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尋甸小麥夏繁加代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小麥夏繁加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尋甸小麥夏繁加代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guī)雜交育種是目前培育小麥新品種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然而常規(guī)育種需要8-10年時間,育種年限過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育種家們在小麥育種過程中,根據(jù)小麥的生理、生態(tài)特性,充分利用自然溫光等資源或通過人工調(diào)節(jié)溫光等措施,改變栽培條件,使營養(yǎng)生長迅速向生殖生長轉變,縮短從播種到成熟的生長發(fā)育時期,加速世代進程,從而大大縮短了育種年限。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選擇利用在地理上較適宜育種地小麥生態(tài)類型的自然環(huán)境和季節(jié)進行異地加代;二是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氣候室相結合的就地或異地加代;三是完全模擬自然條件利用人工氣候室進行加代,其中利用地理上較適宜育種地小麥生態(tài)類型的自然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異地加代是最簡便、可大面積進行的方式。然而小麥必須在一定低溫條件下通過春化才能進入光照階段和正常抽穗開花,由于受特殊氣候條件的影響,夏播小麥受冬春性影響會導致不抽穗或成穗少、穗粒少、粒重低、產(chǎn)量不高等問題。因此,掌握夏播小麥適宜播期及其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采取相應的科學管理措施,構建小麥夏繁加代的一系列技術措施對提高小麥夏播繁育及新品種擴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的小麥加代技術研究啟始于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利用日光溫室等人工氣候設施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創(chuàng)造了一年多代種植的成功經(jīng)驗。很多育種者利用本地試驗條件進行夏繁加代的研究,如舒煥麟等采用的“連續(xù)施肥法”以重施有機底肥結合超量速效氮、磷、鉀肥低濃度溶液的連續(xù)追肥的管理方式,延長幼穗分化過程,增加了小穗總數(shù)并避免了對種子成熟的不利影響;孫蘭珍等認為小麥夏播成功的關鍵是幼苗安全越夏,較低的溫度和一定的光照是幼苗安全越復的保證,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防空洞夏季溫度穩(wěn)定在18-20°C,只要在內(nèi)部安裝簡易的加光設備,光照強度不低于2500-3000 Ix即可基本滿足麥苗生長所需,實現(xiàn)一年三代;茍升學等以4-6°C對幼苗進行春化處理,并為適應較熱天氣而進行預熱處理,之后將麥苗種植于建 筑物以北或樹蔭下以避免日光照射,也獲得了一定效果。低緯度高海拔地區(qū)是異地夏繁加代的理想地點,例如過去30多年的夏繁生產(chǎn)實踐證明,強春性、春性、弱春性和半冬性小麥材料在昆明一年四季都可播種并正常抽穗、成熟,冬性材料通過春化預處理也可抽穗、成熟;小麥播期靈活且彈性大,可滿足國內(nèi)多個麥區(qū)不同收獲期的育種材料進行夏繁加代的需要;同時對強春性品種(如天津和東北春麥區(qū))在昆明夏繁后還可到元謀冬繁,再回到當?shù)卣敬翰ィ谧匀粭l件下即可實現(xiàn)I年3代,力口代效果更好。昆明與貴州省威寧縣(可選小麥夏繁的地點之一)相比,在滿足偏冬性小麥材料通過春化階段實現(xiàn)正常抽穗上昆明明顯優(yōu)于威寧,同時全生育期比威寧早10天以上,使夏繁單位有充余的時間收獲育種材料后安排當?shù)卣静シN;昆明與四川馬爾康(可選小麥夏繁的另一地點)相比,后者因8、9月份氣溫下降較快而導致夏繁的播期范圍較窄,6月份播種,或者生育期延長,或者難以正常成熟。上述試驗結果對僅限于當?shù)卦囼灢牧蠈Ρ镜貧夂蛞欢ǖ倪m應性,甚至僅限于弱冬性和春性材料,因此要大規(guī)模應用到育種工作中還存在較大的局限。然而低緯度高海拔地區(qū)在整個夏繁期間溫度較低適于小麥春化的完成和正常生長,而在后期溫度相對較高,有利于小麥灌漿和成熟,因此是非常理想的小麥夏繁地點。昆明曾長期作為小麥夏繁地點,選育出一系列的小麥新品種,大大加速了全國小麥育種進程。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昆明市尋甸縣(東經(jīng)103. 