此伸展和收縮透鏡單元200。進而,驅動環(huán)227自身包括齒,并且與小齒輪(pinion gear) 226接合。小齒輪226被致動器228以旋轉方式驅動。相應地,鏡筒CPU 219通過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28供應驅動功率而引起驅動環(huán)227在固定筒體210內在光軸X上旋轉。結果,鏡筒CPU 219前后地移動移動筒體223以收縮或者伸展透鏡單元200。帶有大輸出扭矩的DC馬達優(yōu)選地被用作引起透鏡220利用移動筒體223前后地移動的致動器228。鄰近于透鏡220布置的透鏡230被透鏡保持框架232支撐。透鏡保持框架232與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一對引導桿234接合,從而在允許沿著光軸X方向運動時受到支撐。透鏡保持框架232(在繪圖的頂部處示出)被螺接到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導螺桿236。導螺桿236與致動器238接合,并且當致動器238旋轉時與致動器238的驅動軸一起地旋轉。相應地,鏡筒CPU 219通過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38供應驅動功率而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透鏡保持框架232。步進馬達、超聲波馬達或者例如安靜地操作并且能夠準確地控制運動量的音圈馬達優(yōu)選地被用作致動器258。引導桿234的前端支撐透鏡保持框架232,并且被與透鏡220的透鏡保持框架222接合。引導桿234受到支撐從而能夠相對于固定筒體210滑動。導螺桿236和致動器238還經(jīng)由接合部件229而被與透鏡保持框架222接合。相應地,當致動器228操作并且透鏡保持框架222沿著光軸X方向與移動筒體223 —起地移動時,透鏡230、透鏡保持框架232、引導桿234、導螺桿236和致動器238也一起移動。鄰近于透鏡230布置的透鏡240直接地被固定筒體210支撐。相應地,透鏡240并不在透鏡單兀200內移動。還鄰近于透鏡240將光圈設備214固定到固定筒體210。在透鏡單元200中,直接地被固定筒體210支撐的透鏡240可以用作穩(wěn)定透鏡。穩(wěn)定透鏡沿著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并且補償當透鏡單元200沿著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時發(fā)生的手的震動。透鏡240旁邊布置的透鏡250被透鏡保持框架252保持。透鏡保持框架252的一端(在圖中所示實例中的底端)與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引導桿254接合,并且受到支撐從而能夠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透鏡保持框架252的另一端(在圖中所示實例中的頂端)螺接到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導螺桿256上。導螺桿256與致動器258接合,并且當致動器258旋轉時與致動器258 的驅動軸一起地旋轉。相應地,鏡筒CPU 219能夠通過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58供應驅動功率而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透鏡250。被布置在透鏡單元200的后端處的透鏡260被透鏡保持框架262支撐。透鏡保持框架262的一端(在繪圖實例中的頂端)與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引導桿264接合,并且受到支撐從而能夠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透鏡保持框架262的另一端螺接到平行于光軸X布置的導螺桿266中。導螺桿266與致動器268接合,并且當致動器268旋轉時與致動器268的驅動軸一起地旋轉。相應地,鏡筒CPU 219能夠通過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68供應驅動功率而沿著光軸X方向移動透鏡260。步進馬達、超聲波馬達或者例如安靜地操作并且能夠準確地控制運動量的音圈馬達優(yōu)選地被用作致動器258和致動器268。圖4是伸展的透鏡單元2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通過操作致動器228以向前移動移動筒體223,透鏡單元200達到圖4所示伸展狀態(tài)。具體地,當移動筒體223向前移動以將透鏡單元200置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被固定到移動筒體223的前端的透鏡保持框架222和被透鏡保持框架222保持的透鏡220向前移動。進而,其前端被與透鏡保持框架222接合的引導桿234和接合部件229與透鏡保持框架222一起地向前移動。接合部件229保持導螺桿236和致動器238。相應地,當接合部件229和引導桿234向前移動時,透鏡230和透鏡保持框架232也與透鏡220和透鏡保持框架232 —起地向前移動。結果,在固定筒體210內,在致動器驅動部217和鏡筒CPU 219的前部處形成空筒體。引導桿234被透鏡保持框架222從固定筒體210拉出,由此在透鏡220和240之間沿著引導桿234顯著地移動透鏡保持框架232。相應地,通過在透鏡單元2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操作一個致動器238以移動透鏡230,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能夠改變焦點位置。