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的廣泛使用以及汽車上電器件數(shù)量的極大增多,汽車線束也越來越多,線束布置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美觀性,還要考慮穩(wěn)定性。然而在車身內通常沒有用來固定線束的固定點,因此在這些無固定點的車身環(huán)境中,通常選擇金屬懸臂來配合實現(xiàn)固定。在目前的汽車線束布置設計中,部分線束無直接固定在金屬懸梁壁上的結構,導致在行駛過程中晃動,產生異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5]—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用于將線束固定在車身內金屬懸臂梁上,該固定結構包括固定部件和支架部件,所述的固定部件套合在金屬懸臂梁外側并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部件設置在金屬懸臂梁上方,并與所述的固定部件卡接,所述的線束安裝在支架部件上。
[0006]所述的固定部件為梯形結構,包括容納金屬懸臂梁懸臂的固定套、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分別設置在固定套兩側并分別與所述的支架部件卡接。
[0007]所述的支架部件包括支架座和設置在支架座底部兩側的第三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所述的支架座側壁設有容納線束的線束口,所述的第三卡接部與所述的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的第四卡接部與所述的第二卡接部卡接。
[0008]所述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至少兩個下齒鉤,所述的下齒鉤在所述的固定套一側外壁交錯設置,所述的第三卡接部為與所述的下齒鉤匹配的上齒鉤。
[0009]所述的第二卡接部為一固定鉤,所述的第四卡接部為與所述的固定鉤匹配的固定槽。
[0010]所述的金屬懸臂梁懸梁上設有一凹槽,所述的固定部件設置與之匹配的止位筋。
[0011]所述的支架座底部還設有限位機構,該限位機構為兩根平行設置的肋條,兩根肋條內側距離與所述的金屬懸臂梁懸梁寬度相等。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13](I)該固定結構可用于沒有固定點的車身環(huán)境中,且該結構簡單,易于生產;
[0014](2)采用梯形結構的固定部件實現(xiàn)與懸臂梁的固定,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同時采用止位筋進行加固,使得該固定結構更可靠;
[0015](3)固定部件和支架部件采用卡接的形式,易于拆卸,且在該部件兩側的卡接方式并不相同,一側通過交替設置的第一卡接部的下齒鉤和第三卡接部的上齒鉤實現(xiàn)穩(wěn)固連接,另一側則通過第二卡接部的固定鉤與第三卡接部的固定槽進行固定連接,此種形式使得卡接更加牢靠,不易滑落,同時也不會因為車身震動發(fā)生偏移。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18]圖3為圖2中A-A面剖視圖。
[0019]圖中,I為固定部件,2為線束,3為金屬懸臂梁,4為支架部件,5為止位筋,6為第一卡接部,7為第二卡接部,8為第三卡接部,9為第四卡接部,10為限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1 ]實施例
[0022]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用于將線束2固定在車身內金屬懸臂梁3上,該固定結構包括固定部件I和支架部件4,所述的固定部件I套合在金屬懸臂梁3外側并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部件4設置在金屬懸臂梁3上方,并與所述的固定部件I卡接,所述的線束2安裝在支架部件4上。
[0023]所述的固定部件I為梯形結構,包括容納金屬懸臂梁3懸臂的固定套、第一卡接部6和第二卡接部7,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和第二卡接部7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固定套兩側并與所述的支架部件4卡接,所述的金屬懸臂梁3懸梁上設有一凹槽,所述的固定部件I對應位置設置與所述的凹槽匹配的止位筋5,采用梯形結構的固定部件I實現(xiàn)與金屬懸臂梁3的固定,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同時采用止位筋5進行加固,使得該固定結構更可靠。所述的支架部件4包括支架座和設置在支架座底部兩側的第三卡接部8和第四卡接部9,所述的支架座側壁設有容納線束2的線束口,所述的第三卡接部8與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卡接,所述的第四卡接部9與所述的第二卡接部7卡接,所述的支架座底部還設有限位機構10,該限位機構10為兩根平行設置的肋條,兩根肋條內側距離與所述的金屬懸臂梁3懸梁寬度相等,將支架部件4防止與金屬懸臂梁3上方后,能夠進行簡單的固定,防止滑動。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包括至少兩個下齒鉤,所述的下齒鉤在所述的固定套一側外壁交錯設置,所述的第三卡接部8為與所述的下齒鉤匹配的上齒鉤;所述的第二卡接部7為一固定鉤,所述的第四卡接部9為與所述的固定鉤匹配的固定槽。固定部件I和支架部件4采用卡接的形式,易于拆卸,且在該部件兩側的卡接方式并不相同,一側通過交替設置的第一卡接部6的下齒鉤和第三卡接部8的上齒鉤實現(xiàn)穩(wěn)固連接,另一側則通過第二卡接部7的固定鉤與第三卡接部8的固定槽進行固定連接,此種形式使得卡接更加牢靠,不易滑落,同時也不會因為車身震動發(fā)生偏移。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用于將線束(2)固定在車身內金屬懸臂梁(3)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結構包括固定部件(I)和支架部件(4),所述的固定部件(I)套合在金屬懸臂梁(3)外側并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部件(4)設置在金屬懸臂梁(3)上方,并與所述的固定部件(I)卡接,所述的線束(2)安裝在支架部件(4)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I)為梯形結構,包括容納金屬懸臂梁(3)懸臂的固定套、第一卡接部(6)和第二卡接部(7),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和第二卡接部(7)分別設置在固定套兩側并分別與所述的支架部件(4)卡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部件(4)包括支架座和設置在支架座底部兩側的第三卡接部(8)和第四卡接部(9),所述的支架座側壁設有容納線束(2)的線束口,所述的第三卡接部(8)與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卡接,所述的第四卡接部(9)與所述的第二卡接部(7)卡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接部(6)包括至少兩個下齒鉤,所述的下齒鉤在所述的固定套一側外壁交錯設置,所述的第三卡接部(8)為與所述的下齒鉤匹配的上齒鉤。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接部(7)為一固定鉤,所述的第四卡接部(9)為與所述的固定鉤匹配的固定槽。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懸臂梁(3)懸梁上設有一凹槽,所述的固定部件(I)設置與之匹配的止位筋(5)。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座底部還設有限位機構(10),該限位機構(10)為兩根平行設置的肋條,兩根肋條內側距離與所述的金屬懸臂梁(3)懸梁寬度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無固定點車身環(huán)境下的線束固定結構,用于將線束(2)固定在車身內金屬懸臂梁(3)上,其特征在于,該固定結構包括固定部件(1)和支架部件(4),所述的固定部件(1)套合在金屬懸臂梁(3)外側并固定連接,所述的支架部件(4)設置在金屬懸臂梁(3)上方,并與所述的固定部件(1)卡接,所述的線束(2)安裝在支架部件(4)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穩(wěn)定可靠等優(yōu)點。
【IPC分類】B60R16/02
【公開號】CN205168381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43366
【發(fā)明人】邵瑜暉, 馬伯奎
【申請人】德爾福派克電氣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