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中,上蓋底部設有內(nèi)凹,且內(nèi)凹內(nèi)部兩側(cè)均設有卡板;散熱器頂部設有電容槽,且散熱器上電容槽兩側(cè)均設有壓條槽;上蓋底端與散熱器頂端相連并形成中空內(nèi)腔,中空內(nèi)腔中設有電路板和壓條;電路板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MOS管底端與散熱器頂端相連;兩側(cè)MOS管之間設有電解電容,且電解電容位于電容槽中;壓條包括壓條本體以及沿壓條本體軸向分布的分齒單元,分齒單元底部呈圓弧狀并向上翹起;壓條本體卡設在壓條槽內(nèi),分齒單元底部與MOS管頂端線性相切,且分齒單元頂部的波谷與卡板互相抵緊。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結(jié)構(gòu)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整體厚度小,且還能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車控制器是用來控制電動車電機的啟動、運行、進退、速度、停止以及電動車的其它電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相當于電動車的大腦,是電動車上重要的部件。但現(xiàn)有技術中,電解電容和MOS管分別焊接在控制器中電路板的頂端面和底端面上,生產(chǎn)效率低,且還大大加厚了控制器的整體厚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電動車控制器的生產(chǎn)效率低且整體厚度大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且整體厚度小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包括上蓋和散熱器;上蓋底部設有內(nèi)凹,且內(nèi)凹內(nèi)部兩側(cè)均設有卡板;散熱器頂部設有電容槽,且散熱器上電容槽兩側(cè)均設有與電容槽長度方向相同的壓條槽;
[0005]上蓋底端與散熱器頂端相連并形成中空內(nèi)腔,中空內(nèi)腔中設有電路板和壓條;
[0006]電路板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MOS管底端與散熱器頂端相連;兩側(cè)MOS管之間設有電解電容,且電解電容位于電容槽中;
[0007]壓條包括壓條本體以及沿壓條本體軸向分布的分齒單元,分齒單元底部呈圓弧狀并向上翅起;
[0008]壓條本體卡設在壓條槽內(nèi),分齒單元底部與MOS管頂端線性相切,且分齒單元頂部的波谷與卡板互相抵緊。
[0009]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所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包括上蓋和散熱器,其中,上蓋底部設有內(nèi)凹,該內(nèi)凹內(nèi)部兩側(cè)均設有卡板;散熱器頂部設有電容槽,且在電容槽兩側(cè)均設有壓條槽;上蓋底端與散熱器頂端相連形成的中空內(nèi)腔中設有電路板和壓條,其中,在電路板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在兩側(cè)MOS管之間還設有位于電容槽中的電解電容;壓條包括壓條本體和分齒單元,結(jié)構(gòu)簡單。
[0010]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電路板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在兩側(cè)MOS管之間設有電解電容,由此可知,與現(xiàn)有技術中MOS管和電解電容分別焊接在電路板的底端和頂端不同,本技術方案中的MOS管和電解電容均焊接在電路板上的同一面,即可以通過一次波峰焊接就能完成這些主要器件的焊接,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且在本技術方案中電解電容放置在散熱器的電容槽中,有效地降低了所述電動車輛的控制器的整體厚度。
[0011]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MOS管焊接在電路板底端兩側(cè),且其散熱面向下,使得MOS管與散熱器直接接觸,從而保證了良好的散熱效果。[0012]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上蓋底端邊緣設有多個上螺孔,散熱器頂端設有與上螺孔數(shù)量相同且分別與多個上螺孔一一對應的下螺孔;上蓋底端通過穿設在對應的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與散熱器頂端連接。
[0013]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多個上螺孔分別為第一上螺孔、第二上螺孔、第三上螺孔、第四上螺孔、第五上螺孔、第六上螺孔、第七上螺孔和第八上螺孔,多個下螺孔分別為第一下螺孔、第二下螺孔、第三下螺孔、第四下螺孔、第五下螺孔、第六下螺孔、第七下螺孔和第八下螺孔,且所述第一上螺孔、第二上螺孔、第三上螺孔、第四上螺孔、第五上螺孔、第六上螺孔、第七上螺孔和第八上螺孔分別與第一下螺孔、第二下螺孔、第三下螺孔、第四下螺孔、第五下螺孔、第六下螺孔、第七下螺孔和第八下螺孔一一對應。
[0014]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上蓋底端通過穿設在對應的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與散熱器頂端連接,方便了所述上蓋與散熱器的安裝。
[0015]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MOS管底端與散熱器頂端之間設有膠黏劑層。在MOS管底端與散熱器頂端之間設置膠黏劑層可以有效地分散散熱器的載荷應力,也可以提高散熱器的耐疲勞能力,且該膠黏劑層還具有良好的導熱、絕緣效果,也能進一步提高所述電動車輛的控制器的導熱效果。
[0016]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分齒單元的數(shù)量與MOS管的數(shù)量相同。分齒單元與MOS管的數(shù)量相同,使得分齒單元與MOS管一一對應。
[0017]另外,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凡未作特別說明的,均可通過采用本領域中的常規(guī)手段來實現(xiàn)本技術方案。
