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76143閱讀:204來源:國知局
      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機柜以及置于機柜內(nèi)的第一背板、至少兩個第一單板以及第一散熱裝置,其中:機柜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的背部;第一背板大致與背部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平行;至少兩個第一單板插接在第一背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之間具有空隙;以及,第一散熱裝置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之間的空隙。這樣,由于第一散熱裝置可沿與第一背板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吹風,在背板處基本上不會產(chǎn)生風道阻力,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能夠有效提高電子設備在強迫風冷方式下的散熱能力。
      【專利說明】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使用強迫風冷方式進行散熱的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
      【背景技術】
      [0002]在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術)融合趨勢下,電子設備的帶寬、速率不斷提升,電子設備的熱密度也在不斷提升。這使得,采用對插架構的電子設備優(yōu)選具有直通風道,以實現(xiàn)強迫風冷。其中,所謂對插架構是指,電子設備中的單板插接到背板上。
      [0003]通常,為了實現(xiàn)強迫風冷,如圖la、圖lb所示,在電子設備的外框1040中:與水平面平行的多個單板1010沿相對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堆疊;與水平面垂直的背板1020位于所述多個單板1010的后方;風扇1030置于單板1010的前部或者置于背板1020的后部,并且如圖lc所示,在背板1020上開有的風道通風孔1050,從而形成向單板直接吹風的直通風道。
      [0004]然而,隨著系統(tǒng)集成度不斷提升,背板1020上線路越來越多,這勢必限制了背板1020的開孔率。開孔率受限將使得背板1020處的風道阻力增大,從而降低了整個電子設備的散熱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盡量提高電子設備在強迫風冷方式下的散熱能力。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機柜(140、240、340)、第一背板(120、220、320、421)、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以及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其中: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 )、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和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均設置于所述機柜內(nèi);所述機柜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442)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的背部(143、243、343、443);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大致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所述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
      442)平行;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插接在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之間的空隙。
      [0007]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垂直。
      [0008]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442)平行。
      [0009]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包括多個風扇。
      [0010]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相比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143、243、343、
      443)。例如,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可設置于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之間?;蛘?,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可設置于所述背部(143、243、343、443)上。
      [0011]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還包括第二散熱裝置(332)和至少兩個第二單板(312),其中: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單板(312)插接于所述第一背板(320)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單板(312)之間具有空隙;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出風口或進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單板(312)之間的空隙。
      [0012]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343)垂直。
      [0013]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341、342)平行。
      [0014]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包括多個風扇。
      [0015]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相比所述第二單板(312)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343)。例如,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設置于所述第二單板(312)與所述背部(343)之間?;蛘撸龅诙嵫b置(332)設置于所述背部(343)上。
      [0016]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還包括隔板(451)、第二背板(422)、至少兩個第三單板(412)和第三散熱裝置(432),其中:所述第二背板(422)大致與所述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所述側壁(441、442)平行;所述隔板(451)固定于所述第一背板(421)與所述第二背板(422)之間,并且與所述背部(443)以及所述側壁(441、442)均大致垂直;所述至少兩個第三單板(412)插接在所述第二背板(422)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三單板(412)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三單板(412)之間的空隙。
      [0017]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443)垂直。
      [0018]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441、442)平行。
      [0019]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包括多個風扇。
      [0020]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 )相比所述第三單板(412)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443 )。例如,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 )可設置于所述第三單板(412)與所述背部(443 )之間?;蛘?,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 )可設置于所述背部(443)上。
      [0021]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隔板(451、452)是與所述背部(443)以及所述側壁(441、442)—體成型的。
      [0022]對于上述電子設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風扇為排風風扇或者抽風風扇。
      [002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數(shù)據(jù)中心,其包括呈行列式擺放的至少兩個如上所述的電子設備,并且相鄰的兩行所述電子設備之間具有過道。
      [0024]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和數(shù)據(jù)中心,由于背板與形成在單板和散熱裝置之間的直通風道平行,在背板處基本上不會產(chǎn)生風道阻力,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電子設備在強迫風冷方式下的散熱能力。