進而,通過在透鏡單元2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操作致動器238、258和268,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的放大率能夠被改變。圖5是包括透鏡單元200和照相機主體300的圖像捕捉設備100的框圖。圖像捕捉設備100由主體CPU 322和被直接地或者間接地連接到主體CPU 322的構件形成。系統(tǒng)存儲器110和主存儲器112被連接到主體CPU 322。系統(tǒng)存儲器110包括非易失記錄介質和只讀記錄介質中的至少一種,并且例如即使當未供應功率時也保持由主體CPU 322執(zhí)行的固件程序。主存儲器112包括RAM,并且被用作主體CPU 322的操作區(qū)域。圖像捕捉部120被連接到主體CPU 322。圖像捕捉部120包括圖像捕捉元件驅動部122、圖像捕捉元件330、模擬-數(shù)字轉換電路124和圖像處理電路324。圖像捕捉元件330在規(guī)定的時間被圖像捕捉元件驅動部122驅動,以光電轉換對象圖像并且輸出圖像信號。從圖像捕捉元件330輸出的圖像信號被模擬-數(shù)字轉換電路124數(shù)字化并且被圖像處理電路324轉換成圖像數(shù)據(jù)。例如,當產生圖像數(shù)據(jù)時,圖像處理電路324調節(jié)白平衡、清晰度、伽馬、灰度和圖像壓縮。由圖像處理電路324產生的圖像數(shù)據(jù)被存儲和保存在二級存儲介質140中。包括非易失記錄元件的介質諸如閃存存儲卡被用作二級存儲介質140。二級存儲介質140的至少一個部分能夠被從照相機主體300拆離和更換。·
鏡筒CPU 219、焦點傳感器382和光度傳感器390被連接到主體CPU 322。焦點傳感器382基于由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形成的對象圖像來檢測焦點位置,并且指令鏡筒CPU 219在圖像捕捉元件330上聚焦入射光。光度傳感器390接收入射光的一部分、檢測對象亮度并且例如計算適當?shù)墓馊﹂_度和快門速度。當透鏡單元200被安裝在照相機主體300上時,主體CPU 322向鏡筒CPU 219供應指令。鏡筒CPU 219從主體CPU 322接收指令并且通過從致動器驅動部217供應驅動電流而操作致動器228、238、258和268。結果,透鏡單元200在主體CPU 322的控制下執(zhí)行伸展、放大、聚焦和收縮之一。操作部130和顯示部340被連接到主體CPU 322。操作部130形成通過接收使用者操作而將指令輸入其中的接口,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功率開關、釋放開關、箭頭鍵和撥桿。顯示部340顯示捕捉圖像,并且還可以例如以即時查看模式或者預覽模式顯示通過透鏡單元200形成的對象的圖像。顯示部340還可以顯示由使用者輸入的設置值等。圖6是示出用于透鏡單元200的致動器228、238、258和268的、主體CPU 322的控制過程的流程圖。當圖像捕捉設備100的功率被接通時,主體CPU 322檢測由照相機主體300設定的操作模式是否是圖像捕捉模式(步驟101),并且如果圖像捕捉模式未被設定(步驟SlOl否),則進入相對于控制透鏡單元200的待機狀態(tài)。在另一方面,如果圖像捕捉模式已被照相機主體300設定或者如果切換到圖像捕捉模式(步驟SlOl為是),則主體CPU 322詢問鏡筒CPU 219透鏡單元200是否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步驟S102),并且如果透鏡單元200不在伸展狀態(tài)中(步驟S102為否),則指令鏡筒CPU 219伸展透鏡單元200 (步驟S103)。當從主體CPU 322接收到關于伸展的指令時,鏡筒CPU 219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28供應驅動電流。結果,移動筒體223移動出去并且透鏡單元200伸展。進而,連同移動筒體223的運動一起地,透鏡230、透鏡保持框架232、引導桿234、導螺桿236、致動器238和接合部件229與透鏡保持框架222 —起地向前移動。當透鏡單元200伸展時,主體CPU 322觀察是否存在使得圖像捕捉設備100改變透鏡單元200的放大率的指令(步驟S104),并且等待直至接收到用于改變放大率的指令(步驟S104為否)。當檢測到用于改變放大率的指令時(步驟S104為是),主體CPU 322指令鏡筒CPU 219執(zhí)行操作以改變放大率(步驟S105)。當接收到用于放大率改變操作的指令時,鏡筒CPU 219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38、258和268供應驅動電流。結果,透鏡230、250和260相對于彼此移動,由此改變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的放大率。在用于改變放大率的操作正被執(zhí)行時,驅動電流不被供應到致動器228,并且因此移動筒體223和透鏡220并不移動。當透鏡單元200執(zhí)行放大率改變操作時,透鏡單元200的全長并不改變。進而,因為致動器228未被操作,所以透鏡單元200僅僅產生少量的操作噪聲。接著,主體CPU 322觀察圖像捕捉設備100的釋放按鈕是否被輕度地按下(步驟 S106),并且等待直至檢測到輕度按下的狀態(tài)(步驟S106為否)。當檢測到釋放按鈕處于輕度按下的狀態(tài)中時(步驟S106為是),主體CPU 322從焦點傳感器382獲取對于聚焦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而言有必要的、透鏡230的運動量,并且連同用于執(zhí)行聚焦操作的指令一起地向鏡筒CPU 219傳遞這個運動量(步驟S107)。