25°,北緯25. 56°,海拔1873米,5-9月平均氣溫10-19°C)是理想的夏繁地點,在整個夏繁期間溫度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能滿足小麥特別是半冬性品種的低溫春化要求,適于前期生長,而在后期溫度相對較高,有利于干物質(zhì)積累和成熟,可完全依靠自然條件完成夏繁加代過程,通過小麥夏繁能在短期內(nèi)完成育種材料加代和新品種(系)原種繁殖,加速新品種、良種繁殖,推動和加快我國育種事業(yè)前進的步伐,使優(yōu)良品種得到快速推廣,有利于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還可推動云南現(xiàn)代種業(yè)發(fā)展,帶動當?shù)丶爸苓呣r(nóng)戶增收,具有巨大的潛在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尋甸是否適于小麥夏繁、春化作用如何完成、適宜的播種時間及管理措施等都是育種家和種子公司關注的焦點,因為即使是在夏繁歷史最久的昆明城郊,也仍有很多問題未能得到解決,而且對于冬性、弱冬性和春性品種而言其管理夏繁技術就不完全一致或者有很大差異,因而若要大規(guī)模的組織全國小麥夏繁加代、以及云南省親本加代和良種擴繁,很多關鍵問題就必須首先得到解決。
發(fā)明內(nèi)容
小麥種子具有休眠特性,需經(jīng)過處理才能提高發(fā)芽率,且小麥必須通過低溫春化才能抽穗結實。云南省大部地區(qū)、包括尋甸在內(nèi)夏季氣溫相對較高,冬性、尤其是強冬性小麥品種不能通過春化。此外小麥在夏繁加代的后期如灌漿和成熟階段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但是無論昆明還是尋甸9月中旬后氣溫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這時的氣溫能否滿足小麥生長的需要必須得到確認。很多實驗結果都證明昆明等地適于小麥夏繁加代,但是適合于小麥夏繁加代的具體時間段目前還未見報道,然而將來小麥到尋甸大規(guī)模地夏繁加代則更應該首先解決這一問題,避免各育種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最為緊迫的任務就是建立完整的小麥夏繁加代技術體系為小麥育種及新品種擴繁服務。
`
本發(fā)明首先針對新收獲強冬性、冬性及春性小麥品種先進行破除休眠處理,然后對半冬性和強冬性小麥萌動種子和幼苗進行春化處理,并通過分期播種選擇最佳播種時間,以及對各播種期小麥進行各種肥水管理以評估最佳管理方法和技術等。通過上述研究,探索了不同冬春性小麥最佳破除休眠方法、春化條件、播種時期及大田管理模式,從而建立了一整套小麥夏繁的技術體系,為全國小麥遺傳育種的夏繁加代和云南省小麥親本及優(yōu)良種子擴繁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有利于提高我國糧食安全的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本發(fā)明提供的尋甸小麥夏繁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一)、小麥種子休眠的破除對新收獲強冬性、冬性及春性小麥品種先進行破除休眠處理,采用以0. 01%的赤霉素(GA3)浸泡處理12小時、清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至表面無明顯水分為止,并及時播種;(二)、春化處理對強冬性小麥、半冬性小麥進行春化處理,采用如下方法
1、將破除休眠的小麥種子種植于育苗盤中,待萌動后放置于春化室內(nèi);或者將破除休眠種子以發(fā)芽盒高密度種植,待萌動后放置于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春化室、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溫度設置為2 °C,每天12小時光照;強冬性小麥低溫處理30天,半冬性小麥低溫處理10天,春性小麥破除休眠后直接播種而無需進行春化處理;2、春化處理期間,待幼苗長出1. 5 cm后,每天噴50-100 mg噸4濃度的赤霉素、或者30 mg L—1濃度的5-氮胞苷,連續(xù)15天;3、春化處理結束,立即移栽,移栽時盡量帶土,同時在移栽苗周圍以細沙填充以與移栽苗根部接觸緊密和保水;移栽后及時澆水,在無有效降水時連續(xù)澆水7天;(三)、播種時期播種時期選擇6月25日或之前,冬性或半冬性小麥夏繁則需先通過春化處理再夏繁;(四)、田間管理1、按正季小麥播種要求進行土地平整,后期配合適宜的中耕除草措施;2、先每畝施復合肥(^ :1(=15:15:15)20 kg,然后起壟開溝,播種溝內(nèi)不再施用化學肥料,播種后條件許可時可適當蓋一些商品有機肥,然后直接蓋土,蓋土厚度2-5 cm,無明顯降水時及時澆水至出苗;3、2葉I芯至3葉I芯,每畝及時追尿素10 kg,并配合明顯降水或澆水,此后為防止生育期延長而不再施肥,對于破除休眠或春化處理過的種子,幼苗生長快而弱,需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施肥量保證其營養(yǎng)供應;
