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在與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相同的服務區(qū)內構成微小區(qū)、并從與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所分配的頻帶相同的頻帶選擇不存在干擾問題的信道而在微小區(qū)內共用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
考慮在與已構成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相同的服務區(qū)內構成微小區(qū)、并共用同一頻帶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這種現有例示于
圖1至圖3。
圖1是無線基地臺的配置圖,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以下稱‘方式A’),由以無線基地臺101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服務區(qū)102。該方式所分配的無線電頻帶被分成多個信道組,這些信道組在僅相隔一定距離的無線區(qū)中反復重新使用。在服務區(qū)102內還配置具有與方式A不同的方式或雖為同一方式但為可獨立運行的方式(以下稱‘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103,構成服務區(qū)104。由于無線基地臺103的頻帶與方式A所分配的無線電頻帶相同,所以應在選擇相互間不存在干擾問題的信道后方能使用。
圖2是相互干擾的說明圖。無線基地臺103在信道的選擇上應考慮的相互干擾有與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方式A的移動臺105、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103、及方式B的移動臺106有關的如下4種干擾。即(a)從方式B的移動臺106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的上行干擾,(b)從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103對方式A的移動臺105的下行干擾,(c)從方式A的移動臺105對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103的上行干擾,(d)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對方式B的移動臺106的下行干擾,以往為選擇在相互干擾上不存在問題的信道,必須在考慮如上所述的4種相互干擾后進行選擇,但作為簡單的方法,可采用在方式B的服務區(qū)內配置電場監(jiān)視裝置用以測定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對方式B的服務區(qū)104的下行干擾電平、即上述(d)的干擾電平的方法。該方法示于圖3。在該方法中,在方式B的服務區(qū)104內設置數臺可以測定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接收的電場電平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107,并根據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103的指示,對方式A中使用著的全頻率(信道)的接收電場電平進行測定并將測定結果報告無線基地臺103。在接收到來自電場監(jiān)視裝置107的報告的無線基地臺103中,考慮上行和下行線路的發(fā)送功率差、饋線損耗差等,根據所測得的線路的電平推斷上述(a)的干擾電平、即從方式B的移動臺106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01的上行干擾電平,并根據推斷結果進行可否使用的選擇。
圖4示出無線基地臺101及電場監(jiān)視裝置107的詳細結構。無線基地臺101備有用來與移動臺進行通信的收發(fā)信機111及基地臺控制裝置112,電場監(jiān)視裝置107備有用于測定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接收的電場電平的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113、電場電平檢測器114、及根據接收到的電平判斷可否使用的控制裝置115??刂蒲b置115測定在方式A中使用的全頻率(信道)的接收電場電平,根據該值推斷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并與預先設定的電平閾值進行比較,如在閾值以下則判定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沒有干擾影響,并通知基地臺控制裝置112可以使用該信道?;嘏_控制裝置112則將收發(fā)信機111的使用信道設定為由控制裝置115所通知的信道。