當接收到用于聚焦操作的指令時,鏡筒CPU 219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38供應驅動電流。結果,透鏡230移動以聚焦透鏡單元200的光學系統(tǒng)。在聚焦操作正被執(zhí)行時,驅動電流不被供應到致動器228、258和268,并且因此移動筒體223和透鏡250和260并不移動。相應地,當透鏡單元200執(zhí)行聚焦操作時,透鏡單元200的全長并不改變。進而,因為致動器228未被操作,所以透鏡單元200僅僅產生少量的操作噪聲。接著,主體CPU 322觀察圖像捕捉設備100的釋放按鈕是否被完全地按下(步驟S108),并且等待直至存在快門釋放指令(步驟S108為否)。當檢測到釋放按鈕處于完全按下的狀態(tài)中時(步驟S108為是),主體CPU 322維持透鏡單元200的聚焦狀態(tài)直至圖像捕捉得以完成。接著,當利用照相機主體300完成圖像捕捉時,主體CPU 322檢測圖像捕捉設備100的電源是否被關斷(步驟S109)。如果圖像捕捉設備100的電源已經(jīng)被接通(步驟S109為否),則主體CPU 322再次檢測圖像捕捉設備100是否處于圖像捕捉模式中(步驟S101)。在此之后,上述控制過程被再次重復。在步驟S209,如果檢測到圖像捕捉設備100的電源為關斷(S109為是),則主體CPU 322指令鏡筒CPU 219收縮透鏡單元200。當接收到用于收縮的指令時,鏡筒CPU 219指令致動器驅動部217向致動器228供應驅動電流。結果,移動筒體223被拉拽并且透鏡單元200收縮(步驟S110)。進而,連同移動筒體223的向后運動一起地,透鏡230、透鏡保持框架232、引導桿234、導螺桿236、致動器238和接合部件229也與透鏡保持框架222 —起地向后移動。結果,導螺桿236和接合部件229的后端區(qū)域進入當鏡筒CPU 219向前移動時形成的空間中。進而,引導桿234的后端進入固定筒體210中。相應地,透鏡單元200的總體長度顯著地減少。此時,透鏡單元200對于主體CPU 322的控制過程完成。圖7是示出用于以上一系列控制的、在透鏡單元200中的致動器228、238、258和268的操作狀態(tài)的圖表。如在圖7中所示,具有大驅動力和大的操作噪聲的致動器228在照相機主體300在此期間并不捕捉圖像的時期的、透鏡單元200的伸展和收縮期間操作。
在另一方面,使用具有很少操作噪聲的致動器238、258和268執(zhí)行在照相機主體300捕捉圖像時執(zhí)行的放大率改變和聚焦。相應地,即使當與圖像捕捉同時地執(zhí)行聲音記錄時,諸如當捕捉活動圖像時,致動器228的操作噪聲也不被記錄。在圖像捕捉操作期間,致動器238、258和268每一個均在利用包括透鏡230、250和260之一和透鏡保持框架232、252和262之一的一個單元作為負載時操作,并且因此能夠使得致動器238、258和268是小的以適合于該負載。相應地,可以進一步限制致動器238、258和268的操作噪聲。能夠當捕捉活動圖像時或者當捕捉靜止圖像時執(zhí)行圖6所示控制過程。然而,當捕捉活動圖像時,一項可能的圖像捕捉技術包括在繼續(xù)圖像捕捉時改變透鏡單元200的放大率。相應地,當捕捉活動圖像時,主體CPU 322可能執(zhí)行不同于圖6所示的控制過程。然而,即使這種情形,當改變放大率時或當聚焦時也均不使用以具有大的操作噪聲作為交換的、產生高輸出扭矩的致動器228,并且因此在捕捉的活動圖像中不包括致動器 228的操作噪聲。圖8是透鏡單元5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圖像捕捉設備400包括透鏡單元500和照相機主體600。在圖8中,被附接到圖像捕捉設備400的透鏡單元500處于其中總體長度增加的伸展狀態(tài)中。為了易于解釋,在以下說明中,相對于被附接到照相機主體600的透鏡單元500的對象側被稱作圖像捕捉設備400的“前部”或者“頂端”。進而,透鏡單元500的、不在對象側上的一側被稱作圖像捕捉設備400的“后部”或者“背部”。透鏡單元500包括固定筒體510、從第一透鏡組520到第五透鏡組560的多個透鏡組、多個致動器511、551、561和591,和移動筒體580。透鏡單元500被透鏡側安裝部570連接到照相機主體600的主體側安裝部660,該透鏡側安裝部570被放置在固定筒體510的后部處。以此方式,固定筒體510被固定到照相機主體600。能夠通過預定操作釋放在透鏡側安裝部570和主體側安裝部660之間的連接。以此方式,具有相同標準的透鏡側安裝部570的其它透鏡單元500能夠被聯(lián)結到照相機主體600。在透鏡單元500中,移動筒體580被固定筒體510支撐從而能夠沿著前后方向即平行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移動筒體580的運動引起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改變。當透鏡單元5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移動筒體580相對于固定筒體510向前移動以增加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結果,第一透鏡組520到第五透鏡組560被沿著光軸X以預定間隔布置以形成光學系統(tǒng)。第一透鏡組520被第一保持框架522保持并且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的前端。相應地,當移動筒體580移動時,第一透鏡組520與移動筒體580 —起地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移動筒體580的內部是中空的,并且當透鏡單元5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入射到第一透鏡組520的光傳播通過移動筒體580以到達第二透鏡組530。