4、白粉病防治當病葉率達到15%時,用粉銹寧噴霧防治,每畝選用15%的粉銹寧100 g,或12. 5%的禾果利30 g,兌水50 kg進行均勻噴霧;5、蚜蟲防治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蚜蟲30-60頭立即進行防治,孕穗期當有蚜株率達15%或平均每株有蚜蟲10頭左右即及時防治;可每畝用20%菊馬乳油80 mL、20%百蚜凈60 mL、40%保得豐80 mL、2%蚜必殺80 mL、3%劈蚜60 mL,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5g,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 g,上述農(nóng)藥品種任選一種,兌水35-50 kg,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點以后均勻噴霧;如發(fā)生較嚴重。每桶水再加I包10%的吡蟲林混合噴施;6、及時收獲當夏繁小麥成熟后應及時收獲和干燥。尋甸5-10月為雨季,此后仍有零星降雨,因此當夏繁小麥成熟后應及時收獲和曬干。當遇陰雨天氣時,可將麥穗懸掛于通風的大棚或房屋內(nèi),幾天后即可脫粒,此后可通過日照或烘箱進一步干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本發(fā)明方法能在尋甸較好的實現(xiàn)小麥的夏繁加代。
圖1是2009至2012年的5月至11月的氣溫圖;圖2是2009至2012年昆明和尋甸5月至11月氣溫。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yè)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發(fā)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fā)明。—、小麥種子休眠的破除
通過在前人方法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試驗和比較,采用以0. 01%的赤霉素(GA3)浸泡處理12小時、清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表面無明顯水分為止)并及時播種,發(fā)芽率可達90%左右。二、春化處理對強冬性小麥進行春化處理,可采用如下方法(半冬性小麥在強冬性小麥低溫處理時間縮減為10天,春性小麥破除休眠后直接播種而無需進行春化處理)1、將破除休眠的小麥種子種植于育苗盤中,待萌動后放置于春化室內(nèi);無春化室條件,可將破除休眠種子以發(fā)芽盒高密度種植,待萌動后放置于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春化室、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溫度設置為2 °C,低溫處理30天,每天12小時光照。2、春化處理期間,待幼苗長出后(幼芽長出1. 5 cm)每天噴50-100 mg -L^1濃度的赤霉素、或者30 mg L—1濃度的5-氮胞苷,連續(xù)15天。自處理之日起122天左右完熟,有效分蘗率65%以上,穗粒數(shù)相對較高。比未經(jīng)過任何處理的成熟期提前53天,比只用低溫進行春化處理的成熟期提前10天。表I中春化處理的強冬性小麥品種為蘇引10號,處理開始時間為5月26日。3、春化處理結束,立即移栽。移栽時盡量帶土,同時在移栽苗周圍以細沙填充以與移栽苗根部接觸緊密和保水;移栽后及時澆水,在無有效降水時連續(xù)澆水7天,可顯著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表I春化處理方法及結 果
權利要求
1.尋甸小麥夏繁加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一)、小麥種子休眠的破除 對新收獲強冬性、冬性及春性小麥品種先進行破除休眠處理,采用以0. 