然而,為了高精度地測定下行干擾電平,必須精細地設置多個電場監(jiān)視裝置,存在設置費用龐大的缺點。并且,也考慮到將電場監(jiān)視裝置僅設置在象無線基地臺那樣的必要的場所,借以限制設置數,但在該情況下卻存在著難于選定設置位置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課題而提供一種不需要用于測定來自原有方式的無線基地臺的下行干擾電平的專用電場監(jiān)視裝置、且使干擾電平的測定精度飛躍提高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1觀點提供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備有屬于第1移動方式的第1群無線基地臺,由以該第1群的各無線基地臺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在該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內設置與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第2群無線基地臺,該第2群無線基地臺分別包含從與第1群無線基地臺及其他第2群無線基地臺之間的相互干擾量在預定值以內的信道選擇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裝置及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服務區(qū)內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的裝置,該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選擇裝置包含對移動臺指定信道并指令進行電場強度測定的裝置、及從該移動臺接收與所指定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結果有關的信息的裝置,在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中,備有將接收頻率調諧到由指令裝置指定的信道并測定其電場強度的裝置、及將測得的結果向接收裝置報告的裝置。
即,對位于服務區(qū)內的移動臺通過下行控制信道或通信信道指定應測定來自無線基地臺的電場電平的信道,收到測定指示的移動臺利用移動臺通常具有的電場電平測定功能測定所指定信道(頻率)的電場電平,并將測定結果通過上行控制信道或通信信道報告給無線基地臺。據此,可以將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用作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并在與其服務區(qū)相同的服務區(qū)內構成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
將可在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的無線電頻帶分成多個信道組,并分配給第1群無線基地臺以便在相互分離開的無線區(qū)內反復重新利用,第1群無線基地臺可以包含對各信道分別附加用于識別其各自電臺的基地臺識別碼后發(fā)送的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在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中,包含對來自第1群無線基地臺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解調后識別其基地臺識別碼的裝置、及將識別出的基地識別碼與用測定裝置對電場強度的測定結果一起由報告裝置向接收裝置發(fā)送的裝置,選擇裝置可以包含根據接收裝置收到的基地臺識別碼將該無線電信號信道按每個使用該信道的無線基地臺進行分組并對在每個分組內屬于該分組的信道中測出的電場強度進行運算處理求出一個代表值的裝置、及根據由求取該代表值的裝置求出的代表值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按照這種結構,當接收電場電平變化特性處在選擇性衰落環(huán)境下從下行干擾電平推斷上行干擾電平時,能將應加上的上行線路變化裕量限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并在新構成方式的無線基地臺中使用盡可能多的無線信道。
作為上述代表值可使用平均值或50%中間值等的統(tǒng)計值。
選擇裝置可以根據每個信道的電場強度的測定值以信道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當識別裝置識別出其他基地臺識別碼時,或當對同一信道新測出的電場強度與上一次測出的電場強度之差超過了預先設定的閾值時,可使以信道為單位的判斷優(yōu)先。
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結構,也可采用與上述第1觀點不同的實施形態(tài)。即按照本發(fā)明的第2觀點提供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備有屬于第1移動方式的第1群無線基地臺,由以該第1群的各無線基地臺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對第1組無線基地臺進行分配,將可在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的無線電頻帶分成多個信道組并在相互分離開的無線區(qū)內反復重新利用,第1群無線基地臺可以包含對各信道分別附加用于識別其各自電臺的基地臺識別碼后發(fā)送的裝置,在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內設置與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第2群無線基地臺,該第2群無線基地電臺包含從分別與第1群無線基地臺及其他第2群無線基地臺之間的相互干擾量在預定值以內的信道選擇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裝置及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服務區(qū)內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的裝置,該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備有與選擇裝置連接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該電場監(jiān)視裝置包含對來自第1群無線基地臺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解調后識別其基地臺識別碼的裝置、根據識別出的基地臺識別碼將該無線電信號的信道按每個使用該信道的無線基地臺進行分組并對在每個分組內屬于該分組的信道中測出的電場強度進行運算處理求出一個代表值的裝置、及根據由求取該代表值的裝置求出的代表值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