當光學系統(tǒng)在透鏡單元5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執(zhí)行聚焦或者放大時,第一透鏡組520并不移動。當透鏡單元500在伸展狀態(tài)和收縮狀態(tài)之間改變時,第一透鏡組520和移動筒體580移動。與第一透鏡組520分離地,第二透鏡組530被第二保持框架532保持。第二保持框架532經(jīng)由接合部分536與引導軸582接合,并且受到支撐從而能夠沿著引導軸582移動。第二保持框架532被與與導螺桿593聯(lián)鎖的螺紋構件534接合。引導軸582的前端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相應地,當移動筒體580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時,引導軸582也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在此情形中,被引導軸582支撐的第二透鏡組530和第二保持框架532也一起移動。在透鏡單元500處于其中移動筒體580已經(jīng)向前移動的伸展狀態(tài)中時,當致動器591以旋轉方式驅動導螺桿時,第二保持框架532在保持第二透鏡組530的同時沿著平行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當透鏡單元500的光學系統(tǒng)執(zhí)行放大或者聚焦時,第二透鏡組530移動。致動器591和導螺桿593被托架595支撐。第三透鏡組540被第三保持框架542支撐。第三保持框架542被接合筒體544支撐。接合筒體544被固定到固定筒體510。相應地,當透鏡單元500在伸展狀態(tài)和收縮狀態(tài)之間改變時或當透鏡單元500執(zhí)行放大或者聚焦時,第三透鏡組540均不相對于固定筒體 510移動。接合筒體544支撐光圈設備549和保持防振透鏡541的可移動保持框架543。防振透鏡541沿著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并且補償由于照相機震動等引起的模糊。進而,接合筒體544朝向圖8中的底部的一部分具有降低的外徑,從而形成外罩部分546。外罩部分546被定位到致動器591和導螺桿593的后部。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分別地被第四保持框架552和第五保持框架562支撐。第四保持框架552和第五保持框架562分別地與一對引導軸584和586接合,并且分別地經(jīng)由螺紋構件554和564與導螺桿553和563互鎖。結果,當致動器551和561以旋轉方式驅動導螺桿553和563時,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當透鏡單元500執(zhí)行放大或者聚焦時,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移動。照相機主體600包括在主體側安裝部660后面布置的反射鏡單元670。聚焦光學系統(tǒng)680被布置在反射鏡單兀670下面。對焦屏652被布置于反射鏡單兀670上方。五棱鏡654被進一步布置在對焦屏652上方,并且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656被布置在五棱鏡654后面。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656的后端在照相機主體600的后表面處暴露以用作取景器650??扉T單元610、低通濾波器632、圖像捕捉元件630、基板620和顯示部640按照所述次序被順序地布置在反射鏡單元670后面。在照相機主體600的后表面上示出例如由液晶顯示器板形成的顯示部640??刂撇?22和圖像處理部624例如在基板620上實現(xiàn)。反射鏡單元670包括主反射鏡671和副反射鏡674。主反射鏡671被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支撐,該主反射鏡保持框架沿著軸向被主反射鏡旋轉軸673支撐。副反射鏡674被副反射鏡保持框架675支撐,該副反射鏡保持框架沿著軸向被副反射鏡旋轉軸676支撐。副反射鏡保持框架675相對于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旋轉。相應地,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旋轉時,副反射鏡保持框架675連同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 —起地移位。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的前端降低時,主反射鏡671在傾斜狀態(tài)中定位于來自透鏡單元500的入射光的路徑中。當主反射鏡保持框架672升高時,主反射鏡671撤退到一定位置以避開入射光。當主反射鏡671定位于入射光的路徑中時,傳播通過透鏡單元500的入射光被主反射鏡671反射并且被引導到對焦屏652。對焦屏652被布置在與透鏡單元500的光學系統(tǒng)結合的位置處,并且使得由透鏡單元500的光學系統(tǒng)形成的圖像是可視的。在傳播通過五棱鏡654和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656之后,從取景器650觀察在對焦屏652上的圖像。經(jīng)由通過五棱鏡654觀察圖像,能夠在取景器650中看到豎立的立體圖像。光度傳感器690被布置于取景器光學系統(tǒng)656上方并且接收分光后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光度傳感器690檢測對象的亮度并且引起控制部622計算是圖像捕捉條件的一部分的暴光條件。