      [0025]根據(jù)下面參考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將變得清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包含在說明書中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與說明書一起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0027]圖la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電子設備的裝配前的示意圖;
      [0028]圖lb示出現(xiàn)有技術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0029]圖lc不出現(xiàn)有技術的電子設備中背板的不意圖;
      [0030]圖2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
      [0031]圖2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0032]圖2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
      [0033]圖2d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0034]圖3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
      [0035]圖3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0036]圖3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
      [0037]圖3d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0038]圖4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
      [0039]圖4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0040]圖4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
      [0041]圖4d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0042]圖5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0043]圖5b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0044]圖5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盡管在附圖中示出了實施例的各種方面,但是除非特別指出,不必按比例繪制附圖。
      [0046]在這里專用的詞“示例性”意為“用作例子、實施例或說明性”。這里作為“示例性”所說明的任何實施例不必解釋為優(yōu)于或好于其它實施例。
      [0047]另外,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fā)明,在下文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給出了眾多的具體細節(jié)。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沒有這些具體細節(jié),本發(fā)明同樣可以實施。在另外一些實例中,對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電路未作詳細描述,以便于凸顯本發(fā)明的主旨。
      [0048]如【背景技術】和
      【發(fā)明內(nèi)容】
      部分所述,對于單板插接到背板上的插接架構,通過在背板處開孔來形成用于對單板進行強迫風冷的直通風道,由于在背板處的風道阻力大,成為高效散熱的主要瓶頸。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在單板和散熱裝置之間形成與背板平面平行的直通風道,以在背板處基本上不產(chǎn)生風道阻力,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電子設備在強迫風冷方式下的散熱能力。
      [0049]例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機柜以及設置于所述機柜內(nèi)的背板、至少兩個第一單板以及第一散熱裝置,其中:所述機柜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的背部;所述背板與所述背部垂直,并且與所述側壁平行;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單板插接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第一散熱裝置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之間的空隙。
      [0050]下面將分別以所述背板相對于水平面垂直的方式位于機柜的左側、右側和中間部作為示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上述發(fā)明構思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如下。
      [0051]圖2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圖2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2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圖2d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0052]如圖2a?圖2d所示,該電子設備100主要包括機柜140、第一背板120、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以及第一散熱裝置130。
      [0053]其中,如圖2c和2d所示,機柜140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141、142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141、142的背部14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機柜140可以是框式架構或框柜一體式架構。
      [0054]如圖2a?圖2d所不,第一背板120以板平面相對于水平面垂直的方式位于機柜140的右側。并且,如圖2a中的箭頭所示,第一背板120可通過向后的移動而設置于機柜140內(nèi)。其中,將用戶面對機柜140的正面時的左手側稱為左側,將用戶面對機柜140的正面時的右手側稱為右側。
      [0055]如圖2a?圖2d所示,第一單板110以板平面相對于水平面平行的方式插接在第一背板120的第一表面、例如左側表面上。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各第一單板110可如圖2a、圖2b和圖2d所示相互平行地疊置,每兩塊相鄰的第一單板110可具有一定間隙,以有助于散熱。其中,將第一單板110與機柜140的背部143相距較遠的一側稱為第一單板110的前側,將第一單板110與機柜140的背部143相距較近的一側稱為第一單板110的后側。
      [0056]并且,如圖2a中的箭頭所示,各第一單板110可通過向后和向右的移動而連接到第一背板120上,即第一單板110可在水平面內(nèi)通過二維直線運動完成對第一背板120的插拔。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單板110對第一背板120的插拔可以但不限于二維直線運動,并且二維可以但不限于是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
      [0057]如圖2a?圖2c所示,第一散熱裝置130位于第一單板110的后側。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散熱裝置130可設置于機柜140的背部143上,例如,嵌設在背部143上開有的通空中。并且,第一散熱裝置130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110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一散熱裝置130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1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141、142平行,從而如圖2b的箭頭所示,第一散熱裝置130可沿與第一背板120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110吹風。
      [0058]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散熱裝置130可以位于第一單板110的前側。此外,第一散熱裝置130可以是例如排風風扇、抽風風扇等的風扇或其他可以產(chǎn)生強迫風壓的裝置。事實上,本發(fā)明不對散熱裝置130的安放位置以及吹風形式做進一步的限定,只要散熱裝置130能夠沿與第一背板120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110吹風即可。
      [0059]在一種可能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中,多個散熱裝置130可以按如圖2a所示矩陣的特定方式布置,以形成風扇墻,從而能夠利用風扇墻的互助效應進一步提高電子設備100的散熱可靠性。