電場監(jiān)視裝置可以備有根據每個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值以信道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及在電場監(jiān)視裝置開始啟用時或復位后使以信道為單位判斷的裝置優(yōu)先工作、然后再使以多個信道為單位判斷的裝置優(yōu)先工作的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的裝置可以包括當識別原有基地臺的裝置識別出的原有基地臺改變時,或當對同一信道新測出的電場強度與上一次測出的電場強度之差超過了預先設定的閾值時,使以信道為單位判斷的裝置優(yōu)先工作的裝置。
圖1是現有技術的說明圖,無線基地臺配置的表示圖。
圖2是圖1示出的無線基地臺配置中相互干擾的說明圖。
圖3是現有的下行干擾電平測定方法的表示圖。
圖4是表示測定無線基地臺內下行干擾電平時的現有無線基地臺的構成例的框圖。
圖5是本發(fā)明第1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結構圖。
圖6是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信號格式一例的表示圖。
圖7是表示無線基地臺的結構例的框圖。
圖8是表示移動臺的結構例的框圖。
圖9是具體工作的說明圖。
圖10是TDMA方式的移動臺中的測定說明圖,表示3個信道TDMA的信號格式圖。
圖11是FDMA方式的測定說明圖。
圖12是FDMA方式的測定說明圖。
圖13是上行線路及下行線路的使用頻帶的說明圖。
圖14是選擇性衰落的說明圖。
圖15是同一信道中的上行線路及下行線路的接收電平差的說明圖。
圖16是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結構圖。
圖17是表示無線基地臺與電場監(jiān)視裝置共用設置的結構例的框圖。
圖18是表示無線基地臺與電場監(jiān)視裝置分別設置的結構例的框圖。
圖19是控制裝置的控制流程圖圖20是無線基地臺使用著的與測定結果的記錄內容相同的信道的分組的一例的表示圖。
圖21是信道可否使用表的一例的表示圖。
圖22是表示無線基地臺與電場監(jiān)視裝置的另一結構例的框圖。
圖23是表示α判定的控制流程圖圖24是信道可否使用表的一例的表示圖。
圖25是表示控制裝置的總體控制動作一例的流程圖。
圖26是表示控制裝置的總體控制動作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5是本發(fā)明第1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結構圖,圖6示出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信號格式的一例。
該移動通信系統(tǒng)備有在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2內與該小區(qū)域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設置的無線基地臺3,該無線基地臺3可從與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所分配的頻帶相同的頻帶選擇在相互干擾上不存在問題的信道,并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內的移動臺6。無線基地臺3的信道選擇,通過對移動臺6指定應測定電場強度的信道并從該移動臺接收與指定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結果有關的信息進行。在移動臺6中,將接收頻率調諧到所指定的信道后測定電場強度,并將測出的結果報告無線基地臺3。
在下文中,將提供服務區(qū)2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稱作‘方式A’,將無線基地臺3所屬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稱作‘方式B’。作為方式A,例如可以考慮在目前日本國內的行政部門提供的財團法人電波系統(tǒng)開發(fā)中心的汽車電話系統(tǒng)標準規(guī)格RCR STD-27中規(guī)定的數字汽車方式,作為方式B可考慮將該數字汽車方式作部分變更后的方式。
在服務區(qū)2內備有屬于方式A的多個無線基地臺1(在圖中表示為‘A的基地臺’),由以各無線基地臺1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方式A的服務區(qū)2。方式A所分配的無線電頻帶被分成多個信道組,這些信道組在僅相隔一定距離的無線區(qū)中反復重新使用。在各無線基地臺1中設有進行發(fā)送、入呼的接續(xù)控制的控制信道及進行通信的通信信道。如圖6所示,在這些信道中,包含用于識別各個無線基地臺1的基地臺識別碼、及含有通信信道時的信息數據和控制信道時的發(fā)送功率等無線基地臺單獨信息的控制碼。作為基地臺識別碼,例如可用財團法人電波系統(tǒng)開發(fā)中心的汽車電話系統(tǒng)標準規(guī)格RCR STD-27中規(guī)定的色碼??刂菩诺兰巴ㄐ判诺谰蔁o線基地臺發(fā)信而移動臺收信的下行線路及移動臺發(fā)信而無線基地臺收信的上行信道構成。
