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院內轉移用擔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為實用新型申請《一種脊柱外科用擔架》(申請?zhí)?2015204870140)的分案申請,涉及一種擔架,特別是一種脊柱損傷的患者轉移時進行綁縛固定的擔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脊柱損傷的患者需要在院內中轉做CT等影像檢查,檢查過程中,需要保證患者不能翻身,防止在受傷脊柱段在轉運過程中的二次損傷?,F(xiàn)有技術中均為綁縛帶固定,但是采用綁縛帶固定存在以下問題:①以綁縛帶對傷員進行固定,可能會因為傷員體型過胖對傷員造成局部血流不暢,或者引起傷員胸悶,窒息;②綁縛帶上的卡扣會影響X - r a y成像效果,導致成像遮擋模糊。因此,就需要一種能夠對患者進行固定,又不影響X-ray成像效果的擔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脊柱損傷的患者做CT檢查時對患者進行綁縛固定的擔架。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院內轉移用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擔架底板、上壓輥、下壓輥、氣囊輥和氣囊;所述的擔架底板的四角分別安裝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一耳板之間安裝有連接軸;所述的第二耳板的上端設有長方形導向孔,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安裝有上壓輥和下壓輥,所述的上壓輥安裝在下壓輥的上方,所述的上壓輥的兩端設有導向軸,所述的導向軸穿過第二耳板的長方形導向孔與一提升板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通過支撐板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提升板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支撐板與上壓輥之間通過壓縮彈簧連接,所述的連接軸上套有氣囊輥,所述的氣囊包一端纏繞在氣囊輥上,另一端穿過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縫隙;所述的氣囊穿過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縫隙的一端設有氣孔,各氣囊空腔與所述的氣孔連接;所述的氣孔上連接有獨立的氣孔開關。
[0005]上述的連接板的上端安裝有一提手。
[000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7]1、本實用新型使用氣囊對患者進行固定,使固定更加牢固又不會對患者造成不適;
[0008]2、本實用新型能夠根據(jù)患者體型的不同,調節(jié)氣囊的大小,從而避免對患者造成不適。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擔架底板14、上壓輥9、下壓輥8、氣囊輥11和氣囊6。為了更好地顯示結構,圖1并未限定了擔架底板14長度,其長度可以等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擔架,也可以僅等同于脊柱長度配合其他轉運裝置使用。本實施例為僅僅用于腰背部脊柱加強固定的短款術后院內轉用用擔架。
[0012]所述的擔架底板14的四角分別安裝有第一耳板I和第二耳板2,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一耳板I之間安裝有連接軸10。所述的第二耳板2的上端設有長方形導向孔,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2之間安裝有上壓輥9和下壓輥8,所述的上壓輥9安裝在下壓輥8的上方,所述的上壓輥9的兩端設有導向軸,所述的導向軸穿過第二耳板2的長方形導向孔與一提升板3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2之間通過支撐板4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提升板3之間通過連接板13連接。
[0013]優(yōu)化方案中,所述的連接板13的上端安裝有一提手12。
[0014]所述的支撐板4與上壓輥9之間通過壓縮彈簧15連接,所述的連接軸10上套有氣囊輥11,所述的氣囊6可以為一個,也可以如本實施例為多個,所述的氣囊6—端纏繞在氣囊輥11上,另一端穿過上壓輥9與下壓輥8之間的縫隙。所述的氣囊6穿過上壓輥9與下壓輥8之間的縫隙的一端設有氣孔,氣囊空腔與所述的氣孔連接。
[0015]優(yōu)化方案中,所述的氣孔上連接有獨立的氣孔開關,每一所述獨立的氣孔開關控制氣孔開閉決定是否為該處氣囊充氣。所述的氣囊6充氣后分別對應人體部位進行彈性限位,也可以根據(jù)需要決定是否啟用某處氣囊,避免影響X-ray成像效果。
[0016]當需要調節(jié)氣囊的大小時,向上拉動提手12,使提手12通過連接板13帶動提升板3上升,帶動上壓輥9上升,從而使上壓輥9與下壓輥8分離,繼而拉動各氣囊,使氣囊體積增大,或者轉動氣囊輥U,使氣囊體積變小。然后,松開提手12,由于壓縮彈簧15的作用,上壓輥9與下壓輥8重新夾緊氣囊。
[0017]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患者放置在擔架底板14上,根據(jù)患者體型的不同,調節(jié)氣囊的大小,然后根據(jù)需要氣囊進行充氣,對患者形成彈性限位。
[0018]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案已經(jīng)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的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院內轉移用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擔架底板、上壓輥、下壓輥、氣囊輥和氣囊;所述的擔架底板的四角分別安裝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一耳板之間安裝有連接軸;所述的第二耳板的上端設有長方形導向孔,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安裝有上壓輥和下壓輥,所述的上壓輥安裝在下壓輥的上方,所述的上壓輥的兩端設有導向軸,所述的導向軸穿過第二耳板的長方形導向孔與一提升板的一端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通過支撐板連接,所述的相對的兩提升板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支撐板與上壓輥之間通過壓縮彈簧連接,所述的連接軸上套有氣囊輥,所述的氣囊包一端纏繞在氣囊輥上,另一端穿過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縫隙;所述的氣囊穿過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縫隙的一端設有氣孔,各氣囊空腔與所述的氣孔連接;所述的氣孔上連接有獨立的氣孔開關。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院內轉移用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的上端安裝有一提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院內轉移用擔架,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擔架底板、上壓輥、下壓輥、氣囊輥和氣囊;擔架底板的四角分別安裝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一耳板之間安裝有連接軸;第二耳板的上端設有長方形導向孔,其中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安裝有上壓輥和下壓輥,上壓輥的兩端設有導向軸,導向軸穿過第二耳板的長方形導向孔與一提升板的一端連接,相對的兩對第二耳板之間通過支撐板連接,相對的兩提升板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支撐板與上壓輥之間通過壓縮彈簧連接,連接軸上套有氣囊輥,氣囊包一端纏繞在氣囊輥上,另一端穿過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縫隙。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特點。
【IPC分類】A61G1/00, A61G1/04
【公開號】CN20523479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59015
【發(fā)明人】董倩倩, 周靖, 劉紅菊, 郝巧蓉, 鄭朝
【申請人】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7月8日
【公告號】CN20476620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