主反射鏡671包括通過入射光的一部分的半反射鏡區(qū)域。副反射鏡674朝向聚焦光學系統(tǒng)680反射來自半反射鏡區(qū)域的入射光的一部分。聚焦光學系統(tǒng)680向焦點檢測傳感器682引導入射光的一部分。以此方式,控制部622確定當透鏡單兀500的光學系統(tǒng)執(zhí) 行聚焦時透鏡移動到此的目標位置。當在圖像捕捉設備400上的釋放按鈕被按下一半時,焦點檢測傳感器682和光度傳感器690被激活以形成其中能夠利用適當?shù)膱D像捕捉條件捕捉對象的狀態(tài)。接著,當釋放按鈕被完全地按下時,主反射鏡671和副反射鏡674移動到撤退位置,并且快門單元610打開。結果,來自透鏡單元500的入射光傳播通過低通濾波器632從而入射到圖像捕捉元件 630。圖9是圖像捕捉設備4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在圖9所示圖像捕捉設備400中,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在圖9中,與在圖8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當透鏡單元500在收縮狀態(tài)中時,移動筒體580靠近照相機主體600。結果,在移動筒體580的前端處保持的第一透鏡組520向后移動,以靠近非移動的第三透鏡組540。因為引導軸582也連同移動筒體580 —起地向后移動,所以被引導軸582支撐的第二透鏡組530也連同引導軸582 —起地向后移動。進而,致動器591、導螺桿593和托架595也與移動筒體580 —起地向后移動。因此,在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導螺桿593的后端部分進入接合筒體544的外罩部分546中。換言之,由于導螺桿593的后端部分進入在第三透鏡組540、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 —側上的區(qū)域中,導致在收縮狀態(tài)中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減少。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比固定的第三透鏡組540進一步朝后定位,并且因此當透鏡單元500從伸展狀態(tài)改變到收縮狀態(tài)時不需要移動。然而,當透鏡單元500接著伸展從而快速地將透鏡單元500轉變到不可用狀態(tài)時,用于收縮透鏡單元500的操作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將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移動到其初始位置。以此方式,在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第一透鏡組520、第二透鏡組530和致動器591向后移動從而在其間的間隔降低,由此減少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結果,透鏡單元500的便攜性得以改進。圖10是透鏡單元500自身在收縮狀態(tài)中的放大示意性截面視圖。與在圖8和9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在透鏡單元500中,驅動環(huán)515在其外部周向表面上包括沿著透鏡單元500的徑向方向向外突出的驅動銷517。驅動銷517通過沿著透鏡單元500的周向方向在固定筒體510的一部分中形成的周向凹槽512,以突出到接合筒體544外側。驅動銷517的頂端與在移動筒體580的內表面上形成的導凹槽583接合。圖11和12每一幅均是從透鏡單元500移除的移動筒體580自身的透視圖。圖12示出如從與在圖11中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移動筒體580。與在圖8到10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移動筒體580具有總體柱形形狀,并且在其前端處包括沿著徑向向內突出的凸緣579。凸緣579留出足夠大以使得入射光通過的開口。凸緣579包括多個螺絲孔587和沿著平行于光軸X的方向形成的軸插入孔589。引導軸582的前端被插入軸插入孔589中從而得以固定。多個導凹槽581和583以及多個線性鍵凹槽585在移動筒體580的柱形部分的內表面中形成。導凹槽583相對于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傾斜。鍵凹槽585被沿著平行于光軸·X的方向布置。鍵凹槽585與從圖10所示接合筒體544的一部分突出的導銷接合。導銷被固定到固定筒體510并且與線性鍵凹槽585接合,由此調節(jié)移動筒體580在光軸X上的旋轉。相應地,當致動器511和小齒輪513旋轉時,與驅動環(huán)515 —起地旋轉的導凹槽583和驅動銷517 —起工作以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移動筒體580。結果,透鏡單元500根據(jù)致動器511的旋轉方向從收縮狀態(tài)改變?yōu)樯煺範顟B(tài)或者從伸展狀態(tài)改變?yōu)槭湛s狀態(tài)。帶有大輸出扭矩的DC馬達優(yōu)選地被用作致動器511。DC馬達在操作期間產生不能被忽略的操作噪聲,但是這不成問題,因為移動筒體580在圖像捕捉期間并不移動。在透鏡單元500處于伸展狀態(tài)中時,在第一透鏡組520和第三透鏡組540之間存在大的間隙。相應地,第二透鏡組530能夠移動大量以執(zhí)行放大或者聚焦。第二透鏡組530由于由致動器591產生的驅動力而移動。例如,能夠精確地控制運動量的步進馬達優(yōu)選地被用作致動器591。