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設定得比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的無線區(qū)小。在圖5的例中,為簡單起見假定無線基地臺3只有1個,以其無線區(qū)作為方式B的服務區(qū)4。
圖7是表示無線基地臺3的結構例的框圖,圖8是表示移動臺6的結構例的框圖。無線基地臺3除了進行通信用的發(fā)送機21和接收機22之外還備有將信道序號的信號編碼的編碼器23;對從移動臺發(fā)送的電平信息等信號進行譯碼的譯碼器24;及進行總體控制的控制裝置25。移動臺6除了進行通信用的發(fā)送機31和接收機32之外還備有用于對從無線基地臺3發(fā)送的應測定信道序號的信號進行譯碼的譯碼器34;用于監(jiān)視方式A信道的電場電平檢測器35;用于對該信道內所含有的例如色碼等信號進行譯碼的譯碼器36;將接收器31的輸出切換到譯碼器34、電場電平檢測器35、及譯碼器36中任何一個的切換開關33;將色碼等信號編碼后輸出到發(fā)送機32的編碼器37;及進行總體控制的控制裝置38。
圖9是具體工作的說明圖。參照圖6至圖8說明其工作。
(1)首先,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3選擇位于方式B的服務區(qū)4內的移動臺6。
(2)無線基地臺3通過下行控制信道或通信信道對選出的移動臺6發(fā)出電平測定要求,指定應測定的信道(頻率)。
(3)在收到電場電平測定指示的移動臺6中,按照控制裝置38的指示將接收機31的接收頻率調諧到所指定的信道,由電平檢測器35測定來自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的電場電平,并與信道序號一并存儲在控制裝置38內的存儲器中。并且,由譯碼器36對測定后信道內含有的色碼等信號進行譯碼,也同時存儲在控制裝置38內的存儲器中。
(4)控制裝置38自動地或按照由無線基地臺3發(fā)來的指示將信道序號、電場電平及色碼等通過編碼器37和發(fā)送機32發(fā)送到無線基地臺3。
(5)無線基地臺3對從移動臺6發(fā)送的內容譯碼,并與信道序號一并存儲在控制裝置25內的存儲器中。
(6)控制裝置25考慮上行和下行線路的發(fā)送功率差、饋線損耗差等,根據每個測定后信道的下行電場電平推斷從方式B的移動臺6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的上行干擾電平,并進行可否使用的選擇。
但是,圖9的虛線部分表示根據無線基地臺3的要求傳送測定結果時的情況。
在無線基地臺3與移動臺6之間的信號傳送所使用的信道與移動臺6處在等待接收中時及通話中時不同。這里,根據財團法人電波系統(tǒng)開發(fā)中心的汽車電話系統(tǒng)標準規(guī)格RCR STD-27中規(guī)定的信號傳送方法進行說明。在移動臺6處于等待接收中的狀態(tài)時,使用個別小區(qū)用的信道(SCCH)進行電平測定要求的發(fā)送及信道序號、電場電平、色碼等的回送。但是,在等待接收中的移動臺,通常只是間歇地接收全呼叫信道(PCH),對于個別小區(qū)用信道來說,僅限于在進行位置登錄操作時才能接收。因此,從無線基地臺3發(fā)送電平測定要求必須在移動臺6處在能接收個別小區(qū)用信道的狀態(tài)時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例如假定在移動臺6中以一定時間周期進行位置登錄操作,則最好在進行位置登錄操作的移動臺6能夠接收SCCH時的狀態(tài)下從基地臺發(fā)送電平測定要求。而當移動臺6在通話中時,可采用高速輔助控制信道(FACCH)進行電平測定要求的發(fā)送及信道序號、電場電平、色碼等的回送。
圖10是TDMA(時分多址)方式的移動臺中的測定說明圖,示出3信道TDMA的信號格式。在TDMA方式中,即使在通信中或不進行通信的等待接收中,也存在移動臺不使用的時隙。如利用這段時間測定被指定的電場強度,并不妨礙所選擇的移動臺的通信。
圖11和圖12是FDMA(頻分多址)方式中的測定說明圖。在FDMA方式中,由于移動臺進行通信期間一般進行著固定收信業(yè)務,所以如進行指定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不妨礙該期間的通信。因此在FDMA方式的情況下,如圖11所示,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選擇不進行通信而在等待接收中移動臺,并在該移動臺中進行測定?;蛉鐖D12所示,移動臺存儲指定的信道序號,在不進行通信的等待接收中,進行指定信道序號的電場電平的測定。但是,圖12的虛線部分表示根據無線基地臺的要求傳送測定結果時的情況。
在以上的說明中,舉例說明了伴隨著移動臺電場強度的測定對移動臺中色碼等信號進行譯碼的情況,但為使裝置結構及測定簡單起見,也可只測定電場強度。
這樣,由于由移動臺測定電場強度,所以根本不需要固定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而且,因移動臺在B方式的服務區(qū)內各處移動,所以可以得到服務區(qū)的實際上全區(qū)域上的方式A的干擾電平信息,因而能獲得與在服務區(qū)內精細地設置多個電場監(jiān)視裝置同等的效果。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中,將服務區(qū)內的移動臺作為電場監(jiān)視裝置使用,所以根本不需要設置固定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經濟性優(yōu)異。此外,因移動臺可在服務區(qū)內移動到每個角落,所以可獲得與在服務區(qū)內到處設置固定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同等的測定精度,能以高精度選擇不會造成干擾的信道。