01%的赤霉素(GA3)浸泡處理12小時、清水沖洗干凈后晾干至表面無明顯水分為止,并及時播種; (二 )、春化處理 對強冬性小麥、半冬性小麥進行春化處理,采用如下方法 (1)、將破除休眠的小麥種子種植于育苗盤中,待萌動后放置于春化室內(nèi);或者將破除休眠種子以發(fā)芽盒高密度種植,待萌動后放置于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春化室、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yǎng)箱溫度設置為2 °C,每天12小時光照;強冬性小麥低溫處理30天,半冬性小麥低溫處理10天,春性小麥破除休眠后直接播種而無需進行春化處理; (2)、春化處理期間,待幼苗長出1.5cm后,每天噴50-100 mg*L_l濃度的赤霉素、或者每天噴30 mg*L-l濃度的5-氮胞苷,連續(xù)15天; (3)、春化處理結束,立即移栽,移栽時盡量帶土,同時在移栽苗周圍以細沙填充以與移栽苗根部接觸緊密和保水;移栽后及時澆水,在無有效降水時連續(xù)澆水7天; (三)、播種時期 播種時期在6月25日或之前,冬性或半冬性小麥夏繁需先通過步驟(二)所述春化處理再夏繁; (四)、田間管理 (1)、按正季小麥播種要求進行土地平整,后期配合適宜的中耕除草措施; (2)、先每畝施復合肥20kg,然后起壟開溝,播種溝內(nèi)不再施用化學肥料,播種后直接蓋土,蓋土厚度2-5 cm,無明顯降水時及時燒水至出苗; (3),2葉I芯至3葉I芯,每畝及時追尿素10kg,并配合明顯降水或澆水,此后為防止生育期延長而不再施肥,對于破除休眠或春化處理過的種子,幼苗生長快而弱,需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施肥量保證其營養(yǎng)供應; (4)、白粉病防治當病葉率達到15%時,用粉銹寧噴霧防治,每畝選用15%的粉銹寧100g,或12. 5%的禾果利30 g,兌水50 kg進行均勻噴霧; (5)、蚜蟲防治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蚜蟲30-60頭立即進行防治,孕穗期當有蚜株率達15%或平均每株有蚜蟲10頭左右即及時防治; (6)、及時收獲當夏繁小麥成熟后應及時收獲和干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種后蓋土前適當蓋一些商品有機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復合肥中NP K=15:15:15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蚜蟲防治措施如下每畝用20%菊馬乳油80 mL、20%百蚜凈60 mL、40%保得豐80 mL、2%蚜必殺80 mL、3%劈蚜60 mL,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5 g,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 g,上述農(nóng)藥品種任選一種,兌水35-50 kg,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點以后均勻噴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蚜蟲發(fā)生較嚴重時,每桶水再加I包10%的吡蟲林混合噴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春性小麥品種播種時間在6月20日以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獲時間均于10月23日前結束。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適用于春性小麥、半冬性小麥和強冬性小麥品種。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性小麥包括揚麥15、揚麥18、揚麥.158、揚麥11、寧麥14、寧麥18、鎮(zhèn)麥8號、鎮(zhèn)麥9號、揚福麥4號、川麥42和川麥107 ;所述半冬性小麥包括洛麥21。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屬于小麥夏繁加代技術領域的一種尋甸小麥夏繁加代方法。探索了不同冬春性小麥最佳破除休眠方法、春化條件、播種時期及大田管理模式,從而建立了一整套小麥夏繁的技術體系,為全國小麥遺傳育種的夏繁加代和云南省小麥親本及優(yōu)良種子擴繁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有利于提高我國糧食安全的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采用本發(fā)明方法能在尋甸較好的實現(xiàn)小麥的夏繁加代。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053305SQ20121057076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覃鵬, 孔治有, 于亞雄, 劉猛道, 安曈昕, 吳宏亞, 張伯橋, 高德榮, 程順和, 趙加濤, 字尚永, 段修安, 沙云, 楊俊華, 唐李軍, 張玉榮, 吳顯成, 劉金昌, 施立安, 嚴勇, 劉葉菊, 王碩, 陳佳, 趙旭 申請人: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