第二透鏡組530包括具有比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的那些透鏡更大的直徑和質量的透鏡。相應地,移動第二透鏡組530的致動器591具有比移動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的致動器551和561更大的輸出。因此,由致動器591引起的振動大于由致動器551和561引起的振動。導螺桿593的前端與致動器591的驅動軸接合。導螺桿593的后端被托架595的后端支撐。致動器591被托架595的前端支撐。結果,致動器591、導螺桿593和托架595被一體地形成。圖13是致動器組件590的透視圖。除了一體地形成的致動器591、導螺桿593和托架595,致動器組件590包括外殼598。托架595被止動螺釘594固定到外殼598。結果,在托架595上一體地形成的致動器591和導螺桿593被外殼598支撐。以此方式,形成了包括一體地形成的致動器591、導螺桿593、托架595和外殼598的致動器組件590。外殼598包括殼體部分597和環(huán)形部分599。殼體部分597包括用于容納致動器591、導螺桿593和托架595的空腔。殼體部分597沿著導螺桿593的縱向方向的一端即致動器591沿著軸向方向的一端與環(huán)形部分599接合。
環(huán)形部分599包括圓形開口,并且其沿著周向方向的一部分與殼體部分597的一端接合。環(huán)形部分599的開口的周邊包括散開發(fā)射光的反射角度的反射防止部分577。如在圖10中所示,由于外殼598的環(huán)形部分599被止動螺釘592螺接到移動筒體580的凸緣579,致動器組件590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因此,外殼598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從而外殼598與移動筒體580 —起地移動。環(huán)形部分599包圍入射到透鏡單元500的光的光學路徑以使得通過那里通過入射光。環(huán)形部分599以光學方式關閉在保持第一透鏡組520的第一保持框架522和保持第二透鏡組530的第二保持框架532之間的間隙。換言之,當從前側觀察透鏡單元500時,環(huán)形部分599的反射防止部分577在第一保持框架522和第二保持框架532之間出現(xiàn)。因此,防止了在透鏡單元500中發(fā)生耀斑。如在圖10中所示,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經(jīng)由托架595支撐導螺桿593和致動 器591,而不直接地接觸導螺桿593和致動器591。相應地,當致動器591操作時發(fā)生的振動通過托架595傳播到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結果,從致動器591傳播到殼體部分597的振動被順序地傳播通過殼體部分597、環(huán)形部分599和移動筒體580。相應地,由于這些轉移的振動傳播的振動逐漸地減少。殼體部分597沿著縱向方向的一端與環(huán)形部分599接合。外殼598引起環(huán)形部分599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相應地,殼體部分597具有能夠被拆離的配置,其中其與環(huán)形部分599接合的端部用作易于樞轉的樞軸。致動器591比導螺桿593被更加靠近環(huán)形部分599布置。然而,致動器591和殼體部分597并不直接地相互接觸。相應地,由致動器591引起的振動通過托架595而被傳播到殼體部分597。利用這種配置,通過在殼體部分597上的樞轉吸收了由致動器591產生的振動能量部分,由此衰減通過環(huán)形部分599傳播的振動。經(jīng)由螺紋構件534被從導螺桿593傳播到第二保持框架532的驅動力沿著平行于光軸X的方向作用。在另一方面,由在一端處保持的殼體部分597引起的振動沿著基本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作用。進而,螺紋構件534彈性地擠壓被偏壓部件偏壓的鎖定齒抵靠導螺桿593。相應地,由致動器591的振動引起的振動對于第二保持框架532的運動量的控制準確度的影響能夠被忽略。圖14是如從另一角度看到的致動器組件590的透視圖。與在圖13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在圖14所示致動器組件590中,示出了如從透鏡單元500的光軸X —側看到的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如在圖14中所不,非反射性表面596被布置于殼體部分597的、面向透鏡單元500的內表面的表面上。非反射性表面596能夠由無光黑色薄膜形成。替代地,能夠通過涂覆非反射性材料諸如moltoprene (注冊商標)形成非反射性表面596。在其表面上具有金屬光澤的構件諸如致動器591的驅動軸和導螺桿593被殼體部分597覆蓋和從透鏡單元500的光學系統(tǒng)隱藏。結果,在透鏡單元500的光學系統(tǒng)內的雜散光能夠受到限制。進而,內表面反射能夠受到限制并且能夠通過在殼體部分597的外表面上設置非反射性表面596而防止耀斑。在導螺桿593和光學系統(tǒng)之間的區(qū)域被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阻擋。相應地,能夠防止被施加到導螺桿593的潤滑劑由于導螺桿593的旋轉而潑濺到光學系統(tǒng)中。相應地,光學系統(tǒng)保持清潔并且所期特性能夠長期地得以維持。圖15是透鏡單元500的內部配置的一部分的透視圖。與在其它附圖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應該指出,相對于圖8和10,透鏡單元500在光軸X上旋轉大致180度。