在以上的說明中,可以根據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到方式B的移動臺的下行干擾電平測定值推斷從該移動臺到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但是,如圖13所示,當移動臺發(fā)送而無線基地臺接收的上行線路與無線基地臺發(fā)送而移動臺接收的下行線路使用不同的頻帶時,存在選擇性衰落的影響,有時由下行干擾電平推斷上行干擾時得不到高的精度。以下對這種情況的例子進行說明。
在移動通信中,在各種建筑物上反射后的電波在到達接收點時具有延遲時間差,所以如果如圖2(d)所示由方式B的移動臺接收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發(fā)出的電波,則每個信道(頻率)上的接收電場電平不同。這樣的例子示于圖14。一般稱之為選擇性衰落,其變化特性隨到達接收點電波的延遲時間差而不同。而且,其振幅達到數十dB的范圍,非常之大。因此,在如圖13所示的上行線路(移動臺發(fā)送、無線基地臺接收)和下行線路(無線基地臺發(fā)送、移動臺接收)使用不同頻帶的方式中,測定下行線路的接收電場電平并據此精確地推斷上行線路的接收電場電平,是非常困難的。
例如,用圖2的(d)中示出的下行線路的干擾電平推斷(a)的上行干擾電平時,有時會產生很大的誤差因而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造成很大的干擾影響,必須預先估計該誤差值從而對推斷值進行修正。例如,即使接收來自同一個無線基地臺的干擾波,但如信道(頻率)不同,則或者下行干擾電平小而上行干擾電平大,或者相反下行干擾電平大而上行干擾電平小。因此,當由下行干擾電平推斷上行干擾電平時,若想要在全信道上極力減小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造成的干擾影響,就必須充分地考慮上述變化。這時,例如假定為圖15的模式1、即下行干擾電平小而上行干擾電平大的情況,可以將上行線路和下行線路的變化差估計得較大。但是,如估計得過大,則如圖15的模式2、即下行干擾電平大而上行干擾電平小時,推斷出的值就會比實際的上行干擾電平過大,因而有時實際上該信道能夠使用但卻被判定為不可使用。
即,假定下行線路信道的電平變化幅度為20dB時,如進行最嚴格的估計,則上行線路變化裕量最低必須一律為20dB,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變?yōu)樵谟煞绞紹的移動臺測出的各信道的接收電場電平上一律加上20dB后的值。因此,將測出的下行線路的干擾電平一律按上行線路變化裕量修正后的上行干擾電平與電平閾值進行比較,判斷可否使用。由于信道的不同,上行線路變化裕量有時留得過大,所以對實際上可作為不會造成干擾的線路使用的信道往往也被判定為不可使用,因而可按方式B使用的信道數就變少了。
因此,可以不是對每個信道推斷上行干擾電平以判定其可否使用,而是對每個無線基地臺總括地推斷上行干擾電平,并以無線基地臺為單位判定信道可否使用。即,在接收電場電平變化特性處在選擇性衰落環(huán)境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當測定原有方式的無線基地臺的下行干擾電平、并由該值推斷施加到原有方式的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時,特別指定出由同一無線基地臺使用著的無線信道,求出由該信道接收到的下行干擾電平的代表值、例如平均值,并在該值上加上上行線路變化裕量,以無線基地臺為單位總括地推斷上行干擾電平。以下說明其實施例。
圖16是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結構圖。
本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在象汽車電話或攜帶電話那樣的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2內,備有與該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設置的無線基地臺3,該無線基地臺3可從與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所分配的頻帶相同的頻帶選擇在相互干擾上不存在問題的信道,并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內的移動臺6。這里,與第1實施例相同,假定提供服務區(qū)2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為‘方式A’,無線基地臺3所屬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為‘方式B’。
在服務區(qū)2中備有屬于方式A的多個無線基地臺1-1~1-n(在圖中表示為‘A的基地臺’),由各基地臺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方式A的服務區(qū)2。方式A所分配的無線電頻帶被分成多個信道組,這些信道組在僅相隔一定距離的無線區(qū)(無線基地臺1-1~1-n)中反復重新使用。在各無線基地臺1-1~1-n中分別設有進行發(fā)送、入呼的接續(xù)控制的控制信道及進行通信的通信信道,在這些信道中插入如圖6所示的基地臺識別碼。
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設定得比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1~1-n的無線區(qū)小。在圖16的例中,為簡單起見假定無線基地臺3只有1個,以該1個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作為方式B的服務區(qū)4。在無線基地臺3的無線區(qū)中,設有監(jiān)視從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1~1-n發(fā)送的電波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7。該電場監(jiān)視裝置7對方式A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解調后識別發(fā)出該無線電信號的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1-1~1-n,并特別指定同一無線基地臺使用著的多個信道,并求出由這些信道接收到的干擾電平的平均值。無線基地臺3根據由電場監(jiān)視裝置7求出的平均值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