      [0060]這樣,在強迫風冷方式下,由于可在第一單板110到第一散熱裝置130之間形成直通風道,并且第一背板120的板平面與風道平行,因此第一背板120基本上不會對該直通風道產(chǎn)生阻力,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電子設備100的散熱能力。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t匕,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的散熱能力提升了 30%以上。
      [0061]圖3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圖3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3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圖3d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其中,圖3a?圖3d中與圖2a?圖2d中標號相似的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并在此不再贅述。
      [0062]如圖3a?圖3d所示,電子設備200與圖2a?圖2d所示的電子設備100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一背板220位于機柜240的左側部,第一單板210位于第一背板220的右側部。
      [0063]與圖2a?圖2d所示的電子設備100類似,由于第一背板220的板平面與形成于第一單板210和第一散熱裝置230之間的直通風道平行,使得電子設備200的散熱能力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也大幅度提聞了。
      [0064]圖4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裝配前的示意圖。圖4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4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圖4d不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圖4a?圖4d中與圖2a?圖2d、圖3a?圖3d中標號相似的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并在此不再贅述。
      [0065]如圖4a?圖4d所示,電子設備300與圖2a?圖2d、圖3a?圖3d所示的電子設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電子設備300中的第一背板320位于機柜340的中部,并且電子設備300還包括第二散熱裝置332和至少兩個第二單板312。
      [0066]一方面,第一單板311插接于第一背板320的第一表面、例如左側表面上,即第一單板311位于第一背板320的左側。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311之間具有空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如圖4a?圖4c所示,第一散熱裝置331位于第一單板311的后側。并且,第一散熱裝置331的出風口或進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311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一散熱裝置3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3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341、342平行,從而如圖4b的箭頭所示,第一散熱裝置331可沿與第一背板320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311吹風。
      [0067]另一方面,第二單板312插接于第一背板320的第二表面、例如右側表面上,即第二單板312位于第一背板320的右側。其中,第一背板320的第二表面為與第一背板320的第一表面相對的另一板平面。相鄰的兩個第二單板312之間具有空隙。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如圖4a?圖4c所示,第二散熱裝置332位于第二單板312的后側。并且,第二散熱裝置332的出風口或進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二單板312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二散熱裝置3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3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341、342平行,從而如圖4b的箭頭所示,第二散熱裝置332可沿與第一背板320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二單板312吹風。
      [0068]這樣,如圖4b所示,電子設備300中用以實現(xiàn)強迫風冷的風道包括:位于第一背板320左側的第一風道,以及位于第一背板320右側的第二風道。其中,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均與第一背板320的板平面平行。
      [0069]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的風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散熱裝置331和第二散熱裝置332可以分別位于第一單板311和第二單板312的相同側或不同側,只要兩者分別沿第一風道和第二風道向第一單板311和第二單板312吹風即可。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散熱裝置331和第二散熱裝置332可以是一體的。在一種可能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散熱裝置331和/或第二散熱裝置332可以是風扇墻。
      [0070]與圖2a?圖2d所示的電子設備100、圖3a?圖3d所示的電子設備200類似,由于背板320的板平面與形成于第一單板311和第一散熱裝置331之間、第二單板312和第二散熱裝置332之間的直通風道平行,使得電子設備300的散熱能力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也大幅度提聞了。
      [0071]圖5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5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正視圖。圖5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電子設備的俯視圖。圖5a?圖5c中與圖2a?圖2d、圖3a?圖3d、圖4a?圖4d中標號相似的組件具有相同的功倉泛。
      [0072]如圖5a?圖5c所示,電子設備400與圖2a?圖2d、圖3a?圖3d、圖4a?圖4d所示的電子設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電子設備400還包括隔板451、452,從而可將整個機柜分割為多個如圖2a?圖2d、圖3a?圖3d、圖4a?圖4d所示的架構。
      [0073]具言之,如圖5a?圖5c所示,隔板451固定于第一背板421與第二背板422之間,并且與機柜的背部443以及機柜的側壁441、442均大致垂直。這樣,在隔板451的上部,可形成如下的架構:第一背板421大致與機柜的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機柜的側壁441、442平行;至少兩個第一單板411插接在第一背板421的右側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411之間具有空隙;以及,如圖5a所示,第一散熱裝置431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一單板411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一散熱裝置4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441、442平行,從而如圖5a的箭頭所示,第一散熱裝置431可沿與第一背板421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411吹風。
      [0074]另一方面,在隔板451與隔板452之間,可形成如下的架構:第二背板422大致與機柜的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機柜的側壁441、442平行;至少兩個第二單板412插接在第二背板422的右側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第二單板412之間具有空隙;以及,如圖5a所示,第二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二單板412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二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441、442平行,從而如圖5a的箭頭所示,第二散熱裝置432可沿與第二背板422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二單板412吹風。
      [0075]再一方面,在隔板452的下部,可形成如下的架構:第三背板423大致與機柜的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機柜的側壁441、442平行;至少兩個第三單板413插接在第三背板423的右側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第三單板413之間具有空隙;以及,如圖5a所示,第三散熱裝置433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第三單板413之間的空隙。換言之,第三散熱裝置433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側壁441、442平行,從而如圖5a的箭頭所示,第三散熱裝置433可沿與第三背板423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三單板413吹風。