結果,圖15中在致動器組件590中的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位于頂部處。圖15所示內部配置示出其中固定筒體510和移動筒體580被從透鏡單元500移除的狀態(tài)。被固定到固定筒體510的接合筒體544位于圖15的右側上。相對于接合筒體544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的致動器組件590被布置于圖15的左側上。如在圖15中所示,第二保持框架532被接合部分536和接合部分538以相對于一對引導軸582和586能夠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撐。換言之,由于將引導軸588插入具有接合孔的接合部分538中,第二保持框架532與引導軸588接合,該接合孔具有基 本等于引導軸588的外徑的內徑。以此方式,接合部分538沿著引導軸588移動。第二保持框架532經(jīng)由其間具有基本等于引導軸582的直徑的間隔的相對表面的接合部分536與引導軸582接合。以此方式,防止了第二保持框架532圍繞引導軸588的旋轉。連接部分539沿著透鏡單元500的周向方向從接合部分538伸展。連接部分539從在外殼598的殼體部分597的側表面中形成的狹縫伸展到殼體部分597內的區(qū)域,并且與與導螺桿593聯(lián)鎖的螺紋構件534接合。利用這種配置,當致動器591操作時從導螺桿593傳播到螺紋構件534的驅動力引起第二保持框架532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而不傾斜并且不沿著垂直于光軸X的方向移動。圖15示出其中外殼598的后端開始行進到在接合筒體544中形成的外罩部分546中的狀態(tài)。具體地,殼體部分597的后端進入外罩部分546中而不接觸外罩部分546的內表面。圖16是透鏡單元500的示意性截面視圖。與在其它附圖中的那些相同的構件被給予相同的引用數(shù)字,并且省略了重復的說明。圖16所示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換言之,通過操作致動器511以旋轉驅動環(huán)515,移動筒體580從圖10所示伸展狀態(tài)向后移動。第一透鏡組520也根據(jù)移動筒體580的向后運動向后移動,由此降低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引導軸582的前端與移動筒體580接合。引導軸582被固定筒體510以能夠滑動的方式支撐。第二保持框架532被引導軸582支撐。如以上已經(jīng)描述地,導螺桿593和致動器591經(jīng)由托架595與外殼598接合,并且外殼598被固定到移動筒體580。相應地,當致動器511被操作并且第一保持框架522連同移動筒體580 —起地沿著光軸X的方向移動時,第二透鏡組530、第二保持框架532、引導軸582、導螺桿593和致動器591也移動。結果,當移動筒體580向后移動時,透鏡單元500進入收縮狀態(tài)。以此方式,第一透鏡組520、第二透鏡組530和第三透鏡組540變得相互更加靠近以實現(xiàn)其中透鏡單元500的總體長度減少的收縮狀態(tài)。因此,透鏡單元500能夠縮短以實現(xiàn)更加容易的便攜性。第二透鏡組530與移動筒體580 —起地移動,并且因此當?shù)诙哥R組530靠近引導軸582的后端定位時,移動筒體580不能向后移動。相應地,當移動筒體580向后移動時,在移動筒體580開始移動之前,第二透鏡組530變得靠近第一透鏡組520。如以上已經(jīng)描述地,當將透鏡單元500置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第四透鏡組550和第五透鏡組560可以返回初始位置。進而,當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并不移動的防振透鏡541可以被固定。在透鏡單元500如上所述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致動器組件590的殼體部分597進入在接合筒體544中形成的外罩部分546中。殼體部分597并不接觸外罩部分546的內表面。相應地,在透鏡單元500處于收縮狀態(tài)中時,殼體部分597的懸臂狀態(tài)得以維持。替代是可在照相機主體300或者600上交換的單反照相機的透鏡單元200或者500地,圖像捕捉設備100或者400可以是其中透鏡單元200或者500以及照相機主體300和600 —體地形成的照相機。照相機主體300或者600可以是在其中并不包括反射鏡單元的無反射鏡式的照相機主體300或者600,并且能夠根據(jù)需要改變照相機主體300或者600的內部配置。 雖然已經(jīng)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明顯的是,各種更改和改進能夠被添加到上述實施例。還根據(jù)權利要求的范圍明顯的是,能夠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中包括添加有這種更改或者改進的實施例。由權利要求、實施例或者圖表所示設備、系統(tǒng)、程序和方法執(zhí)行的每一個過程的操作、手續(xù)、步驟和階段能夠被以任何次序執(zhí)行,只要該次序未由“預先于”、“之前”等示意并且只要來自以前的過程的輸出未在以后的過程中使用。