電場監(jiān)視裝置7最好與第1實施例相同作為移動臺的一個功能實施,但也可作為與移動臺不同的裝置實施。這里,對作為與移動臺不同的裝置進行說明。當電場監(jiān)視裝置7作為與移動臺不同的裝置實施時,既可配置在無線基地臺3以外的地方,也可設置在與無線基地臺3相同的場所。
這里,假定無線基地臺1-1~1-n的基地臺識別碼為C1~Cn。無線基地臺1-1~1-n各自所分配的信道數為簡化說明全都假設為相同的數m,并假定其頻率為f1,i~fn,i,電場電平為E1,i~En,i。其中,i對應于信道序號,i=1、...、m。此外,還假定方式A所分配的總信道數為N,信道序號為j=1、2、...、n。
圖17和圖18示出無線基地臺3及電場監(jiān)視裝置7的2個結構例。圖17示出的結構例是無線基地臺3及電場監(jiān)視裝置7共用設置的結構,圖18示出的結構例是分別設置的結構。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備有作為無線基地臺3的天線31、收發(fā)信機32及基地臺控制裝置33,并備有作為電場監(jiān)視裝置7的天線71、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電場電平檢測機73、譯碼器74及控制裝置75。收發(fā)信機32用來與方式B的移動臺進行通信,由基地臺控制裝置33控制。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接收來自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下行線路,電場電平檢測機73用于測定該接收電場電平。譯碼器74根據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的接收信號對基地臺識別碼進行解調,。在圖17的例中,示出了收發(fā)信機32的天線31與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的天線71分別獨立設置的例,但二者也可以共用。
圖19示出由控制裝置75控制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的流程。在其控制中,(1)首先,控制裝置75將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調諧到頻率j,并進行接收電場電平的測定及基地臺識別碼的譯碼。對全部信道(j=1、2、...、N)進行該操作,將信道序號、基地臺識別碼及接收電場電平(下稱電場電平)作為一組記錄在控制裝置75的存儲器內。
(2)在對全部信道進行的基地臺識別碼的譯碼結束后,控制裝置75根據基地臺識別碼對存儲器的記錄內容分類,并將同一無線基地臺使用著的信道分組。其情況示于圖20。
(3)接著,控制裝置75根據分組后的結果,對同一無線基地臺1-k的信道fk,i的電場電平進行運算處理并求平均值,算出的來自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電場電平平均值Eav為Eav=(∑fk,i)/m然后,將上行線路與下行線路的實際發(fā)射功率及饋線損耗的差值、及預先設定好的上行線路的變化裕量與算出的電場電平平均值Eav相加,推斷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并將該值與預先設定好的閾值電平進行比較,若在閾值電平以下,則判斷為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沒有干擾影響,因而總括地判斷出由該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使用著的全部信道fk,i(i=1、2、...、m)都可以使用,并按信道可否使用表記錄下來。該信道可否使用表的一例示于圖21。
對按如上方法得到的信道可否使用表,基地臺控制裝置33按照推斷出的上行干擾電平低的順序、在電平相同時例如按序號小的順序,從該表中僅選擇必須使用必要的信道數并分配給收發(fā)信機32。
定期進行以上操作,更新信道可否使用表。
在以上的說明中,給出了采用平均值作為來自無線基地臺的電場電平代表值的例子,但也可采用50%中間值等的統(tǒng)計值。
以上的控制,以必須能對基地臺識別碼進行譯碼作為前提。對于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對基地臺識別碼進行譯碼的信道、例如不是正在使用著的信道,不能進行分組。在該情況下,對于該信道可作為信道數為1的個別無線基地臺處理。
這樣,求出相對于同一無線基地臺內的信道的下行干擾電平的代表值后總括地推斷上行干擾電平,所以能使在推斷上行干擾電平時要加上的上行線路的變化裕量減小,因而能使可在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中使用的無線信道數增加。
在進行信號的譯碼時,必須建立同步方式等,與僅測定電場電平時相比需要更多的時間。因此,在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系統(tǒng)開始啟用時或使電場監(jiān)視裝置復位時等必須迅速判定可使用的無線信道的情況下,需要測定時間快的監(jiān)視功能。以下說明其構成例。