[0018]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結(jié)構(gòu)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整體厚度小,且還能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輛的控制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圖2是上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2]圖3是散熱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3]圖4是電路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4]圖5是壓條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5]現(xiàn)將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1為上蓋,2為散熱器,3為內(nèi)凹,4為卡板,5為電容槽,6為壓條槽,7為電路板,8為MOS管,9為電解電容,10為壓條本體,11為分齒單元,12為波谷,13為螺栓,14為第一上螺孔,15為第二上螺孔,16為第三上螺孔,17為第四上螺孔,18為第五上螺孔,19為第六上螺孔,20為第七上螺孔,21為第八上螺孔,22為第一下螺孔,23為第二下螺孔,24為第三下螺孔,25為第四下螺孔,26為第五下螺孔,27為第六下螺孔,28為第七下螺孔,29為第八下螺孔,30為膠黏劑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7]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如圖1所示,包括上蓋I和散熱器2 ;如圖2所示,上蓋I底部設有內(nèi)凹3,該內(nèi)凹3內(nèi)部兩側(cè)均設有卡板4,且上蓋I底端邊緣上依次設有第一上螺孔14、第二上螺孔15、第三上螺孔16、第四上螺孔17、第五上螺孔18、第六上螺孔19、第七上螺孔20和第八上螺孔21 ;如圖3所示,散熱器2頂部設有電容槽5,在電容槽5兩側(cè)設有與該電容槽5長度方向相同的壓條槽6,且在散熱器2頂端設有分別與第一上螺孔14、第二上螺孔15、第三上螺孔16、第四上螺孔17、第五上螺孔18、第六上螺孔19、第七上螺孔20和第八上螺孔21對應的第一下螺孔22、第二下螺孔23、第三下螺孔24、第四下螺孔25、第五下螺孔26、第六下螺孔27、第七下螺孔28和第八下螺孔29。
[0028]上蓋I底端通過穿設在對應的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13與散熱器2頂端相連并形成中空內(nèi)腔,在該中空內(nèi)腔中設有電路板7和壓條。
[0029]如圖4所示,在電路板7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8,MOS管8底端通過膠黏劑層30與散熱器2頂端相連;在兩側(cè)MOS管8之間設有電解電容9,且電解電容9位于電容槽5中。
[0030]如圖5所示,壓條包括壓條本體10以及沿該壓條本體10軸向分布的分齒單元11,該分齒單元11底部呈圓弧狀并向上翹起。
[0031]又如圖1所示,壓條本體10卡設在壓條槽6內(nèi),分齒單元11底部與MOS管8頂端線性相切,且分齒單元11頂部的波谷12與卡板4互相抵緊。
[0032]在本實施例中,分齒單元11的數(shù)量與MOS管8的數(shù)量相同。
[0033]本實施例提供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結(jié)構(gòu)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整體厚度小,且還能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
[0034]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I)和散熱器(2);所述上蓋(I)底部設有內(nèi)凹(3 ),且所述內(nèi)凹(3 )內(nèi)部兩側(cè)均設有卡板(4 );所述散熱器(2 )頂部設有電容槽(5),且所述散熱器(2)上電容槽(5)兩側(cè)均設有與所述電容槽(5)長度方向相同的壓條槽(6); 所述上蓋(I)底端與所述散熱器(2)頂端相連并形成中空內(nèi)腔,所述中空內(nèi)腔中設有電路板(7 )和壓條; 所述電路板(7 )底端兩側(cè)均設有多個MOS管(8 ),所述MOS管(8 )底端與所述散熱器(2 )頂端相連;所述兩側(cè)MOS管(8)之間設有電解電容(9),且所述電解電容(9)位于所述電容槽(5)中; 所述壓條包括壓條本體(10)以及沿所述壓條本體(10)軸向分布的分齒單元(11),所述分齒單元(11)底部呈圓弧狀并向上翹起; 所述壓條本體(10 )卡設在壓條槽(6 )內(nèi),所述分齒單元(11)底部與所述MOS管(8 )頂端線性相切,且所述分齒單元(11)頂部的波谷(12)與所述卡板(4)互相抵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I)底端邊緣設有多個上螺孔,所述散熱器(2)頂端設有與上螺孔數(shù)量相同且分別與多個上螺孔一一對應的下螺孔;所述上蓋(I)底端通過穿設在對應的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13)與散熱器(2)頂端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上螺孔分別為第一上螺孔(14)、第二上螺孔(15)、第三上螺孔(16)、第四上螺孔(17)、第五上螺孔(18)、第六上螺孔(19)、第七上螺孔(20)和第八上螺孔(21),所述多個下螺孔分別為第一下螺孔(22)、第二下螺孔(23)、第三下螺孔(24)、第四下螺孔(25)、第五下螺孔(26)、第六下螺孔(27)、第七下螺孔(28)和第八下螺孔(29),且所述第一上螺孔(14)、第二上螺孔(15)、第三上螺孔(16)、第四上螺孔(17)、第五上螺孔(18)、第六上螺孔(19)、第七上螺孔(20)和第八上螺孔(21)分別與第一下螺孔(22)、第二下螺孔(23)、第三下螺孔(24)、第四下螺孔(25)、第五下螺孔(26)、第六下螺孔(27)、第七下螺孔(28)和第八下螺孔(29)—一對應。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8)底端與散熱器(2 )頂端之間設有膠黏劑層(30 )。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齒單元(11)的數(shù)量與MOS管(8)的數(shù)量相同。
【文檔編號】H05K5/02GK203748172SQ20132083545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胡博峰 申請人:南京海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