即便在權利要求、實施例或者圖表中使用短語諸如“首先”或者“接著”描述過程流,這也并不一定意味著必須以這個次序執(zhí)行該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鏡筒,包括 第一光學部件,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在圖像捕捉之前和在圖像捕捉期間沿著光軸方向移動; 第一驅動部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引起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在圖像捕捉期間沿著光軸方向移動; 第二光學部件,所述第二光學部件固定有所述第一驅動部件,在圖像捕捉之前沿著光軸方向移動,并且在圖像捕捉期間被固定在光軸方向上的一定位置處;和 第二驅動部件,所述第二驅動部件引起所述第二光學部件、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和所述第一驅動部件在圖像捕捉之前沿著光軸方向移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鏡筒,包括 在圖像捕捉之前容納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和所述第二光學部件的固定筒體;和移動筒體,所述移動筒體直接地或者間接地保持所述第一光學部件、所述第二光學部件和所述第一驅動部件,并且在被容納于所述固定筒體中的狀態(tài)和從所述固定筒體突出的狀態(tài)之間移動,其中 通過使得所述移動筒體相對于所述固定筒體移動,所述第二驅動部件引起所述第一光學部件、所述第二光學部件和所述第一驅動部件一體地移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鏡筒,其中所述第一驅動部件是步進馬達,并且所述第二驅動部件是DC馬達。
4.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鏡筒,進一步包括與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和所述第二光學部件分離地移動第三光學部件的第三驅動部件。
5.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鏡筒,其中 所述第一驅動部件至少在放大率改變操作期間移動所述第一光學部件,并且 所述第三驅動部件至少在聚焦操作期間移動所述第三光學部件。
6.根據(jù)權利要求5的鏡筒,其中所述第三驅動部件是音圈馬達。
7.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鏡筒,其中 所述第一驅動部件至少在聚焦操作期間移動所述第一光學部件。
8.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鏡筒,其中 所述第一驅動部件包括步進馬達和音圈馬達中的至少一種。
9.一種圖像捕捉設備,包括 根據(jù)權利要求I的鏡筒;和 捕捉來自所述鏡筒的圖像光的圖像捕捉部。
10.一種鏡筒,包括 保持透鏡的透鏡架; 沿著平行于所述透鏡的光軸的方向驅動所述透鏡架的驅動軸; 向所述驅動軸施加驅動力的馬達; 容納所述馬達和所述驅動軸的外殼;和 在所述外殼沿著所述驅動軸的軸向方向的一端處以懸臂方式支撐所述外殼時沿著光軸的方向與所述外殼一體地移動的可移動部件。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鏡筒,進一步包括以能夠沿著光軸的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撐所述可移動部件的固定筒體。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的鏡筒,其中 所述固定筒體包括外罩部分,當所述可移動部件沿著光軸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外罩部分容納所述外殼沿著軸向方向的另一端而不接觸所述外殼。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鏡筒,其中所述外殼覆蓋所述驅動軸并且從所述透鏡隱藏所述驅動軸。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鏡筒,其中 所述外殼包括用于限制反射光入射到所述透鏡的光學特性。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鏡筒,其中 所述可移動部件包括入射到所述透鏡的光通過那里的環(huán)形部分。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鏡筒,其中 所述可移動部件在所述環(huán)形部分內保持與被所述透鏡架保持的所述透鏡分離的透鏡,并且與分離的透鏡一起地沿著平行于光軸的方向移動。
17.一種圖像捕捉設備,包括 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鏡筒;和 捕捉通過所述鏡筒的光學系統(tǒng)入射到其的圖像光的圖像捕捉元件。
全文摘要
為了降低在鏡筒中的致動器的操作噪聲,提供了一種鏡筒,該鏡筒包括在圖像捕捉之前和在圖像捕捉期間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光學部件;在圖像捕捉期間引起第一光學部件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部件;固定有第一驅動部件、在圖像捕捉之前沿著光軸方向移動并且在圖像捕捉期間被固定在光軸方向上的一定位置處的第二光學部件;和引起第二光學部件、第一光學部件和第一驅動部件在圖像捕捉之前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部件。還提供了一種包括鏡筒和捕捉來自鏡筒的圖像光的圖像捕捉部的圖像捕捉設備。
文檔編號H04N5/232GK102937736SQ20121010722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戶川久憲 申請人:株式會社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