圖22示出無線基地臺3及電場監(jiān)視裝置7的結構例。電場監(jiān)視裝置7最好作為移動臺的一個功能實施,但這里示出作為與移動臺不同的裝置與無線基地臺3共用設置的結構。與圖17和圖18所示的結構例相同,在無線基地臺3中備有天線31、收發(fā)信機32及基地臺控制裝置33,電場監(jiān)視裝置7備有天線71、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電場電平檢測器73、譯碼器74及控制裝置75。在電場監(jiān)視裝置7中還備有對將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5的輸出只供給電場電平檢測器73的狀態(tài)和供給電場電平檢測器73及譯碼器74的狀態(tài)進行切換的開關76。
另外,在控制裝置75中,設有只檢測接收電場電平而判定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功能(以下稱‘α判定’)、及根據接收電場電平和譯碼后的基地臺識別碼判定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功能(以下稱‘β判定’),使開關76切換,以便在α判定時將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的接收輸出供給電場電平檢測器73,而在β判定時供給電場電平檢測器73及譯碼器74。因β判定是在譯碼后進行判定,所以比只測定電場電平的α判定要花更多的時間。
這里,為了實現α判定及β判定兩種監(jiān)視功能,使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電場電平檢測器73、及控制裝置75采取共用結構,但也可以將其分別設置。并且,也可以不用開關76切換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的輸出,而利用軟件切換電場電平檢測機73及譯碼器74的輸出。
圖23示出α判定的控制流程。β判定的控制流程與圖19所示完全相同,這里,說明α判定的控制流程。在α判定時,(1)首先,控制裝置75將電場監(jiān)視接收機72調諧到頻率j,并測定接收電場電平。對全部信道(j=1、2、...、N)進行該操作,將信道序號及接收電場電平作為一組記錄在控制裝置75的存儲器內。
(2)其次,將上行線路與下行線路的實際發(fā)射功率差及預先設定好的上行線路變化裕量(與β判定時的上行線路變化裕量不同)與測出的電場電平相加,推斷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上行干擾電平,并將該值與預先設定好的閾值電平進行比較,若在閾值電平以下,則判斷為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沒有干擾影響并按信道可否使用表記錄下來。該信道可否使用表的一例示于圖24。
圖25示出控制裝置75的總體控制動作流程。當電場監(jiān)視裝置開始工作時,或電場監(jiān)視裝置復位時,使測定時間快的監(jiān)視功能即α判定功能動作,當信道可否使用的判定結束后,就使測定時間雖慢但可選定更多的可使用信道的監(jiān)視功能即β判定動作。
按照這種結構,在方式B的無線基地臺系統(tǒng)開始啟用時(電場監(jiān)視裝置開始工作時)或使電場監(jiān)視裝置復位時等情況下,可通過可使用信道數雖少但測定時間快的監(jiān)視功能(α判定)進行可使用信道的選擇,在經過一定時間后,再通過測定時間雖慢但可選定更多的可使用信道的監(jiān)視功能(β判定)選擇更多的可使用信道。
圖26示出控制裝置75的總體控制動作的另一例。在電場監(jiān)視裝置開始工作、電場監(jiān)視裝置復位后的情況下,當解調后信道的基地臺識別碼相對于上一次監(jiān)視后的基地臺識別碼發(fā)生變化時,以及當新測出的電場電平與上一次測定的同一信道的電場電平之差超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使測定時間快的監(jiān)視功能(α判定)動作。
由于采用如上結構,即使在例如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信道突然改變后的過渡狀態(tài)下,由于能通過測定時間快的α判定選擇可使用的信道,所以仍能迅速地進行對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不會造成干擾的信道的選擇。并且,當方式A的無線基地臺的信道頻率的變化處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時,由于測定時間雖慢但可選定更多的可使用信道的監(jiān)視功能即β判定功能動作,因而有更多的信道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中,當在接收電場電平的變化特性處在選擇衰落環(huán)境的狀態(tài)下根據下行干擾電平推斷上行干擾電平時,由于能將應加上的上行線路變化裕量限制在最小限度,所以具有能使可使用的無線信道增加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通信系統(tǒng),備有屬于第1移動方式的第1群無線基地臺,由以該第1群的各無線基地臺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在該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內設置與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第2群無線基地臺,該第2群無線基地臺分別包含從與第1群無線基地臺及其他第2組無線基地臺之間的相互干擾量在預定值以內的信道選擇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裝置及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服務區(qū)內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的裝置,該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