      [0076]需要說明的是,盡管以利用隔板分割出的空間內(nèi)均采用圖3a?圖3d所示背板位于左側、單板位于右側的架構作為示例解釋如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明白,在采用隔板的情況下,機柜內(nèi)由隔板分割出的空間可隨意選用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解釋的任意一種架構,只要所采用的架構能夠在單板和散熱裝置之間形成與背板平面平行的直通風道、從而在背板處基本上不產(chǎn)生風道阻力即可。
      [0077]此外,盡管以兩個隔板作為示例解釋如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明白,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事實上,完全可根據(jù)應用場景和實際背板、單板布線需求,靈活選擇是否利用隔板以及利用幾個隔板來合理劃分機柜內(nèi)的空間。
      [007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隔板451、452是與機柜的背部443以及機柜的側壁441、442 —體成型的。
      [0079]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散熱裝置431、第二散熱裝置432、第三散熱裝置433可以分別位于第一單板411、第二單板412、第三單板413的相同側或不同側,只要各自沿分別與背板421、422、423的板平面平行的風道向第一單板411、第二單板412、第三單板413吹風即可。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散熱裝置431、第二散熱裝置432和第三散熱裝置433中的任意兩個或多個可以是一體的。在一種可能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散熱裝置431、第二散熱裝置432和第三散熱裝置433中的任意一個或多個可以是風扇墻。
      [008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包括至少兩個上述任意一種電子設備的數(shù)據(jù)中心。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數(shù)據(jù)中心中的電子設備呈行列式擺放,并且相鄰的兩行電子設備之間具有預定寬度的過道,以確保足夠的散熱空間。
      [008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機柜(140、240、340)、第一背板(120、220、320、421)以及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和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設置于所述機柜內(nèi),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 所述機柜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442)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的背部(143、243、343、443); 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大致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所述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442)平行; 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單板(110、210、311、411)插接在所述第一背板(120、220、320、421)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之間具有空隙;以及 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之間的空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垂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141、142、241、242、341、342、441、442)平行。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包括多個風扇。`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相比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143、243、343、443)。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設置于所述第一單板(110、210、311、411)與所述背部(143、243、343、443)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裝置(130、230、331、431)設置于所述背部(143、243、343、443)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第二散熱裝置(332)和至少兩個第二單板(312), 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單板(312)插接于所述第一背板(320)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單板(312)之間具有空隙; 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出風口或進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單板(312)之間的空隙。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343)垂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341、342)平行。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包括多個風扇。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 )相比所述第二單板(312)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343 )。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設置于所述第二單板(312)與所述背部(343)之間。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裝置(332)設置于所述背部(343)上。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板(451)、第二背板(422)、至少兩個第三單板(412)和第三散熱裝置(432),其中:所述第二背板(422)大致與所述背部(443)垂直,并且大致與所述側壁(441、442)平行;所述隔板(451)固定于所述第一背板(421)與所述第二背板(422)之間,并且與所述背部(443)以及所述側壁(441、442)均大致垂直;所述至少兩個第三單板(412)插接在所述第二背板(422)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三單板(412)之間具有空隙;以及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或出風口朝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三單板(412)之間的空隙。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背部(443)垂直。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的進風口的進風方向或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大致與所述側壁(441、442)平行。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包括多個風扇。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 )相比所述第三單板(412)更靠近或者更遠離所述背部(443 )。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設置于所述第三單板(412 )與所述背部(443 )之間。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裝置(432)設置于所述背部(443)上。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51、452)是與所述背部(443)以及所述側壁(441、442) —體成型的。
      23.根據(jù)權利要求4、11和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為排風風扇或者抽風風扇。
      24.一種數(shù)據(jù)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行列式擺放的至少兩個如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并且相鄰的兩行所述電子設備之間具有過道。
      【文檔編號】H05K7/20GK103687449SQ20131067426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1日
      【發(fā)明者】黃濤, 盧冬明, 水瑞鋒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