上述選擇裝置包含對上述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指定信道并指令進行電場強度測定的裝置、及從該移動臺接收與所指定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結果有關的信息的裝置,在上述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中,備有將接收頻率調諧到由指令裝置指定的信道并測定其電場強度的裝置、及將測得的結果向上述接收裝置報告的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將可在上述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的無線電頻帶分成多個信道組并分配給上述第1群無線基地臺以便在相互分離開的無線區(qū)內反復重新利用,上述第1群無線基地臺包含對各信道分別附加用于識別其各自電臺的基地臺識別碼后發(fā)送的裝置,屬于上述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包含對來自上述第1組無線基地臺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解調后識別其基地臺識別碼的裝置、及將識別出的基地識別碼與用測定裝置對上述電場強度的測定結果一起由上述報告裝置向上述接收裝置發(fā)送的裝置,上述選擇裝置包含根據上述接收裝置收到的基地臺識別碼將該無線電信號信道按每個使用該信道的無線基地臺進行分組并對在每個分組內屬于該分組的信道中測出的電場強度進行運算處理求出一個代表值的裝置、及根據由求取該代表值的裝置求出的代表值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
2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上述選擇裝置包含根據每個信道的電場強度的測定值以信道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及當上述識別裝置識別出其他基地臺識別碼時,或當對同一信道新測出的電場強度與上一次測出的電場強度之差超過了預先設定的閾值時,可使上述以信道為單位的判斷裝置優(yōu)先工作的裝置。
4.一種移動通信系統(tǒng),備有屬于第1移動方式的第1群無線基地臺,由以該第1群的各無線基地臺為中心的多個無線區(qū)構成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對該第1群無線基地臺進行分配,將可在上述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的無線電頻帶分成多個信道組并在相互分離開的無線區(qū)內反復重新利用,該第1群無線基地臺包含對各信道分別附加用于識別其各自臺的基地臺識別碼后發(fā)送的裝置,在上述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服務區(qū)內設置與上述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獨立的屬于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第2群無線基地臺,該第2群無線基地臺包含從分別與第1群無線基地臺及其他第2群無線基地臺之間的相互干擾量在預定值以內的信道選擇控制信道及通信信道的裝置、及將所選信道分配給位于該無線基地臺服務區(qū)內的屬于上述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移動臺的裝置,該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備有與上述選擇裝置連接的電場監(jiān)視裝置,該電場監(jiān)視裝置包含對來自上述第1群無線基地臺的無線電信號進行解調后識別其基地臺識別碼的裝置、根據識別出的基地臺識別碼將該無線電信號信道按每個使用該信道的無線基地臺進行分組并對在每個分組內屬于該分組的信道中測出的電場強度進行運算求出一個代表值的裝置、及根據由求取該代表值的裝置求出的代表值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使用的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上述電場監(jiān)視裝置還備有根據每個信道的電場強度測定值以信道為單位判斷信道可否選擇適用的裝置、及在上述電場監(jiān)視裝置開始啟用時或復位后使上述以信道為單位判斷的裝置優(yōu)先工作、然后使上述以信道組為單位判斷的裝置優(yōu)先操作的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
5所述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上述工作裝置包含當上述識別裝置識別出其他基地臺識別碼時,或當對同一信道新測出的電場強度與上一次測出的電場強度之差超過了預先設定的閾值時,使上述以信道為單位的判斷裝置優(yōu)先工作的裝置。
專利摘要
對位于服務區(qū)內的移動臺通過下行控制信道或通信信道指定測定來自無線基地臺的電場電平的信道,接收到測定指示的移動臺利用移動臺通常具有的電場電平測定功能測定所指定信道的電場電平,并將測定結果通過上行控制信道或通信信道報告給無線基地臺。據此,可以將原有的小區(qū)移動通信系統(tǒng)用作第1移動通信系統(tǒng),并在與其服務區(qū)相同的服務區(qū)內構成第2移動通信系統(tǒng)。
文檔編號H04W16/14GKCN1089972SQ96190050
公開日2002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24日
發(fā)明者藤井輝也, 濱田克德, 吉見政彰 申請人:Ntt移動通信網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